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7課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隨堂測試1.1853年,太平天國頒布《天朝田畝制度》,試圖按照古代大同思想來改中國造社會。1859年,太平天國頒布《資政新篇》,提出仿制火車、輪船,意圖效法西方。這反映出()A.革命理論不斷發(fā)展B.太平天國走向成熟C.時代變化影響農(nóng)民運動D.中體西用思想廣泛傳播【答案】C【解析】根據(jù)材料“太平天國頒布《天朝田畝制度》,試圖按照古代大同思想來改中國造社會”“頒布《資政新篇》,提出仿制火車、輪船,意圖效法西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天朝田畝制度》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農(nóng)民起義的大同思想,而《資政新篇》是隨著與西方國家的接觸,農(nóng)民運動受到時代變化影響的體現(xiàn),故C選項正確;根據(jù)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由《天朝田畝制度》到《資政新篇》主要是農(nóng)民運動受到時代變化影響的體現(xiàn),而不是革命理論不斷發(fā)展,故A選項錯誤;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資政新篇》雖然符合時代發(fā)展潮流,但不能反映農(nóng)民階級的革命要求,也不能體現(xiàn)太平天國的走向成熟,故B選項錯誤;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中體西用是洋務運動時期的指導思想,并且材料內容沒有體現(xiàn)中體西用的思想,故D選項不符合題意。2.關于《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表述正確的是()A.都反對封建主義壓迫B.都極大推動了太平天國運動的發(fā)展C.都主張發(fā)展資本主義D.都以絕對平均主義為指導思想【答案】A【解析】《天朝田畝制度》把矛頭指向清王朝,而《資政新篇》是一個改革內政、挽救太平天國的改革方案,都反對封建主義壓迫,故A符合題意;《天朝田畝制度》極大推動了太平天國運動的發(fā)展,而《資政新篇》無法反映農(nóng)民階級的訴求,因此對推動太平天國運動的開展沒有起到極大的作用,故B不符合題意;《資政新篇》是近代中國第一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改革方案,故C不符合題意;《天朝田畝制度》以平均主義為指導,而《資政新篇》主張實行資本主義,故D不符合題意。3.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1856年“天京事變”,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短短十四年間,太平天國經(jīng)歷了發(fā)生、發(fā)展、全盛到衰敗,最終滅亡。導致太平天國最終“悲劇”的重要原因是()A.斗爭的戰(zhàn)略決策失誤B.統(tǒng)治階層思想腐朽墮落C.絕對平均的社會綱領D.農(nóng)民階級自身的階級局限性【答案】D【解析】太平天國最終失敗的重要原因是階級局限性導致,即農(nóng)民沒有先進理論的指導,不能正確認識當時中國的國情,故D正確;斗爭的戰(zhàn)略決策并不是根本原因,故A錯誤;統(tǒng)治階層思想腐朽根源于階級局限性,故B錯誤;絕對平均的社會綱領也不是主要原因,故C錯誤。4.19世紀中后期,本應學外文及西學的廣州同文館學生,卻因學中學而導致西學荒疏;受過西學專門訓練的嚴復、馬建忠等,也多次參加科舉考試。這反映了()A.危機加深激起國人抵制西學B.傳統(tǒng)觀念與西學傳播的沖突C.西學人才缺乏社會需求D.制度變革成為時人選擇【答案】B【解析】材料體現(xiàn)的是學西學的學生專注于學習中學并參加科舉考試,說明作為新生事物的西學遭到國人抵制,反映出中西觀念沖突劇烈,故排除C選B;此時民族危機加深,為實現(xiàn)富國強兵學習西方成為必然選擇,排除A;嚴復、馬建忠等人都致力于科舉,與制度變革矛盾,排除D5.若給下則年表命名,正確的名稱是()1861年(咸豐十一年)恭親王和文祥設立同文館于北京1865年(同治四年)曾國藩、李鴻章設江南機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設譯書局1866年(同治五年)左宗棠設造船廠于福州,附設船政學校1872年(同治十一年)李鴻章設輪船招商局1876年(光緒二年)李鴻章派軍官赴德學陸軍,赴英、法學習造船和駕船1881年(光緒六年)李鴻章設水師學堂于天津,設電報局,請修鐵路1882年(光緒七年)李鴻章設開平礦務局1889年(光緒十四年)李鴻章成立北洋海軍A.洋務運動部分成就一覽表B.李鴻章生平部分事跡一覽表C.晚清教育發(fā)展部分成就一覽表D.晚清軍事工業(yè)發(fā)展部分成就一覽表【答案】A【解析】根據(jù)所學知識,綜合表格內容,可知這份年表的正確名稱應該是洋務運動部分成就一覽表,A項正確;表中相關京師同文館、福州造船廠和船政學堂都與李鴻章無關,B項錯誤;表格中的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和北洋海軍均與晚清的教育發(fā)展無關,C項錯誤;表格中只有江南機器制造局和福州造船廠是洋務派的軍事工業(yè),D項不符合題意。6.上海機器織布局在籌辦過程中,李鴻章根據(jù)一些官紳的申請,代向清政府奏請準予“酌定十年之內,只準華商附股搭辦,不準另行設局”。此舉體現(xiàn)了()A.近代工業(yè)化得益于政府大力支持B.傳統(tǒng)體制制約了中國的近代化轉型C.民族工業(yè)對外來侵略的頑強抵制D.清政府放棄了傳統(tǒng)的重農(nóng)抑商政策【答案】B【解析】依據(jù)材料中信息可知,該規(guī)定只許官商合辦,不許私人創(chuàng)辦企業(yè),不利于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這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體制對中國近代化轉型的制約,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材料中清政府抑制私人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發(fā)展,不能體現(xiàn)政府大力支持近代工業(yè)化;C選項錯誤,材料不能體現(xiàn)對外來侵略的抵制;D選項錯誤,材料中清政府抑制私人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發(fā)展,不能體現(xiàn)其放棄了傳統(tǒng)的重農(nóng)抑商政策。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7.1894年7月28日《申報》載:“以我堂堂天朝,幅員之廣大,人民之多,財賦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爾(日本)。爾乃不自量力,輕啟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勢矣?!边@反映當時A.輿論界存在盲目自信心態(tài) B.國人過分夸大洋務運動的成果C.統(tǒng)治者動員民眾策略巧妙 D.清政府死守“天朝上國”觀念【答案】A【解析】《申報》登載的文章認為日本主動向中國發(fā)動軍事侵略是不自量力,可見輿論界存在盲目自信心態(tài),故A項符合題意;“幅員之廣大,人民之多”是中國固有情況,并非洋務運動的成果,故B項不符合題意;《申報》的觀點不是統(tǒng)治者的策略,故C項不符合題意;材料引用的是《申報》的觀點,不是清政府的理念,故D項不符合題意。8.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中說:“中國的戰(zhàn)敗暴露了滿清王朝的腐化與無能,也招來了列強爭相在華割占土地。……他們修建鐵路,設立工廠,開辦銀行,并設立各種各樣的剝削機構?!标P于“中國的戰(zhàn)敗”表述正確的是()A.開放沙市、重慶、上海為商埠B.劃定東交民巷為“使館界”C.侵占中國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D.刺激加劇列強對中國的爭奪【答案】D【解析】根據(jù)“招來了列強爭相在華割占土地?!麄冃藿ㄨF路,設立工廠”,聯(lián)系所學可知,“中國的戰(zhàn)敗”指甲午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戰(zhàn)后中國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馬關條約》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故D正確;《南京條約》開放上海為商埠,A錯誤;《辛丑條約》劃定東交民巷為“使館界”,B錯誤;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俄國侵占中國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C錯誤。9.1885年6月,李鴻章簽訂某條約,承認法國占領越南。這個條約是()A.《尼布楚條約》B.《越南條款》C.《南京條約》D.《馬關條約》【答案】B【解析】《越南條款》是1885年法國強迫清政府訂立的關于結束中法戰(zhàn)爭的不平等條約。由材料“1885年6月”“李鴻章”“承認法國占領越南”,故B項符合題意;《尼布楚條約》是1689年中國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簽定的第一份邊界條約,故A不符合題意;《南京條約》是1842年英國強迫清王朝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故C不符合題意;《馬關條約》是1895年日本強迫清王朝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故D不符合題意。10.1876年,中國首位外交官劉錫鴻在英國親身體驗了歐洲文明的先進性并感慨萬千;1880年劉銘傳奏請修建鐵路,劉錫鴻卻以鐵路會破壞風水“不可行者八,無力者八,有害者九”等理由,反對修建鐵路,據(jù)此推知()A.當時火車安全性能低B.官僚的認識水平影響近代化進程C.洋務派堅持中體西用D.鐵路的建設便利了列強侵略中國【答案】B【解析】劉錫鴻對歐洲文明感慨萬千,但仍然反對中國修建鐵路,由此說明官僚的認識水平對近代化的進程是有一定影響的,故選B項;劉錫鴻反對修建鐵路主要是基于他本身的認知水平,并非由于火車安全性能低和鐵路修建便利列強侵略,排除AD項;火車屬于西方的先進技術,所以反對修建鐵路與洋務派的“中體西用”不符,排除C項。11.標志著19世紀末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狂潮開端的是A.《中法新約》的簽訂B.《馬關條約》的簽訂C.三國干涉還遼D.德國強占膠州灣【答案】D【解析】據(jù)題干“19世紀末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狂潮開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97年德國強占膠州灣,標志著19世紀末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狂潮開端,故D項正確;《中法新約》的簽訂并未引發(fā)列強瓜分中國,故A項錯誤;《馬關條約》的簽訂只是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不是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狂潮開端,故B項錯誤;三國干涉還遼不屬于列強瓜分中國的表現(xiàn),故C項錯誤。故選D。12.19世紀末,帝國主義列強紛紛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中華民族陷入淪為殖民地的嚴重危機之中。下列關于列強及其“勢力范圍”,對應不正確的是()A.俄國——新疆、長城以北B.英國——長江流域大部C.英法共同——云南、兩廣D.日本——福建【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調用所學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結合所學可知,俄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主要在新疆、長城以北地區(qū),英國的勢力范圍主要在長江流域,日本的勢力范圍主要在福建,故ABD項符合史實,故排除;廣西是法國的勢力范圍,云南和廣東是英法共同的勢力范圍,故C項對應不正確,符合題意,答案為C項。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94年8月1日,光緒帝發(fā)布詔書對日宣戰(zhàn)。同日,明治帝亦下詔書對清朝宣戰(zhàn),甲午戰(zhàn)爭正式開始。光緒帝宣戰(zhàn)諭詔為:“朝鮮為我大清藩屬,二百余年,歲修職貢,為中外所共知……倭人無故派兵,突入漢城我朝撫綏藩服,其國內政事向令自理。日本與朝鮮立約,系屬與國,更無以重兵欺壓強令革政之理……倭人渝盟尋釁,無理已極,勢難再以姑容。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集雄師,陸續(xù)進發(fā),以拯韓民于涂炭……”——《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16卷明治帝宣戰(zhàn)詔書為:“……朕茲對清國宣戰(zhàn)……茍不違反國際公法,即宜各本權能,盡一切之手段,必期萬無遺漏……朝鮮乃帝國首先啟發(fā)使就與列國為伍之獨立國,而清國每稱朝鮮為屬邦,干涉其內政。于其內亂,借口于拯救屬邦,而出兵于朝鮮。朕依明治十五年條約,出兵備變,更使朝鮮永免禍亂,得保將來治安,欲以維持東洋全局之平和……”——宗澤亞《清日戰(zhàn)爭》材料二關于甲午戰(zhàn)爭,日本學者們一致認為:“以甲午戰(zhàn)爭為一階段終點的東亞國際關系史就是以東亞舊秩序和西方近代新秩序間之關系為主線發(fā)生并發(fā)展的歷史。”因為有著這樣的認識,即使甲午戰(zhàn)爭被認為是“出師無名”抑或“不義之戰(zhàn)”,日本也會打著“以歐洲文明來更換東亞舊習”的旗號為自己的侵略行為進行洗白?!獙韭∷尽秾賴c自主之間——近代中朝關系與東亞的命運》而中國學者認為早在1887年,日本就制定了《征討清國方略》,目標是“攻占北京,擒獲清帝”。1894年7月25日,日軍海軍在豐島海面偷襲中國運兵船“高升”號,從而發(fā)動了侵朝、侵華的戰(zhàn)爭。因此,甲午戰(zhàn)爭是日本蓄謀已久、經(jīng)過周密準備后發(fā)動的,絕不是有的日本學者說的偶然沖動?!獜埡yi《甲午戰(zhàn)爭與中日關系》韓國官方出版的《韓國史》認為:“甲午戰(zhàn)爭是1894年至1895年中國與日本圍繞著控制朝鮮展開的戰(zhàn)爭,戰(zhàn)爭導致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傳統(tǒng)的世界秩序崩潰,代之而起的是新興的日本成為該地區(qū)的霸主,這是一場在東亞的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戰(zhàn)爭?!薄獙O科志《韓國人怎么看甲午戰(zhàn)爭?》(1)根據(jù)材料一,分別概括中日兩國宣戰(zhàn)的理由。(2)根據(jù)材料二,指出中、日、韓三國史學界對于甲午戰(zhàn)爭的性質各有哪些看法?為什么有很大的不同?【答案】(1)理由:中國:朝鮮是中國的藩屬國,受中國保護;日本強行干涉朝鮮內政,出兵朝鮮,侵犯朝鮮主權。日本:遵照國際法條約,維護東亞和平;朝鮮是獨立自主的國家,清朝出兵是干涉朝鮮的內政。(2)看法:中方:日本蓄謀已久的非正義的侵略戰(zhàn)爭。日方:用近代西方條約和國際法為核心的國際關系體系取代亞洲舊習的戰(zhàn)爭。韓方:中日兩國為了爭奪朝鮮的控制權發(fā)動的戰(zhàn)爭。原因:研究者受各自立場、利益、認識等方面的影響?!窘馕觥浚?)中國理由,據(jù)材料“朝鮮為我大清藩屬……為中外所共知……倭人無故派兵,突入漢城我朝撫綏藩服,其國內政事向令自理”,可得出朝鮮是中國的藩屬國,受中國保護;日本強行干涉朝鮮內政,出兵朝鮮,侵犯朝鮮主權。日本理由,據(jù)材料“茍不違反國際公法”“朝鮮乃帝國首先啟發(fā)使就與列國為伍之獨立國,而清國每稱朝鮮為屬邦,千涉其內政。于其內亂,借口于拯救屬邦,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造板行業(yè)信息化建設與云計算應用考核試卷
- 兔的生理特點與飼養(yǎng)關系考核試卷
- 科技引領下的創(chuàng)新型小學語文教育
- 家具金屬配件自動化裝配考核試卷
- 電力行業(yè)安全文化建設的發(fā)展趨勢
- 眼部腫瘤患者心理支持與護理
- 加強績效評估標準的管理計劃
- 2025年01月2024河南洛陽漢魏故城遺址博物館引進急需短缺專業(yè)碩士研究生4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1
- 樣機開發(fā)合同范本
- 法院收款合同范本
- 水資源保護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 道路清掃保潔-組織機構框架圖、內部分工
- 降水預報思路和方法
- PCB制程漲縮系數(shù)操作指引
- 標準 DB37T 3690.1-2019 液體菌種制備技術規(guī)程 第1部分:香菇規(guī)范
- 2021五年級道德與法治培優(yōu)輔差計劃3篇
- 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課件
- 最新2022年減肥食品市場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預測
- 發(fā)展?jié)h語初級綜合1:第30課PPT課件[通用]
- 馬工程西方經(jīng)濟學(第二版)教學課件-(4)
- 醫(yī)療廢物管理組織機構架構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