2017年10月自考03291人際關系學試題及答案含解析_第1頁
2017年10月自考03291人際關系學試題及答案含解析_第2頁
2017年10月自考03291人際關系學試題及答案含解析_第3頁
2017年10月自考03291人際關系學試題及答案含解析_第4頁
2017年10月自考03291人際關系學試題及答案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際關系學年月真題

03291201710

1、【單選題】一個人在談話時過多地使用什么語態(tài),表明該人敢想敢為,不怕困難,甚至不

怕冒險?

過去時態(tài)

現(xiàn)在時態(tài)

A:

被動語態(tài)

B:

主動語態(tài)

C:

答D:案:D

解析:主動語態(tài)。一個人在談話時過多地使用主動語態(tài),表明該人敢想敢為,不怕困

難,甚至不怕冒險。P273

2、【單選題】“共同經(jīng)驗區(qū)理論”的提出者是

傳播學家W?宜韋伯

傳播學家阿特休爾

A:

傳播學家哈羅德?拉斯韋爾

B:

美國實驗心理學家卡爾?霍夫蘭

C:

答D:案:A

解析:所謂共同經(jīng)驗區(qū)理論,是傳播學家W?宜韋伯在他的《人?信息?媒介》一書中提出

來的。他認為每個人的頭腦中都裝著他的生活經(jīng)驗,用以解釋收到的信息,決定怎樣反

應。兩個人若想有效交流,必須在雙方儲存的經(jīng)驗中有共同的地方。兩者相通的地方越

多,傳播溝通效果就越好。P215

3、【單選題】屬于狹義上的社會制度是

社會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制度

經(jīng)濟制度、政治制度

A:

考勤制度、學習制度

B:

教育制度、家庭制度

C:

答D:案:C

解析:資本主義制度。這是廣義上的層次,是以整個社會作為自己的實體的,常在區(qū)別

人類社會中的不同發(fā)展階段和不同性質(zhì)的社會時使用。二是指具體的社會制度,如經(jīng)濟制

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家庭制度等。這是第二個層次的含義,常在探討不同社會生

活領域里的問題和研究不同的社會關系時使用。三是指各種社會組織的規(guī)章制度,如考

勤制度、獎懲制度、學習制度、門診制度等。這是第三層次上的含義,也是狹義上的社會

制度。這類制度由各種具體工作部門研究制定。P186

4、【單選題】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比較有心計,為了權(quán)利和地位,可以“無愛娶妻”,或“順

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情形,屬于組織行為學家史布蘭格價值觀分類中的

理性價值觀

政治性價值觀

A:

經(jīng)濟性價值觀

B:

社會性價值觀

C:

答D:案:B

解析:政治性價值觀。它是以權(quán)利和地位為中心的價值觀。持這種價值觀的人,把對權(quán)

利和地位的追逐放在至髙無上的地位。他們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比較有心計,為了權(quán)利和地

位,可以“殺妻求將”,亦可以無愛娶妻或者“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或者不擇手段,

投機鉆營。P184-P185

5、【單選題】1950年,通過研究得出“交往的頻率與距離的遠近成正比例關系”結(jié)論的學

者是

美國人類學教授愛德華?T?霍爾

瑞士心理學家愛德華?布洛

A:

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斯金納

B: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賈斯汀格

C:

答D:案:D

解析:1950年,心理學家賈斯汀格等人曾對住在同一樓房里的家庭彼此成為親密朋友的情

況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表明:住在同一層樓房里的鄰居,地理位置越接近,越容易建立友誼

關系;住在同樓房、同一層的人比住在同樓房不同層的人,成為朋友的可能性更大;甚

至住在同一層樓,兩戶相距22米和相距88米,在形成友誼關系上也有差別。這一研究

表明:交往的頻率與距離的遠近成正比例的關系。P179

6、【單選題】地理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法國的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指出,生活在寒冷氣候

的人性格剛強、勇敢,有很強的自信心,優(yōu)越感強,不太多疑,不善于耍政治手腕,并且也

不狡猾,而且總像年輕人一樣勇往直前。而生活在炎熱氣候的人,對一切事物冷淡……等。

這段話描述的是

共同的自然環(huán)境威脅對人際關系的影響

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對人際關系的影響

A:

自然環(huán)境影響人際行為模式

B:

空間距離遠近對人際關系的影響

C:

D:

答案:C

解析:自然環(huán)境也影響著人際關系,尤其制約著人際行為模式。地理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法

國的孟德斯鳩在其名著《論法的精神》中曾經(jīng)指出,生活在寒冷氣候的人性格剛強、勇

敢,有很強的自信心,優(yōu)越感強,不太多疑,不善于耍政治手腕,并且也不狡猾,而且

總是像年輕人一樣勇往直前。而生活在炎熱氣候的人,對一切事物冷淡,對一切不感興

趣,沒有光明磊落的行為,不會做出寬宏大量的事情,而且較懦弱,對別人順從,這些人

寧愿忍受別人的懲罰,也不愿去做工作。孟德斯鳩的這些觀點,從根本來說,是走上了

“地理環(huán)境決定論”的極端,但是,他關于自然環(huán)境影響人的心理,進而影響人際關系

行為模式的某些說明是有一定道理的,反映了一定的客觀事實。P178

7、【單選題】在人際交往中,動機起

關鍵性作用

決定性作用

A:

輔助性作用

B:

重要性作用

C:

答D:案:B

解析:在人際交往中,動機起決定性作用。不同的交往動機,就決定了不同的人際關系

類型。P165

8、【單選題】以感情為紐帶、以心理相容特點為基礎的人際關系不包括

夫妻關系

父母與子女關系

A:

兄弟姐妹關系

B:

社會關系

C:

答D:案:D

解析:以感情為紐帶,以心理相容特點為基礎的人際關系。如夫妻、父(母)子、父

(母)女、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關系,同事、同學、朋友之間的友情關系以及戀人之間

的愛情關系等。P165

9、【單選題】“與別人分享興趣和態(tài)度的需要”在心理學家魏斯社會關系律中指的是

社會整合需要

可靠同盟需要

A:

需求指導需要

B:

價值保證需要

C:

D:

答案:A

解析:社會整合需要:是指與別人分享興趣和態(tài)度的需要。這種需要使得人們易于與他人

交往,并產(chǎn)生集體歸屬感。P164-P165

10、【單選題】“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公民住宅不受侵犯”、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在平等型人際關系中屬于

法律平等的內(nèi)容

公民有履行同等義務的責任的內(nèi)容

A:

人格平等的內(nèi)容

B:

政治地位平等的內(nèi)容

C:

答D:案:D

解析:政治地位平等。凡中國合法公民在政治關系上是平等的,都是國家的主人。在政

治上,不分民族、不分性別、不分職業(yè)、不分宗教信仰,大家都是平等的,有平等的政治

權(quán)利和自由。如有選舉權(quán)和被選舉權(quán)、有監(jiān)督權(quán)、有宗教信仰自由、有人身自由權(quán)。公

民還有財產(chǎn)權(quán)、勞動權(quán)、勞動者的休息權(quán)、物質(zhì)幫助權(quán)、受教育的權(quán)利等等。其中人身

自由權(quán)包括:(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2)人格尊嚴不受侵犯。(3)公民住宅不受侵

犯。(4)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等。P145

11、【單選題】經(jīng)濟關系是人際交往中最常見的一種關系,經(jīng)濟關系主要包括四種關系,其

中最基本的關系是

分配關系

交換關系

A:

生產(chǎn)關系

B:

消費關系

C:

答D:案:C

解析:經(jīng)濟關系中又包含多種關系,主要包括生產(chǎn)關系、分配關系、交換關系、消費關系

等,其中生產(chǎn)關系是最基本的關系。P129

12、【單選題】人們常說的“入鄉(xiāng)隨俗”說明與他人交往要以不同的

交往條件為依據(jù)

交往目的為依據(jù)

A:

交往手段為依據(jù)

B:

交往內(nèi)容為依據(jù)

C:

答D:案:A

解析:人們常說的“入鄉(xiāng)隨俗就在于說明與他人交往要以不同的條件為依據(jù)。事實表明,

如果人際交往能夠妥善地利用交往條件,交往就會順利進展,否則,交往將會受到阻礙。

P107

13、【單選題】在英國一個為外國人開辦的英語補習班上,—位資深教師問外國學員:“當

你被別人撞了,對方向你道歉,說對不起時,你應該怎樣回答他?”幾乎所有的學員都回答:

“沒關系!”這位老師卻否定了他們的答案,耐心地解釋說:“別人撞到了你,是因為你擋了

別人的路,因此,你也應該向?qū)Ψ秸f對不起。”此案例體現(xiàn)的是協(xié)調(diào)人際關系的

誠信原則

平等原則

A:

互利原則

B:

理解原則

C:

答D:案:D

解析:理解原則指交往雙方互相了解、互相換位思考、替對方著想、相互體諒的原則。

P216

14、【單選題】馬克思對人際交往的論述,是宏觀考察,它是關于人際交往的

一般理論

個別理論

A:

絕對理論

B:

相對理論

C:

答D:案:A

解析:馬克思的社會交往理論把人際交往看成社會系統(tǒng)的要素,并把它放在人類整個發(fā)

展過程中去考察,從而展示了人際交往的發(fā)展趨勢。馬克思對人際交往的論述,是宏觀考

察,它是關于人際交往的一般理論。它對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生產(chǎn)交往、政治交往和

思想交往,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P36

15、【單選題】“人們從可能導致行為發(fā)生的各種因素中,認定行為的原因并判斷其性質(zhì)的

過程”被稱為

近因效應

暈輪效應

A:

刻板印象

B:

歸因

C:

答D:案:D

解析:歸因指人們從可能導致行為發(fā)生的各種因素中,認定行為的原因并判斷其性質(zhì)的過

程?;蛘哒f,歸因是指人們通過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進行分析,尋找原因的一種心理活

動。P240

16、【單選題】1927年進行“霍桑試驗”的代表人物是

霍桑

馬斯洛

A:

梅奧

B:

舒茨

C:

答D:案:C

解析:20世紀20年代后期,美國心理學家梅奧等學者通過“霍桑實驗”的研究,提出了

人際關系學說,并把它正式作為一門科學開始了專門研究。P14

17、【單選題】家庭關系的確立有多種情形,下列關系不屬于家庭關系確立情形的是

婚姻關系

血緣關系

A:

收養(yǎng)關系

B:

因工作和學習需要而組建的集體大家庭

C:

答D:案:D

解析:家庭關系的確立有多種情形,不屬于家庭關系確立情形的是因工作和學習需要而組

建的集體大家庭

18、【單選題】親屬交往“要自尊自重;要尊重親屬;要一視同仁”屬于親屬調(diào)試技法的

加強親屬之間的友好往來

親屬交往不以貧富分親疏

A:

親屬相幫、理所應當

B:

親屬求情求助要堅持原則

C:

答D:案:B

解析:親屬交往“要自尊自重;要尊重親屬;要一視同仁”屬于親屬調(diào)試技法的親屬交往

不以貧富分親疏

19、【單選題】哪個國家的男子親密者相見會拍拍對方的后背?

美國人

日本人

A:

澳大利亞人

B:

英國人

C:

D:

答案:C

解析:見面通常采用握手禮的主要有法國人和澳大利亞人。法國人如果兩位男子都戴

帽,則以脫帽致意。澳大利亞的男子親密者相見會拍拍對方的后背,與女友相逢常親吻。

P363

20、【單選題】日本人忌諱的顏色是

綠色

藍色

A:

棕色

B:

黑色

C:

答D:案:A

解析:日本人注重禮尚往來,拜訪他人時通常要帶點禮物,但一般不很貴重,以免對方

回贈犯難。送的禮品,一般為奇數(shù),奇數(shù)表示“陽”、“吉”,偶數(shù)表示“陰"、“兇氣

禮品講究包裝,受禮人不得當面打開禮品。日本人忌諱綠色、荷花。普通人之間不贈菊

花,菊花為皇室專用贈品,一般平民是不能接受的。P364

21、【多選題】人際關系的歷史性特點體現(xiàn)在

人際關系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變化的

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上人際關系的表現(xiàn)形式不同

A:

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上人際關系的原則要求不同

B:

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上人際關系的性質(zhì)不同

C:

人際關系的歷史性特點貫穿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全過程

D:

答E:案:ABCDE

解析:人際關系的歷史性特點體現(xiàn)在人際關系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變化的,在不同的

歷史階段上人際關系的表現(xiàn)形式不同,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上人際關系的原則要求不同,在

不同的歷史階段上人際關系的性質(zhì)不同,人際關系的歷史性特點貫穿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全過

22、【多選題】人際交往的條件主要包括

交往的手段

交往的空間

A:

交往的時間

B:

交往的頻率

C:

交往的距離

D:

E:

答案:BCDE

解析:人際關系的條件主要包括:交往的空間、交往的時間、交往的頻率、交往的距離

等。P107

23、【多選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個人獨立性的增強以及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對當代人影

響會逐漸增強的關系是

血緣關系

業(yè)緣關系

A:

趣緣關系

B:

情感關系

C:

地緣關系

D:

答E:案:BC

解析: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個人獨立性的增強以及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對當代人影響會逐

漸增強的關系是業(yè)緣關系和趣緣關系

24、【多選題】人格權(quán)是法律賦予民事主體本身應有的權(quán)利,包括

生命權(quán)、健康權(quán)

配偶權(quán)、親權(quán)

A:

肖像權(quán)、姓名權(quán)

B:

名稱權(quán)、名譽權(quán)

C:

自由權(quán)、隱私權(quán)

D:

答E:案:ACDE

解析:人格權(quán)是法律賦予民事主體本身應有的權(quán)利,如生命權(quán)、健康權(quán)、肖像權(quán)、姓名

權(quán)、名稱權(quán)、名譽權(quán)、自由權(quán)、隱私權(quán)等。P136

25、【多選題】研究人際關系學堅持統(tǒng)一性原則,主要做到

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

物質(zhì)與精神的統(tǒng)一

A:

歷史與邏輯的統(tǒng)一

B:

多學科方法論的統(tǒng)一

C:

歷史與現(xiàn)實的統(tǒng)一

D:

答E:案:ACD

解析:人際關系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我們在研究中應堅持統(tǒng)一性原則,主要做到以下

幾個統(tǒng)一:1.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2.歷史與邏輯的統(tǒng)一;3.多學科方法論的統(tǒng)一。P23

26、【問答題】相互理解的三個步驟是什么?

答案:

27、【問答題】建立合作型人際關系的前提條件是什么?

答案:

28、【問答題】人際交換理論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答案:

解析:人際交換理論的基本原則:1.成功原則;2.刺激原則;3.價值原則;3.剝奪-滿

足原則;5.攻擊-贊同原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