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東南大學香港大學廈門大學河南大學
課堂導入學習目標:1.了解曾子及其思想主張,了解《大學》的主要內(nèi)容。2.掌握第一段重要的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誦課文。3.準確把握和理解“三綱”的具體所指及其內(nèi)部關(guān)聯(lián),理解文章表達的思想及現(xiàn)實意義。重點難點:準確把握和理解“三綱”的具體所指及其內(nèi)部關(guān)聯(lián),理解文章表達的思想及現(xiàn)實意義。學習目標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名參,字子輿,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平邑,一說山東嘉祥)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其父曾點,字皙,七十二賢之一,與子曾參同師孔子。倡導以“孝恕忠信”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齊治平”的政治觀,“內(nèi)省慎獨”的修養(yǎng)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曾子參與編制了《論語》、撰寫《大學》、《孝經(jīng)》、《曾子十篇》等作品,被后世尊為“宗圣”,成為配享孔廟的四配之一,僅次于“復圣”顏淵。曾子思想修齊治平
曾子著作《大學》,開宗明義提出了三綱(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構(gòu)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倫理道德的政治哲學體系。(綱:本意是提網(wǎng)的總繩,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
目:目指網(wǎng)眼,比喻事物的從屬部分。)人為貴《曾子·大孝》說:“天之所生,地之所養(yǎng),人為大矣?!闭J為人是天地間最偉大的,“天地之性為貴”(《孝經(jīng)》)?!缎〈鞫Y記·禮運》中說:“人者五行之秀氣也?!避髯永^承并發(fā)展了這一思想,認為人不是順應自然,屈從于自然,而是能動的改造自然?!皬奶於鴥A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論》)。發(fā)現(xiàn)并重視人的作用,這是儒家思想的精華。作品介紹《大學之道》出自《禮記》,是《禮記》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朱熹把《大學》《中庸》兩篇從《禮記》中抽離出來并做章句,為《論語》《孟子》做集注,合成《四書章句集注》。宋元以降,《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成為封建科舉考試的欽定書,合稱“四書”,而《大學》則是四書之首??鬃咏淌诘茏拥摹对姟贰稌贰抖Y》《樂》《易》《春秋》“六經(jīng)”,但是文古義奧,不易通讀,因而需多做解讀以輔助理解。六經(jīng)中的“《禮》”,后來稱《儀禮》,主要記載周代的冠、婚、喪、祭諸禮的“禮法”,受體例限制,幾乎不涉及儀式背后的“禮義”。而不了解禮義,儀式就成了毫無價值的虛禮。所以,其弟子后學在習禮的過程中,撰寫了大量闡發(fā)經(jīng)義的論文,總稱之為“記”,屬于《儀禮》的附庸?!抖Y》與《禮記》由于《記》的數(shù)量太多,加之精粗不一,到了東漢,社會上出現(xiàn)了兩種選輯本,一是戴德的八十五篇本,習稱《大戴禮記》;二是戴德的侄子戴圣的四十九篇本,習稱《小戴禮記》。《大戴禮記》流傳不廣,北周盧辯曾為之作注,但頹勢依舊,到唐代已亡佚大半,僅存三十九篇?!缎〈鞫Y記》則由于鄭玄為之作了出色的注,而風光無限,暢行于世,故后人徑稱之為“《禮記》”。《禮》與《禮記》《禮記》是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其主要內(nèi)容:一是介紹先秦的禮制條文,二是闡述了周禮的意義?!抖Y記》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是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對儒家文化傳承、當代文化教育和德行教養(yǎng)、社會和諧建設起著重要的影響。作品介紹《禮記》章法謹嚴,文辭婉轉(zhuǎn),前后呼應,是“三禮”之一、“五經(jīng)”之一,“十三經(jīng)”之一。“三禮”:《禮記》、《周禮》、《儀禮》
“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十三經(jīng)”:指《易經(jīng)》《尚書》《詩經(jīng)》《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論語》《孝經(jīng)》《爾雅》、《孟子》十三種儒家的經(jīng)傳王八蛋,是民間的一句罵人的話。實際上,這句話的原來面目“忘八端”。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此八端指的是做人的根本,可是后來被訛傳成“王八蛋”。忘八端,就是失去了做人的根本,忘記了先賢的智慧?!按髮W”與“小學”有什么不同?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n愈《師說》
解題”小學“與“大學”“小學”,古代孩子八歲入小學,主要教授學生“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shù)”等基本禮節(jié)和文化基礎知識(研究文字訓詁、音韻方面的學問)?!按髮W”二字在古代指“大人之學”,十五歲進入大學,較之以窮理、正心、修身、治人之道,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方面的學問?!洞髮W》只有兩千一百多字,課文節(jié)選的兩段是開篇部分,只占全文篇幅十分之一左右,但是《大學》的總綱,后世學者常用“三綱八目”來概括。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洞髮W之道》文本探究一、何為“三綱”?第一部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指窮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則。彰明美德親近愛撫民眾達到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狀后、省略—在(于)于至善止心不妄動性情安和思慮精詳處事合宜根本和枝節(jié)形作動,接近窮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則在于彰明美德,在于親近愛撫民眾,在于達到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知道要達到的“至善”境界,則志向堅定不移;志向堅定不移則心不妄動;心不妄動則性情安和;性情安和則思慮精詳;思慮精詳則處事合宜。每樣東西都有根本和枝節(jié),每件事情都有開始和終結(jié)。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根本原則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提出“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如何理解這句話?它有什么作用?這是“大學”提出的教育綱領和培養(yǎng)目標。①“明明德”是發(fā)揚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發(fā)求學者完善自己的自覺性,而不是用某種外在的、固定的道德準則束縛自己。②“親民”即“新民”,就是不僅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yǎng),而且努力提高全體人民的道德品質(zhì),在儒家看來這是為治國平天下的偉業(yè)奠定精神基礎。。③“止于至善”就是要將自己的道德品質(zhì)和社會、國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達到最理想的境界,實際上是一個無限的完善過程。自我修煉(側(cè)重于內(nèi)圣)影響他人(側(cè)重于外王)終極目標由低級到高級、由個體到群體的完整的社會體系,它表達了儒家一貫倡導的以教化為手段、以德政為目的的施政主張。①“明明德”是發(fā)揚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發(fā)求學者完善自己的自覺性,而不是用某種外在的、固有的道德準則束縛自己。②“親民”即“新民”,就是不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yǎng),而且努力提高全體人民的的道德品質(zhì),在儒家看來這是為治國平天下的偉業(yè)奠定精神基礎。③“止于至善”就是要將自己的道德品質(zhì)和社會、國家的治理提升到完美的地步,不達到最理想的境界絕不停止,實際上是一個無限完善的過程?!叭V”具體如何解釋?明明德,彰明美德,是一個長期實踐的過程;親民,親近愛護百姓,或者使民眾去舊立新,它可以是明明德的目的所在;而止于至善,到達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這是最終理想所在,是根本所在。三者逐層深入,層層遞進。大學之道的“三綱”很容易記,但其內(nèi)在聯(lián)系并不是特別容易理解。請嘗試說出這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大學之道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實踐過程核心目的終極理想一層二層三層第一段闡述了什么道理?人要有目標。明確了“知止”的目標后,才會“定、靜、安、慮、得”。人若不知其所止,就會隨波逐流、碌碌無為、虛度此生。要知道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從“知止”到“能得”,“知止”是開端,“能得”是結(jié)果每件事情都有本末始終,要知道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1、《大學之道》中,用“”兩句指出本末始終的道理,進而說明“知所先后,則近道矣”的觀點。2、《大學之道》一篇中概括了大學的宗旨的句子是:
。
物有本末,事有始終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理解性默寫學習目標:1.了解曾子及其思想主張,了解《大學》的主要內(nèi)容。2.掌握第二段重要的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誦課文。3.準確把握和理解“八目”的具體所指及其內(nèi)部關(guān)聯(lián),理解文章表達的思想及現(xiàn)實意義。重點難點:準確把握和理解“八目”的具體所指及其內(nèi)部關(guān)聯(lián),理解文章表達的思想及現(xiàn)實意義。學習目標文本探究二、何為“八目”?第二部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狀后—古之欲于天下明明德者取獨形作使動,使…安定形作使動,使…整齊有序使家族中的各種關(guān)系整齊有序形作使動,使…端正形作使動,使…真誠動作使動,使…到來獲得知識推究事物的原理對外物之理認識充分一概,一律庶人(shùrén):泛指無官爵的平民;百姓。周代統(tǒng)治族居住在國中(城內(nèi))及國郊,稱為國人。國人中的上層為卿、大夫、士,下層為庶人。大部分庶人居于城郊,耕種貴族分給的土地,享有貴族給予的政治軍事權(quán)利。在一定條件下,庶人有可能轉(zhuǎn)化為貴族等級成員,如以軍功晉升為士﹑大夫等;其它等級或階級的人也能轉(zhuǎn)變成庶人。秦以后,除奴婢外,無官﹑爵及秩品者均泛稱庶人。史籍中常見奪官的官吏及削籍的宗室被免為“庶人”的記載。唐以后,庶人一詞使用漸少,逐漸為“民”﹑“百姓”﹑“黎庶”﹑“庶民”等所取代。古代那些想要在天下彰明美德的人,先要使他的國家安定。要想使他的國家安定,先要使他家族中的各種關(guān)系整齊有序。要想使他家族中的各種關(guān)系整齊有序,先要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先要使自己的心思端正。要想使自己的心思端正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獲得知識。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想要獲得知識,先要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事物的原理之后才能對外物之理認識充分,對外物之理認識充分之后才能意念真誠,意念真誠之后才能端正心態(tài),端正心態(tài)之后才能使自身品性獲得修養(yǎng),自身品性獲得修養(yǎng)之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種關(guān)系整齊有序,家族中的各種關(guān)系整齊有序之后才能國家安定,國家安定之后才能天下太平。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yǎng)品性為根本。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致知格物使天下歸于太平探究事物原理獲得知識誠實,不自欺端正內(nèi)心,不偏不倚,不動搖修養(yǎng)自身,完善自身處理好家庭、家族內(nèi)部關(guān)系治理國家1.何為“八目”?其具體所指?大學八目2.思考“八目”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修
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目的根本(內(nèi)修)(外治)獨善其身兼善天下方法理清關(guān)系“修身”是《大學》中對個人修養(yǎng)的最高要求。它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而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四個步驟。所以它處在“八目”的中樞地位。格物是致知的基礎,致知是格物的目的;二者緊密聯(lián)系,層層遞進。“齊家”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治國”“平天下”是“齊家”的延伸?!爸螄教煜隆笔侨寮彝庥弥赖淖罡吣繕?,同時也是道德主體修為的最高境界。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致知格物
“三綱”是宗旨,是綱領,是指導思想;
“八目”是實現(xiàn)“三綱”的具體步驟?!鞍藯l目”的內(nèi)容是一個由內(nèi)到外、相互關(guān)聯(lián)、不能任意顛倒的統(tǒng)一的整體,是一個窮盡內(nèi)圣外王之道的思想理論體系。
它們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意義:朱熹如此推崇《大學》正是看到了它對對調(diào)適人們的心態(tài)、穩(wěn)定社會關(guān)系、保持思想上的連貫性所具有的重要價值潛力?!叭V”、
“八目”的關(guān)系止于至善明明德親民★治國★齊家★修身★正心★誠意★致知★格物★平天下內(nèi)修(修己)外治(安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三綱八目《大學之道》提出“三綱”“八目”,強調(diào)修身是根本,修身的目的是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修養(yǎng)的一致性。
通過學習,我們可以得知,在長期占據(jù)中國封建統(tǒng)治思想主導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個人、家族、民族、國家、天下聯(lián)系密切。在古代中國人看來,個人、家族、民族、國家、天下并無具體刻意化分割,因而得以連接。
課堂小結(jié)
(1)《大學之道》中,闡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滬科版九年級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新科版必修2歷史下冊月考試卷
- 二零二五版模具維修與翻新服務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城市建設年薪制合同4篇
- 2025年度養(yǎng)老康復派遣員工康復治療合同4篇
- 2025年度面包烘焙原料綠色認證采購合同3篇
- 2025年度設施農(nóng)業(yè)專用化肥農(nóng)藥定制配送合同4篇
- 2024版離婚債務解決方案合同范例一
- 二零二五年度煤炭期貨交易居間代理合同3篇
- 2025年度農(nóng)業(yè)科技園區(qū)建設與管理合同范例4篇
- 撂荒地整改協(xié)議書范本
- 國際貿(mào)易地理 全套課件
- GB/T 20878-2024不銹鋼牌號及化學成分
- 診所負責人免責合同范本
- 2024患者十大安全目標
- 印度與阿拉伯的數(shù)學
- 會陰切開傷口裂開的護理查房
- 實驗報告·測定雞蛋殼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
- 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集體備課教材分析主講
- 電氣設備建筑安裝施工圖集
- 《工程結(jié)構(gòu)抗震設計》課件 第10章-地下建筑抗震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