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部分地區(qū)高三三模語文試題匯編:古代詩歌閱讀_第1頁
陜西省部分地區(qū)高三三模語文試題匯編:古代詩歌閱讀_第2頁
陜西省部分地區(qū)高三三模語文試題匯編:古代詩歌閱讀_第3頁
陜西省部分地區(qū)高三三模語文試題匯編:古代詩歌閱讀_第4頁
陜西省部分地區(qū)高三三模語文試題匯編:古代詩歌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古代詩歌閱讀陜西省咸陽市2024年高考模擬檢測(三)語文試題(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登岳陽樓(其一)陳與義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蒼波無限悲?!咀ⅰ勘彼尉缚刀辏ü?127年)四月,金兵攻破開封,北宋滅亡。當時,陳與義被貶在陳留(在今河南開封東南)做監(jiān)酒稅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難民行列中,南奔襄漢,顛沛湖湘,流離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幾次登岳陽樓,與朋友悲傷國事,借酒消愁,寫下了數(shù)首詩歌以記其事,其中就有兩首《登岳陽樓》。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寫詩人面朝洞庭湖背靠長江,在一片慘淡的夕陽余暉之下,樓上的帷幔一動不動。B.頷聯(lián)寫詩人登臨三國時吳國和蜀國的分界之處,黃昏時在湖山下徘徊,感慨萬千。C.頸聯(lián)寫詩人三年來行程萬里,多災多難,今日登上這快要倒塌的岳陽樓眺望遠處。D.尾聯(lián)寫滿頭白發(fā)的詩人在風霜里登樓憑吊古人,看著遠處的古樹和湖水,無限傷悲。15.歷代評論家都認為,此詩是陳與義學習杜甫詩歌的成功之作。請結(jié)合杜甫的《登高》一詩,從意境和用詞兩個角度,簡要分析這首詩是如何學習杜甫表達自己的感傷之情的。【答案】14.C15.①首句意境開闊,氣勢磅礴,是學習杜甫《登高》的名句“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的寬闊宏偉的意境,為感懷家國、慨嘆時勢蓄勢。②頸聯(lián)效法杜甫《登高》詩“萬里”“百年”的用詞,詩從用“萬里“三年”對舉,既寫出了逃難的路途之遠,又指出了逃難的時間之長,抒發(fā)亡國后輾轉(zhuǎn)流離的憂憤之情。③尾聯(lián)“白頭吊古”“老木蒼波”則兼有杜甫《登高》“艱難若恨繁霜鬢”的用詞和“無邊落林蕭蕭下”的悲涼意境,氣韻蒼涼?!窘馕觥俊?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C.“這快要倒塌的岳陽樓”錯,“危”是“高”的意思,不是“倒塌”的意思。故選C?!?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表達手法和情感的能力。①首聯(lián)寫岳陽樓的地理位置,先從大處著墨,以洞庭湖和長江為背景,在一個宏觀視野中隆重推出岳陽樓。簾旌不動,湖面風平浪靜,夕陽緩緩西沉。頷聯(lián)從靜態(tài)舒緩的景物描寫中振起,轉(zhuǎn)而為強烈的抒情。杜詩前兩聯(lián)“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也是寫景,寫詩人登高所見之景,取景開闊,意境蒼涼悲壯。由此可知本詩首句意境開闊,氣勢磅礴,是學習杜甫《登高》的名句“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的寬闊宏偉的意境,為感懷家國、慨嘆時勢蓄勢。②頸聯(lián)以近于直呼的方式,發(fā)出了最高亢最強烈的吶喊:“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边@兩句詩,道出了一個亡國之臣心中的憤懣?!叭f里”與“三年”對舉,分別從空間、時間的跨度上來敘述其事,收到了雙重疊加的藝術(shù)效果,讀之讓人感慨萬分。詩人的“萬里來游”不過是萬里逃難的高雅說法,但是又無可奈何。心中的苦悶,只好在“遠望”中消解?!叭甓嚯y”,本來已經(jīng)不勝觳觫,卻還要在這里登高臨危,讓人不堪忍受。詩人處境窘迫,心系國家安危,感情深沉。頸聯(lián)效法杜甫《登高》詩“萬里”“百年”的用詞,詩從用“萬里“三年”對舉,既寫出了逃難的路途之遠,又指出了逃難的時間之長,抒發(fā)亡國后輾轉(zhuǎn)流離的憂憤之情。③尾聯(lián)情景相生,“風霜”既指秋色濃重,又與自己的“白頭”相映襯,且暗示了當時政治局勢的嚴峻,“老木滄波”既指眼前實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飽經(jīng)風霜的自我寫照。這樣的蒼涼氣韻,與杜詩中“無邊落木瀟瀟下”,“艱難苦恨繁霜鬢”相同。同樣的國破家亡,天涯淪落,此時此刻,杜甫成了詩人患難中的知己,因此,詩中自然有了杜詩中雄闊慷慨的風格。這首詩通過登樓觀感,抒發(fā)了詩人輾轉(zhuǎn)江湘、顛沛流離之苦,國家甌缺、中原動蕩之憂,以及老大悲傷的落寞情懷。詩的最后一聯(lián),顧影自憐,以無限悲涼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淪落天涯無盡的凄涼,國破家亡的無限悲痛,一切盡在不言中。尾聯(lián)“白頭吊古”“老木蒼波”則兼有杜甫《登高》“艱難若恨繁霜鬢”的用詞和“無邊落林蕭蕭下”的悲涼意境,氣韻蒼涼。陜西省榆林市2024屆高三三模語文試題(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4~15題。福州

張養(yǎng)浩聞?wù)f東南秀所鐘,此行處處覺詩工。

飛來天上三山島①,驚倒人間百歲翁。

荔子種成唐室禍,蘆花飄滿越王宮②。

斜陽無限興亡恨,何事煙波尚爾東?!咀ⅰ竣偃綅u,指福州城中的三座小山。②《史記·東越傳》:“越王宮,在福建閩侯縣北?!?4.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人化用了杜甫《望岳》中的詩句,以議論入題,開篇總寫福州景色神奇秀美,名不虛傳。B.“百歲翁”實指年紀老大、見多識廣之人。他們都被“驚倒”,足見福州自然景色的瑰麗。C.“荔子”句既點福州方物,又用唐王朝與荔枝的典故,譴責楊貴妃喜食荔枝釀成唐朝禍患。D.往日繁華的越王宮殿,如今蘆花遍地,滿目瘡痍,平實的描寫蘊含著昔盛今衰的感慨。15.詩歌最后兩句是如何將寫景和抒情融為一體的?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簡要分析。(6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14.(3分)C(“譴責楊貴妃喜食荔枝釀成唐朝禍患”錯誤,該句是寫進貢荔枝給唐王朝造成巨大災難,譴責唐朝統(tǒng)治者的生活奢侈和政治腐敗。)

15.(6分)①傍晚,太陽西斜,浩渺的煙波依舊東流,營造了蒼茫沉郁的氛圍。聯(lián)想唐、越衰敗,詩人觸景生情,生發(fā)無限興亡感慨。②江水依舊東流,自古以來不改向,詩人以此景比喻舊的歷史教訓仍在重復,表達對當下朝廷的關(guān)切、對現(xiàn)實社會的思考。(每點3分)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qū)2024屆高三三模語文試卷(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4~15題。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駿馬似風飆,鳴鞭出渭橋。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①。陣解星芒②盡,營空海霧消。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③?!咀ⅰ竣偬祢湥盒倥苑Q“天之驕子”。②星芒:古人認為客星呈現(xiàn)白色的光芒,就是戰(zhàn)爭的征兆。③麟閣:即麒麟閣,在未央宮中。漢宣帝時曾繪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翩我Γ杭椿羧ゲ?。14.下列對本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中首聯(lián)通過駿馬奔馳的描寫,說明兵強馬壯、軍隊士氣旺盛,又渲染了軍情急迫的緊張氣氛,生動表現(xiàn)了戰(zhàn)士們出征時的迅速與激昂。B.頷聯(lián)布局簡潔,筆法洗煉,從軍隊出發(fā)到克敵制勝,從“彎弓”到“插羽”,瞬間就完成了一個大轉(zhuǎn)折,省掉了鏖戰(zhàn)情節(jié)和廝殺場面的描寫。C.尾聯(lián)是說軍隊凱旋后只有像霍嫖姚這樣的大將才能被繪像于麒麟閣,在贊揚將士們的獻身精神之余,也許“獨有”二字略有諷刺當政者之意。D.這首詩前六句為總的鋪敘以引出結(jié)尾兩句的感慨。在前六句中,前三句描繪出師時的雄壯,后三句寫破敵時的艱難。全詩筆力雄健,結(jié)構(gòu)新穎。15.結(jié)合全詩的意境與情感,談?wù)勀銓υ娭小瓣嚱庑敲⒈M,營空海霧消”兩句的理解和認識。(6分)14.(3分)D(“后三句寫破敵時的艱難”錯,破敵艱難在詩中沒有體現(xiàn),恰恰相反,表現(xiàn)的是破敵之速。)15.(6分)①從意境上看,這兩句描繪了一幅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的場景?!瓣嚱庑敲⒈M”中,“陣解”意味著戰(zhàn)爭的結(jié)束;“星芒盡”則形象地描繪了戰(zhàn)場上星辰的光芒隨著戰(zhàn)斗的結(jié)束而消失,象征著戰(zhàn)爭的殘酷和激烈已經(jīng)過去。而“營空海霧消”則進一步描繪了戰(zhàn)后的寧靜與和平,軍營空曠無人,海霧也隨之消散,展現(xiàn)出一種戰(zhàn)爭后的寂寥與寧靜。②在情感上,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戰(zhàn)爭的深刻反思和對和平的渴望。通過描繪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的場景,詩人傳遞出對戰(zhàn)爭殘酷性的批判和對和平安寧生活的向往。③這兩句詩也隱含著對戰(zhàn)士們的深深敬意,他們?yōu)榱藝业陌矊幒兔褡宓淖饑溃⒂聤^戰(zhàn),最終換來了戰(zhàn)爭的勝利和和平的到來。(每點2分)陜西省西安市2024屆部分學校高三聯(lián)考(三模)語文試卷(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紅樹①吳融②一聲南雁已先紅,神女霜飛葉葉同。自是孤根非暖地,莫驚他木耐秋風。暖煙散去陰全薄,明月臨來影半空。長憶洞庭千萬樹,照山橫浦夕陽中。[注]①紅樹,楓樹。②吳融,晚唐詩人,浙江山陰(今紹興)人,薄宦京華,寫此詩時,已年逾五十,體弱多病。14.下列對這首詩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歌首句寫在大雁南飛的哀鳴聲中,楓樹的葉子已先于其他樹而變紅。B.“孤根”二字寫出了楓樹在北方的艱難處境,點出了其“先紅”的原因。C.“莫驚他木耐秋風”一句運用擬人手法,“莫驚”寫出了詩人的淡定從容。D.“陰全薄”“影半空”形象地描繪出了楓樹兀然獨立、枝干光禿的情狀。15.尾聯(lián)由實入虛,移情于物,請結(jié)合詩句對此簡要分析。【答案】14.C15.①尾聯(lián)詩人由眼前楓葉凋落的實景,想起曾經(jīng)在洞庭湖畔暢游,當時萬千楓樹漫山遍野,與絢爛的晚霞爭奇斗艷的景象,由實入虛。②將北方楓樹凋零與南方茂樹蔭蔭的景象進行對照,移情于物,委婉地傳達出詩人流寓他鄉(xiāng)、有志難伸的困境?!窘馕觥俊?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的能力。C.“‘莫驚’寫出了詩人的淡定從容”錯,“莫驚”意思是“不必驚訝”,與上句“自是”相連,表達的是詩人無可奈何的心境。故先C?!?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尾聯(lián)“長憶洞庭千萬樹,照山橫浦夕陽中”的詩意,讓詩人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詩人曾經(jīng)流連忘返的洞庭湖畔。那時,萬千楓樹挺拔而茂盛,與晚霞爭艷,將整個秋天都染上了熱烈的色彩。這壯觀的秋日勝景,如同詩人的記憶一般,歷久彌新。詩人巧妙地運用了由實入虛的寫法,將眼前的楓葉凋落與記憶中的洞庭湖畔的楓樹繁盛進行對比,使得詩歌的層次感更加豐富。這種對比不僅展現(xiàn)了詩人對南方景色的深深眷戀,更委婉地傳達出詩人在異鄉(xiāng)流寓、有志難伸的困境。這種情感的表達,既含蓄又深刻,讓人在品味詩歌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詩人內(nèi)心的掙扎與無奈。整首詩以楓葉為媒介,將詩人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緊密相連。詩人通過對楓葉的描述,展現(xiàn)了一幅生動的秋日畫卷。這幅畫卷既有實景的細膩描繪,又有虛境的深情回憶,讓人仿佛置身于那個秋天,與詩人一同感受著那份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對未來的期待,還有著身處宦游困境中的掙扎與無奈。陜西省部分學校2024屆高三下學期5月模擬聯(lián)考(三模)語文試題(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14~15題。踏莎行·郴州旅舍【注】秦觀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注】此詞為作者紹圣四年(1097)因坐黨籍連遭貶謫于郴州旅店所寫。當時作者因新舊黨爭先貶杭州通判,再貶監(jiān)州酒稅,后又被羅織罪名貶謫郴州,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祿,又貶橫州。此詞作于離郴前。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上片開頭三句,緣情寫景,劈面推開一幅凄楚迷茫、黯然銷魂的畫面:漫天迷霧隱去了樓臺,月色朦朧中,渡口顯得迷茫難辨。B.詞人連用“孤館”“春寒”“杜鵑”“斜陽”等引人感發(fā),又以“可堪”二字領(lǐng)起一種強烈的凄冷氣氛。C.“斜陽暮”三字,加重了本詞的感情色彩,“暮”,為日沉之時,蘊含著詞人因孤寂而擔心夜晚來臨更添寂寞難耐的心情。D.下片“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中的“砌”字將無形的怨恨形象化,直接表達出詞人非常怨恨皇帝和朝廷官員之意。15.“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以曲折的形式寄托壓抑下的迷惘與困頓。古代文人評此句為“無理之問”。而蘇東坡最欣賞這兩句。這兩句好在何處?請簡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14.(3分)D(“‘砌’字將無形的怨恨形象化,直接表達出詞人非常怨恨皇帝和朝廷官員之意”錯誤,“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是說友人遠方寄來書信,他們的關(guān)懷反而增添了我更多的離愁別恨。一個“砌”字,化虛為實,化無形為有形,把不可言傳的抽象的情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