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同步提優(yōu)精練:1.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_第1頁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同步提優(yōu)精練:1.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_第2頁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同步提優(yōu)精練:1.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_第3頁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同步提優(yōu)精練:1.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_第4頁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同步提優(yōu)精練:1.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課題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知識能力全練知識點一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1.實驗室有一瓶未貼標簽的無色氣體,同學們懷疑是二氧化碳氣體,于是,小麗向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跋蚱渲屑尤肓松倭康某吻迨宜边@一環(huán)節(jié)屬于 ()A.作出猜想 B.設計方案 C.實驗驗證 D.得出結論2.在“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蠟燭燃燒的同時也發(fā)生了熔化B.蠟燭在空氣中燃燒時發(fā)出黃白色火焰,放出熱量C.蠟燭燃燒生成的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D.用火柴去點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蠟燭不能重新燃燒3.下列對于科學探究的認識錯誤的是 ()A.科學探究始于問題 B.實驗方案的設計是實驗探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C.科學探究是獨立完成的過程,不需要合作 D.化學實驗是進行化學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4.在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中,小明實驗記錄中的部分內容如下:觀察到蠟燭熔化,熔化后的蠟燭很快燃燒起來,我用小刀切下一塊蠟燭,投入水中,發(fā)現(xiàn)蠟燭浮在水面上。其中蠟燭熔化是________________(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下一空同),蠟燭燃燒是________,用小刀切下一塊蠟燭,說明蠟燭具有的物理性質是________,蠟燭浮在水面上說明蠟燭具有的物理性質________,從他的觀察可知蠟燭具有的化學性質是________5.某小組同學進行了有關蠟燭成分測定的實驗,請你填寫下列空白。知識點二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6.我們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區(qū)別是 ()A.吸入的空氣全部是氧氣 B.呼出的氣體全部是二氧化碳 C.吸入的空氣中不含水蒸氣 D.氧氣、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7.在“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8.某同學要探究“人體吸入的空氣與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該同學做了以下實驗:①向盛有空氣的集氣瓶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蓋上玻璃片振蕩。②向盛有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蓋上玻璃片振蕩。③將燃著的小木條伸入盛有空氣的集氣瓶中。④將燃著的小木條伸入盛有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⑤對著干燥的玻璃片哈氣。該同學記錄了以下實驗現(xiàn)象:A.燃著的小木條火焰變小直至熄滅;B.澄清石灰水無變化;C.玻璃片上有小水珠;D.燃著的小木條火焰無變化;E.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請你幫助該同學整理實驗報告,找出實驗操作與實驗現(xiàn)象的對應關系(將實驗現(xiàn)象的序號填在對應的空格內),并得出實驗結論。三年模擬全練9.將“泡騰片”放入水中,有無色氣體產生。小紅同學建議,可以用石灰水鑒定一下氣體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這個環(huán)節(jié)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A.提出假設 B.交流評價 C.設計實驗 D.作出結論10.在對呼出氣體進行探究前,小櫻同學根據(jù)生物學知識提出:呼出氣體中水蒸氣的含量可能比空氣中的多,這句話屬于科學探究環(huán)節(jié)中的 ()A.猜想假設 B.進行實驗 C.收集證據(jù) D.結論與解釋11.用如圖所示實驗對蠟燭的燃燒進行探究。(1)實驗1中,將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與外焰接觸的部分最先變黑,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2中,能推測蠟燭燃燒后生成了水的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3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年中考全練12.某同學在點燃蠟燭時,提出固體石蠟可能變成蒸氣才能燃燒。就此看法而言,應屬于科學探究環(huán)節(jié)中的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進行實驗 D.獲得結論13.將呼出的氣體與空氣相比較,含量明顯降低的是 ()A.稀有氣體 B.氧氣 C.二氧化碳 D.氮氣14.下表列舉了法拉第《蠟燭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問題及對問題的回答,其中“對問題的回答”屬于“設計實驗方案”的是 ()核心素養(yǎng)全練15.[科學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在“探究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特征”的實驗中,某興趣小組正在激烈討論,甲的疑惑屬于探究過程中的 ()A.提出問題 B.建立假設 C.設計實驗 D.得出結論16.[證據(jù)推理與模型認知]蠟燭熄滅時,總會有一縷白煙,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設:A.白煙是燃燒時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煙是燃燒時生成的水蒸氣 C.白煙是石蠟蒸氣冷凝成的石蠟固體查閱資料: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進行實驗:(1)吹滅蠟燭,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住白煙。其目的是驗證假設________(填序號),但這樣做并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吹滅蠟燭,立即把一塊干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煙上,玻璃片上沒有出現(xiàn)水霧,說明白煙不是________。(3)吹滅蠟燭,立即用燃著的木條去點白煙(注意不要接觸燭芯),發(fā)現(xiàn)蠟燭重新被點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這為假設________提供了證據(jù),同時可排除假設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科學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人通過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吸入空氣中的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但人體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氣中原有的,還是人體代謝產生的,為了證實這個問題,有人采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1)人吸氣時,應打開________(填“活塞A”或“活塞 B”,下同),關閉________(2)人呼氣時,應打開________,關閉________,此時觀察到Ⅱ瓶內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Ⅰ瓶內所裝試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瓶內所裝試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上述操作反復進行,能證明該實驗人體呼出的氣體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來自空氣,而是人體代謝的產物

※※※※※※※※※※※※※※※※※※※※※※※※※※※※※※※※※※※※※※※※※※※※※※《參考答案及解析》課題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知識能力全練1.C向未知氣體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是進行實驗,屬于實驗驗證,故選C。2.D蠟燭燃燒時,產生黃白色火焰,放出熱量,石蠟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故A、B、C選項均正確。用火柴去點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蠟燭能重新燃燒,故D選項錯誤。3.C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A項正確;實驗方案的設計是實驗探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B項正確;進行科學探究要善于合作,C項錯誤;化學實驗是進行化學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D項正確。4.[答案]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硬度小密度小于水可燃性[解析]蠟燭熔化是狀態(tài)改變,屬于物理變化;蠟燭燃燒生成其他物質,是化學變化;用小刀切蠟燭,說明蠟燭硬度??;浮于水面說明蠟燭密度比水小;從實驗可以看出蠟燭具有的化學性質是可燃性。5.[答案]水澄清石灰水燒杯內壁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解析]燒杯內壁有小液滴,說明產物中有水;檢驗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故將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若有二氧化碳生成,則燒杯內壁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6.D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區(qū)別是呼出的氣體中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含量較高,氧氣的含量較低。7.A帶火星的木條在空氣和呼出氣體中均不復燃,A錯;干燥玻璃片上有水霧,說明呼出氣體中水蒸氣含量高,B正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C正確;集氣瓶正放,說明呼出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D正確。8.[答案][解析]此題為實驗探究題,先根據(jù)實驗操作找出對應的實驗現(xiàn)象,再通過實驗現(xiàn)象總結得出實驗結論。三年模擬全練9.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小紅建議用石灰水鑒定氣體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屬于設計實驗,故選C。10.A呼出氣體中水蒸氣的含量可能比空氣中的多只是一種猜想,故選A。11.[答案](1)外焰溫度最高(2)燒杯內壁上出現(xiàn)水霧(3)二氧化碳[解析](1)實驗1中,將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與外焰接觸的部分最先變黑,說明蠟燭火焰的外焰溫度最高;(2)若燒杯內壁產生水霧,則證明蠟燭燃燒后生成了水;(3)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五年中考全練12.B科學探究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有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或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收集證據(jù)→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表達與交流?!澳惩瑢W在點燃蠟燭時,提出固體石蠟可能變成蒸氣才能燃燒”屬于科學探究環(huán)節(jié)中的猜想與假設,故選B。13.B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生成二氧化碳,呼出的氣體與空氣相比較,含量明顯降低的是氧氣,故選B14.DA項屬于結論;B項、C項屬于解釋原因;D項屬于設計實驗方案,故選D。核心素養(yǎng)全練15.A甲同學是對魚鰭的作用有疑問,進而提出問題;乙和丙同學是在問題的基礎上建立假設;丁同學是設計實驗進行驗證,故選A16.[答案](1)A蠟燭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會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2)水蒸氣(3)CA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解析](1)通過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可判斷假設A是否成立,但不能在吹滅蠟燭后“立即”實驗,因為蠟燭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還沒完全散去。(2)通過實驗現(xiàn)象說明假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