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能定理基礎(chǔ)知識點_第1頁
動能定理基礎(chǔ)知識點_第2頁
動能定理基礎(chǔ)知識點_第3頁
動能定理基礎(chǔ)知識點_第4頁
動能定理基礎(chǔ)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動能定理(1)動能是物體運動的狀態(tài)量,而動能的變化ΔEK是與物理過程有關(guān)的過程量。(2)動能定理的表述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這里的合外力指物體受到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包括重力)。表達式為W=ΔEK.動能定理也可以表述為:外力對物體做的總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功和動能都是標量,動能定理表達式是一個標量式,不能在某一個方向上應(yīng)用動能定理。例題分析:例1:質(zhì)量為m的小球,用長為L的輕繩懸掛于O點,小球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從平衡位置P點緩慢地移動到Q點,如圖所示,則力F所做的功為()A. B. C. D.動能地定理推導(dǎo)過程第一步: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并導(dǎo)出加速度計算式。

如圖5—5所示:物體沿著不光滑的斜面勻加速向上運動,通過A處時的即時速度為v0,通過B處時的即時速度為vt,由A處到B處的位移為S。通過提問引導(dǎo)學生根據(jù)vt2-v02=2as寫出:

第二步:畫出物體的受力分析圖,進行正交分解,說明物體的受力情況。

圖5─6是物體的受力分析圖(這個圖既可以單獨畫出,也可補畫在上圖的A、B之間),物體受到了重力mg、斜面支持力N、動力F、阻力f。由于重力mg既不平行于斜面,也不垂直于斜面,所以要對它進行正交分解,分解為平行于斜面的下滑分力F1和垂直于斜面正壓力F2。然后說明:物體在垂直斜面方向的力N=F2;物體平行斜面方向的力F>f+F1(否則物體不可能加速上行),其合力為:

第三步: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和①、②兩式導(dǎo)出“動能定理”。

若已知物體的質(zhì)量為m、所受之合外力為、產(chǎn)生之加速度為a。

則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以寫出:

將①、②兩式代入③式:

導(dǎo)出:

若以W表示外力對物體所做的總功

若以Eko表示物體通過A處時的動能,以Ekt表示物體通過B處時的動能

則:

將⑤、⑥、⑦三式代入④式,就導(dǎo)出了課本中的“動能定理”的數(shù)學表達形式:

W=Ekt-Eko

若以△Ek表示動能的變化Ekt-Eko

則可寫出“動能定理”的一種簡單表達形式:

W=△Ek

它的文字表述是:外力對物體所做的總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這個結(jié)論叫做“動能定理”。

第四步:在“動能定理”的基礎(chǔ)上推導(dǎo)出“功能原理”。

在推導(dǎo)“動能定理”的過程中,我們曾經(jīng)寫出過④式,現(xiàn)抄列如下:

為了導(dǎo)出“功能原理”我們需要對其中的下滑分力做功項F1S進行分析推導(dǎo)。

我們知道,當斜面的底角為θ時,下滑分力F1和重力mg的關(guān)系如下:

(前面已有⑤、⑥、⑦式)⑧

上式中sinθ如何表達呢?請看圖5—7:物體在A處時的高度為h0,在B處時的高度為ht,則根據(jù)中學數(shù)學中所學過的三角函數(shù)知識可以寫出下式:

將⑨式代入⑧式后進行推導(dǎo):

將⑩式代入④式后進行推導(dǎo):

若以代入⑾式,就導(dǎo)出了一種“功能原理”的數(shù)學表達形式:

Fs-fs=△EK+△EP它的物理意義是:動力對物體做功Fs與物體克服阻力做功fs之差(不包括重力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量與勢能的變化量之和。

若在⑾式基礎(chǔ)上進行移項變化可導(dǎo)出下式:

若以代入⑿式,就可以寫為:

Fs-fs=Et-E0

再以代入上式就可以導(dǎo)出“功能原理”的另一種數(shù)學表達形式:

WF=△E

它的物理意義是:外力對物體對所做的總功WF(不包括重力做的功),等于物體機械能的變化量△E。(當WF>0時,△E>0,機械能增加;當WF<0時,△E<0,機械能減少。例題:如圖5—12所示:一輛車通過一根跨過滑輪的繩PQ提升井中質(zhì)量為m的物體。繩的P端拴在車后的掛鉤、Q端拴在的物體上。設(shè)繩的總長不變,繩的質(zhì)量、定滑輪的質(zhì)量和尺寸、滑輪上的摩擦都忽略不計。開始時,車在A點,左右兩側(cè)繩都已繃緊并且是豎直的,左側(cè)繩長為H。提升時,車加速向左運動,沿水平方向從A經(jīng)過B駛向C,設(shè)A到B的距離也是H,車過B點時的速度為vB。求:在車由A移到B的過程中,繩Q端的拉力對物體做的功。解答:設(shè):汽車開到B處時,物體上升的即時速度為v、上升的高度為h,可以寫下列二式:則:根據(jù):“功能原理”

(動能定理再做一遍)

應(yīng)用動能定理簡解多過程題型。物體在某個運動過程中包含有幾個運動性質(zhì)不同的小過程(如加速、減速的過程),此時可以分段考慮,也可以對全過程考慮,但如能對整個過程利用動能定理列式則使題型簡化。例2、如圖所示,物體置于傾角為37度的斜面的底端,在恒定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沿斜面向上運動。F大小為2倍物重,斜面與物體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求物體運動5m時速度的大小。(g=10m/s2)

例3:如圖所示,AB為四分之一圓弧軌道,半徑為0.8m,BC是水平軌道,長3m,BC處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F(xiàn)有質(zhì)量m=1kg的物體,自A點從靜止起下滑到C點剛好停止。求:物體在軌道AB段所受的阻力對物體做的功。V0S0αP圖11例4、如圖11所示,斜面足夠長,其傾角為αV0S0αP圖11利用動能定理巧求動摩擦因數(shù)ABChS1S2α圖12例5、如圖12所示,小滑塊從斜面頂點ABChS1S2α圖12利用動能定理巧求機車脫鉤題型S2S1LV0V0圖13例S2S1LV0V0圖13練習鞏固:ABCDDORE圖15h1、如圖15所示,AB與CD為兩個對稱斜面,其上部都足夠長,下部分分別與一個光滑的圓弧面的兩端相切,圓弧圓心角為1200,半徑R=2.0m,一個物體在離弧底E高度為h=3.0m處,以初速度VABCDDORE圖15h2、如圖所示,一半徑為R的不光滑圓形細管,固定于豎直平面內(nèi),放置于管內(nèi)最低處的小球以初速度v。沿管內(nèi)運動,已知小球通過最高點處的速率為v0/2,求:(1)小球在最低點處對軌道的壓力大?。唬?)小球從A運動到B的過程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動能定理揭示了物體外力的總功與其動能變化間的關(guān)系??杀硎緸閃總=Ek2—Ek1=△Ek.在所研究的問題中,如果物體受外力作用而運動狀態(tài)變化時,巧妙運用動能定理,往往能使解決問題的途徑簡捷明快,事半功倍。動能定理的應(yīng)用可擴展到全過程當物體運動是由幾個物理過程組成,又不需要研究過程的中間狀態(tài)時,可以把幾個物理過程看作一個整體來研究,從而避免每個運動過程的具體細節(jié),大大簡化運算。例1、如圖1所示,一物體質(zhì)量m=2kg,在傾角θ=37o的斜面上的A點以初速度V0=3m/s下滑。A點距彈簧上的檔板位置B的距離AB=4m,當物體到達B后,將彈簧壓縮到C點,最大壓縮量BC=0.2m,然后物體又被彈簧彈上去,彈到最高位置D點,D點距A點為AD=3m。求物體跟斜面間的動摩擦因素。(g=10m/s2,彈簧及檔板質(zhì)量不計)解析:在該題中,物體的運動過程分成了幾個階段,若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要分幾個過程來處理??紤]到全過程始末狀態(tài)動能都是零,用動能定理解決就方便多了。對A→B→C→D全過程,由動能定律得:W總=mgAD·sinθ-f(AB+2BC+BD)=0-mvo2F=umgcosθ兩式聯(lián)立得:u==0.52動能定理的應(yīng)用可擴展到物體系統(tǒng)動能定理常用于研究單個物體,公式中W總是指外力的總功。但動能定理也可擴展應(yīng)用到物體系統(tǒng)中,只是在物體系統(tǒng)中必須注意內(nèi)力的功也要改變物體的動能,所以此時動能定理可拓展為:所有外力和內(nèi)力做功的代數(shù)和等于物體系總動能的變化。即W外+W內(nèi)=△Ek。例2、質(zhì)量為m的小物體A放在質(zhì)量為m0的木版B的左端,B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勻速向右滑動,且A、B相對靜止。某時刻撤去水平拉力,經(jīng)過一段時間。B在地面上滑行的距離為x,A在B上向右滑行的距離為L,最后A和B都停下來。設(shè)A和B間的動摩擦因素為μ1,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素為μ2,且μ1<μ2,求x的表達式。(如圖2)解析:若把A、B兩個物體看成一系統(tǒng),則此系統(tǒng)中內(nèi)力即為它們間的一對滑動摩擦力W內(nèi)=fAB×S相=u1mgL;外力為地面對B的滑動摩擦力,則外力對系統(tǒng)所做功W外=fB地×X=u1(m+mo)gx。設(shè)A、B共同初速度v,根據(jù)動能定理對系統(tǒng)有u2(m+m0)gx+u1mgL=(m+m0)v2同理對A有u1mg(x+L)=mv2解得:x=用動能定理可求變力的功例3、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用長為L的輕繩懸于O點,小球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從平衡位置P點很緩慢地移動到Q點,如圖3所示,則力F所做的功為多少()。A、mgLcosθB、mgL(1-cosθ)C、FLsinθD、FLθ解析:F使球緩慢移動,各點均可看作平衡狀態(tài),繩拉力和F均為變力,繩拉力不做功,F(xiàn)做正功,重力做負功,根據(jù)動能定理可知WF-WG=0①WG=mgh=mgL(1-cosθ)②∴WF=mgL(1-cosθ)選B。。例4.如圖1所示,AB為1/4圓弧軌道,半徑為R=0.8m,BC是水平軌道,長S=3m,BC處的摩擦系數(shù)為μ=1/15,今有質(zhì)量m=1kg的物體,自A點從靜止起下滑到C點剛好停止。求物體在軌道AB段所受的阻力對物體做的功。解答:物體在從A滑到C的過程中,有重力、AB段的阻力、BC段的摩擦力共三個力做功,WG=mgR,fBC=umg,由于物體在AB段受的阻力是變力,做的功不能直接求。根據(jù)動能定理可知:W外=0,所以mgR-umgS-WAB=0即WAB=mgR-umgS=1×10×0.8-1×10×3/15=6J點評:如果我們所研究的問題中有多個力做功,其中只有一個力是變力,其余的都是恒力,而且這些恒力所做的功比較容易計算,研究對象本身的動能增量也比較容易計算時,用動能定理就可以求出這個變力所做的功。1、動能定理應(yīng)用的基本步驟應(yīng)用動能定理涉及一個過程,兩個狀態(tài).所謂一個過程是指做功過程,應(yīng)明確該過程各外力所做的總功;兩個狀態(tài)是指初末兩個狀態(tài)的動能.動能定理應(yīng)用的基本步驟是:①選取研究對象,明確并分析運動過程.②分析受力及各力做功的情況,受哪些力?每個力是否做功?在哪段位移過程中做功?正功?負功?做多少功?求出代數(shù)和.③明確過程始末狀態(tài)的動能Ek1及EK2④列方程W=EK2一Ek1,必要時注意分析題目的潛在條件,補充方程進行求解.2、應(yīng)用動能定理的優(yōu)越性(1)由于動能定理反映的是物體兩個狀態(tài)的動能變化與其合力所做功的量值關(guān)系,所以對由初始狀態(tài)到終止狀態(tài)這一過程中物體運動性質(zhì)、運動軌跡、做功的力是恒力還是變力等諸多問題不必加以追究,就是說應(yīng)用動能定理不受這些問題的限制.(2)一般來說,用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知識求解的問題,用動能定理也可以求解,而且往往用動能定理求解簡捷.可是,有些用動能定理能夠求解的問題,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知識卻無法求解.可以說,熟練地應(yīng)用動能定理求解問題,是一種高層次的思維和方法,應(yīng)該增強用動能定理解題的主動意識.(3)用動能定理可求變力所做的功.在某些問題中,由于力F的大小、方向的變化,不能直接用W=Fscosα求出變力做功的值,但可由動能定理求解.一、整過程運用動能定理(一)水平面問題1、一物體質(zhì)量為2kg,以4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從某時刻起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滑塊的速度方向變?yōu)樗较蛴?,大小?m/s,在這段時間內(nèi),水平力做功為()A.0B.8JC.16JD.32J2、一個物體靜止在不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m=1kg,u=0.1,現(xiàn)用水平外力F=2N,拉其運動5m后立即撤去水平外力F,求其還能滑m(g取)S2S1LS2S1LV0V0豎直面問題(重力、摩擦力和阻力)1、人從地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將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體豎直向上拋出,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空中受的空氣阻力大小恒力為f,則人在此過程中對球所做的功為()A.B.C.D.2、一小球從高出地面H米處,由靜止自由下落,不計空氣阻力,球落至地面后又深入沙坑h米后停止,求沙坑對球的平均阻力是其重力的多少倍。(三)斜面問題1、如圖所示,斜面足夠長,其傾角為α,質(zhì)量為m的滑塊,距擋板P為S0,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上滑,滑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滑塊所受摩擦力小于滑塊沿斜面方向的重力分力,若滑塊每次與擋板相碰均無機械能損失,求滑塊在斜面上經(jīng)過的總路程為多少?2、一塊木塊以初速度沿平行斜面方向沖上一段長L=5m,傾角為的斜面,見圖所示木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求木塊沖出斜面后落地時的速率(空氣阻力不計,)。3、如圖所示,小滑塊從斜面頂點A由靜止滑至水平部分C點而停止。已知斜面高為h,滑塊運動的整個水平距離為s,設(shè)轉(zhuǎn)角B處無動能損失,斜面和水平部分與小滑塊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求此動摩擦因數(shù)。ABABChS1S2α(五)圓周運動1、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物塊與轉(zhuǎn)臺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物體與轉(zhuǎn)軸相距R,物塊隨轉(zhuǎn)臺由靜止開始運動,當轉(zhuǎn)速增加到某值時,物塊即將在轉(zhuǎn)臺上滑動,此時,轉(zhuǎn)臺已開始做勻速運動,在這一過程中,摩擦力對物體做的功為()A. B.C. D.2、一個質(zhì)量為m的小球拴在繩一端,另一端受大小為F1拉力作用,在水平面上作半徑為R1的勻速圓周運動,如圖所示,今將力的大小變?yōu)镕2,使小球在半徑為R2的軌道上運動,求此過程中拉力對小球所做的功。分過程運用動能定理1、一個物體以初速度v豎直向上拋出,它落回原處時的速度為,設(shè)運動過程中阻力大小保持不變,則重力與阻力之比為()A.B.C.D.2、質(zhì)量為m的物體以速度v豎直向上拋出,物體落回地面時,速度大小為3/4v,設(shè)物體在運動中所受空氣阻力大小不變,求:(1)物體運動中所受阻力大?。唬?)若碰撞中無機械能損失,求物體運動的總路程。三、動能定理求變力做功問題1.、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小球用長L的細線懸掛而靜止在豎直位置。在下列三種情況下,分別用水平拉力F將小球拉到細線與豎直方向成θ角的位置。在此過程中,拉力F做的功各是多少?⑴用F緩慢地拉;()⑵F為恒力;()⑶若F為恒力,而且拉到該位置時小球的速度剛好為零。()可供選擇的答案有A. B.C. D.假如在足球比賽中,某球員在對方禁區(qū)附近主罰定位球,并將球從球門右上角擦著橫梁踢進球門.球門的高度為h,足球飛入球門的速度為v,足球的質(zhì)量為m,不計空氣阻力和足球的大小,則該球員將足球踢出時對足球做的功W為。ABCR3.ABCR4、如圖4-12所示,質(zhì)量為m的物體靜放在水平光滑的平臺上,系在物體上的繩子跨過光滑的定滑輪由地面以速度v0向右勻速走動的人拉著,設(shè)人從地面上且從平臺的邊緣開始向右行至繩和水平方向成30°角處,在此過程中人所做的功為: B.C. D.動能定理求連接體問題1、如圖所示,mA=4kg,mB=1kg,A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B與地面間的距離s=0.8m,A、B間繩子足夠長,A、B原來靜止,求:(g取10m/s2)(1)B落到地面時的速度為多大;(2)B落地后,A在桌面上能繼續(xù)滑行多遠才能靜止下來。2、如圖,質(zhì)量為m1的物體A經(jīng)一輕質(zhì)彈簧與下方地面上的質(zhì)量為m2的物體B相連,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k,A、B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一條不可伸長的輕繩繞過輕滑輪,一端連物體A,另一端連一輕掛鉤。開始時各段繩都處于伸直狀態(tài),A上方的一段繩沿豎直方向?,F(xiàn)在掛鉤上升一質(zhì)量為m3的物體C并從靜止狀態(tài)釋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離開地面但不繼續(xù)上升。若將C換成另一個質(zhì)量為(m1+m2)的物體D,仍從上述初始位置由靜止狀態(tài)釋放,則這次B剛離地時D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機械能守恒定律及其應(yīng)用一:知識要點:1:公式推導(dǎo):2:機械能守恒定律表達式:(1)EK2+EP2=EK1+EP1即:mv22+mgh2=mv12+mgh1(2)ΔEK=ΔEP表示系統(tǒng)減少(或增加)的重力勢能等于系統(tǒng)增加(或減少)的動能。(3)ΔEA增=ΔEB減表示若系統(tǒng)由A、B兩部分組成,則A部分物體機械能增加量與B部分物體機械能的減少量相等。3:機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體的動能和勢能發(fā)生相互轉(zhuǎn)化,但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4:機械能守恒的條件:只有重力做功.(1)物體只受重力,不受其他力.(2)除重力外還受其他的力,但其他力不做功(或其所做總功為零).例題分析:例1、(09年5題).小球由地面豎直上拋,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設(shè)所受阻力大小恒定,地面為零勢能面。在上升至離地高度h處,小球的動能是勢能的2倍,在下落至離高度h處,小球的勢能是動能的2倍,則h等于()H/9 (B)2H/9 (C)3H/9 (D)4H/9例2、如圖所示,質(zhì)量分別為2m和3m的兩個小球固定在一根直角尺的兩端A、B,直角尺的頂點O處有光滑的固定轉(zhuǎn)動軸。AO、BO的長度分別為2L和L。開始時直角尺的AO部分處于水平位置,而B在O的正下方,讓該系統(tǒng)由靜止開始自由轉(zhuǎn)動,求當A球達到最低點時,A球的速度大小,B球能上升到最大高度。練習:1、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車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運動,當速度達到Vm,立即關(guān)閉發(fā)動機而滑行直到停止,v-t圖線如圖,汽車的牽引力大小為F1,摩擦力大小為F2,全過程中,牽引力做功為W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