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公開課課件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微課金獎課件_第1頁
蘭亭集序公開課課件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微課金獎課件_第2頁
蘭亭集序公開課課件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微課金獎課件_第3頁
蘭亭集序公開課課件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微課金獎課件_第4頁
蘭亭集序公開課課件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微課金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王羲之蘭亭集序蘭亭集序公開課課件第1頁1/21

東晉書法家、文學家。字逸少。為官至右軍從軍,世稱王右軍。因與揚州刺史不和稱病離郡,放情山水,弋釣自娛,以壽終,后人輯有《王右軍集》2卷。相傳王羲之7歲學書,12歲讀前人筆論。他行草書最能表示雄逸流動藝術美。后世譽之為書圣。蘭亭集序公開課課件第2頁2/21蘭亭書法拓本之攬勝蘭亭集序公開課課件第3頁3/21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飄若浮云,矯若驚龍?zhí)m亭集序公開課課件第4頁4/21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蘭亭集序公開課課件第5頁5/21整體感知理清思緒1.注意以下字讀音:癸丑(guǐ)會稽(kuàijī)修禊(xì)激湍(tuān)流觴(shāng)曲水游目騁(chěng)懷放浪形?。╤ái)趣舍(qǔ)感嘆系(xì)之臨文嗟(jiē)悼彭殤(shāng)

2.請從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情感改變幾個詞?樂→痛→悲蘭亭集序公開課課件第6頁6/21樂從何來?學習一、二兩段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認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蘭亭集序公開課課件第7頁7/21良辰:美景樂事賞心:暮春之初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流觴曲水,暢敘幽情

仰觀俯察,游目騁懷樂修禊事也蘭亭集序公開課課件第8頁8/21修禊:古代民間一個風俗。到水邊洗濯、嬉游并祈福消災儀式。出自《論語》“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碧m亭集序公開課課件第9頁9/21明.文徵明《蘭亭修禊圖》蘭亭集序公開課課件第10頁10/21

流觴亭前,是一處修竹環(huán)抱寬大之地,一“之”字形小溪蜿蜒波折于其中。展現王羲之蘭亭集序所描寫景象:“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認為流觴曲水?!鼻饔x處,初具規(guī)模于1689年,近3來,幾經湮滅,現在規(guī)模曲水流觴處系1980年改建,總長30M。蘭亭集序公開課課件第11頁11/21圖中白色杯子即為古代“觴”。觴循曲水而下,觴停在誰面前,即由誰喝觴中酒,并即興賦詩。蘭亭集序公開課課件第12頁12/21蘭亭集序公開課課件第13頁13/21探究:蘭亭宴集,可謂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齊臻,但這種愉悅之情僅以“信可樂也”四字表出,這表現作者怎樣心境?心境——閑適淡然景物——清新素雅一切景語皆情語物我同化蘭亭集序公開課課件第14頁14/21比較閱讀:將王羲之《蘭亭詩》和《蘭亭集序》對讀,《蘭亭集序》中自然之景和詩中自然之景是怎樣對應,這些自然之景是純粹客觀自然之物嗎?

《蘭亭詩》其一三春啟群品①,寄暢在所因②。仰視碧天際,俯磐綠水濱。寥朗③無厓觀,寓目理自陳。大矣造化工,萬殊莫不均。

群籟④雖參差,適我無非新。【注釋】

①群品:即指萬象。

②寄:即寄托。暢:暢快心情。因:即依、順之意。

③寥朗:空闊明朗。

④群籟:指詩人耳聞大自然中種種音響,亦喻群品、萬物。

蘭亭集序公開課課件第15頁15/21詩中“仰視碧天際”對應《序》中“仰觀宇宙之大”“天朗氣清”。

詩中“俯磐綠水濱”對應《序》中“俯查品類之盛”“清流激湍”。

詩中“無厓觀”“萬殊”“群籟”對應《序》中“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風暖日”。

這些景物并非客觀存在之景,而是貫注了詩人心性情致化景物,從詩中最終一句來看,宇宙萬物雖有差異,但它們給作者感受都是嶄新、可愛。蘭亭集序公開課課件第16頁16/21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討論探究:作者情感為何會從高興之情一下轉到痛苦之情,作者因何而痛?蘭亭集序公開課課件第17頁17/21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討論探究:最終一段,作者為何而悲?蘭亭集序公開課課件第18頁18/21

討論探究:王羲之敘雅集之樂,悟人生要義,面對美景,先是高興,繼而悲痛,還想到了死亡。王羲之這種對生命思索是不是有些消極消極?怎樣評價這種思想?

蘭亭集序公開課課件第19頁19/21

《古文觀止》:通篇著眼在死生二字。只為當初士大夫務清談,鮮實效,一死生齊彭殤,無經濟大略,故觸景興懷,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曠達人,故雖蒼涼感嘆之中,自有沒有窮逸趣。蘭亭集序公開課課件第20頁20/21

一個人只要認真思索過死亡,不論是否取得使自己滿意結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邊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全景和程度。如此他就會形成一個豁達胸懷,在沉浮人世同時也能跳出來加以審閱。他當然仍有自己追求,但不會把成功和失敗看得太主要。他清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