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維新_第1頁
第14課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維新_第2頁
第14課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維新_第3頁
第14課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維新_第4頁
第14課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維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你認識他們嗎?他們兩個在日本近代化的道路上究竟起了什么作用?第14課明治維新【學習目標】:1、知道明治維新的歷史條件;2、概述明治維新的主要過程和基本內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樣性;3、分析明治維新在日本近代化過程中的歷史地位。1.幕府統(tǒng)治出現(xiàn)危機(內)國內危機

一、明治維新的背景

(1)政治:(2)經濟:(根本原因)

重農抑商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3)外交:

閉關鎖國落后世界大趨勢①幕藩體制②四民不等,階級矛盾激化(4)文化:洋學的傳播2.西方列強的殖民入侵1853年培里叩關(黑船事件)

3.國內要求改革的呼聲:4.明治新政府建立(政權保障)——改革條件日趨成熟①尊王攘夷:1860—1864②武裝倒幕:1867—1868③《五條誓文》的施政綱領(外)民族危機天皇為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朝庭設在京都實權在將軍手中,政府設在江戶(東京)公元1192年到1867年,日本歷史上是實行軍事封建統(tǒng)治的“幕府政治”時期,經歷三大幕府的統(tǒng)治。

一、鐮倉幕府(1192——1333年)二、室町幕府(1336——1573年)三、德川幕府(1603——1867年)日本的幕府時代德川家康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幕府時代,日本的等級身分制:天皇(傀儡)將軍大名武士農工商士江戶時代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天皇將軍大名武士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形成和發(fā)展幕府掌握政權,組成幕府只是傀儡,毫無實權新興地主、

商人農民、城市平民有些從事工商業(yè)經濟狀況惡化不滿情緒增強經濟實力增強政治權利較少生活日益貧困

進行反抗斗爭幕府已成為眾矢之的,國內階級矛盾激化

將軍與大名都養(yǎng)著自己的家臣即武士,武士從將軍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祿米,但必須效忠將軍或大名,這些武士一般是職業(yè)軍人,擁有佩刀特權,他們構成了幕府統(tǒng)治的基礎,從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構日本武士成的封建統(tǒng)治制度即幕藩體制。德川幕府為了從思想意識上培養(yǎng)武士這個支柱,大力宣揚武士應具有忠、義、勇的“武士道”精神,使武士為其效力和賣命。日本幕府時期的武士江戶時代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社會矛盾的尖銳

鎖國時代日本和中國清朝設置了幾條對外通商的道路?日本幕府的鎖國政策和中國清朝有何不同?德川齊昭思考:1862年日本派往荷蘭學習的留學生黑船駛抵浦賀港1853年培里艦隊登陸1853年浦賀港《日美親善條約》民族危機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培理佐久間象山吉田松陰吉氏雙璧:高杉晉作、久坂玄瑞伊藤博文

三千年來獨立不羈之大日本,一旦受人羈縛,有血性者豈能忍視乎?——吉田松陰西南強藩:四大強藩——長州、薩摩、肥前和土佐,改革的主要推動力量。

該圖現(xiàn)藏于日本東京圣德紀念繪畫館。1867年,薩摩、長州等藩組成討幕聯(lián)盟,策劃武力討幕;與此同時,人民群眾反封建斗爭席卷包括京都等大城市在內的幕府管轄區(qū)。幕府統(tǒng)治搖搖欲墜。在此情況下,德川慶喜采取以退為進的策略,1867年10月24日他假意向朝廷提出辭職,將政權交還天皇,稱為大政奉還。挾天皇以倒幕明治天皇睦仁(1852—1912)

明治天皇名睦仁,1867年繼承皇位。1868年改年號為明治元年,在位時期實行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日本完成了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

1868年1月3日,西南各諸侯率兵包圍皇宮,解除德川幕府駐后宮警衛(wèi)隊的武裝。他們簇擁著年少的明治天皇,召開御前會議,宣布“王政復古”,大權全歸天皇掌握。明治天皇隨即頒布詔書,決定建立由他領導的新的中央政府,并委派西鄉(xiāng)隆盛和大久保利通這些改革派主管政事。西鄉(xiāng)隆盛京都東京(江戶)遷都1868年五條誓文一、廣興會議,萬機決于公論;二、上下一心,盛行經綸;三、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務使人心不倦;四、破歷來之陋習,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識于世界,大力振興皇基。探究:《五條誓文》體現(xiàn)明治政府怎樣的改革決心?穩(wěn)定大名、公卿,便于建立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國家發(fā)展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廢除等級身份制放棄攘夷口號,與外國交往學習西方科技文化

⑴方針正確:長州、薩摩等藩,采取割據(jù)富強的方針,有強大的武裝力量;對外較為緩和;⑵民眾支持群眾基礎:打破身份制,得到下層民眾的支持;⑶政治優(yōu)勢:利用年輕的天皇倒幕,取得政治上的優(yōu)勢;

此外還有:歷史人物的個人作用,客觀原因等。思考:日本倒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什么叫明治維新?

推翻幕府統(tǒng)治后,明治政府一方面采取措施鞏固天皇為首的新政權,另一方面,“求知識于世界”,向西方國家學習,積極發(fā)展資本主義經濟,力爭實現(xiàn)民族振興,擺脫外來壓迫,建立近代化的國家。歷史上稱為“明治維新”。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明治政府在哪些方面進行了改革?我們怎樣認識這些措施?二、明治維新的內容(一)目的(三)內容:

1.鞏固明治政府的統(tǒng)治2.實現(xiàn)民族振興

3.擺脫外來壓迫4.發(fā)展資本主義(二)特點:“破舊”和“立新”脫亞入歐內容核心具體內容歷史作用加強中央集權廢除等級制度頒布憲法最先進行,為推行其它改革,實現(xiàn)富國強兵,奠定了堅實基礎亞洲第一個立憲國家;確立君主立憲制1、政治領域:政體革新原因內容影響實質(政體)

措施

作用

政治(核心:政體改革)

①廢藩置縣,廢除

藩國

②廢除等級制度,宣布

四民平等

③實行了政治體制改革,制定《大日本帝國憲法》規(guī)定日本的政體形式是

君主立憲

①明治政府建立起

中央集權

的政治體制,實現(xiàn)了

民族國家

的統(tǒng)一,為進一步推行改革奠定了基礎。

但改革后,實際上形成了

藩閥

專制,引發(fā)了

自由民權運動,政府被迫進一步進行政體改革。

②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

君主立憲制

國家,確立了

近代天皇制

政治體制,

但實際上依然實行

專制

統(tǒng)治,藩閥以

天皇

的名義掌握著政權。

你能根據(jù)明治憲法,制作一幅近代日本天皇政體示意圖嗎?總攬統(tǒng)治權行使立法權掌握軍隊統(tǒng)帥權協(xié)贊天皇行使立法權有審議國家預算案權力直接對天皇負責成員由天皇任命協(xié)助天皇服務于天皇天皇議會內閣核心提示具體內容歷史作用承認土地私有,確立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定時期內發(fā)揮過積極作用國家辦軍事工業(yè)和重工業(yè)發(fā)展交通運輸業(yè)和通訊業(yè)出訪歐美,學習經驗民用企業(yè),突出國企引導;廉價出售國企給民間資本聘請專家,派遣留學,設立東京大學土地改革發(fā)展重點基礎行業(yè)直接借鑒扶植民企/私人資本重視科技和人才殖產興業(yè)奠定了工業(yè)化的基礎;掀起了工業(yè)革命的熱潮,僅用30年時間,就由農業(yè)國變?yōu)楣I(yè)國2.經濟領域:殖產興業(yè)核心提示具體內容歷史作用教育改革(確定國民皆學方針)A:改革教育內容:儒學----自然科學B,建立近代教育體制:小,中,大學介紹西學,掀起了傳播啟蒙思想的熱潮重視傳播,發(fā)展新聞出版事業(yè)社會習俗,提倡衣食住行的歐洲化打破等級制度取得顯著成果吸收了西方思想文化和習俗,改變了落后愚昧;東方伏爾泰福澤諭吉影響巨大3.思想文化:文明開化4.軍事:建立軍隊為對外擴張創(chuàng)造條件(1)實行義務兵役制,建立常備軍(皇軍)(2)武士道教育:尚武、忠君(3)設立軍事院校

擺脫了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機,走上了獨立富強道路,日本躋身于世界強國的行列,1911年廢除了全部不平等條約,并走上對外擴張道路。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中國給日本的賠款按當時日元計算,加上利息,共計3.6億日元,這相當于當時日本4年的國家預算額,它是按照軍事費用84.7%,皇室費用5.5%,教育基金2.8%及其他部分來分配的。這筆賠款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壯大了日本的軍事實力、鞏固了天皇制、發(fā)展了教育,在促進日本社會發(fā)展的同時,又促使其進一步加緊侵略擴張。?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三、評價1,性質:簡單說是一次不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明治維新是一次以農民為主力、資產階級同資產階級化下級武士結成聯(lián)盟、以資產階級化下級武士為領導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運動。2、歷史作用(意義,進步性)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的轉折點,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資本主義)道路的標志。體現(xiàn)在:p99①經濟:②政治:③文化:④影響:2、積極: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的轉折點,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資本主義)道路的標志。①經濟: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實現(xiàn)了由落后農業(yè)國向先進工業(yè)國的轉變。②政治:結束了封建割據(jù)狀態(tài),成為亞洲第一個立憲國家。走上了獨立富強的道路.③文化:傳播了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社會面貌發(fā)生深刻變化④國際:擺脫了民族危機,躋身世界強國行列;為亞洲近鄰提供了啟迪和經驗,對中國的戊戌變法運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3、局限性(p99)(保留大量封建殘余走上對外擴張道路,成為亞洲和平的新威脅.)①經濟:地主土地所有制制約工業(yè)發(fā)展②政治:藩閥依然長期壟斷政權,議會形同虛設,

人民沒有民主權利,人民沒有民主權利③文化: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根深蒂固④國際:加入侵略的行列,給亞洲國家?guī)頌碾y

改革的局限導致日本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合所學知識,請你談談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內部條件背景:準備過程:內容:外部條件:1、內部條件1)背景:日本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相對薄弱。2)準備過程:倒幕派實力較強。有自己的武裝,得到天皇和西南四強藩的支持。3)內容:制定和實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措施。4)西學的傳播與影響2、外部條件:日本又有相對寬松的國際環(huán)境。明治維新時,世界處在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時期,爭奪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到來,西方列強侵略矛頭主要指向中國,加上亞洲民族運動的興起,特別是太平天國運動牽制了西方列強的勢力,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國際環(huán)境。富國強兵世界日本殖產興業(yè)中央集權文明開化世界強國廢除

不平等條約明治政府目標廢藩置縣東京京都大阪縣縣縣縣縣縣縣縣縣縣縣縣三府七十二縣縣縣縣縣

下面哪個階級對新政府最有威脅?武士農民工人商人四民平等廢除武士特權帶刀者斬明治時期的樞密院會議《大日本帝國憲法》頒布儀式(1889)“大日本帝國由萬世一系之天皇統(tǒng)治”和“天皇神圣不可侵犯”。1871年日本使節(jié)赴歐美進行了為期1年10個月的考察。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紡紗廠

日本早期的鐵路

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輪船“孝明丸”(一般稱為“橫濱丸”)從筑地駛往橫濱。1872年,三井銀行的前身,三井兌換店成立富岡繅絲廠(彩色印刷風俗畫的木版畫)于明治5年(1872年)由明治政府為實現(xiàn)日本的近代化而第一次成立的制紗廠。富岡制紗廠女工學習場面畫明治維新時期學校教學情景

明治時期,日本確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則,既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日本舊的忠于天皇思想,同時又要掌握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明治時期的日本課堂情景明治時期的鄉(xiāng)村學童1877年,日本東京大學成立

1871年,日本最早的日報《橫濱每日新聞》發(fā)行圖為1880年,朝野新聞社在銀座成立。明治時代建立的東京上野公園1878年,東京銀座點亮了用電池供電的弧光燈1890年,東京淺草建成60米高的凌云閣,轟動一時。明治時期舉辦的化裝舞會1.日本出現(xiàn)明治維新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的反抗

B.西方的入侵

C.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形成及影響

D.幕府的腐朽統(tǒng)治(C)2.1853年,首先入侵日本的西方國家是

A.英國B.法國C.俄國D.美國(D)3.在倒幕運動中,倒幕派的主力是

A.新興地主B.資本家

C.大名D.中下級武士(D)4.日本明治維新中實行“廢藩置縣”,其中“藩”指

A.幕府的領地B.大名的領地

C.武士的領地D.天皇的領地(B)

5.明治維新中對封建土地所有制改造采取的中心措施是

A.土地國家化統(tǒng)一征收地稅

B.廢除領主土地所有制拍賣土地

C.國家租土地給私人建立農場

D.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拍賣(D)

8.(2002年廣東綜合題)經過明治維新,日本發(fā)展成為亞洲第一個工業(yè)化國家,同時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大肆侵略擴張。這是因為A.國家保有并優(yōu)先發(fā)展軍事工業(yè)

B.制定了外向型的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

C.建立了帶有強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