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部分地區(qū) 高一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19/0F/wKhkGGYw6TuASqAwAAL-HgeBFx4316.jpg)
![湖南省部分地區(qū) 高一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19/0F/wKhkGGYw6TuASqAwAAL-HgeBFx43162.jpg)
![湖南省部分地區(qū) 高一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19/0F/wKhkGGYw6TuASqAwAAL-HgeBFx43163.jpg)
![湖南省部分地區(qū) 高一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19/0F/wKhkGGYw6TuASqAwAAL-HgeBFx43164.jpg)
![湖南省部分地區(qū) 高一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19/0F/wKhkGGYw6TuASqAwAAL-HgeBFx4316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湖南省三湘名校聯(lián)考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肽芘c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lǐng)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猶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節(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上》)材料二(齊宣)王曰:“吾惛,不能進于是矣。愿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孟子)曰:“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中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節(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上》)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則天下之民A皆引領(lǐng)B而望C之矣D誠如是也E民歸之F猶水之G就下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就,指靠近、走近,與“金就礪則利”(《勸學》)中的“就”詞義相同。B.惡,相當于何、怎么,與“彼惡知之”(《齊桓晉文之事》)中的“惡”詞義相同。C.與,指跟隨,與“吾與點也”(《論語》)中的“與”詞性不同。D.庠序,古代的地方學校,殷代叫庠,周代叫序,后又泛指學校。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梁襄王與齊宣王這兩位戰(zhàn)國時代的諸侯國君都表現(xiàn)出不甘于現(xiàn)狀的野心。B.孟子認為如果國君不嗜好殺人,百姓就會如水向下奔流一般,無人能擋。C.孟子認為讓百姓有恒產(chǎn),能養(yǎng)活整個家庭,是實現(xiàn)王道天下的物質(zhì)前提。D.孟子認為以刑法來懲治犯罪的百姓是治標之術(shù),“謹庠序之教”才是根本。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4分)(2)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4分)14.歷史上,孟子以善辯而聞名,請根據(jù)材料簡要概括孟子論辯的技巧。(3分)10.DEF(該句斷句為“則天下之民皆引領(lǐng)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猶水之就下”。)文言文參考譯文材料一孟子謁見了梁襄王。出來后告訴別人說:“遠遠望去,不像個國君的樣子;靠近他,也看不出哪一點值得敬畏。猛一開口就問:‘天下如何才安定?’我答道:‘天下一統(tǒng),才會安定?!謫枺骸l能一統(tǒng)天下?’我又答:‘不好殺人的國君,才能一統(tǒng)天下?!謫枺骸怯姓l來跟隨他呢?’我又答:‘普天之下沒有不跟隨他的。您熟悉那禾苗嗎?七八月間天旱,禾苗就枯槁了。這時,一團濃黑的烏云出現(xiàn),嘩啦嘩啦下起了大雨,禾苗又茁壯茂盛地生長起來。如果像這樣,誰還能抵擋呢?當今各國的君主,沒有不好殺人的。如有一位不好殺人的,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洶涌澎湃,誰能阻擋?’”材料二略11.C(C項中“吾與點也”中的“與”,指“贊成”,詞性與加點的“與”同。)12.D(D項“孟子認為以刑法來懲治犯罪的百姓是治標之術(shù),‘謹庠序之教’才是根本”有誤,孟子在材料中并無對二者治標與治本的比較,且孟子以為百姓觸犯法律,是國君制民之產(chǎn)時,未保證民有恒產(chǎn),從而導致百姓“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孟子指斥這是“罔民”的行為。)13.(1)如果像這樣,誰還能抵擋呢?當今各國的君主,沒有不好殺人的。(得分點:“其”,如果;“是”,指示代詞;“孰”,誰;關(guān)鍵詞的翻譯各1分,句意1分)(2)荒年免不了要餓死。這樣只是使自己擺脫死亡還不足以做到,哪里還顧得上講求禮儀呢?(得分點:“兇年”,荒年;“贍”,足;“治”,講求;關(guān)鍵詞的翻譯各1分,句意1分)14.①善用比喻;(1分)②善用對比;(1分)③善用排比、對偶、反問(或句式豐富多變)。(1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湖南省岳陽市岳陽縣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20分)貂勃常惡田單曰:“安平君,小人也?!卑财骄勚蕿榫贫脔醪唬骸皢魏我缘米镉谙壬?,故常見譽于朝?”貂勃曰:“跖之狗吠堯,非貴跖而賤堯也,狗固吠非其主也。且今使公孫子賢而徐子不肖,然而使公孫子與徐子斗,徐子之狗猶時攫公孫子腓而噬之也。若為賢者狗,豈特攫其腓而噬之耳哉!”安平君曰:“敬聞命?!泵魅?,任之于王。王有所幸臣九人之屬,欲傷安平君,相與語于王曰:“燕之伐齊之時,楚王使將軍佐齊,今何不使使者謝于楚王?”王曰:“左右敦可?”九人之屬曰:“貂勃可?!惫术醪钩?,楚王受而觴之,數(shù)日不反。九人之屬相與語于王曰:“夫一人之身而牽留萬乘者,豈不以據(jù)勢也哉?且安平君之與王也,君無臣禮而上下無別,且其志欲為不善,愿王之察之!”異日,王曰:“召相單來。”田單免冠徒跣肉袒而進退而請死罪五日而王曰子無罪于寡人子為子之臣禮吾為吾之王禮而已矣貂勃從楚來,王賜諸前,酒酣,王曰:“召相田單而來?!滨醪芟自唬骸巴鯋旱么送鰢院?!周文王得呂尚以為太公,齊桓公得管夷吾以為仲父,今王得安平君而獨曰‘單’。為人臣之功者,誰有厚于安平君者哉?燕人興師而襲齊墟,王走而之城陽之山中,安平君禽其司馬而反千里之齊,安平君之功也。當是時也,闔城陽而王,天下莫之能止。然而計之于道,歸之于義,以為不可,故迎王與后于城陽山中,王乃得反。今國已定,王乃曰‘單’,且嬰兒之計不為此。王不亟殺此九子者以謝安平君,不然,國危矣!”王乃殺九子而逐其家,益封安平君以夜邑萬戶。(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六》)(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田單免冠/徒跣/肉袒而進/退而請死罪/五日而王曰/子無罪/于寡人子為子之臣/禮吾為吾之王禮而已矣/B.田單免冠/徒跣/肉袒而進/退而請死罪五日/而王曰/子無罪于寡人/子為子之臣禮/吾為吾之王禮而已矣/C.田單免冠/徒跣/肉袒而進/退而請死罪/五日而王曰/子無罪于寡人/子為子之臣禮/吾為吾之王禮而已矣/D.田單免冠/徒跣/肉袒而進/退而請死罪五日/而王曰/子無罪于寡人/子為子之臣/禮吾為吾之王禮而已矣/(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固”是本來的意思,與《莊子?庖丁解?!分小耙蚱涔倘弧钡摹肮獭焙x不同。B.“萬乘”為兵車萬輛,“乘”與《論語侍坐章》“千乘之國”的“乘”含義相同。C.“道”是道義的意思,與《燭之武退秦師》“若舍鄭以為東道主”的“道”含義不同。D.“謝”為道歉的意思,與《鴻門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的“謝”含義相同。(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田單常遭貂勃的詆毀,卻并未直接反擊,反而宴請貂勃,在得知貂勃有想投靠他的愿望后,田單第二天就讓貂勃在朝廷任職。B.齊王九個寵臣為陷害田單,讓貂勃出使楚國,后挑撥田單與齊王的關(guān)系,誣陷其將謀反,貂勃揭穿他們陰謀,讓其受到懲罰。C.貂勃從楚國返回后,齊王賞賜他飲酒,但未請?zhí)飭螀⑴c,酒酣之時,竟直呼田單之名,這可推斷出齊王已聽信讒言,冷落了田單。D.貂勃指出齊王對田單的不尊重有讓國家陷入危險的可能,并陳述了多條理由,最終改變了齊王的態(tài)度,這也顯示了貂勃對田單的忠心。(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故貂勃使楚,楚王受而觴之,數(shù)日不反。②王乃殺九子而逐其家,益封安平君以夜邑萬戶。3.(1)C(2)A(3)B(4)①于是貂勃出使到楚國,楚王接受了(齊國的謝意)并留貂勃飲酒,過了好幾天(貂勃)沒有回國。②(齊)王于是殺掉這九個人并放逐了他們的家眷,又把萬戶的夜邑加封給安平君。湖南省邵陽市邵東市創(chuàng)新高級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文本一:某啟: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shù)多異故也。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復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實視遇厚,于反覆不宜鹵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蓋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節(jié)選自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文本二:王安石,字介甫,撫州臨川人。其屬文動筆如飛,初若不經(jīng)意,既成,見者皆服其精妙。安石議論高奇,能以辨博濟其說;果于自用,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熙寧二年二月,拜參知政事。上問:“卿所施設以何先?”安石曰:“變風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為然七年春天下久旱饑民流離帝憂形于色對朝嗟嘆欲盡罷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數(shù),堯、湯所不免,此不足招圣慮,但當修人事以應之。”帝曰:“此豈細事?朕所以恐懼者,正為人事之未修爾。今人情咨怨,至出不遜語。憂京師亂起,以為天旱,更失人心。”監(jiān)安上門鄭俠上疏,繪所見流民扶老攜幼困苦之狀,為圖以獻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钡垡嘁芍?,遂罷為觀文殿大學士、知江寧府。八年二月,復拜相,安石承命,即倍道來。安石之再相也,屢謝病求去,上益厭之,罷相。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贈太傅。紹圣中,謚曰文。(節(jié)選自《宋史·王安石傳》)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上以為A然七年春天下久旱B饑民流離C帝憂D形于色E對朝嗟嘆欲盡F罷法度G之不善者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儒者,指研究儒家學術(shù)的人,后泛指一般讀書人。我國古代讀書人推崇“儒者風范”。B.有司,文中指主管某部門的官吏,或泛指官吏?!冻鰩煴怼分小耙烁队兴菊撈湫藤p”的“有司”指主管某部門的官吏。C.風俗,指相沿積久而成的風尚、習俗。在古代,風俗多與法度相悖,立法度須變風俗。D.太傅,中國古代職官,“三公”之一。始于西周,東漢后各朝都有設置,但多為虛銜。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一中,王安石先闡明給司馬光回信的原因和目的。既直陳二人分歧所在,也向司馬光解釋了為什么上次簡短回復而這次“具道所以”。B.文本一中,王安石針對司馬光提出的責難進行了辯駁。他先立后破,認為在名實相符這個前提下,司馬光對他的種種指責都是沒有根據(jù)的。C.文本二中,王安石兩度為相,兩度被免。第一次被免,與變法招怨、被人詆毀有關(guān);第二次被免,與自己心境變化、皇帝不再信任他有關(guān)。D.文本二中,面對國內(nèi)嚴重旱災,王安石認為這些都是上天運行的常數(shù),應以治理人事應對,皇帝對此表示贊同,并說自己也正為人事而憂慮。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復一一自辨。(2)安石之再相也,屢謝病求去,上益厭之,罷相。14.《王安石傳》中說王安石“有矯世變俗之志”,何以見得?請根據(jù)文本一和文本二簡要概括。(3分)10.BCE11.C12.D13.(1)雖然想要(向您)勉強解釋,但最終必定不能被您理解,所以只是簡略地給您寫了回信,不再一一為自己辯解。(2)王安石第二次擔任宰相,多次稱病請求辭官,皇帝也越發(fā)厭惡他,罷免了他的相位。14.①為興利除弊,不懼怕天下人對自己的怨恨非議;②回答皇帝問題,認為施政要從改變風俗,建立法度開始;③被貶后重新被任命為宰相,他日夜兼程趕往京師赴任?!窘馕觥?0.本題考查理解文言文實詞、虛詞和文言句式的能力。(原文標點):皇上認為是對的。熙寧七年春天,天下已經(jīng)干旱很久了,饑餓的百姓流離失所,神宗憂形于色,在朝廷上嗟嘆不已,想廢除所有不好的法令。11.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C.“風俗多與法度相悖,立法度須變風俗”不當。風俗有好有壞,需改變的是不好的風俗。王安石說的“變風俗,立法度”是并列關(guān)系,非條件關(guān)系。故選C。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D.“皇帝對此表示贊同,并說自己也正為人事而憂慮”不當。由原文“帝曰:‘此豈細事?朕所以恐懼者,正為人事之未修爾。今人情咨怨,至出不遜語。憂京師亂起,以為天旱,更失人心?!笨芍?,皇帝認為這不是小事,他之所以恐懼,正是因為沒有處理好變法中的事情啊?,F(xiàn)在天下人都嗟嘆怨恨,以至于出言不遜。擔心京師發(fā)生混亂,認為干旱雖然可怕,更怕失去民心。所以皇帝并不贊同王安石的看法。故選D。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察”,理解;“見”,被;“上報”,回信。(2)第一個“相”,擔任宰相;“謝病”,稱病請求辭官;“去”,離開。1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可知,王安石為興利除弊,不懼怕天下人對自己的怨恨非議。由原文“安石曰:‘變風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笨芍?,王安石回答皇帝問題,認為施政要從改變風俗,建立法度開始。由原文“八年二月,復拜相,安石承命,即倍道來”可知,王安石被貶后重新被任命為宰相,他日夜兼程趕往京師赴任。參考譯文:文本一:安石啟:昨天承蒙您來信賜教,我私下認為與君實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議論起政事來意見常常不一致,這是因為我們所持的政治主張和方法大多不同的緣故啊。雖然想要(向您)勉強解釋,最終必定不能被您理解,所以只是簡略地給您寫了回信,不再一一替自己辯解。又想到君實待我優(yōu)厚,書信往來不應該簡慢草率,所以我現(xiàn)在詳細地說出我之所以這樣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許能夠原諒我吧。讀書人所爭論的問題,尤其在于名實是否相符。如果名實的關(guān)系明確了,那么天下的根本道理也就清楚了。如今您指教我的,認為我侵奪了官吏們的職權(quán),惹是生非制造事端,聚斂錢財與民爭利,拒絕接受不同意見,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非議。我卻認為從皇帝那里接受命令,商議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正,把它交給有關(guān)部門官吏去執(zhí)行,這不是侵奪官吏職權(quán);施行先王的政治主張,用來興辦好事,革除弊端,這不是惹是生非;替國家理財政,這不是搜刮錢財;駁斥錯誤言論,責難奸佞小人,這不是拒聽意見。至于那么多的怨恨和誹謗,那是我本來預料到會這樣的。(節(jié)選自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文本二:王安石,字介甫,撫州臨川人。他寫文章時下筆如飛,初看似不經(jīng)意,完成后,看過的人無不嘆服他的文章精妙。王安石議論高深新奇,善于以雄辯和旁征博引來維護自己的議論;敢于堅持按自己的意見辦事,慷慨激昂立下了矯正世事、改變傳統(tǒng)陋習的志向。熙寧二年二月,王安石被任命為參知政事。皇上問:“你最先開始的施政措施是什么?”王安石答道:“改變風俗,建立法度,是現(xiàn)在最亟需的了?!被噬险J為是對的。熙寧七年春天,天下已經(jīng)干旱很久了,饑餓的百姓流離失所,神宗憂形于色,在朝廷上嗟嘆不已,想廢除所有不好的法令。王安石說:“水災旱災,是上天運行的常數(shù),就是堯、湯也無法避免,這不足以招致圣上憂慮,只要做好變法中的各種事情來對付這種情況就可以了?!鄙褡诨卮鹫f:“這哪里是小事呢?我之所以恐懼,正是因為沒有處理好變法中的事情啊?,F(xiàn)在天下人都嗟嘆怨恨,以至于出言不遜。我擔心京師發(fā)生混亂,認為干旱雖然可怕,更怕失去民心?!本┏前采祥T監(jiān)門官鄭俠將自己的奏疏,以及畫著他所見的災民扶老攜幼、困苦掙扎慘狀的長卷,上呈神宗。鄭俠在奏折里說:“大旱是因為王安石(變法)引起的。罷免了王安石,上天一定會下雨?!被实垡哺械綉岩?,于是貶黜王安石為觀文殿大學士、知江寧府。熙寧八年二月,王安石重新?lián)卧紫?,王安石接受任命,日夜兼程趕往京師。王安石第二次擔任宰相后,多次稱病請求辭官,皇帝也越發(fā)厭惡他,罷免了他的相位。元祐元年,王安石去世,時年六十六歲,被追贈為太傅。紹圣年間,賜謚號為“文”(節(jié)選自《宋史·王安石傳》)湖南省邵陽市邵陽縣第二高級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王含作廬江郡,貪濁狼藉。大將軍王敦護其兄,故于眾坐稱:“家兄在郡定佳,廬江人士咸稱之!”時何充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廬江人,所聞異于此!”敦默然。旁人為之反側(cè),充晏然,神意自若。(節(jié)選自《世說新語·方正》)材料二:何充,字次道,廬江人。丞相王導妻之姊子,故少與導善,早歷顯官,明帝亦友昵之。成帝即位,遷給事黃門侍郎。平蘇峻亂,稍遷東陽太守。在郡甚有德政,王導、庾亮并言于帝曰:“何充器局方概,有萬夫之望,必能總錄朝端。臣死之日,愿引充內(nèi)侍,則外譽唯緝,社稷無虞矣?!庇墒羌永舨可袝?。及導薨,轉(zhuǎn)護軍將軍,與中書監(jiān)庾冰參錄尚書事。庾冰兄弟以舅氏輔王室,權(quán)侔人主,慮易世之后,戚屬轉(zhuǎn)疏,將為外物所攻,謀立康帝①,即帝母弟也。每說帝以國有強敵,宜須長君,帝從之。充建議曰:“父子相傳,先王舊典,忽妄改易,懼非長計。故武王不授圣弟,即其義也。昔漢景亦欲傳祚梁王,朝臣戚以為虧亂典制,據(jù)而弗聽。今瑯邪踐阼,如孺子何?社稷宗廟將其危乎!”冰等不從。既而康帝立,帝臨軒,冰、充侍坐。帝曰:“朕嗣鴻業(yè),二君之力也?!背鋵υ唬骸氨菹慢堬w,臣冰之力也。若如臣議,不睹升平之世?!钡塾袘M色。建元初,出為驃騎將軍,假節(jié),領(lǐng)徐州刺史,鎮(zhèn)京口,以避諸庾。俄而帝疾篤,冰、翼意在簡文帝,而充建議立皇太子,奏可。及帝崩,充奉遺旨,便立太子,是為穆帝,冰、翼甚恨之。充居宰相,強力有器局,臨朝正色,以社稷為己任,凡所選用皆以功臣為先不以私恩樹親戚談者以此重之。然性好釋典,崇修佛寺,供給沙門以百數(shù),糜費巨億而不吝也。于時郗愔及弟曇奉天師道,而充與弟準崇信釋氏,謝萬譏之云:“二郗諂于道,二何佞于佛?!庇篮投曜?,時年五十五,贈司空,謚曰文穆。(節(jié)選自《晉書·何充傳》)【注】①康帝,即后來的晉康帝,當時身份是瑯邪王。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凡所選A用B皆以功臣C為先D不以私恩樹親戚E談者F以此重之。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狼藉,文中指名聲不好,與《赤壁賦》“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的“狼籍”意思不同。B.稍,即“逐漸”的意思,與《登泰山記》“稍見云中白若樗蒱數(shù)十立者”的“稍”意思不同。C.臨,指執(zhí)掌,與《赤壁賦》“釃酒臨江,橫槊賦詩”的“臨”意思不同。D.卒,在這里指去世。按照古代禮制,大夫死謂之“卒”,士死謂之“不祿”。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大將軍王敦特意在眾人面前夸贊擔任廬江太守的哥哥王含政績斐然、廣受贊譽,作為下級的何充對此卻持有異議。B.何充在東陽太守任上有很多有益于百姓的政治措施和成就,頗受王導和庾亮的賞識,在二人力薦之下,得到提拔重用。C.何充擔任宰相,才能度量出眾,一心為公,正直無私,深受人們贊譽,但又篤信佛教,花費無度,受到時人譏諷。D.外戚庾冰兄弟權(quán)傾朝野,為了繼續(xù)保有自己的地位,他們希望讓太后的弟弟康帝即位,并最終實現(xiàn)了這一目標。1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旁人為之反側(cè),充晏然,神意自若。(2)每說帝以國有強敵,宜須長君,帝從之。14、世評價何充“抗直不諂”,文中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3分)10、BDE凡是選任官員,無不以功臣為先,不因私情任用親人,人們因此敬重他。11、B二者意思相同。12、C“太后的弟弟”錯,根據(jù)原文“庾冰兄弟以舅氏輔王室……謀立康帝,即帝母弟也”可知,應是皇帝的同母弟弟。13、(1)旁邊的人都替何充感到不安,何充卻十分安定淡然,神情和平時一樣。(“替”“反側(cè)”“晏然”各1分,句意1分)(2)(庾冰兄弟)經(jīng)常用國家面臨強敵威脅,應該立年長成熟的君主(的道理)來勸說晉成帝,成帝聽從了他們的主張。(“每”“長君”和狀后1分,句意1分)14、①不阿附上司王敦,敢于當眾提出異議;②不畏權(quán)貴,在立儲問題上堅持父子相傳;③他當面表明不支持康帝即位,讓剛登基并向他示好的晉康帝尷尬羞愧。(每點1分,三點4分)參考譯文:材料一:王含任廬江郡太守,貪財納賄,行為不檢,聲名敗壞。大將軍王敦袒護他哥哥,一次特意在大家面前贊揚說:“我哥哥在郡內(nèi)一定政績很好,廬江有名望的人都稱頌他!”當時何充在王敦手下任主簿,也在座,嚴肅地說:“我就是廬江人,所到的和你說的這些不一樣!”王敦啞口無言。旁邊的人都替何充感到不安,何充卻十分安定淡然,神情和平時一樣。材料二:何充,字次道,廬江郡人。他是丞相王導妻姐的兒子,因此年少時便與王導關(guān)系融洽,很早就擔任顯要官職,明帝也喜愛他。成帝即位后,何充升任給事黃門侍郎。平定蘇峻之亂后,他逐漸升遷為東陽太守。在郡為官有很多有益于百姓的政治措施和政績,王導、庾亮一起向成帝進言說:“何充才識度量過人,端正有節(jié)操,有萬夫所歸的聲望,必能掌管朝政。老臣辭世之日,希望陛下選用何充為近侍,天下將會安定,社稷無憂了?!币虼撕纬渖秊槔舨可袝?。等到王導逝世后,何充轉(zhuǎn)任護軍將軍,與中書監(jiān)庾冰參與總領(lǐng)尚書事。庾冰兄弟以國舅身份輔佐朝廷,權(quán)勢等同天子,擔心新帝即位之后,自己與皇帝的關(guān)系疏遠,將遭到外臣攻擊,因而策劃擁立康帝,就是成帝的胞弟。(他們)經(jīng)常用國家面臨強敵威脅,應該立年長成熟的君主的道理來勸說晉成帝,成帝聽從了他們的主張。何充建議說:“父子傳位,是先王既定的法典,忽然妄加改變,恐怕不是利國的良策。所以武王不傳位給有圣德的弟弟,是遵循大義。從前漢景帝也打算傳位給其弟梁王劉武,百官都以為毀亂典章制度,不能接受。如今瑯邪王繼位,年幼的太子怎么辦!國家社稷,恐怕要危險了!”庾冰等不聽。不久康帝繼位,康帝來到前殿,庾冰、何充兩邊侍坐。康帝說:“朕繼皇位,是二位愛卿之力啊。”何充回答說:“陛下即位,是臣子庾冰一人之力。如果依我的主張,陛下就不能君臨天下了?!笨档勰樕下冻鲂呃⑸袂?。建元初年,何充出任驃騎將軍,代表皇帝出行,兼任徐州刺史,鎮(zhèn)守京口,以回避庾氏兄弟。不久康帝病重,庾冰、庾翼想要立簡文帝,而何充建議立皇太子,他的建議被康帝采納。等到康帝駕崩,何充奉遺詔,立太子為帝,這便是晉穆帝,庾冰、庾翼十分怨恨何充。何充擔任宰相,剛強果敢,才識度量過人,執(zhí)掌國政,正氣凜然,以國家興旺為己任,凡是選任官員,無不以功臣為先,不因私情任用親人,人們因此敬重他。然而他酷愛佛教,大修寺廟,供養(yǎng)的和尚以百計,浪費億萬而不吝惜。當時郗愔和他的弟弟郗曇信奉天師道,而何充和他的弟弟何準篤信佛教,謝萬譏笑他們說:“二郗諂于道,二何佞于佛?!焙纬溆谟篮投耆ナ?,終年五十五歲。朝廷封贈為司空,謚號為文穆。湖南省邵東市第四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何承矩,字征則。開寶二年,從父繼筠討劉崇,生擒其偽將胡澄。四年,特除閑廄副使。太平興國中,監(jiān)兵泉州,以平草寇功,遷閑廄使,更擢權(quán)知河陽,六年徙潭州。端拱初,除淄州刺史,簽書滄州事。時契丹數(shù)寇邊,承矩請屯兵于順安寨西關(guān)易河溝口引水,東西三百馀里,南北五十七里,筑堤潴水,以助要害,太宗用其策,會霖潦為患,議者多攻其失,承矩援漢魏至唐故事以折之。詔以承矩為河北制置屯田使,民遂獲莞蒲魚蛤之利,而稻田歲入亦助邊餉,自是高陽、并海以抵順安,絕胡寇奔沖之虞。又言順安至西山,不遠百里,亦多川源,愿因而廣之,用息外患,朝廷雖嘉之,未及行也。太宗即位,嘗手疏和戎為息民之利。景德初,契丹修好,上益善其有謀,又命知雄州,進本州團練使兼安撫使。時虜使初至,承矩以為待遇之禮,宜得折中,庶可久也,上嘉納。卒,年六十六,贈相州觀察使。緣邊及涿、易州軍民,聞承矩卒,無不流涕,相與至雄州發(fā)哀供佛。何氏世為名將,而承矩好學有文,所與游者必賢士大夫有文集藏于家平時章疏論事多適用。既卒,上遣內(nèi)侍就其家,取存日奏疏進內(nèi)。太宗知其好學,喜吟詠,前后命中貴人賜以御制并書,積五十馀軸,又面付手札以褒之。初除團練使,真宗謂宰臣曰:“承矩將家子,知書好名,以才能自任,宜授以美名。”遂除英州,及丐罷瓦橋,詔自擇代,遂薦李允則,亦良將也。承矩御下以誠,同其甘苦,邊民有告機事者,必與款語,無所猜忌,故虜中動息無不逆知。至道初,虜騎萬馀,夜逼城堞,遲明承矩出戰(zhàn),斬獲甚眾,得其酋長,虜始引去,議者猶以開關(guān)不俟命為罪,故徙滄州。魏廷式采訪河北,得其功狀,朝廷遣使實覆,將士始獲推賞。承矩治滄、雄州三任,績效甚著。(節(jié)選自曾鞏《隆平集》,有刪改)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所與A游者B必賢C士大夫D有文集E藏于家F平時章疏G論事多H適用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故事,指舊事、先例。今義指的是通過敘述的方式講一個帶有寓意的事件,或是陳述一件往事。B.利,指利益、好處,與“蚓無爪牙之利”(《勸學》)中“利”的含義不同。C.以誠,用介詞“以”組成介賓短語,在句中作狀語并后置,與“若舍鄭以為東道主”(《燭之武退秦師》)的句式不同。D.夜,指在晚上,名詞作狀語,與“吾得兄事之”(《鴻門宴》)中的“兄”的用法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何承矩深得民心。沿邊及涿州、易州的軍民聽說何承矩去世沒有不流淚痛哭的,一起到雄州舉行哀悼儀式。B.太宗知道何承矩好學喜吟詠,便派中貴人將御制并書送給他,還當面交付手札以示褒獎。C.太平興國年間,何承矩監(jiān)兵泉州并平定草寇有功,于是遷任閑廄使,又提升為暫代河陽知府。D.何承矩擔任河北制置屯田使時,提出的以稻田收入資助邊餉、擴大江河源頭等主張,都得以實施。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太宗用其策,會霖潦為患,議者多攻其失。(2)邊民有告機事者,必與款語,無所猜忌,故虜中動息無不逆知。14.真宗為什么要給何承矩“授以美名”?請結(jié)合文意簡要概括。(3分)10.BDF11.D12.D13.(1)太宗采用了他的策略,適逢連綿大雨成災,議事評論的人大多抨擊他的過失。(2)如果有稟告機密之事的百姓,一定和他親切交談,沒有任何猜疑,所以胡虜中的情況、消息沒有不預先知道的。14.①他是將門之后,守邊有功;②他好學有文,提議適用?!窘馕觥?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交往的人,一定是賢士大夫,有文集收藏在家中,平時文章奏疏談論政事多適用?!八c游者必賢士大夫”是判斷句,“者”句中停頓,表判斷,所以BD處應斷開;“有文集”和“藏于家”關(guān)系緊密,后者是對“文集”地點的具體解釋,中間不斷開,所以F處應斷開。故選BDF。1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中的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現(xiàn)象和文言句式的理解能力。A.正確。句意:何承矩援引漢到唐朝屯田的舊例來說服他們。B.正確。“利”,利益、好處;/鋒利。句意:老百姓于是獲得莞蒲魚蛤的利益。/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和牙齒。C.正確?!叭羯徉嵰詾闁|道主”中的“以”是介詞,與“為”組成“以為”的省略句式。句意:何承矩用真誠來統(tǒng)帥部下。/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作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D.“用法不同”錯?!耙埂?,名詞作狀語,在晚上;/“兄”,名詞作狀語,像對待兄長一樣。句意:在夜晚逼近城墻。/我要像對待兄長一樣對待他。故選D。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D.“都得以實施”錯。由原文“又言順安至西山,不遠百里,亦多川源,愿因而廣之,用息外患,朝廷雖嘉之,未及行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福州考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試題目
- 《百分數(shù)的認識》(說課稿)-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一單元東西方先哲第3課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亞里士多德學案含解析岳麓版選修4
-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第3章植物的激素調(diào)節(jié)第2節(jié)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班主任春季工作計劃
- 干股激勵合同范本
- 轉(zhuǎn)讓股權(quán)合同范本
- 愛心捐贈協(xié)議書范本
- 英文國際貿(mào)易合同范本
- 湘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1.4 分式的加法和減法》聽評課記錄
- 必修3《政治與法治》 選擇題專練50題 含解析-備戰(zhàn)2025年高考政治考試易錯題(新高考專用)
- 二零二五版電商企業(yè)兼職財務顧問雇用協(xié)議3篇
- 課題申報參考:流視角下社區(qū)生活圈的適老化評價與空間優(yōu)化研究-以沈陽市為例
- 深圳2024-2025學年度四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題
- 《openEuler操作系統(tǒng)》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2024-2025學年成都市高新區(qū)七年級上英語期末考試題(含答案)
- 17J008擋土墻(重力式、衡重式、懸臂式)圖示圖集
- 《中南大學模板》課件
-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qū)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九年級英語試卷(含答案)
- T-CISA 402-2024 涂鍍產(chǎn)品 切口腐蝕試驗方法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級上冊期末綜合測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