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神經神經病學課件_第1頁
周圍神經神經病學課件_第2頁
周圍神經神經病學課件_第3頁
周圍神經神經病學課件_第4頁
周圍神經神經病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周圍神經第四節(jié)1周圍神經神經病學課件5/8/2024周圍神經系統(tǒng):是指脊髓和腦干軟腦膜以外的所有神經結構,包括腦神經和脊神經;根據(jù)其分布部位不同分為軀體神經和內臟神經

周圍神經在腦神經、脊神經中,有的含有感覺纖維,有的包含運動纖維,有的包含感覺及運動兩種纖維由于內臟神經的傳出部分專門支配不直接受人意識控制的平滑肌、心肌和腺體的運動,故又稱為自主神經,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

神經病學(第8版)2周圍神經神經病學課件5/8/202431對脊神經可分為5部分

8對頸神經

12對胸神經

5對腰神經

5對骶神經

1對尾神經

脊神經在皮膚的節(jié)段性分布神經病學(第8版)一、脊神經(spinalnerves)解剖結構及生理功能3周圍神經神經病學課件5/8/2024(1)肌束震顫(2)肌痙攣(3)肌肉痛性痙攣

(一)脊神經病變導致的運動障礙1.刺激性癥狀(1)

肌力減弱或喪失(2)肌萎縮2.麻痹性癥狀神經病學(第8版)(二)脊神經病變導致的感覺障礙脊神經病變:分布區(qū)內的感覺障礙后根損害:節(jié)段分布的感覺障礙,常有劇烈根痛神經叢和神經干損害:分布區(qū)的感覺障礙,常伴有疼痛、下運動神經元癱瘓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神經末梢損害:四肢遠端對稱分布的手套-襪套樣感覺障礙,常伴有運動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一、脊神經(spinalnerves)病損表現(xiàn)及定位診斷4周圍神經神經病學課件5/8/2024(三)脊神經病變導致的反射變化可出現(xiàn)淺反射及深反射減弱或消失腱反射消失為神經病的早期表現(xiàn),尤以踝反射喪失為最常見在主要損傷小纖維的神經病可至后期才出現(xiàn)腱反射消失神經病學(第8版)(四)脊神經病變導致的自主神經障礙可出現(xiàn)多汗或無汗、黏膜蒼白或發(fā)紺、皮溫降低、皮膚水腫、皮下組織萎縮、角化過度、色素沉著、皮膚潰瘍、毛發(fā)脫落、指甲光澤消失、甲質變脆、突起增厚及關節(jié)腫大其他可有性功能障礙、膀胱直腸功能障礙、直立性低血壓及淚腺分泌減少等自主神經癥狀在病程較長或慢性多發(fā)性周圍神經病中較為常見,如遺傳性神經病或糖尿病性神經病一、脊神經(spinalnerves)病損表現(xiàn)及定位診斷5周圍神經神經病學課件5/8/2024(五)脊神經病變導致的其他癥狀動作性震顫:見于某些多發(fā)性神經病周圍神經腫大:見于麻風、神經纖維瘤、施萬細胞瘤、遺傳性及慢性脫髓鞘性神經病?;危郝灾車陨窠洸∪舭l(fā)生在生長發(fā)育停止前可致手足和脊柱畸形,出現(xiàn)馬蹄足、爪形手和脊柱側彎等營養(yǎng)障礙:由于失用、血供障礙和感覺喪失,皮膚、指(趾)甲、皮下組織可發(fā)生營養(yǎng)性改變,以遠端為明顯,加之肢體遠端痛覺喪失而易灼傷,可造成手指或足趾無痛性缺失或潰瘍,常見于遺傳性感覺性神經病神經病學(第8版)病損表現(xiàn)及定位診斷一、脊神經(spinalnerves)6周圍神經神經病學課件5/8/2024自主神經支配內臟器官(消化道、心血管、呼吸道及膀胱等)及內分泌腺、汗腺的活動和分泌,并參與調節(jié)葡萄糖、脂肪、水和電解質代謝,以及體溫、睡眠和血壓等解剖結構及生理功能自主神經系統(tǒng)組成神經病學(第8版)二、自主神經(autonomicnerves)7周圍神經神經病學課件5/8/2024(一)中樞自主神經包括大腦皮質、下丘腦、腦干的副交感神經核團以及脊髓各節(jié)段側角區(qū)大腦皮質各區(qū)均有自主神經的代表區(qū)旁中央小葉與膀胱、肛門括約肌調節(jié)有關島葉、邊緣葉與內臟活動有關下丘腦是自主神經的皮質下中樞,前區(qū)是副交感神經代表區(qū),后區(qū)是交感神經代表區(qū),共同調節(jié)機體的糖、水、鹽、脂肪代謝,以及體溫、睡眠、呼吸、血壓和內分泌的功能神經病學(第8版)二、自主神經(autonomicnerves)解剖結構及生理功能8周圍神經神經病學課件5/8/2024(二)周圍自主神經1.交感神經系統(tǒng)節(jié)前纖維起始于C8~L2脊髓側角神經元,經脊神經前根和白交通支到脊髓旁交感干的椎旁神經節(jié)和腹腔神經節(jié)并換元節(jié)后纖維隨脊神經分布到汗腺、血管、平滑肌,而大部分節(jié)后纖維隨神經叢分布到內臟器官交感神經興奮時引起機體消耗增加、器官功能活動增強神經病學(第8版)解剖結構及生理功能二、自主神經(autonomicnerves)9周圍神經神經病學課件5/8/20242.副交感神經系統(tǒng)節(jié)前纖維起自腦干和S2~4脊髓側角核團,發(fā)出纖維在其支配的臟器附近或在臟器內神經節(jié)換元節(jié)后纖維支配瞳孔括約肌、睫狀肌、頜下腺、舌下腺、淚腺、鼻腔黏膜、腮腺、氣管、支氣管、心臟、肝、胰、脾、腎和胃腸等副交感神經與交感神經作用互相拮抗,興奮時可抑制機體耗損、增加儲能神經病學(第8版)二、自主神經(autonomicnerves)解剖結構及生理功能10周圍神經神經病學課件5/8/2024可出現(xiàn)副交感神經功能亢進的癥狀,表現(xiàn)為瞳孔縮小、唾液分泌增加、心率減慢、血管擴張、血壓降低、胃腸蠕動和消化腺分泌增加、肝糖原儲存增加以增加吸收功能、膀胱與直腸收縮促進廢物的排出(一)交感神經病損病損表現(xiàn)及定位診斷(二)副交感神經病損可出現(xiàn)交感神經功能亢進的癥狀,表現(xiàn)為瞳孔散大、眼裂增寬、眼球突出、心率加快、內臟和皮膚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呼吸加快、支氣管擴張、胃腸道蠕動分泌功能抑制、血糖升高及周圍血容量增加等神經病學(第8版)二、自主神經(autonomicnerves)11周圍神經神經病學課件5/8/2024沃勒變性軸突變性

神經元變性節(jié)段性脫髓鞘正常周圍神經損傷的病理類型神經病學(第8版)三、周圍神經損傷的病理類型12周圍神經神經病學課件5/8/2024是指任何外傷使軸突斷裂后,遠端神經纖維發(fā)生的變性神經纖維斷裂后,由于不再有軸漿運輸提供維持和更新軸突所必需的成分,其斷端遠側的軸突自近向遠發(fā)生變化和解體,接近細胞體的軸突斷傷則可使細胞體壞死是常見的一種周圍神經病理改變,可由中毒、代謝營養(yǎng)障礙以及免疫介導性炎癥等引起基本病理生理變化為軸突的變性、破壞和脫失,病變通常從軸突的遠端向近端發(fā)展,故有“逆死性神經病”之稱。軸突的變性、解體以及繼發(fā)性脫髓鞘均從遠端開始神經病學(第8版)三、周圍神經損傷的病理類型(一)沃勒變性(二)軸突變性

13周圍神經神經病學課件5/8/2024神經病學(第8版)是神經元胞體變性壞死繼發(fā)的軸突及髓鞘破壞,其纖維的病變類似于軸突變性,不同的是神經元一旦壞死,其軸突的全長在短期內即變性和解體,稱神經元病??梢娪诤蟾窠浌?jié)感覺神經元病變和運動神經元病損髓鞘破壞而軸突相對保存的病變稱為脫髓鞘??梢娪谘装Y、中毒、遺傳性或后天性代謝障礙。病理上表現(xiàn)為神經纖維有長短不等的節(jié)段性髓鞘破壞,施萬細胞增殖。在脫髓鞘性神經病時,病變可不規(guī)則地分布在周圍神經的遠端及近端,但長的纖維比短的更易于受損而發(fā)生傳導阻滯,因此臨床上運動和感覺障礙以四肢遠端為重三、周圍神經損傷的病理類型(三)神經元變性(四)節(jié)段性脫髓鞘14周圍神經神經病學課件5/8/2024周圍神經是指脊髓及腦干軟腦膜以外的所有神經結構,即除嗅、視神經以外的所有腦神經和脊神經腦神經按功能可分為:運動性神經(第Ⅲ、Ⅳ、Ⅵ、Ⅺ、Ⅻ對);感覺性神經(第Ⅰ、Ⅱ、Ⅷ對);混合性神經(第Ⅴ、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