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種植技術》課件-第九章 藥用植物的采收、加工與貯運_第1頁
《中藥種植技術》課件-第九章 藥用植物的采收、加工與貯運_第2頁
《中藥種植技術》課件-第九章 藥用植物的采收、加工與貯運_第3頁
《中藥種植技術》課件-第九章 藥用植物的采收、加工與貯運_第4頁
《中藥種植技術》課件-第九章 藥用植物的采收、加工與貯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章藥用植物的采收、加工與貯運第九章藥用植物的產量與品質c1采收與產地加工2中藥材的包裝與貯運3目標掌握藥用植物采收、加工的方法;熟悉藥用植物產量與品質的含義、品質形成過程及影響因素;了解中藥材貯藏的常用方法及原理、貯運過程中常見的變質現象。第一節(jié)藥用植物的產量與品質(一)產量的含義栽培藥用植物的產量可分為生物產量和經濟產量。生物產量:指藥用植物在全生育期內通過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即通過物質和能量的轉化所生產和積累的各種有機物的總量。經濟產量:指可供直接藥用或供制藥工業(yè)提取原料的藥用部位的產量。一、產量及其構成因素與調節(jié)天花粉栝樓瓜蔞仁瓜蔞皮(一)產量的含義經濟系數:經濟產量占生物產量的比例即生物產量轉化為經濟產量的效率。通過優(yōu)良品系的選擇、農家品種的改良、優(yōu)化栽培技術及改善環(huán)境條件等,可以使經濟系數達到較高范圍,在較高的生物學產量基礎上獲得較高的經濟產量。

經濟產量=生物產量×經濟系數一、產量及其構成因素與調節(jié)番紅花(二)產量的構成因素一、產量及其構成因素與調節(jié)藥用植物類別產量構成因素根類株數、單株根數、單根鮮重、干鮮比全草類株數、單株根數、干鮮比果實類株數、單株果實數、單果鮮重、干鮮比種子類株數、單株果實數、單果種子數、種子鮮重、干鮮比葉類株數、單株葉片數、單葉鮮重、干鮮比花類株數、單株花數、單花鮮重、干鮮比皮類株數、單株皮鮮重、干鮮比(二)產量的構成因素一般來說,產量構成因素很難同步增長,往往彼此間存在負相關關系。一、產量及其構成因素與調節(jié)薏苡人參紅花(三)藥用植物產量形成的特點

1.產量因素的形成

在藥用植物整個生育期內不同時期依次而重疊進行的。一、產量及其構成因素與調節(jié)枸杞丹參(三)藥用植物產量形成的特點

2.干物質的積累與分配藥用植物光合生產的能力與光合面積、光合時間及光合效率密切相關。一般說來,在適宜范圍內,光合面積越大,光合時間越長,光合效率較高,光合產物非生產性消耗少,分配利用較合理,就能獲得較高的經濟產量。一、產量及其構成因素與調節(jié)(三)藥用植物產量形成的特點

3.生長分析

(1)相對生長率(RGR):單位時間內單位質量植株的質量增加值,通常用g/(g*d)或g/(g*周)表示。

(2)凈同化率(NAR):表示單位葉面積在單位時間內的干物質增長量。

(3)葉面積比率(LAR):葉面積與植株干重之比(L/W),即單位干重的葉面積。

(4)比葉面積(SLA):也稱葉面積干重比,為單位葉面積與葉干重之比。

(5)葉干重比(LWR):葉的干重與植株干重之比。

(6)藥用植物生長率(CGR):又叫做群體生長率,它表示在單位時間、單位土地面積上所增加的干物重。一、產量及其構成因素與調節(jié)(一)藥用植物品質的內涵化學成分:藥用成分或活性成分的多少,以及有害物質和化學農藥、有毒金屬元素的含量等;物理指標:產品的外觀性狀,如色澤、質地、大小、整齊度和形狀等。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一)藥用植物品質的內涵

1.化學成分藥材中所含的藥效成分因種類而異,有的含二種或三種,有的含多種;有些成分含量雖微,但生物活性很強。含有多種藥效成分的藥材,其中必有一種起主導作用,其他是輔助作用。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一)藥用植物品質的內涵

2.農藥殘留物與重金屬等外源性有害物質栽培藥用植物有時需使用農藥,雖然藥用器官禁用,但也應檢查有無化學農藥殘留。殘留物超過規(guī)定者禁止作為藥材。目前,我國規(guī)定禁使用的農藥及農藥和重金屬等外源性有害物質的安全限量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guī)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

《國際中藥進出口相關貿易標準》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一)藥用植物品質的內涵

3.色澤

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一)藥用植物品質的內涵

3.質地、大小與形狀用藥材大小和形狀進行分等、分級,是傳統(tǒng)遺留下來的方法。隨著中藥材活性成分的被揭示,測試手段的改進,將藥效成分與外觀性狀結合起來分等、分級才更為科學。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二)藥用植物品質形成的生理生化基礎藥用植物產品的品質則取決于該植物所形成的特定物質,如蛋白質、脂肪、淀粉、糖類,以及特殊的綜合產物,如單寧、植物堿、萜類等的數量和品質,并隨藥用植物的種質、品種類型和環(huán)境條件的不同而有很大變化。藥用植物的這些特性是由系統(tǒng)發(fā)育過程中生理生化作用所形成的機能決定的。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三)影響藥用植物品質形成的因素藥材的色澤、形狀、體積、質地及氣味等品質要求,是鑒別藥材品質的重要方面。其品質優(yōu)劣也是由不同藥用植物種類、品種的遺傳特性和外觀環(huán)境條件所決定的。例如:在不同產地與品種上,內蒙古梁外、巴盟等地所產的甘草色棗紅、有光澤、皮細、體重、質堅實、粉性足、斷面光滑、品質佳,而新疆阿克蘇、庫爾勒等地所產的脹果甘草色淡棕褐色或灰褐色,幾乎無光譯、皮粗糙、木質纖維較多、質地堅硬、粉性差、味先甜而后苦、品質較次。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三)影響藥用植物品質形成的因素1.藥用植物的種或品種2.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3.栽培技術4.加工技術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三)影響藥用植物品質形成的因素

(1)藥用植物的種或品種遺傳特征寧夏枸杞,以大麻葉類型品質佳、果大、肉厚、汁多、味甜,其它類型遠不及。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三)影響藥用植物品質形成的因素

(1)藥用植物的種或品種多基原品種中藥在質地、產量、含量等性狀上差異較大。如:內蒙黃芪的莖直立性差,根部粉性足;膜莢黃芪莖挺直,根部粉性差。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內蒙黃芪膜莢黃芪典型案例

含東莨菪堿為主的多利曼陀羅╳主含茛菪堿的曼陀羅

子一代:含東茛菪堿為主

子二代:75%的植株含東莨菪堿∶25%的植株含莨菪堿3∶1(三)影響藥用植物品質形成的因素

(1)藥用植物的種或品種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

(三)影響藥用植物品質形成的因素

(1)藥用植物的種或品種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三)影響藥用植物品質形成的因素

(2)生態(tài)環(huán)境——溫度、濕度適宜溫度和濕潤的土壤或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促進碳水化合物糖、淀粉等以及脂肪的合成,不利于生物堿及蛋白質的合成??諝飧稍锖透邷貤l件,可促進蛋白質及其他含氮物質的形成。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三)影響藥用植物品質形成的因素

(2)生態(tài)環(huán)境——溫度、濕度甘肅武都產當歸揮發(fā)油含量為0.5%,色紫氣香而肥潤,力柔而善補;四川產為0.25%,質地尾粗堅枯,力剛善攻。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甘肅岷縣西寨鎮(zhèn)當歸基地(三)影響藥用植物品質形成的因素

(2)生態(tài)環(huán)境——海拔高度山莨菪在海拔2400m、2600m、2800m時,山莨菪堿含量分別是0.109%、0.146%、0.196%。垂盆草在海拔630m(黃山溫泉)、1680m(黃山玉屏)垂盆苷含量分別為0.622%、0.013%。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三)影響藥用植物品質形成的因素

(2)生態(tài)環(huán)境——光照大多數藥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含量在光照充足時增加。薄荷中揮發(fā)油和油中薄荷腦含量穿心蓮中穿心蓮內酯毛地黃葉中毛地黃毒苷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三)影響藥用植物品質形成的因素

(2)生態(tài)環(huán)境——礦質營養(yǎng)磷、鉀有利于碳水化合物和油脂等物質的合成,氮素有利于生物堿與蛋白質的合成。曼陀羅葉、根中總生物堿含量,隨氮的增減而增減。適宜的氮肥或磷肥可以提高蘿芙木生物堿含量,尤以施氮肥更明顯。其他微量元素,如施錳肥可使蛔蒿花蕾中山道年含量增高。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三)影響藥用植物品質形成的因素

(2)生態(tài)環(huán)境——土壤和土溫黃芪種植在砂性土壤上,常因土壤深層地溫高,表層干燥,根系入土深,表層支根少而細,其產品多為鞭桿芪;種植在黏性土壤上,土壤通透性差,根系入土淺,支根多而粗,產品多為雞爪芪。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三)影響藥用植物品質形成的因素

(3)栽培技術——播種、施肥、采收等糖芥在北京采用秋播,來年生長良好,苷含量高,若春播,則當年不能開花結實,且苷含量降低。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三)影響藥用植物品質形成的因素

(3)栽培技術——播種、施肥、采收等紅花以花冠入藥,商品以花鮮紅,有油性為佳,采收若偏早,花干后色黃而不鮮紅,品質降低;采收偏晚,干后紫紅或暗紅,無油性。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三)影響藥用植物品質形成的因素

(3)栽培技術——播種、施肥、采收等甘草:一年生——根部直徑1.5~12.0mm;

第二年——增長最快、增重可為上一年的160%左右;第三年——實生根不但重量、長度、直徑增長較明顯,且甘草酸(9.48%)、水溶性浸出物(42.86%)均符合藥典標準。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三)影響藥用植物品質形成的因素

(3)栽培技術——播種、施肥、采收等人參:過去多栽培8~10年以上才收獲。目前一般主張人參以5~7年生長期為宜,多在栽培5年后采收。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三)影響藥用植物品質形成的因素

(3)栽培技術——播種、施肥、采收等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三)影響藥用植物品質形成的因素

(3)栽培技術——播種、施肥、采收等在栽培黨參中,施用Mo、Zn、Mn、Fe等微肥,不但比對照增產5%~17%,而且對其多糖等有效成分能有效提高,其中以微量元素Zn肥對其內在品質影響最為顯著。

降雨量及相對濕度對麻黃堿含量影響很大,凡雨季后,生物堿含量都大幅度下降。采收時間各地不一致,根據當地當年氣溫、降雨量、光照等情況而決定的。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三)影響藥用植物品質形成的因素

(3)栽培技術——播種、施肥、采收等芍藥采挖時間在6月下旬以后、10月上旬以前為好,過早則生長不足,過遲則根內淀粉轉化,質地不堅實,重量減輕。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三)影響藥用植物品質形成的因素

(4)加工技術易變色或含揮發(fā)性成分的藥材,采收后不能強光暴曬,必須置于陰涼通風處或弱光下緩慢干燥。經曬干或陰干的當歸,其色澤、氣味、油潤等均不如用濕柴煙火慢慢薰干的好。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三)影響藥用植物品質形成的因素

(4)加工技術四川中江丹參晾曬至半干變軟后,需堆悶發(fā)汗2~3天,使根內部變黑,再攤晾至全干,否則商品斷面不是黑褐色。含淀粉、糖類較多不易自然干燥,需進行烘烤干燥。一般控制在50~70℃,溫度過高,易出現焦心、枯心等現象。紅參烘烤溫度以55~75℃為好,超過110℃,皂苷含量下降。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三)影響藥用植物品質形成的因素

(4)加工技術石菖蒲根莖宜采用間斷日曬干法或陰涼通風處陰干法,揮發(fā)油可保持在1.6%以上,而烘干法(60℃以下),最多只保持1.4%左右。芍藥根宜先厚堆曝曬,使根表皮慢慢失水收縮,并不斷上下翻動,晾曬3~5d后再在室內堆放回潮2~3d,讓水分外滲,再多晾少曬至內外干透為止。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四)提高藥材品質的途徑

1.良種選育

2.栽培技術措施的優(yōu)化

3.加工工藝技術的改進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四)提高藥材品質的途徑

1.良種選育針對長期無性繁殖等情況導致的種質下降,開展良種選育和繁育非常必要。各品種性狀認定——品質比較——品種鑒定——良種選育田間試驗——良種篩選和確定——穩(wěn)定性考察——良種繁育??山Y合現代生物技術開展良種選育和繁育工作。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四)提高藥材品質的途徑

2.栽培技術措施的優(yōu)化適宜的種植模式合理輪作、間作喬-灌-草喜陽與耐陰的中草藥間作與其他作物間作、套種等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四)提高藥材品質的途徑

2.栽培技術措施的優(yōu)化紅花對播種期敏感,適宜晚秋播種當歸早播抽薹率高天麻、貝母、細辛播種晚了不發(fā)芽或發(fā)芽率很低;平貝母適當密植可提高產量早期增施氮肥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四)提高藥材品質的途徑

3.加工工藝技術的改進運用現代化的工藝和技術對傳統(tǒng)的工藝和方法加以改進,實現加工機械化和自動化。過去:曬干、陰干和土炕烘干現在:利用烘房、烘爐、烘箱、遠紅外干燥和微波干燥等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四)提高藥材品質的途徑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藥用植物品質的形成及影響因素將不斷被揭示,人們將能夠通過創(chuàng)造適宜的條件,調節(jié)或控制藥用成分的形成、轉化與積累過程,以達到有效提高中藥材質量的目的。二、藥用植物品質及其形成第二節(jié)采收與產地加工一、采收元代的李杲曾云:“凡諸草、木、昆蟲,產之有地,根、葉、花、實,采之有時。失其地,則性味少異;失其時,則氣味不全”。(一)適時采收的重要意義和一般原則藥用植物合理采收的標準:一是藥用部位均已達到成熟階段;二是藥用部位符合藥用要求。酸橙枳實最佳采收期確定方法:(1)有效成分含量有一顯著高峰期,而藥用部分產量變化不顯著,故含量高峰期,為適宜采收期。(2)有效成分含量高峰與藥用部分產量高峰不一致時,要考慮有效成分的總含量(單產量*有效成分含量%),總量最大時即為適宜采收期。銀杏葉—5月采收(一)適時采收的重要意義和一般原則1.根及根莖類藥材:一般在秋、冬季節(jié)植物地上部分將枯萎時或初春萌芽前采收。人參黨參(一)采收時期和方法半夏—夏季桔?!悯r去皮(一)采收時期和方法天麻—冬季柴胡—花蕾期或初花期仙鶴草—根芽未出土2.皮類:干皮、枝皮在春末夏初時節(jié),此時樹木處于生長階段初期,樹皮內液汁較多,形成層細胞分裂較快,皮部和木質部容易剝離,皮中活性成分含量較高,剝離后傷口也易愈合。杜仲(一)采收時期和方法2.皮類:根皮在春秋時節(jié),用工具采挖,除去泥土、須根,趁鮮刮去栓皮或用木棒敲打,使皮部和木部分離,抽去木心,然后曬干或陰干。香加皮(一)采收時期和方法五加皮地骨皮3.莖木類:全年都可采收;木質藤本宜在全株枯萎后采收或者在秋冬至早春前采收;草質藤本植物宜在開花期或果熟期之后采收。忍冬藤(一)采收時期和方法首烏藤沉香4.葉類:在植物開花前或者果實未完全成熟時采收,色澤,質地均佳;少數的品種需經霜后來收;有的品種一年當中可采收幾次。桑葉(一)采收時期和方法大青葉艾葉5.花類:只能根據花期來采收;有的需根據色澤變化來采收;有些品種要分批次采收;花粉類藥材的采收,宜早不宜遲,否則花粉脫落。菊花(一)采收時期和方法紅花金銀花松花粉6.全草類:地上全草宜在莖、葉生長旺盛期的初花期采收;全株全草類宜在初花期或果熟期之后采收;低等植物石韋等四季都可采收。蒲公英(一)采收時期和方法石韋益母草7.果實、種子類:以果實或種子成熟期為準則,外果皮易爆裂的種子應隨熟隨采。果實多是人工采摘,種子類為人工或機械收割,脫粒,除凈雜質,稍加晾曬。陳皮(一)采收時期和方法決明子五味子8.樹脂類:一般是植物體的自然分泌物或代謝產物;有的是人為或機械損傷后的分泌物。采收以凝結成塊為準,隨時收集。沒藥(一)采收時期和方法蘇合香血竭產地加工的目的:為了確保藥材的商品特性;防止霉爛腐敗,便于干燥和運輸;保證藥材的療效及其安全性;有利于藥材的進一步加工炮制等處理。二、產地加工與干燥產地加工的任務:清除非藥用部位、雜質、泥沙,確保藥材的純凈度;按規(guī)定加工修整,分級;按用藥要求清除毒性或不良性味;干燥、包裝成件,確保運輸貯藏的便利和可靠性。二、產地加工與干燥1.揀選與分級

藥材采收后,清除雜質,除去殘留枝葉、粗皮、須根和蘆頭等非藥用部位,按大小進行分級,以便加工。(二)產地加工方法三七人參川芎2.清洗

將新鮮藥材洗凈泥沙;亦有不水洗的,讓其干燥后泥土自行脫落或在干燥過程中通過搓、撞除去的。(二)產地加工方法黃連丹參3.刮皮

趁鮮刮去外皮,易干燥;先蒸或放入沸水中燙后再去皮;熏或燙后尚需用涼水浸漂后曬干。(二)產地加工方法丹皮桔梗4.修制干燥前——切瓣、截短、抽心、除去蘆頭、須根、側根等。干燥后——除去殘根,芽孢,切削不平滑部分等。(二)產地加工方法5.切片

對外形粗大、質堅、不易干燥的根、根莖,采收后,趁鮮切成片、塊、段等。(二)產地加工方法葛根大黃葛根6.蒸、燙殺死細胞及酶,使蛋白質凝固,淀粉煳化,避免藥材變色,減少有效成分的損失;促進內部水分滲出,利于干燥;使加工輔料易于向內滲透,達到加工要求;破壞藥材中的有毒物質,降低或去除藥物的毒性。(二)產地加工方法6.1蒸

時間長短可根據具體藥材品種來確定。(二)產地加工方法天麻菊花熟地6.2燙

藥材經燙后,不僅容易干燥,并可增加透明度。紅大戟、太子參等只須在沸水中略燙。

(二)產地加工方法太子參天冬7.熏硫

保護產品的色澤或增白的傳統(tǒng)加工方法,可加速干燥,防止霉爛。

(二)產地加工方法澤瀉山藥白芷8.發(fā)汗

晾曬至半干后,堆積一處,可使內部水分向外滲透,當堆內空氣含水量達到飽和,遇堆外低溫,水氣就凝結成水珠附于藥材表面。(二)產地加工方法厚樸玄參9.其他方法厚樸采收后,在沸水中稍燙,重疊堆放發(fā)汗待內層變?yōu)樽虾稚珪r,再蒸軟刮去栓皮,然后卷成筒或雙卷筒狀,最后曬干或烘干。

(二)產地加工方法厚樸9.其他方法浙貝母要將鱗莖表皮擦去,加入蚌殼和石灰,吸出內部水分,才易干燥。

(二)產地加工方法浙貝母1.曬干法晾曬時,選擇晴天,注意及時翻動,秋后夜間,空氣濕度大,應注意藥材返潮。

(三)干燥的方法及影響因素2.陰干法

將藥材置(掛)于通風的陰涼處,利用流動的空氣,讓藥材達到自然干燥的方法。常用于含揮發(fā)油的藥材以及易泛油、變質的藥材。

(三)干燥的方法及影響因素黨參天冬柏子仁3.炕干法

將藥材依先大后小分層置于炕床上,上面覆蓋麻袋或草簾等,利用柴火加熱干燥的方法。(三)干燥的方法及影響因素川芎桔梗澤瀉4.烘干法

使用烘房和干燥機,適合于量大、規(guī)?;N植的藥材。效率高、省勞力、省費用,不受天氣的限制,還可起到殺蟲驅霉的效果,溫度可控。(三)干燥的方法及影響因素5.遠紅外加熱干燥法

將電能轉變?yōu)檫h紅外輻射能,從而被藥材的分子吸收,產生共振,引起分子和原子的振動和轉動,導致物體變熱,經過熱擴散、蒸發(fā)和化學變化,最終達到干燥的目的。(三)干燥的方法及影響因素6.微波干燥法

通過感應加熱和介質加熱,使中藥材中的水分不同程度地吸收微波能量,并把它轉變?yōu)闊崃繌亩_到干燥的目的。(三)干燥的方法及影響因素第三節(jié)中藥材的包裝與貯運(一)中藥材包裝的目的與作用防止或延緩中藥材的質量變異;采用分檔、分級包裝或小包裝,避免大包裝的藥材在儲存、運輸、銷售過程中發(fā)生蟲害、霉爛、走油等帶來的交叉感染,造成更大的損失;有利于中藥材的儲存和運輸;有利于增加藥材附加值和品牌效應的發(fā)揮。一、中藥材的包裝(二)中藥材的包裝要求

《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guī)范》(試行)第7章第42條規(guī)定:“藥材包裝前,質量檢驗部門應對每批藥材,按中藥材國家標準或經審核批準的中藥材標準進行檢驗?!?/p>

中藥材在包裝前,必須進行揀選、清洗、切制或修整等工序,經檢驗質量符合要求時才能進行包裝。一、中藥材的包裝(三)包裝容器應遵循“適用、牢固、經濟美觀”的原則,清潔、干燥、無毒、無污染、無破損。包裝形式主要以麻袋、編織袋、紙箱、壓縮打包為主,也有部分品種采用桶裝。一、中藥材的包裝(三)包裝容器用細密麻袋或布袋包裝顆粒細小的車前子、葶藶子等,可防止漏失;用化學纖維編織包裝生地、黃精等可防止潮解和泛糖;用筐或簍等包裝短條形的桔梗、赤芍等可減少壓碎;用機械打包處理輕泡的花、葉、全草類藥材;用各種木箱、木桶包裝怕光、怕熱、怕碎的貴細藥材;一、中藥材的包裝(三)包裝容器用桶裝蜂蜜、蘇合香油等液體藥材;用鐵箱、鐵桶、陶瓷、瓶、缸等盛裝易揮發(fā)走味的麝香、樟腦、阿魏等可以防止?jié)B漏、揮發(fā)、走油和受潮;怕散失的粉末狀蒲黃、海金砂、松花粉在包裝時要在麻袋內襯布袋或塑料袋;易受潮的樸硝、易變質的枸杞子、山茱萸在包裝的瓦楞紙箱內襯防潮紙或塑料薄膜等。一、中藥材的包裝(三)包裝容器在每件藥材包裝上,應注明品名、規(guī)格、產地、批號、包裝日期、生產單位,并附有質量合格的標志?!币灼扑榈乃幉膽褂脠怨痰南浜邪b,毒性、麻醉性、貴細藥材應使用特殊包裝,并應貼上相應的標記。一、中藥材的包裝1.運輸要求

運輸包裝要有明確運輸標記:品名、規(guī)格、內裝數量、批號、出廠日期、有效期、每件重量、體積、生產單位、到站(港),收、發(fā)貨單位名稱和指示標志。二、中藥材的運輸2.運輸過程中的質量保證注意單項裝運、混裝時不得有污染及不得與礦物藥混裝;防止途中摔壞包裝、污染、淋濕和掉包;商品運到交貨地點后立即卸車交貨,并完善交接手續(xù);中轉時要認真清點、填好交接清單。二、中藥材的運輸3.特殊中藥材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