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qū)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一、單選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3分)下面物體中不受浮力作用的是()
B.升空的“圓夢號”飛艇
籍
D.4下潛的“蛟龍?zhí)枴睗撍?/p>
2.(3分)能應用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解釋的現(xiàn)象是()
A.用吸管吸飲料
B.兩艘彼此接近平行行駛的船容易相撞
C.在茶壺蓋上做一個小孔
D.吸盤吸在光滑玻璃上不會脫落
3.(3分)某同學測量大氣壓強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20mm-真空
A.此時水銀槽液面上方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
B.如果將玻璃管傾斜,水銀柱長度不變
C.最早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是托里拆利實驗
D.如果在管的側壁A點開一個小孔,會有水銀從孔流出
4.(3分)關于圖中所示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體的密度有關
B.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液體的密度有關
C.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體浸沒的深度有關
D.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
5.(3分)觀察圖所示各地水的沸點,你認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拉薩海拔高度低于寧德
B.珠穆朗瑪峰上沸水溫度不高是因為燒水時火力不大
C.拉薩氣壓低于一個標準大氣壓
D.這個現(xiàn)象說明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6.(3分)下列現(xiàn)象中,不屬于力產(chǎn)生的效果的是()
A.用力壓彈簧,彈簧變短了
B.小冰塊在光滑的水平軌道上勻速滑動
C.用力彎鋸條,鋸條變彎了
D.足球在草地上越滾越慢
7.(3分)小球從A點靜止釋放沿著軌道經(jīng)過B點運動到C點,然后離開軌道,在空中運
動的軌跡如圖所示,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在B、C兩點動能相等
B.小球在B、C兩點機械能相等
C.小球在A、D兩點動能相等
D.小球在C、E兩點機械能相等
8.(3分)如圖所示,動滑輪重為2N,拉力F為10N(不考慮繩重和摩擦)()
A.G為18N,彈簧秤讀數(shù)為10N
B.G為10N,彈簧秤讀數(shù)為18N
C.G為20N,彈簧秤讀數(shù)為18N
D.G為20N,彈簧秤讀數(shù)為20N
9.(3分)如圖所示,自行車是綠色出行的交通工具,它在結構與使用上應用了很多物理
知識()
GB
A.輪胎表面凹凸的花紋可以減小摩擦
B.安裝滾動軸承是為了增大摩擦
C.自行車手閘是一個費力杠桿
D.較寬的坐墊可以減小壓強
10.(3分)下列關于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射出槍膛的子彈在運動相當長一段距離后連一件棉衣也穿不透,這表明它的慣性小
T
B.人造地球衛(wèi)星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時,動能增大
C.運動的小車會停下來,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D.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機械能一定不變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
11.(2分)彈簧被外力壓縮,外力消失后能自行回復原狀,因此彈簧的形變屬于
形變。
12.(6分)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推力F的作用
(1)t=5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N;
(2)6?9s內,推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摩擦力;
(3)9?12s內,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No
13.(4分)如圖甲為驚險刺激的過山車,圖乙是模擬過山車運動的實驗裝置,小球從A處
由靜止釋放沿軌道先后經(jīng)過B、C能增大,整個過程中小球的機械能
(選填“守恒”或“不守恒”)。
14.(6分)北京冬奧會上智能設備廣泛應用,一款重為600牛的智能送餐機器人,在50
牛的牽引力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牽引力做功為焦,牽引力做功的功
率為瓦,重力做功為焦。
15.(2分)在學校組織的模型設計比賽中,小華制作的斜拉索大橋模型如圖所示。她用長
30cm、重5N的質地均勻的木條OA做橋面,立柱GH做橋塔。OA可繞O點轉動,細線
對OA的拉力F=No
16.(4分)如圖所示,一工人使用動滑輪裝置,用豎直向上300N的拉力FJ,
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
八F
Q
I
A
17.(2分)如圖,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若在A處下方再掛一個鉤碼格,可使杠桿
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每個鉤碼均相同)
18.(4分)如圖所示,有一斜面長L=6m,高h=3m。劉利同學用平行于斜面向上F=150N
的拉力J;物體沿斜面勻速向上運動時所受的摩擦阻力為No
三、實驗題(每空2分,共16分)
19.(4分)在探究“物體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將質量不同的小球從
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撞擊放在水平面上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塊
(1)通過多次實驗觀察分析可以得出結論:保持速度一定時,小球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由此結論可以聯(lián)想到交通事故的危害程度與(選填“超載”或“超速”)有
很大關系;
(2)現(xiàn)將同質量的小球從更高位置由靜止釋放,撞擊放在水平面上同一位置的另一個較
大質量的木塊B,如圖乙所示,小明得出的結論是:動能的大小與速度無關。請你分析
指出他得出結論錯誤的原因::
20.(4分)如圖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操作,請你回答下列
問
◎
三
:ON
三I
X.8N
三
3一
二
一
一
鹽
一
二
水
甲乙丙丁
(1)若先完成實驗乙,再完成實驗甲,則測得物塊在圖乙的水中受到的浮力將
(選填“偏大”或“偏小”)。
(2)實驗操作步驟都正確,根據(jù)圖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圖丁中鹽水的密度是
kg/m3?
21.(8分)學習了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之后,小明用同樣的滑輪,組裝成兩個滑輪組,分別
如圖甲、乙所示,實驗的部分數(shù)據(jù)如表格所示。
次數(shù)物體重G/N提升高度拉力F/N繩端移動距離機械效率n
h/cms/cm
12101.520
22101.0
(1)第一次實驗的機械效率為;
(2)第二次實驗如圖乙所示,則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是cm,分析比較兩次
機械效率,發(fā)現(xiàn)第二次實驗測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選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第一次實驗測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想提高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以下措施中可行的是(填序號)。
①選用輕質動滑輪
②給滑輪的軸心加潤滑油
③增加物體被提升的高度
④增大被提升的物體的重力
四、作圖題(22題4分,23題4分,24題3分,共11分)
22.(4分)如圖所示,畫出A點最小的拉力F和物體B所受重力G的示意圖。
23.(4分)如圖所示,重1N的小球浮于水面,請在圖中畫出小球所受浮力和燒杯對斜面
壓力的示意圖。
24.(3分)在圖中畫出滑輪組最省力的繞繩方法。
五、計算題(25題9分,26題4分,共13分)
25.(9分)如圖所示,某人通過滑輪組將深井中的物體拉至井口。已知物體在10s內被勻
速提升了2m,物體所受重力G=720N,不計繩重及繩與滑輪、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
求:
(1)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2)拉力F的功率;
(3)動滑輪的重。
26.(4分)質量為60kg的李同學,若他每只鞋底的面積是200cm2.求:
(1)他的重力是多少牛?
(2)他走路時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少帕?(g=10N/kg)
2022-2023學年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qū)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單選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3分)下面物體中不受浮力作用的是()
A.“天宮號”空間站
C.航行的“遼寧號”航母
【答案】A
【分析】根據(jù)浮力的定義判斷: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豎直
向上托起的力叫浮力。
【解答】解:
A、太空中沒有空氣,故A符合題意;
B、升空的熱氣球,熱氣球之所以上升,故B不符合題意;
C、航行的“遼寧號”,就是因為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D、下潛的“蛟龍?zhí)枴苯]在水中,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浮力產(chǎn)生原因的理解,難度不大,屬于基礎知識。
2.(3分)能應用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解釋的現(xiàn)象是()
A.用吸管吸飲料
B.兩艘彼此接近平行行駛的船容易相撞
C.在茶壺蓋上做一個小孔
D.吸盤吸在光滑玻璃上不會脫落
【答案】B
【分析】(1)用吸管吸飲料是利用大氣壓的作用。
(2)兩船并排快速前行,可導致中間水流速變大,壓強變小。水壓著船向中間靠近,造
成事故。
(3)茶壺是壺蓋上做一個小孔,倒水時,空氣流入壺內,使得壺內外大氣相同。
(4)吸盤是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壓在墻上。
【解答】解:A、用吸管吸飲料是利用大氣壓的作用。
B、兩船并排快速前行,壓強變小,造成事故,故B正確。
C、茶壺蓋上的小孔與外界大氣連通,大氣壓通過小孔作用在水上,所以是利用了大氣
壓。
D、吸盤貼在光滑玻璃上不脫落,大氣壓能把吸盤緊緊地壓在玻璃上。
故選:B,
【點評】此題是一道綜合題,涉及了大氣壓、流體壓強與流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等幾
個知識點,要求靈活運用所學力學知識加以分析。
3.(3分)某同學測量大氣壓強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此時水銀槽液面上方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
B.如果將玻璃管傾斜,水銀柱長度不變
C.最早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是托里拆利實驗
D.如果在管的側壁A點開一個小孔,會有水銀從孔流出
【答案】A
【分析】(1)在托里拆利實驗中,大氣壓所能支持的水銀柱的高度是指玻璃管內水銀面
到水銀槽中水銀面的垂直高度,標準高度為760mm;
(2)如果將玻璃管傾斜,水銀柱高度不變但長度會變;
(3)最早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是馬德堡半球實驗;
(4)依據(jù)大氣壓與側壁小孔處液體壓強的大小比較判斷;
【解答】解:A、由圖可知:此時液柱高度750mm,低于標準大氣壓;
B、如果將玻璃管傾斜?,所以水銀柱高度不變,故B錯誤;
C、最早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不是托里拆利實驗而是馬德堡半球試驗;
D、管的側壁開一個小孔,小孔的外側有大氣壓強,故D錯誤。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了對托里拆利實驗原理的理解,能否影響實驗結果是考試中重點內
容。
4.(3分)關于圖中所示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體的密度有關
B.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液體的密度有關
C.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體浸沒的深度有關
D.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
【答案】D
【分析】當被研究問題受多個因素影響時,研究問題和某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其他
因素一定,這種方法叫控制變量法,結合稱重法分析。
【解答】解:AB、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體的密度有關,只改變物體(液體)的密度
大小,故不可行;
C、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體浸沒的深度有關,改變深度大小,由于液體深度小,C
不可行;
D、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改變物體浸在液體的體積不
同,D可行。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控制變量和稱重法的運用。
5.(3分)觀察圖所示各地水的沸點,你認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拉薩海拔高度低于寧德
B.珠穆朗瑪峰上沸水溫度不高是因為燒水時火力不大
C.拉薩氣壓低于一個標準大氣壓
D.這個現(xiàn)象說明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答案】C
【分析】海拔越高,大氣壓越低,液體的沸點跟大氣壓有關,氣壓越低,液體的沸點越
低。
【解答】解:海拔越高,大氣壓越低;
氣壓越低,液體的沸點越低,水的沸點最低,水的沸點最高,溫度保持不變、B錯誤:
水的沸點在拉薩時90C,低于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100℃,C正確。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了沸點-氣壓-海拔的關系,掌握好它們之間的關系是解題的關鍵。
6.(3分)下列現(xiàn)象中,不屬于力產(chǎn)生的效果的是()
A.用力壓彈簧,彈簧變短了
B.小冰塊在光滑的水平軌道上勻速滑動
C.用力彎鋸條,鋸條變彎了
D.足球在草地上越滾越慢
【答案】B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一是使物體發(fā)生形變,二是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
變,分析判斷出各個例子屬于哪一種,選出正確的答案。
【解答】解;
A、用力壓彈簧,力改變了物體的形狀;
B、小冰塊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勻速滑動,不屬于力產(chǎn)生的效果;
C、用力彎鋸條,是力改變了物體的形狀;
D、足球在草地上越滾越慢,屬于力產(chǎn)生的效果;
故選:B,
【點評】慣性是物體本身具有的屬性,由于慣性,物體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力能改
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即改變物體的速度大小或方向,力還能改變物體的形狀。
7.(3分)小球從A點靜止釋放沿著軌道經(jīng)過B點運動到C點,然后離開軌道,在空中運
動的軌跡如圖所示,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小球在B、C兩點機械能相等
C.小球在A、D兩點動能相等
D.小球在C、E兩點機械能相等
【答案】D
【分析】動能的影響因素:質量和速度;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質量和高度;動能和勢
能統(tǒng)稱為機械能。
【解答】解:動能的影響因素:質量和速度;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質量和高度。
AB、已知小球在B點的速度大于C點,重力勢能相等,可知在經(jīng)過軌道時,由功能原理
知,故AB錯誤;
C、小球在A點時由靜止釋放,小球在D點時受非平衡力作用,動能不為0;
D、小球從C到E,也沒有軌道影響,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動能、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和機械能守恒。
8.(3分)如圖所示,動滑輪重為2N,拉力F為1ON(不考慮繩重和摩擦)()
A.G為18N,彈簧秤讀數(shù)為1ON
B.G為10N,彈簧秤讀數(shù)為18N
C.G為20N,彈簧秤讀數(shù)為18N
D.G為20N,彈簧秤讀數(shù)為2ON
【答案】A
【分析】動滑輪的特點是可以省力,如不考慮繩重和摩擦,拉力F=』(G+G動)。
2
【解答】解:此時彈簧秤與拉力F共同承擔重物和滑輪的重力,
因拉力F為1ON,所以彈簧秤讀數(shù)也為10N;
2N+G=20N,所以G=2ON-2N=18N;
故選:Ao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動滑輪拉力的計算的理解和掌握,在此應特別注意動滑輪
的工作特點。
9.(3分)如圖所示,自行車是綠色出行的交通工具,它在結構與使用上應用了很多物理
知識()
A.輪胎表面凹凸的花紋可以減小摩擦
B.安裝滾動軸承是為了增大摩擦
C.自行車手閘是一個費力杠桿
D.較寬的坐墊可以減小壓強
【答案】D
【分析】(1)增大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增
大壓力;
減小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在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
(2)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增大壓力;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
面的粗糙程度;
減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減小壓力;在壓力一定時,減小接觸面的
粗糙程度;使接觸面脫離;用滾動代替滑動。
(3)人類發(fā)明各種杠桿應用于生活,其目的有三:省力、省距離和改變用力的方向.因
此我們把杠桿分為三類: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費距離)、費力杠桿(動
力臂小于阻力臂,費力省距離)和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費力,不省
距離不費距離)。
【解答】解:A.輪胎刻有花紋是在壓力一定時,故A錯誤;
B.安裝滾動軸承是用滾動代替滑動的方法來減小摩擦力;
C.用于自行車剎車的閘桿在使用時,是省力杠桿;
D.座墊做的較寬是在壓力一定時,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掌握壓強和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及杠桿的分類,利用控制變量法解釋生活中
有關增大和減小壓強、摩擦力的問題。
10.(3分)下列關于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射出槍膛的子彈在運動相當長一段距離后連一件棉衣也穿不透,這表明它的慣性小
T
B.人造地球衛(wèi)星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時,動能增大
C.運動的小車會停下來,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D.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機械能一定不變
【答案】B
【分析】(1)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是物體固有的屬性。慣性的大
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其它因素無關;
(2)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速度,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是物體的質量
和高度,動能和勢能統(tǒng)稱為機械能;
(3)力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解答】解:A、射出槍膛的子彈在運動相當長一段距離后連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而它的
慣性大小只與其質量有關,故A錯誤;
B、人造地球衛(wèi)星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時,高度減小,速度變大,故B正確;
C、運動的小車會停下來,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C錯誤;
D、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則動能不變,若物體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重力勢
能增大,所以,故D錯誤。
故選:Bo
【點評】此題考查力與運動的關系、慣性、機械能的大小變化等,涉及到的知識點多,
綜合性強,但總體難度不大,掌握基礎知識即可正確解題。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
11.(2分)彈簧被外力壓縮,外力消失后能自行回復原狀,因此彈簧的形變屬于彈性
形變。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物體受力發(fā)生形變后,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復原來的形狀,叫塑性形變;
物體受力發(fā)生形變后,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這種特性叫彈性形變。
【解答】解:
彈簧被外力壓縮,外力消失后能自行回復原狀。
故答案為:彈性。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彈性、塑性的了解與掌握,屬于基礎題目。
12.(6分)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推力F的作用
(l)t=5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60N;
(2)6?9s內,推力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摩擦力;
(3)9?12s內,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60No
【答案】(1)60;(2)小于;(3)60o
【分析】(1)(2)首先從速度圖像中6-9s得出物體勻速直線運動。然后對應的從F-t
圖像中得出物體所受的摩擦力;從速度圖像中分析3-6s時物體的速度大小即可得出當
5s時物體所處的狀態(tài);
(3)根據(jù)速度圖像中9?12s得出物體減速運動。然后對應的從F-t圖像中得出物體所
受的拉力、摩擦力。
【解答】解:由v-t圖知:9-12s時,物體勻速直線運動,
由F-t圖知:6-5s時,F(xiàn)=60N;
由于摩擦力與推力F是一對平衡力,因此摩擦力的大小為60N;
由v-t圖知:3?6s時物體的速度增大物體做加速運動,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不是平衡
力,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60N;
由v-t圖知,2-9s之間,受力不平衡。
故答案為:(1)60;(2)小于。
【點評】v-l圖像、F-t圖像相結合,判斷出物體各段運動狀態(tài),根據(jù)平衡狀態(tài)中二力
平衡找出力的大小是本題的關鍵所在。
13.(4分)如圖甲為驚險刺激的過山車,圖乙是模擬過山車運動的實驗裝置,小球從A處
由靜止釋放沿軌道先后經(jīng)過B、C重力勢能增大,整個過程中小球的機械能不守
恒(選填“守恒”或“不守恒”)。
甲乙
【答案】重力勢;不守恒
【分析】(1)重力勢能的大小與質量、高度有關,據(jù)此判斷重力勢能的變化;
(2)小球在滾動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解答】解:(1)由圖可知,小球從B到C的過程中,所以重力勢能增大。
(2)由于摩擦阻力的存在,小球要克服摩擦做功,小球的機械能減小。
故答案為:重力勢;不守恒。
【點評】本題考查了機械能守恒的判斷和重力勢能大小的變化,難度不大。
14.(6分)北京冬奧會上智能設備廣泛應用,一款重為600牛的智能送餐機器人,在50
牛的牽引力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牽引力做功為500焦,牽引力做功的功率為
100瓦,重力做功為0焦。
【答案】500;100;0,
【分析】根據(jù)W=Fs得到牽引力對機器人做的功;
根據(jù)P=t得到牽引力做功的功率;
t
由于機器人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線勻速運動,沒有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重力沒有做
功。
【解答】解:牽引力對機器人做功W=Fs=50NX10m=500J,
牽引力功率P=_l=ML=100W,
t5s
由于機器人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線勻速運動,沒有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由W=Gh
可知。
故答案為:500;100;0o
【點評】本題考查功的公式和功率公式的應用,綜合性強,難度不大。
15.(2分)在學校組織的模型設計比賽中,小華制作的斜拉索大橋模型如圖所示。她用長
30cm、重5N的質地均勻的木條OA做橋面,立柱GH做橋塔。OA可繞O點轉動,細線
對OA的拉力F=5No
【答案】5。
【分析】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結合數(shù)學知識求解。
【解答】解:由圖可知,OA可繞O點轉動,過支點向拉力的作用線作垂線,如圖所示:
AoA,
2
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xiàn)L=GXA,
2
則F=G=5N=6No
故答案為:5o
【點評】本題考查了杠桿的應用,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注重了物理知識和生活實際的
聯(lián)系。
16.(4分)如圖所示,一工人使用動滑輪裝置,用豎直向上300N的拉力F二型_J,該
裝置的機械效率為90%o
/〃〃//〃//////
JkF
i
A
【答案】3240;90%。
【分析】由圖可知n=2,利用W,i=Gh求出有用功,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5=1111,根
W有
據(jù)W.s=Fs求出拉力F做的總功,利用n=—X100%求出機械效率。
w總
【解答】解:由圖可知n=2,
提升建材所做的有用功為W?r=Gh=540NX6m=3240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T]J^=Gh=_Gh_=_G_=540N=o
WzFsFX6h2F2X300N
故答案為:3240;90%。
【點評】本題考查使用動滑輪時總功和機械效率的計算,是一道基礎題。
17.(2分)如圖,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若在A處下方再掛一個鉤碼1格,可使杠桿在
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每個鉤碼均相同)
【分析】設一個鉤碼的重力為G,一小格的長度為L,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在A處下
方再掛一個鉤碼時B處所掛鉤碼的位置,進而得出應該將B處所掛鉤碼須向右移動的格
數(shù)。
【解答】解:設一個鉤碼的重力為G,一小格的長度為L,
如圖所示,3GX2L=4GX3L,
若在A處下方再掛一個鉤碼,要使杠桿再平衡,
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
4GX3L=2GXnL,
解得:n=4,
所以應該將B處所掛鉤碼須向右移動2格。
故答案為:1。
【點評】本題考查了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屬于基礎題目。
18.(4分)如圖所示,有一斜面長L=6m,高h=3m。劉利同學用平行于斜面向上F=150N
的拉力900J:物體沿斜面勻速向上運動時所受的摩擦阻力為25No
【分析】(1)已知拉力和斜面長度根據(jù)W慫uFs求出拉力所做的功是總功;
(2)將物體從斜面底端拉到頂端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可以用Wwfl=Gh來計算,克服摩
擦力做的功是額外功,根據(jù)W.0=W有川+W嵌外計算出額外功W額外,再根據(jù)W額夕產(chǎn)fs計
算出摩擦力。
【解答】解:物體從斜面底端拉動頂端時,所做的總功W,?=FL=150NX6m=900J,
物體從斜面底端拉動頂端時,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250NX3m=750J,
物體沿斜面勻速向上運動時所受的摩擦阻力做功W額外=W總-W有用=900J-750J=
150J,
摩擦阻力f=¥^L=l^L=25N。
s6m
故答案為:900;25。
【點評】本題考查了有用功、總功、額外功的計算,比較典型,計算時注意選擇合適的
公式,只要細心,一般不會出錯。
三、實驗題(每空2分,共16分)
19.(4分)在探究“物體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將質量不同的小球從
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撞擊放在水平面上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塊
(1)通過多次實驗觀察分析可以得出結論:保持速度一定時,小球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由此結論可以聯(lián)想到交通事故的危害程度與超載(選填“超載”或“超速”)有很
大關系;
(2)現(xiàn)將同質量的小球從更高位置由靜止釋放,撞擊放在水平面上同一位置的另一個較
大質量的木塊B,如圖乙所示,小明得出的結論是:動能的大小與速度無關。請你分析
指出他得出結論錯誤的原因:沒有控制木塊質量相同;
【答案】(1)超載;(2)沒有控制木塊質量相同。
【分析】(1)超載說明質量過大,超速說明速度過大,結合實驗結論分析可知;
(2)根據(jù)控制變量法可知探究動能與速度的關系應該控制小球的質量不變,改變小球滾
下的高度以改變小球到達水平面的速度,同時應控制木塊的質量不變,比較木塊移動的
距離,據(jù)此分析。
【解答】解:(1)通過實驗觀察分析可以得出結論:速度一定時,質量越大動能就越大;
(2)將同質量的小球從更高位置由靜止釋放,撞擊放在水平面上同一位置的另一個較大
質量的木塊B,
分析可知小球的質量不變,高度不同,水平面上的木塊質量不同,則推動木塊克服的摩
擦力不同,根據(jù)W=Fs可知做功多少不同,結論錯誤。
故答案為:(1)超載;(2)沒有控制木塊質量相同。
【點評】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用轉換法表示動能的大小;采用控制
變量法研究實驗時,一定注意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
20.(4分)如圖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操作,請你回答下列
問題:
(1)若先完成實驗乙,再完成實驗甲,則測得物塊在圖乙的水中受到的浮力將偏大
(選填“偏大”或“偏小”)。
(2)實驗操作步驟都正確,根據(jù)圖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圖丁中鹽水的密度是1.1
X103k2/m3?
【答案】(D偏大;(2)1.1X103。
【分析】(1)若先完成實驗乙,再進行實驗甲,會由于物塊沾有水,導致所測重力偏大,
由稱重法F浮=G-F可知物塊受到的浮力的變化情況。
(2)根據(jù)Fi?=G-F示丙=F",-F丙得出物塊完全浸沒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根據(jù)V=V排
F、'孚
水=——可知物塊的體積,根據(jù)F浮'=G-F示丁=F甲-F丁得出物塊完全浸沒在鹽水
P水g
液=上F、一'學/可知鹽水的密
中所受的浮力,根據(jù)Vw=v得出排開鹽水的體積,根據(jù)p
gV排
度。
【解答】解:(1)若先完成實驗乙,再完成實驗甲,使得測量的重力變大。
(2)物體A浸沒在鹽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F洋鹽水=G-F=4.0N-6.8N=2.3N,
物體A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F水=G-F=4.0N-8.0N=2.2N,
由題意可知,物體浸沒在水和鹽水中時,由Fxp濃V排g可得』浮水一.二.「凈鹽水
P水gP鹽水g
Mer濟鹽水仆2.2Nvrv,A2,13rv1n2,f3
則P熱水==-------P水=「CMX1.5X10kg/m=1.5X10kg/m°
皿小F浮水小5.ON
故答案為:(1)偏大;(2)1.5X10\
【點評】本題為探究物體所受浮力的實驗,考查控制變量法、浮力和密度的計算等知
識,有一定難度。
21.(8分)學習了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之后,小明用同樣的滑輪,組裝成兩個滑輪組,分別
如圖甲、乙所示,實驗的部分數(shù)據(jù)如表格所示。
次數(shù)物體重G/N提升高度拉力F/N繩端移動距離機械效率D
h/cms/cm
12101.520
22101.0
(1)第一次實驗的機械效率為66.7%;
(2)第二次實驗如圖乙所示,則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是30cm,分析比較兩次機
械效率,發(fā)現(xiàn)第二次實驗測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等于(選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第一次實驗測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想提高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以下措施中可行的是夠④(填序號)。
①選用輕質動滑輪
②給滑輪的軸心加潤滑油
③增加物體被提升的高度
④增大被提升的物體的重力
甲乙
【答案】(1)66.7%;(2)30;等于;(3)①②④。
【分析】(1)(2)分析圖甲連接動滑輪繩子的段數(shù),根據(jù)s=nh求出彈簧測力計移動的
W有Ph
距離;根據(jù)公式口=_5_=也分別求出第一、二次實驗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Fs
(3)結合機械效率的計算公式分析即可。
【解答】解:(1)第一次實驗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2
W有1Ghi6Nx10X10m?“A。/
-2
W總6FsiL5NX20X20m
(2)由圖乙可知,有三段繩子拉著動滑輪,
所以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si=3h4=3XIOcm=30cm=0.4m,
第二次實驗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T]1^£=也=6NX10X10;m-66.8%;
-2
W總8Fsti.0NX30X60m
由此可知,第二次實驗測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等于第一次實驗測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①選用輕質動滑輪,在提升相同重物,動滑輪重力做的功減小,總功減小,根據(jù)n
=_w有曳,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增大,故①符合題意。
Va
心
②給滑輪的軸心加潤滑油,在提升相同重物,減小額外功,總功減小,提高了滑輪組的
機械效率;
③滑輪組的機械效率1]=¥亙=絲=且可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提升物體的高度無
w總FsnF
關,增加重物上升高度,故③不符合題意;
④增大提升的物重,有用功增大,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增大,故④符合題意。
故選①②④。
故答案為:(1)66.7%;(2)30;(3)①②④。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計算,同時還考查了滑輪組的組裝及滑輪
組機械效率與物重的關系。
四、作圖題(22題4分,23題4分,24題3分,共U分)
22.(4分)如圖所示,畫出A點最小的拉力F和物體B所受重力G的示意圖。
【答案】
【分析】根據(jù)杠桿平衡的條件,F(xiàn)|XLI=F2XL2,在杠桿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況
下,要使所用的動力最小,必須使動力臂最長。重力的作用點在物體的重心,重力的方
向豎直向下。
【解答】解:要使A點拉力最小,則A點到0點的距離最長,作0A的垂線方向即為最
小拉力的F的方向。
物體B所受重力方向豎直向下,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點評】本題的解題關鍵是通過杠桿的平衡條件得出: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積一定時,
動力臂越長,動力越小的結論。
23.(4分)如圖所示,重1N的小球浮于水面,請在圖中畫出小球所受浮力和燒杯對斜面
.尸浮=1N
【答案】+F
【分析】小球受到的浮力的作用點在重心,方向是豎直向上。
物體對斜面的壓力,作用在斜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勞務合同范本廣告
- 個人委托門面出租合同范本
- 公租房攤位出租合同范本
- 業(yè)主自建翻車裝修合同范本
- 第14課 文藝復興運動(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九年級歷史上冊素養(yǎng)提升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
- 低價轉讓合同范本
- 云溪區(qū)土地流轉合同范本
- 買新盤合同范本
- 公司員工兼職合同范本
- 代工工廠保密合同范本
- 新員工培訓:廉潔從業(yè)
- 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及控制系統(tǒng)檢修課件 學習情境2:典型驅動電機的工作原理
- 門窗安裝工程投標書范本(二)
- 2024年山東省濱州市中考生物真題卷及答案解析
- 2024AI教育硬件全景報告
- 追覓科技在線測評題
- 藍色卡通背景的“諾如病毒”知識宣傳科普
- 浙江省重點中學2025屆數(shù)學高一上期末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
- 廣州版四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教案共享-
- 基本樂理及音樂常識類知識考試題庫300題(含答案)
- 兩進虎跳峽(2022年云南昆明中考語文試卷散文閱讀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