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一、全冊教材分析
六年級第二學期是小學階段最后個學期,教材從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學生進入第三學段的學習打好基礎出發(fā),
把六年級(卜.冊)的教學內(nèi)容分成兩部分編排。在前二個單元里教學新知識,全面完成《標準》規(guī)定的第二學段的
教學內(nèi)容和具體目標。在總復習里重點地系統(tǒng)復習小學階段教學的主要知識,在深化理解的同時組織更合理的認知
結(jié)構,通過適當?shù)木毩曅纬杀匾募寄?,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數(shù)學素養(yǎng)。
新授內(nèi)容仍然分二個領域安排。
“數(shù)與代數(shù)”領域:比例的有關知識,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解決問題的策略。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內(nèi)容之
一。教學正比例和反比例,著重理解正比例的意義和反比例的意義,讓學生在現(xiàn)實的情境中作出相應的判斷。根據(jù)
《標準》的精神,教材適當加強了正比例關系圖像的教學,不再安排解答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應用題。比例的知識有
比例的意義、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和解比例。這些知識有助于理解圖形的放大與縮小,能用來解決有關比例尺的問題。
在解決問題的策略里,教學轉(zhuǎn)化的思想和方法。轉(zhuǎn)化能使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能把未知的內(nèi)容變成已知的內(nèi)容。
所以,轉(zhuǎn)化是重要的認知策略,也是常用的解決問題策略。對于轉(zhuǎn)化思想,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jīng)有較豐富的體
驗。本冊教材繼續(xù)教學轉(zhuǎn)化,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和應用,通過具體的轉(zhuǎn)化活動,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空間與圖形”領域:教學圓柱和圓錐,圖形的放大或縮小,確定位置等內(nèi)容。圓柱與圓錐是本冊教材的乂?
個重點內(nèi)容,包括圓柱和圓錐的形狀特征,圓柱的表面積及計算方法,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及計算方法等知識。圖形
的放大和縮小是小學數(shù)學新增加的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初步了解圖形可以按一定的比例發(fā)生大小變換。這個內(nèi)容安排
在第三單元里,結(jié)合比例的知識進行教學。確定位置也是新增的教學內(nèi)容,在初步認識方向的基礎上,用“北偏東
幾度”“南偏西幾度”的形式量化描述物體所在的具體方向,還要聯(lián)系比例尺的知識,用“距離多少”的形式描述
物體所在的位置。教材嚴格遵照《標準》的要求,精選傳統(tǒng)小學數(shù)學里有關形體的知識,增加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空
間知識,讓學生在獲得必需的數(shù)學事實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總復習的內(nèi)容也按四個領域編排。根據(jù)《標準》里具體目標的設計分類,在“數(shù)與代數(shù)”領域里把內(nèi)容分成數(shù)
的運算、數(shù)的認識、式與方程、正比例與反比例四個部分進行復習。把解決實際問題納入數(shù)的運算、式與方程兩個
部分,突出數(shù)學知識的實際應用。"空間與圖形”領域里的內(nèi)容分圖形的認識、圖形的變換、圖形的位置三個部分
進行復習?!敖y(tǒng)計與概率”領域的內(nèi)容分統(tǒng)計、可能性兩個部分進行復習。在總復習里還安排了上述三個領域內(nèi)容
的綜合應用,分別研究住房面積的變化、旅游費用的預算、調(diào)查周圍的綠地面積、在生活中如何節(jié)約用水。這些問
題都具有較強的知識性、實踐性、應用性,并富有教育意義。
班別:時間:年月日周次:周星期:星期
課題第課時
知識與能力:通過初步認識圓柱和圓錐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等,初步體會“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
目標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由面旋轉(zhuǎn)成體的過程,認識圓柱和圓錐,了解圓柱和圓錐的基本特征,
知道圓柱和圓錐的各部分名稱。
1、聯(lián)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認圓柱和圓錐體的物體,并能抽象出幾何圖形的形狀來。
教學
重點2、通過觀察,初步了解圓柱和圓錐的組成及其特點。
教學通過觀察,初步了解圓柱和圓錐的組成及其特點。
難點
各種面、圓柱和圓錐模型
教學用具
修改備
教學過程
注
一-、活動i
如圖:將自行車后輪架支起,在后車車條上系上彩帶。轉(zhuǎn)動后車輪,觀察并思考彩帶隨著
車輪轉(zhuǎn)動后形成的圖形是什么?
學生根據(jù)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彩帶隨著車輪的轉(zhuǎn)動形成了圓)說明自己的想法,并體驗:點動成
線
二、活動二
觀察下面各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h一----------J
\1/?■m*-
■山一
二,二—_■~^'■
■
學生發(fā)現(xiàn)
風箏的每一個節(jié)連起來看,形成了一個長方形;雨刷器掃過后兆,成T'半圓形
學生體驗:線動成面
三、洋;動三
如圖:用紙片和小棒做成下面的小旗,快速的旋狀小棒,觀察并想象旋轉(zhuǎn)后形成的圖形,
再連一連。
1、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然后根據(jù)想象的圖形連線
1——1(圓柱)2——3(球)3——4(圓錐)4——2(圓臺)
2,介紹:圓柱、圓錐、球的名稱。并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觀察介紹…卜.這幾個立體圖形的特
點。指名請學生說。
小結(jié):我們學過的長方體、正方體都是由平面圍成的立體圖形,今天我們學習的圓柱、圓
錐和球也是立體圖形,只是與長方體、正方體不同,圍成的圖形上可能有曲面。
四、找一找
請你找一找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
五、說一說
圓柱與圓錐有什么特點?和小組的同學互相說?說
圓柱:有兩個面是大小相同的圓,有另一個面是曲面。
圓錐:它是由一個圓和一個曲面組成的。
六、認--認
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圓柱有一個曲面,叫做側(cè)面。圓
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圓錐的底面是一個圓。圓錐的側(cè)面是一個曲面。從圓錐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
(教師畫出平面圖進行講解。并在圖上標出各部分的名稱。)
七、練一練
1、找?找,下圖中哪些部分的形狀是圓柱或者圓錐?
再和同學們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或者圓錐的。
2、下面圖形中是10柱或網(wǎng)錐的在括號里寫出圖形的名稱,并標出地面的直徑和高。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班別:時間:年月日周次:周星期:星期
課題第課時
知識與能力:使學生認識圓柱的特征,認識圓柱側(cè)面的展開圖。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等,初步體會“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由面旋轉(zhuǎn)成體的過程,認識圓柱和圓錐,了解圓柱和圓錐的基本特征,
目標
知道圓柱和圓錐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
使學生認識圓柱的特征
重點
教學
理解圓柱側(cè)面展開是長方形,并理解長與寬與圓柱之間的關系。
難點
教師與學生每人帶一個圓柱,教師給學生每4人小組發(fā)一個紙制的圓柱。每位學生準備
教學用具
好制作圓柱的材料。
修改備
教學過程
注
一、復習
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
誰能說一說長方體的特征?(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圍成的,相對的兩個長方形完全相同,
長方體的高有無數(shù)條。)正方體呢?
誰能說一說我們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哪些知識?
二、新授
教師: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一種新的立體圖形:圓柱體,簡稱圓柱。
1、初步印象
2、
教師:同學們,請你們用眼睛看,用手摸,說一說圓柱與長方體的有什么不同?
(圓柱是由2個圓,1個曲面圍成的。)
2、小組研究:圓柱的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面與面之間又有什么聯(lián)系呢?
3、交流和匯報
(1)關于兩個圓形得出:上下2個圓是完全相等的圓,它們都是圓柱的底面。(2)關于曲
面得出:它是圓柱的側(cè)面,如果沿著高展開,可以得到?個長方形或正方形,如果沿著斜線展
開可以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展開后的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相當于
圓柱的高。
(3)關于圓柱的高: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圓柱的高。高有無數(shù)條。高有時也可用長、厚、
深代替。
3、舉例說明進一步明確特征
4、
教師:既然大家對圓柱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那么在生活中那些物體是圓柱呢?
(學生舉例,再讓學生自己判斷。當有一個學生說粉筆是圓柱時,教師可讓學生進行討論。)
5、運用知識進行判斷
下面哪些圖形是圓柱?哪些不是?說明理由。
6、制作圓柱
三、練習
1、運用知識進行判斷
下面哪些圖形是圓柱?哪些不是?說明理由。
四、課堂小結(jié):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班別:時間:年月日周次:周星期:星期
課題第課時
知識與能力:能根據(jù)具體情境,靈活運用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
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過程與方法:通過想象、操作等活動,知道圓柱側(cè)面展開后可以是一個長方形,加深對圓柱
教學
目標特征的認識,發(fā)展空間觀念。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結(jié)合具體情境和動手操作,探索圓柱側(cè)面積的計算方法,掌握圓柱側(cè)面積和
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柱的側(cè)面積和表面積。
教學使學生認識圓柱側(cè)面展開圖的多樣性。
重點
教學
學生能夠?qū)⒄归_圖與圓柱體的各部分建立聯(lián)系,并推導出圓柱側(cè)面積、表面積的計算公式。
難點
課件、圓柱體的瓶子、剪子
教學用具
修改備
教學過程
注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興趣。
10cm
_曰—拿出圓柱體茶葉罐,誰能說說圓柱由哪兒部分組成的?想一想工人叔叔做
I2這個茶葉罐是怎樣卜.料的?(學生會說出做兩個圓形的底面再加一個側(cè)面)那
么大家猜猜側(cè)面是怎樣做成的呢?(說說自己的猜想)
二、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問題。
研究圓柱側(cè)面積
1、獨立操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紙質(zhì)小圓柱,長方形紙,剪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驗證
剛才的猜想。
2、觀察對比:觀察展開的圖形各部分與圓柱體有什么關系?
3、小組交流:能用已有的知識計算它的面積嗎?
4、小組匯報。(選出一個學生已經(jīng)展開的圖形貼到黑板上)
重點感受:圓柱體側(cè)面如果沿著高展開是一個長方形。(這里要強調(diào)沿著高剪)這個長方
形與圓柱體上的那個面有什么關系?(長方形的長是圓柱體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是圓柱體的高)
長方形的面積=圓柱的側(cè)面積即長X寬=底面周長*高,所以,
圓柱的側(cè)面積=底面周長X高5側(c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Xh
如果已知底面半徑為r,圓柱的側(cè)面積公式也可以寫成:S側(cè)=2f[rxh
如果圓柱展開是平行四邊形,是否也適用呢?
學生動手操作,動筆驗證,得出了同樣適用的結(jié)論。(因為剛才學生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剪開
的,所以可能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這種情況。此時可以讓已經(jīng)得出平行四邊形的學生介紹一下他的剪法,
然后大家拿出準備好的圓柱紙盒用此法展開)
研究圓柱表面積
1、現(xiàn)在請大家試著求出這個圓柱體茶葉罐用料多少。
學生測量,計算表面積。
2、圓柱體的衣面積怎樣求呢?
得出結(jié)論: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cè)面積+底面積
3、動畫:圓柱體表面展開過程
三、實際應用
1、解決書上的例題
等甘、現(xiàn)在,你能算出圓柱
彳形盒子的表面積了
側(cè)面積:2X3.14X10X30=1884(cm2)
底面積:3.14x102=314(cm2)
表面積:1884+314x2=2512(cm2)
答:o
2、填空
圓柱的側(cè)面沿著高展開可能是()形,也可能是()形。第二種情況是因為()
3、要求?個圓柱的表面積,?般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4、教材第六頁試一試。
如圖,做一個無蓋的圓柱形鐵皮水桶,底面
4分米,高為5分米,至少需要多大面積的
板書設計:
圓n柱體的表面積
圓柱的側(cè)面積=底面周長*高T5側(c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h
,tT
長方形面積=長X寬
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cè)面積+底面積x2
課后反思:
班別:時間:年月日周次:周星期:星期
課題第課時
知識與能力:進一步理解圓柱體側(cè)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
教學過程與方法:掌握求圓柱的側(cè)面積、表面積的方法,并能運用到實際中解決問題。
目標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結(jié)合具體情境和動手操作,探索圓柱側(cè)面積的計算方法,掌握圓柱側(cè)
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柱的側(cè)面積和表面積。
教學
掌握求圓柱的側(cè)面積、表面積的方法,并能運用到實際中解決問題。
重點
教學
圓柱表面積的實際應用。
難點
教學用具
修改備
教學過程
注
一、基本練習
求圓柱的表面積。
二、實際應用
如圖,壓路機前輪特動I周,
壓路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求壓路的面積是求什么?
一個圓柱形水池,水
底面都要鑲上瓷磚,
直徑6米,池深1.2米
的面積最多是多少平二
說自己的想法,獨立解答。
三、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
(0找一個圓柱形物體,量出它的高和底面直徑,計算
面積。
(2)制作一個底面直徑和高都是10厘米的圓柱形紙盒。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班別:時間:年月日周次:周星期:星期
課題第課時
知識與能力:通過圓柱切分和拚合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圓柱的特征認識,掌握圓柱
體表面積變化的規(guī)律。
過程與方法:掌握求圓柱的側(cè)面積、表面積的方法,并能運用到實際中解決問題。
教學
目標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結(jié)合具體情境和動手操作,探索圓柱側(cè)面積的計算方法,掌握圓柱側(cè)
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柱的側(cè)面積和表面積。
教學
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積極思考,提高空間的想象能力。
重點
教學
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難點
教學用具
修改備
教學過程
注
一、復習
回憶圓柱體的特征、側(cè)面積、表面積的求法。
二、習題練習
1、選擇正確答案
<1)個圓柱木棒,底面直徑2厘米,高3厘米,如果沿地面直徑縱剖后,表面積之和增
力口()厘米。
(2)把圓柱的鋼材沿平行地面的方向截成三段,表面積之和增加12平方厘米,鋼材的
第面積應是()
2、討論并解答
一個圓柱木塊,高減少1厘米后,表面積就減少了6.28平方厘米,這個圓柱的底面積是多
少平方厘米?
3,測量黃瓜表面積實踐作出練習
三、作業(yè);數(shù)學書6頁789題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班別:時間:年月日周次:周星期:星期
課題第課時
知識與能力:通過切割圓柱體,拼成近似的長方體,從而推導出圓柱的體積公式這一教學過
程,向?qū)W生滲透轉(zhuǎn)化思想。
教學
過程與方法:通過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目標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理解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計算公式;會運用公式計算圓柱
的體積
圓柱體體積的計算
教學
重點
教學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
難點
圓柱體學具、課件
教學用具
修改備
教學過程
注
?、復習引新
1.求下曲各圓的面積(回答)。
⑴r=l厘米;(2)d=4分米;(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6.28米。
要求說出解題思路。
2.想一想:學習計算圓的面積時,是怎樣得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指出:把一個圓等分
成若干等份,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是圓的面積。
3.提問:什么叫體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
4.已知長方體的底面積s和高h,怎樣計算長方體的體積?(板書: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x
高)
二、探索新知
1、根據(jù)學過的體積概念,說說什么是圓柱的體積。(板書課題)
2、怎樣計算圓柱的體積呢?我們能不能根據(jù)圓柱的底面可以像上面說的轉(zhuǎn)化成?個長方形,
通過切、拼的方法,把圓柱轉(zhuǎn)化為已學過的立體圖形來計算呢,現(xiàn)在我們大家一起來討論。
3.公式推導。(有條件的可分小組進行)
(1)請同學指出圓柱體的底面積和高。
(2)回顧圓面積公式的推導。(切拼轉(zhuǎn)化)
(3)探索求圓柱體積的公式。
根據(jù)圓面積剪、拼轉(zhuǎn)化成長方形的思路,我們也可以運用切拼轉(zhuǎn)化的方法把圓柱體變成學
過的兒何形體來推導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你能想出怎樣切、拼轉(zhuǎn)化嗎?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以
卜.實驗,邊觀察邊思考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與拼成的幾何形體之間的關系。教師演示圓柱
體積公式推導演示教具:把圓柱的底面分成許多相等的扇形(數(shù)量一般為16個),然后把圓柱切
開,照下圖拼起來,(圖見教材)就近似,一個長方體。可以想象,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體
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體。
(4)討論并得出結(jié)果。
你能根據(jù)這個實驗得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嗎?為什么?讓學生再討論:圓柱體通過切拼,
圓柱體轉(zhuǎn)化成近似的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底面積與圓柱體的底面積相等,這個長方體的高與
圓柱體的高相等。因為長方體的體積等于底面積乘以高,所以,圓柱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是:圓
柱的體積=底面積x高(板書:圓柱的體積=底面積x高)用字母表示:
(板書:V=Sh)
(5)小結(jié)。
圓柱的體積是怎樣推導出來的?計算圓柱的體積必須知道哪些條件?
4.教學算一算
/-----/------x
已知一根柱子的
g底面半徑為0.4米.高\
厲彳步為5米。你能算出它的
、體積嗎?/
審題。提問:你能獨立完成這題嗎?指名一同學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列式依據(jù)是什么?應注意哪些問題?最后結(jié)果用體積單位)
教學“試一試”
/試一中
(1)一個圓柱形水桶,從桶內(nèi)量得底面直徑是3分米、
米,這個水桶的容積是多少升?
(2)一根圓柱形鐵棒,底面周長是12.56厘米,長是10(
的體積是多少?
小結(jié):求圓柱的體積,必須知道底面積和高。如果不知道底面積,只知道半徑r,通過什么途徑
求出圓柱的體積?如果知道d呢?知道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呢?知道r、d、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都要先求出底面積再求體積。
三、鞏固練習:練習冊練習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這個公式是怎樣得到的?指出:這節(jié)課,我
們通過轉(zhuǎn)化,把圓柱體切拼轉(zhuǎn)化成長方體,(在課題下板書:圓柱些長方體)得出了圓柱體的體積
計算公式V=Sh。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班別:時間:年月|:|周次:周星期:星期
課題第課時
知識與能力: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并能應用到實際解決問題中。
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思維能力;讓學生認識“轉(zhuǎn)化”的思考方法。
教學
目標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理解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計算公式;會運用公式計算圓柱
的體積。
教學
理解和掌握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
重點
教學
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難點
教學用具
修改備
教學過程
注
一、基本練習
計算下面各圓柱的體積。
二、實際應用
一個裝滿稻谷的圓柱形糧囤,底面面積為2米2,高為80厘米…
立方米稻谷約重600千克,這個糧囤存放的稻谷約重多少千克?
說解題思路
這個杯子能否裝下3000毫升
的牛奶?
114cmi
說說你的解題思路
一個裝滿稻谷的圓柱形糧囤,底面面積為2米2,高為80.
立方米稻谷約重600千克,這個糧囤存放的稻谷約重多:
這道題的注意的地方:單位的統(tǒng)一
下面的正方體和圓柱哪個體積大?
說說哪個體積大?為什么?
一個圓柱形容器的底面直徑是10厘米,把一塊鐵塊
放入這個容器后,水面上升2厘米,這塊鐵塊的體積
是多少?
上升的2厘米是什么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班別:時間:年月日周次:周星期:星期
課題第課時
知識與能力: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建立立體圖形意識,認識圓錐
過程與方法:會運用公式計算圓鏈的體積.
教學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思維能力;讓學生認識“轉(zhuǎn)化”的思考方
目標
法。
教學
認識圓錐的特征
重點
教學
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
難點
教學用具(1)鉛筆、卷筆刀(2)圓錐體、圓柱體教具各1個(3)大三角板一個
教學過程修改備注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一支圓柱形鉛筆,問:這是什么形體?你能說說圓柱體各部分的名稱和它的特
征嗎?
生述
2、問:把這支鉛筆橫截成兩段,各是什么形體?
猜一猜,把它放進卷筆刀卷一卷,會出現(xiàn)什么形體?生述完后師操作,出現(xiàn)一個131錐體。
這就是我們這堂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板書課題:圓錐的認識。
看了課題后,你想學習什么?
二、講授新課:
放手尋找圓錐體各部分名稱。
(1)聯(lián)系實際舉例。
師問:日常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物體是圓錐形的?
(2)引導觀察特征
取出圓錐體學具,問:
我們要進一步認識圓錐,可以用哪些方法?(看一看,摸一摸)
請大家看一看,摸一摸圓錐,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說給同桌聽。
讓一生上來指,回答后師板書:
頂點:1個
側(cè)面(曲面)
面:2個
底面(圓)
同桌互指互說一遍。
認識圓錐的高
(1)顯示兩個圓錐一個高、一個低,問:觀察這兩個圓錐,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高、低
不同)是由圓柱的什么決定的?
下面我們來研究圓錐的高。你想知道什么?(什么是圓錐的高?圓錐有幾條高?在哪
里?怎么畫等)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來自學課本。
(2)討論交流
知識與能力:.什么是圓錐的高?
過程與方法:.①拿出一個捏成圓錐體的橡皮泥,這條高在圓錐的哪里?看見嗎?指母線,這
條是不是圓錐的高?
②利用手中的工具,四人小組合作找出圓錐的高.(工具:小刀、繩子)
③交流匯報:
生匯報用小刀把圓錐切開,師問:切時要注意什么?這樣切可以嗎?顯示斜切的過程,
為什么?(和底面不垂直)這樣切可以嗎?顯示沿著底面直徑的平行線切的過程,為什么?
(沒有從頂點出發(fā),找不到圓心)拉時要注意什么?(跟底面直徑垂直)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操作,你能再來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圓錐的高?圓錐的高
有兒條?為什么?
D.在下發(fā)的練習紙上的立體圖上畫高,標上字母h。
3、測量圓錐的高
(1)我們在一個可切開的圓錐體上找到了它的高,那么在一些不可切的物體上怎樣找
到它的高,并知道高是多少呢?同桌互相商量一下,利用手中的工具,互相配合著試試看,
量出圓錐體學具的高,有困難的可以看書本。
(2)操作
(3)匯報測量的步驟及測量結(jié)果。
師問:其實,同學們手中的圓錐高度都是?樣的,為什么測量結(jié)果不太?致呢?你認為
測量時要注意什么?
(圓錐平板必須放平、刻度處理、尺子必須豎直等)
4、認識圓錐側(cè)面展開圖
讓學生把圓錐體學具側(cè)面剪開,
問:側(cè)面展開是什么形狀?(扇形)
5、想象,對圓柱有?個完整的認識。
出示直角三角板:握住一個角的頂點旋轉(zhuǎn)一周,會形成一個什么形體?三角形的三條邊
分別是圓錐體的什么?
三、鞏固練習
1、找?找,哪些圖形是圓錐體,哪些物體是由圓錐體和其它物體組成的?
2、判斷
(1)圓錐有無數(shù)條高()
(2)圓錐的底面是一個橢圓()
(3)圓錐的側(cè)面是一個曲面,展開后是一個扇形()
(4)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上任意一點的連線叫做圓錐的高()
3、同桌交流說說圓柱和圓錐的特征,并比較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指名回答后,整
理入下表:
四、總結(jié)
我們學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班別:時間:年月日周次:周星期:星期
課題第課時
知識與能力:使學生理解求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過程與方法:會運用公式計算圓錐的體積.
目標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思維能力;讓學生認識“轉(zhuǎn)化”的思考方
法。
教學
圓錐體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重點
教學
正確理解圓錐體積計算公式.
難點
教學用具
修改備
教學過程
注
一、鋪墊孕伏
1、提問:
(1)圓柱的體積公式是什么?
(2)投影出不圓錐體的圖形,學生指圖說出圓錐的底面、側(cè)面和局.
2、導入: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圓錐,掌握了它的特征,那么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
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圓錐的體積)
二、探究新知
(-)指導探究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1、教師談話:
下面我們利用實驗的方法來探究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老師給每組同學都準備了兩個圓錐
體容器,兩個圓柱體容器和一些沙土.實驗時,先往圓柱體(或圓錐體)容器里裝滿沙土(用
直尺將多余的沙土刮掉),倒人圓錐體(或圓柱體)容器里.倒的時候要注意,把兩個容器比
一比、量一量,看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并想一想,通過實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學生分組實驗
學生匯報實驗結(jié)果
①圓柱和圓錐的底面積相等,高不相等,圓錐體容器裝滿沙土往圓柱體容器里倒,倒了?
次,又倒了一些,才裝滿.
②圓柱和圓錐的底面積不相等,高相等,圓錐體容器裝滿沙土往圓柱體容器里倒,倒了兩
次,又倒了一些,才裝滿.
③圓柱和圓錐的底面積相等,高相等,圓錐體容器裝滿沙土往圓柱體容器里倒,倒了三次,
正好裝滿.
4、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
圓柱體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體積的3倍或圓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圓柱體
積的3.
板書:3
5、推導圓錐的體積公式:用字母表示圓錐的體積公式.6、思考:要求圓錐的體積,必須
知道哪兩個條件?
7、反饋練習
圓錐的底面積是5,高是3,體積是()
圓錐的底面積是10,高是9,體積是()
(-)算一算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說說解題方法
三、全課小結(jié)
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從兩個方面談:圓錐體體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和公
式的應用)
板書設計:
四、板書設計
3
課后反思:
班別:時間:年月日周次:周星期:星期
課題第課時
知識與能力:進一步掌握圓柱和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熟練地運用公式計算圓錐的體
積。
教學
目標過程與方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進一步熟悉圓錐的體積計算
教學
圓錐的體積計算
重點
教學
圓錐的體積計算
難點
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置備
?、基本練習
I.計算下圜耳網(wǎng)饞M體儀.
圓錐體積計算公式
2.3.5米2=()分米23400厘米2=(
2300分米3=()米36.5升=()理
4000毫升=()厘米,=()分米'0.083米3=(
相鄰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相鄰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二、實際應用
.一個圓錐形零件,它的底面半徑是5厘米,高是底面半徑的3匈
這個零件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測量中經(jīng)常使用金屬制作的鉛錘。這:
金屬每立方厘米的質(zhì)量?約為7.8克,這,
鉛錘約多少克?
6.有一座圓錐形帳篷,底面直徑約5米,高約3.6米。
(1)它的占地面積約是多少平方米?/--
(2)它的體積約是多少立方米?j
占地面積是求得什么?
張大伯豕有一堆小麥,堆成『圓錐形,張大伯覺得其底面周
9.42米,高是2米,這堆小麥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如果每立
小麥的質(zhì)量為700千克,這堆小麥有多少千克?
三、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
一個閾有期才笑龍況.底面積是12度*2,
南至5厘米。
(1)十D來才匕它狂成同樣底面大,J、收畫]
鏘,迂個閶專住g1街是多少?
(2)々口把才匕它理成向秤商ig回鏘,送
個圓鏘白勺底西積W多少?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班別:時間:年月日周次:周星期:星期
課題第課時
知識與能力:能在老師指導下,進行單元知識整理。加深理解和掌握圓柱和圓錐體積計算公
式的推導,聯(lián)系前面所學有關內(nèi)容,形成有關體積計算的知識結(jié)構。
教學過程與方法:會應用公式熟練進行計算,獨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掌握一定的問題解決策略。
目標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本課教學,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良好品質(zhì),開發(fā)學生智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
維
教學
會應用公式熟練進行計算,獨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重點
教學
難點
教學用具
修改備
教學過程
注
一、進行知識整理。
二、針對性練習。
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等底等高,體積和是48立方厘米,圓柱體()
把一個圓柱削成?個最大的圓錐,削去18立方厚米,圓柱體積是()
圓柱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的()
圓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
圓柱的體積比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多()
圓錐的體積比和它等底等高圓柱的體積少()
三.填空題:
1、個圓柱體,側(cè)面展開圖是正方形,它的邊長是18.84厘米,它的底面半徑是()厘米。
2、?個圓柱和?個圓錐的底相等,體積也相等.圓柱的高是1.2分米,圓錐的高是()分米.
3、學校修建一個圓形噴水池,容積是37.68立方米,池內(nèi)直徑是4米,.那么這個水池深()
米.
四.求下組合體的體積:(單位:厘米)(7分)
五.應用題:(第(1)8分淇它每題7分洪29分)
1.一根空心鋼管長2米,內(nèi)直徑是10厘米,外直徑是20厘米,如果每立方厘米的鋼材重7.8克,
這根鋼管重多少千克?
2.把圓柱體鐵塊熔制成一個圓錐體鐵塊,已知圓柱的底面半徑是2厘米,高是3厘米,熔制成圓
錐的底面半徑是3厘米.那么圓錐的高是多少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班別:時間:年月日周次:周星期:星期
課題第課時
教學知識與能力:結(jié)合具體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大量互相依夕顧的變量。
過程與方法:在具體情境中,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
目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和辨證能力
教學
在具體情境中,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
重點
教學
在具體情境中,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
難點
教學用具
修改備
教學過程
注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用手勢表示出自己從出生到現(xiàn)在身高的變化。
2、用手勢表示出自己從出生到現(xiàn)在體重的變化。
3、師:身高、體重都會變化,這些都是變化的量。(板書課題)
(二)觀察表格,感知變量。
1、出示小明的體重變化情況表。
師:這是小明的體重變化情況表。
(1)從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上表中哪些量在發(fā)生變化?
(3)請用折線統(tǒng)計圖畫出小明的體重變化情況。
(4)說?說小明10周歲前的體重是如何隨年齡增長而變化的?
2、說一說。
(1)我發(fā)現(xiàn)()隨()的增加而增加。
(2)我發(fā)現(xiàn)()隨()的減少而減少。
3、師:通過你們舉的例子,可以發(fā)現(xiàn)什么?
(三)通過讀圖,感受變量。
1、師:駱駝被稱為“沙漠之舟”,它的體溫隨時間的變化而發(fā)生較大的變化。
2、出示駱駝體溫隨時間的變化統(tǒng)計圖。
3、讀懂統(tǒng)計圖。
(1)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天中,駱駝體溫最高是多少?最低是多少?
4、感受量的周期變化。
(1)?天中,在什么時間范圍內(nèi)駱駝的體溫在上升?在什么時間范圍內(nèi)駱駝的體溫在下
降?
(2)第二天8時駱駝的體溫與前?天8時的體溫有什么關系?
(3)第二天,在什么時間范圍內(nèi)駱駝的體溫在上升?在什么時間范圍內(nèi)駱駝的體溫在下
降?第三天呢?
(4)每天駱駝的體溫總是怎樣變化的?
(四)建立模型,感悟變量。
1、出示蟋蟀叫的次數(shù)與氣溫之間關系的情境。
2、你能用式子表示這個近似關系嗎?
即氣溫h=t4-7+3o
3、理解式子中量的變化。
師:如果蟋蟀叫了7次,這時的氣溫大約是多少?
如果蟋蟀叫了14次,這時的氣溫大約是多少?
如果蟋蟀叫了28次呢?
你能發(fā)現(xiàn)蟋蟀叫的次數(shù)與氣溫之間是怎樣變化的?
4、舉出而變化的例子。
5、通過舉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個量隨另?個量變化而變化,這些量就是變化的量。
(五)總結(jié),談談收獲。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班別:時間:年月日周次:周星期:星期
課題正比例的意義第課時
知識與能力:結(jié)合豐富的實例,認識正比例。
過程與方法:能根據(jù)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相關聯(lián)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學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利用正比例解決?些簡單的生活問題,感受正比例關系在生活中的廣
目標泛應用。
教學
教學重點:能根據(jù)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相關聯(lián)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重點
教學
教學難點: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難點
教學用具
修改備
教學過程
注
(-)創(chuàng)設情境,體會相關聯(lián)的兩個量的變化情況。
1、師: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變化的量,知道了生活中有許多相關聯(lián)的量,誰來說說什么
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教師板書,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你能
舉個例子說說什么樣的兩個量是相關聯(lián)的量嗎?
2、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還有什么特殊的關系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
(-)探究新知。
1、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的變化關系(教師引導)
師:出示教材表(D,根據(jù)右邊的圖象把表格填完整,并根據(jù)問題觀察表中填好的數(shù)據(jù),
思考應該怎樣解答?
(1)填表,觀察正方形周長與邊長的變化關系,并用語言表達。
(正方形的周長總是邊長的4倍……)
(2)你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出來嗎?
(板書:周長+邊長=4(一定))也就是說周長與邊長的比值是一個定值,是不變的。
2、正方形的面積與邊長的變化關系(教程同上,學生先自主學習再交流)
(1)填表,說說正方形面積與邊長的變化規(guī)律。
(2)正方形的面積與邊長的比值是一個定值嗎?
3、比較這兩組變量的有什么區(qū)別
(三)正比例的意義。
1、教材20頁笫2題。
出示第2題:(按要求解答)
(1)你能把表格寫完整嗎?(獨立完成)
(2)說一說你是根據(jù)什么來填的?(小組交流)
(3)觀察路程與時間這兩種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小組討論、交流)
(路程+時間=90(一定),即路程與時間的比值(也就是速度)相同。)
2、教材20頁第3題。
(1)請把表格填寫完整。(獨立完成)
(2)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小組交流)
(3)從表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小組討論、交流)
(應付的價錢+質(zhì)量=3(一定),即應付的錢數(shù)與質(zhì)量的比值(也就是單價)相同。)
3、思考:從上面的(2、3)題中,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
他們都是兩個相關聯(lián)的量,一個量隨著另一個量的變化而變化,在變化過程中,兩個量的
比值相同,我們就可以說這兩個量成正比例。(板書)齊讀。
4、學生說說上面(2、3)題中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購買蘋果應付的錢數(shù)與質(zhì)量成正比例。
5、思考:你能說說如果判斷兩個量是不是正比例關系,需要符合哪些條件嗎?(學生討論、
交流)
6、想一想:(小組討論、交流)
(1)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成正比例嗎?面積與邊長呢?為什么?
(2)小明和爸爸的年齡變化情況如下,把表填寫完整。
小明的年齡/678910
歲1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滬科版九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滬科版選擇性必修1語文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西師新版必修3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滬教版必修1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版電力工程安全風險評估咨詢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勞動合同管理專項審計與優(yōu)化合同3篇
- 2025年度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研發(fā)中心項目派遣人員勞動合同簽訂及調(diào)整協(xié)議3篇
- 2025版內(nèi)部股權激勵與員工股權激勵計劃合同4篇
- 2025年度門衛(wèi)崗位績效考核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nóng)業(yè)蔬菜大棚租賃與農(nóng)業(yè)科技推廣合同4篇
- 勞務協(xié)議范本模板
- 2024年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生產(chǎn)事故應急救援賽項)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5大巴車租車合同范文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急診診療專家共識2024
- 人教版(2024)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期末測試卷(含答案)
- 2024年國家保密培訓
- 2024年公務員職務任命書3篇
- CFM56-3發(fā)動機構造課件
- 會議讀書交流分享匯報課件-《殺死一只知更鳥》
- 2025屆撫州市高一上數(shù)學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公司印章管理登記使用臺賬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