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行業(yè)標準玻璃硅質原料飾面石材石膏溫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gypsum,chrysotileasbestos,wollastonit2002-12-17發(fā)布2003-03-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IDZ/T0207—2002前言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勘查的目的任務 14勘查研究程度 24.1地質研究程度 24.2礦石質量研究 34.3礦石選礦和加工技術條件研究 44.4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研究 5 65勘查控制程度 65.1勘查類型劃分原則 65.2工程間距確定原則 75.3勘查控制程度要求 76勘查工作及質量要求 76.1地形測量、工程測量 76.2地質調查 76.3遙感地質和物探工作 86.4探礦工程 86.5巖礦鑒定、分析的采樣與測試 96.6專項取樣 6.8巖(礦)石物理技術性能測試取樣 6.9礦床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工作 6.10地質編錄、資料整理和報告編寫 6.11計算機及其他新技術的運用 7可行性評價工作 7.1概略研究 7.2預可行性研究 7.3可行性研究 8礦產資源/儲量分類及類型條件 8.1礦產資源/儲量分類依據(jù) 8.2礦產資源/儲量分類 8.3礦產資源/儲量類型(編碼)及條件 9礦產資源/儲量估算 209.1礦產工業(yè)指標 9.2礦產資源/儲量估算一般原則 20ⅡDZ/T0207—20029.3確定礦產資源/儲量估算參數(shù)的要求 9.4礦產資源/儲量分類結果表 21附錄A(規(guī)范性附錄)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 附錄B(規(guī)范性附錄)礦產資源/儲量規(guī)模劃分標準 附錄C(規(guī)范性附錄)天然石材產品放射防護分類控制標準及飾面石材礦床勘查中放射性水平的預評價 24 24 24C.3石材礦床勘查中放射性水平的預評價 24C.4本標準和飾面石材礦床放射性水平評價準則節(jié)錄自JC518—93《天然石材產品放射防護分類控制標準》 25附錄D(規(guī)范性附錄)巖礦化學分析檢查的允許限和系統(tǒng)誤差的判斷 26D.1檢驗分析的允許限 26D.2系統(tǒng)誤差的判斷 26D.3本附錄節(jié)錄自DZ0130.3—94《地質礦產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guī)范——3巖礦分析質 26附錄E(資料性附錄)勘查類型劃分和勘查工程間距 E.1勘查類型劃分的主要因素 27E.2礦床勘查類型 E.3勘查工程間距 28附錄F(資料性附錄)縱纖維石棉鉆探取心操作細則 29F.2鉆具選用 F.3水平鉆安裝的一般規(guī)定 F.4水平鉆孔鉆進技術參數(shù) F.5取心操作注意事項 附錄G(資料性附錄)石棉礦石試樣加工方法和加工操作細則 G.1石棉礦石試樣加工采用風選工藝流程 G.2石棉礦石試樣地質加工的野外加工和室內加工階段 G.3石棉纖維分級與質量檢查 附錄H(資料性附錄)礦產一般工業(yè)要求 37H.1玻璃硅質原料礦一般工業(yè)要求 H.2飾面石材礦一般工業(yè)要求 H.3石膏礦一般工業(yè)要求 H.4溫石棉礦一般工業(yè)要求 41H.5硅灰石礦一般工業(yè)要求 42H.6滑石礦一般工業(yè)要求 45H.7石墨礦一般工業(yè)要求 47Ⅲ本標準是根據(jù)GB/T17766—1999《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和GB/T13908—2002《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總則》,對《玻璃硅質原料礦床地質勘探規(guī)范(試行)》(1984年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頒發(fā))、《飾面石材礦地質勘探暫行規(guī)定》(1990年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頒發(fā))、《石膏、硬石膏礦床地質勘探規(guī)范 (試行)》(1984年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頒發(fā))、GF93—03《溫石棉礦地質勘探規(guī)范》《硅灰石礦地質勘探規(guī)范(試行)》(1987年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頒發(fā))、GB12485—90《滑石礦床地質勘探規(guī)范》、《石墨礦地質勘探規(guī)范》(1986年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頒發(fā))七個標準(規(guī)范、暫行規(guī)定)進行修訂的,并合并改為《玻璃硅質原料、飾面石材、石膏、溫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以往頒發(fā)的玻璃硅質原料、飾面石材、石膏、溫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礦產地質勘探規(guī)范或規(guī)定自行廢止。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提出。本標準由全國地質礦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建筑材料工業(yè)地質勘查中心。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負責解釋。1玻璃硅質原料飾面石材石膏溫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1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玻璃硅質原料”、飾面石材2、石膏》、溫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礦產的勘查研究和控制程度、勘查工作質量、礦產資源/儲量分類及類型條件、礦產資源/儲量估算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可行性評價工作的基本要求,并提出了供類比使用的礦床勘查類型及供參考的勘查工程一般間距。本標準適用于玻璃硅質原料、飾面石材、石膏、溫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礦產勘查,礦產資源/儲量估算,驗收、評審勘查地質報告;也可作為上述礦產的礦業(yè)權轉讓、上市,礦產勘查開發(fā)籌資、融資等活動中評價、估算礦產資源/儲量的依據(jù)。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T12719—91礦區(qū)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規(guī)范GB/T13908—2002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總則GB/T17766—1999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DZ0130·1~0130·13—94地質礦產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guī)范JC518—93天然石材產品放射防護分類控制標準3勘查的目的任務礦產地質勘查的目的任務是:查明礦床地質特征,評價礦產資源的開發(fā)價值,為礦山建設規(guī)劃、設計提供礦產資源/儲量和開采技術條件等必需的資料。礦產勘查工作分為預查、普查、詳查、勘探四個階段。預查是依據(jù)區(qū)域地質研究和物探異常研究成果,通過初步野外觀測和極少量的工程驗證,與地質特征相似的已知礦床類比、預測,提出可供普查的礦化潛力較大地區(qū),為普查工作提供依據(jù),有足夠依據(jù)時可估算出預測的資源量。普查是對可供普查的礦化潛力較大地區(qū)、物探異常區(qū),采用露頭檢查、地質填圖、數(shù)量有限的取樣工程及物探方法,大致查明普查區(qū)地質、構造概況,大致掌握礦體的形態(tài)、產狀、質量特征,大致了解礦床開采技術條件,對礦產的加工、選礦性能進行類比研究,最終應提出是否有進一步詳查價值的評價,或圈出詳查區(qū)范圍。2詳查是對普查圈出的詳查區(qū)通過大比例尺的地質填圖及各種勘查方法和手段,比普查階段密的系礦床開采技術條件,對礦石的加工、選礦性能進行類比或實驗室流程試驗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業(yè)價值的評價,必要時,圈出勘探范圍,并可供預可供開發(fā)利用的礦床,其加工選礦性能試驗程度,應達到可供礦山建設設計的要求??碧绞菍σ阎哂泄I(yè)價值的礦床或經詳查圈出的勘探區(qū),通過加密各種取樣工程,其間距足以肯查明礦體開采技術條件,對礦產的加工選礦性能進行實驗室流程試驗或實驗室擴大連續(xù)試驗,必要時應4勘查研究程度4.1地質研究程度4.1.1預查階段全面收集區(qū)域地質資料和礦產分布情況等有關信息,研究預測區(qū)內地質、大地構造情況、勘查礦產的礦點分布范圍和成礦遠景,必要時,選擇有利地段開展路線地質踏勘,與地質特征相似的已知礦床進行類比,提出可供進一步工作的礦化潛力區(qū)。4.1.2普查階段充分收集、研究區(qū)域地質資料和礦產分布情況,根據(jù)勘查礦產的分布規(guī)律可供進一步工作的礦床(點);大致查明普查區(qū)內的地質、構造情況,礦點的含礦性,礦床分布規(guī)律和成礦4.1.3詳查階段4.1.3.1區(qū)域地質研究研究區(qū)域地質條件,勘查礦產的成礦特征、控礦條件、分布規(guī)律及其成礦遠景,的主要礦點做出比較;了解區(qū)域內其他礦產分布情況。4.1.3.2礦床地質研究基本查明控制和破壞礦體的較大地質構造的性質、基本查明與成礦有關的變質巖巖類、巖性、時代、相帶,研究變質巖的分布規(guī)律基本查明與成礦有關的巖漿巖及近礦圍巖蝕變的類型、巖性、物質組合、分布特基本查明砂礦床第四紀地質和地貌條件,含礦層位、巖性、巖相、結構和構造、4.1.3.3礦體地質研究基本查明礦體數(shù)量、連接對比條件和分布范圍;基本查明礦體的巖性、礦物組成及賦存規(guī)律;基本查明碳酸鹽巖類礦體中巖溶的發(fā)育程度,研究其分布規(guī)律。34.1.4勘探階段4.1.4.1礦床地質研究研究圍巖蝕變及與成礦的關系。對沉積形成的玻璃用石英砂巖(石英巖)、石膏、大理石等礦床,以及與沉積作用有關的礦床,應研究沉積環(huán)境和沉積物質組成、性質及其與成礦的關系;對近代沉積的玻璃用石英砂礦床,還應研究有關的第四紀地質和地貌特征。后次序,研究構造與成礦的關系及對礦床的破壞或影響程度。對小構造也要大致查明其發(fā)育程度和分規(guī)律及相互關系,闡述對礦體的影響程度。對礦體影響或破壞較大的巖體,應基本查明其形態(tài)、產狀及分布范圍;對小巖體也應大致了解其一般特征及分布規(guī)律。對與巖漿侵入活動關系密切的溫石棉、花崗石等礦床,應詳細研究侵入巖體對成礦的作用。點、變質相及其分布,研究變質作用對礦床的形成或改造的影響。應根據(jù)礦床綜合研究資料,闡明成礦原巖的物質來源、成礦條件、成礦作用,總4.1.4.2礦體地質研究詳細查明礦體的空間分布及其范圍,查明主礦體的規(guī)模、形態(tài)、產狀、夾基本查明礦體的氧化帶、風化帶深度和覆蓋層厚度及其分布范圍,并了解其物質成分,研究風化(氧化)作用對礦石開采、選礦加工等方面的影響。研究碳酸鹽巖類礦體的巖溶發(fā)育程度、分布規(guī)律及其對礦體的破壞程度。對飾面石材礦應研究礦體中節(jié)理裂隙和層理面的性質、產狀、分布情況和規(guī)律,對石膏礦應研究淋濾作用、水化作用對礦體的影響或破壞程度。對溫石棉礦應研究礦體內的棉脈、棉脈組、夾石等組成特征;基本查明棉脈的纖維類型、產出特征,棉脈中隔板性質、組分及結構特征;基本查明棉組內棉脈的組合類型、棉脈間距、模;詳細研究礦體內棉組數(shù)量、相互排列形式及間距、棉組間的夾石產出特征等;石巖體的性質、分布情況及其對礦體和礦石的影響。4.2礦石質量研究4.2.1預查階段與已知礦床類比,了解預查區(qū)內礦石質量情況。4.2.2普查階段大致查明普查區(qū)內礦石質量情況;對可供進一步工作的礦點,應大致查明礦石的品位、物質成分、伴生組分、結構、構造并類比礦石類型,大致查明礦體在走向、傾向上礦石質量初步評價其放射性水平。4.2.3詳查階段查明礦石質量在走向、傾向上的變化特征,初步劃分礦石自然類型、工業(yè)類型并研究其分布規(guī)律;初步研究玻璃硅質原料礦石的顆粒組成,石膏、硅灰石的礦物組成和主要礦物含量計算方法,硅灰石的成纖性,滑石礦石的工藝物理性能,石墨的結晶程度和片度。4對飾面石材、溫石棉礦應基本查明礦石質量的主要特征,并對其他性能進行初步研究。4.2.4勘探階段對玻璃硅質原料、石膏、硅灰石、滑石、石墨礦,應詳細查明礦石的結構、構造、礦物成分、化學成分,研究有用、有害組分的含量及其賦存狀態(tài)和分布規(guī)律;按照礦石的地質特征劃分礦石自然類型,結合礦石采、選、加工特點和用途劃分礦石工業(yè)類型,根據(jù)勘查投資者對礦石分級開采的需要,在地質條件可能的情況下,按照工業(yè)指標要求劃分礦石品級,研究各礦石類型、品級的分布規(guī)律和所占比例;研究覆蓋層、近礦圍巖、夾石的成分及其綜合利用的可能性或開采時對礦石貧化的影響;研究風化(氧化)作用對礦石質量的影響。對玻璃硅質原料礦還應研究礦石中礦物顆粒膠結物和膠結形式、顆粒組成及各粒級的礦物成分和化學成分,研究難熔礦物(如鉻鐵礦、鉻尖晶石、鋯英石、夕線石等)的種類、含量及其分布狀態(tài);對石膏礦床還應根據(jù)對礦石礦物組成的研究,確定礦石中石膏、硬石膏含量的計算方法;對硅灰石礦還應通過對礦石中主要有用礦物和伴生礦物的種類、含量、結構、構造、嵌布關系等的研究,確定礦石中主要礦物含量計算方法,研究硅灰石的成纖性、可劈分性及纖維的徑長比,還應根據(jù)一礦多用的特點,對礦石中硅灰石礦物的物理化學性質進行研究,做出綜合評價,對需要手選礦石的礦床應系統(tǒng)地統(tǒng)計各礦體的含礦率;對滑石礦還應研究各類型、品級礦石的工藝物理性能,測定含礦率;對石墨礦還應研究不同結晶程度石墨的片度、解離難易程度,測定晶質(鱗片狀)石墨的片度及含量百分比,研究礦石中石墨晶體或集合體與脈石礦物的嵌布狀況。對飾面石材礦應研究礦石品種及其賦存、變化情況和規(guī)律,研究不同品種的礦石成分(主要是礦物成分)及其含量、結構、構造、顏色的變化情況和規(guī)律,研究礦石中雜質的種類、形態(tài)、大小、數(shù)量、分布規(guī)律和密集區(qū),以及雜質對板材加工和板材質量的影響,研究礦石的體積質量(體重)、吸水率、抗壓強度、耐磨性和光澤度,評價礦床天然放射性強度,并視需要研究礦石的抗凍性。對溫石棉礦應詳細研究石棉的礦物特征、纖維長度及空間變化規(guī)律,脈石礦物種類、含量、粒度、相互間以及與石棉的嵌布情況;詳細研究礦石中石棉纖維的含量、各級棉的比例及分布規(guī)律,詳細研究與石棉纖維伴生的磁鐵礦、水鎂石、碳酸鹽類等有害雜質礦物,以及纖維中氟、氯等有害元素,基本查明有害礦物種類、含量、粒度、產出狀態(tài)等,并研究其加工處理的可能性;詳細研究石棉纖維的各種物理化學性能,查明其光學性質、劈分性、堅固性、耐熱及導熱性、耐酸堿腐蝕性、電絕緣性、磁性、吸附性、吸水性及化學成分;注意研究石棉(尤其是以短纖維為主的)是否具有分散成漿的濕紡性能。4.3礦石選礦和加工技術條件研究4.3.1預查階段通過礦石類比研究,類比主要礦石類型的選礦、加工技術性能,做出是否可作為工業(yè)原料的預測。4.3.2普查階段大致查明主要礦石類型的選礦、加工技術性能。對一般礦石進行選礦性能對比研究,做出是否可能作為工業(yè)原料的初步評價;對在國內工業(yè)利用尚無成熟經驗需要選礦的礦石,應進行可選性試驗或實驗室流程試驗。4.3.3詳查階段基本查明主要礦石類型的選礦、加工技術條件性能。對需要進行選礦試驗的礦石,一般進行可選性或實驗室流程試驗;對難選礦石或新類型礦石,應進行實驗室擴大連續(xù)試驗,做出工業(yè)利用方面的評價;對生產礦山附近、有類比條件的易選礦石可以類比評價,不做選礦試驗。4.3.4勘探階段詳細查明主要礦石類型的選礦、加工技術條件性能。對需要進行選礦試驗的礦石,一般應進行實驗室流程試驗,必要時進行實驗室擴大連續(xù)試驗;有類比條件的礦床、易選礦石,進行可選性或進行實驗室流程試驗;對難選的或新類型的礦石進行半工業(yè)試驗,大型礦床必要時做工業(yè)試驗,選擇最佳工藝流程。對石膏礦已有生產經驗的可供類比的礦石類型,一般可不進行可選性試驗,但需在類比的基礎上做5出評價;對硅灰石礦除礦物分散或礦物較雜的矽卡巖型礦石均可進行手選;在晶質石墨礦石選礦試驗中,應重視保護大鱗片正目(+100目、0.147mm)石墨及提高其產出率的研究。對玻璃硅質原料、硅灰石、石膏等礦的新類型礦石,可根據(jù)勘查投資者的要求,進行礦石工業(yè)利用性能的有關試驗。對飾面石材礦尚未開發(fā)利用的礦床,應根據(jù)勘查投資者的要求測試研究礦石的加工技術性能,一般包括礦石在鋸、磨、拋光、切等方面的技術性能及光澤度、板材率;對已開采的礦床,應收集已采礦石的加工技術性能資料,如確認具有代表性時,可不再進行有關測試。4.4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研究4.4.1預查階段收集、分析區(qū)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環(huán)境地質資料。4.4.2普查階段收集、分析區(qū)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及交通、供電等建設條件資料,大致了解普查區(qū)內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為是否可以進一步開展地質工作提供依據(jù)。對已經確定遠景的礦床,應對所處的水文地質單元進行研究,進行地表水點調查和簡易水文觀測,大致查明礦床主要含(隔)水層特征、泉水流量和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等水文地質條件,并大致查明其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條件。4.4.3詳查階段4.4.3.1礦床水文地質條件研究調查研究區(qū)域水文地質條件;基本查明礦床的含(隔)水層、構造破碎帶、風化帶、巖溶發(fā)育帶的水文地質特征、發(fā)育程度和分布規(guī)律;調查地表水體分布范圍和長期水文觀測資料;基本查明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條件,地表水與含水層間的水力聯(lián)系,礦床主要充水因素及其水文地質條件的復雜程度,必要時初步預測礦坑的涌水量,評價其對礦床開發(fā)的影響程度。調查研究可供利用的供水水源的水質、水量和利用條件,指出供水水源方向。4.4.3.2礦床工程地質條件研究初步劃分礦床工程地質巖組,測定主要巖、礦石力學強度;基本查明構造、巖溶的發(fā)育程度、分布規(guī)律和巖體風化蝕變程度及軟弱夾層分布規(guī)律及其工程地質特征,礦床開采影響范圍內巖、礦石穩(wěn)固性和露天礦場邊坡穩(wěn)定性;對礦床工程地質條件進行初步評價。調查老窿和生產井的分布情況,大致圈定采空區(qū)或開采區(qū)范圍。4.4.3.3礦床環(huán)境地質條件研究基本查明巖、礦石和地下水中對人體有害的元素、放射性及其他有害氣體的成分、含量。調查了解工作區(qū)及相鄰地區(qū)的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現(xiàn)象,指出礦山開采可能產生的環(huán)境地質問題。4.4.4勘探階段4.4.4.1礦床水文地質條件研究在研究區(qū)域水文地質條件的基礎上,查明礦床的含(隔)水層的水文地質特征、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條件,主要構造破碎帶、風化破碎帶、巖溶發(fā)育帶的分布和富水性及其與其他各含水層和地表水體的水力聯(lián)系密切程度;查明主要充水含水層的富水性,地下水徑流特征、水頭高度、水文地質邊界條件、地表水體的水文特征及其對礦床開采的影響程度、老窿分布、積水情況等;確定礦床主要充水因素、充水方式及途徑;確定礦床水文地質條件的復雜程度。對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露天開采的礦床,應搜集氣象資料,調查礦床及其附近的地表水體和當?shù)氐淖罡吆樗?,確定采礦場地表匯水邊界及自然排水條件。對于凹陷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的礦床,除進行上述工作外,還應詳細查明含(隔)水層的產狀、厚度、分布和巖溶裂隙、構造破碎帶發(fā)育程度及含水性;詳細研究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條件及與地表水體的水力聯(lián)系程度和對礦床開采影響程度;結合礦6床可能的開拓方案,計算礦坑第一開拓水平的正常和最大涌水量,預測下一開拓水平的涌水量。對玻璃硅質原料砂礦應了解含水層的富水性,地下水的補給排泄條件,地表水體(含海水)與地下水的水力聯(lián)系及地下水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研究海水回灌時對砂礦質量的影響;收集歷年潮水位或最高洪水位資料和工作區(qū)內最大淹沒高度、時間和范圍;進行簡易水文地質觀測,預測采礦場的涌水性。對礦床疏干、排水和礦山供水進行詳細評價,指出供水水源方向。對水文地質條件特別復雜的大水礦床,如急需開采利用,應進行專門的水文地質工作。4.4.4.2礦床工程地質條件研究研究礦床的地層、巖性及地質構造,劃分巖(土)體的工程地質巖組,查明對礦床開采不利的工程地質巖組的性質、產狀和分布;查明礦體及圍巖的物理力學性質、巖體結構與巖體質量;查明各類結構面(斷層、節(jié)理裂隙、軟弱層等)的發(fā)育程度、分布及組合特征;查明巖石強風化帶的發(fā)育深度與分布;調查相鄰礦床已有礦山工程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等,確定礦床工程地質條件的復雜程度。結合礦山工程建設的需要,對露天礦場邊坡的穩(wěn)定性或地下開采井巷圍巖的穩(wěn)固性做出初步評價,預測可能發(fā)生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適于露天開采的礦床要研究礦體覆蓋層的巖性、厚度、分布規(guī)律及與礦體的界線并確定剝采比。對大水礦床疏干排水、地面塌陷區(qū)預測、復雜邊坡穩(wěn)定性評價、大型露天礦場剝離物強度評價及礦山場地工程地質等專門性的工程地質問題,可根據(jù)勘查投資者的實際需要,進行專門性工程地質勘察。4.4.4.3礦床環(huán)境地質條件研究調查礦床及其附近地震活動歷史情況及新構造活動特征,參考全國地震烈度分區(qū),對礦床的穩(wěn)定性做出評價。調查礦床內各種地質災害現(xiàn)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巖溶等)、地表水和地下水質量及其他有害物質含量,結合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對礦床開采前的地質環(huán)境質量做出評述。對在礦床開采中,可能對礦床地質環(huán)境破壞和影響的現(xiàn)象,如山體開裂、塌陷、滑坡、泥石流、巖溶塌陷、地面沉降、水體污染及其他環(huán)境地質效應等,應進行預測評述,提出防治意見。并對防止環(huán)境污染、保護生態(tài)平衡和復田措施提出建議。對礦床開采中可能造成環(huán)境污染或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粉塵、尾礦、廢渣、廢水、石棉纖維及放射性物質等,應進行調查研究,并提出防治建議。對具有放射性的礦床,應調查礦床的水源、大氣、土壤及食用生物的放射性元素含量,提供輻射環(huán)境監(jiān)測資料,對輻射環(huán)境質量做出評述。對發(fā)現(xiàn)有逸氣的石膏礦床等,應進行調查和了解其成分,指出對礦床開采的影響。4.5綜合勘查、綜合評價預查階段應了解共生、伴生礦產的種類及其特征。普查階段應大致了解共生、伴生礦產的賦存特點及綜合利用的可能性。詳查階段應利用勘查主礦產的工程,研究了解共生、伴生礦產的含量和物質組分,對具有工業(yè)利用價值和經濟效益的共生、伴生礦產,應基本查明其賦存狀態(tài)及綜合利用的可能性??碧诫A段對共生、伴生礦產,應查明和研究其種類、含量、賦存狀態(tài)、分布規(guī)律、富集條件、與主礦產相互關系等,對具有工業(yè)利用價值,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達標成型”的共生、伴生礦產,應當進行綜合勘查、綜合評價。5勘查控制程度5.1勘查類型劃分原則礦床勘查類型根據(jù)礦體規(guī)模、主礦體形態(tài)和內部結構、主礦體厚度穩(wěn)定程度、礦石質量穩(wěn)定程度及礦床構造、巖漿巖、巖溶對礦體的影響和破壞程度五個方面劃分為三個類型,即:①地質條件簡單型,②地質條件中等型,③地質條件復雜型。7應根據(jù)占礦床礦產資源/儲量70%以上的主礦體(一個或幾個礦體)的特征來確定勘查類型,當不同的主礦體或同一主礦體的不同地段,其特征差別很大時,也可劃分為不同的勘查類型。應根據(jù)影響各自礦床勘查難易的主要因素,兼顧其他因素綜合考慮合理確定礦床勘查類型。由于地質因素變化的復雜性,也可允許有過渡類型的存在??辈轭愋蛣澐值闹饕蛩睾凸╊惐仁褂玫牡V床勘查類型見附錄E。5.2工程間距確定原則通常采用類比法,與同類礦床類比,選擇適當勘查工程間距部署工程。實施中如有情況變化,應及時調整以達到最佳工程間距。供參考選擇探求控制的礦產資源/儲量勘查工程間距見附錄E。對推斷的礦產資源,可布置數(shù)量有限的取樣工程,驗證地質調查和物探成果,大致查明礦體地質特征。對于勘查工程數(shù)量多的礦床,可運用地質統(tǒng)計學或其他方法確定最佳工程間距;也可進行不同勘查手段的工程驗證,確定最佳工程間距。5.3勘查控制程度要求一般應首先控制勘查范圍內礦體的總體分布范圍、相互關系。對出露地表的礦體邊界應有工程控制。對破壞礦體和影響開采較大的構造、巖脈、巖溶等的產狀和規(guī)模要有適當?shù)墓こ炭刂?。對主礦體走向兩側或上、下盤分布的能與主礦體同時開采的小礦體,應注意控制其分布范圍。對擬地下開采的礦床,要重點控制主礦體的兩端,上下界面和延伸情況。對擬露天開采的礦床注意控制礦體四周的邊界和采礦場底部礦體的邊界。對主要盲礦體要注意控制其頂部邊界。一般情況預查區(qū)預測的礦產資源量要能為區(qū)域遠景規(guī)劃提供宏觀決策的依據(jù);普查區(qū)推斷的礦產資源量要達到礦山遠景規(guī)劃和規(guī)劃部署進一步勘查工作的要求;提供礦山建設設計的勘查區(qū),其探明的和控制的礦產資源/儲量要能滿足勘查投資者要求的礦山最低服務年限內生產的需要,其中探明的礦產資源/儲量要能滿足礦山首期建設設計返還本息的要求。小型和復雜的大、中型礦床可只探求控制的礦產資源/儲量提供開發(fā)利用,經用較密工程仍達不到控制的要求時,可探求推斷的礦產資源量,提供礦山邊采邊探(礦產資源/儲量規(guī)模劃分標準見附錄B)。對于某些覆蓋層和風化層較厚而又需開發(fā)的飾面石材礦床,限于當前可能采用的勘查方法、手段難以達到本規(guī)范的要求,這類礦床宜在做適當?shù)刭|工作、了解花色品種后,實行邊采邊探。對于屬于湖南郴州魯塘一類特別復雜的隱晶質石墨礦床,考慮其礦體沿走向反映有一定的連續(xù)性,而在傾向上形態(tài)變化則極其復雜,因此,可在走向上大致以250m、傾向上以60m間距的工程進行了解后供邊采邊探。具體礦床的勘查控制程度可由勘查投資者和地質勘查單位根據(jù)礦床開發(fā)需要結合礦床實際情況確定。6勘查工作及質量要求一般采用全國統(tǒng)一坐標高程系統(tǒng),測量精度應符合DZ/T0091《地質礦產勘查測量規(guī)范》的要求。普查階段可測制地形簡圖,詳查、勘探階段的礦床地形圖應為精測。地形圖的比例尺和測量范圍應滿足地質填圖和礦產資源/儲量估算的需要,圖幅邊廓應盡量規(guī)整。6.2地質調查6.2.1區(qū)域地質調查區(qū)域地質圖的比例尺一般為(1:50000)~(1:200000),圖幅范圍和內容應能反映區(qū)域地質基本特征、成礦地質背景及區(qū)域礦產分布。在充分收集利用前人資料的基礎上,如存在不足時,應結合礦產6.2.2礦床地質填圖和勘探線地質剖面測量普查階段普查區(qū)地質圖的比例尺一般為(1:5000)~(1:25000)。詳查、勘探階段,礦床地質圖8的比例尺一般為1:2000,根據(jù)礦床地質復雜程度、工作區(qū)面積的大小、礦山未來開采方式等實際情況也可用(1:1000)~(1:5000)。分段勘探的大型礦床,全區(qū)地質圖比例尺可用(1:5000)~(1:10000)。普查階段地質剖面測量的比例尺一般為(1:1000)~(1:5000)。詳查、勘探階段地質剖面應為精測,比例尺一般為(1:500)~(1:2000)。礦床地質填圖和地質剖面測量精度應符合有關規(guī)范的要求。6.2.3飾面石材礦的礦床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程度圖和礦體覆蓋層及風化層等厚線圖飾面石材礦詳查、勘探階段要求在礦床地質填圖的同時,進行節(jié)理裂隙調查,編制礦床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程度圖,當?shù)V體覆蓋層及風化層厚度大于2m時,需編制礦體覆蓋層及風化層等厚線圖。此兩種圖件的比例尺與礦床地形地質圖相同。礦床節(jié)理裂隙圖可不繪地形線,但應繪出各個地質體及其產狀和構造(褶皺、斷層和破碎帶),著重反映出礦體中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情況(節(jié)理裂隙組、不同節(jié)理裂隙的一般產應反映出色斑、色線密集區(qū)(區(qū)別不同種類的色斑、色線密集區(qū))。礦床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程度圖和礦體覆蓋層及風化層等厚線圖可單獨繪制,如情況簡單也可與礦床地形地質圖合并。6.3遙感地質和物探工作6.3.1遙感地質地質勘查工作中要充分運用遙感資料提供的信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成圖質量。應充分收集區(qū)域物探資料,根據(jù)礦床的具體條件和物探技術方法的運用前提,本著高效、經濟的原則,合理確定物探方法。對具備物探前提的礦床,應結合探礦工程,盡可能采用有效的地面和井中物探普查階段應對具有找礦意義的物探異常,使用探礦工程進行檢查驗證,綜合分析資料,做出評價。物理特征,作為解釋的依據(jù)。經一定數(shù)量工程驗證的物探解釋成果,方可作為詳查、勘探的評價依據(jù)。用于礦產資源/儲量估算的測井資料,應是定量解釋的測井成果。物探工作質量應符合相關技術標準的要求,要編制與勘查階段、勘查目的相適應的綜合成果圖件物探主要成果應反映于地質勘查報告中。對飾面石材花崗石類礦床的勘查,應進行放射性測量和評價,評價準則和評價標準見附錄C。其余6.4.1工程部署應根據(jù)勘查工作目的、礦床地質特征,并考慮地形條件和技術經濟因素,合理布置探礦工程。探礦手段地表一般當覆蓋層小于3m時采用探槽,大于3m時可采用取樣鉆或淺井;深部一般采用鉆孔,當?shù)匦斡欣?、經濟合理時,也可采用坑道與鉆孔相結合的方普查階段應根據(jù)找礦的需要布置探礦工程,盡量考慮能為下階段所利用;詳查階段可根據(jù)地表和主干剖面揭露的主要礦體的總體特征,與已知礦床類比,按初步劃分的勘查類型系統(tǒng)布置工程,在工作中應不斷研究和調整,最終基本確定礦床勘查類型和工程間距,控礦工程應布置在勘探線剖面上;勘探階段通常是在已基本確定礦床勘查類型、工程間距的基礎上,系統(tǒng)加密布置探礦工程。探礦工程布置應遵循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疏到密、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則,本著一工程多用的原則,盡可能兼顧礦床地質、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多方面的需要。6.4.2坑探工程探槽、坑道等坑探工程質量應符合《坑探規(guī)程》的要求,控制礦體的工程應揭穿礦體頂?shù)装鍑鷰r界9線。探槽的深度一般應挖至新鮮基巖內0.3m~0.5m,勘查飾面石材礦探槽應穿過風化、半風化帶,達到新鮮基巖內以能鑒別花色品種、統(tǒng)計節(jié)理裂隙和采取品種鑒定基本樣為準。如遇探槽施工困難或難以保證施工安全時,可采用取樣鉆或淺井替代探槽。6.4.3鉆探工程巖心鉆探鉆孔口徑以能滿足地質編錄和采樣的需要,達到預期探礦目的為準。鉆探工程施工中,要根據(jù)礦種特點,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巖礦心采取的質量,縱纖維石棉鉆探取心操作可參考附錄F。各礦種巖礦心采取的質量要求如下:a)玻璃硅質原料巖類礦、飾面石材礦、石膏礦、硅灰石礦、滑石礦、石墨礦鉆孔巖心采取率不低于70%,礦心(包括礦石、礦化夾石,近礦3m圍巖及重要標志層)采取率不低于80%,計算分層平均采取率,厚度大的礦體,按連續(xù)5m~8m計算平均采取率,鉆進中要注意保持礦心完整;b)玻璃硅質原料砂類礦層分層采取率一般不低于80%,不超過130%,鉆進中要避免涌砂;c)溫石棉礦頂?shù)装鍑鷰r的巖心采取率不低于75%,其他巖心采取率不低于70%,礦心采取率不低于90%,鉆進中應防止選擇性磨損和擾扯石棉纖維,力求礦心完整、清潔。鉆探工程其他質量要求遵循地質礦產部1982年頒布的《巖心鉆探規(guī)程》的規(guī)定。6.5巖礦鑒定、分析的采樣與測試6.5.1巖礦鑒定取樣對不同類型的礦石和巖石分別取代表性巖礦鑒定樣品。6.5.2化學分析取樣6.5.2.1基本分析樣品的采集玻璃硅質原料、石膏、硅灰石、滑石、石墨礦的所有見礦工程和可以利用的礦體露頭均應采取基本分析樣品。樣品應沿礦體厚度方向布置,按工程、礦體、礦石類型、礦石貧富而分層、分段連續(xù)采取。近礦圍巖也應采取適當數(shù)量的樣品。厚度大于0.5m的明顯夾石應單獨采樣。若一個樣段是由礦石(單層厚大于10cm)與夾石交互組成,也可將此樣段中的礦石與夾石分別合并成兩個分樣,此樣段的成分為兩個樣成分的加權平均值。纖維石膏一般只采取代表性樣品做基本分析,其數(shù)量不少于20件~30件。硅灰石礦對具備手選條件的應將礦石和脈石分別采取(脈石部分只做統(tǒng)計含礦率用),并統(tǒng)計每個樣品的含礦率。基本分析樣段長度(按礦體真厚度計算)一般采用以下數(shù)值:石膏、硅灰石、石墨礦1m~2m,玻璃硅質原料礦0.5m~2m,滑石礦0.6m~1m。如果礦石沿厚度方向品位變化不大,且不在邊界品位上下波動時,樣長可適當放寬。基本分析采樣方法,在礦體露頭或坑探工程中通常采用刻槽法,樣槽規(guī)格一般可采用以下數(shù)值:石膏礦為(3cm×2cm)~(10cm×5cm),玻璃硅質原料、硅灰石、石墨礦為(5cm×3cm)~(10cm×5cm),滑石礦為10cm×5cm,采樣中應保證刻槽斷面規(guī)格。鉆孔采樣采用半心法,不同回次巖心直徑或采取率相差很大時要分別采取,采集樣品的半心和保留的另一半巖心其成分應基本相似。采樣操作應符合有關規(guī)程規(guī)定的要求,注意防止外來雜質混入樣品,晶質石墨采樣時要防止石墨鱗片濺失,玻璃硅質原料和硅灰石采樣時應嚴格控制工具鐵的帶入,并采取措施除去帶入的工具鐵。6.5.2.2組合分析樣品的采集玻璃硅質原料、硅灰石、滑石、石墨礦組合分析樣品的采取,一般以單工程為單位,應按礦石類型、品級從連續(xù)的若干基本分析樣品的副樣中,按基本分析單樣樣長的比例,計算出每件單樣應稱取的質量,經充分混勻組合而成;當?shù)V石成分變化小、礦體薄、單工程基本分析樣品數(shù)量少時,也可用同一礦產資源/儲量估算塊段的相鄰工程的同一礦體、礦石類型、品級的基本分析副樣進行組合。組合分析樣品應在各勘探線剖面上有代表性的工程中采取。組合分析樣長一般為:玻璃硅質原料礦8m~10m,硅灰石、滑石礦可用幾個至十幾個基本分析樣組合,石墨礦用五至十件基本分析樣組合。6.5.2.3多元素分析樣品的采集件。樣品可從組合分析或基本分析副樣中選取,也可單獨采集有代表性樣品。飾面石材礦應根據(jù)研究礦石化學成分的需要,按品種分別采集少量多元素分析樣品。風化的有代表性的原生結構纖維,經顯微鏡挑選,并經X光衍射檢驗的純凈石棉及未挑選的原生纖維各自進行多元素分析。樣品數(shù)量一般為二至三件。6.5.2.4化學分析樣品的制備化學分析樣品的制備應按DZ0130.13—94《地質礦產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guī)范13巖礦分析試勻、縮分四個工序,采用切喬特公式9編制加工流程,其中縮分系數(shù)K值,玻璃硅質原料、石墨礦一般采用0.1,石膏、滑石、硅灰石礦一般采用0.1~0.2。在樣品加工過程中,玻璃硅質原料礦不能使用鐵制工具,硅灰石、滑石中的含石英(硅質)礦石類型也應注意防止鐵質污染,如采用鐵器加工時,需采取除去工具鐵的措施,并要避免吸去原有的鐵質礦物。石膏樣品加工中應防止結晶水脫失和避免水化,樣品最好能就地及時制備和分析,若送樣時間長玻璃硅質原料礦如采用原礦評價礦石質量時,樣品加工時不能用水洗,對砂類礦不能過篩除去其中的某些物質,加工后的樣品應代表原礦。如采用水洗樣評價礦石質量時,應制定統(tǒng)一的淘洗工序和操作細則,計算樣品的含砂率,并抽取樣品總數(shù)的3%~5%(不少于30件),進行淘洗操作質量檢查,同時,應按礦體、礦石類型、品級各抽取五至十件(總數(shù)不少于30件)樣品,對原礦、水洗砂樣及淘洗泥分別進行化學分析。6.5.2.5樣品制備質量檢查樣品制備質量應按DZ0130.13—94《地質礦產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guī)范13巖礦分析試樣制備制樣損耗率要求:粗碎階段低于3%,中碎階段低于5%,細碎階段低于7%,制樣損耗率的合格率不低于95%。制樣中縮分誤差要求:每次縮分后兩部分樣品的質量差(兩份差)不得大于3%。制樣質量內部檢查:在制樣過程中,應抽取3%~5%的樣品進行內部檢查(大型礦不少于30件,中型礦不少于20件),樣品從原始樣品第一次縮分原要棄去的一半樣品中抽取,抽查的樣品按正樣要求的制樣流程加工并進行主要分析項目的測定,檢查樣品與相應的正樣分析結果誤差按不同人員或不同時間以該分析項目的允許偶然誤差(RE)判定,制樣質量檢查的合格率應不低于90%。6.5.2.6化學分析項目a)玻璃硅質原料礦:2)組合分析項目為TiO?、Cr?O?;b)飾面石材礦:多元素分析項目根據(jù)研究需要確定;1)基本分析項目根據(jù)礦物組分確定,以能計算樣品中石膏、硬石膏含量為原則,一般為SO?、H?O+,當?shù)V石中白云石與方解石的含量小于1%時,也可只分析CaO、H?O+;e)硅灰石礦:基本分析項目一般為CaO、SiO?、Fe?O?、灼失量,當?shù)V石明確不同工業(yè)用途時,分3)冶金保護渣為S、P和計算硅灰石、方解石、石英礦物含量所需要的化學組分含量;對Fe?O?、MnO、TiO?、MgO、S、P等有害組分分析項目,可根據(jù)工業(yè)要求和多資料確定,有些組分含量穩(wěn)定并在規(guī)定含量以下,則可不作為基本分析項目,必要時列為組合分析項目。多元素分析項目可根據(jù)光譜分析資料確定;f)滑石礦:當以有用、有害組分含量和白度為工業(yè)指標時,基本分析項目為SiO?、MgO、CaO、Fe?O?、白度,組合分析項目為Al?O?、酸不溶物、灼失量[上述基本分析和組合分析項目的要求,如與礦床勘查工業(yè)指標不一致時,可按后者執(zhí)行;經過一定數(shù)量的基本分析證實某種有害組分(CaO、Fe?O?)低于最大允許含量,白度高于最低工業(yè)指標要求時,該種有害組分或白度可列入組合分析項目];3)多元素分析項目一般為SiO?、MgO、CaO、Al?O?、K?O、Na?O、Fe?O?、FeO、Cr?O?、Mn1)基本分析項目為固定碳,石墨精礦分析項目為影響石墨精礦提純、深加工的有害組分2)組合分析項目為晶質(鱗片狀)石墨礦除固定碳外,增加有可能綜合利用的組分,隱晶質6.5.2.7化學分析質量檢查化學分析質量要求按DZ0130.3—94《地質礦產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guī)范——3巖礦分析質量要求和檢查辦法》執(zhí)行,承擔分析工作的實驗室應按規(guī)范要求的方式實行質量監(jiān)控,并對分析質量做出綜合內檢:送樣單位根據(jù)礦石類型和品級代表性,從粗副樣(粒徑小于1mm)中抽取基本分析樣品總數(shù)的10%,編密碼送原分析承擔單位進行檢查分析。檢查項目可與原分析報告的分析項目相同,也可由送樣單位與分析實驗室共同協(xié)商決定只進行主要項目檢查。除統(tǒng)計合格率外(合格率要求80%),還應進行F檢驗判斷。外檢:凡參與估算礦產資源/儲量的樣品,在列入工業(yè)指標中作為評價礦石質量的項目以及其他指定的重要項目的分析報告發(fā)出后,由送樣單位會同實驗室從基本分析樣品中抽取樣品總數(shù)的5%,送交指定的實驗室進行外部檢查,如基本分析樣品數(shù)量少時,應適當增加外檢樣品數(shù)量。外檢合格率(指原始合格率)要求不低于80%,如外檢結果與基本分析結果出現(xiàn)系統(tǒng)性誤差,應以t檢驗判斷,如判斷存在顯著性誤差,則應用準確可靠的方法或標準分析方法重新測定,進行判斷?;瘜W分析檢查的允許限(允許相對誤差)和系統(tǒng)誤差判斷方法見附錄D。6.5.3光譜分析取樣從多元素分析樣品中采取。對石膏礦等為了解礦石和粘土類巖石中的粘土礦物,可適當采集代表性的差熱分析樣,對硅灰石等6.5.5重砂分析取樣對玻璃硅質原料砂類礦床應按不同礦石類型采集重砂分析樣,其數(shù)量視情況而定。6.6專項取樣6.6.1玻璃硅質原料礦顆粒度測定普查階段可采少量樣品測定礦石顆粒度。詳查或勘探階段砂類礦應選取20%~30%鉆孔(最少不少于5個鉆孔)的樣品測定礦砂的顆粒度;巖類礦可按礦體、礦石類型采集總數(shù)不少于30件的代表性樣品,將樣品放在高溫爐內烘烤后淬火,再烘干第一次縮分下來的未經加工的副樣,也可在基本分析樣的對應部位采集。顆粒度測定一般分為七級,即:大于1mm、1mm~0.8mm、0.8mm~0.71mm、0.71mm~0.5mm、0.5mm~0.3mm、0.3mm~0.1mm、小于0.1mm,也可根據(jù)工業(yè)指標或勘查投資者的要求分級。應選擇部分有代表性的樣品測定各粒度級礦砂的化學成分和礦物成分。6.6.2飾面石材品種鑒定樣每個品種不少于一件,應由勘查投資者確認,作為確定品種的依據(jù)。樣品應具代表性,并應確保為未風化的完全新鮮巖石,能反映該品種顏色、花紋(包括存在的缺陷)特征。同一品種樣品分兩份:一份成材面(用于裝飾的那個面)經加工拋光并測定光澤度,另一份成材面不加工拋光。拋光樣成材面的規(guī)格一般為30cm×30cm,非拋光樣成材面的規(guī)格為10cm×5cm。如礦石的顏色、花紋有各向異性,應視需要沿不同方向各采取同樣數(shù)量和規(guī)格的樣品。用以與標準樣相對比劃分品種的樣品。一般按工程每間距5m在完全新鮮巖石中采一件。樣品的成材面規(guī)格一般為10cm×5cm。如果顏色花紋有各向異性,應視需要沿不同方向各采取一塊?;緲咏浰疂窈?,可與水濕后的非拋光標準樣對比。同時,應選取不少于10%的基本樣加工拋光,與拋光標準樣對比,以檢查非拋光基本樣與非拋光標準樣對比劃分品種的質量。6.6.3飾面石材礦荒料率的確定6.6.3.1圖解荒料率(Hu)隙、層理面、色斑、色線發(fā)育情況變化不大,每個礦床測定面積一般不小于40m2。測定圖解荒料率,目前尚無一種完善的方法。一般采用體圖解荒料率(H)測定,其方法是根據(jù)測點露頭素描圖(比例尺一般為1:50),選擇兩個平行的斷面疊合,然后在疊合圖中的一個開采段內截取荒料,統(tǒng)計不同類別塊度荒料的體積,計算出不同類別塊度荒料的荒料率和總荒料率;也可采用面圖解荒料率(Hm)測定,其與體圖解荒料率測定不同的只是不做疊合圖,直接在測定點露頭素描圖上截取荒料。圖解荒料率測定中,截取荒料的類別和塊度,假定開采臺段高度、采掘帶寬度、開采段長度等項的確定,應與勘查投資者商定,符合工業(yè)指標和開采的要求。6.6.3.2試采荒料率(H?)由勘查投資者與地質勘查單位共同研究確定試采點和試采方案,可委托具有試采能力的單位承擔施工,地質勘查單位承擔編錄。試采荒料率是在圖解荒料率測定點中,選擇最能代表礦床或不同節(jié)理、裂隙、層面、色斑、色線發(fā)育情況區(qū)的一般發(fā)育情況的一個點中通過試采而求得的。試采點數(shù)量視具體情況而定,每一處試采點采出礦石的體積一般不小于50m3~100m2。試采點荒料類別、塊度的統(tǒng)計和荒料率計算方法應與試采前圖解荒料率測定方法一致。每一處試采點應計算試采荒料率(H?)與試采前的圖解荒料率的比值,作為圖解荒料率的校正系數(shù)(K?)°。6.6.3.3礦山生產荒料率(H)是已開采礦山經生產實踐統(tǒng)計的荒料率,如經勘查投資者與地質勘查單位共同分析研究,確認其對整個礦床或對局部地段具有代表性時,可不做或少做圖解荒料率和試采工作。6.6.4溫石棉礦含棉率測定6.6.4.1溫石棉礦含棉率樣品地表和坑道采樣采用刻槽法,刻槽斷面規(guī)格一般為:鎂質碳酸鹽巖型礦床(10~15)cm×(10~15)cm,鎂質超基性巖型礦床(20~30)cm×20cm??滩蹣悠烽L度一般為1m~4m??滩蹣悠返囊巴饪s分,按切喬特公式進行,縮分系數(shù)K值一般采用0.2,如需改變K值,應經過試驗。野外縮分相對誤差要求不大于3%。采集刻槽樣時,應保證刻槽斷面規(guī)格,防止外來雜質摻人??滩蹣铀蛯嶒炇屹|量不少于50kg,樣品粒度應小于15mm。巖心樣品以全心法采取。同一樣品,應在巖心同一實際直徑、采取率基本一致及相同礦石類型的條件下采取。巖心樣長度,依礦化特征及采樣質量要求而定,一般為2m~10m,確保送實驗室樣品質量不少于40kg。鎂質碳酸鹽巖型礦床,品位變化不大者,取樣質量不少于25kg。6.6.4.2礦石含棉率樣品的加工試驗方法、流程、標準化設備選型、流程工藝條件、加工質量要求等,可參考附錄G,也可采用類似加工設備,比擬附錄G進行樣品加工。地質勘查含棉率測定樣品加工,原則上要求加工設備標準化、加工流程規(guī)范化且與礦山選礦流程和加工設備有相似性,最終以0.5mm篩孔以上的石棉纖維含量確定單樣的含棉率,以干式分級方法確定纖維級別。原則上每個樣品均進行干式分級,若單樣石棉纖維不足500g時,可用單工程內同一礦體的相鄰樣品組合石棉纖維,以進行干式分級;當?shù)V體薄,單工程樣品組合后的石棉纖維仍達不到500g時,可用相鄰工程甚至最小塊段的各工程以單樣組合石棉纖維,予以干式分級。地質勘查中石棉纖維分級,只分到級,各級纖維分級遵照GB8071—87《溫石棉》分為手選棉1、2級、機選棉3、6.6.4.3溫石棉纖維質量檢驗,是從含棉率樣品加工選出的成品棉中,取出有代表性的一部分,送質量檢驗室進行檢測。樣品質量根據(jù)檢驗要求確定。檢驗內容有:手選棉纖維長度及含砂量測定、石棉比表面積測定、石棉纖維濕式和快速濕式測定和一0.075mm粉塵含量測定、石棉中砂粒及未解離石棉測定、石棉水分測定等。檢驗項目及方法,應按照GB6646.1~6646.6—86《溫石棉檢驗方法》執(zhí)行。溫石棉各級纖維質量主要指標見表H.9。檢驗樣品件數(shù):凡高于邊界品位者,除比表面積測定外,均應分批或分階段抽取樣品數(shù)的5%~10%進行檢驗;機選棉的比表面積測定,應按不同纖維級別各自檢驗五至十件。經過檢驗,加工的成品棉不符合成品棉指標時,應及時對加工設備進行檢驗,或對加工流程進行調整。6.6.5硅灰石礦物量和礦石物理化學性能測定6.6.5.1硅灰石礦物量的測定:采用物相法測定礦物含量和利用化學分析結果計算礦物含量的方法6.6.5.2礦石物理化學性能測定可利用組合分析樣品,根據(jù)不同工業(yè)用途通常測定以下幾項:建筑陶瓷(釉面磚)工業(yè)用硅灰石要求測白度(自然白度或燒成白度),油漆涂料工業(yè)用硅灰石要求測白度、吸油6.6.6滑石礦物相分析、單礦物分析及石棉定性分析后按一定間距取樣,樣品可利用組合分析副樣或專門采取。用化學分析結果計算礦石中含鎂硅酸鹽類礦物的成分、含量,劃分礦石類型,圈定各類型礦體界線。物相分析項目一般為SiO?、Al?O?、酸不溶Al?O?、酸不溶MgO、酸不溶CaO,這些項目可根據(jù)組成礦石的含鎂硅酸鹽類礦物種類多少及礦物計算方法不同酌情增減。經過一定數(shù)量的物相分析證明礦物中除滑石外,不含其他含鎂硅酸鹽礦物,或僅含少量蛇紋石、綠泥石等有害礦物時,則物相分析可以不做或少做。6.6.6.3滑石礦石中石棉定性分析:礦體部分可利用礦石多元素分析副樣,對頂、底板圍巖按不同巖石類型各采一至二件樣品,一般用X-射線粉晶衍射法檢查,輔以掃描電鏡觀測纖維形態(tài)、徑長比,做出發(fā)現(xiàn)或未發(fā)現(xiàn)石棉的結論。6.6.7晶質(鱗片狀)石墨礦片度測定詳查或勘探階段應根據(jù)石墨的分布特點,采集有代表性的礦石標本,平行片理切制光片,按小于100目(0.147mm)、100目~80目(0.175mm)、80目~50目(0.287mm)、大于50目四個目級在鏡下進行測定,計算各目級所占百分比。大、中型礦床光片數(shù)量不少于150片~200片(相當于測定面積600cm2~800cm2),小型礦床光片數(shù)量一般不少于100片。6.7.1礦石手選試驗纖維石膏和部分偉晶石膏、硅灰石、隱晶質石墨礦石需經手選,即從原礦中用手挑出直徑大于手選是國內普遍采用的滑石選礦方法,可與大體積質量(體重)取樣結合進行。將稱量后的大體積質量(體重)樣品過1網目篩,篩上樣品用手選出塊度長徑大于2cm~3cm的夾石。手選精礦夾石率應小于2%。然后把手選精礦及夾石分別稱量和取樣做化學分析、白度測定,計算礦體各類型和品級礦石平均手選含礦率、手選精礦品位、白度和原礦品位、白度。主礦體每一礦石類型、品級采取一至二個試驗樣取樣規(guī)格不小于0.125m2。6.7.2礦石機選試驗玻璃硅質原料、硅灰石、滑石、晶質石墨等低品位或有害雜質含量高需要選礦的礦石,應按本標準4.3礦石選礦和加工技術條件研究的要求,進行相應的選礦試驗。礦石可選性試驗和實驗室流程試驗樣品一般按礦石類型、品級分別采取一至二件,有時為了解不同礦石類型混合處理的可能性及選礦方選礦樣品的采樣方法,通常可采用刻槽法和礦心劈取法,刻槽規(guī)格和礦心直徑要與采樣所需質量適應,如果不要求礦石塊度,也可利用基本分析樣品縮分后剩余部分。選礦樣品采集時,要考慮礦山開采貧化的影響;當?shù)V石中存在利用價值較高的共、伴生有用、有害組分(礦物)時,應考慮其含量和分布情況,采樣時一并考慮其代表性,以便試驗時研究其賦存狀態(tài)和綜合回收途徑或剔除方法。礦石可選性試驗和實驗室流程試驗采樣由地質勘查單位與勘查投資者、試驗單位共同商定采樣件數(shù)、地點、質量、方法及技術要求。需要進行半工業(yè)試驗、工業(yè)試驗的采樣和試驗工作,由勘查投資者委托或地質勘查單位代為委托具備相應能力的單位承擔,地質勘查單位應配合做好采樣設計的編制。6.7.3工藝試驗6.7.3.1飾面石材加工技術性能測試需要進行加工技術性能測試的礦床由勘查投資者與地質勘查單位共同商定,在具有代表性的試采點中采樣,委托具有測試能力的單位進行測試。測試規(guī)格一般要求體積大于或等于0.2m3,邊長不小于0.5m。測試項目一般為鋸、磨、拋光、切的加工技術性能及光澤度、板材率。6.7.3.2玻璃硅質原料、石膏、硅灰石等礦石工業(yè)利用性能試驗根據(jù)工業(yè)利用的要求,如需要進行礦石利用性能或工藝性能試驗時,由勘查投資者委托或地質勘查單位代為委托具有試驗能力的單位進行試驗,地質勘查單位應配合勘查投資者與試驗單位共同商定采樣件數(shù)、規(guī)格、質量及技術要求并配合做好采樣工作。6.7.3.3溫石棉纖維物理性能測試主要測試未風化纖維,適當測試受蝕變影響和風化棉,用于抗拉強度試驗的樣品,不允許對石棉纖維有折損。測試樣品件數(shù)按每種類型測試二至三件;做化學多元素分析的樣品,應同時測試物理性能。必要時酌情增加某些項目和樣品件數(shù)。樣品質量視測試需要而定。6.7.3.4滑石礦石工藝、物理技術性能試驗在進行物性測試前應首先在鏡下研究礦石的結構、構造、礦物組成、礦物的形狀、粒度和嵌布特征。對隱晶質礦石(滑石粘土)還應通過X-衍射分析、差熱分析、熱重分析、電子顯微鏡鑒定等測試手段對礦石顯微結構、主要成分及伴生有用、有害成分的分布特點進行研究。在此基礎上按不同礦石類型,根據(jù)預定的工業(yè)用途分別采樣,進行礦石工藝、物理性能測定及生產試制等實驗研究。每一礦石類型采取一至二件代表性樣品,采樣質量、測試項目及技術要求,由勘查投資者與地質勘查單位共同商定,委托具有試驗能力的單位進行試驗。對已有生產實踐、可供類比的礦石類型,是否還需要進行此項實驗,由地質勘查單位與勘查投資者商定。6.8巖(礦)石物理技術性能測試取樣6.8.1礦石體積質量(體重)和濕度測定,6.8.1.1玻璃硅質原料巖類礦、石膏、硅灰石、滑石、石墨礦一般測定小體積質量(體重),每一礦石類型或品級不少于20件~30件,一般規(guī)格為60cm3~120cm2;玻璃硅質原料砂類礦應測定大體積質量(體重),并盡可能保持原狀;松散層團塊狀石膏礦應視情況采取適當數(shù)量的大體積質量(體重)測試樣;對滑石礦和松散或裂隙空洞發(fā)育的石墨礦石應按每一類型采一至二件有代表性的大體積質量(體重)樣。大體積質量(體重)樣規(guī)格一般不小于0.125m3。測定礦石體積質量(體重)的樣品,應同時測定礦石的濕度和品位。滑石礦濕度測定應采集分布于不同季節(jié)、深度的樣品。6.8.1.2飾面石材礦小體積質量(體重)樣、吸水率樣每一品種各不少于五件代表性樣品。6.8.1.3溫石棉礦體積質量(體重)測定根據(jù)棉脈分布均勻性及纖維類型而定。橫纖維型礦石以小體積質量(體重)方法采樣測定,縱纖維型礦石利用測定含棉率刻槽樣品測定,一般應采取大體積質量(體重)樣品作對比,其規(guī)格為100cm×100cm×50cm,樣品應具代表性,數(shù)量三至五件,測試體積質量(體重)的樣品,應同時測定濕度。6.8.1.4如因礦床地質和工程地質研究的需要,可對夾層和圍巖采取代表性的小體積質量(體重)樣。6.8.2有關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的測試6.8.2.1玻璃硅質原料巖類礦石、夾層、近礦圍巖的抗壓強度,按類型各測定二至三組樣品;砂類礦松散系數(shù)一般按礦石類型分別測定五至十件樣品,還應對砂礦測定自然安息角。6.8.2.2飾面石材礦的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及耐磨率,每一品種各測定不少于三至五件樣品,抗壓強度樣規(guī)格為50mm×50mm×50mm,抗折強度樣規(guī)格為160mm×40mm×20mm,耐磨率樣規(guī)格為①25mm×60mm圓柱體。應視對工程地質研究等的需要,對夾層和近礦圍巖采取代表性樣測試抗壓強度、抗剪強度等,并視勘查投資者的需要,測試礦石的抗凍性能。6.8.2.3石膏、溫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礦應測定礦石、圍巖及主要夾層的抗壓強度、抗剪強度等物理力學性能,一般按類型各測定二至三組樣品。6.8.2.4石膏礦床如發(fā)現(xiàn)逸氣(如CH?、H?S等)現(xiàn)象,應采樣分析其成分。6.9礦床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工作工作質量應符合GB/T12719《礦區(qū)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規(guī)范》的有關要求。水文地質采樣應對礦床地表水體、含水層及有可能作為供水水源的水體采取水分析樣,采樣種類、數(shù)量及測試項目根據(jù)規(guī)范要求和礦床的情況確定。6.10地質編錄、資料整理和報告編寫6.10.1各項原始地質編錄要在現(xiàn)場完成,應及時、準確、客觀、齊全,符合有關規(guī)范的要求,并應按有關規(guī)定及時檢查驗收。地質編錄的內容除按有關規(guī)范要求外,還要結合礦產的特點有所側重,例如:飾面石材礦地質編錄中要注意對節(jié)理、裂隙、層理面、色斑、色線等影響成材和裝飾性能現(xiàn)象的描述,統(tǒng)計節(jié)理、裂隙密度,編繪節(jié)理玫瑰圖;溫石棉礦地質編錄對具重要意義的地質現(xiàn)象,應局部放大比例編錄,除對巖礦特征、變質及蝕變現(xiàn)象、接觸關系及產狀進行詳細觀察和描述外,對長度大于20cm的棉脈及大于1m的構造裂隙,也應詳細觀察和描述,包括形跡特征、擦痕方向、性質、產狀、相互穿插關系等,對全部構造裂隙及棉脈的產狀資料,應分別進行數(shù)理統(tǒng)計研究,使用適宜的綜合圖件表示;晶質石墨礦地質編錄要注意觀察記錄石墨鱗片的目測片度及其嵌布狀況等。6.10.2地質勘查資料綜合整理工作應符合有關規(guī)范的要求,要運用新理論、新方法全面、深入地分析地質資料,特別是規(guī)律性的研究,用以指導礦產勘查工作,客觀反映礦床地質特征。6.10.3地質勘查報告編寫質量應符合DZ/T0033—2002《固體礦產勘查/礦山閉坑地質報告編寫規(guī)范》的要求。工程、采樣、測試、編錄工作中如出現(xiàn)質量問題,或礦體形態(tài)、礦石質量發(fā)生異常變化等情況,都應在報告中如實反映。6.11計算機及其他新技術的運用在地質勘查工作的全過程中,要充分運用計算機技術,積極推廣運用其他新技術,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7可行性評價工作7.1概略研究是對礦床開發(fā)經濟意義的概略評價。通常是在收集分析該礦產資源在國內、外市場供需狀況的基礎上,分析已取得的地質資料,類比已知礦床,推測礦床規(guī)模、礦產質量和開發(fā)利用的技術條件,結合工作區(qū)的自然經濟條件、環(huán)境保護等,以國內類似企業(yè)經驗的技術經濟指標或按擴大指標對礦床做出技術經濟評價。從而為礦床開發(fā)有無投資機會,是否進行詳查階段工作,制定長遠規(guī)劃或工程建設規(guī)劃的決策提供依據(jù)。一般普查階段應做概略研究,詳查或勘探階段的礦床,也可只進行概略研究。7.2預可行性研究是對礦床開發(fā)經濟意義的初步評價。預可行性研究需要比較系統(tǒng)地對國內、外該礦種礦產資源/儲量、生產、消費進行調查和初步分析;還需對國內、外市場的需要量、產品品種、質量要求和價格趨勢做出初步預測。根據(jù)礦床規(guī)模和礦床地質特征以及工作區(qū)地形地貌,借鑒類似企業(yè)的實踐經驗,初步研究并提出項目建設規(guī)模、產品種類,礦山總體建設輪廓和工藝技術的原則方案;參照價目表或類似企業(yè)開采對比所獲數(shù)據(jù)估算的成本,初步提出建設總投資、主要工程量和主要設備等,進行初步經濟分析,并估算不同類型的礦產資源/儲量。通過國內、外市場調查和預測資料,綜合礦床資源條件、工藝技術、建設條件、環(huán)境保護以及項目建設的經濟效益等各方面因素,從總體上、宏觀上對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建設條件的可行性以及經濟效益的合理性做出評價,為是否進行勘探階段地質工作以及推薦項目和編制項目建議書提供依據(jù)。預可行性研究一般應在詳查工作的基礎上進行。7.3可行性研究是對礦床開發(fā)經濟意義的詳細評價??尚行匝芯渴紫刃枰J真對國內、外該礦種礦產資源/儲量、生產和消費進行調查、統(tǒng)計和分析;對國內、外市場的需要量、產品品種、質量要求、價格、競爭能力進行分析研究和預測。工作中對資源(或原料)條件要認真進行分析研究;充分考慮地質、工程、環(huán)境、法律和政府的經濟政策的影響。對企業(yè)生產規(guī)模、開采方式、開拓方案、選礦工藝流程、產品方案、主要設備的選擇,供水供電、總體布局和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分析計算和多方案比較,并依據(jù)評價當時的市場價格,確定投資、生產經營成本、銷售收入、利潤和現(xiàn)金流入、流出等。項目的技術經濟數(shù)據(jù)能滿足投資有關各方的審查、評價需要。從而得出擬建工程是否應該建設以及如何建設的基本認識。通過可行性研究的論證和評價,為礦業(yè)開發(fā)投資決策、確定工程項目建設計劃等提供依據(jù)??尚行匝芯恳话銘诳碧焦ぷ骰A上進行。8礦產資源/儲量分類及類型條件8.1礦產資源/儲量分類依據(jù)8.1.1地質可靠程度地質可靠程度反映了礦產勘查階段工作成果的不同精度,分為探明的、控制的、推斷的和預測的四種。探明的是指在工作區(qū)的勘探范圍依照勘探的精度詳細查明了礦床的地質特征、礦體的形態(tài)、產狀、規(guī)模、礦石質量、品位及開采技術條件,礦體的連續(xù)性已經確定,礦產資源/儲量估算所依據(jù)的數(shù)據(jù)詳盡,可信度高??刂频氖侵笇ぷ鲄^(qū)的一定范圍依照詳查的精度基本查明了礦床的主要地質特征、礦體的形態(tài)、產狀、規(guī)模、礦石質量、品位及開采技術條件,礦體的連續(xù)性基本確定,礦產資源/儲量估算所依據(jù)的數(shù)據(jù)較推斷的是指對普查區(qū)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礦床的地質特征以及礦體(礦點)的展布特征、品位、質量,也包括那些由地質可靠程度較高的基礎儲量或資源量外推的部分。由于信息有限,不確定因素多,礦體(點)的連續(xù)性是推斷的,礦產資源量估算所依據(jù)的數(shù)據(jù)有限,可信度較低。預測的是指對礦化潛力較大地區(qū)經過預查得出的結果。在有足夠的數(shù)據(jù)并能與地質特征相似的已知礦床類比時,才能估算出預測的礦產資源量。8.1.2經濟意義對地質可靠程度不同的查明礦產資源,經過不同階段的可行性研究,按照評價當時經濟上的合理性可以劃分為經濟的、邊際經濟的、次邊際經濟的、內蘊經濟的四種。經濟的是其數(shù)量和質量是依據(jù)符合市場價格確定的生產指標計算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預可行性研究當時的市場條件下開采,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環(huán)境等其他條件允許,即每年開采礦產品的平均價值能足以滿足投資回報的要求,或在政府補貼和(或)其他扶持措施條件下,開發(fā)是可能的。通常將未來礦山企業(yè)的年平均內部收益率大于或等于行業(yè)基準內部收益率,按行業(yè)基準貼現(xiàn)率計算的凈現(xiàn)值大于零的礦產資源劃為經濟的。邊際經濟的是在可行性研究或預可行性研究當時,其開采是不經濟的,但接近于盈虧邊界,只有在將來由于技術、經濟、環(huán)境等條件的改善或政府給予其他扶持的條件下可變成經濟的。通常將未來礦山企業(yè)的年平均內部收益率在零至行業(yè)基準內部收益率之間,按行業(yè)基準貼現(xiàn)率計算的凈現(xiàn)值等于零或接近于零的礦產資源劃為邊際經濟的,次邊際經濟的是在可行性研究或預可行性研究當時,開采是不經濟的或技術上不可行的,需大幅度提高礦產品價格或技術進步,使成本降低后方能變?yōu)榻洕?。通常將未來礦山企業(yè)的年平均內部收益率和按行業(yè)基準貼現(xiàn)率計算的凈現(xiàn)值小于零的礦產資源劃為次邊際經濟的。內蘊經濟的是僅通過概略研究做了相應的投資機會評價,未做預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由于不經濟意義未定的僅指預查后預測的資源量,屬于潛在礦產資源,無法確定其經濟意義。8.2礦產資源/儲量分類(見附錄A)是指基礎儲量中的經濟可采部分。在預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編制年度采掘計劃當時,經過了可采或已經開采的部分。用扣除了設計、采礦損失的可實際開采數(shù)量表述,依據(jù)地質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評價階段不同,又分為可采儲量和預可采儲量。8.2.2基礎儲量是查明礦產資源的一部分。能滿足現(xiàn)行采礦和生產所需的指標要求(包括品位、質量、厚度、開采技術條件等),是經詳查、勘探所獲控制的、探明的并通過可行性研究、預可行性研8.2.3資源量是指查明礦產資源的一部分和潛在礦產資源。包括經可行性研究或預可行性研究證實為次邊際經濟的礦產資源以及經過勘查而未進行可行性研究或預可行性研究的內蘊經濟的礦產資源,以及經過預查后預測的礦產資源。8.3礦產資源/儲量類型(編碼)及條件8.3.1儲量8.3.1.1可采儲量(111)探明的經濟基礎儲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按勘探階段要求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維空間上詳細圈及相應的修改,證實其在計算的當時開采是經濟的。估算的可采儲量及可行8.3.1.2預可采儲量(121)探明的經濟基礎儲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達到勘探階段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維空間上詳細圈定了礦體,肯定了礦體連續(xù)性,詳細查明了礦體地質特征、礦石質量和開工選礦試驗成果,但只進行了預可行性研究,表明當時開采是經濟的。估算的可采儲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評價結果的可信度一般。8.3.1.3預可采儲量(122)控制的經濟基礎儲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達到詳查階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基本上圈定了礦體的三維形態(tài),能夠較有把握地確定礦體連續(xù)性的地段,基本查明了礦床地質特征、條件,提供了礦石加工選礦性能條件試驗的成果。對于工藝流程成熟的易選礦石,也可利用同類型礦產的試驗成果。預可行性研究結果表明開采是經濟的,估算的可采儲量可信度較高,可行性評價結果的可信度一般。8.3.2基礎儲量8.3.2.1探明的(可研)經濟基礎儲量(111b)所達到的勘查階段、地質可靠程度、可行性評價階段及經濟意義的分類同8.3.1.1所述,與其惟一的差別在于本類型是用未扣除設計、采礦損失的數(shù)量表述。8.3.2.2探明的(預可研)經濟基礎儲量(121b)所達到的勘查階段、地質可靠程度、可行性評價階段及經濟意義的分類同8.3.1.2所述,與其惟一的差別在于本類型是用未扣除設計、采礦損失的數(shù)量表述。8.3.2.3控制的經濟基礎儲量(122b)所達到的勘查階段、地質可靠程度、可行性評價階段及經濟意義的分類同8.3.1.3所述,與其惟一的差別在于本類型是用未扣除設計、采礦損失的數(shù)量表述。8.3.2.4探明的(可研)邊際經濟基礎儲量(2M11)是指在達到勘探階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詳細查明了礦床地質特征、礦石質量、開采技術條件,圈定了礦體的三維形態(tài),肯定了礦體的連續(xù)性,有相應的加工選礦試驗成果??尚行匝芯拷Y果表明,在確定當時,開采是不經濟的,但接近盈虧邊界,只有當技術、經濟等條件改善后才可變成經濟的。這部分基礎儲量可以是覆蓋全勘探區(qū)的,也可以是勘探區(qū)中的一部分,在可采儲量周圍或在其間分布。估算的基礎儲量和可行性評價結果的可信度高。8.3.2.5探明的(預可研)邊際經濟基礎儲量(2M21)是指在達到勘探階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詳細查明了礦床地質特征、礦石質量、開采技術條件,圈定了礦體的三維形態(tài),肯定了礦體的連續(xù)性,有相應的礦石加工選礦性能試驗成果,預可行性研究結果表明,在確定當時,開采是不經濟的,但接近盈虧邊界,待將來技術經濟條件改善后可變成經濟的。其分布特征同2M11,估算的基礎儲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評價結果的可信度一般。8.3.2.6控制的邊際經濟基礎儲量(2M22)是指在達到詳查階段工作程度的地段,基本查明了礦床地質特征、礦石質量、開采技術條件,基本圈定了礦體的三維形態(tài),預可行性研究結果表明,在確定當時,開采是不經濟的,但接近盈虧邊界,待將來技術經濟條件改善后可變成經濟的。其分布特征類似于(2M11),估算的基礎儲量可信度較高,可行性評價結果的可信度一般。8.3.3資源量8.3.3.1探明的(可研)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教師教育培訓教學
- 師生聚會講話稿11篇
- 中國光伏膠膜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市場前景分析預測報告
- 中國半導體分立器件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前景分析研究報告(智研咨詢發(fā)布)
- PPP-INS組合導航完好性監(jiān)測方法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設備融資租賃與品牌授權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業(yè)科技項目投融資合作協(xié)議書3篇
- 有效提高考試自信心的秘密武器
- 二零二五版服裝銷售提成合作協(xié)議3篇
- 基于無人機可見光-多光譜影像的棉花黃萎病多特征融合監(jiān)測方法研究
- 6S精益實戰(zhàn)手冊
- 展會場館保潔管理服務方案
- 《ISO 55013-2024 資產管理-數(shù)據(jù)資產管理指南》專業(yè)解讀和應用指導材料(雷澤佳編制-2024B0)-121-240
- 監(jiān)理從業(yè)水平培訓課件
- 廣東省惠州市實驗中學2025屆物理高二第一學期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小兒腹瀉課件
- 北京市通州區(qū)市級名校2025屆高一數(shù)學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獅子王電影欣賞
- 手術室新護士理論考試試題
-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情分析
- “一帶一路”倡議下教育國際化的戰(zhàn)略與實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