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買布問題說起_第1頁
從買布問題說起_第2頁
從買布問題說起_第3頁
從買布問題說起_第4頁
從買布問題說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走進數學——你會發(fā)覺生活中處處都有她的身影;你會發(fā)現許多令人驚喜的東西;你還會感到自己變得越來越聰明、越來越有本領。許多以前不會解決的問題、不會做的事情,現在都能干得很好了!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1從“買布問題”說起21.你還記的嗎?解方程的一般步驟:去括號移項合并ax=ba≠0系數化為11、去括號:注意符號,不要漏乘3、合并:系數相加,字母不變2、移項:注意所移的項要變號4、系數化為1:兩邊同除以未知數的系數或乘以系數的倒數。3解方程并不難,

化歸思想記心間。

去括號,仔細看。

正因數,號不變。

負因數,號全變。4解下列方程:(1)12(x+1)=-(3x-1)(2)2(y-3)-3(2+y)=0(3)2-3(m-1)=m+1(4)3(2x-3)-3[3(2x-3)+3]=55按某種規(guī)定,個人發(fā)表文章,出版圖書所得稿費應該在繳納個人收入調節(jié)稅,具體方法如下:(1)稿費不高于800元的,不納稅;(2)稿費高于800元但不超過4000元的應交納超過800元的那一部分的14%的稅款;(3)稿費高于4000元的,應該交納全部稿費的11%的稅款.1.想一想:會出現所得稿費多的人與所得稿費少的人納稅一樣多嗎?2.會出現所得稿費多的人反而比所得稿費少的納稅少嗎?1.你還記的嗎?6解:設稿費正好是4000元所交稅款與稿費X元(X>4000)所交稅款一樣多.由題意得:

(4000-800)×14%=11%XX=4072.73

當稿費等于4072.73元時,與所得稿費正好是4000元的納稅一樣多;當稿費大于4000元,小于4072.73元時,所納稅反而比所得稿費4000元的納稅少;

當稿費大于4072.73元時,所得稿費多的人比所得稿費少的人納稅多7問題一一艘船從甲碼頭到乙碼頭順流行駛,用了2小時;從乙碼頭返回甲碼頭逆流行駛,用了2.5小時.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時,求船在靜水中的平均速度.

問題1:此題已知什么?求什么?問題2:此題中的相等關系是______________往返的路程相等問題3:如果設船在靜水中的平均速度為x千米/小時,那么船在順水時的速度為______千米/小時,在逆流的速度為______千米/小時.(x+3)(x-3)順水的速度=靜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逆水的速度=靜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8看......一艘船從甲碼頭到乙碼頭順流行駛,用了2小時;從乙碼頭返回甲碼頭逆流行駛,用了2.5小時.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時,求船在靜水中的平均速度.

解:設船在靜水中的平均速度為x千米/時,則列方程得:2(x+3)=2.5(x-3).去括號,得2x+6=2.5x-7.5移項,得2x-

2.5x=-7.5-6合并,得-0.5x=-13.5系數化為1,得x=27答:船在靜水中的平均速度為27千米/時.順流行駛的路程=逆流行駛的路程順水的速度=靜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逆水的速度=靜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9小明在靜水中劃船的速度為每小時12千米,今往返于某河,逆流時用了10小時,順流時用了6小時.根據上面的事實,提出問題并嘗試解答.考考你:101.電氣機車和磁懸浮列車從相距298千米的兩地同時相對而行,磁懸浮列車的速度比電氣機車速度的5倍還快20千米/小時,半小時后兩車相遇,兩車的速度是多少?相信你一定會做的!11我國著名數學家蘇步青先生,年輕時曾做過這樣的一道思考題,請同學們也來試一試,原題如下甲和乙二人從東、西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對而行,兩地相距100里,甲每小時走6里,乙每小時走4里。如果甲帶著一條小狗,狗的奔跑速度是每小時跑8里,小狗隨甲同時出發(fā),并向乙跑去,當它遇到乙后,就立即回頭向甲跑去;遇到甲后又立刻回頭向乙跑去…直到甲乙二人相遇,狗才停住,求這條小狗一共跑了多少里路?12某水利工地派48人去挖土和運土,如果每人每天平均挖土5方或運土3方,那么應怎樣安排人員,正好能使挖出的土及時運走?挖出的土方數=運走的土方數試一試13解:設安排x人去挖土,則有(48–x)人運土,根據題意,得5x=3(48–x)去括號,得5x=144–3x移項及合并,得8x=144x=18運土的人數為48–x=48–18=30答:應安排18人去挖土,30人去運土,正好能使挖出的土及時運走。14問題二某車間22名工人生產螺釘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產螺釘1200個或螺母2000個,一個螺釘要配兩個螺母。為了使每天的產品剛好配套,應該分配多少名工人生產螺釘,多少名工人生產螺母?問題1:你能從題目中獲取哪些信息?問題2:剛好配套什么意思?問題3:相等關系為什么?人數總和=222×螺釘的數量=螺母的數量1200x1200x200022-x2000(22-x)設什么為x?15解:設分配x名工人生產螺釘,其余(22–x)名工人生產螺母。2×1200x=2000(22-x)去括號,得2400x=44000–2000x移項及合并,得4400x=44000x=10生產螺母的人數為22–x=12答:應分配10名工人生產螺釘,12名工人生產螺母。16某車間22名工人生產螺釘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產螺釘1200個或螺母2000個,一個螺釘要配兩個螺母。為了使每天的產品剛好配套,應該分配多少名工人生產螺釘,多少名工人生產螺母人數總和=222×螺釘的數量=螺母的數量1200x1200(22-x)200022-x2000x2×1200(22-x)=2000x17變式訓練

某車間每天能生產甲種零件120個,或乙種零件100個,甲、乙兩種零件分別取3個、2個才能配成一套,現要在30天內生產最多的成套產品,問怎樣安排生產甲、乙兩種零件的天數?甲:乙=3:22×甲=3×乙設安排生產甲種零件x天,則生產乙種零件為(30–x)天120x100(30–x)X=50/3你該如何取數呢?2×3×=18用白鐵皮做罐頭盒,每張鐵片可制盒身10個或制盒底30個。一個盒身與兩個盒底配成一套罐頭盒?,F有100張白鐵皮,用多少張制盒身,多少張制盒底,可以既使做出的盒身和盒底配套,又能充分利用白鐵皮?盒身的個數×2=盒底的個數試一試191.用白鐵皮做罐頭盒,每張鐵片可制盒身16個或制盒底43個,一個盒身與兩個盒底配成一套罐頭盒,現有75張白鐵皮,用多少張制盒身,多少張制盒底,可以即使做出的盒身和盒底配套,又能充分地利用白鐵皮?練練手43張做盒身,32張做盒底201.要用21張白卡紙做包裝盒,每張白卡紙可以做盒身2個,或者做盒底3個,如果一個盒身和兩個盒底可以做成一個包裝盒,那么能否把這些白卡紙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做盒身,一部分做底蓋,使做成的盒身和盒底正好配套?請設計一種分法。練練手9張做盒身,12張做盒底21

用20張白卡紙做包裝盒,每張白卡紙可以做盒身2個,或者做盒底蓋3個.如果一個盒身和兩個盒底蓋可以做成一個包裝盒,那么能否把這白卡紙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做盒身,一部分做底蓋,使做成的盒身和盒底蓋正好配套?

請設計一種分法,既能使盒身和盒底配套,又能充分利用白紙卡.

變式訓練8張做盒身,11張做盒底22用如圖1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紙板作側面和底面,做成如圖2豎式和橫式的兩種無蓋紙盒,現在倉庫里有1000張正方形紙板和2000張長方形紙板,問兩種紙盒各做多少只,恰好使庫存的紙板用完?圖1圖2等量關系是什么?更上一層樓2323142x3x-2x4(1000-2x)200010003x+4(1000-2x)=20002423142x3x1000-2x2000-3x200010002000-3x=4(1000-2x)252314x4x-x1.5(1000-x)200010001.5(1000-x)+4x=200026用如圖1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紙板作側面和底面,做成如圖2豎式和橫式的兩種無蓋紙盒,現在倉庫里有1000張正方形紙板和2000張長方形紙板,問兩種紙盒各做多少只,能否恰好使庫存的紙板用完?5001001再變3x+4(1000-2x)=20001.5(1000-x)+4x=2000解法1:設做x個橫式紙盒解法2:設做x個豎式紙盒3x+4(500-2x)=10011.5(500-x)+4x=100127反思小結: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2、在解決配套、分配等問題方面你獲得了哪些經驗?這些問題中的相等關系有什么特點?28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過程:實際問題數學問題實際問題的答案數學問題的解列方程解方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