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溫瀝青修復路面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常溫瀝青修復路面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常溫瀝青修復路面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常溫瀝青修復路面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常溫瀝青修復路面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點擊此處添加ICS號

CCS點擊此處添加CCS號

32

江蘇省地方標準

DBXX/TXXXX—XXXX

常溫瀝青修復路面技術規(guī)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avementswithroom-temperatureasphalts

(報批稿)

2021-XX-XX發(fā)布2021-XX-XX實施

江蘇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江蘇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發(fā)布

DBXX/TXXXX—XXXX

I

DBXX/TXXXX—XXXX

常溫瀝青修復路面技術規(guī)程

1范圍

本規(guī)程適用于城鎮(zhèn)道路面層常溫瀝青快速修復施工及驗收,公路路面可參照執(zhí)行。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JTGF40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水性聚合物復合乳液water-bornepolymercompositeemulsion

一種具有快速固化、強力粘附、抗寒防凍、剛韌平衡等特點,同時具有化學網(wǎng)絡結構的新型復合材

料,用于提高路用性能的穩(wěn)定性。

3.2

高勁度混合添加劑mixedadditiveswithhighstrength/stiffness

由多種聚合物膠粉、固化劑、活化劑等組成的一種新型的常溫瀝青混凝土改性添加劑。

3.3

復合瀝青混合料compositeasphaltmixture

由水性聚合物復合乳液、高勁度混合添加劑、集料、填料、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的一種常溫瀝青混

合料,作為常溫瀝青超薄耐磨面層或常溫瀝青結構面層使用。

3.4

瀝青冷補料coldpatchasphaltmixture

由水性聚合物復合乳液、高勁度混合添加劑、粗集料、填料、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成一種常溫瀝青冷

補粘結料,用于道路坑槽冷補。

3.5

常溫瀝青超薄耐磨面層ultra-thinwear-resistantpavementsofroom-temperatureasphalt

mixture

采用超薄面層級配設計組成的常溫瀝青混合料,通過稀漿封層攤鋪機或人工刮涂作業(yè)方式,將常溫

1

DBXX/TXXXX—XXXX

瀝青混合料直接鋪筑或直接刮涂瀝青面層上,形成厚度為2mm~10mm的常溫瀝青超薄耐磨面層。

3.6

常溫瀝青結構面層structuralroom-temperatureasphaltpavementsformaintenance

采用AC-13/AC-10的常溫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方法,通過改裝的微表處攤鋪箱進行現(xiàn)場拌料,

并用熱瀝青攤鋪機攤鋪而形成的面層,也可采用熱瀝青拌合樓“常溫拌料”、熱瀝青攤鋪機“常溫攤鋪”

的組合方式,在瀝青、水泥面層上形成厚度為20mm~40mm的常溫瀝青結構面層。

3.7

粘層tacklayer

為增強路面瀝青層與瀝青層之間、瀝青層與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間的粘結而灑布的在乳化瀝青中添加

了增粘增韌水乳液的薄層瀝青材料。

4材料

4.1一般規(guī)定

4.1.1運至現(xiàn)場的各種材料必須質量檢測合格,或出具相關產(chǎn)品合格證。

4.1.2集料的選擇必須由具有生產(chǎn)許可證的采石場或施工單位自行加工,集料粒徑規(guī)格以方孔篩為準,

不同料源、品種、規(guī)格的集料不得混雜堆放。

4.1.3根據(jù)試驗配合比要求,填料的摻加量必須通過常溫瀝青混合料設計試驗確定。

礦粉必須干燥、松散、無結團現(xiàn)象,不混有粘土雜質,回收的粉料不能用于拌制常溫瀝青混合料。

4.2水性聚合物復合乳液

4.2.1水性聚合物復合乳液中含環(huán)氧基團、乙烯基團,并含C-F強化學鍵以及Si-O化學柔順鍵。該

材料施工時全程采用冷拌和、冷攤鋪,所用的水性聚合物復合乳液的技術指標應符合表4.2.1的規(guī)定。

表4.2.1水性聚合物復合乳液技術指標

試驗項目單位技術要求試驗方法

離子電荷-陽離子T0653

賽波特粘度s20~100T0623

o

粘結強度(25C)MPa≥0.70JC/T975

瀝青殘留物含量%≥60T0651

蒸發(fā)針入度(100g,25℃,5S)0.10mm50~130T0604

殘留物軟化點℃≥60T0606

性質延度(5cm/min,5℃)cm≥20T0605

動力粘度(60℃)Pa.s≥5000T0620

常溫貯存1天%≤1T0655

穩(wěn)定性5天%≤5T0655

2

DBXX/TXXXX—XXXX

4.3高勁度混合添加劑

4.3.1高勁度混合添加劑是形成速強常溫瀝青混合料早期強度和調整瀝青路面剛柔指標的添加劑。其

技術指標應符合表4.3.1的規(guī)定。

表4.3.1高勁度混合添加劑的技術指標

試驗項目單位技術指標試驗方法

外觀-粉末狀-

細度-0.16mm方孔篩,篩余率不超過5%T0502

密度g/cm31.25~1.30T0503

固化時間min≤50T0505

min(溫度20℃,相對濕度100%

初凝時間≤45T0505

條件下)

min(溫度20℃,相對濕度100%

終凝時間≤150T0505

條件下)

4.3.2高勁度混合添加劑宜在干燥環(huán)境下存儲,存儲時間不超過6個月。

4.4集料

4.4.1常溫瀝青面層施工集料采用不同規(guī)格的粗細集料,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

F40)中的相關要求。

4.5填料

4.5.1常溫瀝青面層中可以摻加礦粉、水泥等填料。

4.5.2礦粉質量技術指標應符合表4.5.2的規(guī)定。

表4.5.2礦粉質量技術指標

試驗項目單位技術指標試驗方法

視密度g/cm3≥2.50T0352

含水量%≤1T0103

粒度范圍0.600mm100

0.150mm%90~100T0351

0.075mm75~100

外觀-無團粒結塊T0353

親水系數(shù)-1T0353

塑性指數(shù)-4T0354

3

DBXX/TXXXX—XXXX

4.5.3水泥質量技術指標應符合傳統(tǒng)規(guī)范要求。

4.6水

4.6.1飲用水,不含有害的可溶性鹽類或活性化學物質和泥土等雜質。

5常溫瀝青超薄耐磨面層

5.1一般規(guī)定

5.1.1常溫瀝青超薄耐磨面層施工應對道路現(xiàn)狀要求進行考慮,選用符合要求的材料,根據(jù)對道路情

況市場調查,進行配合比設計。

5.1.2常溫瀝青混合料施工的平均氣溫必須控制在5℃以上,最高溫度不超過40℃。

5.1.3在炎熱的夏季施工時應注意控制破乳時間和用水量,實時觀測水性聚合物復合乳液的狀態(tài);當

破乳時間過快時,可添加緩凝劑、也可以采用調整乳化劑用量來延緩破乳時間。

5.1.4常溫瀝青超薄耐磨面層混合料級配按礦料公稱粒徑要求規(guī)定,其礦料級配范圍應符合表5.2.1

的要求。

5.1.5常溫瀝青超薄耐磨面層混合料的室內試驗技術指標應符合表5.1.5的規(guī)定。

表5.1.5常溫瀝青超薄耐磨面層混合料室內試驗技術指標

試驗項目單位技術指標試驗方法

濕輪磨耗損失

浸水1hg/m2≤200T0752

浸水6d≤400

粘聚力試驗

30minN.m≥1.20T0754

60min≥2.00

負荷輪粘砂試驗g/m2≤300T0755

車轍變形橫向位移≤5

T0756

試驗相對密度≤2.10

拌和試驗-≥300s(25℃)T0757

濕輪磨耗試樣的低溫試驗(-10oC)-彎曲90o不脆裂

注:破乳時間試驗(min)按試驗方法T0753進行,用吸水紙輕壓后看不到褐色斑點的時間。

5.2配合比設計

5.2.1本規(guī)程常溫瀝青超薄耐磨面層的礦料級配應符合表5.2.1的ST-1型范圍規(guī)定。

4

DBXX/TXXXX—XXXX

表5.2.1ST-1型礦料級配范圍

通過下列篩孔(方孔篩,mm)的質量百分率(%)

類型

4.752.361.180.600.300.150.075

ST-170~9045~7028~5019~3412~257~185~15

注:篩除7.5mm以上的集料。

5.2.2通過混合料設計,提出混合料設計報告。報告的內容應包括:

a)水性聚合物復合乳液技術指標;

b)集料技術指標、礦料配合比和礦料設計級配;

c)常溫瀝青混合料配合比和技術指標。

5.2.3上述程序可確定混合集料中的粗、細集料用量和礦粉用量,水性聚合物復合乳液一般為混合集

料質量用量的10.0%~11.5%。

5.2.4確定最佳油石比:以最小濕輪磨耗損失值初步確定最佳油石比,并以濕輪磨耗試樣在-10℃下彎

曲不折斷、拌和時間應超過3分鐘進行最終確定。

5.3原路面病害處理

5.3.1原路面病害處理按設計要求處理到位。

5.3.2常溫瀝青冷補料的礦料級配應符合表5.3.2的規(guī)定。

表5.3.2常溫瀝青冷補料的礦料級配范圍

篩孔的通過率(%)

類型

1613.209.504.752.361.180.600.300.150.075

細粒式

100.0090~10060~9530~6010~405~200~150~120~80~3

LB-13

5.3.3瀝青冷補料應有足夠的粘聚性,其混合料性能技術要求應符合表5.3.3的規(guī)定。

表5.3.3瀝青冷補料的技術要求

性能指標技術要求

黏聚能破損率(%)≤40

結合料與集料黏附性≥5級

馬歇爾穩(wěn)定度(kN)≥5

動穩(wěn)定度(次/mm)(40℃)≥5000

5

DBXX/TXXXX—XXXX

劈裂強度(MPa)≥0.3

殘留穩(wěn)定度MS/(%)≥80

凍融劈裂抗拉強度比(%)≥75

5.4試驗路段

5.4.1常溫瀝青超薄耐磨面層施工開工前,應先做試鋪路面。施工單位需對合格的常溫瀝青混合料進

行設計,擬定試鋪路面鋪筑方案;根據(jù)試鋪段的要求,確定施工組織及管理體系、質保體系、人員、機

械設備、檢測設備、通訊及指揮方式。

5.4.2試驗路選在正線直線段,長度宜在100米~200米。如果同一施工單位在材料、機械及施工方

法與其他工程完全相同時,也可利用其他工程的結果,不需鋪筑新的試驗路段。

5.4.3根據(jù)試驗段的攤鋪情況,在設計配合比的基礎上做小范圍調整,確定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

的油石比應在設計油石比±0.3%的范圍內;常溫瀝青超薄耐磨面層施工配合比的礦料級配應符合表

5.2.1規(guī)定。

5.4.4通過試驗段得出的施工配合比和確定的施工工藝經(jīng)監(jiān)理或者業(yè)主認可后,作為正式施工依據(jù),

施工過程中不得隨意更改,如須更改時,應得到監(jiān)理或者業(yè)主認可。

5.5常溫瀝青混合料的拌制

5.5.1常溫瀝青混合料的礦料級配應符合生產(chǎn)配合比的控制范圍要求應符合表4.2.1。常溫瀝青混合

料瀝青用量控制在生產(chǎn)油石比±0.2%的范圍內。

5.5.2采用稀漿封層攤鋪車進行現(xiàn)場拌料,輔以人工調水調漿。

5.6粘層

5.6.1粘層油宜采用快裂快凝或快裂中凝的乳化瀝青,其質量應符合表5.6.1的技術要求。

表5.6.1粘層油質量技術要求

試驗項目單位技術要求試驗方法

破乳速度-快裂T0658

離子電荷-陽離子T0653

賽波特粘度s10~70T0623

粘結強度(25oC)MPa≥0.50JC/T975

瀝青殘留物含量%≥55T0651

蒸發(fā)針入度(100g,25℃,5S)0.1mm60~150T0604

殘留物

性質軟化點℃≥55T0606

延度(5cm/min,5℃)cm≥20T0605

常溫貯存1天%≤1T0655

穩(wěn)定性5天%≤5T0655

6

DBXX/TXXXX—XXXX

5.6.2粘層油品種和用量,應根據(jù)下臥層的類型通過試灑確定,并符合表5.6.2的要求

表5.6.2瀝青路面粘層材料的規(guī)格和用量表

改性乳化瀝青

下臥層類型

規(guī)格用量(L/m2)

新建瀝青層或舊瀝青路面PC-30.3~0.6

水泥混凝土PC-30.3~0.6

5.7常溫瀝青混合料的攤鋪

5.7.1根據(jù)施工路段的路幅寬度、交通情況,設計調整攤鋪槽寬度,應盡量減少縱向接縫數(shù)量,在可

能的情況下,宜使縱向接縫位于車道線附近。不宜用攤鋪機攤鋪的,可采用人工刮涂作業(yè)。

5.7.2各種材料檢測合格后裝入稀漿封層攤鋪車內,對準控制線,放下攤鋪槽,調整攤鋪槽使其周邊

與原路面貼緊。

5.7.3按生產(chǎn)配合比和現(xiàn)場礦料含水量情況,對復合乳液、集料、水進行拌和。

5.7.4攤輔以1.5km/h~3km/h速度保持與攪拌量一致。

5.7.5常溫瀝青混合料攤鋪后的局部缺陷,應及時使用橡膠耙等工具進行人工找平。

5.7.6當水性聚合物復合乳液蒸發(fā)殘留物含量和礦料含水量發(fā)生變化時,必須調整攤鋪車的設定,確

認材料配合比接近設計配合比后才可繼續(xù)施工。

5.8常溫瀝青混合料的碾壓

5.8.1在常溫瀝青混合料破乳后,當剛剛達到不粘胎時間之際(使用不粘胎試驗儀測定),即可開始

碾壓??蛇x用6t~10t膠輪壓路機,對已破乳并初步成型的常溫瀝青混合料進行碾壓。選用膠輪壓路機

來回不間斷碾壓,一般碾壓6~8遍,以確保面層橫縱向平整度。

5.8.2碾壓時路線及方向不應突然改變,壓路機起動、停止必須減速緩行,嚴禁剎車制動。壓路機折

回不應處在同一橫斷面上。

5.8.3一般在25oC氣溫下,壓實完成15分鐘后,就可以允許施工車輛通行。通行第一天先保證車輛

只直行。

5.9施工接縫的處理

5.9.1縱向接縫:兩幅縱縫搭接的寬度不宜超過10mm。

5.9.2橫向接縫:橫向接縫宜做成對接縫。

5.9.3橫向接縫和縱向接縫不得出現(xiàn)余料堆積或缺料現(xiàn)象,用3m直尺測量接縫處的不平整度≤3mm,

不得有橫向波浪和深度超過3mm的縱向條紋。

6養(yǎng)護用常溫瀝青結構面層

6.1一般規(guī)定

6.1.1養(yǎng)護用常溫瀝青結構面層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宜選用AC-13或AC-10的配合比,采用馬歇爾擊實

7

DBXX/TXXXX—XXXX

試驗方法進行設計,配合比設計由馬歇爾試驗、凍融劈裂實驗、浸水馬歇爾試驗、車轍實驗以及低溫小

梁彎曲試驗組成,試驗成型過程需進行二次成型(首次成型后放入110℃烘箱,養(yǎng)護24小時后,取出

試驗進行二次成型,二次成型后常溫條件放置24小時),之后按照相關試驗方法進行實驗驗證。具體

內容應符合表6.1.1的規(guī)定。

表6.1.1養(yǎng)護用常溫瀝青結構面層瀝青混合料技術標準

試驗項目單位技術指標試件成型說明

穩(wěn)定度kN>7.50

流值0.10mm20~40雙面擊實75次

空隙率%5.00~9.50擊實組合50+25

殘留穩(wěn)定度%≥75

雙面擊實50次

凍融劈裂強度%≥70

擊實組合30+20

動穩(wěn)定度次/mm≥7000碾壓14個往返

破壞應變με≥2300碾壓組合(2+6)+6

6.1.2養(yǎng)護用常溫瀝青結構面層礦料級配范圍應符合表6.1.2的規(guī)定。

表6.1.2養(yǎng)護用常溫瀝青結構面層礦料級配范圍

通過下列篩孔(方孔篩,mm)的質量百分率(%)

類型

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

細AC-1390~10068~8538~6824~5015~3810~287~205~154~8

式AC-1010090~10045~7530~5820~4413~329~236~164~8

6.2配合比設計

6.2.1確定各礦料的組成比例。從施工現(xiàn)場分別取各類礦料進行篩分,用計算機或圖解計算各礦料的

用量,使合成的礦質混合料級配與典型值相符。最后添加的高勁度混合添加劑為混合集料重量的1.5%~

3%。

6.2.2基于馬歇爾方法確定瀝青的最佳油石比及用水量。

8

DBXX/TXXXX—XXXX

6.2.3配合比檢驗。按以上配合比制備瀝青混凝土試件,進行性能驗證。

6.2.4養(yǎng)護用瀝青結構面層的AC-10、AC-13集料級配應該滿足表5.1.2的要求,室內目標配合比設計

按表6.1.1路用性能進行。而現(xiàn)場試驗目標配合比設計根據(jù)攤鋪機按試驗室配比試拌和、試攤鋪來觀察

效果,現(xiàn)場再調整級配范圍。

6.2.5配合比設計中的水性聚合物復合乳液含“耐磨型”水乳液改性劑。該水性聚合物復合乳液的質

量用量為混合集料的10%~11%。

6.2.6按馬歇爾試驗確定最佳油石比。

6.2.7考慮到現(xiàn)場運距的情況,混合料中乳化瀝青可能會提前破乳。按照上述方法確定的最佳油石比

和用水量,進行室內馬歇爾試驗,結合試驗結果和運距情況可將用水量進行適當調整。

6.3施工準備

6.3.1坑槽修補或常溫瀝青結構面層攤鋪時,必須配備齊全施工機械、檢測儀器和配件,做好開工前

的保養(yǎng)和調試,瀝青面層應采用單幅全寬機械化連續(xù)攤鋪作業(yè),對于單幅雙車道面層,應實施兩臺攤鋪

機梯隊作業(yè)。

6.3.2原路面的檢查與清掃。如有病害處理就按本規(guī)范4.3的要求執(zhí)行。攤鋪前確保路面的平整性,

噴灑粘層油后進行交通管制。禁止任何車輛通行和人員踩踏,不粘車輪時才可攤鋪上面層。

6.4試拌試鋪

6.4.1鋪筑試鋪路面。試鋪路面施工分為試拌和試鋪兩個階段,需要決定的內容包括:

a)檢驗各種施工機械的類型、數(shù)量及組合方式是否匹配;

b)通過試拌確定拌和機的操作工藝;

c)通過試鋪確定攤鋪、壓實工藝、松鋪系數(shù)等;

d)驗證常溫瀝青混合料生產(chǎn)配合比設計,提出標準配合比和最佳瀝青用量;

e)驗證常溫瀝青混合料生產(chǎn)配合比設計,提出標準配合比和最佳瀝青用量。

6.4.2試鋪路面的質量檢查頻率應根據(jù)需要比正常施工時適當增加(一般增加一倍)。試鋪結束后,

試鋪路面應無麻面、無石料壓碎現(xiàn)象和路面平整,鉆芯取樣后,經(jīng)檢測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表6.1.1

規(guī)定。

6.5常溫瀝青混合料的拌制

6.5.1常溫瀝青混合料拌和時間及加料次序參照表6.5.1選用,具體拌和時間由試拌確定。必須使所

有集料顆粒全部裹覆瀝青粘結料,并以瀝青混合料拌和均勻,拌合前應對拌合樓進行改裝,做到全自動

加料、拌料。如存在人工加料情況,應做好控制室與拌合樓加料間的溝通工作,避免漏加或多加。

表6.5.1常溫瀝青混合料拌和時間及加料采用次序

加礦料干拌拌合濕拌

加水加復合乳液出料

加固化劑約10s~15s5s~7s15s~20s

總生產(chǎn)時間55s~65s

6.5.2要注意目測檢查混合料的均勻性,及時分析異常現(xiàn)象,對混合料有花白顆粒,稀漿狀等現(xiàn)象應

盡快糾正。

6.5.3要嚴格控制油石比和礦料級配,避免油石比不當而產(chǎn)生泛油和松散現(xiàn)象。調整礦粉添加方式,

避免集料中小于0.075mm顆?,F(xiàn)象出現(xiàn)。一般每臺拌和機開拌后,每天上午、下午各取一組混合料試樣

做馬歇爾試驗和抽提篩分試驗,檢驗油石比、礦料級配和AC-13常溫瀝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學性質,每周

9

DBXX/TXXXX—XXXX

應檢驗1~2次殘留穩(wěn)定度(混合料不低于10噸)。

6.5.4混合料不得在儲料倉中長時間儲存,以免發(fā)生水分散失,乳化瀝青破乳。

6.5.5每天結束后,用拌和站統(tǒng)計的各料數(shù)量,進行總量控制。以各倉用量及各倉篩分結果,在線檢

查礦料級配;計算平均施工級配和油石比,與設計結果進行校核;以每天產(chǎn)量計算平均厚度,與路面設

計厚度進行校核。

6.6常溫瀝青混合料運輸

6.6.1拌和機向運料車卸料時汽車應前后移動三次裝料,以減少粗集料的離析。

6.6.2瀝青混合料運輸車的運量應快于拌和能力和攤鋪速度,攤鋪機前方應確保能與攤鋪機銜接上的

運料車等待卸料。

6.6.3運料車必須有良好的防水篷布覆蓋設施,卸料過程中繼續(xù)覆蓋,直到卸料結束取走篷布,以資

避免水分蒸發(fā)影響混合料性能。

6.6.4連續(xù)攤鋪過程中,運料車在攤鋪機前10cm~30cm處停住,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運料

車應掛空檔,靠攤鋪機推動前進。

6.7常溫瀝青混合料的攤鋪

6.7.1攤鋪機的攤鋪速度應根據(jù)拌和機的產(chǎn)量、施工機械配套情況及攤鋪厚度、攤鋪寬度,按2m/min~

6m/min予以調整選擇,做到緩慢、均勻、不間斷地攤鋪。

6.7.2用機械攤鋪的混合料未壓實前,施工人員不得進入踩踏。

6.7.3檢測松鋪厚度是否符合規(guī)定,以便隨時進行調整。攤鋪時熨平板無需加熱。攤鋪機熨平板必須

拼接緊密,不得存有縫隙,防止卡入粒料將鋪面拉出條痕。

6.7.4攤鋪遇雨時,應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壓實成型的混合料。遭受雨淋的混合料應廢棄,不得

卸入攤鋪機攤鋪。

6.8常溫瀝青混合料的碾壓

6.8.1碾壓參考5.8.1條規(guī)定進行。

6.8.2壓路機應以緩慢而均勻的速度碾壓,碾壓組合及速度參考表5.8.2的選用,具體的碾壓組合方

案和碾壓速度由試拌確定。

表5.8.2常溫瀝青混合料施工碾壓方案

初壓復壓終壓

雙鋼輪壓路機輪胎壓路機雙鋼輪壓路機

(11T~13T)(25T以上)(11T~13T)

前靜后振1~2遍靜壓6~8遍(破乳前完成碾壓,發(fā)現(xiàn)

方案1-

震動碾壓2遍粘輪即可停止壓實)

靜壓1~2遍

前靜后振1~2遍

方案2靜壓5~7遍(待混合料有一定強度,且

震動碾壓2遍

不粘輪后)

碾壓速度

2~33~53~4.5

(米/分鐘)

10

DBXX/TXXXX—XXXX

6.8.3為避免碾壓時混合料推擠,碾壓時應將驅動輪朝向攤鋪機;碾壓路線及方向不應突然改變;壓

路機起動、停止必須減速緩行,嚴禁剎車制動。壓路機折回不應處在同一橫斷面上,碾壓時不得灑水作

業(yè)。

6.8.4要對初壓、復壓、終壓段落設置明顯標志,便于司機辯認。對松鋪厚度、碾壓順序、壓路機組

合、碾壓遍數(shù)、碾壓速度應設專崗管理和檢查,使面層做到既不漏壓也不超壓。

6.8.5在當天碾壓的強度尚未形成的常溫瀝青結構面層上,不得停放壓路機或其他車輛,并防止礦料、

油料和雜物散落在瀝青層面上。

6.8.6碾壓完成需進行嚴格的交通管制,在未達開放交通的條件時,嚴禁任何車輛、行人通行。施工

現(xiàn)場應設明顯施工標志,養(yǎng)護路段應設專人管理交通。

7施工質量檢查與驗收

7.1一般規(guī)定

7.1.1常溫瀝青混合料的施工可以劃分為若干分項工程和檢驗批。

7.1.2常溫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按分項和檢驗批進行驗收,構成分項工程的各檢驗批應符合表7.1.2的

規(guī)定。

表7.1.2分項面層檢驗批要求

分項面層檢驗批試驗方法

基層處理

常溫瀝青超薄耐磨面層、養(yǎng)護用常溫粘層按施工段實際面積進行相應劃分,且

2

瀝青結構面層攤鋪每個檢驗批不宜超過500m

碾壓

7.1.3施工前必須提供原材料的檢測報告、常溫瀝青混合料設計報告和復核報告,并確認符合要求;

必須提供常溫瀝青混合料攤鋪車標定報告。

7.1.4常溫瀝青超薄耐磨面層施工過程檢驗要求應符合表7.1.4的規(guī)定。

表7.1.4常溫瀝青超薄耐磨面層施工過程檢驗要求

項目質量要求或允許偏差檢測頻率試驗方法

稠度適中1次/100mT0751

油石比施工配合比的油石比±0.2%1次/日三控檢驗法

攤鋪過程中從礦料輸送帶末端接出來礦料進行

礦料級配滿足施工配合比的礦料級配要求1次/日

篩分

外觀表面平整、均勻、無離析、無刮痕全線連續(xù)目測

鋼尺測量或其它有效手段,每幅中間及兩側各

攤鋪厚度±10%5個斷面/km

1點,取平均值作為檢測結果

浸水1h

≤400g/m21次/7個工作日T0752

濕輪磨耗

11

DBXX/TXXXX—XXXX

7.1.5養(yǎng)護用常溫瀝青結構面層施工過程檢驗要求符合表7.1.5的要求。

表7.1.5養(yǎng)護用常溫瀝青結構面層施工過程檢驗要求

項目質量要求或允許偏差檢查頻度試驗方法

0.075mm±2

≤2.36mm±5逐盤在線檢測計算機采集數(shù)據(jù)計算

≥4.75mm±6

材料級

配,與生0.075mm±1

逐機檢查,每天匯總1按本規(guī)程5.7.5的要求規(guī)定總

產(chǎn)設計≤2.36mm±2

次,取平均值評定量檢驗

標準級≥4.75mm±2

配的差

0.075mm±2

(%)每臺拌和機每天上、下拌和廠取樣,用抽取后的礦料

≤2.36mm±4

午各1次篩分

≥4.75mm±5

±0.30逐盤在線檢測計算機采集數(shù)據(jù)計算

瀝青含量(油石比),與生逐機檢查,每天匯總1按本規(guī)程5.7.5的要求規(guī)定總

±0.10

產(chǎn)設計的差(%)次,取平均值評定量檢驗

-0.10,+0.20每日每機上、下午各1次拌和廠取樣,離心法抽提

穩(wěn)定度(KN)≥7.00

馬歇爾拌和廠取樣,室內成型

流值(mm)20~50每日每機上、下午各1次

試驗試驗

空隙率(%)4.00~10.00

7.2施工階段檢查與驗收

7.2.1常溫瀝青混合料的施工可以劃分為若干分項工程和檢驗批:

a)主控項目:

1)面層所用的水性聚合物復合乳液、粗細集料的規(guī)格、質量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4章的有關規(guī)定;

2)檢驗數(shù)量:按產(chǎn)品進場批次和產(chǎn)品抽樣檢驗方法確定;

3)檢驗方法:查進場復檢報告。

b)一般項目:

1)表面應平整、堅實,接縫緊密,不得有明顯輪跡、粗細集料松散、剝落、裂縫、坑槽等現(xiàn)

象;

12

DBXX/TXXXX—XXXX

2)檢驗數(shù)量:全數(shù)檢測;

3)檢驗方法:觀察。

7.2.2粘層處理驗收包括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

a)主控項目:

1)粘層所用的水性聚合物復合乳液、規(guī)格、質量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4章的有關規(guī)定;

2)檢驗數(shù)量:按進場品種、批次,同品種、同批次檢查不應少于1次;

3)檢驗方法:查產(chǎn)品出廠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進場復檢報告。

b)一般項目:

1)粘層的噴灑量、設計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5.6節(jié)的有關規(guī)定;

2)檢測數(shù)量:每40m抽檢1處;

3)檢驗方法:用尺量。

7.2.3攤鋪驗收包括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

a)主控項目:

1)攤鋪層不同類面層的主材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5章、第6章的相關要求;

2)檢測數(shù)量:按產(chǎn)品進場批次和產(chǎn)品抽樣檢驗方法確定;

3)檢驗方法:查進場復檢報告。

b)一般項目:

1)不同厚度的攤鋪層配合比設計要求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5章、第6章的相關要求;

2)檢測數(shù)量:根據(jù)不同面層類型,參考表7.1.4、7.1.5的相關要求進行;

3)檢驗方法:參考表7.1.4、7.1.5的相關要求進行。

7.2.4碾壓過程驗收包括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

a)主控項目:

1)碾壓的組合、速度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5.8節(jié)、第6.8節(jié)的相關要求;

2)檢測數(shù)量:安排專人跟蹤監(jiān)督;

3)檢驗方法:跟隨碾壓機計數(shù)。

b)一般項目

1)養(yǎng)護期安全要求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5.8節(jié)、第6.8節(jié)的相關要求;

2)檢測數(shù)量:安排專人做好交通管制;

3)檢驗方法:面層強度尚未形成的情況下,做好安全防護,確保車輛直行,防止急轉彎。

7.3竣工驗收

7.3.1工程完工后,對路面的施工質量進行檢測,實行動態(tài)控制,常溫瀝青混合料碾壓成型后的路面

檢測頻度,方法和質量要求(或允許偏差)建議值的控制指標應符合表7.3.1-1和表7.3.1-2的規(guī)定。

表7.3.1-1常溫瀝青超薄耐磨面層質量控制要求

項目質量要求檢查頻度試驗方法

表面平整,無明顯輪跡、裂縫、推擠、

外觀隨時目測

油包等缺陷,無明顯離析。

橫向接縫對接、平順每條目測

表觀

質量目測或尺量3m

縱向接縫寬度<50mm/不平整<3mm全線連續(xù)

直尺

任一30m長度范圍內的水平波動不得

邊線全線連續(xù)目測或尺量

超過±50mm

擺值(BPN)≥455個點/kmT0964

抗滑性能

橫向力系數(shù)≥54全線連續(xù)T0965

13

DBXX/TXXXX—XXXX

構造深度TD

≥0.605個點/kmT0961

(mm)

滲水系數(shù)(不大于)300ml/min隨時T0971

鉆孔或其他有效

厚度-10%3個點/km

方法

表6.3.1-2養(yǎng)護用常溫瀝青結構面層質量控制要求

項目檢查頻度質量要求或允許差試驗方法

鉆孔檢查并鋪筑時隨

厚度不超過1次/200m/車道4mm時插入量取,每日用混

合料數(shù)量校核

平整度每車道連續(xù)檢測不大于2.50mm3m直尺量

橫坡度3處/100m±0.50%用水準儀檢測

中線平面偏位不大于4點/200m20mm用經(jīng)緯儀檢測

滲水系數(shù)不大于與壓實度相同300ml/min改進型滲水儀

摩擦系數(shù)擺式儀

1處/200m符合設計要求

構造深度鋪砂法

1、各類井框周圍路面無沉陷;

路框差1m直尺量

2、各類井框與路面高差不大于5mm

注:檢查頻率為單幅雙車道。

1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