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學年第二學期六校聯(lián)合體第二次聯(lián)合調研高一語文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用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材料一:俗語說,世界上不存在兩片相同的葉子,也正說出了性格的千差萬別。每一個人的性格都是一個獨特的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非常復雜,由多種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組合和排列而成,因此也表現(xiàn)出復雜性和差異性。劉再復認為“任何一個人,不管性格多么復雜,都是由相反兩極所構成的”。這種兩極包括動物性和社會性,肯定性和否定性,有善有惡,有真有假,有美有丑,有悲有喜,有剛有柔,有粗有細……任何性格或心理狀態(tài)都是兩極性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進行排列組合的表現(xiàn)。文學作品中塑造成功的人物性格既有美的一面,同時也存在缺陷,難以界定好壞,無法用簡單的詞語來概括殆盡。性格的二重組合,并不是指性格中兩極性的元素簡單相加,而是“雜多歸一”,具有整體性。這種兩極性的元素并不簡單疊加在一起,而是在空間和時間的變化中互相融合、不斷轉化,組成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個體。人的性格并不是靜態(tài)性的,而是通過兩極性的元素不斷斗爭融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性格的二重組合并不是指性格中僅僅存在一組兩極性的內容,而是往往存在多組由具體的性格元素構成的對立統(tǒng)一的內容。由于排列組合方式或形式、比重的不同,會形成千差萬別的二重組合結構。在這種結構中各組性格元素互相依存、互相交織、互相滲透、互相轉化并形成自己的結構層次,使性格呈現(xiàn)出復雜而有序的運動狀態(tài)。不管如何組合,性格中都有一個決定其運動方向的主導因素。說到性格二重組合原理,很多人會誤以為是指每個人的性格中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有美有丑,有善有惡,不可能完全單一。然而這只是表層的、狹隘的理解,只能簡單揭示性格中存在兩重內容。這種表層意義上的二重組合很容易被庸俗化,或作為一種公式照搬套用。而二重組合的深層意義,則是指性格內部深層結構中,即人的內心世界中的矛盾搏斗,以及這種拼搏引起的不安、動蕩、痛苦等復雜情感,強調多種性格元素在性格內部世界中的復雜動態(tài)過程。文學史上有很多具有較高審美價值的典型人物,如賈寶玉、林黛玉、安娜·卡列尼娜、哈姆萊特等,從表象上看,他們的性格是雜多的,從本質意義上看,都是二重組合性格。人物性格深處的動蕩、不安、痛苦、掙扎,深深的矛盾和斗爭正是人物魅力所在。正如歌德評價莎士比亞是“說不盡的莎士比亞”,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萊特、奧賽羅等人物形象難以說盡,深不可測,蘊含著豐富的內涵?!耙磺€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正是因為從哈姆萊特身上體現(xiàn)出的憂郁與延宕中可以聽見他內心世界的掙扎,深沉的思索以及對人類靈魂的拷問,從而產生情感上的顫動,才能產生各種不盡相同、常讀常新的強烈審美體驗。文學作品中熠熠生輝的一些人物形象都具有豐富的個性,具備了人類某些普遍性的情感和特征,因而往往被稱為藝術典型。人物性格的二重組合原理所尋找的道路正是通向個性豐富性的道路,也是通向具有較高審美價值的典型塑造的道路。優(yōu)秀的創(chuàng)作者也許不能完全界定什么是典型,但他們都自覺不自覺地在作品中追求人物個性的豐富性。(摘編自王琪《高中語文教學中二重組合性格人物教學研究》,有刪減)材料二:對人物心靈及其矛盾沖突的描寫,中國古代小說比較薄弱,《紅樓夢》卻取得巨大進步。首先,《紅樓夢》寫出人物心靈深處情感因素與理性因素的真實搏斗。寶釵一方面想把自己塑造成“完美”的淑女形象,這是她真實的社會欲求,但是另一方面,她又是一個有生命的人,她不能擺脫生命賦予的本性。于是兩種欲求便在心靈深處發(fā)生沖突:一方面,作為一個少女,面對著神采飄逸的富貴公子寶玉,產生愛慕之情是很自然的;另一方面,又用理性原則掩埋愛的心跡。在探望寶玉時,她“點頭嘆道:‘早聽人一句話,也不至今日。別說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們看著,心里也疼……’剛說了半句忙又咽住,自悔說的話急了,不覺的就紅了臉,低下頭來”。感情與理性兩股潛流在內心沖突,使人們看到人物心靈深處。其次,作者善于表現(xiàn)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動。寶黛之間的愛情,可謂心心相印,刻骨銘心。然而,他們卻愛得那樣痛苦,那樣哀怨:欲得真心,卻瞞真心,以假意試探,結果求近之心,反成疏遠之意,求愛之意,反成生怨之因。如十九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二十九回“癡情女情重愈斟情”等都是描寫心理活動的杰作。四十五回,寶玉冒著雨去探望黛玉,穿著蓑衣戴著大斗笠,黛玉說:“哪里來的一個漁翁!”寶玉說將來也送黛玉一套,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個,成個畫兒上畫的和戲上表演的漁婆了?!奔爸琳f出來,想與方才說寶玉的話相連,“后悔不及,羞的臉飛紅”,而“寶玉卻不留心”。這里的黛玉說錯了話當然是“無心”,后悔與害羞是“多心”,但這種害羞又包含著她的“有心”。后來寶玉要走了,她勸他拿自己的玻璃繡球燈,千般叮囑寶玉要小心,不要摔了,表現(xiàn)了對寶玉的“關心”,聯(lián)系上面的描寫,表現(xiàn)她的無心,又是平時“有心”的流露。寶玉走后,當夜深人靜時,聽到窗外的竹梢蕉葉之上,雨聲淅瀝,清寒透幕,想到自己沒有父母兄長,婚姻大事無人主張,又不覺滴下淚來,感到傷心。黛玉從無心到多心,多心含有心,后又轉為傷心,心理流程描寫得十分真切動人。(摘編自《中國文學史》袁行霈主編第四卷,《<紅樓夢>的人物塑造》)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任何人的性格都是由兩極性的元素,如善與惡、剛與柔、粗與細等,按照一定的方式組合和排列而成的,它是一個復雜的、獨特的系統(tǒng)。B.性格的二重組合結構,有一組或多組兩極性的元素,這些元素并不是簡單疊加在一起,而是互相融合、不斷轉化,使人的性格具有了動態(tài)性。C.薛寶釵在探望寶玉時“不覺的就紅了臉”與第四十五回林黛玉“羞的臉飛紅”,都是因為她們說的話不小心流露出了心疼寶玉的情感。D.《紅樓夢》第四十五回中,黛玉從無心到多心,多心含有心,后又轉為傷心,真切的心理流程體現(xiàn)了她純真可愛又敏感多情的二重組合性格。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一項是()A.寶釵、黛玉等這些二重組合性格的藝術典型,可以使人產生常讀常新的審美體驗。B.因為人的性格是由兩極相反的元素排列組合而成的,所以,性格是復雜和分裂的。C.如果兩個人的性格元素完全相同,那么他們呈現(xiàn)出的性格和心理狀態(tài)也是一致的。D.個性豐富的文學形象往往有更高的審美價值,而性格單一的文學形象則毫無價值。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A.冷酷的周樸園面對曾經的戀人,面對自己的孩子,有時候也會流露出那么一絲溫情。B.竇娥善良孝順,為了不讓婆婆受酷刑,只能含冤認罪,但她剛毅頑強,又極富反抗精神。C.《百合花》中原本羞澀的新媳婦,莊嚴而堅定地為犧牲的小通訊員擦拭身子,縫補衣服。D.京劇里,紅臉的關羽忠義、耿直、英勇,白臉的曹操奸詐、狡猾、多疑,兩人忠奸分明。4.薛寶釵是《紅樓夢》中塑造得極為成功的一個藝術形象。請結合兩則材料,談談她成為富有魅力的藝術典型的原因。5.西方有句古諺:“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闭埜鶕?jù)材料一的觀點簡析這句話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樹下鐵凝自從兒子去北京念大學,一家人得全力以赴供應兒子每月的開銷,老于連煙都戒了,哪兒還能擠出取暖的煤錢?又過了些時候,老同學項珠珠從省會調至老于的城市,做了這城市的副市長。自此,老于和家人常在電視屏幕上看見她。老于的老婆說,這個女市長和你不是同學嘛,能不能跟市長說說,給咱們找兩間有暖氣的房。老于說,怕不好開這個口。此時全家正吃晚飯,老于盯住女兒的雙手,手腫著,青一塊紫一塊的。再看看孩子的耳朵,也凍了。女兒吃飯卻挺香,不挑食,呼呼嚕嚕地喝粥,喝得臉蛋子通紅。女兒沒寫過詩,自從兩歲時管天上的星星叫大米花之后,再也沒有類似的詩意??膳畠菏菙?shù)學天才,前不久剛參加全省高中組奧林匹克數(shù)學競賽,拿了個第二,回家后她對老于說,她的目標是北大、清華,非這兩個學校不考。明年女兒高中畢業(yè),最關鍵的一年,老于拿什么來支持女兒的關鍵時刻?也許真應該去找老同學項珠珠市長。找找她又有何妨?誰讓她總在電視屏幕上出現(xiàn)呢,誰讓她是這城市的父母官呢,難道老于不是歸她管轄的一個市民么。這么一想,老于心里安定了。老于家中沒有電話,第二天他特意早些上班,趁同事們還沒進教研室,他給項副市長打了電話。電話里的項珠珠很熱情,問老于是不是有什么事找她。這邊老于連連說著沒事,沒事,真沒什么事。聲音挺大,就好像誰說有事誰就是誣陷了他似的。那邊項副市長說有事也沒關系,只要她能幫忙。這邊老于仍高聲堅持說沒事,只是想見面聊聊。這晚老于騎了五十分鐘自行車,從城郊趕到項副市長家。在項副市長溫暖的家中,項珠珠就穿了一件薄薄的開司米圓領衫。老于一下子意識不到這些,他甚至看不見客廳里都擺列了些什么。房間闊大,地板很亮,果盤里的水果鮮美,杯中的綠茶馨香……這些和老于無關,或者,越是置身此情此景,老于便越要使自己的談話配得上這氣氛和這氣氛中的女市長。他于是就談文學。他想起中學時的項珠珠是喜歡文學的,初次把陀思妥耶夫斯基介紹給她的正是他老于。果然,如今的項珠珠對文學仍然保持著并不虛假的愛好,她很輕易地就說出了一大串當代作家的名字和他們的小說,并和老于探討這些作家的作品。老于談著自己的見解,他發(fā)現(xiàn)項珠珠臉上是信服的神態(tài),她的表情使老于很滿意自己,當他滿意自己的時候便也開始焦慮:房子呢?房子的請求他究竟什么時候才能開口呢?他滔滔不絕地講著,卻也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無法對付自己,心中的另一個老于在同他搗蛋。他的話題越是寬泛,他說出房子的可能就越是狹窄;他談話的內容越是高雅,他的房子問題就越是俗不可耐;他越是想說出房子的事,就越是說不到房子上去。他不知道他這是怎么了,他在點點滴滴、一分一寸地折磨自己、槍斃自己,他同情自己又痛恨著自己,可是他必須一直往前講。這時候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走進了客廳,她穿著絨布小花睡衣,睡眼惺忪地依偎進項珠珠的懷里。老于的敘述被打斷了,他有些驚奇地看著項珠珠懷里的孩子。項珠珠笑著告訴老于,她結婚晚,所以孩子才這么小。時間已經十一點了,他的事還沒說呢,可他已經沒有理由再坐下去了。他站了起來,項珠珠也站了起來。以她的經驗和洞察力,會猜出他是有求于她的,于是她又問老于真的沒有別的事嗎?沒有沒有沒有,真的沒有……老于邊擺手邊大步向門口走,叫人覺得你若再問反而是你對他的不禮貌了。項珠珠沒有再問。出得門來,老于的腦子很亂。他解開棉襖領扣,讓冷風吹一吹他那燥熱的心。他推起自行車在便道上走了幾步,站在一棵龍盤槐下。他是來求項珠珠解決兩間帶暖氣的房子的,可他一晚上都說了些什么呀!他不能再將這請求原封帶回家去。他應該說出來,他必得說出來,他鼓動著自己又朝龍盤槐靠近了一點兒,就像夏日里頂著太陽走路的那些人總想鉆到樹蔭里去那樣?,F(xiàn)在他心里好過了一點,仿佛就因為這龍盤槐傘狀的樹冠為他遮蔽了冬夜的燥熱。他于是把這棵樹想成了項珠珠,他對著樹說出了他那難以啟齒的請求。他把滿心的重負卸在了這棵樹下,然后騎車離開了它。老于回到家時,已是夜半時分。他站在院子里沒有立即進屋,因為他發(fā)覺自己又把另一個難以啟齒的請求帶回了家來:他準備請求老婆別讓他去請求。他弄不明白為什么他會一下子不斷地處在請求之中,或許到了他這歲數(shù),誰的日子里都會伴隨著一些這樣或那樣的請求吧。這時老于堅信一年后女兒肯定能考上大學離開家,那么她就會住進學校里有暖氣的宿舍。剩下他和老婆兩人,又有什么對付不了的事呢。日子會好起來的。(節(jié)選自《鐵凝作品集》,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老于為供兒子念大學戒煙,看到成績優(yōu)異的女兒的多處凍傷,他硬著頭皮去找老同學“找兩間有暖氣的房”,體現(xiàn)了他深沉的父愛。B.從事教育工作的老于身上頗有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特點,舉止自制又有傲骨,但這又往往使他遇事遲疑多慮,該出口時難出口。C.“房間闊大,地板很亮,果盤里的水果鮮美……”,項副市長家舒適而陌生的環(huán)境讓老于更加自卑,因而愈發(fā)不敢開口提請市長幫忙的事。D.“請市長幫忙”最后因老于不好意思張口無果而終,但他覺得一切都不可怕,沒有什么對付不了的,未來一定會好起來的。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中插敘女兒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內容,看似閑筆,實則別具匠心,為下文老于決定去找老同學項副市長幫忙做了很好的鋪墊。B.作者運用語言、動作、心理描寫來刻畫老于,如“高聲堅持說沒事”“邊擺手邊大步向門口走”等,顯示出他想掩飾有求于人的心理。C.“越是想說出房子的事,就越是說不到房子上去”,一方面想提出請求,一方面又難以啟齒,集中展現(xiàn)了老于在世俗與精神之間的徘徊。D.老于最后對一棵龍盤槐傾訴的情節(jié),既照應了標題,也體現(xiàn)了他當時的悲傷與悔恨,寄托了作者對知識分子群體生活艱辛的同情。8.老于的心理隨著他去找老同學項副市長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請簡要分析。9.作家謝有順評價鐵凝作品說:“她擅長細致地展示‘善’在這個時代中兩難處境。”請結合文本,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仁宗嘉祐五年五月,召王安石為三司度支判官。安石,臨川人,好讀書,善屬文。曾鞏攜其所撰以示歐陽修,修為之延譽。擢進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秩滿,許獻文求試館職,安石獨不求試,調知鄞縣。起堤堰,決陂塘,為水陸之利。貸谷與民,出息以償,俾新陳相易,邑人便之。尋通判舒州。文彥博薦安石恬退,乞不次進用,以激奔競之風。召試館職,不就。歐陽修薦為諫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辭。修以其須祿養(yǎng),復言于朝,用為群牧判官,又辭。懇求外補,知常州,移提點江西刑獄。與周敦頤相遇,語連數(shù)日夜,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寢食。先是,館閣之命屢下,安石輒辭不起,士大夫謂其無意于世,恨不識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是,為度支判官,聞者莫不喜悅。安石果于自用,于是上“萬言書”,大要以為:“今天下之財力日以困窮,風俗日以衰微,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則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傾駭天下之耳目,囂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自古治世,未嘗以財不足為患也,患在治財無其道耳。在位之人才既不足用,而閭巷草野之間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為常,而無一旦之憂乎!愿監(jiān)茍且因循之弊明詔大臣為之以漸期合于萬世之變臣之所稱流俗之所不講而議者以為迂闊而熟爛者也”上覽而置之。呂祖謙曰:“安石變法之蘊,亦略見于此書。特其學不用于嘉祐,而盡用于熙寧,世道升降之機,蓋有在也?!保ü?jié)選自《宋史紀事本末·王安石變法》)文本二:人習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節(jié)選自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愿監(jiān)茍且因循之弊/明詔大臣為之/以漸期合于萬世之變/臣之所稱流/俗之所不講/而議者以為迂闊而熟爛者也B.愿監(jiān)茍且因循之弊/明詔大臣/為之以漸/期合于萬世之變/臣之所稱/流俗之所不講/而議者以為迂闊而熟爛者也C.愿監(jiān)茍且/因循之弊/明詔大臣為之/以漸期合于萬世之變/臣之所稱/流俗之所不講/而議者以為迂闊而熟爛者也D.愿監(jiān)茍且/因循之弊/明詔大臣/為之以漸/期合于萬世之變/臣之所稱流/俗之所不講/而議者以為迂闊而熟爛者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嘉祐,是北宋時期宋仁宗使用的年號。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年號紀年是漢武帝首創(chuàng)的。B.通判,中國古代的官名之一,多指州府的長官,掌管糧運、家田、水利和訴訟等事項,對州府的長官有監(jiān)察的責任。C.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帝王為祈求天下太平、五谷豐登,每年到郊外祭祀社稷,后來“社稷”被用來借指國家。D.君實,是司馬光的字。古人的名和字是有區(qū)別的,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古人一誕生就起名,十八歲行冠禮后取字。12.下列對選文有關內容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王安石才華橫溢,喜好讀書,擅長為文。曾鞏帶王安石去拜見歐陽修,歐陽修十分賞識王安石,四處為他擴大名聲。B.在任鄞縣縣令時,王安石修筑堤堰,開挖池塘,興辦水利交通事業(yè);他還把谷子借貸給百姓,讓百姓生產出糧食后加些利息償還即可。C.文彥博、歐陽修等人先后向朝廷推薦王安石,王安石一一予以拒絕,因此士大夫們認為他無意于為世所用。D.王安石清楚地知道,他的改革主張在當時會遭到頑固派的非議,但仍然把希望寄托在君王身上,可惜未得到宋仁宗的支持。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故事,秩滿,許獻文求試館職,安石獨不求試,調知鄞縣。(2)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而不見可悔故也。14.請簡要概括王安石向仁宗皇帝上書言事的要點。(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①蘇軾行歌野哭②兩堪悲,遠火低星漸向微。病眼不眠非守歲,鄉(xiāng)音無伴苦思歸。重衾腳冷知霜重,新沐頭輕感發(fā)稀。多謝殘燈不嫌客,孤舟一夜許相依。【注】①此詩作于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十一月,蘇軾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賑濟災荒途中。②行歌,邊行走邊唱歌;野哭,哭于郊外。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寫除夕夜聽到行歌和野哭時的感受,遠處燈火、疏星漸趨暗淡,營造了除夕夜昏暗冷清的氛圍。B.頸聯(lián)起句寫蓋著兩層被子雙腳依舊冰冷,既是寫夜來霜重給身體帶來的感受,也寫出了特定場景下內心的悲涼。C.尾聯(lián)“謝”“嫌”“許”三字皆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深夜孤舟唯殘燈相伴的情景,蘊含了作者的無奈之情。D.全詩以悲情起句,“野哭”“病眼”“苦思”“霜重”“殘燈”“孤舟”諸語,無不充滿冷寂愁郁的色調,望而生悲。16.請結合詩歌前兩聯(lián)簡要概括作者除夜“不眠”的原因。(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8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答司馬諫議書》中駁“生事”時,作者認為“________”是理論根據(jù);“_________”是根本目的。(2)《詩經》中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蔽赫髟凇吨G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達了相同的意思。(3)杜牧《阿房宮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生動地描繪了宮妃們梳洗時倒掉的胭脂香粉使渭河的水不再清澈的畫面。(4)《六國論》中寫齊、趙兩國雖不賂秦也最終滅亡,但蘇洵對齊國“_________”表達不滿,對趙國“________”表示可惜,態(tài)度是截然不同的。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中國人對戲曲的認知,往往從幼年開始,大多與受上代人的影響有關。傳統(tǒng)生活中的廣場、廟會、節(jié)慶場所,現(xiàn)代生活中的劇場、電視、網絡,都成為戲曲駐足心靈的起點,(),最終戲曲成了生活的內容,成了中國人的生活趣味、審美形式,也成了中國人的生命體驗、集體記憶。然而,文藝市場化與大眾文化多元化發(fā)展的趨勢,使得傳統(tǒng)戲曲的觀眾逐漸流失。由于當代新觀念、新審美、新娛樂的映照,使得傳統(tǒng)戲曲瀕臨生存困境與文化誤解。不可否認的是,新一代青年人對傳統(tǒng)戲曲缺乏足夠理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們的戲曲文化教育的缺失,是由于他們的現(xiàn)代生活方式與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差異。這種基于生活轉型而出現(xiàn)的藝術認知落差,讓偏見與誤解相沿已久,直接造成了文化傳承中對戲曲的不自信。戲曲職業(yè)隊伍的不穩(wěn)定,特別是戲曲人才;戲曲受眾群體的邊緣化,特別是青年觀眾的漸行漸遠,都成為戲曲發(fā)展不斷趨于頹勢的形象說明。伴隨著城鎮(zhèn)化的高速推進,戲曲在廣大農村社區(qū)所依存的傳統(tǒng)生態(tài)也已經發(fā)生的變化,戲曲立足于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的諸多環(huán)境已經不復從前,而戲曲適應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諸多條件亦不充分,這些都成為戲曲文化生態(tài)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潛移默化價值連城難以為繼面目一新B.潛移默化不可或缺難以為繼翻天覆地C.言傳身教不可或缺后繼無人面目一新D.言傳身教價值連城后繼無人翻天覆地19.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全球滑靴式分揀系統(tǒng)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民用航空機翼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為他人貸款合同擔保
- 叉車購銷合同模板
- 2025物料購置合同管理操作規(guī)程
- 學校商鋪租賃合同范本
- 提高組織和協(xié)調能力的培訓
- 施工設計合同
- 商鋪租賃合同范本簡單
- 人才招聘中介服務合同模板
- 學校財務年終工作總結4
- 202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康復醫(yī)學治療技術(士)復習題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末達標測試卷(含答案)
- 2024年安全員-C證考試題庫及答案(1000題)
-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同音字歸類
- 高二數(shù)學下學期教學計劃
- 文學類作品閱讀練習-2023年中考語文考前專項練習(浙江紹興)(含解析)
- 第五章硅酸鹽分析
- 外科學總論-第十四章腫瘤
- 網絡反詐知識競賽參考題庫100題(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