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古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教學課件)高二歷史(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1頁
第11課古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教學課件)高二歷史(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2頁
第11課古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教學課件)高二歷史(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3頁
第11課古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教學課件)高二歷史(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4頁
第11課古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教學課件)高二歷史(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凱撒大帝大衛(wèi)王查理曼大帝亞歷山大大帝(左)根據雕像數字復原的亞歷山大頭像(右)亞歷山大為撲克牌“梅花K”原型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前323年):古代馬其頓國王,世界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在任馬其頓國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東征西討,建立了一個以巴比倫為首都,疆域空前龐大的帝國。西起希臘,東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亞,南達埃及,地跨歐、亞、非三洲,被稱為“亞歷山大帝國”。亞歷山大創(chuàng)下了前無古人的輝煌業(yè)績,促進了希臘古文化的繁栄和發(fā)展、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經濟的發(fā)展,促成了“希臘化時代”到來,對人類社會文化的進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導入新課撲克牌中四張K是哪四位王第11課古代戰(zhàn)爭與

地域文化的演變【課程標準】通過了解歷史上的著名戰(zhàn)爭,理解戰(zhàn)爭對人類文化的破壞,以及造成的文化斷裂;認識戰(zhàn)爭在客觀上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機。素養(yǎng)解讀【唯物史觀】通過學習,運用唯物辯證史觀及有關理論,認識亞歷山大遠征、“希臘化時代”和蒙古西征的歷史影響,培養(yǎng)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時空觀念】通過教科書和配套課件,認識古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所處的特定時空環(huán)境,抓住其特定時空背景和階段特征?!臼妨蠈嵶C】通過歷史圖片和歷史資料提出問題、設置懸念,探究亞歷山大遠征、“希臘化時代”和蒙古西征的過程,提高學生探究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練v史解釋】引導學生運用本課教材中文獻資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認識古代著名戰(zhàn)爭對東西方文化碰撞和交流的推動作用,培養(yǎng)有效解讀材料、自主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炯覈閼选客ㄟ^教學讓學生認識古代著名戰(zhàn)爭對東西方的影響,培養(yǎng)家國情懷。時空坐標01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亞歷山大遠征“希臘化時代”知識回顧:帝國名稱興起衰落特征波斯帝國(前550-前330)大流士一世時期成為地跨亞洲非的大帝國,希波戰(zhàn)爭(公元前499年至449年)后走向衰落,后被亞歷山大滅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亞歷山大帝國(前336-前323)亞歷山大東征建立地跨亞歐非的大帝國前323年帝國分裂希臘化時代羅馬帝國(前27-前476)屋大維建立帝國,2世紀左右地跨亞歐非帝國395年帝國分裂,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所滅羅馬法;基督教拜占庭帝國(395-1453)查士丁尼時成為地跨亞歐非帝國1453年被奧斯曼帝國所滅《民法大全》阿拉伯帝國(632-1258)7世紀默德建立;8世紀成為地跨亞歐非帝國1258年被蒙古漢國旭烈兀所滅東西文化交流奧斯曼帝國(1299-1922)奧斯曼一世建立,16世紀地跨三大洲帝國一戰(zhàn)后分裂,1922年被凱末爾革命推翻,成立土耳其共和國政教合一,控制傳統(tǒng)商路《戰(zhàn)場上的亞歷山大》是一幅出土于腓尼基(今黎巴嫩),現藏于伊斯坦布爾考古博物館的一具石棺上的浮雕。石棺造于公元前4世紀早期,上面的浮雕表現了亞歷山大與波斯人作戰(zhàn)的情景。這位大王頭戴獅皮盔,右手高舉,似在準備投擲標槍刺向對手,波斯人則神色倉皇,準備逃跑。亞歷山大的形象為什么出現在公元前4世紀的腓尼基地區(qū)?從浮雕中還可以看出什么信息?亞歷山大遠征,對腓尼基地區(qū)產生重要影響。亞歷山大身先士卒,沖鋒在前是他能夠征服波斯的一個重要原因。一、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1.亞歷山大遠征(1)概況①時間:從公元前334年開始,歷經10年征戰(zhàn)。②人物: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軍遠征。③范圍:從馬其頓入侵波斯,滅亡了波斯帝國,征服了從小亞細亞到印度河流域的廣大地區(qū)。時空觀念1.亞歷山大遠征①破壞性:戰(zhàn)爭給被征服地區(qū)造成了嚴重破壞,在一定程度上打斷了被征服地區(qū)固有的文化發(fā)展進程。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古印度文明①希臘城市底比斯被夷為平地②腓尼基名城推羅大屠殺③波斯古城波斯波利斯遭到劫掠,波斯王國被燒毀④在中亞,或被屠殺,或被強制遷移到亞歷山大建立的城中。材料:攻下底比斯后,亞歷山大縱容部下屠城為樂,城市夷為平地,居民一概為奴。如此殘酷之手段,令其他城邦不寒而栗……——劉景華《人類六千年》《亞歷山大大帝和波魯斯》(油畫)波斯波利斯(2)對文化的影響唯物史觀②建設性A.統(tǒng)治政策:以希臘文化為主導,融合埃及和西亞文化埃及:自稱法老之子。(政權的合法性和正統(tǒng)性)波斯:以波斯帝國正統(tǒng)人自居,沿用波斯制度,任用波斯人為官;穿波斯服裝,推廣波斯禮儀;通婚,以馬其頓的方式訓練波斯士兵。(贏得好感與支持因襲舊制

鞏固統(tǒng)治)(2)對文化的影響◎穿著波斯服飾的亞歷山大◎亞歷山大與大流士三世之女結婚◎頭戴傳統(tǒng)法老王冠的托勒密埃及的統(tǒng)治者②建設性A.統(tǒng)治政策:以希臘文化為主導,融合埃及和西亞文化B.意義:促進了東西方之間文明的交流,東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交融發(fā)展,促進了“希臘化時代”的到來(文化選擇與重構,促進了人類文化的交融與發(fā)展)亞歷山大東征開創(chuàng)的希臘化文化,是希臘文化與古埃及、巴比倫甚至古印度以及其他各地的文化相互交流匯合的結晶,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文化大交流?!⒉皇钦f在亞歷山大東征之前,希臘文化與外地文化毫不接觸,而是說這次文化交匯的規(guī)模之大、范圍之廣、程度之深、成果之巨前所未有?!獥罹奁健丁跋ED文化”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交流大匯合》(2)對文化的影響【思考】亞歷山大遠征鞏固統(tǒng)治的措施和目的?

材料一:為進一步籠絡被征服者,亞歷山大娶了大流士的女兒為妻……由他主持讓許多馬其頓的將領也都娶了波斯貴族的女兒。同日參加婚禮的竟達一萬對之多。這就是著名的“東西方聯姻”。在結婚典禮上,亞歷山大鄭重宣布:馬其頓人與亞洲女子結婚可以享受免稅權利。他還親自饋贈給他們許多禮物以示鼓勵?!猍英]J.M.羅伯茨O.A.維斯塔德著陳恒賈斐等譯《企鵝全球史:古典時代》

材料二:在東征基本結束后,亞歷山大曾把那些在東征過程中建立的新城市和占領的地區(qū)的總督們的孩子,大約有三萬多人招到蘇薩,給他們穿上馬其頓服裝,按馬其頓軍訓制度進行訓練,并將他們稱為他的“繼承人”。

——李金鳳《論希獵化時代東西方文化交流與融合》措施:①聯姻;②尊重當地的習俗;③任用當地人管理;④因俗而治等。目的:①緩和民族矛盾;②顯示政權的合法性與正統(tǒng)性;③加強對被征服地區(qū)的控制和管理,維護帝國穩(wěn)定。史料實證2.“希臘化時代”“希臘化世界”: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去世,帝國逐漸分裂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國和馬其頓王國三個主要國家。這些區(qū)域被統(tǒng)稱為“希臘化世界”。(空間角度)“希臘化時代”:從亞歷山大遠征(前334年)到羅馬最終征服托勒密埃及(前30年)之間大約300年被稱為“希臘化時代”。(時間角度)沖突與融合戰(zhàn)爭(1)含義(2)表現:內容具體表現希臘人和馬其頓人逐漸融合

公元前218年5月5日,一個希臘人與一個埃及婦女發(fā)生沖突。后者把尿倒在希臘人身上,而且拒絕道歉。這個希臘人寫信給托勒密埃及的國王控告說:國王啊,我請求你,如果你同意,就請不要坐視一個埃及女人這樣無理地侮辱我,我是一個希臘人,一個外地人?!g自《恩泰克塞伊斯莎草紙文獻》英文版【學思之窗】P63這本是一場平常的民間糾紛,但這個希臘人為什么特別強調自己的希臘人和對方的埃及人身份?(1)在希臘化世界中,希臘人和馬其頓人逐漸融合,他們基本壟斷了高級官職,成為希臘化各國的統(tǒng)治階級。(2)這個人強調自己是希臘人,對方是埃及人,意在強調自己是統(tǒng)治者,對方是被統(tǒng)治者,試圖獲國王的有利判決。希臘人和馬其頓人基本壟斷了高級官職,占有大量土地,并享受稅收優(yōu)惠,成為希臘化各國的統(tǒng)治階級。作為殖民者,他們保持著希臘人的生活方式。被征服地區(qū)原有的上層人士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臘文化。他們說希臘語,模仿希臘人的生活方式,部分人成為國王的顧問和官員。據教材概括希臘化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在埃及加冕為法老的托勒密一世托勒密王朝雖然是以希臘人為統(tǒng)治階級,但是卻沒有扼殺埃及自身文化傳統(tǒng),甚至修建了不少埃及神廟,最著名的就是菲萊島上的伊西斯神廟,在這個時期埃及與希臘的文化開始全面融合,甚至包括宗教信仰,很多神靈開始共有神性,比如阿蒙神等同于宙斯,荷魯斯等同于阿波羅,托特等同于赫爾墨斯等等。同時大量古希臘學者來到埃及,對埃及的歷史、神話、技術等進行研究和記錄,如今我們看到的古埃及著作,大多都是在這個時期經由希臘人記錄與撰寫的。亞歷山大港是托勒密王國的首都,也是當時是希臘化世界的重要文明中心以及貿易樞紐。托勒密王朝被世界史學界公認為是古埃及歷史上最后一個王朝,它的諸位君主也被史學界公認為是法老。◎埃及亞歷山大城內容具體表現希臘文化的重心逐漸東移材料:亞歷山大及其繼承者在東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臘城市,在每一座城市中都建有希臘式的劇場和體育場,而希臘的巡回演出劇團則定期在這些城市的劇場中上演希臘的悲劇和喜劇?!w林《西方文化概論》亞歷山大城、安條克、帕加馬等成為新的希臘文化中心。亞歷山大城由亞歷山大規(guī)劃修建。托勒密占據埃及后,亞歷山大城成為埃及都城。托勒密埃及鼓勵文化發(fā)展,城內的繆斯宮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學者前往研究。(2)表現:◎亞歷山大圖書館文化東移(3)影響:①被征服地區(qū)的本土文化與希臘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進了文學、科學等許多領域的發(fā)展?!虬⒒椎?/p>

◎《荷馬史詩》

◎《幾何原本》◎埃拉托斯特尼指導學生(3)影響:②西亞、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臘化世界保持長期影響。在廣大鄉(xiāng)村地區(qū),農民仍說著他們祖先的語言,保持他們原有的宗教和風俗?!練v史縱橫】(P63頁):馬卡比起義公元前198年,巴勒斯坦被塞琉古王國占領。塞琉古王國的統(tǒng)治者推行希臘化政策,向當地的猶太人征收重稅,引起猶太人的強烈不滿。公元前168年,猶太祭司馬卡比發(fā)動起義,以靈活的戰(zhàn)術與塞琉古周旋,同時積極爭取外部支持,與羅馬結成同盟。公元前165年,猶太人基本贏得獨立,傳統(tǒng)的猶太教文化繼續(xù)發(fā)展?!舅伎肌狂R卡比起義反映了什么問題?(1)東方地區(qū)人民與希臘人和馬其頓人之間相處并不融洽;(2)西亞、北非存在普遍抵制希臘化的現象;(3)希臘文化對普通民眾影響不大?!颡q大·馬加比材料:從亞歷山大東征到公元前30年羅馬最終征服托勒密埃及,被西方學者稱為“希臘化時代”。在這段時間里,希臘文化隨著希臘人的足跡擴散開來,同時與東方諸文明進行了深刻的融合,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這種新文化也就是“希臘化文化”。在希臘化世界中,由于統(tǒng)治者為希臘人,希臘文成為當時各地通用的官方語言?!浇痰奈幕瘍群仟q太教人文主義和希臘哲學的理性主義……這個運動在公元1世紀末已經演變成獨具特色的新宗教,確定希臘語為宗教語言,吸收了希臘哲學某些流派的思想?!幾择R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古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根據材料一,概括“希臘化時代”在世界文明發(fā)展中的作用。作用:打破了歷史上東西方各自發(fā)展的狀態(tài),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與融合;傳播了先進的語言文字;基督教吸收了東方宗教的因素,逐漸發(fā)展成為世界性的宗教。史料實證歷史解釋(1)積極影響:①文化上,在客觀上把希臘文化傳播到東方,使希臘化的自然科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東方文化也滲入到希臘文化當中,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②經濟上,使希臘同西亞、中亞、印度等地的貿易更加密切。③思想上,開闊了人們的視野。④政治上:東方的君主專制政治和希臘的城邦體制出現了一種結合(君權神授、行省制等);在承襲東方體制的同時,希臘自治城市把希臘民主傳統(tǒng)和商品經濟引入東方(2)消極影響:亞歷山大遠征給當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探究:亞歷山大遠征影響(結合綱要下第二課內容)(4)特點:從總體上看,“希臘化時代”文化具有多元性和開放性的特點①文化交往從以往的單向性發(fā)展為雙向性②文化融合是軍事征服的結果③文化中心逐漸東移④文化交往的趨勢是融合型的文化取代純粹的東方文化和希臘文化◎帕加馬據教材敘述和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希臘化的主要特征亞歷山大城——地中海女皇古代亞歷山大城地圖法羅斯燈塔皇宮、繆斯宮、圖書館賽拉比斯神廟注釋:繆斯:古希臘

掌管藝術和

科學的神。賽拉比斯:

古埃及神希臘文化與本土文化碰撞交流雅典帕特農神廟遺址(興建于公元前447年的)敘利亞古城帕爾米拉遺址文化交往的趨勢是“融合型的文化”取代純粹的東方文化和希臘文化希臘文化與本土文化碰撞交流【典例研析】(2023春·山西·高三校聯考階段練習)亞歷山大征服埃及后,埃及祭司宣布他為太陽神的兒子,法老的合法繼承人。在耶路撒冷,亞歷山大皈依了猶太教。在巴比倫城,他派人把巴比倫最崇拜的拜爾神廟重新修建起來。這說明亞歷山大(

)A.弘揚亞非地區(qū)傳統(tǒng)文化 B.利用當地宗教強化統(tǒng)治C.推動各區(qū)域間信仰融合 D.得到了當地民眾的支持【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埃及祭司宣布他為太陽神的兒子”“亞歷山大皈依了猶太教”“把巴比倫最崇拜的拜爾神廟重新修建起來”,反映出亞歷山大重視宗教相關問題,但其最終的目的是利用宗教來鞏固新征服地區(qū)的統(tǒng)治,B項正確【典例研析】(2023·山東濰坊·統(tǒng)考一模)如圖是出土于阿富汗的公元前3世紀的飾板,天空中是希臘太陽神赫利俄斯,背生雙翅、手持長棍和韁繩駕車的是希臘勝利女神妮可,車上頭戴皇冠的是希臘自然女神西布莉,車子具有波斯風格。據此可知A.該飾品體現多元文化交匯

B.東西方商貿聯系十分密切C.希臘文化與西亞文化同源

D.中亞已出現政教合一國家【答案】A【詳解】阿富汗出土的飾板中,人物形象多來自希臘神話,而車子具有波斯風格,這體現了不同文化的融合交匯,A項正確;通過材料無法看出當時商貿聯系情況,排除B項;材料飾板是靜態(tài)物品,無法看出希臘文化和西亞文化的同源性,排除C項;宗教因素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D項。故選A項。02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蒙古三次西征西征的影響

蒙古帝國的對外入侵一度被歐洲地區(qū)稱為“黃禍”,蒙古帝國最大疆域的面積高達3300萬平方公里,東到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達黑海沿岸(鼎盛時達匈牙利),南至南海。占了世界土地面積的22%,超越了五分之一,為20世紀時蘇聯的1.5倍,現今俄羅斯的1.9倍,含蓋了當時疆域內1億的人口。蒙古帝國概況:二、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第一次:1219年-1223年1231年滅掉花刺子模,直抵黑海北岸第二次:1235年-1242年滅亡金朝之后,征服今俄羅斯、烏克蘭地區(qū)的諸多公國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國、匈牙利和巴爾干半島金帳汗國(欽察汗國)建立。第三次:1253年-1259年以西亞地區(qū)為目標,攻占巴格達。伊利汗國建立。二、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1.蒙古的三次西征2.西征影響材料一: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為首的蒙古封建主,在差不多七十年的時間里,血洗了亞歐國家。前所未有的災難落到了被征服國家人民群眾的身上。征服,破壞了他們的城市,踐踏了他們的田野,消滅了他們的生產力和文化?!幾蕴K聯1957年出版的《蘇聯域外的東方中世紀史》材料二:蒙古西征重新勾畫了世界版圖,把原來相互隔絕的大小帝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為新世界和新時代的到來劃定了新的秩序?!晒膨T兵強大的戰(zhàn)斗力震驚了整個歐洲,與此相反,歐洲騎士從此一蹶不振,中世紀最輝煌的騎士文化也就此走向衰落。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成吉思汗的政府拉開了人類近代史的帷幕。蒙古人帶著東方的先進文化和科技踏碎了黑暗時代的歐洲中世紀美夢,喚起了全球性的人類覺醒。正是在這種軍事征服的推動和刺激下,歐洲開始了空前的技術、貿易和思想革命?!啪ⅰ稓v史的細節(jié)》唯物史觀(1)嚴重破壞了被征服地區(qū)的社會經濟2.西征影響時間國家城市死亡(有待考證)1215金中都(北京)100萬人1220-1221花剌子模撒馬爾罕120萬人1227西夏興慶府(銀川)80萬人1231南宋成都140萬人1258阿拔斯王朝巴格達120萬人蒙古人屠城規(guī)模◎蒙古攻陷巴格達,下令屠城(2)客觀上推動了東西方的交流①歐洲傳教士到達蒙古:第二次西征后,兩位歐洲傳教士分別受教皇和法國國王派遣,到達漠北和蒙古進行交涉,他們撰寫的出使報告流傳至今(1)嚴重破壞了被征服地區(qū)的社會經濟2.西征影響◎約翰·柏朗嘉賓

◎《柏朗嘉賓蒙古行紀》詳細介紹了蒙古的情況以及深入探討抵御蒙古入侵的戰(zhàn)術等內容。此書對研究東西方文化交流有很高的價值。(2)客觀上推動了東西方的交流②《馬可·波羅行紀》: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約于1275年來華,根據他口述記錄的《馬可·波羅行紀》,展示了一個富庶而神奇的東方世界,對以后幾個世紀的歐洲航海、探險活動產生了很大影響(1)嚴重破壞了被征服地區(qū)的社會經濟2.西征影響

東方是金瓦蓋頂,金磚鋪地,門窗都是黃金裝飾,連河道里都有滾動的礦石,東方簡直是一個燦爛輝煌的黃金世界,冒險家的樂園?!蛄邪唷唏R(已知最早訪問歐洲的中國旅行家)③畏兀(wū)兒人:班列·掃馬經由耶路撒冷到歐洲訪問,見到了教皇和英、法國王。(2)客觀上推動了東西方的交流(1)嚴重破壞了被征服地區(qū)的社會經濟2.西征影響(3)引發(fā)了較大規(guī)模的民族遷徙、民族交融,民族分布格局發(fā)生變化2.西征影響①上層西遷:遷徙的移民主要是西征的蒙古軍隊。14世紀后,他們逐漸與當地居民融合。②下層東遷:大批移民自西東遷,進入中國中原地區(qū),被稱為“色目人”,形成新的民族——回族。③使亞歐內陸的民族分布產生了變化,一些被征服地區(qū)的文化面貌有所改變。波斯人阿拉伯人漢人畏兀兒蒙古人回回蒙古統(tǒng)治者為了保障自己的統(tǒng)治利益,推行民族歧視和壓迫政策。他們在很多方面對不同民族采取差別對待措施,被后人概括為“四等人制”。四等人依次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色目人指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兒、回回等。

——《中外歷史綱要(上)》【思考】蒙古西征如何推動東西方文化交流?材料一:從成吉思汗動身西征起,蒙古人就采用了中原的“驛站”制度。據不完全統(tǒng)計,蒙古帝國時期,僅元各行省范圍內設置的主要水陸驛站就達1500多處。這一制度,對于東西方之間,中原和北方各地區(qū)、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的暢通和擴大,起到了相當重要的推動作用。①蒙古帝國內外發(fā)達的交通(或“驛站”制度),為東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條件材料二:蒙古帝國時期,歐洲的商人、使節(jié)、游人來遠東的絡繹不絕。他們或長期留居,經商傳教,其中不少人在政治上被蒙古帝國所重用。與此同時,蒙古帝國也常派使節(jié)、商隊到歐洲。歐洲和東亞間的來往還有雙方人口的相互流動和遷居現象,這對擴大東亞和歐洲之間的聯系和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起到的作用決不能低估②蒙古帝國將歐亞大陸連成一片,促進、加速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進程史料實證材料三:蒙古帝國時期,歐洲的商人、使節(jié)、游人來遠東的絡繹不絕。他們或長期留居,經商傳教,其中不少人在政治上被蒙古帝國所重用。與此同時,蒙古帝國也常派使節(jié)、商隊到歐洲。歐洲和東亞間的來往還有雙方人口的相互流動和遷居現象,這對擴大東亞和歐洲之間的聯系和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起到的作用決不能低估③蒙古統(tǒng)治者對東西方貿易關系和技術交流的注重和保護措施,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發(fā)展材料四:《馬可?波羅游記》記載,元世祖忽必烈對馬可?波羅講過這么一段話:“有人敬耶酥,有人拜佛,其他人敬穆漢默得,我不曉得哪位最大,我便都敬他們,求他們庇佑我。”通過宗教傳播,不僅使不同的宗教受到了影響,而且在宗教傳播過程中由于人們的廣泛交往,使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甚至連物質文化等方面都也受到了影響④蒙古帝國兼容并蓄的宗教政策,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典例研析】(2023春·高三單元測試)在蒙古軍隊于1220年征服中亞的撒馬爾罕之后,當地人“田園不能自立,須附漢人及契丹、河西(指西夏)等。其長官亦以諸色人等為之,漢人工匠雜處其中”。據此可以得出的歷史信息是(

)A.元朝直接管轄中亞地區(qū) B.蒙古帝國推行開明的民族政策C.蒙古西征促進人口遷徙 D.戰(zhàn)爭的頻發(fā)導致中亞經濟蕭條【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蒙古西征引發(fā)了較大規(guī)模的民族遷徙,在蒙古軍隊于1220年征服中亞的撒馬爾罕之后,許多漢人工匠和來自周邊地區(qū)的人西遷至此,C項正確;元朝并不直接管轄中亞地區(qū),排除A項;蒙古帝國實行民族歧視政策,排除B項;通過材料信息無法看出當時中亞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情況,排除D項。故選C項。【典例研析】(2023春·全國·高三專題練習)(成吉思汗的大將)哲別和速不臺的侵入波斯、高加索和羅斯“不過是一次長途奔襲。他們去后,這些地方的人民可能以為是做了一場噩夢,而蒙古人留在這些城市里面下來的冒煙的瓦礫場以及堆積如山的尸體證實他們經過這里是可怖的事實。”材料說明蒙古西征A.是一次正義的戰(zhàn)爭 B.受到當地人民的歡迎C.給被征服地區(qū)人民帶來災難 D.推動歐洲城市發(fā)展【答案】C【詳解】蒙古西征本身是對這些國家的武裝入侵,大肆屠殺當地居民,給當地帶來深重災難,故AB錯誤,C正確;材料未涉及城市發(fā)展問題,故D錯誤?!镜淅形觥?023春·高二課時練習)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據《馬可·波羅游記》記載,波斯的君主阿魯渾派遣兀魯臺解、阿必失呵、火者三人為專使,帶著大批的扈從來到中國,請求忽必烈大汗為他選擇一名淑女為配偶,大汗答應了這個請求,選擇了一位十七歲的姑娘,叫闊闊真,并派遣已來到帝國多年的馬可·波羅一家由海路護送他們而去。據《永樂大典》記載,(至元二十七年八月)十七日,尚書阿難答、都事別不花等奏:“今年三月奉旨,遣兀魯臺解、阿必失呵、火者,取道馬八兒(今印度東南岸一帶),往阿魯渾大王位下”?!恶R可·波羅游記》的作者是否真的到過中國,人們一直持懷疑態(tài)度。懷疑者認為游記只是據傳聞寫成,但吳芳思在《馬可·波羅到過中國嗎?》一文中提出:“我傾向于他可能從來沒有到過中國,但這并不能否認有關中國和遠東的資料來源,他把本來會散失的情況記錄了下來,這與希羅多德所著的《歷史》相似,希羅多德并沒有去過他所記述的所有地方,可他的著作絕不可以輕率地摒棄”。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對《馬可·波羅游記》的史料價值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說明。(要求:看法具體明確,說明須史論結合。)【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