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小升初語文綜合練習卷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小升初語文綜合練習卷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小升初語文綜合練習卷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小升初語文綜合練習卷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小升初語文綜合練習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裝訂線姓名學校準考證號科目裝訂線2024年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小升初語文綜合練習卷考生注意:滿分100分,時間90分鐘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下列句子屬于()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A.疑問 B.設問 C.反問2、根據(jù)下列詩句的內容,按梅花、蘭花、竹子、菊花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②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③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④香來知有蘭,遽求乃弗蕕A.①④②③ B.②④①③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3、下面橫線上應該填入的一組漢字是()然是這樣,你再跟他爭也是沒用的。A.既辯 B.即辯 C.既辨 D.即辨4、關于中外作品有關信息的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它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B.《湯姆·索亞歷險記》的作者是馬克·吐溫,小主人公湯姆·索亞是一個富有好奇心和冒險精神的孩子。C.魯濱遜是英國人,1686年魯濱遜帶著仆人乘船離開海島,他一共在島上生活了3年。D.《匆匆》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他以細膩的文筆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雖感傷卻不頹廢,雖苦悶卻不消沉。5、下列加點字的讀音有誤的一項是()A.燕園(yān)飛燕(yàn) B.綽刀(zhuò)綽號(chuò)C.任丘(rén)擔任(rèn) D.剝削(xuē)削皮(xiāo)6、圍繞《戲迷奶奶》這個題目,選材不當?shù)囊豁検牵ǎ〢.邊炒菜邊做戲曲里的動作,把菜炒糊了。B.每天都看河南電視臺的豫劇節(jié)目。C.節(jié)日里,組織老年戲曲愛好者到廣場上演出。D.經常給我講革命英烈的故事。7、下面有關編排成長紀念冊的注意事項表述錯誤的一項是()A.如果想突出自己的特色,彰顯自己的個性,可以為自己的成長紀念冊起一個好聽的名字。B.在制作成長紀念冊時可以提前規(guī)劃好封面、扉頁和正文等幾大部分的內容。C.成長紀念冊的正文可以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呈現(xiàn)的方式可以多樣化。D.成長紀念冊必須能夠反映出成長的過程,資料越多、越詳細越好,最好每個年級和階段的資料都有。8、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組是()A.拔弄耽閣忘乎所以B.覺察攪絆信手粘來C.帳篷分辯鍥而不舍9、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A.“通國之善弈者也”中的“善”和“慈眉善目”中的“善”意思是一樣的。B.每個人都是立體的、多面的,所以評價人物的角度不能太單一,就像尼爾斯一樣,他身上既有調皮的一面,又有體貼父母的一面。C.《兩小兒辯日》中,兩個小孩對太陽有不同看法是因為他們觀察的角度不同。D.中國人過年的時候喜歡吃魚,寓意為年年有魚(余)。10、讀句子,與加點詞語意思相近并均能恰當填空的詞語有()六年來,我們班的同學在語文學習中取得累累碩果,榮獲多項冠軍。如小華在“推薦一本課外書”比賽中勇奪第一,小五在書寫比賽中,小梅在詩河大會上,小州在現(xiàn)場作文比賽中。A.拔得頭籌斬獲金牌一舉奪魁 B.屈居亞軍拔得頭籌一舉奪魁 C.一舉奪魁斬獲金牌遺憾出局D.斬獲金牌慘遭淘汰一舉奪魁11、下面句子中,加點部分的表達效果與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項是()A.驕陽似火,毒辣辣地照到下午,曬得缸里的水都有些燙手了。B.住方家大院的八兒,今天喜得快要發(fā)瘋了。C.我依偎在母親懷里,過了好長時間才睜開眼睛。D.大蟲見掀他不著,吼一聲,卻似半天里起個霹靂,振得那山岡也動了。12、加橫線的多音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爸爸出差(chāi)差(chà)不多一個月了,我很想念他。B.今天我們到達了大興(xīng)安嶺?;氐搅碎焺e已久的家鄉(xiāng),大家心里很興(xìng)奮。C.恰到好處的威嚇(xià)比忠告更有價值。D.他們的表演精彩極了,臺下的喝(hē)彩聲接連不斷。13、下列加點詞語運用有誤的一項是()A.我們做任何事都應把握合適的度,否則過猶不及。B.追求真理需要見微知著,善于發(fā)問,并不斷探索。C.我們一邊欣賞路邊的野花,一邊聊天,可真是走馬觀花,十分愜意呢。D.做學間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才行。14、下列的課文語句用“/”標注出的朗讀停頓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B.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C.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們并不/因為寒冷/而減少過年/與迎春的熱情。D.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國睡眠研究專家。15、下列詩句中,被賦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事物是()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A.松、梅、石灰、菊 B.松、竹、梅、菊C.松、梅、竹、荷 D.松、梅、竹、菊二、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16、《湯姆·索亞歷險記》的作者是美國作家_______________。17、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或__________?!甭?lián)系學過的課文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18、“浣溪沙”中蘇軾感慨時光流逝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千磨萬擊還堅勁,_____________________。20、弈秋,______。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__;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____________,思援弓繳而射之。三、古詩文積累。(10分)21、中庭地白樹棲鴉,____________________。22、日暮漢宮傳蠟燭,____________。23、今夜月明人盡望,_____________。24、在北京冬奧會的開幕式中,二十四節(jié)氣倒計時與古詩詞、古諺語融為一體。2月4日正逢立春,韓愈說:“天街小雨潤如酥,______________?!鼻迕鲿r節(jié),杜牧吟誦“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______________?!绷⑶飼r,杜牧又說:“______________,臥看牽牛織女星。”白露時,杜甫感嘆道:“露從今夜白,______________?!碑敹瑠W會遇上古詩詞,便書寫出中國人的浪漫。25、品節(jié)日文化。每逢七夕佳節(jié),人們邊吟誦“盈盈一水間,___________________”,邊講述牛郎織女的故事;到了中秋,人們望著月亮吟誦“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誰家”,以表相思之情。四、閱讀理解。(20分)26、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練習。材料一端午節(jié)的由來與傳說①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此外,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jié)、龍舟節(jié)、五月節(jié)等。②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據(jù)學者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中列舉百余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節(jié)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jié)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詞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jù)主流地位。材料二端午節(jié)的習俗端午節(jié)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jié)。很多端午習俗都寄托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愿望。如:賽龍舟、食棕、采草藥、掛艾草、飲雄黃酒、拜神祭祖、洗草藥水、浸龍舟水、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等。其中,賽龍舟、端午食粽已成了端午節(jié)影響最廣泛的習俗。材料三端午節(jié)的意義端午文化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法定節(jié)日,節(jié)日期間的各項民俗活動既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很好地傳承和弘揚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1.下列對端午節(jié)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A.端午節(jié)起源于我國南方的吳越地區(qū)。B.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楚國詩人屈原而創(chuàng)立的節(jié)日。C.“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边@兩句詩中寫了端午節(jié)的四種習俗。分別是食粽、賽龍舟、掛艾草、飲雄黃酒。D.端午節(jié)的各項民俗活動是端午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端午節(jié)的別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關于它的由來,最受人們認同的是________。3.如果讓你制作一期端午主題的板報,你會在板報上設置哪些內容?試著寫一寫。(1)圖說端午(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4.有人說“端午節(jié)的習俗都是迷信,應該廢除”,結合以上材料,談談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課內閱讀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節(jié)選)①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其實,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真理。②縱觀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fā)展史,那些在科學領域有所建樹的人,都善于從細微的、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發(fā)問,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變成“!”,找到真理。③波義耳是3世紀英國著名的化學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實驗室走去,路過花圃時,陣陣醉人的香味撲鼻而來,他這才發(fā)現(xiàn)花圃里的花已經開了。他摘下幾朵紫羅蘭插入一個盛水的燒瓶中,然后開始和助手們做實驗。不巧的是,一個助手不慎把一滴鹽酸濺到了紫羅蘭上,愛花的波義耳急忙把冒煙的紫羅蘭沖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誰知過了一會兒,濺上鹽酸的花瓣竟奇跡般地變紅了。波義耳立即敏感地意識到,紫羅蘭中有一種物質遇到鹽酸會變紅。那么。這種物質到底是什么?別的植物會不會有同樣的物質?別的酸對這種物質會有什么樣的反應?這一奇怪的現(xiàn)象以及一連串的問題,促使波義耳進行了許多實驗。由此他發(fā)現(xiàn),大部分花草受酸或堿的作用都會改變顏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顯:它遇酸變成紅色,遇堿變成藍色。利用這一特點,波義耳制成了實驗中常用的酸堿試紙——石蕊試紙。從那以后,這種試紙一直被廣泛應用于化學實驗中?!墚斎唬娢⒅?、善于發(fā)問并不斷探索的能力,不是憑空產生的。正像數(shù)學家華羅庚說過的,科學的靈感,絕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如果說科學領域的發(fā)現(xiàn)有什么偶然的機遇的話。那么這種“偶然的機遇”只會給那些善于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舍精神的人。1.這篇文章表達的觀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見微知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②自然段中的“?”指的是____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4.寫出“”句子這樣表達的好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第③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字數(shù)在6字之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具體事例說明一個觀點:1.失敗是成功之母。2.功夫不負有心人。(二選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作文(30分)看見,是目之所及,也是心之所感。看見美麗的景色,是視覺的盛宴;看見美味的食物,是舌尖的享受;看見美好的人和事,是心靈的震撼……你看見什么?請你選擇其中一個內容,以“看見”為話題,有條理地寫下來。注意內容具體,語句通順,讓真情在筆尖流露。不少于450字。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B2、B3、A4、C5、B6、D7、D8、C9、A10、A11、C12、A13、C14、A15、A二、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16、馬克·吐溫17、重于泰山輕于鴻毛人本來就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還重,有的人死得比鴻毛還輕18、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19、任爾東西南北風20、①.通國之善弈者也②.專心致志③.惟弈秋之為聽④.有鴻鵠將至三、古詩文積累。(10分)21、冷露無聲濕桂花22、輕煙散入五侯家23、不知秋思落誰家24、①.草色遙看近卻無②.路上行人欲斷魂③.天階夜色涼如水④.月是故鄉(xiāng)明25、①.脈脈不得語②.今夜月明人盡望四、閱讀理解。(20分)26、1.B2.①.午日節(jié)②.龍舟節(jié)③.五月節(jié)④.紀念屈原之說3.①.端午與名人②.端午習俗③.身邊的端午4.我認為端午的習俗不是迷信,不應該廢除。因為端午節(jié)的習俗寄托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愿望,很多習俗沿襲至今已經成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同時這些活動可以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且還能很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27、1.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2.見到事情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實質和發(fā)展趨勢。文中指善于從微小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問題,探尋出本質。3.①.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地提問②.通過探索,解決疑問4.這句話用符號把發(fā)現(xiàn)真理這一原本抽象的過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