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八上第一單元: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課件(部編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0B/05/wKhkFmZFYE2ALN9iAANSQgv4MhM126.jpg)
![2024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八上第一單元: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課件(部編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0B/05/wKhkFmZFYE2ALN9iAANSQgv4MhM1262.jpg)
![2024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八上第一單元: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課件(部編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0B/05/wKhkFmZFYE2ALN9iAANSQgv4MhM1263.jpg)
![2024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八上第一單元: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課件(部編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0B/05/wKhkFmZFYE2ALN9iAANSQgv4MhM1264.jpg)
![2024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八上第一單元: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課件(部編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0B/05/wKhkFmZFYE2ALN9iAANSQgv4MhM126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2024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八上第一單元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最新課標解讀1.知道并能夠講述林則徐虎門銷煙等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基本史實,知道清政府在鴉片戰(zhàn)爭中的失敗是因為經濟和技術等生產力因素的落后(唯物史觀)2.了解鴉片戰(zhàn)爭前的中外形勢,理解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了解鴉片戰(zhàn)爭的整個時空過程(時空觀念)3.能夠運用史料解釋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和《南京條約》的內容及其影響;能理解和分析清政府失敗的原因;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等概念有初步了解(史料實證、歷史解釋)4.從鴉片戰(zhàn)爭這課中,感受近代中國人民遭受的屈辱;通過林則徐虎門銷煙,感受其維護中華民族利益和尊嚴的愛國主義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憂患意識和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家國情懷)二、單元歷史時序
時間跨度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到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工業(yè)文明的沖擊下,中國社會發(fā)生巨大變化,由農耕文明開始向工業(yè)文明演進階段特征:侵略與抗爭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考點1:了解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故事;知道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認識鴉片戰(zhàn)爭對
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一、鴉片走私與林則徐禁煙1.鴉片走私(1)背景①國內:鴉片戰(zhàn)爭前,清朝統(tǒng)治下的中國危機四伏②國際:西方已經進入資本主義時代,______完成_____________,成為____________,不斷向外進行殖民主義擴張,企圖打開中國市場但中英正當貿易中,中國處于明顯的______地位(2)目的:為改變這種______的不利局面,英國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3)危害:鴉片泛濫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①白銀大量外流直接威脅到清政府的財政;②嚴重摧殘了中國人的體質;③導致政治腐敗和軍隊戰(zhàn)斗力削弱英國第一次工業(yè)革命頭號工業(yè)強國出超入超鴉片泛濫1838年底,________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______查禁鴉片道光帝廣東2.林則徐禁煙——虎門銷煙______________至25日,林則徐在__________海灘下令將收繳的110多萬千克鴉片當眾銷毀意義:對中國: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
侵略的堅強意志,振奮了民族精神,維護了民族尊嚴。
對英國:虎門銷煙沉重打擊了英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1839年6月3日廣州虎門編譯《四洲志》,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民族英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中國禁煙的消息傳到倫敦,英國政府公然支持罪惡的毒品走私,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二、鴉片戰(zhàn)爭(________6月—1842年8月)1840年1.根本原因:英國________________,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直接原因:林則徐__________(導火線)2.過程:3.結果:清政府戰(zhàn)敗,被迫與英國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為打開中國市場虎門銷煙根本原因:腐朽沒落的封建專制制度無力抵抗新興的資本主義制度內因:清朝統(tǒng)治集團戰(zhàn)和不定,作戰(zhàn)組織指揮不力,經濟落后,軍備廢馳等外因:英國綜合國力強大,戰(zhàn)爭準備充分等戰(zhàn)敗原因4.性質:對中國而言:資本主義國家(英國)用武力打開封建專制國家(中國)大門的侵略戰(zhàn)爭對英國而言:通商戰(zhàn)爭
5.影響:使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變?yōu)榘胫趁竦匕敕饨ㄉ鐣?,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1)政治:中國不再享有完整獨立的主權,開始從封建社會變?yōu)榘胫趁竦匕敕饨ㄉ鐣?)經濟: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fā)展(3)外交:打破閉關鎖國的狀態(tài),中國被迫向西方開放(4)思想:刺激了一些愛國知識分子開始關注世界,萌發(fā)了向西方學習的思潮,尋求革新救國的方法(5)社會矛盾:主要矛盾由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轉變?yōu)橥鈬Y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義同人民大眾的矛盾(6)革命任務:由反對封建主義變?yōu)榧确磳ν鈬Y本主義的侵略,又反對本國封建統(tǒng)治的雙重任務,中國革命進入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6.啟示:閉關鎖國導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就要思變,思變才能崛起弱國無外交要樹立憂患意識,培養(yǎng)振興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感三、《南京條約》的簽訂南京條約簽訂時間:1842年8月簽訂雙方:清政府和英國主要內容及危害主要內容危害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性遭到嚴重破壞,英國獲得進一步侵略中國的基地賠款:2100萬銀元開賠款先例,大量白銀外流,增加了人民負擔,激化了階級矛盾,加劇了社會危機五口通商: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打開了我國東南沿海的門戶,便利了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進行商品輸出和經濟侵略,破壞了中國的貿易主權協定關稅: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破壞了中國的關稅自主權,便利了資本主義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大大加速了資本主義經濟對中國自然經濟的沖擊性質《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影響中國開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成為外國資本主義的商品傾銷市場和原料產地,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后續(xù)不平等條約(1)中英《虎門條約》:1843年簽訂,英國從中獲得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權利(2)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1844年簽訂,美國、法國除享受英國在華取得的各種特權外,還擴大了侵略權益考點2:知道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俄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北方
大片領土的侵略史實時間1856年10月—1860年10月(清咸豐帝統(tǒng)治后期)侵略者主兇:英、法兩國
幫兇:美、俄兩國原因(1)根本原因:鴉片戰(zhàn)爭后,西方列強不滿足既得利益,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2)直接原因(借口):英國“亞羅號事件”和法國“馬神甫事件”經過侵華罪行(1)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①概況: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搶劫并放火燒毀了圓明園。②認識:火燒圓明園是英法聯軍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給中華文明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也是對世界文明的踐踏和破壞,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反映了侵略者貪婪野蠻、兇殘的本性;警示國人勿忘國恥,激勵我們努力學習,振興中華(2)俄國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①概況:從19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②影響:沙俄是近代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嚴重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使中國北方地區(qū)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其中割占領土最多的條約是《___________》璦琿條約簽訂條約名稱時間簽訂各方主要內容《天津條約》1858年清政府與俄、美、英、法四國分別簽訂允許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權《通商章程善后條約》1858年清政府與英、法、美簽訂清政府被迫承認了鴉片貿易的合法化《北京條約》1860年清政府與英、法兩國分別簽訂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繼續(xù)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qū)給英國,賠款額也大幅增加性質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是鴉片戰(zhàn)爭的繼續(xù)和擴大,是列強對中國發(fā)動的侵略戰(zhàn)爭影響(1)政治:使中國喪失了更多主權,沙俄占領中國北方大片領土,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清政府開始被列強控制,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zhèn)壓人民的反抗(2)經濟: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一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方便了列強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和勞動力,使中國難以抵擋資本主義經濟的侵略性沖擊(3)思想:對中國文化和中國人民的心理都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刺激了清朝統(tǒng)治集團內的開明地主階級走上學習西方之路,推動了洋務運動的開展(4)外交:戰(zhàn)后,清政府為了適應新形勢的變化,于1861年設立了負責對外交涉以及通商、海關等事務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總理衙門”),推動了外交的近代化進程微點撥繼續(xù):①目的:兩次鴉片戰(zhàn)爭都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②性質:都是非正義的侵略戰(zhàn)爭③影響:鴉片戰(zhàn)爭使中國開始變?yōu)榘胫趁竦匕敕饨ㄉ鐣?,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擴大:①進程: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侵略勢力更大、時間更長、區(qū)域更廣、戰(zhàn)后簽訂條約更多②危害: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使中國喪失更多的主權,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為什么說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是鴉片戰(zhàn)爭的繼續(xù)和擴大?考點3: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衰一、洪秀全(1814—1864年,廣東花縣人)1.主要活動(1)1843年,創(chuàng)立____________,并和同學馮云山前往廣西,積極傳教(2)1851—1864年,領導太平天國運動。自稱_______。1864年,病逝于天京(即南京)2.評價:孫中山稱其為__________________“拜上帝會”“天王”“反清英雄第一人”二、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衰時間1851~1864年斗爭對象清政府和外國侵略者原因(1)根本原因: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進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統(tǒng)治危機,階級矛盾日益尖銳(2)現實原因:隨著剝削的加重,統(tǒng)治階級與勞動群眾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農民反抗斗爭不斷發(fā)生經過地位太平天國起義是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戰(zhàn)爭重要文獻《天朝田畝制度》(1)主要內容:1853年頒布,規(guī)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2)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3)評價:①進步性:《天朝田畝制度》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千百年來農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強烈愿望,對于發(fā)動和鼓舞廣大農民起來參加反封建斗爭起了積極作用;②局限性:采取絕對平均主義分配土地,主張在小生產的基礎上廢除私有制和平均社會財富,帶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實踐中難以施行資政新篇(1)作者:洪仁玕(2)主要內容:提出向西方學習、改革內政等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主張(3)評價:《資政新篇》是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帶有資本主義色彩的改革方案,但由于受到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未能付諸實踐影響(1)沉重地打擊了清朝的統(tǒng)治和外國侵略勢力,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壯烈的一章。加速了封建統(tǒng)治的崩潰,抵抗了西方資本主義的侵略,揭開了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2)推動了辛亥革命的發(fā)展,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失敗原因(1)主觀原因:由于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太平天國無法提出切合實際的革命綱領,無法制止和克服領導集團的腐敗,也無法長期保持領導集團的團結(2)客觀原因: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認識:①農民階級具有偉大的力量,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英勇的中國人始終堅持抗爭,這是列強無法完全控制中國的重要原因;②由于階級和時代的局限性,農民階級的救國方案是行不通的,農民階級不可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成功微點撥中國歷史上的農民運動(1)結合時代特征,分析不同時期農民運動革命對象變化的原因
近代以來,伴隨著西方列強的侵略,中國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日益加深,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由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大眾與封建主義、中華民族與外國資本主義的雙重矛盾(2)通過革命口號,概括農民運動的追求或理想
從陳勝、吳廣起義到李自成起義是反對地主階級的殘酷剝削;李自成起義和太平天國運動明確表達了農民階級渴望獲得土地的愿望;太平軍抗擊洋槍隊和義和團運動展現了農民階級堅決抗擊外來侵略的愛國主義情懷1.中國近代史開始于(鴉片戰(zhàn)爭)
中國近代化的開端是(洋務運動)2.《南京條約》中英國割占的是香港島,而不是香港3.太平天國運動擔負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任務4.1860年,火燒圓明園的是英法聯軍,而不是八國聯軍四、銜接中考1.(2023·廣東廣州·中考真題)19世紀四五十年代,在清朝出現了從事貿易為主的外資商行,1864年約有150家,19世紀末增至552家,分布于25個通商口岸,尤以上海、廣州、天津和漢口為多。外資商行迅速增多是由于(
)A.兩次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 B.《辛丑條約》的危害C.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 D.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fā)【答案】A【詳解】依據題干“19世紀四五十年代,在清朝出現了從事貿易為主的外資商行,1864年約有150家,19世紀末增至552家,分布于25個通商口岸,尤以上海、廣州、天津和漢口為多”,可知19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至19世紀末,在中國通商口岸出現的外資商行迅速增多,結合所學知識,19世紀40年代~60年代,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方列強發(fā)動了兩次鴉片戰(zhàn)爭,打破了清政府“閉關鎖國”的狀態(tài),強迫清政府開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因此外資商行逐漸增多,A項正確;《辛丑條約》簽訂于1901年,與題干涉及時間不符,排除B項;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反而對外國商品貿易起到強烈的抵制作用,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A項。2.(2023·廣東廣州·中考真題)繼虎門銷煙后,林則徐在廣州城南靖海門東炮臺又進行了三次大規(guī)模銷煙,不僅燒毀鴉片,還燒毀吸食鴉片的煙具,使廣州“公開的煙館一個也沒有了”。這表明,靖海門銷煙(
)A.造成了白銀大量外流局面 B.扭轉了中國貿易順差情況C.標志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D.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答案】D【詳解】依據題干“使廣州‘公開的煙館一個也沒有了’”和所學知識,可知靖海門銷煙是虎門銷煙之后林則徐進行的禁煙斗爭,打擊了英國的鴉片走私,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D項正確;造成白銀大量外流局面的是英國對華鴉片走私,排除A項;題干并沒有涉及當時中國貿易的情況,排除B項;鴉片戰(zhàn)爭以及《南京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C項。故選D項。3.(2023·內蒙古興安盟·中考真題)“隨著一聲炮響,一紙條約的簽訂,中國社會的性質開始從封建社會變?yōu)榘胫趁竦匕敕饨ㄉ鐣?。”其中“一聲炮響”和“一紙條約”分別指的是(
)A.鴉片戰(zhàn)爭和《南京條約》 B.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和《北京條約》C.甲午中日戰(zhàn)爭和《馬關條約》 D.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和《辛丑條約》【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可知,1840年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1842年8月,清政府戰(zhàn)敗,被迫與英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鴉片戰(zhàn)爭使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從封建社會變?yōu)榘胫趁竦匕敕饨ㄉ鐣?,鴉片戰(zhàn)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故“一聲炮響”和“一紙條約”指的是鴉片戰(zhàn)爭和《南京條約》,A項正確;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和《北京條約》進一步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排除B項;甲午中日戰(zhàn)爭和《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排除C項;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和《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D項。故選A項。4.(2023·江蘇鹽城·中考真題)從鴉片戰(zhàn)爭時期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到辛亥革命時期的“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再到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我死國生,從容去,國殤民慟”。這些詩句共同體現了(
)A.自強求富思想 B.民主共和思想C.民主科學思想 D.愛國主義思想【答案】D【詳解】根據材料“從鴉片戰(zhàn)爭時期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到辛亥革命時期的‘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再到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我死國生,從容去,國殤民慟’”可知都體現了一心為國,為了中國的發(fā)展而拋頭顱,灑熱血,因此這些詩句共同體現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D項正確;自強求富是洋務運動的口號,題干材料不能體現,排除A項;民主共和思想與辛亥革命有關,排除B項;民主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口號,題干材料不能體現,排除C項。故選D項。5.(2023·江蘇鹽城·中考真題)英國為扭轉貿易逆差,將大量鴉片走私到中國,不僅毒害了中國人的肉體和心靈,也使得清朝的吏治腐敗不堪。為此,清政府(
)A.頒布“禁海令” B.發(fā)動虎門銷煙C.開展洋務運動 D.倡導“實業(yè)救國”【答案】B【詳解】結合所學可知,在正當的中英貿易中,中國處于明顯的出超(出口大于進口)地位,為了牟取暴利,英國無恥地向中國走私鴉片,鴉片泛濫導致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清政府更加腐敗,軍隊的戰(zhàn)斗力削弱,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為此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煙的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查禁鴉片1839年6月3日到25日,林則徐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繳獲的全部鴉片,B項正確;頒布“禁海令”與閉關鎖國有關,排除A項;開展洋務運動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排除C項;倡導“實業(yè)救國”與鴉片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6.(2023·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題)英國商人“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與此相關的條約是()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可知,《南京條約》第10款規(guī)定:英商“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A項正確;《天津條約》增開漢口等10個城市為通商口岸,外國商船可在長江各口岸往來,外國人可往內地游歷、通商、傳教等,沒有涉及關稅方面的內容,排除B項;《馬關條約》涉及賠款、割地、開放口岸及開設工廠等內容,沒有涉及關稅方面的內容,排除C項;《辛丑條約》涉及賠款、劃定使館界,沒有涉及關稅方面的內容,排除D項。故選A項。7.(2023·四川雅安·中考真題)林則徐在虎門銷煙,關天培在虎門悲壯殉國,定海三總兵血戰(zhàn)六晝夜為國捐軀,陳化成在吳淞力竭犧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擊英軍。這反映了(
)A.中國的獨立主權遭到破壞 B.農民階級反帝救國的強烈愿望C.清朝封建專制制度的腐敗 D.中華民族反抗侵略的堅強意志【答案】D【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林則徐在虎門銷煙,關天培在虎門悲壯殉國,定海三總兵血戰(zhàn)六晝夜為國捐軀,陳化成在吳淞力竭犧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擊英軍,這些材料反映了中華民族反抗侵略的堅強意志,D項正確;題干材料反映了中華民族反抗侵略的堅強意志,不能反映中國的獨立主權遭到破壞,排除A項;林則徐、關天培、定海三總兵、陳化成都是清朝官員,不是農民階級,排除B項;材料不能體現“清朝封建專制制度的腐敗”,排除C項。故選D項。8.(2023·遼寧大連·中考真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準英國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迸c材料所述內容相關的條約是(
)A.《南京條約》 B.《望廈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答案】A【詳解】根據題干信息“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可知與《南京條約》相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等。與材料所述內容相關的條約是《南京條約》,A項正確;《望廈條約》清朝與美國在澳門的望廈村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也是清政府與美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與題干中的英國不符,排除B項;甲午戰(zhàn)爭失敗,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鴻章往日本馬關議和,雙方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與題干信息“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不符,排除C項;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后,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等11國簽訂《辛丑條約》,與題干信息“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沒有聯系,排除D項。故選A項。9.(2023·山東青島·中考真題)為拓展學生思維,某中學開展了“思維導圖主題命名”活動。如下圖最恰當的“主題”是(
)A.中國近代淪為殖民地的過程 B.中國近代化的早期探索C.中國近代民族危機的加劇 D.中國近代主動開放的過程【答案】C【詳解】根據圖片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北京條約》的簽訂進一步加深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所以題干反映的是中國近代民族危機的加劇,C項正確;中國近代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A項;中國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相關,排除B項;中國近代被迫開放,排除D項。故選C項。10.(2023·遼寧錦州·中考真題)馬克思在《鴉片貿易史》中記載了一位英國人的話:“鴉片販子在腐蝕、敗壞和毀滅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還殺害他們的肉體?!鳖I導中國人民取得禁煙斗爭偉大勝利的民族英雄是(
)A.戚繼光 B.鄭成功 C.林則徐 D.鄧世昌【答案】C【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全部鴉片,在虎門海灘銷毀,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C項正確;明朝時期戚繼光抗擊倭寇,排除A項;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排除B項;鄧世昌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的黃海海戰(zhàn)中英勇犧牲,排除D項。故選C項。11.(2023·貴州銅仁·中考真題)觀察下圖戰(zhàn)爭形勢圖,戰(zhàn)后清政府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是(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答案】A【詳解】根據材料圖中的“廣州”“廈門”“1840年英軍入侵路線”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片反映的是鴉片戰(zhàn)爭,鴉片戰(zhàn)爭戰(zhàn)后,清政府被迫和英國簽訂中英簽訂《南京條約》,A項正確;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被迫簽訂《北京條約》、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簽訂《馬關條約》、八國聯軍侵華后,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條約》,排除BCD項。故選A項。12.(2023·北京·中考真題)某班舉辦中國人民反侵略斗爭主題故事會,講述了戚繼光抗倭、義和團廊坊阻擊戰(zhàn)的故事,在這次活動中還可以講述的故事有(
)①鄭和下西洋
②李自成起義③林則徐虎門銷煙
④鄧世昌英勇抗敵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D【詳解】根據材料“中國人民反侵略斗爭”結合所學可知,林則徐虎門銷煙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鄧世昌英勇抗敵反映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決心,③④屬于抗擊侵略,D項正確;鄭和下西洋屬于對外友好交往,①不正確,排除AC項;李自成起義是明末農民起義,排除有②的,排除B項。故選D項。13.(2023·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學習歷史要學會區(qū)分歷史史實和歷史結論。下列屬于歷史結論的是(
)A.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B.太平天國運動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C.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D.《辛丑條約》規(guī)定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答案】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歷史結論是對歷史史實的定性,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屬于對史實的定性,A項正確;太平天國運動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是歷史史實,排除B項;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是歷史史實,排除C項;《辛丑條約》規(guī)定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屬于歷史史實,排除D項。故選A項。14.(2023·遼寧營口·中考真題)有人評價“此戰(zhàn)英國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價在中國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好處不但打開了中國市場,還使得香港島成為他們的殖民地,達一百五十多年之久?!薄按藨?zhàn)”對中國最突出的影響是(
)A.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fā)生了變化 B.嚴重侵犯了中國的領海和領土主權C.中國人民的革命任務發(fā)生了變化 D.中國開始變?yōu)榘胫趁竦匕敕饨ㄉ鐣敬鸢浮緿【詳解】據題干“此戰(zhàn)英國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價在中國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好處不但打開了中國市場,還使得香港島成為他們的殖民地,達一百五十多年之久?!笨芍?,題干反映的是鴉片戰(zhàn)爭。結合所學可知,鴉片戰(zhàn)爭使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從封建社會變?yōu)榘胫趁竦匕敕饨ㄉ鐣?,D項正確;鴉片戰(zhàn)爭并未改變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排除A項;鴉片戰(zhàn)爭未涉及領海問題,排除B項;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人民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反對本國封建統(tǒng)治的雙重革命任務,但這不是戰(zhàn)爭的主要影響,排除C項。故選D項。15.(2023·甘肅蘭州·中考真題)歷史學習中要關注目錄和章節(jié)標題,以便把握歷史階段特征。根據下圖提供的關鍵詞,請你為其選擇一個最恰當的單元主題(
)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加劇C.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D.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答案】A【詳解】據題干“鴉片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太平天國運動”結合所學可知,1840年,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56年,英法聯合發(fā)動了第二鴉片戰(zhàn)爭,進一步加劇了中國社會的危機。面對內憂外患,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統(tǒng)治和外國侵略勢力。故單元主題可為: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A項正確;中國近代化開始于洋務運動,排除B項;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都在20世紀初,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C項;1919年,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16.(2023·廣東·中考真題)根據嘉定縣相關記載,鴉片戰(zhàn)爭前五口之家“日織一匹,贏錢百文”;鴉片戰(zhàn)爭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賤,計其所贏,僅得往日之半”。這一變化反映了,當地(
)A.傳統(tǒng)紡織業(yè)受到沖擊 B.自強求富初顯成效C.民眾的生活得到改善 D.民族工業(yè)初步發(fā)展【答案】A【詳解】據題干“鴉片戰(zhàn)爭前五口之家‘日織一匹,贏錢百文’;鴉片戰(zhàn)爭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賤,計其所贏,僅得往日之半’?!笨芍?,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的傳統(tǒng)紡織業(yè)受到西方機器工業(yè)的沖擊,發(fā)展日趨艱難,A項正確;自強求富是19世紀60年90年代,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B項;鴉片戰(zhàn)爭使民眾的生活更加拮據,排除C項;民族工業(yè)初步發(fā)展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17.(2023·湖南邵陽·中考真題)新加坡因對一名外籍毒販執(zhí)行死刑,受到一些西方人士指責。新加坡官方網站回應指責:“我們也不相信,一個曾在19世紀為逼迫中國人接受鴉片而發(fā)動兩次戰(zhàn)爭的國家,有任何道德權利在毒品問題上教育亞洲人”。據此判斷,新加坡官方網站所懟的國家是(
)A.美國 B.法國 C.英國 D.德國【答案】C【詳解】據題干“一個曾在19世紀為逼迫中國人接受鴉片而發(fā)動兩次戰(zhàn)爭的國家”結合所學可知,英國對中國發(fā)動了兩次鴉片戰(zhàn)爭,C項正確;美國、法國參與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與題干的“兩次”不符,排除AB項;德國與鴉片戰(zhàn)爭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18.(2023·湖北武漢·中考真題)1839年,林則徐赴廣州查禁鴉片。他雷厲風行,沿途拜訪有經驗的士紳,了解和掌握鴉片販子的活動情況。到達廣州后,他與鄧廷楨、關天培等研究和商討有效的解決辦法。這表明,林則徐禁煙時(
)A.微服私訪,體察民情 B.英勇善戰(zhàn),知難而進C.辦事干練,善于合作 D.清正廉潔,成效卓著【答案】C【詳解】由材料“他雷厲風行,沿途拜訪有經驗的士紳,了解和掌握鴉片販子的活動情況”可知,林則徐雷厲風行,辦事干練;“到達廣州后,他與鄧廷楨、關天培等研究和商討有效的解決辦法?!笨芍?,林則徐善于合作,C項正確;題干沒有涉及林則徐微服私訪,體察民情,排除A項;題干不能反映林則徐英勇善戰(zhàn),知難而進,排除B項;題干沒有涉及林則徐清正廉潔,排除D項。故選C項。19.(2023·福建·中考真題)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國(
)A.師夷長技思想萌發(fā) B.民族危機不斷加深C.維新變法開始興起 D.自然經濟徹底解體【答案】B【詳解】據題干表格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zhàn)爭后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了關稅自主權;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簽訂《馬關條約》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國喪失了更多的主權;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后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政府成為列強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反映了近代中國民族危機不斷加深,B項正確;師夷長技思想萌發(fā)是在鴉片戰(zhàn)爭后,排除A項;維新變法開始興起是在甲午戰(zhàn)爭后,排除C項;自然經濟徹底解體是在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后,排除D項。故選B項。20.(2023·甘肅天水·中考真題)戰(zhàn)前,中國市場上主要以土布為主,洋貨是少數人問津的“奢侈品”;戰(zhàn)后,洋布等日用品日益增多,逐漸占據進口商品的主導。這說明該戰(zhàn)爭(
)A.使中國的自然經濟遭到了破壞 B.使西方的侵略勢力深入到內地C.使列強攫取了在華設廠的特權 D.使列強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答案】A【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中的“以土布為主……洋布等日用品日益增多”,結合所學可知,鴉片戰(zhàn)爭戰(zhàn)敗后,隨著五口通商和關稅協定,外國的洋布開始進入中國市場,擠占中國土布的市場,沖擊了中國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使得中國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A項正確;西方的侵略勢力深入到中國內地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之一,列強攫取在華設廠特權是日本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之后,《辛丑條約》中清政府賠償列強4.5億兩白銀,以海關稅作擔保,使得列強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而材料描述的是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由此可知,BCD三項與題意不符,排除BCD三項。故選A項。21.(2023·山東臨沂·中考真題)條約規(guī)定:“將來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國,亦應準英人一體均沾,用示平允?!边@也就是說,英國可以享有今后清政府與其他國家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的一切權利。根據這項規(guī)定,英國獲得了(
)A.協議關稅權 B.片面最惠國待遇C.領事裁判權 D.租地建房的權利【答案】B【詳解】根據題干“條約規(guī)定:‘將來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國,亦應準英人一體均沾,用示平允?!@也就是說,英國可以享有今后清政府與其他國家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的一切權利”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只有英國可以享受最惠國待遇。清朝則無對等權利,B項正確;協議關稅使中國喪失了關稅自主權,排除A項;指的是一國公民在僑居國成為民事、刑事訴訟被告時,該國領事具有的按照本國法律,予以審判、定罪的權力,與題干無關,排除C項;1843年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訂《虎門條約》,從中獲得了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權利,排除D項。故選B項。22.(2023·四川自貢·中考真題)史學界將1840-1949年中國近代史定義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使中國面臨“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按笞兙帧钡暮x指(
)A.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C.把中國推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淵 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fā)動了侵略性的鴉片戰(zhàn)爭,并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嚴重破壞了中國的領土主權、貿易主權和關稅主權,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使中國由一個獨立主權的國家轉變?yōu)榘胫趁竦匕敕饨ㄉ鐣膰?,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因此“大變局”的含義指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A項正確;1856--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簽訂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與題干內容“使中國面臨’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不符,排除B項;甲午戰(zhàn)爭,《馬關條約》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把中國推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淵,與題干內容“使中國面臨’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不符,排除C項;1900--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后,《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標志著中國已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與題干內容“使中國面臨’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23.(2023·四川達州·中考真題)19世紀中后期,西方列強接連發(fā)動侵略中國的戰(zhàn)爭,強迫清政府開放一系列通商口岸。以下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南京
②天津
③重慶
④上海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②①③ D.①④②③【答案】B【詳解】據所學知識可知,1842年的《南京條約》規(guī)定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1858年的《天津條約》規(guī)定開放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1860年的《北京條約》增開天津為商埠;1895年的《馬關條約》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④①②③,B項正確;而ACD項排序錯誤,排除ACD項。故選B項。24.(2023·黑龍江大慶·中考真題)1858年,清政府被迫與俄、美、英、法四國分別簽訂了《天津條約》。下列內容中屬于《天津條約》的是(
)A.割香港島給英國
B.西方列強獲得了外國公使進駐北京的特權C.被迫承認了鴉片貿易的合法化
D.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答案】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1858年,英法聯軍北上,攻陷大沽炮臺,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與俄、美、英、法四國分別簽訂了《天津條約》。通過這些條約,西方列強獲得了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權,B項正確;“割香港島給英國”屬于1842年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的內容,排除A項;“被迫承認了鴉片貿易的合法化”屬于《通商章程善后條約》的內容,排除C項;“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屬于1895年簽訂的中日《馬關條約》的內容,排除D項。故選B項。25.(2023·江蘇常州·中考真題)文物是一個民族成長的符號和記憶,圓明園的廢墟正是對歷史的記憶與民族危亡的警醒。圓明園遺址主要警醒我們不要忘記的歷史是(
)A.英法聯軍侵華 B.甲午中日戰(zhàn)爭 C.八國聯軍侵華 D.北洋軍閥割據【答案】A【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856年10月,英法聯軍為主兇,美俄兩國為幫兇,對中國發(fā)動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英法聯軍一路燒殺,1860年攻入北京,闖進圓明園,掠奪珍寶,為掩人耳目,他們又放火焚燒圓明園,A項正確;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日本沒有攻占北京,排除B項;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圓明園已經被燒毀,排除C項;北洋軍閥割據與圓明園遺址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26.(2023·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題)1857年5月9日《給葛羅男爵先生的訓令》中說:“我們所想修訂的正是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為我們的商業(yè)打開通向天朝帝國的道路。”為實現該目標,他們發(fā)動了()A.鴉片戰(zhàn)爭
B.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C.甲午中日戰(zhàn)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1857年5月9日《給葛羅男爵先生的訓令》”“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為我們的商業(yè)打開通向天朝帝國的道路”和所學可知,法國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妄圖在中國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發(fā)動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B項正確;鴉片戰(zhàn)爭于1842年結束,與材料時間“1857年5月9日”不符,排除A項;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于1894年,與材料時間“1857年5月9日”不符,排除C項;材料,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發(fā)生于1900年,與材料時間“1857年5月9日”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27.(2023·山東青島·中考真題)羅爾綱在《太平天國史綱》中寫道:“正在這樣的一個決定兩個壁壘最終命運的關頭,太平軍方面乃有內訌的大事變發(fā)生。太平軍自己來摧殘自己的勢力,使敵人有機會重新抬起頭來向自己壁壘反攻,終歸把自己撲滅了去。”材料中的“大事變”產生的主要影響是(
)A.使太平天國運動由盛轉衰 B.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C.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D.動搖了清政府的統(tǒng)治基礎【答案】A【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中的“太平軍自己來摧殘自己的勢力”,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天京事變,這使得太平天國運動由盛轉衰,A項正確;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動搖了清政府的統(tǒng)治基礎是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天京陷落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均與題意不符,排除BCD三項。故選A項。28.(2023·山東聊城·中考真題)“如果說鴉片戰(zhàn)爭的震撼主要沖擊了沿海地區(qū)的話,那么持續(xù)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則把沉重的震撼帶到了中國的社會中樞,”下列史實能佐證這一結論的是(
)A.英軍攻陷浙江定海 B.日軍進攻山東威海衛(wèi) C.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D.八國聯軍攻陷北京【答案】C【詳解】據題干“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則把沉重的震撼帶到了中國的社會中樞”結合所學可知,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英法聯軍攻進北京城,并洗劫焚毀了皇家園林——圓明園,對中華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C項正確;英軍攻陷浙江定海發(fā)生在鴉片戰(zhàn)爭時期,排除A項;日軍進攻山東威海衛(wèi)發(fā)生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時期,排除B項;八國聯軍攻陷北京發(fā)生在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期間,排除D項。故選C項。29.(2023·內蒙古通遼·中考真題)歷史事件紛繁復雜,學習時要及時梳理。下圖所示知識結構的主題是(
)A.政治制度的變革 B.民族意識的覺醒C.救亡圖存的探索 D.民族危機的加深【答案】C【詳解】根據圖示“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反映的是農民階級的救國探索,“洋務運動”反映的是地主階級的救國探索,“戊戌變法”反映的是資產階級的救國探索,這幾個事件反映的都是面對民族危機,中國人民的是救亡圖存的探索,C項正確;只有“戊戌變法”屬于政治制度變革,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民族意識覺醒,排除B項;民族危機的加深從材料的事件中看不出,排除D項。故選C項。30.(2023·內蒙古通遼·中考真題)研究中國近代史所需部分史料當中最可信的是(
)A.陳天華的《猛回頭》 B.北京圓明園大水法遺址C.《瓦德西拳亂筆記》 D.淮海戰(zhàn)役親歷者的口述【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中國近代史”“最可信”,結合所學可知,中國近代史是從1840年-1949年期間的歷史。一手史料是最可信的。因此分析題干,“北京圓明園大水法遺址”可以反映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1856-1860年)的歷史,“遺址”屬于實物史料,屬于第一手的具有可信度,B項正確;陳天華的《猛回頭》、淮海戰(zhàn)役親歷者的口述都帶有主觀色彩,都屬于第二手史料,不是最可信的,排除AD項;《瓦德西拳亂筆記》按時間順序,收有自1900年8月至1901年11月期間,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的聯軍統(tǒng)帥瓦德西所寫的日記、筆記,給德皇的奏議、函電、報告,以及德皇的諭旨、函電等,記述和反映了八國聯軍在華侵略活動及其內部矛盾、鎮(zhèn)壓義和團運動、脅迫清政府接受議和大綱,以及八國軍隊燒殺搶掠等內容,對了解和研究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與義和團運動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具有一定史料研究價值,但不是最可信的,排除C項。故選B項。31.(2023·山東濟寧·中考真題)下圖所示為太平天國頒布的革命綱領。與前者相比,后者最突出的特點是主張(
)A.學習西方治國 B.實行君主專制C.平均分配土地 D.實現男女平等【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資政新篇》是中國向西方學習發(fā)展資本主義的第一個方案,所以其最突出的特點是主張學習西方治國,A項正確;《資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學習、改革內政等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主張,它的最突出的特點并不是主張實行君主專制,排除B項;《天朝田畝制度》規(guī)定“凡分田,照人口”的平均分配方法,所以,平均分配土地不是《資政新篇》的主張,排除C項;《天朝田畝制度》中無論是土地的分配還是選官都體現了男女平等,排除D項。故選A項。32.(2023·湖南郴州·中考真題)下圖是《1866-1893年中國和印度對英國茶葉出口總量示意圖》,中國對英國茶葉出口總量下降的原因是(
)A.印度是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B.英國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掠奪C.中國茶葉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比較大 D.中國茶葉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比較小【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信息,1866-1893年中國對英國茶葉出口總量下降,而印度對英國的出口茶葉量在增加,這說明中國茶葉出口量下降是因為其他國家的茶葉出口影響,該時期世界各國經濟貿易逐漸加強,即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比較大,C項正確、排除D項;發(fā)達國家的概念是20世紀60年代才誕生的,印度當時仍為農業(yè)國,排除A項;該時期隨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列強對中國的侵略逐漸加重,英國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掠奪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故選C項。33.(2023·湖南郴州·中考真題)比較分析法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學對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進行了比較,發(fā)現它們的不同之處是(
)A.階級基礎 B.斗爭方式 C.失敗原因 D.斗爭對象【答案】D【詳解】此題為逆向選擇題。根據材料“比較分析法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學對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進行了比較”結合所學可知,太平天國運動主要斗爭對象是清政府,義和團運動主要斗爭對象是帝國主義,D項符合題意,選擇D項;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的階級基礎都是農民階級,A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都是采取武裝起義的方式,B項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失敗原因都是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和農民階級的局限性,C項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故選D項。34.(2023·山東臨沂·中考真題)有一首歌謠唱道:“不是說天上的星星多么?比不上太平軍的戰(zhàn)士多?。〔皇钦f天地的恩情厚么?比不上呼王(即洪秀全)的恩情厚??!”該“呼王”領導的軍隊(
)A.主要由手工業(yè)者和商人組成 B.在西征戰(zhàn)場上取得重大勝利C.被外國人率領的洋槍隊鎮(zhèn)壓 D.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武器落后【答案】B【詳解】據題干“不是說天上的星星多么?比不上太平軍的戰(zhàn)士多??!不是說天地的恩情厚么?比不上呼王(即洪秀全)的恩情厚??!”可知,題干反映的是太平天國運動,太平軍在西征戰(zhàn)場取得重大勝利,B項正確;太平軍主要由農民組成,排除A項;太平天國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zhèn)壓,排除C項;太平天國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農民階級的局限性,排除D項。故選B項。35.(2023·湖南岳陽·中考真題)圓明園是清代規(guī)模最大的皇家園林,它綜合了中西建筑的精華,舉世聞名。1860年英法聯軍對圓明園進行了大肆搶劫,然后縱火燒毀。英法聯軍這一暴行發(fā)生在(
)A.鴉片戰(zhàn)爭期間
B.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開封2024年河南開封市祥符區(qū)事業(yè)單位引進29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至2031年中國配重式排球架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空調風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玻璃珠管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清式竹節(jié)拼圓桌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智能化高架活動地板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排水閥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大紅描金粉蠟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壓片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全粒面填充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的生活質量
- HG20202-2014 脫脂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 基層醫(yī)療機構公共衛(wèi)生健康教育工作手冊(各類表格模板)
- 2024版《保密法》培訓課件
- 2024年內蒙古中考地理生物試卷(含答案)
- LY/T 3378-2024木蠟油地板
- 元宵節(jié)猜燈謎 11
- 施工現場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施工方案
- (正式版)JTT 1495-2024 公路水運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審查規(guī)程
- 2024年演出經紀人考試必背1000題一套
- 20G520-1-2鋼吊車梁(6m-9m)2020年合訂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