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2版地理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提升訓練:第二章 第一節(jié) 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1F/2A/wKhkFmZGV3-AcKuNAAFJ1w6rGkY208.jpg)
![新教材2022版地理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提升訓練:第二章 第一節(jié) 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1F/2A/wKhkFmZGV3-AcKuNAAFJ1w6rGkY2082.jpg)
![新教材2022版地理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提升訓練:第二章 第一節(jié) 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1F/2A/wKhkFmZGV3-AcKuNAAFJ1w6rGkY2083.jpg)
![新教材2022版地理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提升訓練:第二章 第一節(jié) 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1F/2A/wKhkFmZGV3-AcKuNAAFJ1w6rGkY2084.jpg)
![新教材2022版地理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提升訓練:第二章 第一節(jié) 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1F/2A/wKhkFmZGV3-AcKuNAAFJ1w6rGkY208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第一節(jié)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
第1課時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
基礎過關練
題組一內力作用的表現形式
1.當地時間2020年4月10日22時35分,印尼喀拉喀托之子火山噴
發(fā),噴出的濃煙高達657米,這座火山上一次噴發(fā)是在2020年3月18
日?;鹕絿姲l(fā)現象屬于(
A.內力作用B.外力作用
C.水平運動D.垂直運動
(2021河北石家莊高二六校聯考)2020年7月12日6時38分在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qū)發(fā)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據此回答下
面兩題。
2.有關本次地震的成因,敘述正確的是
A.火山活動引起B(yǎng).地殼運動引起
C.山崩和滑坡引起D.人類活動誘發(fā)而成
3.從地質作用方面分析,下列地質現象的成因與該次地震相似的是
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B.崇明島的形成
C.澳大利亞大堡礁的形成D.約旦地溝的形成
(2021天津紅橋高二期中)2008年四川地震后,專家稱地震致喜
馬拉雅山脈長高數米,而據科學家考察,喜馬拉雅山脈歷史上原來是
一片海洋。據此完成下面兩題。
4.導致喜馬拉雅山脈由海洋變?yōu)椤笆澜缥菁埂钡闹饕饔檬?/p>
()
A.外力作用一一冰川作用B.內力作用一一地殼運動
C.內力作用一一變質作用D.內力作用一一巖漿活動
5.關于2008年四川地震后,喜馬拉雅山脈長高數米的說法不正確的
是()
A.喜馬拉雅山脈長高是以地殼的垂直運動為主,水平運動為輔
B.喜馬拉雅山脈長高數米,而人們卻沒有察覺。說明內力作用均進行
得極其緩慢,人類不易感知
C.在地殼運動過程中既有巖漿活動,也有變質作用
D.喜馬拉雅山脈的增高說明了地殼運動是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主要方式
題組二外力作用的表現形式
(2020北京西城高三模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平均海拔1200米
的盤吉爾塔格山巖體多為火山巖,巖石中含豐富的碳酸鈣,形成獨特
的火成巖石林景觀(如下圖所示)。據此完成下面兩題。
6.該地巖石主要由(易錯)
A.流水挾帶泥沙固結形成B.巖漿上升冷卻凝固形成
C.大規(guī)模的海陸變遷形成D.干旱區(qū)風化物沉積形成
7.形成該石林景觀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物理風化和風力堆積B.冰川侵蝕和風力侵蝕
C.風力侵蝕和流水侵蝕D.流水侵蝕和風力堆積
8.龍里猴子溝風景名勝區(qū),距貴陽市中心28千米。猴子溝風景區(qū)內部
的資源是一個有機組合的整體,主要景觀有大面積的草原與草原中的
峽谷、溝谷、峰林、峰叢、豎井、天坑、洼地等(如下圖)。圖示地區(qū)
主要的巖石類型和該地區(qū)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別是()
A.巖漿巖、風力侵蝕B.巖漿巖、流水堆積
C.沉積巖、冰川侵蝕D.沉積巖、流水侵蝕
9.冰楔作用是指巖石裂縫內所含的水經反復凍結和融化,體積時漲時
縮而造成巖層破碎的作用。讀圖,冰楔作用屬于外力作用中的
夜間溫度下降,
水分滲透水結成冰,體積
A.冰川侵蝕作用B.流水搬運作用
C.風化作用D.流水侵蝕作用
10.下圖是某攝影愛好者鏡頭朝正北方向拍攝的新月形沙丘照片。根
據沙丘形態(tài)判斷,該地盛行()
A.東南風B.西北風
C.東北風D.西南風
讀下面兩幅自然景觀照片,完成下面兩題。
甲乙
11.形成甲圖所示景觀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殼運動B.冰川侵蝕
C.風力侵蝕D.流水侵蝕
12.乙圖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觀“南天一柱”照片。該景觀()
A.形成受海水侵蝕的影響
B.表現出石灰?guī)r沉積特點
C.反映熱帶自然景觀特征
D.在冬季觀賞的效果最佳
(2021廣東汕頭高三一模)玄武巖是巖漿從火山中噴出或從地表
裂隙中溢出凝結形成的巖石。在冰島南部沿海有一座由深色柱狀玄武
巖構成,邊緣筆直、粗細相近、整齊規(guī)則的多棱柱狀巖石峭壁,形似風
琴管,故稱風琴巖(下圖)O峭壁底部棱柱較短,中上部較長。據此完成
下面兩題。
13.形成風琴巖邊緣筆直、粗細相近、整齊規(guī)則的形態(tài)的原因是
(深度解+析)
A.均勻冷凝B.均勻擠壓
C.均勻侵蝕D.均勻斷裂
14.峭壁底部棱柱比其他部位短的原因是(深度解+析)
A.流水侵蝕B.海浪侵蝕
C.冰川侵蝕D.風力侵蝕
(2021山東濟南歷城二中高二月考)目前我國人民幣一共發(fā)行了
五套,“桂林山水”“珠穆朗瑪峰”“三峽中的巫峽”“黃河壺口瀑
布”等一些風景榮幸地印在人民幣的背面,成為“國家名片”。讀圖
完成下面兩題。
15.圖中的四幅景觀圖中,與流水沖刷作用密切相關的是()
A.甲和乙B.乙和丙
C.丙和丁D.乙和丁
16.甲圖中雄偉壯麗景觀的主要成因是()
A.地殼抬升
B.流水侵蝕
C.地殼運動和冰川侵蝕
D.冰川侵蝕作用形成
17.[2021新高考八省(市)1月聯考,湖北卷]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
瀑布是在內、外力共同作用下,河床產生落差而形成。隨著時間
的推移,瀑布最終消失。下圖示意我國云臺山世界地質公園“云臺天
瀑”剖面及其形成過程。
泥質灰?guī)r比例尺
從內、外力作用和巖性等方面,說出“云臺天瀑”的形成條件。
能力提升練
題組一內力作用
火山活動在時間上有活躍期和平靜期之分。火山噴發(fā)會噴出大量
的火山礫(渣)、火山灰以及巖漿。粗的火山礫(渣)及巖漿會在火山口
附近沉積,細小的火山碎屑可以隨風飄至遠處沉積。下圖示意山西省
最大盆地一一大同盆地(遠古時期為大同湖)局部區(qū)域地質剖面情況。
讀圖完成下面兩題。
注:湖相即在湖泊地區(qū)出現的沉積相
1.(母)該地地質歷史上火山的活躍期有()
A.1個B.2個C.3個D.4個
2.(母)該地不存在的地質作用是()
A.火山活動B.巖層斷裂
C.流水堆積D.風力堆積
題組二外力作用
(2021江蘇啟東高一上期中)蛇形丘是一種冰川堆積地貌,隆起如
堤,彎曲如蛇,兩坡陡峭。其延伸的方向大致與冰川的移動方向一致,
主要分布在大陸冰川區(qū)(大陸冰川是在兩極地區(qū)發(fā)育的冰川)。讀蛇形
丘形成過程示意圖,完成下面三題。
3.(?)圖中冰川地貌最可能發(fā)育在()
A.中國B.巴西
C.加拿大D.澳大利亞
4.(?。┬纬缮咝吻鸬亩逊e物主要來自()
A.湖泊B.冰面河
C.塌陷沉積D.冰下河道
5.(母)蛇形丘接受堆積的季節(jié)主要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0浙江溫州十五校聯合體高一上期中)人民幣素有“國家名
片”之稱,第五套人民幣10元紙幣的背景圖案是長江三峽標志性景觀
——夔門。夔門近江兩岸兩座山峰,經長期的風剝雨蝕,巖壁好似刀削
斧砍一般,恰似天造地設的三峽大門。讀圖完成下題。
6.(石)圖示地區(qū)的地表形態(tài)是(深度解+析)
A.內力作用單獨形成的
B.外力作用單獨形成的
C.巖漿活動形成的
D.內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
(2020北京十二中高一期末)下圖為四幅地貌景觀圖。讀圖,完成
下面三題。
7.(北)圖中四地氣候相對干旱的是()
A.①B.②C.③D.④
8.(不)喀斯特地貌是在適當條件下,可溶性巖石的物質溶于水并被帶
走,或重新沉淀,從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的形態(tài)各異的地貌。圖中為喀
斯特地貌景觀的是()
A.①B.②C.③D.④
9.(*)圖中地貌景觀特征對應正確的是()
①一巖石有層理,形似蘑菇
②一呈扇形,顆粒大小分布均勻
③一溝壑縱橫,土質疏松
④一山高谷深,山河相間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黃土是指在地質時期中的第四紀期間,風力搬運的黃色粉土沉積
物。新疆地質地貌條件復雜,伊犁河谷位于我國天山山脈西部,東窄西
寬,東高西低,呈向西敞開的喇叭形,盛行西風可以向東進入。伊犁河
谷山區(qū)森林、草原茂密,也有大面積的黃土分布。據此回答下面兩題。
10.(城)伊犁河谷黃土顆粒在平面上由西向東變化的主要特征是
()
A.逐漸變細B.逐漸變粗
C.先變細后變粗D.先變粗后變細
n.(*「)伊犁河谷階地上黃土溝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冰川作用B.風力作用
C.流水作用D.風化作用
第2課時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
基礎過關練
題組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及巖石特征
(2021北京豐臺高二期末)土耳其的卡帕多基亞擁有世界上夢幻
般的地質景觀“蘑菇石”(下圖)?!澳⒐绞表敳繋r石為玄武巖,呈
灰黑色,含有氣孔;底部的巖石呈灰白色,具有明顯的層理結構。據此
完成下面兩題。
1.“蘑菇石”按成因劃分,屬于()
①噴出巖②侵入巖
③沉積巖④變質巖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該景觀的形成過程是()
A.固結成巖一巖漿活動一風化、侵蝕
B.巖漿活動一地殼抬升一固結成巖
C.地殼抬升一巖漿活動一風化、侵蝕
D.固結成巖一地殼抬升一巖漿活動
(2021福建廈門外國語學校高三模擬)到長白山天池邊上的游人
會發(fā)現這樣一種石頭:遍身氣孔,看上去滿目瘡痍,入水不沉,這就是
著名的長白山“浮石”。下圖為王娟同學拍攝的天池自然風光及天池
周邊“浮石”圖片。據此完成下面兩題。
3.長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A.火山活動B.溶洞塌陷
C.地殼下陷D,巖石崩塌
4.下列關于“浮石”的說法,正確的是(
A.“浮石”中能找到動植物化石
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蝕
C.“浮石”與大理巖巖性相同
D.“浮石”源于巖漿噴發(fā)
(2021海南??诹8叨谥新摽迹┰谝欢ǖ牡刭|作用下,某些有
用的礦物富集形成了礦產。讀下面的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回答下
面三題。
5.圖中與煤炭資源形成相關的地質作用過程是()
A.①②B.④⑤⑧
C.②④D.③⑥⑦⑨
6.圖示各相關地質作用中,能表示大理巖形成的是()
A.②B.③C.⑦D.(9)
7.下列有關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的敘述,錯誤的是()
A.各類巖石都能形成巖漿巖
B.各類巖石都能形成沉積巖
C.各類巖石都能形成變質巖
D.變質巖能形成新的巖漿
8.翠玉白菜(下圖)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藝品,它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
鎮(zhèn)館之寶。翡翠是在低溫、極高壓力條件下(巖層強烈擠壓)重新結晶
形成的。翡翠屬于()
A.噴出巖B.侵入巖C.沉積巖D.變質巖
(2021山東聊城三中高二月考)讀“我國某山脈及其兩側地質剖
面圖”,完成下面兩題。
圖例田花崗巖片麻巖勿砂頁巖日泥巖
第石灰?guī)r眼砂礫巖L1第四紀沉積物同力斷層
9.下列巖石中不可能存在化石的是()
A.砂頁巖B.花崗巖C.石灰?guī)rD.砂礫巖
10.圖中甲地所在地表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風化作用、風蝕作用
B.風化作用、流水作用
C.冰川侵蝕作用、冰川沉積作用
D.海浪侵蝕作用、海浪沉積作用
專題強化練三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
選擇題
(2021北京房山高二期末)圖1為澳大利亞某著名花崗巖景觀圖,
圖2是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兩題。
圖1
火山噴發(fā)TT|—異------>沉積物堆積
"~II③
T巖漿卜
圖2
1.(嫡)圖1中的巖石類型屬于圖2中的()
A.甲B.乙C.丙D.T
2.(母)形成該景觀的地質作用是()
A.①B.②
C.③D.④
(2020北京懷柔高二期末)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張掖市,分
布著由紅色砂巖、礫巖形成的色彩斑斕的地貌景觀(圖1)。圖2中甲、
乙、丙、丁代表不同的巖石類型。讀下圖,完成下面兩題。
圖1
圖2
3.(?)圖1所示地貌景觀的巖石類型屬于圖2中的(深度解+析)
A.甲B.乙
C.丙D.T
4.(*,)該地貌景觀的形成過程可能是()
A.堆積作用一固結成巖一地殼運動一風化、侵蝕
B.堆積作用一巖漿侵入一風化、侵蝕一固結成巖
C.巖漿侵入一固結成巖一地殼抬升一風化、侵蝕
D.巖漿噴出一冷卻凝固一固結成巖—風化、侵蝕
(2021北京密云高二期末)梵凈山蘑菇石是貴州標志性景點之一,
由黑色的花崗巖通過變質、地殼抬升,再經長期風化作用,表層巖石逐
漸崩裂、破碎、分解形成。它既像天上飛來之物,也似地下生長而此
傲然矗立著。圖1為貴州國慶彩車,圖2為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
讀圖文材料,完成下面兩題。
.“天眼”里遠鏡造型取景框
12.恫儂樓-X//Xfe::髓.貴州山水藝術造型
11.侗族風雨橋?3811r-:
’6遵義會議會址
9.黃果樹瀑布
8.苗繡紋樣-
7.苗繡銀飾片
圖1
圖2
5.(?)圖1顯示的地理事物,體現地表形態(tài)對人類活動影響的是
()
①遵義會議會址②黃果樹瀑布
③“天眼”④斜拉大橋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6.(*)下列能夠體現梵凈山蘑菇石景觀形成過程的,可能是
()
A.甲一乙一②一變質巖一地殼抬升一風化侵蝕
B.乙一④一丙一變質巖一風化侵蝕一地殼抬升
C.丙一變質巖一地殼抬升一風化侵蝕
D.變質巖一地殼抬升一風化侵蝕一甲
第一節(jié)綜合拔高練
五年高考練
考點內外力作用與地貌
(2020天津,4-5,6分)下圖所示地貌景觀位于粵北地區(qū),其形成
需要特定的地質條件。讀圖文材料,回答下面兩題。
1.(母)形成上圖所示地貌景觀的巖石類型、地質構造和所需的外力作
用分別是(深度解+析)
A.變質巖、水平裂隙、流水侵蝕
B.沉積巖、水平裂隙、風力侵蝕
C.巖漿巖、垂直裂隙、風力侵蝕
D.沉積巖、垂直裂隙、流水侵蝕
2.(*,)導致上圖所示景觀巖層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內力作用形式是
()
A.垂直抬升B.水平拉張C.水平擠壓D.巖漿噴發(fā)
(2020浙江7月選考,17—18,4分)我國某山脈主峰由古老的片麻
巖構成,第四紀冰期時該地雪線高度為海拔3500?3600米。圖I為
該主峰附近地形圖,圖H為圖I中某地的谷地景觀圖。完成下面兩題。
N680t等高線佃)▲3767.2山峰及高程(m)河流O水域
圖I
圖n
3.(*)圖n谷地景觀可見于圖I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4.(*)圖H谷地的成因是()
A.構造斷裂下陷B.流水侵蝕作用
C.巖層擠壓彎曲D冰川侵蝕作用
(2019課標n,9—n,12分)霍林河發(fā)源于大興安嶺,為山前半干
旱區(qū)及部分半濕潤區(qū)的平原帶來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庫和灌
溉的影響,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斷流。斷流期間,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
增大。據此完成下面三題。
5.(母)修建水庫前,營造該地區(qū)山前平原地表形態(tài)的力主要來自
()
A.構造運動B.流水C.冰川D.風
6.(*)斷流期間,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地面沉降B.流水侵蝕C.風力侵蝕D.凍融塌陷
7.(水:)伴隨著洼地增多增大,周邊地區(qū)可能出現(深度解+析)
A,水土流失B.沼澤化C.土地沙化D,鹽堿化
8.(2020課標I,37,24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形成玄武巖的巖漿流動性好,噴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單元。
如下圖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巖臺地上,有較多海拔700米左
右的玄武巖平頂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巖尖頂山。調查發(fā)
現,構成臺地、平頂山、尖頂山的玄武巖分別形成于不同噴發(fā)時期。
(1)(幡)指出玄武巖臺地形成以來因流水侵蝕而發(fā)生的變化。
(2)(幡)根據侵蝕程度,指出構成臺地、平頂山、尖頂山的玄武巖形成
的先后次序,并說明判斷理由。
(3)(始)說明玄武巖臺地上有平頂山、尖頂山分布的原因。
三年模擬練
選擇題
(2020北京朝陽高三一模)湘西世界地質公園有世界規(guī)模最大的
紅色碳酸鹽巖石林(下圖),據地質專家考證,其巖石形成于4.5億年
前,并在巖層中發(fā)現大量三葉蟲化石。讀圖,完成下題。
1.(*0圖示景觀()
A.受風力侵蝕作用形成B.巖體主體為巖漿巖
C.適合在正午前后觀賞D.巖體曾沉積于海下
(2020北京西城高三二模)瑪珥湖是地下巖漿遇到地下水,導致局
部水蒸氣爆炸所形成的火山湖的一種。讀“瑪珥湖形成過程示意圖”,
完成下題。
2.(?)據圖文材料可推知()
A.巖漿來自地核深處
B.瑪珥湖周圍地區(qū)多花崗巖
C.巖漿緩慢噴出地表
D.不同地區(qū)瑪珥湖水量不同
(2020山東聊城高二上期中)2019年4月17日,山東沂蒙山成功
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名錄。沂蒙山是岱南地貌的命名
地,形態(tài)典型,蔚為壯觀。讀岱置地貌地質剖面示意圖和巖石圈物質循
環(huán)示意圖,完成下面兩題。
3.(*)崗基巖石形成的地質作用及巖石類型是()
A.①戊B.④丁C.⑤戊D.⑥甲
4.(")形成固體部分的地質作用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外力沉積一地殼陷落一外力侵蝕
B.外力沉積一地殼抬升一外力侵蝕
C.巖漿噴出一外力侵蝕一外力沉積
D.巖漿侵入一外力沉積一地殼抬升
(2021山東新高考聯盟高三月考)搜索“海森楚魯景區(qū)”時,常見
的景區(qū)簡介:“海森楚魯風蝕地貌景區(qū)屬于巴丹吉林園區(qū)的組成部分,
景區(qū)怪石林立,巖穴密布(如圖1),是我國西部地區(qū)花崗巖風蝕地貌發(fā)
育最好的地區(qū)之一,是研究風蝕地貌形成和演化的天然博物館?!比?/p>
而,隨著科考的深入,發(fā)現該地巖穴的形成過程為:氣流所挾帶的鹽
類物質在花崗巖表面沉積,后隨雨水滲入裂隙中;水分蒸發(fā)導致鹽類
物質結晶析此將巖體表層的礦物碎片撐裂而脫落,逐步形成巖穴(典
型的鹽風化地貌)。據此回答下面三題。
5.(?)圖2為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材料所述巖體與圖2中數字表
示的巖石類型一致的是()
A.①B.②C.③D.④
6.(?。┎牧现宣}類物質的來源是(
A.花崗巖體中的礦物鹽
B.封存在地層中的海水
C.雨水中的鹽類物質
D.季節(jié)性湖泊結晶析出的鹽類物質
73關于該地巖穴的形成,敘述正確的是()
①風不僅帶來鹽類粉塵,也加速水分的蒸發(fā),從而促進風化穴的形成
②晝夜溫差大造成巖石表面附近礦物顆粒破裂而產生微裂隙
③水將鹽類溶解而滲透到巖石裂隙中,所以該巖穴也是流水直接侵蝕
的
④鹽風化是一種在陸地上普遍存在的化學風化
⑤干濕交替的局部氣候也是造成鹽風化的基本條件
A.①②④B.①②⑤C.②③④D.②④⑤
答案全解全析
第二章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第一節(jié)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
第1課時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
基礎過關練
1.A2.B3.D4.B5.B6.B7.C8.D
9.C10.A11.C12.A13.A14.B15.D16.C
1.A內力作用主要表現為巖漿活動、地殼運動、變質作用,火山噴發(fā)
屬于巖漿活動。
2.B本次地震是地殼運動的結果,屬于內力作用;雖然火山活動也能
引起地震,但本次地震發(fā)生時并沒有火山噴發(fā)。
3.D云南路南石林是流水侵蝕、溶蝕形成的地貌,屬于外力作用的結
果;崇明島是流水挾帶的泥沙沉積而成的;澳大利亞大堡礁是生活在
熱帶地區(qū)的珊瑚蟲遺體堆積而成的;約旦地溝處于大陸板塊內部斷裂
下陷處,由內力作用形成。
4.B喜馬拉雅山脈的崛起是內力作用一一地殼垂直上升運動的結果,
在這個過程中,雖然也伴隨著外力作用,但以內力作用為主。
5.B巖漿活動比較劇烈,噴出地表后短時間內就會形成火山,改變地
表形態(tài),所以內力作用均進行得極其緩慢的說法是錯誤的。
6.B根據文字信息“平均海拔1200米的盤吉爾塔格山巖體多為火
山巖”可知,該地巖石為巖漿巖,主要由巖漿上升冷卻凝固形成,B對。
易錯分析
材料中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平均海拔1200米的盤吉爾塔格山
巖體多為火山巖”,所以該地巖石多為巖漿巖,其成因應該是巖漿活動,
不能因為巖石中含豐富的碳酸鈣就以為該巖石是沉積巖。
7.C據圖可知,石林景觀巖體裸露,沒有堆積物分布,因而不存在堆
積作用,A、D錯;當地海拔只有1200米,沒有冰川分布,不會受到冰
川侵蝕,B錯;巖石中含豐富的碳酸鈣,易受流水侵蝕,當地氣候干旱,
風力大,風力侵蝕作用強,C對。
8.D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示地區(qū)巖石主要為沉積巖,其地貌
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蝕。
9.C在溫度、水、大氣、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巖
石發(fā)生破碎崩解、化學分解和生物分解等,這一過程叫風化作用。冰
楔作用屬于水對巖石的物理破壞作用,應為風化作用。
10.A根據新月形沙丘的相關知識可知,新月形沙丘的緩坡為迎風
坡、陡坡為背風坡。根據“鏡頭朝正北方向拍攝”與新月形沙丘的形
態(tài),結合地圖中判定方向的相關知識,可以判斷該地盛行東南風。
11.C甲圖所示景觀是典型的風蝕蘑菇,在我國多見于西北內陸,是
由風力侵蝕作用形成的。
12.A由乙圖可以看出,其位于海岸地帶且表面磨圓度很好,故該景
觀受海水影響較大,是由海水長期侵蝕形成的;并未表現出石灰?guī)r沉
積特點;該景觀是海岸風光,但不屬于熱帶自然景觀;海南風光在夏季
觀賞效果更好。
13.A從材料信息可知,風琴巖是玄武巖,它是由巖漿噴發(fā)后冷卻凝
固而成的,所以風琴巖邊緣筆直、粗細相近、整齊規(guī)則的形態(tài)是均勻
冷凝所致,A正確。
14.B從圖看,風琴巖位于海邊,底部的巖石受海浪侵蝕作用強于其
他部位,因此,底部棱柱比其他部位短,B正確。該地區(qū)流水、冰川、
風力侵蝕不明顯,A、C、D錯誤。故選B。
點睛
本題組考查內、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根據材料中的信息可以判
斷是內力作用形成的風琴巖,而其高矮不一的形態(tài)主要是外力作用形
成。
15.D根據圖中景觀特征判斷,甲圖為珠穆朗瑪峰,乙圖為長江三峽,
丙圖為桂林山水,丁圖為黃河壺口瀑布。珠穆朗瑪峰是由內力作用與
冰川侵蝕作用共同形成的,長江三峽是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桂林山
水是流水溶蝕作用形成的,黃河壺口瀑布是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因
此四幅景觀圖中,與流水沖刷作用密切相關的是長江三峽和壺口瀑布,
選項D符合題意,排除A、B、Co故選D。
16.C結合上題分析可知,珠穆朗瑪峰由地殼運動和冰川侵蝕作用共
同形成,故選C。
17.答案內力作用:瀑布常常形成在陡崖處,巖層斷裂抬升形成陡
崖。外力作用:形成瀑布需要流水侵蝕作用。巖性:河床底部巖石的軟
硬程度不一致,灰?guī)r較堅硬,抗侵蝕程度較高,泥質灰?guī)r容易被沖刷侵
蝕。
解+析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從內力作用來看,瀑布常形成在陡
崖處,而巖層斷裂抬升形成陡崖。從外力作用看,形成瀑布需要流水長
時間的侵蝕。從巖性看,形成瀑布需要河床底部巖石的軟硬程度不一
致,較軟的巖石易被沖刷,較硬的巖石抗侵蝕程度高,使地表變得高低
不平,由此便形成了“云臺天瀑”。
能力提升練
1.D2.B3.C4.D5.B6.D7.A8.D
9.C10.A11.C
1.D從圖中可以看出,火山碎屑層有4層,與湖相沉積層相間分布,
則可以判斷有4個火山活躍期。
2.B由火山熔巖可以判斷,該地經歷了火山活動;由湖相沉積層可知,
該地有流水堆積;由黃土層可以判斷,該地有風力堆積;由圖示地質剖
面情況判斷,該地沒有出現過巖層斷裂。
3.C由材料可知,蛇形丘主要分布在大陸冰川區(qū)(大陸冰川是在兩極
地區(qū)發(fā)育的冰川),因此該地主要為緯度較高、溫度較低的極地區(qū)域,
加拿大緯度較高,最可能存在大陸冰川;中國、巴西和澳大利亞緯度相
對較低,不存在大陸冰川。
4.D在冰川消融期間,冰融水沿著冰裂隙滲入冰下,在冰川底部流動,
形成冰下河道。冰下河道中的冰融水挾帶許多冰磺物不斷搬運、堆積;
當冰體全部融化后,堆積物出露地表,成為蛇形丘,因而蛇形丘的堆積
物主要來自冰下河道。
5.B夏季冰川融化量大,被帶入冰下河道的物質較多,堆積量較大,
故蛇形丘接受堆積的季節(jié)主要是夏季,B對。
6.D圖示地區(qū)的地表形態(tài)是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內力
作用主要是地殼運動,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侵蝕。
方法技巧主要外力作用的判斷技巧
(1)依據地貌形態(tài)判斷
高山上的破碎巖石反映風化作用;山谷中的碎石堆積反映流水的
搬運、堆積作用;坡面的溝壑縱橫反映流水的侵蝕作用;沙丘反映風力
的搬運、堆積作用;海岸邊的嶙峋怪石反映海浪的侵蝕作用;等。
⑵依據區(qū)域環(huán)境判斷
干旱、半干旱地區(qū)以風力作用為主,多風力侵蝕、搬運和堆積地
貌;濕潤、半濕潤地區(qū)流水作用最為顯著,多流水侵蝕和流水堆積地貌;
高山地區(qū)多冰川作用;沿海地區(qū)多海浪侵蝕、堆積作用;等。
(3)同一種外力作用在不同區(qū)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蝕,中游搬運,下游堆積。因此,上游形成高山
峽谷,中游河道變寬,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I、沖積島等。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蝕一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積一一冰磺
湖、冰磺壟等。
③風力作用:干旱地區(qū)以風力侵蝕作用為主,形成風蝕蘑菇、風蝕
柱、雅丹地貌等;在風力搬運途中,形成移動沙丘、堆積地貌(如黃土
[Wj原)等。
7.A據圖可知①是風蝕蘑菇,屬于風力侵蝕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地
區(qū),故A正確;②是沖積扇,是流水堆積地貌,③是黃土高原千溝萬壑
的景觀,是流水侵蝕地貌,④是石林,屬于喀斯特地貌,②③④這三種
地貌主要出現在濕潤、半濕潤及半干旱地區(qū),故B、C、D錯。故選A。
8.D據圖可知,④是峰林,屬于喀斯特地貌,故D正確。故選D。
9.C①是風力侵蝕地貌,巖石有層理,形似蘑菇,故①正確;②是沖積
扇,呈扇形,但顆粒大小分布不均勻,故②錯;③是黃土高原的流水侵
蝕地貌,溝壑縱橫,土質疏松,故③正確;④是喀斯特地貌,山峰林立,
地表崎嶇,故④錯。故選Co
10.A由材料可知,該地黃土顆粒多由盛行西風帶來,風力挾帶黃土
顆粒遇到山地的阻擋,顆粒大的先沉積,顆粒小的后沉積。
11.C黃土是風力堆積形成的,階地上的黃土溝是流水侵蝕形成的。
第2課時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
基礎過關練
1.A2.A3.A4.D5.A6.B7.A8.D
9.B10.A
1.A玄武巖為噴出巖,有明顯的層理結構的為沉積巖,結合材料可知,
“蘑菇石”按成因劃分,屬于噴出巖和沉積巖,①③正確,A正確。故
選Ao
2.A巖漿噴出晚于它所噴出的巖層的形成時間,因此先有沉積巖,后
有巖漿活動,B錯?!澳⒐绞表敳渴菄姵龅男鋷r受外力風化、侵
蝕作用的結果,因此先有巖漿活動,后有風化、侵蝕,A正確?!澳⒐?/p>
石”是外力風化、侵蝕作用的結果,地殼抬升作用應該在巖漿活動之
后,C、D錯。故選A。
3.A圖中巖石具有氣孔,應為巖漿巖,故長白山天池應為火山活動后
形成的火山湖,選A。
4.D火山口附近的巖漿巖遍身氣孔,為噴出型巖漿巖;能找到動植物
化石的是沉積巖;巖漿巖源于內力作用;大理巖是變質巖。
5.A煤炭資源存在于沉積巖中,這類沉積巖是地質時期生物遺體堆
積形成的,所以應先形成沉積物,再形成沉積巖。讀圖,根據巖石圈循
環(huán)的環(huán)節(jié)分析,①是風化、侵蝕、搬運、堆積作用,形成了沉積物,②
是固結成巖過程,形成了沉積巖。其他作用過程形成的不是沉積巖。
6.B大理巖是由石灰?guī)r經過變質形成的,石灰?guī)r是沉積巖,所以能表
示大理巖形成的是③;②作用形成的是沉積巖;⑦和⑨是巖漿巖變質
作用過程,不會形成大理巖。
7.A在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過程中,只有巖漿能夠形成巖漿巖;各類巖石
都能形成沉積巖;各類巖石都能經過變質作用形成變質巖;變質巖在
高溫條件下熔化,能形成新的巖漿。
8.D翡翠是巖石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作用下變質形成的,屬于變質
Li4
后O
9.B沉積巖中可能有化石存在,砂頁巖、石灰?guī)r、砂礫巖都屬于沉積
巖,A、C、D排除;而花崗巖是由巖漿侵入巖石圈冷凝形成的,不可能
存在化石,故選B。
10.A由圖中信息可知,甲地為內蒙古高原,氣候干旱,影響其地表形
態(tài)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風化作用和風蝕作用,故A正確;流水作用發(fā)生
在降水較多的地區(qū),故B錯誤;冰川侵蝕作用、冰川沉積作用主要發(fā)生
在高山和高緯等有冰川分布的地區(qū),故C錯誤;海浪侵蝕作用、海浪沉
積作用發(fā)生在沿海地區(qū),故D錯誤。綜上所述,選A。
專題強化練三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
1.B2.A3.D4.A5.D6.A
選擇題
1.B圖1中的巖石類型是花崗巖,屬于侵入型巖漿巖,巖漿向上侵入
但未噴出地表、冷卻凝固形成侵入型巖漿巖一一乙,噴出地表形成噴
出型巖漿巖一一丁。因此圖1中的巖石類型屬于圖2中的乙,B正確。
故選Bo
2.A花崗巖屬于侵入型巖漿巖,形成初期位于地下,之后經過地殼抬
升露出地表,再經外力風化、侵蝕等形成圖示景觀,①是外力風化、侵
蝕等作用,A正確。②是變質作用,③是固結成巖作用,④是冷卻凝
固,B、C、D錯誤。故選A。
3.D圖1所示地貌景觀是紅色砂巖、礫巖形成的,巖石類型屬于沉積
巖。根據圖2中箭頭指向可知,丁是沉積巖,D對。故選D。
解題方法判斷三大類巖石和巖漿
判斷三大類巖石和巖漿,大致可以用進出箭頭的多少來區(qū)分:
(1)巖漿:三進一出。
(2)巖漿巖:一進三出。
沉積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積巖,沉積巖可能含有化石并具有層理構
造。
4.A該地貌景觀巖石類型是沉積巖,形成過程可能是沉積物經堆積
作用堆積下來,再經固結成巖作用形成沉積巖,后來地殼抬升,表層受
外力侵蝕形成圖示地貌景觀,A對。與巖漿活動無關,B、C、D錯。故
選Ao
5.D遵義會議會址是歷史文化遺產,無法體現地表形態(tài)對人類活動
的影響;黃果樹瀑布是河流自然侵蝕的結果,無法體現地表形態(tài)對人
類活動的影響;貴州省獨特的喀斯特地貌為“天眼”的建設提供了必
備的地理條件;貴州多山地,地勢起伏大,斜拉大橋可有效改善山區(qū)交
通條件。故選D。
6.A讀圖2可知,甲為巖漿、乙為巖漿巖、丙為沉積巖,②為巖漿巖
變質。由題干信息“由黑色的花崗巖通過變質、地殼抬升,再經長期
風化作用,表層巖石逐漸崩裂、破碎、分解形成”可知,只有A選項可
體現梵凈山蘑菇石景觀的形成過程。故選A。
第一節(jié)綜合拔高練
五年高考練
1.D2.A3.B4.D5.B6.C7.C
1.D由景觀圖可以看出該地巖石有明顯的層理構造,應為沉積巖;廣
東省降水豐富,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為主;山體陡峻,存在垂直裂隙,
在流水侵蝕作用下,形成這一特殊地貌。該處地貌為典型的丹霞地貌,
多“頂平、身陡、麓緩”的紅層砂巖山體。
知識拓展
丹霞地貌屬于紅層地貌,是一種水平構造地貌。它是指紅色砂、
礫巖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巖怪石,
是巨厚紅色砂、礫巖層中沿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的各種丹霞奇峰的總稱。
2.A該地巖層為沉積巖層,并非巖漿活動形成,排除D;巖層水平,說
明并未經過內力的拉張和擠壓作用,排除B、C;該景觀巖層應為成巖
后受垂直抬升作用而出露地表,故選A。
3.B由圖I中的等高線分布狀況和等高線數值可以看出,乙地等高
線向高處凸出,為山谷,B正確。甲地等高線閉合,中間高,四周低,為
山頂,A錯誤。丙地為鞍部,C錯誤。丁地等高線向低處凸出,為山脊,D
錯誤。故選B。
4.D根據圖n谷地的形狀和材料“第四紀冰期時該地雪線高度為海
拔3500?3600米”可以判斷,該谷地的成因是冰川侵蝕作用,D正確。
故選Do
5.B霍林河上游流經大興安嶺,流速快、泥沙搬運能力強,在出山口
位置因地勢變得低平、水流速度減慢,從上游挾帶的泥沙、碎石在此
堆積形成山前平原(沖積扇),因此修建水庫前,營造該地區(qū)山前平原
地表形態(tài)的力主要來自流水,B對;山前平原地勢平坦,構造運動常形
成高山、深谷,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A錯;該地緯度較低且大興安嶺
海拔較低,山前地帶沒有大規(guī)模的冰川活動,C錯;修建水庫前,山前地
區(qū)因有河流流經,水資源較豐富,氣候較濕潤,受風力作用影響小,D
錯。
6.C山前平原屬半干旱、半濕潤地帶,河流斷流使氣候逐漸變得干旱,
風力作用增強,風力的侵蝕作用使在山前堆積的泥沙不斷被吹蝕、搬
運,形成風蝕洼地,隨著風力的不斷侵蝕,洼地不斷增多增大,C對;地
面沉降通常規(guī)模較大、發(fā)生的速度快,并且塌陷是從地下向地面,與該
地洼地慢慢由地表向地下不斷侵蝕、加深的特征不符,A錯;此時河流
斷流,流水侵蝕作用微弱,B錯;地下凍土凍融塌陷應呈現出明顯的季
節(jié)性,夏季氣溫高,地面凍融塌陷,冬季氣溫低,土壤結冰,則不再凍融
塌陷,并不會使洼地一直增多增大,D錯。
7.C洼地增多增大,反映了該地風力侵蝕作用加居U,被風力吹蝕、搬
運的泥沙在周邊地區(qū)沉積,使周邊地區(qū)土地更容易沙化,C對;河流斷
流,地面徑流短缺,水流難以搬運泥沙,即水土流失問題少,A錯;形成
沼澤需有穩(wěn)定、豐富的水源條件,該地區(qū)河流斷流,水資源短缺,B錯;
周邊地區(qū)泥沙不斷沉積,使其地勢抬高,造成地下水埋藏深度增大、地
下水水位下降,不容易出現鹽堿化,D錯。
知識拓展
土壤鹽堿化指土壤中可溶性鹽類隨水向表層移動并積累下來,而
使可溶性鹽含量超過0.3%的過程(土壤含鹽量太高,從而使農作物低
產或不能生長)。土壤鹽堿化形成的條件主要有:氣候干旱,蒸發(fā)旺盛,
地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三軸運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精紡羊毛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申請建議書
- 農村代建合同范本
- 出租手表合同范本
- 別墅內墻抹灰合同范本
- 軍訓帶隊合同范本
- 中性合同范例
- 公司所需文件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國際旅游保險合同標準版
- pocib出口合同范本
- 裝修工程延期協議
- 2025-2030全球21700圓柱形鋰離子電池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25年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
- 2025年云南中煙工業(yè)限責任公司招聘24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云南昆明空港投資開發(fā)集團招聘7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大健康解讀》課件
- 2024-2025學年成都市樹德東馬棚七年級上英語期末考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度交通運輸規(guī)劃外聘專家咨詢協議3篇
- 2024年04月北京中信銀行北京分行社會招考(429)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專項債券培訓課件
- 中央企業(yè)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案例白皮書(2024年版)-中央企業(yè)人工智能協同創(chuàng)新平臺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