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湖南長沙長郡芙蓉中學十校聯考最后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湖南長沙長郡芙蓉中學十校聯考最后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湖南長沙長郡芙蓉中學十校聯考最后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湖南長沙長郡芙蓉中學十校聯考最后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湖南長沙長郡芙蓉中學十校聯考最后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湖南長沙長郡芙蓉中學十校聯考最后歷史試題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團結就是力量,比鐵還硬,比鋼還強,向著法西斯蒂開火,讓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對上述歌詞所反映的時代背景描述準確的是A.鴉片入境、民族遭殃B.外敵入侵、國土淪喪C.揮師北伐、聲震全國D.日本投降、內戰(zhàn)爆發(fā)2.巴黎和會后,一位代表說:“我們初來巴黎時,對即將建立新秩序滿懷信心,離開時,則感到新秩序比舊秩序更加糾纏不清。”他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巴黎和會后建立的“新秩序”A.沒有改變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的世界秩序B.徹底消除了戰(zhàn)勝國和戰(zhàn)敗國之間的矛盾C.重新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qū)的統(tǒng)治D.沒有從根本上消除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3.按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進程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德國突襲波蘭②日本偷襲珍珠港③雅爾塔會議④盧溝橋事變A.①③④②B.④①③②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4.新航路開辟的經濟根源是A.商品經濟發(fā)展需要擴大海外市場B.《馬可·波羅行紀》的影響C.歐洲人狂熱追求貨幣和黃金D.航海造船技術的發(fā)展5.唐朝詩人皮日休曾經這樣評價一項水利工程:“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這項水利工程的作用是A.發(fā)揮防洪、灌溉、排沙等作用B.溝通湘江和漓江,方便運輸C.形成完整堅固的軍事防御體系D.溝通南北,促進經濟交流6.西歐富裕農民約翰建立了租地農場,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雇傭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并將產品推向市場。材料反映了西歐()A.新的生產和經營方式 B.基督教的興起C.城市的興起 D.莊園的瓦解7.民族精神是一個國家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體現。下列民族精神按其形成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五四精神②抗戰(zhàn)精神③長征精神④井岡山精神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8.林·亨特在《人權的發(fā)明:一部歷史》一書的開篇提到:1689年英國《權利法案》、1789年法國《人權宣言》、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被視為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權文獻……。下列共同點的表述,最符合作者意思的是A.都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綱領性文件 B.都體現了尊重和保障人權C.都對封建統(tǒng)治進行了批判和否定 D.都推動世界歷史發(fā)展進程9.小明同學在暑期游學時,參觀一處原始聚落遺址博物館,看到了下面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復原圖。他參觀的是()A.元謀人博物館B.周口店遺址博物館C.西安半坡博物館D.河姆渡遺址博物館10.北宋前期,四川地區(qū)出現“交子”,南宋時期市場上通行“會子”和“關子”。這一現象說明宋朝A.經濟重心南移B.農業(yè)科技進步C.海外貿易擴大D.商品經濟發(fā)展11.周恩來在一次國際會議上說:“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得到了與會代表的積極響應,加強了亞非國家的團結、合作。由此形成的會議精神是A.日內瓦精神 B.萬隆精神 C.APEC精神 D.古田會議精神12.揭開戊戌變法序幕的事件()A.公車上書B.光緒帝開始變法C.強學會的成立D.創(chuàng)立《萬國公報》13.有西方學者認為:“近代世界賴以建立的種種發(fā)明與發(fā)現可能有一半來源于中國。”傳入歐洲并對近代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宋代科技成就是A.地動儀B.造紙術C.雕版印刷術D.指南針14.1913-1921年,我國創(chuàng)辦了123家面粉廠;1914年我國面粉入超(指一定時期內,外貿進口總值超過出口總值,反之為出超)200萬擔以上,以1915年起開始出超,1920年達到300多萬擔,隨著帝國主義卷土重來,面粉業(yè)再度受挫。這說明A.辛亥革命促進了民族工業(yè)發(fā)展B.一戰(zhàn)有利于我國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C.當時我國的面粉產量領先世界D.近代中國的民族企業(yè)家資本雄厚15.新航路開辟后,美洲的玉米、甘薯、馬鈴薯,通過各種渠道傳至世界各地,飲茶、喝咖啡逐漸成為歐洲的時尚。這說明新航路開辟A.促使了世界市場最終形成B.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C.開啟了歐洲早期殖民掠奪D.豐富了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16.實現好、維護好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歷來是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遼寧省寬向縣農民在給毛澤東主席的時信中說:“我們祖祖輩輩做夢都在想著有一天自己能有三畝五面的……現在這個夢想實現了。”農民實現“這個夢想”的途徑是A.加入農業(yè)生產合作社B.開展土地改革運動C.參加“大躍進”運動D.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7.構建知識結構是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圖是某學習小組設計的知識卡片。據此判斷其主題是()A.美蘇兩極格局形成B.“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建立C.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D.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fā)展18.德國財經網稱“雄安新區(qū)”是“中國新區(qū)3.0”,同時,深圳與浦東的崛起之路反復被說起。據此推斷合理的是A.浦東新區(qū)邁出我國對外開放的第一步B.深圳特區(qū)是我國90年代對外開放的重點C.深圳和浦東的崛起,是我國改革開放取得成果的體現D.深圳和浦東的崛起,標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19.1914年秋,正當一個又一個歐洲國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屠殺之際,英國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評論道:“燈光正在整個歐洲熄滅。”引發(fā)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導火線是()A.資本主義經濟危機B.三國同盟的形成C.德國閃擊波蘭D.薩拉熱窩事件20.1923年底,孫中山認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則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則由于我黨組織之方法不善,前此因無可仿效。法國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國革命血戰(zhàn)八年而始得獨立,因均無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國有之,殊可為我黨師法?!逼湟庠贏.走蘇俄革命的道路B.放棄資產階級代議制C.加強革命的領導核心D.改變反封建的斗爭目標21.赫魯曉夫“是在斷舊時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腳跨進了新時代,而另一只腳又由于歷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舊時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边@里“仍然深陷在舊時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是指()A.沒有從根本上擺脫斯大林模式的束縛B.不改變農業(yè)水平落后的局面C.改革難以使蘇聯重工業(yè)得到發(fā)展D.改革在理論上不能取得重大突破22.在學習了《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一課之后,同學們制作了幾張卡片整理《凡爾賽和約》和《九國公約約》的主要內容,其中正確的是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23.當你踏進家門的一刻,生活變得更智慧。一鍵開啟空調、電視、掃地機器人……回家即是安心,這一切的便利得益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帶來的影響有①使信息的傳遞變得快捷和簡便②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③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④推動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4.中國共產黨曾想向俄國學習,在大城市發(fā)動起義建立政權,但接連失敗。毛澤東在攻打長沙受挫后,到敵人控制薄弱的井岡山,開創(chuàng)了一條有別于''城市中心論”的革命道路。材料表明A.中共完全放棄“城市中心論” B.井岡山地區(qū)的群眾基礎好C.毛澤東思想成為黨的指導思想 D.中共自主探索革命的道路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世界三大宗教給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且風格迥異的建筑文化。下列圖片中的建筑與三大宗教無關的是26.羅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礎是——________27.司馬光編寫的《________》敘述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的歷史,對研究古代史有重要價值。北朝賈思勰著的《________》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農書。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某校九年級(2)班的同學以“美國的歷史”為主題展開探究活動,請你參與。材料一:美國南北戰(zhàn)爭,并不像許多人認為的那樣,單純地為了奴隸制這個道德問題或是像稅制那樣狹隘的經濟問題。它的原因要深刻得多。富饒的新大陸,究竟是由農業(yè)還是由工業(yè)來支配?是由第一次浪潮勢力還是由第二次浪潮勢力來統(tǒng)治?美國的未來基本上是個農業(yè)社會還是工業(yè)社會?北軍的勝利,美國的工業(yè)化的大局已定?!园枩亍ね蟹蚶铡兜谌卫顺薄凡牧弦恢校瑸槭裁凑f“北軍的勝利,美國的工業(yè)大局已定”?與此同時的中國社會正在發(fā)生哪些變化?材料二漫畫《羅斯福給山姆大叔看病》根據材料二漫畫的寓意,指出國會在羅斯福新政中起到的作用。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羅斯??偨y(tǒng)為解決美國的貧困問題給出了什么藥方?材料三:2012年4月10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美國海軍學院發(fā)表演講。美國要重返亞太,亞太之所以成為“前沿”,是因為從印度洋到美國西海岸,有世界一半的人口有美國信賴的盟友,有中國、印度、印尼等新興國家,還有世界上最具活力的貿易和能源線路。今日美國必須立足亞太,21世紀將是“美國的太平洋世紀”。結合材料三和時代背景,你認為美國“重返亞太戰(zhàn)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為了實現這一目的,二戰(zhàn)后美國采取了哪些做法?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曾發(fā)布報告說,到2030年,美國的霸權主義將失去生存空間。你如何看待這一論斷?請簡要說明理由。29.(6分)民主政治是人類政治文明演進的產物,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志,也是現代社會不斷發(fā)展的必然要求。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民眾法庭審判官由公民抓簽選出,任期只有一年,每個公民一生只能擔任兩次審判官的職務?!保?)材料一描述的情況反映了西方早期某個國家實行的什么制度?當時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是什么?材料二“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凡未經議會準許……皆為非法。”(2)材料二的內容出自英國哪一部法律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英國什么政治體制的基礎?材料三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提出著名的“三權分立”理論。孟德斯鳩這一思想對美國的一部法律影響很大,通過法律規(guī)定,將三種權力分別交給三個不同的國家機關管轄,既保持各自的權限,又要相互制約保持平衡。(3)美國誕生的標志是什么?材料三體現的美國政治體制中的原則通過哪部法律確立的?材料四“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現,所有公民有權參與法律的制定?!保?)材料四出自什么法律文件?與此文件有關的革命開始的標志是什么?30.(7分)下面“明清帝國的繁榮與危機”設計,請你根據要求把所缺的內容完成。填寫表格,帝王在位時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帝王措施評價明太祖廢除,設立三司廢除,撤銷中書省,權分六部全國的軍政大權都集中到皇帝手里清雍正帝設軍機處(2)在投票選舉我心中的民族英雄時,鄭成功位居榜首,請你談一談理由。在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方面,清朝中央政府是如何加強對西藏和新疆管轄的。明朝以前,我國是當時世界上經濟、科學最發(fā)達的國家,在明朝中后期與西方相比仍互有長短,但1840年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請你寫出嚴重阻礙中國社會發(fā)展與進步,使中國在世界上逐漸落伍的兩個事例。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B【解析】

根據歌詞“向著法西斯蒂開火”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歌詞反映的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狀況,所以歌詞所反映的時代背景描述準確的是外敵入侵、國土淪喪,B符合題意,A項描述的是鴉片戰(zhàn)爭時期,C項反映的是北伐戰(zhàn)爭時期,D項反映的是抗日戰(zhàn)爭結束,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不符合題意歌詞“向著法西斯蒂開火”,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睛】根據歌詞內容,準確把握歌詞關鍵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識記抗日戰(zhàn)爭的基礎知識是解題的關鍵。2、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通過巴黎和會,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體系”,帝國主義確立了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統(tǒng)治的新秩序。這一體系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而且還加深了戰(zhàn)勝國與戰(zhàn)敗國、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之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因此說新秩序比舊秩序更加糾纏不清。所以答案選D考點:人教版新課標九年級歷史下冊?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世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3、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①德國突襲波蘭的時間是1939年,②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時間是1941年,③雅爾塔會議的時間是1945年,④盧溝橋事變的時間是1937年,由此可知,④①②③符合題意,正確答案為D;ABC三項的時間排序不正確,故選D。4、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黃金成為最貴重的商品和主要交換手段。追逐金錢的夢想推動歐洲人到海外擴張。從15世紀開始,歐洲各國相繼開始了持續(xù)二百多年的海外探險、考察、尋找黃金和侵略擴張活動,即新航路開辟。A項符合題意,故此題選A。5、D【解析】

根據題干唐朝詩人皮日休曾經這樣評價一項水利工程:“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大運河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成為我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促進了運河沿線經濟和商業(yè)城鎮(zhèn)的發(fā)展,對我國以后經濟的發(fā)展有重大意義有利于國家統(tǒng)一。故D正確。都江堰發(fā)揮防洪、灌溉、排沙等作用,故排除A項。靈渠溝通湘江和漓江,方便運輸,故排除B項。長城的修筑形成完整堅固的軍事防御體系,故排除C項,故選D?!军c睛】本題以唐朝詩人皮日休曾經這樣評價一項水利工程:“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為切入點,考查了隋朝大運河相關知識。解答題目時抓住這一關鍵點即可得出正確答案。6、A【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歐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農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他們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雇傭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并將產品推向市場。選項A符合題意;而選項BCD與題干內容不符,故選A。7、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①五四精神是1919年形成的精神,②抗戰(zhàn)精神是1931-1945年形成的精神,③長征精神是1934--1936年形成的精神,④井岡山精神是1928年形成的精神,由此可知,①④③②是正確的順序,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的時間排序是不正確的,排除;故選C。8、B【解析】

根據題文和所學知識可知,《權利法案》、《人權宣言》、《獨立宣言》體現了尊重和保障人權,故B正確。《權利法案》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后頒布的法律文獻,不是革命綱領,故排除A項。《獨立宣言》反抗的是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沒有反抗封建統(tǒng)治,故排除C項。題目考查的是“符合作者意思”,D項沒有體現作者的意思。故排除D項。故選B。9、C【解析】

根據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片一是彩陶,圖片二是半地穴式房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半坡原始居民時期使用的陶器是彩陶,居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AB項元謀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時期居住的是山洞,使用的是石器;D項河姆渡居民使用的是黑陶,居住的是干欄式房屋。所以ABD項與題意不符,C項符合題意,故選C。10、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商業(yè)貿易的繁榮也促進了貨幣交易量的增長,但長期以來市場上流通的是金屬貨幣,攜帶很不方便。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區(qū)商業(yè)十分繁榮,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但全國通用的主要還是銅錢。南宋時,紙幣發(fā)展成與銅錢并行的貨幣,這反映了兩宋時期商品經濟發(fā)達。紙幣的出現是商品經濟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同時又促進了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繁榮。選項D符合題意;選項ABC與題干內容不符,故選D。11、B【解析】

題干材料中“我們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即“求同存異”方針,這是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上,周恩來總理提出的。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12、A【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清政府和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消息傳來,在京應試的舉子們在康有為、梁啟超的領導下,聯名上書光緒帝,反對議和,謀求變法圖強。這次運動被稱為公車上書,轟動全國,維新變法運動由此揭開了序幕。故選A。13、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中國古代科技文化對世界的影響。根據古代文化科技常識可知,地動儀是東漢的張衡發(fā)明的,造紙術最早在西漢已經發(fā)明,雕版印刷術在唐朝時已經出現,北宋時期制成指南針,并開始用于航海事業(yè)。南宋時海外貿易發(fā)達,指南針廣泛用于航海,還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為后來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創(chuàng)造了條件。故選D??键c:人教課標版七年級下冊·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fā)展·燦爛的宋元文化(一)14、B【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1913-1921年,我國創(chuàng)辦了123家面粉廠;1914年我國面粉入超(指一定時期內,外貿進口總值超過出口總值,反之為出超)200萬擔以上,以1915年起開始出超,1920年達到300多萬擔,隨著帝國主義卷土重來,面粉業(yè)再度受挫。這說明一戰(zhàn)有利于我國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1914-1918年),帝國主義忙于戰(zhàn)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經濟的掠奪,中國民族工業(yè)得到一個迅速發(fā)展的良機,進入了“黃金時代”,故B符合題意;辛亥革命促進了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當時我國的面粉產量領先世界、近代中國的民族企業(yè)家資本雄厚與題干無關,故A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军c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15、D【解析】

從題干看出,“新航路開辟后,美洲的玉米、甘薯、馬鈴薯,通過各種渠道傳至世界各地”,說明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促進了物種的廣泛傳播?!帮嫴琛嫹侵蕹霎a的咖啡逐漸成為歐洲的時尚”,說明新航路開辟以后,豐富了人們的社會生活。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16、B【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50年到1952年實行的土地改革,廢除了封建剝削土地制度,實行了農民土地所有制,農民分到了屬于自己的土地,在政治上、經濟上翻了身,成為了土地的主人。A項指的是三大改造時期對農業(yè)改造的方式,將農民土地所有制轉變?yōu)榱斯兄?;C項是我國在社會主義探索時期的工業(yè)上的失誤;D項是改革開放后在農村進行的變革,土地性質集體所有制。故選B。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理解材料內容體現的是農民有了自己的土地,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都是建立在公有制或者是集體所有制的基礎之上的,農民有了自己的土地是在土地改革后。由此可以做出正確選擇。17、D【解析】

依據知識卡片的“蘇聯解體、鼎足之勢、俄羅斯、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蘇聯解體后,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終結,世界格局向著多極化方向發(fā)展。歐盟、日本、俄羅斯和中國成為牽制美國稱霸世界的主要力量。故D符合題意;AB出現在蘇聯解體之前,不符合題意;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與題干信息不符,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18、C【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深圳與浦東的崛起之路反復被說起”,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80年,中央決定設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qū);深圳是對外開放的“窗口”。1990年,上海浦東開發(fā)區(qū)建立。因此深圳和浦東的崛起,是我國改革開放取得成果的體現。選項C符合題意;邁出我國對外開放的第一步的是深圳;我國90年代對外開放的重點是上海浦東;標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的是“包產到戶”、實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選項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9、D【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薩拉熱窩事件的相關知識點。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的愛國青年在薩拉熱窩刺殺了奧匈帝國的斐迪南夫婦,這就是著名的薩拉熱窩事件,它成為了引發(fā)一戰(zhàn)的導火線,故選D??键c:人教版九年級上·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20、C【解析】

A、C項,孫中山認為中國革命歷時長久仍未成功,是由于“我黨組織之方法不善”,而蘇俄能夠短時間成功則是因為其擁有強有力的領導核心。結合所學可知,中國國民黨中各派斗爭激烈,黨中央領導力不強,孫中山從蘇俄的成功經驗中得出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對于革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其意在加強革命的領導核心,尤其注意孫中山找到的方法是“組織”上的方法,并不是革命道路上的方法。故A項不符合題意,C項符合題意。B、D項,結合所學可知,孫中山先生作為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創(chuàng)立者,并未放棄過資產階級代議制,同時他作為革命先行者,自始至終也未改變過反封建的斗爭目標。故B、D項不符合題意。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21、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魯曉夫擔任蘇聯黨和國家領導人后開始進行改革。他針對斯大林時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經濟、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他的改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從根本上改變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進入60年代改革帶來的各種矛盾日益突出,1964年,赫魯曉夫被迫下臺。這里“仍然深陷在舊時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主要是指赫魯曉夫改革沒有從根本上擺脫斯大林模式的束縛。故正確答案為A。B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A。22、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19年戰(zhàn)勝國與德國簽訂了《凡爾賽和約》,規(guī)定由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不許擁有空軍,陸軍人數不得超過10萬,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1921---1922年在美國的倡議下召開的華盛頓會議,簽訂了《九國公約》,內容有:尊重中國主權和獨立及領土完整;保證各國在華“機會均等,對外“門戶開放”。仔細審查A.①③表述正確,符合題意;②④表述錯誤,故含有②④的B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23、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③不符合題意,故把包含③的ABD項排除,故選擇C。24、D【解析】

根據“開創(chuàng)了一條有別于‘城市中心論’的革命道路?!笨芍牧媳砻髦泄沧灾魈剿鞲锩牡缆?,D符合題意;中共完全放棄“城市中心論”表述與史實不符,A排除;材料沒有涉及井岡山地區(qū)的群眾基礎好,B排除;毛澤東思想成為黨的指導思想是在中共七大召開時期,C排除。故選擇D。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其中帕特農神廟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與三大宗教無關,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26、核心:國家對經濟進行干預和指導;基礎:《全國工業(yè)復興法》【解析】

羅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是《國家工業(yè)復興法》,國家對經濟進行干預和指導是羅斯福新政的特點。27、《資治通鑒》《齊民要術》【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宋司馬光編寫的《資治通鑒》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資治通鑒》歷時19年編成。全書294卷,按年月日的順序記述了從戰(zhàn)國的韓、趙、魏三家分晉至五代末年共1362年的歷史。宋神宗對它的評價“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北朝的賈思勰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農民學家,著有《齊民要術》,書中總結了我國北方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介紹了農、林、牧、副、漁業(yè)的生產技術和方法;強調農業(yè)生產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農作物必須因地種植,不誤農時;提倡改進生產技術和工具?!洱R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農書。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原因:美國實現了國家統(tǒng)一,使國內市場更加廣闊,原料增多;奴隸制被廢除,為資本主義發(fā)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勞動力;變化:中國正在進行“洋務運動”,開啟了近代化開端。(2)作用:助手(配合);藥方:挽救銀行;直接救濟;以工代賑;通過《全國工業(yè)復興法》;大量興辦公共工程等(圍繞“羅斯福新政”作答)。(3)目的:推行霸權主義;稱霸世界;做法:“馬歇爾”計劃、美蘇冷戰(zhàn)、扶植西歐對抗社會主義陣營、扶植日本等。(4)贊成;原因:政治格局多極化加強;中國等發(fā)展中國家崛起;中、俄軍事實力加強,美國軍事霸主地位受到影響;美國自身實力衰落;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和平與發(fā)展是時代主題等。【解析】

(1)根據題干材料“北軍的勝利,美國的工業(yè)化大局已定”可以看出,材料說的是美國的南北戰(zhàn)爭。聯系所學可知,美國南北戰(zhàn)爭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使國內市場廣闊,原料增多;奴隸制的廢除,為發(fā)展資本主義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勞動力。這就決定了美國工業(yè)化的道路成為必然。此時的中國正在進行“洋務運動”,開啟了近代化開端。(2)依據材料二的漫畫“羅斯福給山姆大叔看病”寓意可知,國會在羅斯福新政中起到助手的作用。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羅斯??偨y(tǒng)為化解美國的危機,實行新政,采取措施挽救銀行;直接救濟;以工代賑,大量興辦公共工程;恢復工農業(yè)生產,國會通過《國家產業(yè)復興法》等。(3)依據課本所學可知,美國調整外交戰(zhàn)略,重返亞太,實施“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的實質是美國推行霸權主義政策,美國作為當今世界的唯一超級大國,一直妄想稱霸世界,建立單極世界。為了實現這一目的,二戰(zhàn)后美國采取了“馬歇爾”計劃、美蘇冷戰(zhàn)、扶植西歐對抗社會主義陣營、扶植日本等做法。(4)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贊同“霸權主義將失去生存空間”這一觀點。因為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不斷加強;中國等發(fā)展中國家日益崛起;俄羅斯、中國等的軍事實力不斷增強,也會影響美國的軍事霸主地位;美國自身實力的衰落;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军c睛】理解并識記美國南北戰(zhàn)爭、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羅斯福新政、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的相關史實。29、(1)雅典民主制度;公民大會(2)《權利法案》的頒布;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制度。(3)《獨立宣言》的發(fā)表;1787年美國憲法(4)《人權宣言》。巴黎人民起義攻占巴士底獄?!窘馕觥?/p>

(1)根據材料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