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1頁
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2頁
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3頁
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4頁
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歷史試題

選擇題部分

一'選擇題I(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

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中華文明是人類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就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這一時

A.種植粟和水稻,掌握養(yǎng)蠶堞絲技術B.邦國林立,早期國家形成并發(fā)展

C.先后出現(xiàn)精美玉器、青銅器和鐵器D.氏族成員平等,未出現(xiàn)階級分化

2.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下列項中,由老子提出且體現(xiàn)樸素唯物觀

的是

A.”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B.“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C.“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1896年,法國某考察團進入四川,留下了記載:“在彭山縣進入了令人贊嘆的成都平原一一它遍地莊稼,

人口稠密……繁榮富庶,令人難以置信,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當?shù)厝顺浞诸I悟、廣泛使用的灌溉體

系?!边@一“灌溉體系”得益于

A.都江堰的修建B.芍陂的興建

C.鄭國渠的興修D.靈渠的開鑿

4.史載:“(西)漢成帝初置尚書五人,其一人為仆射,四人分為四曹:常侍曹(主公卿),二千石曹(主

郡國二千石),民曹(主凡吏民上書),客曹(主外國夷狄)。后又置三公曹(主斷獄),是為五曹?!庇?/p>

此可知

A.尚書臺正式確立為新行政中樞B.漢成帝開始設立中朝削弱相權

C.尚書各曹掌握朝廷的重要職能D.尚書仆射控制中朝威脅到皇權

5.據(jù)《通典》記載,西漢末人口約6000萬,歷經700余年之發(fā)展,至唐中期鼎盛的天寶年間,人口約5300

萬,才大體接近西漢末的數(shù)字。關于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生產工具、技術長期停滯不前B.政局長期動蕩、戰(zhàn)亂頻繁

C.疆域變化不定、人口不斷外遷D.土地兼并、南北經濟衰退

6.明朝萬歷年間,浙江人李樂致仕回鄉(xiāng)(嘉湖地區(qū))后,感慨道:“昨日到城郭,歸來淚滿襟。遍身女衣

者,盡是讀書人?!薄坝噜l(xiāng)二三百里內,自丁酉至丁未,若輩皆好穿絲綢紿紗湖羅,且色染大類婦人?!?/p>

李樂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A.儒生的生活觀念發(fā)生改變B.江南絲織業(yè)發(fā)展高度繁榮

C.讀書人經商成為新的時尚D.男女平等觀念日益普遍化

7.有學者認為:“道光(皇帝)算是個幸運者,白蓮教的事是他父親嘉慶皇帝了結的;洪秀全的大動干戈

則留給了他的兒子咸豐皇帝去擔當。但是,他躲開了這些,卻躲不開另一種災難,那就是相繼困擾的

邊釁與外患?!毕铝小斑呩吪c外患”中,發(fā)生于道光時期的是

A.喝爾丹叛亂B.鴉片戰(zhàn)爭C.大、小和卓叛亂D.中法戰(zhàn)爭

8.1929年7月至1930年1月間,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參加太平洋國際學會年會,途經歐亞許多地方,記

載了他“親眼見到過往悉心研究過的人和事……那些書面報道里栩栩如生的人與事的真身”,在下列

他途經的城市中,他不可黑“親眼見到”

A.印度焦特布爾城:路上有卡車與汽車,整個城市都通了電燈

B.新加坡城:使用中國漢字、印度的泰米爾文和英文的告示牌

C.上海:國民革命軍北伐,租界調來了大批部隊駐防

D.北平:規(guī)模宏大、布局巧妙的明清皇宮一一紫禁城

9.1949年4月20日,英國“紫石英”號軍艦闖入長江人民解放軍防線,雙方發(fā)生激烈炮戰(zhàn),該艦被擊傷

后擱淺。當時的《紐約先驅論壇報》評論道:“這個日子很有可能永垂史冊,因為在這天……中共炮手

輕蔑地把英國皇家海軍擱到了一邊,這一天標志著已經破產的中國舊政權終于被迫承認自己的無能?!?/p>

7月30日,“紫石英”號灰溜溜地逃走了?!白鲜ⅰ碧柺录砻?/p>

A.中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決心B.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統(tǒng)治的覆滅

C.人民解放軍取得戰(zhàn)略決戰(zhàn)的完全勝利D.百余年來舊中國屈辱外交的結束

10.有學者指出:“歐洲作物在美洲的一頁農藝史,是在哥倫布二度來航才真正發(fā)初。當他重返伊斯帕尼奧

拉(今海地、多米尼加兩國所在之島嶼),帶領著17艘船只、1200名人手,還有各式作物種子、切

枝……初期栽種成果便令人大受鼓舞?!毕铝许椫?,屬于哥倫布能帶去的“作物”是

A.馬鈴薯

B.辣椒

C.小麥

D.玉米

11.下圖為19世紀初的漫畫,圖中人物為法國的拿破侖和英國的代表人

物約翰?布爾。對該圖寓意解讀最合理的是

A.拿破侖帝國征服歐洲盛極一時

B.英國力阻拿破侖的擴張與稱霸

資產階級與封建貴族展開對決

C.ASTOPPAOE..STRIDEGLOBE

D.英法兩國聯(lián)合用武力瓜分世界(總號世界:A.停下AB.Mil)

12.咖啡原產于非洲,6世紀傳入阿拉伯半島,15世紀后傳播到歐洲I。17世紀初,威尼斯商人開設了歐洲

第一家咖啡館,之后咖啡館逐漸風行歐洲I。與此同時,歐洲人也有計劃地在殖民地生產咖啡。1882年,

第一家國際性的咖啡交易所在紐約開張。到20世紀初,拉丁美洲成了全世界咖啡生產的中心,美國

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咖啡市場。據(jù)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咖啡傳入亞洲是在世界市場初步建立之后

②咖啡傳入歐洲源于啟蒙思想家的大力宣傳

③拉丁美洲成為全世界咖啡生產中心與近代不合理國際分工密切相關

④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咖啡市場得益于近代世界貿易與文化的交流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13.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在獄中的尼赫魯寫道,抗議、祈求、武裝起義這些方式在印度都行不通,”就在

此時,甘地提出了不合作運動的指導思想?!潜┝Φ挚贡M管是非暴力的,但它……是一種發(fā)揮群

眾作用的有效方式,它似乎能展現(xiàn)印度人的特別才能?!@種不合作運動的指導思想加上甘地的卓

越人格順應了全國的訴求,使國家充滿了希望?!毕铝许椫?,對上述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A.非暴力不合作是當時印度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斗爭的唯一形式

B.甘地的人格是印度群眾接受非暴力不合作斗爭方式的首要原因

C.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興起時就明確提出印度完全獨立的政治主張

D.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使印度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前景值得期待

14.1970年2月,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在向國會提交的他的第一個外交報告中寫道:“中國人民是偉大的、富

有生命力的人民,他們不應該繼續(xù)孤立于國際大家庭之外……我們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驟來改善同北京

的實際上的關系,這肯定是對我們有益的,同時也有利于亞洲和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睔v史證明,尼克

松政府“改善同北京的實際上的關系”有利于

①越南戰(zhàn)爭的結束②中國與法國的建交

③中國與日本正式建交④古巴導彈危機解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閱讀下表,據(jù)此可知

世界各地區(qū)饑餓人口數(shù)量及饑餓發(fā)生率變化情況表(單位:百萬、%)

地區(qū)1990—1992年1995—1997年2005—2007年

數(shù)量發(fā)生率數(shù)量發(fā)生率數(shù)量發(fā)生率

世界843.416787.514847.513

發(fā)展中國家826.720768.117835.216

亞洲和太平洋地區(qū)587.920498.116554.516

拉美和加勒比地區(qū)54.31253.31147.18

近東和北非19.6629.5832.47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64.934187.233201.228

發(fā)達國家16.7<519.4<512.3<5

A.發(fā)展中國家的饑餓人口數(shù)量與饑餓發(fā)生率同向變化

B.糧食雜交育種新技術為世界消除饑餓作出突出貢獻

C.發(fā)展中國家不同區(qū)域的饑餓人口數(shù)量均持續(xù)下降

D.保障糧食安全仍應是世界各國政府的重要職責

二、選擇題II(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

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6.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監(jiān)察御史朱克簡在《題為停造無益之黃冊事》中奏稱:“臣等細查科臣移送

舊造黃冊,系崇禎十五年(1642年),竟預造至二十四年,其間戶口多寡,皆預定遙度,原非確數(shù)?!?/p>

由此可知

A.清朝因明朝“預造”而停造黃冊B.明朝官員為侵吞賦稅而虛造黃冊

C.明末賦稅征收與實際戶口數(shù)脫節(jié)D.明末政治腐敗導致戶籍制度崩潰

17.辛亥革命時期,不少革命黨人頭腦中只有“排滿”二字,以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南北議和

時,孫中山要求繼續(xù)把革命推向前進,反對向袁世凱妥協(xié),但“黨人即起異議,謂予(孫中山)所主

張者理想太高,不適中國之用,眾口銀金,一時風靡,同志之士亦悉惑焉”。材料旨在說明

A.三民主義思想不適合中國的實際B.南北議和改變了辛亥革命的性質

C.革命黨人尚未普遍認同三民主義D.孫中山主張發(fā)動反袁的二次革命

18.廣交會見證了中國外貿結構與質量的巨變。1957年4月27日,《人民日報》刊登消息《出國口商品交

易會在廣州舉行》,記錄下新中國第一次舉全國之力辦起的外貿活動一一廣交會。1999年的第86屆廣

交會上,機電產品首次躍升為第一大類出口產品。2001年后,廣交會“一位難求”,被視為“中小企

業(yè)孵化器”。自第101屆起,廣交會全稱改為“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1957—2020年,中國外貿進

出口總額增長了3000多倍,已躍居世界第一貿易大國。材料主要反映了

A.廣交會是中國外貿第一展

B.中國以開放姿態(tài)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

C.廣交會是對外開放的窗口和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驗田

D.中國“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開放戰(zhàn)略的實施

19.中世紀開始后的數(shù)百年間,亞里士多德已經被人們忘在腦后,盡管其希臘文原稿在拜占庭保存完好。

但在750至900年間,所有亞里士多德的著作都被譯成阿拉伯文,其中一些直接譯自希臘文,一些由

古敘利亞文轉譯。之后,他的著作又從阿拉伯文譯成拉丁文。到13世紀,亞里士多德幾乎所有著作都

有了拉丁文譯本,并聞名于西方世界,而最大的翻譯中心是西班牙的托萊多。上述材料旨在說明

A.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

B.西方文明的傳承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伊斯蘭文明

C.亞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古希臘學者

D.希臘字母演化到拉丁字母經歷了相當漫長的過程

20.觀察下面的示意圖,圖中所示路線反

映的史實是

A.絲綢之路的開通

B.蒙古軍隊西征

C.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

D.中國造紙術的傳播

21.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說:“只有隨著生產力的這種普遍發(fā)展,人們的普遍交往才能

建立起來;普遍交往……使每一民族都依賴于其他民族的變革”“各個相互影響的活動范圍在這個發(fā)

展進程中越是擴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tài)由于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

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滅得越是徹底,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边@段話旨在

A.強調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辯證關系

B.反映生產方式、交往和分工之間的相互關系

C.闡明各民族在世界歷史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

D.揭示人類社會從分散到整體演進的根本動力

選擇題部分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22題14分,23題6分,24題20分,25題12分,共52分)

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

材料一

“漢末喪亂,魏武始基,軍中倉卒(猝),權立九品。蓋以論人才優(yōu)劣,非為世族高卑?!薄捌涫荚?/p>

也,鄉(xiāng)邑清議,不拘爵位,褒貶所加,足為勸勵,猶有鄉(xiāng)論余風?!薄爸虚g漸染,遂計資定品,使天下

觀望,唯以居位為貴。”“及法弊也,唯能知其閥閱,非復辨其賢愚”。

——引自馬端臨《文獻通考》等

材料二

北宋富弼言:“求人之本,唯科場最大。”“國家沿隋唐設進士科,自咸平、景德以來,為法尤密,

逾于前代?!蹦纤沃祆溲裕骸熬咏裰?,使孔子復生,也不免應舉。”

元仁宗日:“設科取士,庶幾得真儒之用,而治道可興也?!薄芭e人宜以德行為首,試藝則以經術為

先?!痹紫嘧嘌裕骸睂A⒌滦忻鹘浛?。明經以‘四書''五經',以程學、朱晦庵注釋為主,是格物、

致知、修己、治人之學?!痹獨W陽玄云:“貢舉法行,非程朱學不試于有司(職官),于是天下學術凜然

一趨于正?!?/p>

——摘編自趙汝愚《宋名臣奏議》等

(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九品中正制“始造”之本意。結合所學,說明“法弊”之表現(xiàn)及其成因。(6分)

(2)根據(jù)材料二,結合所學,指出宋代科舉制“逾于前代”之處。簡析元朝科舉“非程朱學不試”的

原因。(8分)

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6分)

奏為請統(tǒng)計全局,大籌巨款,以舉行新政,筑全國鐵路,起海陸軍而強中國……今何時乎?列國

交通競爭、互校優(yōu)勝劣敗之時也。夫辟地利,開明智、通商業(yè)、廣郵政,起農工林礦之業(yè),達遼、

蒙、準、藏、滇、桂之防,皆非鐵路不為功矣。凡鐵路所到之處,即為文明繁盛,鐵路未開之所,即

為閉塞榛荒,此萬國已然之跡也。而大國廣土,需之尤迫。

——引自康有為《請計全局籌巨款以行新政筑鐵路起海陸軍折》(1898年9月)

根據(jù)材料,結合所學,簡要評價康有為“筑全國鐵路”之建議。(6分)

24.用歷史的慧眼,觀世界格局之變。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英國第一帝國開拓了廣闊的市場,攫取了大量的財富和利潤,但在美國革命中解體了,這是對英

國殖民體系的重大打擊。恰在此時,工業(yè)革命在英國已開始起步。工業(yè)革命的幾十年間,既是英國確

立全球經濟霸權的時期,同時也是英國在自由主義指導下重建帝國的時期。這一時期帝國重建的主旨

之一,是將自由貿易強加于世界,從而保證英國對世界貿易的控制。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炮艦外交”必

不可少。

1815年,英國第二帝國出現(xiàn)了,殖民地數(shù)量也隨之增加。19世紀中葉前后,英國穩(wěn)居世界頭號工

業(yè)強國。與此同時,由于“光榮革命”的遺產漸次落伍,英國人以和平、漸進的方式變革了自己的政

治制度。但英國在它最強盛的時候就隱藏著嚴重的問題,1870年后就開始從絕對領先的地位上跌落下來。

——摘編自齊世榮等《15世紀以來世界九強興衰史(上卷)》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是首次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性軍事沖突,也深刻地改變了世界格局?!?919年1

月,一戰(zhàn)戰(zhàn)勝國召開了巴黎和會,建立起世界新秩序——凡爾賽體系。這個體系為了維護主要戰(zhàn)勝國

的利益,對戰(zhàn)敗國領土及其殖民地進行再分割,尤其是對德國進行了嚴厲的懲罰。法國陸軍元帥福煦

在聽到和約內容后就作出了神奇的預言:“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休戰(zhàn)。”結果不到20年,凡爾賽體

系就在大蕭條和納粹黨崛起的輪番沖擊下?lián)u搖欲墜,最終在德國閃擊波蘭的戰(zhàn)斗中土崩瓦解。

——摘自范主《時間的戰(zhàn)爭:五百年鐘表博弈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徹底改變了近代以來形成的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20世紀后半期的世界大部

分時間在美蘇兩極格局下度過。現(xiàn)行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主要是在二戰(zhàn)后美國主導的布雷頓森林體系

制度基礎上建立的。而后盡管布雷頓森林體系難以為繼并最終瓦解,但三大制度支柱依舊留存下來,

關貿總協(xié)定后來發(fā)展為世界貿易組織,與其他兩大國際經濟制度一起為當今世界經濟正常運行提供基

本的制度規(guī)范與保障。

隨著發(fā)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快速崛起而傳統(tǒng)發(fā)達國家經濟地位相對衰落,當前國際政治經濟秩

序以及既有的全球經濟治理制度安排已難以適應這一結構性轉變,改革在所難免。面對當今世界百年

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政府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推動全球治理體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

發(fā)展,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摘編自左鳳榮等《世界百年大變局》

(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19世紀中葉前后英國成為“世界頭號工業(yè)強國”的主要原因。結合所學,列

舉19世紀50年代英國維護其“絕對領先的地位”的重要事件。(6分)

(2)根據(jù)材料二,結合所學,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世界格局”劃時代的改變,簡析導致凡爾賽

體系僅20年就“土崩瓦解”的主要因素。(6分)

(3)根據(jù)材料三,結合所學,寫出現(xiàn)行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三大制度支柱”。綜合材料一二三,分

析“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的合理性。(8分)

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中國最有名之陸地工程者,萬里長城也。泰始皇令蒙恬北筑長城,以御匈奴。東起遼沈,西迄臨

洪,陵山越谷五千余里,工程之大,古無其匹,為世界獨一之奇觀。

——引自孫中山《建國方略》

材料二

《我們的長城一四萬萬七千萬》

(《中蘇文化雜志》“抗戰(zhàn)特刊”創(chuàng)刊號封面漫畫,1937年11月)

根據(jù)材料,結合相關史實,圍繞長城的價值,自擬題目,寫一篇歷史小論文。(要求:立論正確,

史論結合,史實充分,邏輯清晰,表述成文)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

歷史試題參考答案與評分細則

一、選擇題I(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2345678910

ADACBABCAC

1112131415

BDDBD

二、選擇題II(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

161718192021

CCBBCD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其中第22題14分,第23題6分,第24題20分,第25題12分,共

52分)

22.(14分)

(1)(6分)

本意:選拔優(yōu)秀人才、抑制世族。

表現(xiàn):選人重家世、輕德才;成為維護士族特權的工具。

成因:門閥士族勢力強大;控制選官權。

(2)(8分)

“逾于前代”之處:①考試資格原則上面向全社會開放;②考試形式更加公平公正;③科舉規(guī)模擴大;

④科舉成為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

“非程朱學不試”的原因:①統(tǒng)治者推行儒術治國,推崇程朱理學;②強調學術為現(xiàn)實服務;③成為

儒學主流;④吸收佛、道思想;⑤社會廣泛傳播。

23.(6分)

觀點判斷:必要,但操之過急(不切實際)(只有觀點判斷時可得1分)

必要性:世界步入鐵軌時代(1分);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利于求富;便于圖強;開民智。(任寫2點

給2分)

不切實際的理由:新政阻力大;列強干預;缺乏資金、技術、專業(yè)人才。(任寫兩點得2分)

24.(20分)

(1)(6分)

原因:①擁有廣闊市場;②率先開始工業(yè)革命;③自由貿易;④炮艦外交;⑤改革政治制度。(3點3

分)

事件:①克里米亞戰(zhàn)爭;②開始文官制度改革;③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3點3分)

(2)(6分)

改變: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國家,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2分)

因素:凡爾賽體系不合理(1分);以下6選3,1個1分,滿分3分)

①1929年經濟大危機的影響;②法西斯的擴軍備戰(zhàn);③國際聯(lián)盟的軟弱;④英法綏靖政策;

⑤德國閃擊波蘭;⑥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3)(8分)

三大支柱: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3分)

合理性:(從歷史教訓、現(xiàn)實狀況、優(yōu)點三個角度切入,即過去、現(xiàn)在、未來)

歷史教訓I:用不合理的世界秩序、武力(戰(zhàn)爭)、殖民掠奪等方式維護少數(shù)國家利益(四選一,得1分),

無法保證世界和平,反而給世界人民帶來沉重災難(二選一,得1分)。

現(xiàn)實狀況:現(xiàn)代全球治理體系需要改革。

優(yōu)點:符合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或時代主題,四選一),利于世界可持續(xù)發(fā)展,有利于構

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三個得分點任答兩點得2分,其中第一個得分點可四選一)

25.評分標準:

①標題有價值判斷2分,無價值判斷1分。

②史料6分,(一則史料2分。如是綜合類,一個角度給一個史料分,必須三個角度都寫,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