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1頁
《秦腔》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2頁
《秦腔》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3頁
《秦腔》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4頁
《秦腔》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秦腔》教學設計【教學目標】語言建構與運用:體會作者在場面、細節(jié)描寫上的出神入化,鑒賞本文獨特的語言特色;思維發(fā)展與提升:體會文章所傳達出的大氣、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蘊;體會秦川大地上人們的生命狀態(tài),思考其融入的生命意識和意義。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學習文章將秦腔、秦地、秦人以及文化生活的有機結合起來的散文獨特的地域特色,厘清三者之間的關系,深刻領會秦川人的精神面貌。文化傳承與理解:感悟厚重的文化意蘊和作者的情感內涵,促進學生對不同地域文化的理解與傳承?!窘虒W重難點】1.理解文中重要的詞語和句子,體會秦川大地上人們的生命狀態(tài)和融入的生命意識。2.感悟厚重的文化意蘊和作者的情感內涵,促進學生對不同地域文化的理解與傳承?!窘虒W方法】誦讀法、品讀法、合作探究法、情景教學法?!菊n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我國地域廣大,方言眾多,因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戲曲,代表著本地文化的某些特點,比如廣東的粵劇,以北京為主的京戲等,秦腔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主要流傳于西北五省,在觀眾中特別是農村觀眾中具有極強的生命力。逢年過節(jié),吼唱秦腔是秦人表達快樂、傾吐悲傷的最佳方式。我們常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不同的山川,同樣也孕育出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和風俗民情,而最能體現(xiàn)一個地方民俗特色的,便是戲劇。今天,讓我們隨著作家賈平凹,一同走入古老的三秦大地,去感受一下“八百里秦川黃土飛揚,三千萬人民吼叫秦腔”的陜西風情。二、知人論世(一)認識作者賈平凹,原名賈平娃,陜西丹風人,生于1952年,中國當代作家。1975年畢業(yè)于西北大學中文系,從事文學編輯工作。1982年后從事專業(yè)創(chuàng)作。現(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延河》《美文》雜志主編。作品曾獲得“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全國優(yōu)秀散文(集)獎”。1984《臘月·正月》獲“中國作協(xié)第三屆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1978《滿月兒》獲“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1988長篇小說《浮躁》獲“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1989《愛的蹤跡》獲“全國優(yōu)秀散文獎”;1997年,憑借《廢都》獲得法國費米娜文學獎。2005年,出版長篇小說《秦腔》?!顿Z平凹長篇散文精選》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2008憑借《秦腔》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2011年,出版長篇小說《古爐》,獲“施耐庵文學獎”;2012獲“第二屆朱自清散文獎”;2019年9月23日,長篇小說《秦腔》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賈平凹的長篇小說在敘述態(tài)度和審美理想上主要體現(xiàn)為對自然的追求,可稱作意象小說或意象主義小說。他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自然意象,人、事意象,社會、文化、民俗意象;描寫了各種各樣的神秘現(xiàn)象,具有一種神秘主義傾向,給作品帶來了比較深邃的思想和獨特的藝術魅力。賈平凹為文講“真”,用真摯的情感去擁抱生活,以獨立的思考去建立與時代的聯(lián)系。其散文創(chuàng)造了風格獨異的境界,使讀者能感受到文中濃濃的詩情畫意,讓人向往的明凈幽遠的意境、通達心底的深邃哲理,得到心靈凈化般的美感。

主要作品長篇小說《廢都》《秦腔》《古爐》《浮躁》《白夜》等,中短篇小說《黑氏》《美穴地》《天狗》等,散文《丑石》《月跡》《天氣》等。(二)寫作背景賈平凹出生在陜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棣花鎮(zhèn),并在此生活了19年。以前,他曾多次寫過商州,但他覺得,那是一種泛商州的概念,真正為棣花鎮(zhèn)寫的太少、太零碎。用他的話說,《秦腔》是為生他、養(yǎng)他19年,并與他糾纏到現(xiàn)在的棣花鎮(zhèn)寫的。賈平凹難以掩飾對變革中的故鄉(xiāng)之傳統(tǒng)生存方式正走向消亡的痛苦。因為“故鄉(xiāng)將不再是過去的故鄉(xiāng)”,“我就是要為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為農村說出真正想說出的話”?!肚厍弧分械拇蟛糠秩撕褪露加性?,有人稱這是種“還原式寫作”。此文是賈平凹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標題“秦腔”直接點明所寫的對象,簡潔凝練。“秦腔”還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作者圍繞秦腔組織材料,寫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以秦腔為窗口,展現(xiàn)出秦地富有特色的風土人情和秦地人民熱情蓬勃的生命力。(三)了解秦腔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點,用一句話給“秦腔”下定義,不得超過80字。秦腔,別稱“梆子腔”,漢族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起于西周,成熟于秦。古時陜西、甘肅一帶屬秦國,所以稱之為“秦腔”。因為早期秦腔演出時,常用棗木梆子敲擊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傳全國各地,對各地的劇種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秦腔的表演技藝樸實、粗獷、豪放,富有夸張性,生活氣息濃厚,技巧豐富?,F(xiàn)已發(fā)現(xiàn)的秦腔傳統(tǒng)劇目有三千多種,多取材于歷史故事、各種神話及民間傳說,其中包括《春秋筆》《和氏璧》《長坂坡》《賣華山》《臨潼山》《斬單童》《取洛陽》《三娘救子》《反延安》《破洪州》《三上殿》《獻西川》等代表性劇目?!敬鸢浮壳厍皇俏髦軙r起源于陜西、甘肅一帶,表演技藝樸實、粗獷、豪放,富有夸張性,生活氣息濃厚,技巧豐富,內容多取材于歷史故事、各種神話及民間傳說的漢族最古老戲劇之一。三、整體感知,把握結構1、《秦腔》這篇散文的行文脈絡是怎樣的?請加以梳理。答案:示例1:文章第1—3段是第一部分,寫秦腔源于秦川西府,與秦川農民有著血肉聯(lián)系。文章第4—8段是第二部分,寫秦腔演出。先寫秦腔排演(第4段),后寫秦腔演出(第5—8段)。寫秦腔演出時,首先寫演出前臺下的熱鬧情景(第5段),然后寫演出時臺上演員的情景(第6段),接著寫演出時臺下觀眾的情景(第7段),最后寫與秦腔演出有關的逸事(第8段)。文章第9—10段是第三部分,指出秦腔在八百里秦川有著神圣的不可動搖的基礎。示例2:一(1—3)指出秦腔的生成及秦腔與當?shù)仫L土人情密不可分的特點。二(4—9)通過排練和演出秦腔,表現(xiàn)了秦人對秦腔的喜愛與癡迷。三(10)總結全文,強調只有也只能有秦腔才能承載起秦人的喜怒哀樂。2、結合課文相關內容,概括形成秦腔厚重的文化意蘊的要素有哪些?①秦地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點;②秦人獨有的聲韻發(fā)展;③秦腔村村都有戲班,人人都會清唱的廣泛普及性;④秦地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3、從內容與手法兩方面思考:作者是如何具體表現(xiàn)秦川人對秦腔的癡迷的?①在內容上,選取了戲班排演、修建戲臺、演出前奏、演員表演時觀眾的表現(xiàn)、秦腔引出的悲喜劇、秦腔待客等事件或場面,或介紹,或描寫,表現(xiàn)了秦川人對秦腔的癡迷。②在手法上,作者主要運用場面描寫、細節(jié)描寫,將觀眾的癡迷表現(xiàn)出來。四、品讀文本,鑒賞手法1、請大家重點讀第4—5段,思考作者從哪些角度表現(xiàn)秦人對秦腔的喜愛的?從排演時的演員的角度:(1)演員的來源:以家庭為例,寫在秦腔面前人人平等,進步表明秦川人喜愛秦腔的程度之深。(2)排演的艱辛:夏天蚊子多,冬天寒冷,襯托對秦腔的熱愛。從看排演時的觀眾的角度:(1)觀眾的年齡跨度大、觀看時間長,寫秦川人對秦腔的喜愛。(2)觀眾的殷勤:有的“偷拿了紅薯、土豆”“給演員作夜餐”?!叭u叫,月兒偏西”,孩子們還在“彎腰踢腿”等,生動地展現(xiàn)出秦川人對秦腔的喜愛程度之深。從演出前熱鬧場景的角度:①占位之早,觀眾之多②小吃豐富,叫賣不絕③臺上鑼鼓不停,臺下你呼我應④內外相互擁擠,喊聲、罵聲、哭聲一片⑤秦腔憲兵維持秩序2、研讀第4段,思考:作者用了哪些描寫手法寫秦人喜愛秦腔?動作描寫:“吹,拉,彈,奏,翻,打,念,唱,提袍,甩袖,吹胡瞪眼”。寫出秦腔表演動作靈活多變、場面熱鬧。細節(jié)描寫:“抓住窗臺死不滾去”“偷拿了紅薯、土豆”“在火堆里煨熟給演員作夜餐”“月兒偏西,孩子們還圍了火堆彎腰踢腿,學那一招一式”。語言描寫:“哇地一聲叫倒好,演員出來罵一聲:誰說不好的滾蛋!他們抓住窗臺死不滾去,倒要連聲討好:翻得好!翻得好!”表現(xiàn)秦川人的真性情。環(huán)境描寫:“寺廟里有窗無扇,屋梁上蛛絲結網,夏天蚊蟲飛來,成團成團在頭上旋轉,薰蚊草就墻角燃起,一聲唱腔一聲咳嗽。冬天里四面透風······“以冬夏兩季排演的艱辛,細節(jié)襯托人們對秦腔的熱愛。點面結合:先交代背景——夏天蚊子多,冬天寒冷,表明雖然條件非常艱苦,但演員排練、群眾看排練的熱情不減。接下來再通過叫罵、準備夜餐等細節(jié)表現(xiàn)秦人對秦腔的癡迷。3、研讀第5段,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秦人對秦腔的喜愛的?第5段的主要內容:描繪觀眾引頸期待,熱鬧非凡的場面。①巧用繁筆,有力烘托秦川人“扳著指頭”盼演出的急切心情;寧可省吃儉用,也要搭建好的戲臺,表現(xiàn)秦川人對秦腔的重視和喜愛。②言行描寫??磻蚴堑氖r,臺下人們的爭吵,“臺下就亂了......狗年快完了,你還叫啥哩?豬年還沒到,你便拱開了!”從質樸的語言中仿佛聽到了秦人觀看秦腔的高漲熱情,也表現(xiàn)了秦人的豪爽幽默。4、第6段作者是怎樣表現(xiàn)秦腔演員表演技藝的高超的?①正面描寫女的角色,步法如同水上漂,腰身肩頭一身戲;男的角色,搖帽翎單雙動靜結合,技藝妙絕;亮相高叫,聲如炸雷,攝人魂魄。②側面描寫觀眾叫好聲不絕,觀眾體驗到震顫、酥爽的感覺,觀眾隨角色的蹲起而縮短或伸長脖子。5、第10段中,加點的詞語能不能交換位置,為什么?作者這樣寫有什么作用?廣漠曠遠的八百里秦川,只有這秦腔,也只能有這秦腔,八百里秦川的勞作農民只有也只能有這秦腔使他們喜怒哀樂?!敬鸢浮坎荒??!爸挥小北硎颈匦璧臈l件,“只能”指唯一的辦法或出路。先說“只有”,再說“只能”有一種層層遞進的作用,更好地突出了秦腔對于秦人的重要性。五、寫作訓練在當下,也有很多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傳承頻頻告急。源起西周的秦腔,年青一代鮮有問津;始自宋代的評書藝術,歷經輝煌之后,文化之美顯得式微;傳統(tǒng)工藝刺繡,如今為找不到“接班人”而面臨失傳……不少凝結先人智慧才智的手工藝在我們的生活中漸行漸遠,這十分可惜。你如何看待這一現(xiàn)象?觀點一:傳統(tǒng)藝術融入現(xiàn)代生活方能顯活力。我們必須認識到,任何一種藝術都不應該千百年來從內容到形式一成不變,因為再有耐心的觀眾,也不愿意一輩子只看一部與時代脫節(jié)的舊戲。因此,傳統(tǒng)文化藝術只有“活”起來,緊跟時代步伐,吸收時代與生活的“源頭活水”,創(chuàng)新形式,善用最新的手段,才能吸引大眾的目光,真正的“火”起來。這是文化傳承的必由之路,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人領略傳統(tǒng)藝術之美。觀點二:傳統(tǒng)藝術要在形式多元和傳播活躍度方面進行突破。傳統(tǒng)藝術可以借助現(xiàn)代科技實現(xiàn)表現(xiàn)形式的多樣化。例如京劇,可以借助現(xiàn)代舞臺光影技術豐富表演內容和形式。在傳播方式上,有部分傳統(tǒng)藝人選擇了網絡直播,這正是時下流行的宣傳方式。從兩三分鐘的短視頻,到一個多小時的長直播,內容無不經過精心設計,尤其是直播內容,突破了以往宣傳視頻的套路,成為深受觀眾喜愛的內容。恰如麥克盧漢那句名言“媒介即訊息”,內容必修符合傳播工具的特征,才能發(fā)揮出優(yōu)勢效應。觀點三:青年要擔負起傳承傳統(tǒng)藝術的責任。青年一代要接過前輩手中的火炬,讓傳統(tǒng)文化之火生生不息,不只是行走在仁義禮智信的規(guī)范中,不只是浸染在棋琴書畫的儒雅里,不只是沐浴在唐詩宋詞元曲的書香里,也不只是委身于漢服唐裝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