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七年級詩歌賞析_第1頁
蘇教版語文七年級詩歌賞析_第2頁
蘇教版語文七年級詩歌賞析_第3頁
蘇教版語文七年級詩歌賞析_第4頁
蘇教版語文七年級詩歌賞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上詩歌復習《次北固山下》(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詩句“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闭宫F(xiàn)的畫面。潮水上漲,江面幾乎與岸齊平,江面顯得無比寬闊。詩人乘著小船順風前進,白帆高高懸掛。這幅畫面寫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濃的景象,寫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寬闊博大的胸襟。2.“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兩句寫出了長江下流水面的開闊,說說作者是怎樣表現(xiàn)這一精彩畫面的?以小景與大景相互映襯,畫面非常精彩,春潮漲平之后,江面十分開闊,是眼中大景;一片白帆順風而來,這是眼中小景,以“揚帆的小船”映襯“寬闊的江面”,畫面精彩,意境開闊。這首詩頸聯(lián)既是景語又蘊含著理趣,說說你的理解。殘夜將盡未盡之時遙望東海,一輪紅日正在升起,舊年將盡未盡之時,春天的氣息已已經來到江上。暗含時光的流逝,蘊含自然理趣。體會詩人王灣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首詩觸景生情,由長江的風景引起路途的鄉(xiāng)愁,融情于景,抒發(fā)對故鄉(xiāng)洛陽的思念之情。(思鄉(xiāng)情懷。)《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首詩評價了一場以少勝多的戰(zhàn)爭,說出這場戰(zhàn)爭的名稱,并分析詩人采用的藝術手法。(《指南》)P64)赤壁之戰(zhàn)運用以小見大借一件古物興起對歷史的慨嘆,以兩個美女象征國家的命運,抒發(fā)對國家興亡的感慨,真可謂以小見大,別出心裁。“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眱删渥h論,構思非常奇特,請加以賞析。這兩句詩詩人并未從正面去評論赤壁之戰(zhàn)戰(zhàn)勝的原因,而是提出一個與事實相反的假設,對于可能出現(xiàn)的結局,詩人又沒說,而是別出心裁地以美女的命運象征國家的命運,以小見大,別出心裁。《浣溪沙》(蘇軾)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景語即為情語,請體會“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一句包含的情感。以蕭蕭暮雨中,杜鵑哀怨的啼聲作結,子規(guī)聲聲,提醒行人“不如歸去”,給景色抹上了幾分傷感的色彩,表達了詩人被貶后的痛苦與失意。2.詩人認為“誰道人生無再少”的依據是什么?(《指南》P62)門前流水尚能西。(本句話運用反問表達了積極樂觀的人生追求)3.化用詩句常常推陳出新,請評析“休將白發(fā)唱黃雞”與白居易“聽唱黃雞與白日”的區(qū)別。本詩運用反問的修辭手法,反用白詩之意,表達了自傷白發(fā),悲嘆衰老,在逆境中也要樂觀向上、熱愛生活的人生態(tài)度(或人生追求)?!妒逡雇隆罚ㄍ踅ǎ┲型サ匕讟錀f,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作者非常注意語言的錘煉,用詞精確而又形象,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請任選一詞進行賞析。(《指南》P180)舉例:“落”字新穎妥帖,不同凡響,給人以動的形象的感覺,仿佛那秋思隨著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似的,將詩人對月懷遠的情思表現(xiàn)的蘊藉深沉。結尾兩句在抒發(fā)情感上別具一格,請談談詩人在抒情方面的特色。(《指南》P180)詩人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傾訴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一種委婉疑問的語氣,“秋思落誰家”含蓄地抒發(fā)抒發(fā)了詩人的思念之情。3.如何理解“今夜月明人盡望”的“盡”字?(《指南》P59)寫出了漂泊的游子們無一例外的思鄉(xiāng)之情。4.說說作者借月亮表達的思想感情。(《指南》P57)表達了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懷念?!端{歌頭》(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首詞雖可見作者復雜的感情,但其格調還是積極樂觀的,請結合詞的下闋分析一下。作者雖悵恨久別,埋怨月亮,但還是很快領悟到“此事古難全”的人生哲理,進而用“但愿人長久”來表達自己美好的祝愿,詞作積極樂觀的格調也體現(xiàn)出來了。這首詞中表達出深沉哲理的句子是,并說說你對其蘊涵哲理的理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把人的悲歡離合與月的陰晴圓缺相比,說明萬物不能十全十美的哲理。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千古傳誦的佳句,你能說說此句表達了蘇軾的什么感情嗎?表現(xiàn)了詩人對天下離人的美好祝愿,從中看出了詩人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情致?!对绱撼仕繌埵藛T外》(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1.請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出“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所展示的畫面。(《指南》P177)長安街上,綿綿細雨滋潤著大地。遠遠望去,朦朦朧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卻極淡極少,似有似無。2.開頭兩句被譽為描寫早春景象的最為精彩的詩句,請賞析。運用比喻,用“如酥”比喻小雨,讓人感到春雨如油的可貴,“草色遙看近卻無”寫出了春草乍生,遠看有草色,近看卻沒有,若隱若現(xiàn),似有似無,以此景寫早春,恰當之極。3.“草色遙看近卻無”這句話寫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點?(《指南》P178)寫出了早春草色極淡極少,似有似無的特點。4.談談后兩句運用的藝術手法、作用以及詩句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意義。(《指南》P62)運用對比手法,將早春與春意正濃相對比,突出了早春的可愛,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啟示人們珍惜早春時光?!案摺庇袃蓪雍x:一是指蟬所居的梧桐樹高;二是暗指“飲清露”的品格高。3.這首詩運用了什么手法?說說它蘊含的哲理,給你怎樣啟示。(見《中考指南》P18013題)托物言志。只有地位高品格高的人,發(fā)出的聲音影響才大,不需要憑借外界,自能聲名遠揚。啟示:一個人品性高潔,有真才實學,即使沒有外界的幫助,也可以聲名遠播,取得成功。孤雁(唐杜甫)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1.這首詩描寫了失群的孤雁叫喚、追趕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憫,其志可嘉。試以第二、四聯(lián)中任意一聯(lián)為例,分析其表現(xiàn)手法與藝術效果。①頷聯(lián):用反襯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單影只,“萬重云”形容道路遼遠,構成極大的反差,極言其“孤”;凝聚了詩人對孤雁的憐憫之情,突出了孤雁的執(zhí)著與勇敢。(也可以說:作者以“一片影”自喻。在那動蕩不安的年月里,詩人流落他鄉(xiāng),親朋離散,天各一方這孤零零的雁兒,就是詩人自己的影子,詩人借此寄托了惶惑、焦慮、迷茫的心情。)②)尾聯(lián):用對比(反襯)手法,以野鴉的平庸鳴噪突出了孤雁的高遠追求。(也可以說,使用了陪襯的寫法。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勞累;而野鴉們卻全然不懂不顧,它們紛紛然鳴噪不停、自得其樂。表現(xiàn)了杜甫對親朋知己的思念,對一些俗客庸夫的厭惡。2.全詩通過孤雁這一形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見《中考指南》P682題)詩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達了對漂泊生涯的蒼涼感慨;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有不墜青云之志的高遠追求。鷓鴣(唐鄭谷)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里啼。游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1.頷聯(lián)中“雨昏、花落”渲染了怎樣的環(huán)境特點?這一聯(lián)涉及了哪些歷史人物或傳說?①頷聯(lián)中的荒水、野廟加上“雨昏”“花落”,給詩歌點染出一種凄迷幽遠的意境,渲染出一種令人魂銷腸斷的氛圍。(凄迷的意境,傷感的氛圍。)②屈子懷沙;湘妃泣竹等歷史傳說。2.頸聯(lián)“游子”“佳人”的作用是什么?頸聯(lián)從鷓鴣轉而寫人。詩人選擇游子聞聲而淚下,佳人才唱而蹙眉兩個細節(jié),有力地烘托出鷓鴣啼聲之哀怨?!罢餍錆瘛⒋涿嫉汀币匀说母惺芎嫱喧p鴣啼聲之悲。3.這首詩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借鷓鴣啼聲之悲抒寫游子的鄉(xiāng)愁旅思。)卜算子·詠梅(毛澤東)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在笑。1.詩人巧妙地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來詠梅,你認為這樣寫有什么表達效果?請舉例說明。例如“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這一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描寫梅花在百花盛開時笑逐顏開的樣子,表現(xiàn)她崇高的精神境界,體現(xiàn)出詩人積極樂觀的精神。2.同樣是寫梅花,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和陸游的《卜算子·詠梅》有著明顯的不同。請舉例說明為什么會有這種現(xiàn)象。這些詩文視角不同、立意不同,作者的經歷不同、情感不同、反映的價值觀不同,作品的立意也就不相同。①同是詠梅,同是借物抒情,毛澤筆下的梅花是積極樂觀的,“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表現(xiàn)了詩人樂觀豪邁之情;這和毛澤東作為一個政治家看到中國的勝利前途密切關系。②陸游作為一個主戰(zhàn)派,他飽受主和派的反對和打擊,感到孤立無援,所以陸游筆下的梅花則是寂寞凄涼的,抒發(fā)的則是孤傲清高之情。觀刈麥(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簟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馀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1.詩中那位貧婦人的言行反映了當時一個怎樣的殘酷現(xiàn)實?表現(xiàn)了租稅剝削的沉重和人民生活的痛苦。2.詩的末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表現(xiàn)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用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1.試體味“沙場秋點兵”一句中“秋”字的表達效果。既點明了季節(jié),也為戰(zhàn)士出征增添了肅殺的氣氛。2.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一句所展現(xiàn)的畫面及作用。畫面:士兵們歡欣鼓舞,飽餐將軍分給的烤牛肉;軍中奏起了振奮人心的戰(zhàn)斗樂曲。將士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在這秋高氣爽的時節(jié)接受將軍的檢閱。作用:營造了將士們奏樂吃肉、豪邁高昂的軍營生活氛圍。3.全詞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抒發(fā)了作者抗敵救國、建功立業(yè)的愛國情感和報國無門、壯志未酬的悲憤。4.“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邊營”蘊含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見《中考指南》P67例2)醉夢里挑亮油燈觀看寶劍,夢中回到了響徹號角聲的軍營。描繪了一幅軍旅生活圖。蘊含了詞人殺敵報國、恢復祖國山河、建立功名的壯烈情懷。使至塞上(唐王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1.“使至塞上”中的“使”的意思是奉命出使。本詩僅僅圍繞題目,依次寫了三層意思:出使路線、沿途風光、最新消息。2.詩中的“征蓬”比喻什么?詩人寫征蓬、歸雁有什么用意?比喻作者漂泊不定的行蹤;而且以蓬雁自比,見枯蓬隨風飄蕩會產生身世浮沉之感,望春雁北歸常引思鄉(xiāng)之愁。3.頸聯(lián)“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描寫了邊塞奇特壯麗的風光,請用自己的語言描繪畫面的內容。烽火臺上燃起的一道孤煙在廣闊的沙漠上沖天而起,蜿蜒曲折的黃河映襯落日的殘紅。4.頸聯(lián)的“直”“圓”兩字歷來為人稱道,說說這兩個字為什么用得好?(見《中考指南》P670例2)“直”和“圓”準確地描寫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xiàn)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于荒涼孤獨中透著挺拔雄偉;“圓”字于蒼茫壯闊中盡顯柔和溫暖。寫出了塞外大漠開闊鮮明、氣勢雄偉的獨特風光。黃鶴樓(唐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1.“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中的“歷歷”“萋萋”描繪出什么景致?描繪出了山川清楚分明,草木極其茂盛的景致。2.詩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個字?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請簡要分析詩人在尾聯(lián)中是如何表達這種感情的?“愁”。全詩意境開闊,吊古傷今,虛實相映,情景相融。尾聯(lián)將“鄉(xiāng)愁”之情與“日暮”“煙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達了詩人縈回無盡、百感茫茫的憂思之情。3.詩中最后兩句表達作者怎樣的感情?你還知道哪些詩句表達的情感與此聯(lián)相同,請選出一例在下面。(情景交融,抒發(fā)了詩人思鄉(xiāng)的愁緒;或由景生情,融情于景,抒發(fā)了詩人思鄉(xiāng)之愁。)如:“鄉(xiā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