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8篇_第1頁
幼兒園大班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8篇_第2頁
幼兒園大班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8篇_第3頁
幼兒園大班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8篇_第4頁
幼兒園大班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8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幼兒園大班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8篇幼兒園大班學數(shù)學教案篇1

一、活動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2、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為入小學作準備。

二、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分鐘能干什么”。

2.幼兒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繩子,套環(huán),彈珠和筷子。

三、活動過程:

1、交流:一分鐘有多長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謎語請小朋友猜一猜。滴答滴答當當當,會說沒有嘴,會走沒有腿,他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面鐘請小朋友看一看鐘上有什么?

幼:有數(shù)字,還有針師:有幾根針?

幼:3根針師:這3艮針分別有不同的名字,最粗的是時針。最長的,有點粗的教分針。短的叫秒針。秒針從12走一圈就走了一分鐘。那一分鐘有多長,我們請秒針走一圈,我們靜靜的等一等。

2、體驗:一分鐘能干什么。

師:小朋友一分鐘到了,你覺得一分鐘時間長嗎?

幼1:我覺得一分鐘有點長幼2?:我覺得的一分鐘有點短總結:一分鐘其實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在一分鐘的時間里你能做些什么呢?

幼1:我能在一分鐘時間里我能折5個紙船。

幼2:我能在一分鐘時間里寫10個字。

師:小朋友你們是個能干的孩子,在一分鐘的時間里做很多事,那么,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串珠要請小朋友幫忙穿一下,要請小朋友在一分鐘的時間里看一看你能穿幾個老師說開始的`時候大家一起動手,老師說停大家就要停下來。你們聽明白了嗎?

(每張桌子上放一珠)幼兒動手操作。

師:小朋友,時間到,請小朋友數(shù)一數(shù)你穿了幾顆珠子并把它,記操作紙上,記錄在操作紙上。(老師請小朋友,開火車來說一說。)師:小朋友,誰穿的最多?誰穿的最少?

師:為什么在同樣的時間里,有的小朋友穿的多,有的小朋友穿的少?

幼1:有的小朋友,沒有找到串珠的孔。

幼2:有的小朋友一邊做事一邊玩。

幼3:有的小朋友穿的快,有的小朋友穿的慢。

師總結:小朋友講的真好,在同樣的時間里,大家在做同一件事的時候,如果你做事情認真,掌握了串珠的,你就會比別的小朋友穿的多一些。那么,小朋友你還想再試一次嗎?

幼:想師:還是一分鐘的時間,看一看這次你能穿幾個?能比第一次穿的多一點嗎?(全體幼兒進行操作)師:時間到。請小朋友數(shù)一數(shù)你穿了幾顆,并把它記錄在操作紙上。(幼兒進行記錄)師:誰來說一說。你這次穿了幾顆?你第一次穿的多還是第二次穿得多?為什么?

幼:因為第二次我找到了找到了方法,加快了速度。所以第二次比第一次多。

師:對了,只要我們小朋友,在做事情的時候,找到方法,加快速度,你就能比別的小朋友快。

師:剛才小朋友在一分鐘的時間里,做了一件事,現(xiàn)在老師要請小朋友用3分鐘的時間完成3件事,你們想挑戰(zhàn)一下自己嗎?

幼:想師:第一件事,你們要穿5顆珠子。

第二件事,要用筷子夾8顆彈珠第三件事,要套8個回形針。(一個一個串連起來)看一看那位小朋友能在3分鐘的時間里完成所有的事。,在做事情的時候,先想一想你要先做什么?老師說開始的時候大家一起動手。(幼兒在老師的指令下開始操作)師:時間到,3件事全部完成的小朋友請舉手。

師:你來說一說,為什么你能完成了3件事?

幼:因為我,速度快,不和別的小朋友講話。

師:你真棒。老師希望所有的小朋友要向他學習,做一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師:我們小朋友在一分鐘時間了可以穿5個珠珠,夾8個彈珠、套8個回形針,那大人在一分鐘時間里可以做什么事呢?老師在網(wǎng)上查了一些資料,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老師播放ppt)

●一分鐘人能跑200米。

師:你們知道200米有多遠嗎?

●一分鐘人能踢毽子100多個。

●一分鐘人能包30個大餛飩。

師:在相同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

(四)討論:如何珍惜時間

(五)老師總結

幼兒園大班學數(shù)學教案篇2

【活動目的】

1.通過觀察及幼兒自身的嘗試活動來認識時鐘,初步了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系,掌握整點、半點并知道其規(guī)律,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途。

2.培養(yǎng)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及大膽嘗試精神。

3.教育幼兒每天準時來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培養(yǎng)愛科學的意識和激發(fā)幼兒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創(chuàng)設“鐘表展覽館”的教學環(huán)境。

2.人手一只可以撥動的小時鐘。

3.反映幼兒一日生活內容的圖片(起床、上學、午飯、午睡等),時鐘演變過程圖片。

4.可以用來自制鐘面的有關材料(如長短針、1~12的數(shù)字、各種形狀和造型的硬板紙或吹塑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嘗試情境,激發(fā)幼兒嘗試欲望

邊聽“在鐘表店”里的音樂,邊把幼兒帶進“鐘表展覽館”,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鐘表,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找找、比比這些鐘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為什么要設計、制造這些鐘表?

二、觀察活動

通過觀察活動比較鐘表上時針、分針的不同,認識12個數(shù)字以及數(shù)字的排列位置。提問:

1.每只鐘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狀的時鐘,幼兒找出鐘面上都有兩根針和1~12的數(shù)字)

2.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之分)它們的名稱叫什么?(了解時針、分針的名稱)

3.鐘面上的數(shù)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shù)字位置12、9、3、6)

三、幼兒第一次嘗試活動

讓幼兒理解并掌握分針、時針與數(shù)字的關系(幼兒人手一只時鐘)

提問:

1.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shù)字上?(12上)

2.請小朋友把時針從12撥到1上,看一看分針有什么變化?(分針從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撥鐘試一試,然后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4.得出結論:當時針走一個數(shù)字(一格),分針就要走12個數(shù)字(一圈),這就是一小時。

四、認識整點、半點,尋找和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建立正確概念

1.教師操作演示:一只鐘兩根針都指在12上;一只鐘時針撥到1上,分針撥到12上;另一只鐘時針撥到12和l的中間,分針撥到6上。

2.提問:①三只鐘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它們分別代表幾點鐘?

②整點時,分針總是指在哪里?半點時,分針指在哪里?

③想一想,2點整時,時針應在哪個數(shù)字上,分針應在哪個數(shù)字上?1點半時,時針指在哪里?分針應在哪個數(shù)字上?

3.老師歸納:整點時,時針指在一個數(shù)字上,分針總是指在12上;半點時,時針指在兩個數(shù)字的中間,分針指在6上。

4.小朋友第二次嘗試練習:①按老師的要求撥整點、半點;②結合日常生活圖片撥出整點、半點,小組中的幼兒互相檢查準確與否,并說一說時針、分針指向的數(shù)字。

五、教師總結時鐘的有關知識內容

六、幫助幼兒理解時鐘的功能,重點說明時鐘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1.提問:小朋友,你們家里有鐘嗎?你還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鐘?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鐘呢?(啟發(fā)幼兒結合生活經(jīng)驗或看圖片來說出鐘的用途)

2.教師歸納:時鐘和手表都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xiàn)在是什么時間了,應該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鐘是人類的好朋友。

小朋友認識了鐘,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jù)鐘上的時間按時上課,按時做游戲,按時讓小朋友吃午飯,鐘的用處可大啦。

七、出示時鐘演變過程的圖片,讓幼兒簡單了解從古到今計時器的變化,激發(fā)幼兒嘗試探索知識的興趣

師:古時候沒有鐘,人們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來計時。日晷在常州的天寧寺就有,小朋友可去看看。隨著科學的發(fā)展,聰明的叔叔阿姨設計、制造了各種各樣的鐘和表(鬧鐘、石英鐘、音樂鐘、工藝鐘、手表、懷表),給人類生活帶來方便,還可以美化人們的生活。小朋友,你們現(xiàn)在好好學習,長大后也來發(fā)明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美的鐘和表,好嗎?

延伸活動:

提供制作鐘的材料,鼓勵幼兒制作時鐘模型。

幼兒園大班學數(shù)學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3、4的組成,知道把3分成兩份有2種份法,知道把4分成兩份有3種份法。

2.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數(shù)的多種分法,并學會記錄。懂得交換兩個部分數(shù)的位置合起來總數(shù)不變。

3.在游戲中學習3、4的組成,發(fā)展動手能力及觀察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荷葉與蜻蜓的圖片若干,黑板、糖果。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幼兒興趣。游戲:分蜻蜓。

2.初步探索3的組成。

(1)出示3只蜻蜓的圖片請小朋友動動腦把它們分成兩份、提問幼兒。(2)老師小結:3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3可以分成1和2,2和,1和2;2和1合起來都是3、讓幼兒指讀加深映象。

3.初步探索4的組成。

(1)出示4片荷葉的圖片請小朋友動動腦把它們分成兩份

(2)讓幼兒把荷葉分成兩份你們會怎么分?有幾種分法?

(3)老師寫出4的分合式:4分成1和3,還有3和1這兩組數(shù)都有一個相同的數(shù)字幾?它們的數(shù)字相同,但是它們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種分法后,將兩個部分數(shù)的位置交換一下,就是另一種分法,左邊的數(shù)后面一個數(shù)比前面一個數(shù)多1,右邊的數(shù)后面一個數(shù)比前面一個數(shù)少1,左右兩邊的數(shù)合起來都是4。

(4)老師小結:4分成兩份有三種分法,4可以分成1和3,3和1,還有2和2,1和3,3和1,還有2和2它們合起來都是4。

4.幼兒操作練習,鞏固游戲----"分糖果":3的組成3顆糖分成2份,4的組成4顆糖分成2份。

5.集體講評幼兒操作練習,進一步鞏固3、4的組成。

活動反思:教學不能只光教學當下的知識點,更要為以后的教學服務,好的方面是準備充分課堂氛圍比較好幼兒積極性高,不足的方面是幼兒造作較少應讓幼兒多動手多探索。

幼兒園大班學數(shù)學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區(qū)分自己和同伴的左右,并知道自己的方向變了,左右邊的事物也發(fā)生了變化。

2.通過活動,學習用“左”“右”等詞正確表述方向。

3.培養(yǎng)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發(fā)展幼兒的空間知覺能力。

活動重點:

學習區(qū)分左右,發(fā)展幼兒的空間知覺能力。

活動難點:

知道自己的方向變了左右邊的事物也發(fā)生了變化。

活動準備:

1.兔、羊、貓圖片個一張,數(shù)字卡片人手一份,圖形卡片人手一份字卡“左、中、右”各一個。

2.玩具米奇一個,機器貓一個,小狗一只。

3.幼兒用書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以提問形式導入課題

1.上一次,醫(yī)生阿姨為了小朋友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來給小朋友打預防針了,回憶一下是打在哪只手上的?知道是什么手嗎?

2.引導幼兒區(qū)別左手、右手。

a.吃飯時左手干什么?右手干什么?

b.寫數(shù)字時用哪只手?

3.練習區(qū)別左右手

聽老師的指令,聽到左手舉左手,聽到右手舉右手。

二、引導幼兒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別左右

1.引導幼兒區(qū)別左右空間

從左右手引到左邊和右邊,然后從自身出發(fā)讓幼兒知道自己的身上有(左腳、左肩、------右腳、右肩------)

2.通過游戲區(qū)別左右空間方位

a.“找一找”師說左手就舉左手------

b.“看一看”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說“我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三、猜測老師的左右手

師以不同的方向舉起左右手------讓幼兒猜。

四、初步學會以客體為中心區(qū)別左右

1.出示動物圖片兔、羊、貓讓幼兒說出誰在左邊誰在右邊。同時出示“左中右”字卡讓幼兒認識。

2.出示玩具米奇在中間,機器貓在左邊,小狗在右邊請幼兒說說。然后再變換順序說。

五、幼兒操作活動

1.幼兒用書上的相關內容。

2.聽老師指令操作數(shù)字卡片和圖形卡片。

六、活動評價

活動延伸:

在數(shù)學角投放一些操作材料讓幼兒通過擺放來感知左右。

在課間活動和體育活動時引導幼兒做向左、向右轉的游戲。

幼兒園大班學數(shù)學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思維體的插放,發(fā)展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

2、通過4的分解組合操作活動,能夠說出四的分解,并能夠通過操作實物來感知說明。

3、幼兒發(fā)現(xiàn)和體驗數(shù)越大,分解和組合的方法越多。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演示板一套

2、思維學具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有順序地取思維學具

一、情景導入

教師與幼兒一起來復習“3的分解組合”

二、操作探索

游戲一、學習4的分解

教師:請聽題、思維板上有幾個思維體呀?

幼兒:(訓練耳朵)4個思維體

教師:好棒?。∧俏覀円黄饋頂?shù)一數(shù),好不好啊?

幼兒:好,1、2、3、4、

教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和思維體做游戲好不好?請聽題

幼兒:(訓練耳朵)

教師:請你用好方法、快速度拿出一根紅色的思維棒,在思維板的第一排上插出4個思維體,預備開始

幼兒:操作

教師:現(xiàn)在,有兩種顏色的思維體說要小朋友幫忙,他們要和4個紅色的思維體做朋友,請小朋友幫助他們(出示黃、藍色的思維體)?,F(xiàn)在呀,老師把1個黃色的思維體插到第二排(與4個紅的的思維體對應)我們來看一下,還要插放幾個藍色的思維體才能和紅色思維體的一樣多呢?(三個)好,讓我們一起來幫助他們吧?1、2、3、小朋友們很棒,那小朋友們想一想,還有什么方法能夠幫助他們呢?(教師引導幼兒說出4可以分成1、32、23、1)

游戲二:學習4的組合

教師拿出由4個思維體組成的思維棒向小朋友們展示,并讓他們點數(shù)有多少個思維體?(4個)并提問:“請想題(訓練大腦)請你用好方法快速度,用幾個藍色的幾個白色的思維體才能拼出和紅色一樣長的思維棒呢?

幼兒:操作

教師帶領幼兒觀察別人的不同組合方法,然后,教師引導幼兒說出4一共有幾種組合方法?“三種”分別是“1”和“3”可以組成4、“2”和“2”可以組成4、“3”和“1”可以組成4

讓幼兒不斷地練習說出4個思維體的組合方法,并在演示板上做記錄(用數(shù)字卡片及符號卡片)

游戲三、4以內的分解組合練習

教師請幼兒取出四個紅色的思維體在思維板上插放,讓幼兒拿出不同顏色的思維體來插放和紅色思維體同樣多的思維體。(教師可以從2|—4之間不斷地練習)

三、交流總結

4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可以組成“4”以及“4”的分解組合有幾種

四、遷移運用

1、教師可以用閃看思維體來練習4以內的分解

2、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了3比2的分解組合方法多,及4比3的分解方法多。

讓幼兒了解數(shù)越大分解組合的方法就越多

3、幼兒有序的收思維學具并有序送思維學具

活動延伸

1、在生活中,不斷引導幼兒練習2—4的分解及組合

2、做練習在思維板上不斷地讓幼兒練習4以內的分解組合,鞏固幼兒對4以內分解組合的認識

幼兒園大班學數(shù)學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左右

2、體驗數(shù)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房子、小動物、簡易地圖、作業(yè)紙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身體律動歌》我伸出左手去,我收回左手來,我伸出左手擺一擺,左手收回來。我伸出右手去,我收回右手來,我伸出右手擺一擺,右手收回來。我伸出左腳去,我收回左腳來,我伸出左腳擺一擺,左腳收回來。我伸出右腳去,我收回右腳來,我伸出右腳擺一擺,右腳收回來

二、區(qū)分自己身體的左右

1、學習區(qū)分兩只手的左右

小朋友說說兩只小手能夠做什么,哪只是左手,把左手舉高轉一轉,哪只是右手,把右手舉起來轉轉。

2、區(qū)分身體其他部位的左右

兩只小手可以區(qū)分左右,我們的身體還有什么是可以區(qū)分左右的呢?(眉毛、耳朵、眼睛、胳膊、肩膀等)

說說你的左邊和右邊的小朋友是誰,再說說教室里什么東西在你的左邊,什么在你的右邊。

總結:小朋友現(xiàn)在知道了左和右,左手這邊就是左邊,右手這邊就是右邊。

三、《為小動物找家》

是誰在哭呀?原來是森林中的小動物們。它們剛剛建好了新房子,這些房子長的一摸一樣,他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們能幫幫他們嗎?

看看誰最聰明啊,小猴子最聰明了。它最先找到了自己的家,請幼兒在老師提示下為每個小動物找到家。如:小兔子的家在小猴家的右邊……

四、分組操作活動

?區(qū)分左右手》《找找看》

五、結束活動

小朋友現(xiàn)在學會了區(qū)分左右,那我們一起來玩?zhèn)€游戲《聽口令做動作》

六、活動延伸

請幼兒站成一排,說說自己的左邊和右邊是哪位好朋友,請幼兒向后轉再看看自己的左右兩邊的的好朋友是誰,發(fā)現(xiàn)了什么。知道左與右是相對的,當方向發(fā)生變化時左與右也會隨之改變,唯有自己身體的左右是不會變的。

幼兒園大班學數(shù)學教案篇7

設計意圖: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笨梢姇r間是多么的寶貴。但時間對孩子來說卻非常抽象,他們一般體會不到時間的重要性。平時,與家長交流,聽到家長報怨最多的是孩子做事拖拉,沒有良好的作息習慣。另外,大班的孩子面臨入小學,小學與幼兒園的作息差別很大,小學必須嚴格遵守時間限制,在一定時間內必須完成一定的任務。所以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就要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時鐘是孩子們了解時間、感受時間最直接的工具,因而設計教學活動《認識時鐘》,以此為契機,生成有關時間的主題活動,引起幼兒對時間的關注。

幼兒對時間的認識與生活經(jīng)驗密切相關。因此,平時要從幼兒的生活入手進行滲透。如把早起床、早餐、入園、做操、活動等時間較固定的環(huán)節(jié),用ppt的方式表示各生活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和活動內容,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在一日活動各環(huán)節(jié)的開始及結束,引導幼兒看時鐘,了解每項活動所用的時間,讓幼兒充分感知時間,避免做事拖拉的不良習慣。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行規(guī)律。學會看整點。

2、發(fā)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硬紙片鐘、一日生活圖。

2、龜兔賽跑課件、一日生活ppt、音樂。

3、實物鐘、大灰狼頭飾。

三、活動過程:

(一)、引入并簡單認識鐘及其作用。

1、猜謎導入

今天老師給你們猜一個謎語:“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滴滴答答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蹦悴率鞘裁??

幼兒猜謎,教師出示食物鐘。

(1)家里還有哪些鐘?是什么形狀的?

(有鬧鐘,手表,掛鐘和大座鐘)

(2)鐘有什么作用?

小結:鐘不停的走,它是一個計時間的工具,告訴人們幾點了,應該做什么事,它可以幫助我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它是我們的好朋友,小朋友認識鐘,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jù)鐘上時間按時上課,按時做游戲,按時讓小朋友吃飯,鐘的用處可大了。

2、簡單認識鐘面。

教師:小朋友想不想和鐘做朋友呀?我們就來認識了解時鐘吧。請你仔細觀察鐘面上有什么?

總結:有兩根針和12個數(shù)字。

提問:⑴這兩根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