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江西省撫州市高三下學期畢業(yè)班教學質量檢測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9/3F/wKhkGWZPzQKALPeKAAMv0UpdmaA834.jpg)
![2024屆江西省撫州市高三下學期畢業(yè)班教學質量檢測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9/3F/wKhkGWZPzQKALPeKAAMv0UpdmaA8342.jpg)
![2024屆江西省撫州市高三下學期畢業(yè)班教學質量檢測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9/3F/wKhkGWZPzQKALPeKAAMv0UpdmaA8343.jpg)
![2024屆江西省撫州市高三下學期畢業(yè)班教學質量檢測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9/3F/wKhkGWZPzQKALPeKAAMv0UpdmaA8344.jpg)
![2024屆江西省撫州市高三下學期畢業(yè)班教學質量檢測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9/3F/wKhkGWZPzQKALPeKAAMv0UpdmaA834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2江西省撫州市2024屆高三下學期畢業(yè)班教學質量檢測語文試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根脈和重要載體,漢字既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的特性,又參與塑造了這些特性。漢字是世界上三大自源文字體系之一,也是唯一持續(xù)使用至今的文字體系。漢字體系的悠久性、持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使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得以記錄、保存和傳承,形成了世界上保存數量最多的古典文獻。漢字貫通古今,通過漢字典籍可以神交古人,理解和掌握中華文明的內核和精髓。漢字本身也承載和保存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通過準確揭示和科學闡釋其中蘊藏的內涵,可以直接理解中華文化的核心,展示中華文化傳承有序的歷史。漢字是中華文化傳承的標志,這種傳承是真正的中華基因。無論歷史長河經歷多少曲折,漢字體系一直保持基本穩(wěn)定,猶如定海神針,維系了中華文明的根脈,推進了中華文明的形成、發(fā)展和傳播。漢字是中華文化自主孕育的智慧結晶,彰顯了中華民族銳意創(chuàng)新的精神。漢字體系之所以能夠綿延數千年而不絕,就在于能夠不斷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變化,完善文字構造方式,豐富字詞表達。漢字形體由不規(guī)則的塊狀逐漸演變成正方形的進程,映照著中華文明發(fā)展進步的歷程。漢字由產生之初的象形文字為主,發(fā)展出指事、會意、形聲等造字方法,再到形聲字為主,突破以形表意,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發(fā)展演變。待到秦漢之際的“隸變”和后來發(fā)展出的楷書、行書等,漢字更加線條化、符號化,書寫更加便捷。漢字不是封閉的語言符號系統(tǒng),而是不斷接納新事物,守正又創(chuàng)新。近代以來,科技領域出現(xiàn)大量術語,對此,漢字創(chuàng)制了許多新詞。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漢字鮮明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的創(chuàng)新性,而且有力推動了中華文明的有機更新。中華民族以開放包容的姿態(tài)迎接新鮮事物,并內化為中華語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顯示出中華文明的有機更新。指出,“中國的漢文字非常了不起,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fā)展離不開漢文字的維系”。在民族眾多、疆域廣袤的中華大地,漢字在統(tǒng)一思想文化觀念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漢字形成和發(fā)展的時代,正是中華文明形成和發(fā)展的關鍵歷史時期。漢字的出現(xiàn)標志著中華文化進入文明階段。漢字記錄夏商周的歷史文化,傳承先秦經典和諸子百家學說,奠定了中華文明的主色調。秦朝大一統(tǒng),“車同軌,書同文”,鞏固了中央集權;漢代以后形成的經學闡釋傳統(tǒng),使以儒家為代表的傳統(tǒng)文化核心價值在我國這個多民族國家廣泛傳播,進而塑造了中華民族大家庭共同的價值體系,形成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漢字是中華文化傳承、發(fā)展、繁榮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文化的基因。只有深入挖掘漢字蘊含的豐富的文化價值,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更好地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摘編自霍志剛《漢字:中華文明的守護者》)材料二:漢字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揭示漢字的起源、發(fā)展及其蘊含的文化價值,對于研究中華文明起源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漢字的起源、發(fā)展與中華文明的起源、發(fā)展基本同步。中國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是中華文明起源的時代。在距今8000多年的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出土了刻劃在龜甲、骨器、陶器和石器上的大量原始文字,帶有刻符的背甲與腹甲是“天圓地方”的象征,這是古人宇宙觀的反映,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體現(xiàn)。在安徽蚌埠雙墩遺址,考古學者發(fā)現(xiàn)了數量不少的象形、會意符號。這些符號與在距今5000多年的大汶口遺址等地發(fā)現(xiàn)的符號一樣,屬于原始文字。距今4000多年的山西臨汾陶寺遺址出土的扁壺上“文”“堯”二字清晰可見,表明該遺址與堯都平陽密切相關。文字的起源和早期發(fā)展,是中華民族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識。漢字豐富的內涵塑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古人造字賦予了字形以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對古文字的正確解讀,是了解中華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途徑。深刻總結了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xù)性、創(chuàng)新性、統(tǒng)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點。漢字的起源、發(fā)展充分反映了這五大突出特性:從原始的刻劃符號到今天的漢字,許多字形和內涵都一脈相承,體現(xiàn)了突出的連續(xù)性;漢字發(fā)展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諸階段,書寫趨于簡潔實用,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突出的創(chuàng)新性;文字形體至秦而歸于統(tǒng)一,形成“書同文”的局面,此后政令歸一,文化一統(tǒng),反映了中華文明突出的統(tǒng)一性;文字在發(fā)展過程中,充分吸收不同族群、區(qū)域的特色,形音兼顧,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古人對“協(xié)”“和”“同”等文字的創(chuàng)造和使用,將“武”解讀為“止戈為武”,反映了中華民族追求和平的理念。古文字是開啟中華文明的管鑰。只有深入探究其深刻的文化意蘊,闡發(fā)其在中華文明傳承發(fā)展中的作用,才能準確把握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摘編自代生《古文字:開啟中華文明的管鑰》)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世界上有三大自源文字體系,漢字因為保存古典文獻最多而成為其中唯一持續(xù)使用至今的文字體系。B.漢字從以象形字為主到以形聲字為主的演變歷程,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思維從低級向高級的發(fā)展過程。C.漢字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價值,深入挖掘這些文化價值,古為今用,有助于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的發(fā)展。D.漢字塑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人們只有通過對古文字的正確解讀才能了解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漢字如果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變化,就可能像有的文字體系一樣走向消亡,進而影響到中華文明的形成、發(fā)展和傳播。B.古人席地而坐,沒有專門供人坐的家具,后來生活方式改變了,“椅”“凳”等字也隨之產生,這說明漢字具有包容性。C.人們在河南舞陽賈湖、安徽蚌埠雙墩等考古遺址上發(fā)現(xiàn)了很多原始文字,這些原始文字是中華文明歷史悠久的有力證據。D.“人”和“戈”組成“伐”,“田”與“力”組成“男”,“戍”是“人”側有“戈”……由此可知漢字字形有豐富的文化內涵。3.材料一論述了漢字和中華文明的關系,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A.縱觀古今漢字,體式多樣,形態(tài)各異,但方塊是其綿延千年的根本特性。正如語言學家所說:“方形之內,乃對稱平衡意識最佳的培育土壤和表現(xiàn)天地?!盉.漢字在漫長的積淀、演變過程中形成了規(guī)范的文字體系,傳播深遠,與其他文字相互交融,影響了周邊國家的文化,形成了覆蓋多國的“漢字文化圈”。C.漢字發(fā)展經歷了兩個階段:“文”的階段和“字”的階段?!拔摹钡脑熳址椒ㄊ窍笮?,其形成的多是獨體字;“字”的造字方法是組合,其形成的是合體字。D.文字學家指出:“漢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持續(xù)穩(wěn)定且歷久彌新的自源文字符號系統(tǒng),這一特點從根本上保證了中華文化的完整保存和持續(xù)傳承?!?.根據材料內容,下列選項對下面這張表格解讀不恰當的一項是()A.漢字最初以象形文字為主,這些文字的起源和發(fā)展,是中華文明產生和發(fā)展的重要標識。B.從“日”“田”來看,漢字形體在演變過程中,具有從不規(guī)則的塊狀逐漸轉向正方形的特點。C.從原始刻劃符號到今天的方塊字,漢字演變的各階段持續(xù)而穩(wěn)定,使字形和內涵一脈相承。D.從整體看,漢字逐漸從描摹事物形狀向線條化、符號化轉變,書寫更加便捷,注重簡潔實用。5.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xù)性、創(chuàng)新性、統(tǒng)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根據材料一的相關內容,簡要概括漢字在中華文明創(chuàng)新性方面的表現(xiàn)?!即鸢浮?.C2.B3.D4.C5.①漢字形體不斷變化;
②造字方法不斷豐富;
③不斷接納新生事物,創(chuàng)造了許多新詞。〖解析〗【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漢字因為保存古典文獻最多而成為其中唯一持續(xù)使用至今的文字體系”錯誤,因果倒置。由原文“漢字是世界上三大自源文字體系之一,也是唯一持續(xù)使用至今的文字體系。漢字體系的悠久性、持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使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得以記錄、保存和傳承,形成了世界上保存數量最多的古典文獻”可知,原文意思是漢字體系的持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使中華文化得以傳承,才形成了古典文獻,而非因為“保存古典文獻最多”使?jié)h字能夠持續(xù)使用至今。B.“……從低級向高級的發(fā)展過程”錯誤。原文是說“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發(fā)展演變”,“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沒有低級、高級之分。D.“只有……才”錯誤,表述絕對。由原文“古人造字賦予了字形以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對古文字的正確解讀,是了解中華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途徑”可知,原文是說“對古文字的正確解讀,是了解中華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途徑”,而不是“只有……才”。故選C。【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B.“這說明漢字具有包容性”錯誤。根據材料一“漢字不是封閉的語言符號系統(tǒng),而是不斷接納新事物,守正又創(chuàng)新”等內容可知,這種現(xiàn)象說明了漢字具有發(fā)展性和創(chuàng)新性。故選B。【3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材料一論述了漢字和中華文明的關系,其核心觀點是“漢字既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的特性,又參與塑造了這些特性”。A.只是說明漢字的“方塊”特點;B.只是說明漢字的影響力;C.只是說明漢字的造字方法;D.漢字字形有豐富文化內涵,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的特性,又參與塑造了這些特性。故選D。【4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圖表的能力。C.“漢字演變的各階段持續(xù)而穩(wěn)定”,文中無此信息,與“字形和內涵一脈相承”不構成因果關系。故選C?!?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根據材料“漢字形體由不規(guī)則的塊狀逐漸演變成正方形的進程,映照著中華文明發(fā)展進步的歷程”可知,漢字形體不斷變化;根據材料“漢字由產生之初的象形文字為主,發(fā)展出指事、會意、形聲等造字方法,再到形聲字為主,突破以形表意,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發(fā)展演變。待到秦漢之際的‘隸變’和后來發(fā)展出的楷書、行書等,漢字更加線條化、符號化,書寫更加便捷”可知,造字方法不斷豐富;根據材料“漢字不是封閉的語言符號系統(tǒng),而是不斷接納新事物,守正又創(chuàng)新。近代以來,科技領域出現(xiàn)大量術語,對此,漢字創(chuàng)制了許多新詞。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漢字鮮明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的創(chuàng)新性,而且有力推動了中華文明的有機更新。中華民族以開放包容的姿態(tài)迎接新鮮事物,并內化為中華語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顯示出中華文明的有機更新”可知,不斷接納新生事物,創(chuàng)造了許多新詞。(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保衛(wèi)櫻桃裘山山櫻桃小學學生從沒有吃過學校的櫻桃。因為每年櫻桃成熟的時候,十里八鄉(xiāng)的村民們就會翻過學校墻頭,一夜之間就將五棵樹上的櫻桃一掠而光。一年又一年,漸漸地,學校不再枉費心機地等待櫻桃成熟了。德高望重的老校長說:“全當這些櫻桃樹是不結果的。我們學校是以升學率高著稱的,不能讓區(qū)區(qū)櫻桃影響了教學?!笔虑榈淖兓?,是在新校長上任之后。新校長很年輕,而且,是個女的。年輕的女校長是個追求完美的理想主義者,在她看來,櫻桃被偷事件不是損失幾顆櫻桃的問題,而是關系到道德教育、學校尊嚴以及保護集體財產等問題。一所堂堂正正的學校,一個教書育人的地方,怎么能眼睜睜看著大量的人進行盜竊活動而不制止?這不等于是給學生們一種暗示:偷東西沒什么大不了的,甚至是被允許的嗎?她認為,保護櫻桃就是保護學校財產,保護櫻桃就是對學生乃至村民進行最實際的道德品質教育,這樣的事比升學率更為重要。學校加高了圍墻,還發(fā)動學生上山割荊棘,將荊棘遍插墻頭。完成這些工程正是櫻桃開花的時候。學生們每天到學校,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樹下去看。他們仰著笑臉,從櫻桃花看到綠豆那么大櫻桃,再看到黃豆那么大,再往花生那么大看。就這樣,櫻桃在師生們的目光里一天天地大了,泛紅了。學生們每天都來問新校長:“什么時候可以摘櫻桃呀?”她總是笑吟吟地說:“再等等,紅透了才甜呢?!蹦闹蝗喝私柚鹿鈦硗禉烟伊恕H赘邏λ麄兿鄮椭噬先チ?,但他們沒有想到荊棘不好對付,有人不小心被扎了一下,一甩手就失去了重心,咚的一聲從墻頭摔下來,痛得哇哇大叫。其他人見狀,胡亂摘了幾把,就抬上受傷者倉皇撤離了。新校長第二天得知這一消息,連忙去看櫻桃樹,樹上的櫻桃還在,而且因為受了驚嚇,一下紅透了,一嘟嚕一嘟嚕如紅珍珠般掛著枝頭。新校長高興地說:“咱們總算沒白干,這圍墻起到保護作用了。同學們,可以摘櫻桃了!”這是他們有校史以來第一次收獲本應屬于他們的櫻桃,正當全校師生沉浸在豐收喜悅中時,一大群村民包圍了學校,他們抬著受傷者,要求學校承擔他的一萬元醫(yī)療費。理由是被學校圍墻摔傷的。新校長平靜地說:“請問他為什么要翻我們學校圍墻?難道那是他回家必經之路嗎?”村民坦然承認:“當然不是,他來是為了摘櫻桃。”新校長立即尖銳地指出:“我看應該叫偷吧?難道你們不知道私自采摘他人果實是違法的嗎?”村民們笑起來,說:“違法?違什么法!要是違法的話,公安怎么不抓我們?”新校長聽到這樣的新鮮理論,有些生氣,但依然聲音細細地說:“你們跑來偷我們學校的櫻桃屬于犯罪。我們不追究你們就罷了,你們怎么好意思來找我們要醫(yī)療費?”聽見這話,那位受傷者忍痛坐了起來,大聲說:“怎么不好意思?我們就是要找你拿醫(yī)藥費,我們又不是頭一次來學校摘櫻桃,我們年年都來。但往年我們從沒有人受傷,今年你來了就受傷了。你明知我們要來摘櫻桃,還故意加高圍墻,還在墻上插那么多刺,這不是成心讓我們摔下來嗎?這不是成心整我們嗎?”新校長驚詫莫名,她氣得一時講不出話,村民就鬧得更起勁了,一時間出現(xiàn)了敵強我弱的局面。正在這個時候老校長趕來了,大聲地呵斥說:“都給我回去,你們這么鬧學生娃怎么上課?”村民們散去后,學校召開緊急會議。新校長義正辭嚴地表示絕不能向他們妥協(xié),但多數老師包括老校長在內,都認為不能硬來,要和顏悅色地協(xié)商解決。老校長說:“醫(yī)藥費我們肯定是不出的,但總得讓他們消氣。所以我建議把摘下的櫻桃給他們送去,特別是給那個受傷的家伙送去。我們要面對現(xiàn)實:村民多年養(yǎng)成惡習難以一下子改變,何況六年級的娃馬上要考中學了,你和他們干就會影響學生就會影響學校的升學率,這可是大事?!毙滦iL霍地一下站了起來,聲音發(fā)顫地說:“我認為這件事比升學率更重要,這是正義和非正義的較量?!钡诙欤迕裼痔е軅邍×藢W校。新校長一夜未眠,她決定克制自己,并個人拿出500元作為撫慰金。村民們說:“500塊錢夠干什么?不滿足我們的要求是不會回去的?!闭缋闲iL預見的那樣,村民的行為極大地影響了學校教學,學生老師都有些心不在焉。到了中午,新校長也有些沉不住氣了,她決定再做出一次讓步:按老校長說的,把采摘的櫻桃送給村民。村民們見到如此鮮紅的櫻桃很是喜悅,馬上回家去了。沒想到第三天早上,又有一部分村民來了。新校長只得到鎮(zhèn)上派出所求救了。所長聽了事情的原委,說:“錢你們不用出了。你回去擺三桌酒席,我出面把他們請來,我保證酒過三巡,他們就會答應不再鬧事了?!毙滦iL又一次霍地一下站了起來,她用最后殘存的一點斗志大聲地說:“你要我請他們吃飯?向他們求情?這絕不可能,這簡直是對我人格的侮辱!”說罷毅然離去。所長追上去說:“校長你別生氣……你聽我說……這樣吧,我現(xiàn)在就跟你一起回去勸說他們,我不能把他們全都抓起來,再說他們畢竟也沒犯什么大事嘛?”聽了這話,新校長突然明白了,她所面對的不僅僅是一群村民?!股盍?,新校長想到這些天發(fā)生的事,想到那幾株好看的櫻桃樹,想到自己的妥協(xié),又想到自己的學生們,不由得失聲痛哭??捱^之后,她找出一把鋒利的斧頭,她要將五棵櫻桃樹一一砍掉……來到操場邊櫻桃樹下,她愣住了。那些櫻桃樹下站滿了她的學生,他們挽著手站在那兒,為櫻桃樹筑起了一道柵欄。他們說:“校長你不能砍,這是我們的櫻桃樹,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就日日夜夜保衛(wèi)它!絕不讓外人再碰它!我們發(fā)誓明年的今日,一定會再次收獲櫻桃!”新校長愣了片刻,丟掉斧頭,和學生們擁抱在了一起……(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學校櫻桃每年被一掠而光卻無人干涉,其重要原因是老校長認為這不影響學校的升學率,無關緊要。B.學生們每天仰著笑臉觀察櫻桃的變化,表明了學生內心對果實的期待,暗示校長保衛(wèi)櫻桃的做法非常有意義。C.一些村民坦然承認偷摘櫻桃,但毫無羞愧感,摔傷后又胡攪蠻纏,寫出了這些人對違法行為的集體無意識。D.派出所所長的解決方案竟然是請客吃飯,這讓新校長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從而導致她決定砍掉櫻桃樹。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開頭敘寫櫻桃小學從未收獲自己櫻桃的事實,既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也為下文保護櫻桃的系列情節(jié)埋下了伏筆。B.文中寫成熟的櫻桃,先是說它“受了驚嚇”,后用“紅珍珠”來作比,筆調活潑生動,展現(xiàn)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C.文中兩任校長未賦其名,只是以“新”“老”冠之,“新校長”“老校長”之間觀念和行為的沖突,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D.作品通過“保衛(wèi)櫻桃”這一事件,展現(xiàn)了老校長、村民、派出所所長的是非價值觀,折射出當今鄉(xiāng)土中國的某些現(xiàn)實。8.文中寫道“年輕的女校長是個追求完美的理想主義者”,請分析“女校長”的“理想主義”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9.小說結局給作品增添了一抹亮色。作者裘山山說,如果沒有這個結局,我就不會寫這個小說。請你談談對小說結局的理解?!即鸢浮?.D7.C8.①觀念上,認為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比追求升學率重要。
②性格上,嫉惡如仇,正直果敢,眼里不容沙子。
③行動上,堅持原則,勇于擔當,通過保衛(wèi)櫻桃事件實施道德教育。9.①新校長從保護櫻桃到試圖砍掉櫻桃,揭示了其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豐富了作品的意蘊。
②新校長砍櫻桃、學生護櫻桃的行為使情節(jié)逆轉,讓故事具有張力。
③學生自覺地保護櫻桃樹的行為,彰顯出正義積極溫暖的力量?!冀馕觥健?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這讓新校長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錯誤。導致新校長決定砍掉櫻桃樹的原因不是她對自身能力的懷疑,而是她對現(xiàn)實的無能為力。故選D?!?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藝術特色的分析與鑒賞的能力。C.“‘新校長’‘老校長’之間觀念和行為的沖突”錯誤。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并非兩位校長之間的沖突,而是新校長在面對多方面困境的堅持。故選C?!?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觀念上,“她認為,保護櫻桃就是保護學校財產,保護櫻桃就是對學生乃至村民進行最實際的道德品質教育,這樣的事比升學率更為重要”,認為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保護櫻桃就是對學生乃至村民進行最實際的道德品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比追求升學率重要。性格上,“我看應該叫偷吧?難道你們不知道私自采摘他人果實是違法的嗎?”“你們跑來偷我們學校的櫻桃屬于犯罪。我們不追究你們就罷了,你們怎么好意思來找我們要醫(yī)療費?”“我認為這件事比升學率更重要,這是正義和非正義的較量”,認為村民私自采摘他人果實是違法的,偷學校的櫻桃屬于犯罪,嫉惡如仇,正直果敢,并認為保衛(wèi)櫻桃是正義和非正義的較量,眼里不容沙子。行動上,“你要我請他們吃飯?向他們求情?這絕不可能,這簡直是對我人格的侮辱”,新校長堅決不請他們吃飯,不向村民求情,堅持原則,勇于擔當,“保護櫻桃就是保護學校財產,保護櫻桃就是對學生乃至村民進行最實際的道德品質教育”,通過保衛(wèi)櫻桃事件實施道德教育?!?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情節(jié)的作用的能力。新校長認為“保護櫻桃就是保護學校財產,保護櫻桃就是對學生乃至村民進行最實際的道德品質教育,這樣的事比升學率更為重要”,所以他要保護櫻桃,“新校長突然明白了,她所面對的不僅僅是一群村民”,現(xiàn)實中她又不得不妥協(xié),所以“哭過之后,她找出一把鋒利的斧頭,她要將五棵櫻桃樹一一砍掉……”。新校長從保護櫻桃到試圖砍掉櫻桃,揭示了其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豐富了作品的意蘊。新校長“要將五棵櫻桃樹一一砍掉”,而學生“他們挽著手站在那兒,為櫻桃樹筑起了一道柵欄”,新校長砍櫻桃、學生護櫻桃的行為使情節(jié)逆轉,最后新校長“丟掉斧頭,和學生們擁抱在了一起……”,讓故事具有張力。學生們說“校長你不能砍,這是我們的櫻桃樹,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就日日夜夜保衛(wèi)它!絕不讓外人再碰它!我們發(fā)誓明年的今日,一定會再次收獲櫻桃”,從現(xiàn)在開始就日日夜夜保衛(wèi)它,絕不讓外人再碰它,學生自覺地保護櫻桃樹的行為,彰顯出正義積極溫暖的力量。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用國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得百姓之譽者榮。三得者具而天下歸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天下歸之之謂王,天下去之之謂亡。湯武者,修其道,行其義,興天下同利,除天下同害,天下歸之。故厚德音以先之,明禮義以道之,致忠信以愛之,賞賢使能以次之,爵服賞慶以申重之,時其事、輕其任以調齊之,潢然兼覆之,養(yǎng)長之,如保赤子。生民則致寬,使民則綦理,辯政令制度,所以接天下之人百姓;有非理者如豪末,則雖孤獨鰥寡必不加焉。是故百姓貴之如帝,親之如父母,為之出死斷亡而不愉者,無它故焉,道德誠明,利澤誠厚也。亂世則不然。污漫突盜以先之,權謀傾覆以示之,俳優(yōu)、侏儒、婦女之請謁以悖之,使愚詔知,使不肖臨賢,生民則致貧隘,使民則極勞苦。是故,百姓賤之如起,惡之如鬼,日欲司間而相與投藉之,去逐之。卒有寇難之事,又望百姓之為己死,不可得也。說無以取之焉。孔子曰:“審吾所以適人,適人之所以來我也?!贝酥^也。(節(jié)選自《荀子·王霸》)材料二:欲為天下者,必重用其國;欲為其國者,必重用其民;欲為其民者,必重盡其民力。無以畜之,則往而不可止也;無以牧之,則處而不可使也。遠人至而不去則有以畜之也民眾而可一則有以牧之也。見其可也,喜之有征;見其不可也,惡之有刑。賞罰信于其所見,雖其所不見,其敢為之乎?見其可也,喜之無征;見其不可也,惡之無刑。賞罰不信于其所見,而求其所不見之為之化,不可得也。厚愛利足以親之,明智禮足以教之。上身服以先之,審度量以閑之,鄉(xiāng)置師以說道之。然后申之以憲令,勸之以慶賞,振之以刑罰。故百姓皆說為善,則暴亂之行無由至矣。(節(jié)選自《管子·權修》)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遠人至A而不去B則有C以畜之也D民眾E而可F一G則有H以牧之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王,指稱王,與“沛公軍霸上”中“軍”字的用法一樣,都是名詞活用作動詞。B.誠,指的確、確實,與《諫太宗十思疏》“必竭誠以待下”中的“誠”意思相同。C.不肖,與文中“賢”的意思相對,指不成材、不正派的人,也可用來稱不孝之子。D.度量,指用以計量長短和容積的標準,引申為規(guī)章制度,也可指能寬容人的限度。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治國的關鍵在于順民意、得民心,如果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贊譽甚至為國家拼死效力,那就證明治國者真正獲得了民心。B.荀子認為,為君者應該以德為先,明禮忠信,選賢任能,愛護百姓,永葆赤子之心,才能使百姓親之如父母、敬之如上帝。C.在混亂的社會中,君主品行污穢卑劣,玩弄權術陰謀,重用無德無才之輩,使百姓生活貧窮困苦,會招致百姓的鄙視和厭惡。D.管子認為治理百姓要做到賞罰分明,對做好事者要有獎賞,以期望激勵更多人去做好事,對做壞事者要有懲罰,以儆效尤。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卒有寇難之事,又望百姓之為己死,不可得也。(2)然后申之以憲令,勸之以慶賞,振之以刑罰。14.材料一中引用孔子的話說明了什么道理?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即鸢浮?0.BDG11.B12.B13.(1)突然發(fā)生了外敵入侵的事,還指望百姓為他賣命,這是不能夠辦得到的啊。(2)這樣再用法令加以約束,用獎賞加以鼓勵,用刑罰加以威懾。14.道理:要有同理心,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待你。分析:君主愛護百姓,百姓就愿為他赴死;君主愚弄百姓,百姓就厭惡他背離他?!冀馕觥健?0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遠地的人們來了而不離開,是因為有辦法養(yǎng)活他們;人口眾多而可以統(tǒng)一號令,是因為有效地治理了他們?!斑h人至而不去”與“民眾而可一”結構相似,“則有以畜之也”與“則有以牧之也”結構一致,分別斷開,獨立成句,在BDG處斷開。故選BDG?!?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能力。A.正確。稱王;駐軍。句意:天下人歸順他叫作稱王。/沛公駐軍在霸上。B.錯誤。確、確實;真誠、誠心。句意:道德確實賢明。/必然會竭盡誠心地對待下屬。C.正確。句意:讓沒有德能的人凌駕于有德才的人之上。D.正確。故選B?!?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B.“永葆赤子之心”錯誤,“如保赤子”的意思是“像愛護初生的嬰兒一樣愛護百姓”。故選B?!?3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卒”,通“猝”,突然;“寇難”,敵人侵犯之難;“死”,拼死,賣命;不可得也,省略句,否定判斷句。(2)“申”,約束;“勸”,鼓勵;“振”,威懾;“申之以憲令,勸之以慶賞,振之以刑罰”,狀語后置句,應為“以憲令申之,以慶賞勸之,以刑罰振之”?!?4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由原文“孔子曰:‘審吾所以適人,適人之所以來我也’”可知,意思是孔子說:“看看自己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同樣對待自己”,道理:要有同理心,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待你。由原文“是故百姓貴之如帝,親之如父母,為之出死斷亡而不愉者……使愚詔知,使不肖臨賢,生民則致貧隘,使民則極勞苦。是故,百姓賤之如起,惡之如鬼,日欲司間而相與投藉之,去逐之”可知,分析:君主愛護百姓,百姓就愿為他赴死;君主愚弄百姓,百姓就厭惡他背離他。參考譯文:材料一:治理國家的人,得到百姓盡力耕種的就富足,得到百姓殊死作戰(zhàn)的就強大,得到民眾稱贊頌揚的就榮耀。這三件事都具備了,天下人就會歸順他;這三件事沒具備,天下人就會背離他。天下人歸順他叫作稱王,天下人背離他叫作滅亡。商湯、周武王遵循這條準則,奉行這種道義,興辦天下人都認為有利的事,除掉天下人的共同禍害,于是天下人歸順他。所以,君主重視用道德聲譽來引導人民,彰明禮義法度指導他們,盡力做到忠誠守信來愛護他們,賞識賢人重用能人來安排不同等級的職位,用爵位、服飾、賞賜、表揚去反復激勵他們,根據時節(jié)安排他們的勞動、減輕他們的負擔來調劑他們,廣泛普遍地庇護他們,撫養(yǎng)他們,就像愛護初生的嬰兒一般。養(yǎng)育百姓要做到極其寬厚,役使人民則極其合理。制定政策法令,是用來對待天下百姓的;如果它有不合理的地方,哪怕像毫毛的末端一樣細微,那么就是對孤兒、孤獨老人、鰥夫、寡婦,也一定不要施加到他們頭上。如此,百姓就會像尊重天帝一樣尊重他,像愛戴自己的父母一般愛戴他,就算為他豁出性命斷然犧牲也會心甘情愿。這沒有什么其他的緣故,僅僅由于君主的道德確實賢明,恩澤確實深厚?;靵y的社會就并非如此。君主用污穢卑鄙、強取豪奪的行為來引導百姓,玩弄權術陰謀、搞傾軋陷害來給他們作榜樣,讓藝人、侏儒、女人私自求見說情來搞昏自己,讓愚蠢的人去教誨有智慧的人,讓沒有德能的人凌駕于有德才的人之上,養(yǎng)育百姓則使百姓極其貧窮困厄,役使百姓則使他們極其疲勞辛苦。故而百姓厭惡他就像鄙視殘疾人一樣,厭惡他就像厭惡鬼魅一般,天天想尋求機會而一起來拋棄踐踏他,摒除驅趕他。突然發(fā)生了外敵入侵的事,還指望百姓為他賣命,這是不能夠辦得到的啊。這種治國理論沒有可取之處。孔子說:“看看自己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同樣對待自己?!闭f的就是這個道理。材料二:想要治理好天下,必須珍惜本國國力;想要治理好國家,必須珍惜國內百姓;想要治理好百姓,必須珍惜民力(不使之耗盡)。沒有辦法養(yǎng)活百姓,人們就要外逃而無法阻止;沒有辦法治理百姓,即使留下來也不能很好的為國效力。遠地的人們來了而不離開,是因為有辦法養(yǎng)活他們;人口眾多而可以統(tǒng)一號令,是因為有效地治理了他們。見到人們做好事,表示喜歡要有實際獎賞;見到人們做壞事,表示厭惡就要有具體懲罰。賞功罰過,對于親身經歷的人們確實兌現(xiàn)了,那么,沒有親身經歷的也就不敢胡作非為了。如果見到人們做好事,空自喜歡而沒有實際獎賞;見到人們做壞事,空自厭惡而沒有具體懲罰。賞功罰過,對于親身經歷的都沒有兌現(xiàn),要指望沒有經歷的人們?yōu)橹谢?,那是辦不到的。君主能夠給予更多的關懷和利益,民眾就會親近君主;明確了是非和禮節(jié),民眾就能得到教化。在上位的要以身作則來引導百姓,制定法規(guī)制度來防范民眾的不良行為,設置鄉(xiāng)師官吏來教導民眾。這樣再用法令加以約束,用獎賞加以鼓勵,用刑罰加以威懾。這樣,百姓就都愿意做好事,暴亂的行為也就不會有機會發(fā)生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朝中措·夜來聽雪曉來看朱敦儒夜來聽雪曉來看。驚失卻塵寰。搖撼瓊林玉樹,心疑身是仙官。乘風縹緲,凌空徑去,不怕高寒。卻被孤鴻相勸,何如且在人間。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人夜里聽風吹雪,晨起看雪,“驚”字從側面寫出雪勢之大之廣。B.白雪皚皚,樹林一片銀裝素裹,置身其中,詞人恍若自己已是仙人。C.詞人欲御風逐雪,離開塵世,卻被孤鴻哀鳴聲拉回到苦悶的現(xiàn)實中。D.本詞融敘事、寫景、抒情于一體,顯得真切而自然,令人心馳神往。16.同是詠雪之作,本詞與毛澤東《沁園春·雪》中所寫雪景的特點及寄寓的情感有何不同?〖答案〗15.C16.①本詞側重表現(xiàn)雪的潔白如玉、纖塵不染,冰雪世界寄托了詞人對純潔美好的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②《沁園春·雪》側重描繪的北方雪景廣袤無垠(或“開闊遼遠”),表達了詞人對祖國山河的贊美和熱愛,同時也表達出對中國革命勝利的信心和展望?!冀馕觥健?5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C.“……苦悶的現(xiàn)實中”錯誤。詞人借孤雁勸說自己不如留在人世間,可見在詞人看來人間還是值得留戀的,現(xiàn)實也并非“苦悶”的。故選C?!?6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景物形象和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本詞側重表現(xiàn)雪的潔白如玉、纖塵不染。本詞開頭寫夜里睡覺聽風吹雪,早上起來一看雪滿山,驚慌失措仿佛不在人世間。從晚上一直下到早上,可見雪勢之大,之急,之廣。一個“驚”字,也從側面印證了雪勢之猛,令人驚訝,大地銀裝素裹,讓人感覺仿佛不在人間。接著寫用力搖動披雪的樹林,心中疑惑自身已是仙家。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白雪皚皚,覆蓋大地,白茫茫的世界,純潔無瑕,恍若自己已是仙人。乘風而上,縹緲天際,凌空而起,徑自離去,不懼怕高處嚴寒。雪中的世界,如此純潔,纖塵不染,多么想去這樣一個一塵不染的世界里。表達了詞人對純潔美好的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沁園春·雪》側重描繪的北方雪景廣袤無垠(或“開闊遼遠”),北方的風光,千里冰封凍,萬里雪花飄。望長城內外,只剩下無邊無際白茫茫一片;寬廣的黃河上下,頓時失去了滔滔水勢。山嶺好像銀白色的蟒蛇在飛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它們都想與老天爺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時候,看紅艷艷的陽光和白皚皚的冰雪交相輝映,分外美好。表達了詞人對祖國山河的贊美和熱愛,同時也表達出對中國革命勝利的信心和展望。(三)名句名篇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離騷》中經常用香花芳草作喻,而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中用“______,______”揭示了這樣設喻的原因。(2)鮑照《擬行路難(其四)》中,采用比興手法,以水流方向的不一來喻指人生窮達各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3)自古詩酒一家親,詩人或把酒言歡“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或借酒消愁“______,______”。〖答案〗(1)其志潔故其稱物芳(2)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3)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芭R松”是古地名,__A__就是臨近松樹的地方。以此推斷,在遙遠的古代,這里應該有茂密的原始森林①。冰雪下面的幽谷,小河淙淙,塔松林立,②懸崖的影子籠罩著萬古不變的岑寂。黃昏或黎明,早獺獨立于西風,藍馬雞悠閑散步,在它們的眼里,世界就是藍天和雪山、野花和蝴蝶組成的風景,永遠美麗、恬謚、安靜。③山谷中何時有了人煙,不得而知,或者說,在浩如煙海的史籍中,從未有過__B__的記載,就連所有的民間傳說也云里霧里,也語焉不詳。但事實是,在一個日子里,有一個胡人部落,從遙遠的地方遷徙于此,這以后,④臨松山谷的河灘上便有了穹廬、祭壇、馬匹和羊群,炊煙沿著山坡向四下里飄散,風中不時傳來咿呀呼嚕的游牧歌謠,如果在霧嵐迷蒙的黃昏,還可以看到身著狼皮袍子的匈奴兵卒,騎馬射箭、揮刀逐鹿的身影__C__。后來,史書上就把這個部落稱為盧水胡。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19.下列句子中的“或”和文中加點的“或”,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我們看不慣的事越來越多,或是因為我們的心態(tài)出了問題。B.《朝花夕拾》文體大概很雜亂,因為是或作或輟,經了九個月之多。C.敏銳的直覺和細膩的思維,使他們成為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員。D.社會上崇敬名人,于是以為名人的話就是名言,卻忘記了他之所以得名是哪一種學問或事業(yè)。20.“樹蔭密匝,苔蘚青碧,流水潺潺”這句描寫句出現(xiàn)的位置,最恰當的是()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答案〗18.示例:A.顧名思義B.只言片語C.若隱若現(xiàn)19.D20.A〖解析〗【18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A.語境是指看到“臨松”就想到它的含義,應用“顧名思義”。顧名思義:看到名稱就想到它的含義。B.語境是指從未有過個別詞句或片段的記載,應用“只言片語”。只言片語:很少的話,指個別的詞句和片段的話語。C.語境是指身影隱隱約約,看不清楚,應用“若隱若現(xiàn)”。若隱若現(xiàn):隱隱約約,看不清楚?!?9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不同語境下同一詞語不同意義和用法的能力。文中加點的“或”是連詞,或者。A.副詞,“也許”之意;B.代詞,有時;C.副詞,表示程度低、范圍小,相當于“稍微”,多用于否定式;D.連詞,或者。故選D。【20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連貫的能力?!皹涫a密匝,苔蘚青碧,流水潺潺”是原始森林的特點,①此處為總寫,體現(xiàn)原始森林的特點。故選A。(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時張貼,裝飾環(huán)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隨著傳承與創(chuàng)新,年畫開始回歸與振興,隨著更多藝術與工藝人才的參與,年畫也將迎來新的發(fā)展良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年畫已不再局限于木版彩色套印,而是以各種新穎的形式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如數字化印刷、立體制作等。__①__,年畫始終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遞著對新年美好的祝愿和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到明代中后期,天津西郊楊柳青鎮(zhèn)初步產生了木版年畫藝術,明末出現(xiàn)了最早的畫鋪,到了清代雍正、乾隆年間,才逐漸繁榮起來。__②__:創(chuàng)稿、分版、刻版、套印、彩繪、裝裱。前期工序與其他木版年畫大致相同,都是依據畫稿刻版套??;__③__,卻是花費較多的工序于手工彩繪,把版畫的刀法版味與繪畫的筆觸色調巧妙地融為一體,使兩種藝術相得益彰。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22.請結合材料內容,給“年畫”下一個簡要定義,不超過45個字。〖答案〗21.示例:①但無論形式如何變化②楊柳青年畫的制作程序大致是③而楊柳青年畫的后期制作22.示例: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用于新年時張貼,裝飾環(huán)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的藝術形式。〖解析〗【2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①前面說年畫形式的變化,后面“年畫始終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強調不變,應填:但無論形式如何變化。②冒號〖提示〗下文,后面是說楊柳青年畫的制作程序,應填:楊柳青年畫的制作程序大致是。③“花費較多的工序于手工彩繪”說的是年畫的后期制作,應填:而楊柳青年畫的后期制作?!?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下定義的能力。首先明確年畫的屬概念,結合“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可知,是一種“藝術形式”。然后分析年畫的特點:根據“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概括出“中國特有的”;根據“大都用于新年時張貼,裝飾環(huán)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概括出“用于新年時張貼,裝飾環(huán)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最后用一個單句形式表述為: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用于新年時張貼,裝飾環(huán)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的藝術形式。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多聲部合唱是在舞臺上由不同群體分聲部演唱的合唱形式,對演唱技巧的要求很高。演唱者首先要把握音準、表現(xiàn)力度,同時還要做到既不能被別的聲部帶走,又不能故意越位破壞整體效果,必須校準音調,跟上節(jié)拍,使自己歌唱發(fā)聲狀態(tài)與整體保持協(xié)調,這樣才能展現(xiàn)最美和聲。對此,你有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和感悟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即鸢浮铰越魇嶂菔?024屆高三下學期畢業(yè)班教學質量檢測語文試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根脈和重要載體,漢字既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的特性,又參與塑造了這些特性。漢字是世界上三大自源文字體系之一,也是唯一持續(xù)使用至今的文字體系。漢字體系的悠久性、持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使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得以記錄、保存和傳承,形成了世界上保存數量最多的古典文獻。漢字貫通古今,通過漢字典籍可以神交古人,理解和掌握中華文明的內核和精髓。漢字本身也承載和保存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通過準確揭示和科學闡釋其中蘊藏的內涵,可以直接理解中華文化的核心,展示中華文化傳承有序的歷史。漢字是中華文化傳承的標志,這種傳承是真正的中華基因。無論歷史長河經歷多少曲折,漢字體系一直保持基本穩(wěn)定,猶如定海神針,維系了中華文明的根脈,推進了中華文明的形成、發(fā)展和傳播。漢字是中華文化自主孕育的智慧結晶,彰顯了中華民族銳意創(chuàng)新的精神。漢字體系之所以能夠綿延數千年而不絕,就在于能夠不斷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變化,完善文字構造方式,豐富字詞表達。漢字形體由不規(guī)則的塊狀逐漸演變成正方形的進程,映照著中華文明發(fā)展進步的歷程。漢字由產生之初的象形文字為主,發(fā)展出指事、會意、形聲等造字方法,再到形聲字為主,突破以形表意,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發(fā)展演變。待到秦漢之際的“隸變”和后來發(fā)展出的楷書、行書等,漢字更加線條化、符號化,書寫更加便捷。漢字不是封閉的語言符號系統(tǒng),而是不斷接納新事物,守正又創(chuàng)新。近代以來,科技領域出現(xiàn)大量術語,對此,漢字創(chuàng)制了許多新詞。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漢字鮮明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的創(chuàng)新性,而且有力推動了中華文明的有機更新。中華民族以開放包容的姿態(tài)迎接新鮮事物,并內化為中華語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顯示出中華文明的有機更新。指出,“中國的漢文字非常了不起,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fā)展離不開漢文字的維系”。在民族眾多、疆域廣袤的中華大地,漢字在統(tǒng)一思想文化觀念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漢字形成和發(fā)展的時代,正是中華文明形成和發(fā)展的關鍵歷史時期。漢字的出現(xiàn)標志著中華文化進入文明階段。漢字記錄夏商周的歷史文化,傳承先秦經典和諸子百家學說,奠定了中華文明的主色調。秦朝大一統(tǒng),“車同軌,書同文”,鞏固了中央集權;漢代以后形成的經學闡釋傳統(tǒng),使以儒家為代表的傳統(tǒng)文化核心價值在我國這個多民族國家廣泛傳播,進而塑造了中華民族大家庭共同的價值體系,形成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漢字是中華文化傳承、發(fā)展、繁榮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文化的基因。只有深入挖掘漢字蘊含的豐富的文化價值,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更好地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摘編自霍志剛《漢字:中華文明的守護者》)材料二:漢字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揭示漢字的起源、發(fā)展及其蘊含的文化價值,對于研究中華文明起源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漢字的起源、發(fā)展與中華文明的起源、發(fā)展基本同步。中國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是中華文明起源的時代。在距今8000多年的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出土了刻劃在龜甲、骨器、陶器和石器上的大量原始文字,帶有刻符的背甲與腹甲是“天圓地方”的象征,這是古人宇宙觀的反映,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體現(xiàn)。在安徽蚌埠雙墩遺址,考古學者發(fā)現(xiàn)了數量不少的象形、會意符號。這些符號與在距今5000多年的大汶口遺址等地發(fā)現(xiàn)的符號一樣,屬于原始文字。距今4000多年的山西臨汾陶寺遺址出土的扁壺上“文”“堯”二字清晰可見,表明該遺址與堯都平陽密切相關。文字的起源和早期發(fā)展,是中華民族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識。漢字豐富的內涵塑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古人造字賦予了字形以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對古文字的正確解讀,是了解中華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途徑。深刻總結了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xù)性、創(chuàng)新性、統(tǒng)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點。漢字的起源、發(fā)展充分反映了這五大突出特性:從原始的刻劃符號到今天的漢字,許多字形和內涵都一脈相承,體現(xiàn)了突出的連續(xù)性;漢字發(fā)展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諸階段,書寫趨于簡潔實用,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突出的創(chuàng)新性;文字形體至秦而歸于統(tǒng)一,形成“書同文”的局面,此后政令歸一,文化一統(tǒng),反映了中華文明突出的統(tǒng)一性;文字在發(fā)展過程中,充分吸收不同族群、區(qū)域的特色,形音兼顧,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古人對“協(xié)”“和”“同”等文字的創(chuàng)造和使用,將“武”解讀為“止戈為武”,反映了中華民族追求和平的理念。古文字是開啟中華文明的管鑰。只有深入探究其深刻的文化意蘊,闡發(fā)其在中華文明傳承發(fā)展中的作用,才能準確把握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摘編自代生《古文字:開啟中華文明的管鑰》)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世界上有三大自源文字體系,漢字因為保存古典文獻最多而成為其中唯一持續(xù)使用至今的文字體系。B.漢字從以象形字為主到以形聲字為主的演變歷程,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思維從低級向高級的發(fā)展過程。C.漢字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價值,深入挖掘這些文化價值,古為今用,有助于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的發(fā)展。D.漢字塑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人們只有通過對古文字的正確解讀才能了解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漢字如果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變化,就可能像有的文字體系一樣走向消亡,進而影響到中華文明的形成、發(fā)展和傳播。B.古人席地而坐,沒有專門供人坐的家具,后來生活方式改變了,“椅”“凳”等字也隨之產生,這說明漢字具有包容性。C.人們在河南舞陽賈湖、安徽蚌埠雙墩等考古遺址上發(fā)現(xiàn)了很多原始文字,這些原始文字是中華文明歷史悠久的有力證據。D.“人”和“戈”組成“伐”,“田”與“力”組成“男”,“戍”是“人”側有“戈”……由此可知漢字字形有豐富的文化內涵。3.材料一論述了漢字和中華文明的關系,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A.縱觀古今漢字,體式多樣,形態(tài)各異,但方塊是其綿延千年的根本特性。正如語言學家所說:“方形之內,乃對稱平衡意識最佳的培育土壤和表現(xiàn)天地?!盉.漢字在漫長的積淀、演變過程中形成了規(guī)范的文字體系,傳播深遠,與其他文字相互交融,影響了周邊國家的文化,形成了覆蓋多國的“漢字文化圈”。C.漢字發(fā)展經歷了兩個階段:“文”的階段和“字”的階段?!拔摹钡脑熳址椒ㄊ窍笮?,其形成的多是獨體字;“字”的造字方法是組合,其形成的是合體字。D.文字學家指出:“漢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持續(xù)穩(wěn)定且歷久彌新的自源文字符號系統(tǒng),這一特點從根本上保證了中華文化的完整保存和持續(xù)傳承?!?.根據材料內容,下列選項對下面這張表格解讀不恰當的一項是()A.漢字最初以象形文字為主,這些文字的起源和發(fā)展,是中華文明產生和發(fā)展的重要標識。B.從“日”“田”來看,漢字形體在演變過程中,具有從不規(guī)則的塊狀逐漸轉向正方形的特點。C.從原始刻劃符號到今天的方塊字,漢字演變的各階段持續(xù)而穩(wěn)定,使字形和內涵一脈相承。D.從整體看,漢字逐漸從描摹事物形狀向線條化、符號化轉變,書寫更加便捷,注重簡潔實用。5.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xù)性、創(chuàng)新性、統(tǒng)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根據材料一的相關內容,簡要概括漢字在中華文明創(chuàng)新性方面的表現(xiàn)?!即鸢浮?.C2.B3.D4.C5.①漢字形體不斷變化;
②造字方法不斷豐富;
③不斷接納新生事物,創(chuàng)造了許多新詞?!冀馕觥健?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漢字因為保存古典文獻最多而成為其中唯一持續(xù)使用至今的文字體系”錯誤,因果倒置。由原文“漢字是世界上三大自源文字體系之一,也是唯一持續(xù)使用至今的文字體系。漢字體系的悠久性、持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使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得以記錄、保存和傳承,形成了世界上保存數量最多的古典文獻”可知,原文意思是漢字體系的持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使中華文化得以傳承,才形成了古典文獻,而非因為“保存古典文獻最多”使?jié)h字能夠持續(xù)使用至今。B.“……從低級向高級的發(fā)展過程”錯誤。原文是說“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發(fā)展演變”,“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沒有低級、高級之分。D.“只有……才”錯誤,表述絕對。由原文“古人造字賦予了字形以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對古文字的正確解讀,是了解中華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途徑”可知,原文是說“對古文字的正確解讀,是了解中華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途徑”,而不是“只有……才”。故選C?!?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B.“這說明漢字具有包容性”錯誤。根據材料一“漢字不是封閉的語言符號系統(tǒng),而是不斷接納新事物,守正又創(chuàng)新”等內容可知,這種現(xiàn)象說明了漢字具有發(fā)展性和創(chuàng)新性。故選B?!?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材料一論述了漢字和中華文明的關系,其核心觀點是“漢字既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的特性,又參與塑造了這些特性”。A.只是說明漢字的“方塊”特點;B.只是說明漢字的影響力;C.只是說明漢字的造字方法;D.漢字字形有豐富文化內涵,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的特性,又參與塑造了這些特性。故選D。【4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圖表的能力。C.“漢字演變的各階段持續(xù)而穩(wěn)定”,文中無此信息,與“字形和內涵一脈相承”不構成因果關系。故選C?!?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根據材料“漢字形體由不規(guī)則的塊狀逐漸演變成正方形的進程,映照著中華文明發(fā)展進步的歷程”可知,漢字形體不斷變化;根據材料“漢字由產生之初的象形文字為主,發(fā)展出指事、會意、形聲等造字方法,再到形聲字為主,突破以形表意,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發(fā)展演變。待到秦漢之際的‘隸變’和后來發(fā)展出的楷書、行書等,漢字更加線條化、符號化,書寫更加便捷”可知,造字方法不斷豐富;根據材料“漢字不是封閉的語言符號系統(tǒng),而是不斷接納新事物,守正又創(chuàng)新。近代以來,科技領域出現(xiàn)大量術語,對此,漢字創(chuàng)制了許多新詞。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漢字鮮明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的創(chuàng)新性,而且有力推動了中華文明的有機更新。中華民族以開放包容的姿態(tài)迎接新鮮事物,并內化為中華語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顯示出中華文明的有機更新”可知,不斷接納新生事物,創(chuàng)造了許多新詞。(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保衛(wèi)櫻桃裘山山櫻桃小學學生從沒有吃過學校的櫻桃。因為每年櫻桃成熟的時候,十里八鄉(xiāng)的村民們就會翻過學校墻頭,一夜之間就將五棵樹上的櫻桃一掠而光。一年又一年,漸漸地,學校不再枉費心機地等待櫻桃成熟了。德高望重的老校長說:“全當這些櫻桃樹是不結果的。我們學校是以升學率高著稱的,不能讓區(qū)區(qū)櫻桃影響了教學?!笔虑榈淖兓?,是在新校長上任之后。新校長很年輕,而且,是個女的。年輕的女校長是個追求完美的理想主義者,在她看來,櫻桃被偷事件不是損失幾顆櫻桃的問題,而是關系到道德教育、學校尊嚴以及保護集體財產等問題。一所堂堂正正的學校,一個教書育人的地方,怎么能眼睜睜看著大量的人進行盜竊活動而不制止?這不等于是給學生們一種暗示:偷東西沒什么大不了的,甚至是被允許的嗎?她認為,保護櫻桃就是保護學校財產,保護櫻桃就是對學生乃至村民進行最實際的道德品質教育,這樣的事比升學率更為重要。學校加高了圍墻,還發(fā)動學生上山割荊棘,將荊棘遍插墻頭。完成這些工程正是櫻桃開花的時候。學生們每天到學校,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樹下去看。他們仰著笑臉,從櫻桃花看到綠豆那么大櫻桃,再看到黃豆那么大,再往花生那么大看。就這樣,櫻桃在師生們的目光里一天天地大了,泛紅了。學生們每天都來問新校長:“什么時候可以摘櫻桃呀?”她總是笑吟吟地說:“再等等,紅透了才甜呢?!蹦闹蝗喝私柚鹿鈦硗禉烟伊?。三米高墻他們相幫著攀上去了,但他們沒有想到荊棘不好對付,有人不小心被扎了一下,一甩手就失去了重心,咚的一聲從墻頭摔下來,痛得哇哇大叫。其他人見狀,胡亂摘了幾把,就抬上受傷者倉皇撤離了。新校長第二天得知這一消息,連忙去看櫻桃樹,樹上的櫻桃還在,而且因為受了驚嚇,一下紅透了,一嘟嚕一嘟嚕如紅珍珠般掛著枝頭。新校長高興地說:“咱們總算沒白干,這圍墻起到保護作用了。同學們,可以摘櫻桃了!”這是他們有校史以來第一次收獲本應屬于他們的櫻桃,正當全校師生沉浸在豐收喜悅中時,一大群村民包圍了學校,他們抬著受傷者,要求學校承擔他的一萬元醫(yī)療費。理由是被學校圍墻摔傷的。新校長平靜地說:“請問他為什么要翻我們學校圍墻?難道那是他回家必經之路嗎?”村民坦然承認:“當然不是,他來是為了摘櫻桃?!毙滦iL立即尖銳地指出:“我看應該叫偷吧?難道你們不知道私自采摘他人果實是違法的嗎?”村民們笑起來,說:“違法?違什么法!要是違法的話,公安怎么不抓我們?”新校長聽到這樣的新鮮理論,有些生氣,但依然聲音細細地說:“你們跑來偷我們學校的櫻桃屬于犯罪。我們不追究你們就罷了,你們怎么好意思來找我們要醫(yī)療費?”聽見這話,那位受傷者忍痛坐了起來,大聲說:“怎么不好意思?我們就是要找你拿醫(yī)藥費,我們又不是頭一次來學校摘櫻桃,我們年年都來。但往年我們從沒有人受傷,今年你來了就受傷了。你明知我們要來摘櫻桃,還故意加高圍墻,還在墻上插那么多刺,這不是成心讓我們摔下來嗎?這不是成心整我們嗎?”新校長驚詫莫名,她氣得一時講不出話,村民就鬧得更起勁了,一時間出現(xiàn)了敵強我弱的局面。正在這個時候老校長趕來了,大聲地呵斥說:“都給我回去,你們這么鬧學生娃怎么上課?”村民們散去后,學校召開緊急會議。新校長義正辭嚴地表示絕不能向他們妥協(xié),但多數老師包括老校長在內,都認為不能硬來,要和顏悅色地協(xié)商解決。老校長說:“醫(yī)藥費我們肯定是不出的,但總得讓他們消氣。所以我建議把摘下的櫻桃給他們送去,特別是給那個受傷的家伙送去。我們要面對現(xiàn)實:村民多年養(yǎng)成惡習難以一下子改變,何況六年級的娃馬上要考中學了,你和他們干就會影響學生就會影響學校的升學率,這可是大事。”新校長霍地一下站了起來,聲音發(fā)顫地說:“我認為這件事比升學率更重要,這是正義和非正義的較量?!钡诙?,村民又抬著受傷者圍住了學校。新校長一夜未眠,她決定克制自己,并個人拿出500元作為撫慰金。村民們說:“500塊錢夠干什么?不滿足我們的要求是不會回去的?!闭缋闲iL預見的那樣,村民的行為極大地影響了學校教學,學生老師都有些心不在焉。到了中午,新校長也有些沉不住氣了,她決定再做出一次讓步:按老校長說的,把采摘的櫻桃送給村民。村民們見到如此鮮紅的櫻桃很是喜悅,馬上回家去了。沒想到第三天早上,又有一部分村民來了。新校長只得到鎮(zhèn)上派出所求救了。所長聽了事情的原委,說:“錢你們不用出了。你回去擺三桌酒席,我出面把他們請來,我保證酒過三巡,他們就會答應不再鬧事了。”新校長又一次霍地一下站了起來,她用最后殘存的一點斗志大聲地說:“你要我請他們吃飯?向他們求情?這絕不可能,這簡直是對我人格的侮辱!”說罷毅然離去。所長追上去說:“校長你別生氣……你聽我說……這樣吧,我現(xiàn)在就跟你一起回去勸說他們,我不能把他們全都抓起來,再說他們畢竟也沒犯什么大事嘛?”聽了這話,新校長突然明白了,她所面對的不僅僅是一群村民?!股盍耍滦iL想到這些天發(fā)生的事,想到那幾株好看的櫻桃樹,想到自己的妥協(xié),又想到自己的學生們,不由得失聲痛哭??捱^之后,她找出一把鋒利的斧頭,她要將五棵櫻桃樹一一砍掉……來到操場邊櫻桃樹下,她愣住了。那些櫻桃樹下站滿了她的學生,他們挽著手站在那兒,為櫻桃樹筑起了一道柵欄。他們說:“校長你不能砍,這是我們的櫻桃樹,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就日日夜夜保衛(wèi)它!絕不讓外人再碰它!我們發(fā)誓明年的今日,一定會再次收獲櫻桃!”新校長愣了片刻,丟掉斧頭,和學生們擁抱在了一起……(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學校櫻桃每年被一掠而光卻無人干涉,其重要原因是老校長認為這不影響學校的升學率,無關緊要。B.學生們每天仰著笑臉觀察櫻桃的變化,表明了學生內心對果實的期待,暗示校長保衛(wèi)櫻桃的做法非常有意義。C.一些村民坦然承認偷摘櫻桃,但毫無羞愧感,摔傷后又胡攪蠻纏,寫出了這些人對違法行為的集體無意識。D.派出所所長的解決方案竟然是請客吃飯,這讓新校長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從而導致她決定砍掉櫻桃樹。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開頭敘寫櫻桃小學從未收獲自己櫻桃的事實,既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也為下文保護櫻桃的系列情節(jié)埋下了伏筆。B.文中寫成熟的櫻桃,先是說它“受了驚嚇”,后用“紅珍珠”來作比,筆調活潑生動,展現(xiàn)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C.文中兩任校長未賦其名,只是以“新”“老”冠之,“新校長”“老校長”之間觀念和行為的沖突,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D.作品通過“保衛(wèi)櫻桃”這一事件,展現(xiàn)了老校長、村民、派出所所長的是非價值觀,折射出當今鄉(xiāng)土中國的某些現(xiàn)實。8.文中寫道“年輕的女校長是個追求完美的理想主義者”,請分析“女校長”的“理想主義”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9.小說結局給作品增添了一抹亮色。作者裘山山說,如果沒有這個結局,我就不會寫這個小說。請你談談對小說結局的理解?!即鸢浮?.D7.C8.①觀念上,認為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比追求升學率重要。
②性格上,嫉惡如仇,正直果敢,眼里不容沙子。
③行動上,堅持原則,勇于擔當,通過保衛(wèi)櫻桃事件實施道德教育。9.①新校長從保護櫻桃到試圖砍掉櫻桃,揭示了其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豐富了作品的意蘊。
②新校長砍櫻桃、學生護櫻桃的行為使情節(jié)逆轉,讓故事具有張力。
③學生自覺地保護櫻桃樹的行為,彰顯出正義積極溫暖的力量。〖解析〗【6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這讓新校長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錯誤。導致新校長決定砍掉櫻桃樹的原因不是她對自身能力的懷疑,而是她對現(xiàn)實的無能為力。故選D?!?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藝術特色的分析與鑒賞的能力。C.“‘新校長’‘老校長’之間觀念和行為的沖突”錯誤。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并非兩位校長之間的沖突,而是新校長在面對多方面困境的堅持。故選C?!?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觀念上,“她認為,保護櫻桃就是保護學校財產,保護櫻桃就是對學生乃至村民進行最實際的道德品質教育,這樣的事比升學率更為重要”,認為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保護櫻桃就是對學生乃至村民進行最實際的道德品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比追求升學率重要。性格上,“我看應該叫偷吧?難道你們不知道私自采摘他人果實是違法的嗎?”“你們跑來偷我們學校的櫻桃屬于犯罪。我們不追究你們就罷了,你們怎么好意思來找我們要醫(yī)療費?”“我認為這件事比升學率更重要,這是正義和非正義的較量”,認為村民私自采摘他人果實是違法的,偷學校的櫻桃屬于犯罪,嫉惡如仇,正直果敢,并認為保衛(wèi)櫻桃是正義和非正義的較量,眼里不容沙子。行動上,“你要我請他們吃飯?向他們求情?這絕不可能,這簡直是對我人格的侮辱”,新校長堅決不請他們吃飯,不向村民求情,堅持原則,勇于擔當,“保護櫻桃就是保護學校財產,保護櫻桃就是對學生乃至村民進行最實際的道德品質教育”,通過保衛(wèi)櫻桃事件實施道德教育?!?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情節(jié)的作用的能力。新校長認為“保護櫻桃就是保護學校財產,保護櫻桃就是對學生乃至村民進行最實際的道德品質教育,這樣的事比升學率更為重要”,所以他要保護櫻桃,“新校長突然明白了,她所面對的不僅僅是一群村民”,現(xiàn)實中她又不得不妥協(xié),所以“哭過之后,她找出一把鋒利的斧頭,她要將五棵櫻桃樹一一砍掉……”。新校長從保護櫻桃到試圖砍掉櫻桃,揭示了其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豐富了作品的意蘊。新校長“要將五棵櫻桃樹一一砍掉”,而學生“他們挽著手站在那兒,為櫻桃樹筑起了一道柵欄”,新校長砍櫻桃、學生護櫻桃的行為使情節(jié)逆轉,最后新校長“丟掉斧頭,和學生們擁抱在了一起……”,讓故事具有張力。學生們說“校長你不能砍,這是我們的櫻桃樹,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就日日夜夜保衛(wèi)它!絕不讓外人再碰它!我們發(fā)誓明年的今日,一定會再次收獲櫻桃”,從現(xiàn)在開始就日日夜夜保衛(wèi)它,絕不讓外人再碰它,學生自覺地保護櫻桃樹的行為,彰顯出正義積極溫暖的力量。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用國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得百姓之譽者榮。三得者具而天下歸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天下歸之之謂王,天下去之之謂亡。湯武者,修其道,行其義,興天下同利,除天下同害,天下歸之。故厚德音以先之,明禮義以道之,致忠信以愛之,賞賢使能以次之,爵服賞慶以申重之,時其事、輕其任以調齊之,潢然兼覆之,養(yǎng)長之,如保赤子。生民則致寬,使民則綦理,辯政令制度,所以接天下之人百姓;有非理者如豪末,則雖孤獨鰥寡必不加焉。是故百姓貴之如帝,親之如父母,為之出死斷亡而不愉者,無它故焉,道德誠明,利澤誠厚也。亂世則不然。污漫突盜以先之,權謀傾覆以示之,俳優(yōu)、侏儒、婦女之請謁以悖之,使愚詔知,使不肖臨賢,生民則致貧隘,使民則極勞苦。是故,百姓賤之如起,惡之如鬼,日欲司間而相與投藉之,去逐之。卒有寇難之事,又望百姓之為己死,不可得也。說無以取之焉。孔子曰:“審吾所以適人,適人之所以來我也。”此之謂也。(節(jié)選自《荀子·王霸》)材料二:欲為天下者,必重用其國;欲為其國者,必重用其民;欲為其民者,必重盡其民力。無以畜之,則往而不可止也;無以牧之,則處而不可使也。遠人至而不去則有以畜之也民眾而可一則有以牧之也。見其可也,喜之有征;見其不可也,惡之有刑。賞罰信于其所見,雖其所不見,其敢為之乎?見其可也,喜之無征;見其不可也,惡之無刑。賞罰不信于其所見,而求其所不見之為之化,不可得也。厚愛利足以親之,明智禮足以教之。上身服以先之,審度量以閑之,鄉(xiāng)置師以說道之。然后申之以憲令,勸之以慶賞,振之以刑罰。故百姓皆說為善,則暴亂之行無由至矣。(節(jié)選自《管子·權修》)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遠人至A而不去B則有C以畜之也D民眾E而可F一G則有H以牧之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王,指稱王,與“沛公軍霸上”中“軍”字的用法一樣,都是名詞活用作動詞。B.誠,指的確、確實,與《諫太宗十思疏》“必竭誠以待下”中的“誠”意思相同。C.不肖,與文中“賢”的意思相對,指不成材、不正派的人,也可用來稱不孝之子。D.度量,指用以計量長短和容積的標準,引申為規(guī)章制度,也可指能寬容人的限度。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治國的關鍵在于順民意、得民心,如果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贊譽甚至為國家拼死效力,那就證明治國者真正獲得了民心。B.荀子認為,為君者應該以德為先,明禮忠信,選賢任能,愛護百姓,永葆赤子之心,才能使百姓親之如父母、敬之如上帝。C.在混亂的社會中,君主品行污穢卑劣,玩弄權術陰謀,重用無德無才之輩,使百姓生活貧窮困苦,會招致百姓的鄙視和厭惡。D.管子認為治理百姓要做到賞罰分明,對做好事者要有獎賞,以期望激勵更多人去做好事,對做壞事者要有懲罰,以儆效尤。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卒有寇難之事,又望百姓之為己死,不可得也。(2)然后申之以憲令,勸之以慶賞,振之以刑罰。14.材料一中引用孔子的話說明了什么道理?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即鸢浮?0.BDG11.B12.B13.(1)突然發(fā)生了外敵入侵的事,還指望百姓為他賣命,這是不能夠辦得到的啊。(2)這樣再用法令加以約束,用獎賞加以鼓勵,用刑罰加以威懾。14.道理:要有同理心,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待你。分析:君主愛護百姓,百姓就愿為他赴死;君主愚弄百姓,百姓就厭惡他背離他?!冀馕觥健?0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遠地的人們來了而不離開,是因為有辦法養(yǎng)活他們;人口眾多而可以統(tǒng)一號令,是因為有效地治理了他們。“遠人至而不去”與“民眾而可一”結構相似,“則有以畜之也”與“則有以牧之也”結構一致,分別斷開,獨立成句,在BDG處斷開。故選BDG?!?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能力。A.正確。稱王;駐軍。句意:天下人歸順他叫作稱王。/沛公駐軍在霸上。B.錯誤。確、確實;真誠、誠心。句意:道德確實賢明。/必然會竭盡誠心地對待下屬。C.正確。句意:讓沒有德能的人凌駕于有德才的人之上。D.正確。故選B?!?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B.“永葆赤子之心”錯誤,“如保赤子”的意思是“像愛護初生的嬰兒一樣愛護百姓”。故選B?!?3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卒”,通“猝”,突然;“寇難”,敵人侵犯之難;“死”,拼死,賣命;不可得也,省略句,否定判斷句。(2)“申”,約束;“勸”,鼓勵;“振”,威懾;“申之以憲令,勸之以慶賞,振之以刑罰”,狀語后置句,應為“以憲令申之,以慶賞勸之,以刑罰振之”。【14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由原文“孔子曰:‘審吾所以適人,適人之所以來我也’”可知,意思是孔子說:“看看自己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同樣對待自己”,道理:要有同理心,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待你。由原文“是故百姓貴之如帝,親之如父母,為之出死斷亡而不愉者……使愚詔知,使不肖臨賢,生民則致貧隘,使民則極勞苦。是故,百姓賤之如起,惡之如鬼,日欲司間而相與投藉之,去逐之”可知,分析:君主愛護百姓,百姓就愿為他赴死;君主愚弄百姓,百姓就厭惡他背離他。參考譯文:材料一:治理國家的人,得到百姓盡力耕種的就富足,得到百姓殊死作戰(zhàn)的就強大,得到民眾稱贊頌揚的就榮耀。這三件事都具備了,天下人就會歸順他;這三件事沒具備,天下人就會背離他。天下人歸順他叫作稱王,天下人背離他叫作滅亡。商湯、周武王遵循這條準則,奉行這種道義,興辦天下人都認為有利的事,除掉天下人的共同禍害,于是天下人歸順他。所以,君主重視用道德聲譽來引導人民,彰明禮義法度指導他們,盡力做到忠誠守信來愛護他們,賞識賢人重用能人來安排不同等級的職位,用爵位、服飾、賞賜、表揚去反復激勵他們,根據時節(jié)安排他們的勞動、減輕他們的負擔來調劑他們,廣泛普遍地庇護他們,撫養(yǎng)他們,就像愛護初生的嬰兒一般。養(yǎng)育百姓要做到極其寬厚,役使人民則極其合理。制定政策法令,是用來對待天下百姓的;如果它有不合理的地方,哪怕像毫毛的末端一樣細微,那么就是對孤兒、孤獨老人、鰥夫、寡婦,也一定不要施加到他們頭上。如此,百姓就會像尊重天帝一樣尊重他,像愛戴自己的父母一般愛戴他,就算為他豁出性命斷然犧牲也會心甘情愿。這沒有什么其他的緣故,僅僅由于君主的道德確實賢明,恩澤確實深厚?;靵y的社會就并非如此。君主用污穢卑鄙、強取豪奪的行為來引導百姓,玩弄權術陰謀、搞傾軋陷害來給他們作榜樣,讓藝人、侏儒、女人私自求見說情來搞昏自己,讓愚蠢的人去教誨有智慧的人,讓沒有德能的人凌駕于有德才的人之上,養(yǎng)育百姓則使百姓極其貧窮困厄,役使百姓則使他們極其疲勞辛苦。故而百姓厭惡他就像鄙視殘疾人一樣,厭惡他就像厭惡鬼魅一般,天天想尋求機會而一起來拋棄踐踏他,摒除驅趕他。突然發(fā)生了外敵入侵的事,還指望百姓為他賣命,這是不能夠辦得到的啊。這種治國理論沒有可取之處??鬃诱f:“看看自己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同樣對待自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材料二:想要治理好天下,必須珍惜本國國力;想要治理好國家,必須珍惜國內百姓;想要治理好百姓,必須珍惜民力(不使之耗盡)。沒有辦法養(yǎng)活百姓,人們就要外逃而無法阻止;沒有辦法治理百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產品初加工活動相關主題名稱續(xù)二考核試卷
- 2025-2030年地道臘肉香腸體驗館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地質衛(wèi)星數據智能分析軟件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在線語言學習APP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手工銅質耳環(huán)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可穿戴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儀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丙綸纖維在體育器材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摩托車行車記錄儀安裝與維護考核試卷
- 二零二五年度海洋工程外聘工程師合作協(xié)議
- 2025-2030年可穿戴式助聽器升級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4年10月時政100題(附答案)
- 《走進神奇》說課稿
- 江蘇省無錫市2024年中考數學試卷(含答案)
- 2024年內蒙古中考語文試卷五套合卷附答案
- 2024年保密知識測試試題及答案(奪冠)
- 湖南2024年湖南省衛(wèi)生健康委直屬事業(yè)單位招聘276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附答案解析
- SF-36生活質量調查表(SF-36-含評分細則)
-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學習雙重否定句 部編版
- 不需公證的遺囑范文
- 南京地區(qū)幼兒園室內空氣污染物與兒童健康的相關性研究
- 2024年湖南鐵路科技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