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_第1頁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_第2頁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_第3頁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_第4頁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第一篇:《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清爽、吟誦、唱和、瀑布、陡峭、

挺拔、身軀、精致、蘊含、奧秘、俠客、德高望重、津津樂

道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

美好情感。

4.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的表達的方法是本課

教學的重點。難點是引導學生在有感情地讀課文中感受作者

所描寫的境界,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計劃:二課時

課時一

教學內(nèi)容:

學生讀通課文,初步理解課文。能理清文章的脈絡,初步學

習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直接板題,學生讀題辨別文體,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

學生初讀課文。

1、教師板書課題山中訪友,學生讀題。

引導問題:

T:讀了山中訪友這個題目,如果讓你來寫這個題目,你會寫

些什么?

2、學生自由讀課文后辯體。

讀書要求:

1讀通課文,不加字,不減字,不錯字。

2讀得生疏地的地方,可以停下來多讀幾遍。

二、練讀課文中的生難字詞,學生再讀課文。

1、小黑板出示下列詞語,學生練讀:

清爽、吟誦、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軀、精致、蘊含、

奧秘、俠客、德高望重、俯身凝望、津津樂道、別有深意

2、學生再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三、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初步學習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相機學習并鞏固反問句,過渡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1、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根據(jù)下列提綱給文章分段。

提綱:去訪回

2、學生再讀題。由題引發(fā)學生讀文本的欲望,初步學習文章

的第二部分。

引導問題:

T1:我去山中訪了那些朋友?這些朋友有什么特點?你從文

章哪些句子中讀出的?(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板書:老橋、樹

林、山泉、溪流、瀑布、懸崖、白云、落花、落葉、巖石)

T2:老師為什么在這些朋友的后面要加上省略號呢?你從文

章哪兒讀出來的

3、出示重點句子: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引導分析:

T1:這個句子是什么意思?他是個什么句式?

T2:聯(lián)系上下文,這個句子還是一個什么句?在文章中起什

么作用?

四、引導學生對本課時進行學習小結(jié)。

五、學生讀全文鞏固本課時所學。

六、作業(yè)。

1、課外再讀課文三遍。

2、完成這篇文章的生字詞書寫訓練。

3、讀課文,在下列括號填上合適的詞語。

()的老人()的青翠()的溪流()的瀑布()的懸崖

()的身軀()的白云()的峽谷()的紋理()的儀式

附板書:

1、山中訪友

老橋樹林山泉溪流

瀑布懸崖白云落花

落葉雷雨巖石

課時二

教學內(nèi)容:

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yǎng)學生熱愛

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

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直接板題,學生讀題。引導學生圍繞朋友這個主題討論。

1、學生讀題。教師與學生一起回顧上節(jié)課所學,知道課題中

的友在文章中的所指。

2、引導學生圍繞朋友這一主題展開討論。

引導問題:

T1:在本節(jié)課深入學習之前,我們有必要先討論一下:在我

們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怎樣才能稱為朋友?(主要特征:彼

此間有美好的感情。)

注:1朋友:是指彼此有交情的人。2交情:人與人之間互相

交往而發(fā)生感情。3交往:互相來往。

T2:你愿意與什么人交朋友呢?

二、組圍繞友好的主題織學生通過讀讀

議議

說說的形式引導學生細細品讀課文。

1、品讀文章第二部分。逐段學習,通過重點詞,引導學生理

解文章的內(nèi)涵,學習作者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

感情的方法。

引導問題:

T1:作者山中的朋友都是一些什么樣的人呢?

T2:文章第5自然段,作者主要運用了什么表達方法?讀讀

這些句子,想象一下句中所描繪的景象。(注:總結(jié)落在文中

好風景一詞)

2、學習文章第一部分,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撞這詞來理解好心

情,通過理解好心情來理解作者文章開始所表現(xiàn)出的因山中

美景而流露的輕快與向往之情。

3、學習文章第三部分,抓住此時的好心情與文章開頭之處好

心情的不一樣,而升華主題感恩(熱愛)自然。

4、學生在讀題。理解訪所包含的情感。(訪:拜訪;訪問。

拜訪:敬辭,訪問。)

三、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教師引導學生對全文的學習結(jié)果進

行總結(jié)。

四、學生讀文鞏固所學。

五、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完成練習冊相應訓練題。

3、把下列句子換一個說法,使句子意思不變。

1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2我猜你們津津樂道的,難道不是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

4、預習《

2、山雨》

1讀課文三遍。

2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自己查字典后試著結(jié)合課文理解。

3畫出你認為的好詞好句,并摘抄在你的詞句積累本上。

附板書:

1、山中訪友

老橋樹林山泉溪流

瀑布懸崖白云落花好風景

落葉雷雨巖石

好心情

教學反思:

《山中訪友》文質(zhì)兼美,備課中,我一直對文章

6、7自然段的教學安排苦惱,總覺得不好處理,一直沒有找

到合適的方式。上課在即,我決定弱化處理既然沒有合適的,

就先放著,讓學生自主感悟吧。盡管這么安排了,但內(nèi)心總

無法安然。

今天上完課,我坐下來反思教學。突然發(fā)現(xiàn)了

6、7自然段的奧秘。原來原因來自于我的思想禁錮在了參考

書之中,課文沒有鉆研通透。我對課文的理解僅停留在友的

內(nèi)外美,忽視了自我部分。原來課文第二部分有三個層次:

一、友的內(nèi)秀,如老橋的德高望重,樹林送來的的無邊清脆。

二、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它們?yōu)槲艺宫F(xiàn)了一道道

好風景,這是朋友們的外在美。

三、我生命的覺醒。我嗅到了自然的芬芳,看到了生命的奧

秘,感受到自然的恩澤。而

6、7自然段就是第三層意思的集中表現(xiàn),它的意義遠遠高于

前兩層。

可惜,已經(jīng)上過的課不能再為這些學生重演。對于他們,這

篇文章為我留下了遺憾。我想,下屆學生會感謝他們的。

第二篇: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及反思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及反思

設計理念:

高年級的閱讀教學,要注重“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

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同時,“閱

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所以,以上目標的達成,要依靠

學生的朗讀實踐,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體會文章表達上

的特點。

學生分析:

經(jīng)過小學五年的語文的學習,學生對字詞的理解、語言的賞

析、文章內(nèi)容的整體把握以及對散文知識的把握等,都有了

一定的基礎。但對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想象聯(lián)想等能力,還

比較欠缺。在上課前,我了解到班級學生與大自然接觸少,

而且由于生活經(jīng)驗與視野所限,對寫景類的文章,學生大多

不能有較深的感知、體驗。再者由于現(xiàn)在的學生去春游、秋

游的機會少得可憐,所以要初一學生感知、理解并體會山中

的景物之美及美的內(nèi)涵具有一定的難度。不過,學生想走向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想與大自然對話的愿望卻相當迫切。我

覺得得找到一個教學的切入口,使學生對自然之美有較深切

的感受。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清爽、吟誦、唱和、陡峭、

挺拔、身軀、精致、蘊含、奧秘、俠客、德高望重、俯身凝

望、津津有味、別有深意”等詞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自

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

美好感情。4.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通過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

體會語言美感悟情感美。教學重點:

1.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感受作者對“山中朋友”的深厚感

情。2.學習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準備:1、學生課前預習,自讀課文與預習字詞,養(yǎng)成

預習的好習慣。

2、制作多媒體課件,準備好投影等儀器設備。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閱讀標題,揣測文章的內(nèi)容,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

2、板書課題:山中訪友

3、如果你沒讀過課文,請展開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

訪問一位怎樣的朋友?訪問的情形會是怎樣的?

4、讓我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帶著豐富的想像,跟隨

作者,走進山林,走到山澗邊,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會晤作

者“山中的眾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的那童

話般的世界。

二、自由朗讀,整體感知找朋友

1、自由讀文,要求:圈出疑難字詞,通過看注解,查工具書,

或與同學交流解決。劃出作者所看望的朋友。

三、感悟內(nèi)容

1、點名讓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同學帶著問題聽讀課文。

a、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b.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學生討論明確:

讀到第3自然段,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作者要訪的是自然

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

云——瀑布——懸崖——云雀——石頭——落葉----卜花

----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

自然的熱愛之情。

四、品讀課文,讀出自己

(多媒體展示:讀出自己:讀出自己相似的思想、情感、熟

悉的生活)

1、在朗讀中,哪一樣景物深深地打動了你?如果可以,你最

希望自己成為作者筆下的哪一種景物,為什么?讓同學選擇

自己最喜歡的朋友,帶著自己的體會,仔細品讀描寫自己最

喜歡的朋友的相關句、段,并做好相應的批注,結(jié)合相應的

詞語或句子陳述理由??梢杂谩拔蚁矚g自己成為------------

因為——”的句式作答。

2、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描寫自己喜歡的景物的語句。

3、全班交流:你最希望自己成為作者筆下的哪一種景物,

為什么?

我希望自己成為,因為

o(通過學生的表述,反映他們對于課文

語言的理解和領會,同時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在學生描

述的過程中,選擇有代表性的幾句話,著重朗讀,深入體會,

在朗讀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對于重要詞語、關鍵語句的理

解)

4、不知道大家感受到了沒有,為作者所贊揚的、被我們所喜

愛的景物都是因為他們身上有著一種為我們所熟悉的,在我

們身邊存在著的可貴的品質(zhì),有哪些呢?(無私奉獻、自我

犧牲、充滿智慧””)

五、賞讀課文,品味語言

1、剛才同學們談得很精彩,老師和大家有同感,可還有一個

疑問,作者帶著好心情,到山里“觀景”,為什么卻說成是

“訪友”。從內(nèi)容到形式,引導學生體會本文的寫法(重點

賞析、品味人稱變換之美、比喻、擬人之美)

2、分角色朗讀第5段,在讀中進一步體會比喻擬人之美。

六、聯(lián)想創(chuàng)作(作業(yè))

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在我們的眼中,山中

的朋友是如此的真、善、美,讓人忍不住想要去親近。在作

者的親切的呼喚聲中,在作者熱情的贅美聲中,山中的景物

會有怎樣的感悟和回應呢?請任選一位你喜歡的自然朋友,

模仿本文的風格,為她寫幾句贈言。要求:①同桌兩位同學

互相配合,一位同學讀原文,一位同學進行相應的想象,然

后互換角色,再試一次。②要盡量地喚起自己的對大自然的

熱愛之情,體會自然景物的特點。③要恰當?shù)剡\用修辭手法、

人稱的變化,恰當?shù)剡x用詞語,盡量做到語言生動形象。(1)

同桌配合,按要求完成相關練習。

(2)全班交流,教師和同學及時予以點評,肯定優(yōu)點,指

出不足。

七、小結(jié)

走進大自然,我們認識了許多美麗的朋友;走進大自然,我

們品味了許多美的情感;走進大自然,我們抒發(fā)了最美的心

聲。最后,讓我們高聲對大自然說一聲:大自然,我的朋友,

我愛你。

課后反思:

這堂課教學設計在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方面效果明顯,學生參與

的熱情高。教學的幾個環(huán)節(jié)層層深入,不僅保證了自主、探

究學習的質(zhì)量,當然更為重要的是三個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充分注

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在教學中既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給學生學習的自由;又讓學生汲取到豐富的個性養(yǎng)料,完善

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

首先,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

主體。新課程的基本理念第三條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

探究的學習方式”,并指出“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

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

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p>

這樣才能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xiàn),個性得到充分展

不O

《山中訪友》這堂課中學生“選擇品讀描述自己最喜歡的朋

友的相關句、段”,“說說自己最喜歡的朋友的理由”,“講

講自己最想傾訴的心聲”。這些內(nèi)容學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

來選擇學習,可以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與大家交流討論,可以

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學習收獲。讓學生覺得學習沒有

強迫意識,沒有厭倦感,更不會有逆反、抵觸心理,學生學

習興趣油然而生,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同時輕松

愉快的學習氛圍也有利于這種良好的學習方式的形成,促進

學生的主體意識的發(fā)展,形成個性。

其次,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受到重視?!墩Z文課程

標準》“教學建議”第五條中明確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

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應讓學生在

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感情理解和體驗,有所

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

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p>

教學《山中訪友》時,學生通過朗讀,認識了大自然的朋友;

通過自由品讀、研讀分析,感受到了“我”對大自然的尊重、

熱愛、感激等。這完全是學生自己閱讀實踐的結(jié)果。教師并

沒有用自己的思考束縛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沒有用統(tǒng)一的

標準去統(tǒng)一學生的思想。正因為如此,學生在課堂上妙語連

珠,不時有思維火花的閃現(xiàn)。

再次,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好的文學作品本身就是作者美好個性的展示?!渡街性L友》中

表現(xiàn)出作者健康的個性,作者心中充滿友愛、真誠、感激。

學生在品讀,研讀的過程中感受到了許多高尚的品質(zhì)一或默

默的奉獻,或純潔正直,或堅韌熱情,并在內(nèi)心深處產(chǎn)生共

鳴,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慢慢地他們會學會正直、熱情、

奉獻、贅賞,特別是在“用我的心抒發(fā)自己對朋友的美好心

聲”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可以驚喜地發(fā)現(xiàn)有人在贊美白云、瀑

布,收獲了無私奉獻的精神;有人在贅美雪花,富有詩情畫

意;有人在贅古橋,學到了敬重和堅韌””學生的道德情操

和審美情趣得到了培養(yǎng),個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正確的價

值觀和積極參與的人生態(tài)度在閱讀過程中得到熏陶、感染、

形成。

然而,這次學習活動如果不在課堂里上,而是真正帶著學生

走進多姿多彩大自然,讓學生目睹到真實的自然景物,放飛

想像的翅膀,與大自然促膝長談,我相信,這次學習活動會

更精彩,學生對美的品味會更深刻。

第三篇:1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及反思

1、山中訪友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yǎng)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

情感。

4.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語,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gòu)思,

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文章寫景狀物的技巧

(細心觀察、用心領悟、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

達感情),學習運用。

教學準備:①課前布置預習本課字詞,熟讀課文。②制作教

學課件。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時間: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導語:同學們,春風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報

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聲有色,有情有意。我們這學期學

習的第一組課文,將帶領我們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領略大自然

的風姿,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與大自然互訴心聲、交流感受。

2、揭題:今天,我們首先跟著一位作家,走進山林,去拜訪

他的朋友。請同學們一起讀課題。

(學生可根據(jù)課題自由發(fā)揮,只要合乎情理、語言流暢、完

整即可)

師:讓我們帶著豐富的想象,跟隨李漢榮先生走進山林,去

拜訪作者“山中眾朋友”。

二、自主學習學路建議:

1、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圈出你認為優(yōu)美的詞語并多讀

幾遍,看誰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流暢,了解大概內(nèi)容。

2、讀完后回答:作者去山中拜訪的朋友到底是誰?

三、合作探究

1、交流生字詞的讀法,匯報好詞,集體品讀。

2、學路建議;自讀課文

1、2自然段,感受作者出門的心情。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3、“與微風撞了個滿懷”“不坐車,不邀游伴,也不帶什

么禮物,就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踏一路幽徑,獨自去訪問我

的朋友”

(1)兩個“滿懷”的意思相同嗎?平時還可以說什么東西是

滿懷的?(2)帶著輕松愉快、滿懷的好心情朗讀這句話。

4、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出門訪友。請同學們在自由地、放

聲地讀讀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訪問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

看待這些朋友的?(交流討論)

四、精講點撥。

1、“與微風撞了個滿懷”的寫法及韻味。

2、隨機指導學生朗讀。

五、鞏固拓展

繼續(xù)讀文,理解作者的情感。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自主學習學路建議:

請同學們再一次跟隨著作者去探訪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認

真讀讀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作者跟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寫在句子的

旁邊。先自學,再到小組內(nèi)交流。

三、合作探究

1、第三自然段

(1)出示課件:古橋。想一想作者面對這樣一座古橋的石橋

他聯(lián)想到了什么?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形象地寫出石橋的古

老滄桑,暗示了古橋發(fā)揮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對于古橋的一

片深情。)

(2)讀讀句子,請想像一下,這座古橋在幾百年的歷程之中,

它馱過了哪些人,在它的身上曾經(jīng)發(fā)生過了哪些事?

(3)談談你對“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

然如舊”這句話的理解。

(4)指名朗讀,讀出作者對古橋的贊美和敬佩之情。

2、第六自然段

(1)作者看到落花與落葉聯(lián)想到了什么?從中體會到了什

么?(2)有感情地朗讀。

3、第七自然段

(1)雨大嗎?下雨時的情景什么樣子?用一個或幾個詞語來

概括一下。(2)如何理解“誰能說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

(3)齊讀一遍。

4、最后一段,首尾呼應。

5、帶著“好心情”,有感情地讀全文。

四、精講點撥老師隨機指導。

五、鞏固拓展

1、課文為什么以“山中訪友”為題。

2、自己選擇三個自然段背誦下來。板書設計

1山中訪友

古橋鳥兒露珠樹

山泉溪流瀑布懸崖

落花落葉石頭雷雨熱愛大自然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gòu)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滿童心和好

奇心的散文。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

“山中的眾朋友”,與“朋友們”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

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在敘述方式上,本文獨具匠心。題目《山中訪友》給人的感

覺似乎是作者要到山中去尋訪一位朋友,但讀到文章的第3

段時,讀者便會恍然大悟,原來作者要訪的是古橋、樹林、

山泉、小溪……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通篇以這樣的方式敘

述,使讀者也進到畫面中,進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這些自

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們每一位讀者的,于是

更加感到親切。作者根據(jù)表達的需要,還恰當?shù)刈儞Q敘述人

稱,對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時用第三人稱敘述,有時感

情強烈了又以第二人稱稱呼,從而使情感表達得更加充分。

第四篇:山中訪友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

南霞口鎮(zhèn)張申小學

李艷娥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的課文,這是著名詩人、散

文家李漢榮先生寫的一篇構(gòu)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好奇

心的散文。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

中的“朋友”,與“朋友”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

的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對于高年級的閱讀教

學,要注重“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蓖瑫r,“閱讀是學生的個

性化行為”,所以,這些目標的達成,主要還是依靠學生的

朗讀實踐,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體會文章表達上的特點

更為恰當。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欣賞水平,而我們

班正好女生居多,這對于本課的閱讀教學以及細膩的情感表

達理解很有益處。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1、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清爽、吟誦、唱和、瀑布、陡

峭、挺拔、身軀、精致、蘊含、奧秘、俠客、德高望重、津

津樂道、別有深意”等詞語。

2、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讀中悟,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

美好情感。教學重點:

感受作者對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體會作者表

達情感的方法。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教

學策略與設計說明啟發(fā)誘導法、討論法。

學生主導,教師引導,共同探討,更有助于學生的自主化學

習。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當我們想放松身心時,走進大自然中去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0

那么今天就讓我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跟隨著名詩人、

散文家李漢榮先生走進山林,去會晤作者“山中的朋友”,

去感受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的那童話般的世界。

隨機板書:《山中訪友》

李漢榮,并讓學生齊讀課題。

—*、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提要求1、正音

唱和(he)

樹冠(gudn)

旋(xudn)轉(zhuǎn)(zhuan)

2、自讀兩遍,標出段號。思考:

1、文章結(jié)構(gòu)特點

2、作者訪問了哪些朋友(用圓圈標出)?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學生討論答題

(1)文章在結(jié)構(gòu)上做到了首尾呼應,渾然一體。

(2)古橋——樹林——清泉----卜溪——瀑布——懸崖——

白云——云雀——落花—落葉—石頭——陣雨——歸鳥

三、教師小結(jié)

1、大家找的很是認真,那么我們可以歸結(jié)一下,這些朋友都

來自哪里?生答:大自然

2、是呀!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

眼里,這一花一樹,一鳥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

它們能跟我們說話,能跟我們交流,它們成了我們的朋友。

那么作者想表達何種情感呢?探討答: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親

3、那么作者對哪位朋友印象最為深刻呢?生答:老橋師弓I:

走進老橋

四、精讀課文,領悟情感

1、引導理解“德高望重”?!暗赂咄亍保旱赖赂呱?,名

望很大。

2、質(zhì)疑并適當引導:你從哪體會到古橋的“德高望重”的?

小組探討(找出相關詞句)答:“幾百年”、“多少人馬”、

“弓著腰”、“俯身凝望”等說明古橋為人們服務的時間之

長,服務之多,可謂是默默無聞,任勞任怨。

3、作者想表達何種情感?探討小結(jié):贊美與敬佩

4、小結(jié)

是呀!隨著時間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舊,默默地站在這澗

水上,為大家服務。難怪作者一見到他,就由衷地贊美他,

對他說——(引讀:啊,老橋,你如,,”)

作者之所以把老橋當做人來寫,是把自己對老橋的深厚感情,

可以生動地傳達給了我們。我們在讀課文時,要用心地體會

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下面我們進入文章情感最為細膩段落,

用心感受作者的深情吧!引入第五段的閱讀。提要求:

1、本段采用了哪些修辭?

小組討論回答:排比、擬人、比喻、設問

2、采用了第幾人稱來寫?有何優(yōu)點?(適當引導)小組討

論回答:第二人稱,倍感親切。

3、練習仿寫:您好,-----!你-------,是想----------嗎?

例:您好,七彩的蝴蝶!你扇動著五彩的翅膀,是想邀我共

舞嗎?

五、作業(yè):

這么優(yōu)美的段落,值得我們用心借鑒。我們可以借用這最后

的幾分鐘好好背誦。第二課時

一、導入

想起那些優(yōu)美的語句,仍歷歷在目,下面我們將走進它們。

二、欣賞佳句,交流朗誦,積累語言。

1、走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桅子花的

氣息。擬人手法,形象的寫出了沐浴在令人心曠神怡的和風

中的感覺。暗示“山中訪友”充滿了好心情,同時點明了時

間是初夏的早晨。

2、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比喻,不但寫出了橋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無聞為大

眾服務的品質(zhì),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橋的贊美和敬佩。

3、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擬人,形象地表達了自己和鳥兒、露珠這兩位朋友間的默契

和情誼。

4、我腳下長出的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頭發(fā)長成樹冠,

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zhuǎn)、流淌。

聯(lián)想,樹為人友,人為樹友,人和樹已融為一體。這是多么

奇妙的一種境界!從這些聯(lián)想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

樹之間的那種“知己”情誼,那種走進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

界。

5、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

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誦著一首首小詩,是邀我與你唱和

嗎?你好,飛流的瀑布!””

排比,同時運用擬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間的

那種深厚情誼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采用第二人稱,拉近

了作者與“朋友”間的距離,讀來倍感親切、熱情。

6、

撿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是

一片落葉,細數(shù)精致的紋理,我看到了它蘊含的生命的奧秘,

在它們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這短暫而別有深意的儀式;

捧起一塊石頭,輕輕敲擊,我聽見遠古火山爆發(fā)的聲浪,聽

見時間隆隆的回聲。

“它們”指落花和落葉?!皟x式”指落花、落葉從枝上掉下

并融入泥土的過程。作者從“一朵落花、一片落葉中、一塊

石頭的輕輕敲擊”中感受到了時間的變遷、生命的輪回。

7、忽然,雷陣雨來了,像有一千個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

一千個醉酒詩人在云頭吟詠。巧妙比喻,使雷雨也隨作者的

情感,富有了俠客與詩人的豪情逸致。

8、我站立之處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誰能說這不是天地給我的

恩澤?

“恩澤”一詞的含義是稱帝王或官吏給予臣民的恩惠。這里

作者將能夠遮風擋雨的巖石看成是天地賜予自己的恩澤,用

反問句加強了作者情感的表達,流露出對自然萬物的喜愛與

感恩之情。

改為陳述句:.我站立之處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誰都說這是天

地給我的恩澤。

三、探討交流,引導總結(jié):

作者清晨進山,到“帶回一路月色”,從這兒看出他在山中

整整一天,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那份親密無間。

四、學習首尾,體會寫法

1、再讀文章的開頭和結(jié)尾,你們又感受到了什么?

引導回答:文章的開頭和結(jié)尾,首尾呼應,前后兩次寫到“滿

懷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訪友”之行充滿了好心情

五、課外延伸,強化體驗

在作者的眼里,這一花一樹,一鳥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

生命的人。她們能跟我們說話,能跟我們交流,她們成了我

們的朋友,難怪作者進山看景,變成了“山中訪友”。這種

體驗,你們也有過嗎?和同學交流交流。

學生活動:交流總結(jié),練習說話。

六、升華感情,背誦結(jié)課

七、布置作業(yè)

1、背誦自己喜歡的三個段落。

2、仿寫(照第五段)。板書設計

古橋

大樹

山中訪友

清泉

熱愛大自然

溪流

教學反思

常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散文非常優(yōu)美,學生在反復誦讀

中。在引導探討中,對于語句的理解也還可以。但對于作者

運用各種手法豐富作品的練習,還是很欠缺的,這與學生素

材的積累以及豐富的想象力是分不開的。因此,需要多進行

此方面的引導與訓練。

第五篇:山中訪友教學反思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山中訪友》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

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的開篇之作,作為“感

受自然”模塊的第一篇課文,極富想象力和感染力。作者通

過獨具匠心地想象把我們帶入新奇的山林,描繪了美妙多姿

的大自然,表達了對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為了讓學生從整體上了解本組課文的特點,開課時先安排同

學們快速閱讀了本組課文的導讀部分,之后又讓學生通過初

讀掃清字詞障礙,為以后理解內(nèi)容、體會情感打下基礎。為

了加深印象,初步把握文章的情感,通過設置“再讀課文”

環(huán)節(jié)來實現(xiàn)。此時讓學生多讀自己感受深刻的語句,并寫下

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通過巡視發(fā)現(xiàn),學生基本能準確寫出自己

的感受。

課文在敘述的時候很有特色,時而用第三人稱娓娓道來,時

而用第二人稱直舒胸臆。為了讓學生體會到這種變化,感受

到這樣寫的妙處,在第五自然段的學習過程中我采用了變換

角色的朗讀方法,這樣也更能讓學生體會到作者所表達的情

感。課文的另一特色就是大膽而新奇的想象,如作者把自己

想象成一棵樹的描寫。在這部分我做了激情導語,引導學生

把自己的融入到課文的描述之中,感受這種想象帶來的新奇

的讀書體驗和表達效果。

因為本文有著詩一樣的韻律和情懷,飛揚著作者豐富的想象,

從文字背后透射出詩人一般鮮活的氣質(zhì)和性情。另外,文章

的語言豐富生動,作者對山中景物的觀察細致入微,體驗十

分深刻,許多描述能以極富變化的句式來表現(xiàn),是學生學習

語言、積累語言的好材料。所以,在學習中,每一部分都讓

同學有感情地朗讀,甚至精讀、品讀,借助多讀來感悟、來

體會、來玩味、來學習、來積累。

最后,為我又通過播放《山中訪友》原文的錄音讓學生進一

步體會作者的情感,認識作者的寫作目的。

教學完畢,我認為學生基本能按照設計感受到作者熱愛自然

地美好情懷,能體會到新奇的想象給文章帶來的神奇感染力,

并通過本課學習到一些寫作的技巧。但轉(zhuǎn)而一想又發(fā)現(xiàn)忽略

了一個問題:由于太注重對課文情感的體會,忽視了學生個

性化的體驗。學生只是在文中作者所表達的情感里,而他們

自己的感受呢?作者也許會對文章有自己的解讀,而我給忽

視了。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個性體驗。

篇二:《山中訪友》教學設計與反思12345篇三:山中

訪友教學反思(彭曉瓊)《山中訪友》教學反思

彭曉瓊

上完《山中訪友》,我的感受很深,下面談談幾點:

一、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gòu)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滿童心和好

奇心的文章。偉大的愛因斯坦說得好:“想象力比知識更重

要!”因此在教學中,在強調(diào)打好基礎的同時,還應注重對

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想象力是學生的翅膀,在學習過程中應

著重調(diào)動起他們對于美好的自然景物、優(yōu)美的語言的體驗和

感悟,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讓他們進入作者用文字營造的優(yōu)

美的自然世界中。在學習第四自然段的“露珠與我交換眼

神”、“每一棵樹都在望著我”這兩句時,我就讓同學們展

開豐富的想象,猜想他們當時可能在交流些什么內(nèi)容呢?

“朋友,你好!你最近好嗎?”“見到你真高興,謝謝你又

來看我們了?!袄吓笥岩娒婧蟮挠H切感學生們完全的體

會到了;在學習作者把自己與樹相融的那一部分時,我來朗

讀,讓學生們閉上眼睛,把自己當成作者然后談感受。聽完

后,一位學生滿臉興奮的告訴我:“老師,我感覺我就是一

棵樹,我的腳正在向地下長,我的手臂上好像長出了許多枝

葉,我的頭發(fā)似乎也要豎起來了””真的,我真的感覺到

了!”看著他們愉快的表情,我很欣慰。是的,學生的想象

力真的很豐富,我們應該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讓他們的想象力得

以充分發(fā)揮。

二、感悟語言,給學生灌輸寫作方法。

“山中訪友”從題目開始,作者就一直把大自然中的萬物當

作人來寫。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與聯(lián)想,運用了比喻、擬人、

排比等修辭手法,將靜態(tài)的事物寫活了。因此,這篇文章是

學生學習描寫大自然的最好例文。在講課的過程中,我從始

至終都注重寫作方法的傳授。如:分析“你好,飛流的瀑布!

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渾的男高音多么有氣勢?!边@一句時,

我問學生:“你覺得這句話寫得好嗎,好在什么地方?”學

生能夠知道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體現(xiàn)了瀑布

流水所產(chǎn)生的聲音渾厚、響亮的特點。以這句為例,我讓學

生明白了,描寫事物不管運用什么修辭都要抓住事物的特點,

同時使用修辭手法也可以讓文章生動、形象、有韻味。

這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們很有收獲,他們是快樂的。一節(jié)好的

語文課,就應該把聽、說、讀、寫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不但要

讓學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還應該讓學生能夠身心愉悅。

但是每一節(jié)課都有不盡完美之處,比如課堂環(huán)節(jié)不夠緊湊,

有些環(huán)節(jié)間的過渡不自然等。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繼

續(xù)取長補短,讓自己不斷的成長。篇四:山中訪友教學反思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gòu)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滿童心和好

奇心的散文。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

“山中的眾朋友”,與“朋友們”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

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這一課的總體教學設計與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一脈相承的。

但是在進行本課的教學設計時,我力求挖掘本課教材的特色,

同中求異,讓學升有一種全新的感覺和與眾不同的收獲。為

此,我的教學設計的著力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通過教學

實踐,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1、在講課過程中應著重調(diào)動起他們對于美好景物、優(yōu)美語言

的體驗和感悟,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讓他們進入作者用文字

營造的優(yōu)美的自然世界中。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尤

為重要。

我在導課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上課時,首先出示文題,

我以本文題目展開線索。因為課題是全文的立意之本,又是

以聯(lián)想和想象構(gòu)筑情境這一獨特、鮮明的表現(xiàn)手法,是本文

的文眼。所以我讓同學么們邊讀邊思考:(1)課文為什么以

《山中訪友》為題?(2)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3)從哪些描寫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著深厚的

感情?讓同學們揣測文章的內(nèi)容,捉摩作者的寫作意圖,讓

學生合理想象、表達,從而引入本課。學生談得豐富極了,

有的認為去訪問一位隱居的老人,有的認為去訪問稀有動物,

有的認為去訪問某個建筑等等,在此基礎上加以引導,引導

其合理想象、表達。

2、教學時,我注重學生的朗讀。本文有著詩一樣的韻律和情

懷,飛揚著作者豐富的想象,從文字背后投射出詩人一般鮮

活的氣質(zhì)和性情,讓人越讀越愛步釋手。因此,讓學生在朗

讀中感悟,在朗讀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收獲:學習了這一課,我們?yōu)樽髡邿釔鄞笞匀坏母星樗騽樱?/p>

為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激情所感染。

草蟲的村落》教學反思

初讀《草蟲的村落》一文,我就覺得十分有趣。這是一篇極

富聯(lián)想和想像的課文,作者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擬人來描寫:

草叢是村落、甲蟲是村民,還有游俠、遠方的親戚、音樂家、

工程師””多么奇妙的想象,多么有意思的故事啊。作者以

優(yōu)美的筆調(diào),把平常人們忽視了的草蟲世界描寫得情趣盎然,

使人讀后,很容易產(chǎn)生身臨其境、樂而忘返的感覺。

我想這篇文章學生也一定會喜歡。果然,大概學生天生對小

蟲感興趣的緣故,閱讀課文的時候,學生充滿了熱情,也追

隨著作者的目光進行一次奇異的游歷,從中感受草蟲的生活

以及作者豐富的想象和獨特的感受。

一、抓住關鍵詞,享受樂趣

在解讀第一自然段的時候,有的學生抓住“又”字說作者肯

定經(jīng)常這樣來觀察草蟲;有的學生抓住“躺”字說作者看似

悠閑,其實在動腦筋;有的說在靜謐中觀察作者也不害怕,

反而很愜意。于是我讓學生想象作者可能怎樣地躺著,姿勢

會有哪些。學生就展開了想象,有的說躺成一個“大”字;

有的說手托著頭,翹著二郎腿;有的說嘴里叼著一根狗尾巴

草;有的說趴在地上,托著下巴,翹著小腿”“在學生的敘

說中,發(fā)現(xiàn)他們仿佛真的就是作者,仿佛也就在草叢中,看

喜歡的小草蟲。

二、抓住標點,展開想象

文章末尾,作者寫到:“我還看見了許多許多“””于是問

學生,作者在這村落里還可能看到哪些村民呢?他們有什么

職業(yè),都在干什么呢?可以仿照課文的寫法,像作者一樣展

開豐富的想象,寫一寫你可能看到的一種或兩種小蟲。

由于前面感悟的到位,學生興趣也比較濃厚,他們紛紛拿出

筆和紙開始寫,后來的小練筆都還不錯。

學生1:這時,耳邊傳來嘈雜的聲音,我扭頭一看,原來這里

是“小吃一條街”呀,甲蟲們在一簇簇灌木叢下一字排開,

它們面前放著一長塊木條,上面擺著各色各樣小吃,有迷你

版青菜,有油炸堅果,有小果串”“小甲蟲不停的叫賣聲,

吸引了不少顧客。

學生2:草蟲的村落里有一個游樂園,那時供村民休閑娛樂的。

游樂園建在草叢里,邊緣圍了一圈小石子,作為欄桿。游樂

園里全是植物,那筆直的草莖和葉子,就是草蟲們玩的“攀

巖"。那一排排的蘑菇,也是一種游樂設施,草蟲們可以在

蘑菇上跳來跳去,是快樂的“蹦蹦床”啊。游樂園里還有許

多工作人員----蛔蛔,它們總是忙碌地檢查這些設施是否被

破壞,周圍植物是否殘缺了。學生3;草叢的這邊正進行著

一場運動會。甲蟲運動員正做著準備活動,看它們一個個強

壯有力,虎背熊腰的,他們站在一片長滿鮮花的空地上,蹬

蹬腿,扭一扭頭,扇動著翅膀,一副躍躍欲試的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