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豐臺區(qū)2022-2023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練習高一語文(A卷)(練習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一、本大題共6小題,共20分。閱讀下面兩則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一、書法藝術的產(chǎn)生產(chǎn)生于商代中后期的甲骨文,筆畫均為單線條,瘦挺有力,時露鋒芒。這些最早的漢字遺跡已具備了書法的用筆、章法、結字三要素,奠定了我國書法藝術的基礎,標志著我國書法藝術的產(chǎn)生。商周時期出現(xiàn)的金文或稱“鐘鼎文”,整齊且筆畫粗壯,起筆、收筆及運轉(zhuǎn)比甲骨文圓潤,曲直變化豐富。成熟的金文外形偏長,每字的大小勻稱,各部分講究呼應與配合,從金文遺跡看,書法的藝術性已逐漸豐富起來。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國家分裂、社會動蕩,各諸侯國在不同的藝術追求下,朝著各自的審美趨向發(fā)展,形成了書法藝術百花齊放的局面。如果說甲骨文、金文的主流始終是沿著刀刻、鑿鑄道路發(fā)展,那么,春秋戰(zhàn)國時期,毛筆開始在書法上廣泛應用。毛筆表現(xiàn)力豐富,特別是內(nèi)蘊的筆法技巧,構成了以后中國書法的重要要素──書者的情性、審美趣味、用筆技巧等。從尚存的這一時期的“石鼓”拓片中看,結字比金文有更大的規(guī)律性,筆畫遒勁,結構渾厚,對后代的書法風格影響極大。二、書法藝術的發(fā)展秦統(tǒng)一后,秦始皇下令“書同文”,小篆逐漸普及并成為官方文字。文字的統(tǒng)一,為書法藝術的成熟奠定了基礎。從李斯的《泰山石刻》看,小篆具有字形扁長、筆畫多為弧線、結構復雜的特點,作為官方文字不便速寫。于是,結構較為簡單、筆畫把圓轉(zhuǎn)成方折、便于迅速書寫的隸書應運而生。到了漢代,隸書逐漸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成為官方標準字體,并且進入了定型化時期。漢代隸書筆畫平直,結構簡便,頓挫明顯,適應了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從用筆到結字所形成的風格,既莊重嚴整,又變化多姿。這種字體,上承篆書和古隸,下啟楷書,用筆通行、草。所以隸書在書法藝術上有繼往開來的重要地位。人們在使用文字時,總是希望文字好認一些,寫得簡便一些,尤其在事務急迫繁忙之時更是如此。在由篆到隸的演化中,由于毛筆快寫和筆法發(fā)展的緣故,草書便產(chǎn)生了。隸法解體后,寫得嚴謹些的就成了真書(楷書),寫得奔放些的就成了草書,介乎真、草之間的就是行書。至此,漢字的幾種書寫形式均已產(chǎn)生。三、書法藝術的成熟三國兩晉南北朝是我國書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書法藝術在發(fā)展中形成如下特點:其一,草、楷、行各體已完全成熟,中國書法的技法體系基本形成。三國時期漢字書寫發(fā)展為真書(楷書)階段,一般認為它是漢字發(fā)展史上的正體,是“楷?!?,其字方筆直勢漸占主導地位,橫筆盡量少作或不作燕尾筆勢,撇捺亦不向上挑出并縮短長度。其二,書法走向完全自覺的階段,書法成為社會各階層普遍的欣賞對象。其三,文人有意識地追求書法之美,把書法作為一種藝術實踐活動,并在技法功夫、審美風貌上孜孜以求。書法藝術上出現(xiàn)了帖與碑兩種不同的風格,呈現(xiàn)出婉麗風流和雄奇樸拙的書法藝術境界,尤其是楷書和行書,已達到成熟階段。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唐人激越的胸襟和心態(tài),在書法藝術上體現(xiàn)為灑脫奔逸、恢宏寬博的氣勢。唐代書法藝術成就最高的是楷書,今天仍有“學習楷法從唐入手”的說法,有唐一代我國書法藝術進入全盛時期。四、書法藝術的個性化宋以后,字體已無大的建樹和突破,僅在原有基礎上融入自己的風格,以發(fā)揮個性為主。宋代書法是文人普遍愛好的一項藝術,隨意揮灑的行書尤為盛行,著名的是“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蘇東坡的書法書卷氣極濃,給人以超脫世俗之感。元代書家、畫家集于一身者居多,中國畫有題跋文款即始于元代,這對后世的書法繪畫藝術的影響極為深遠。明人書法基本上為元代書法的延續(xù),沒有大的突破。清代是中國書法史的一個重要轉(zhuǎn)折時期,書壇漸成“帖學”和“碑學”二水分流的局面,導致了書法流派呈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大分化。但是,清代書家們將中國書法藝術兩大傳統(tǒng)較完整地開發(fā)出來,對中國近現(xiàn)代書法藝術的發(fā)展起到了傳承作用。1.根據(jù)文意,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書者性情和用筆的技巧都是中國書法的重要要素。B.文字的統(tǒng)一,使我國古代書法藝術進入了成熟時期。C.文字的演變受時代發(fā)展和現(xiàn)實使用需要的共同影響。D.從整體上看,明清時期的書法藝術較前代少有突破。2.根據(jù)文意,下列推斷不合理的一項是()A.書法的演變體現(xiàn)了漢字筆畫由繁多到簡省的整體趨勢。B.書法的演變體現(xiàn)了漢字筆畫由平直到圓潤的整體趨勢。C.楷書是古代考生最有可能在科舉考場上使用的書體。D.宋代以后,我國的書法藝術進入了個性化發(fā)展時期。3.原文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當?shù)囊豁検牵ǎ〢.百花齊放 B.應運而生 C.繼往開來 D.孜孜以求材料二中國書法作為中國文化精髓的代表,成為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瑰寶,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國書法藝術與中國文化相表里,與中華民族精神成一體。中國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貴和尚中。書為心畫。①就個體而言,書法作品中的筆墨線條,是書者情感的傾訴,心性的抒發(fā),懷抱的展示:《蘭亭序》可見王右軍之飄溢,《祭侄稿》可睹顏魯公之悲憤。②就整體而言,傳承千年的書法珍品,憑借著千姿百態(tài)的線條構建,共同聚集著對中國文化的陳述,對民族精神的彰顯。③拙樸的甲骨文和端嚴的金文,給我們描繪了商周先民卜問上蒼時的虞誠神態(tài)和鐫刻“子子孫孫永保用”時的鄭重神情;中正沉毅的秦刻石,給我們表明了四海之內(nèi)初統(tǒng)于一時,始皇經(jīng)營秦帝國的良苦用心。④《蘭亭序》中的“永”字,體態(tài)端莊,勻稱大方?!坝雷职朔ā笔枪糯鷷姨釤挸鰜韺W習楷書筆畫的方法,也是楷書的基礎。中國書法藝術對中國文化的詮釋深刻而周詳,對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xiàn)博雅而細膩。我們從對中國書法文化的研究中,看到了中國文化中富有生機的精華,更看到了書法藝術中所蘊涵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書法的本質(zhì)在于用一種形象化的符號表現(xiàn)客觀事物的同時著重反映了人的精神世界。遠在西漢,思想家揚雄就已清楚地認識到書法可以表現(xiàn)人的思想感情,“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這一“書為心畫論”的觀點,固然有其片面性,但他說出了書法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和藝術個性。蘇東坡說“書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亂也”。劉熙載也說“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態(tài),總之曰如其人而已”。這些論述都十分精辟的解釋出書法藝術的實質(zhì)是反映人的思想修養(yǎng)、性格氣質(zhì)、情感風度等精神活動。正因如此,千百年來,不僅“字如其人”已成了人人皆知的深層意識,而且“書品即人品”也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tǒng)文化觀。這種最深層意識的心理積淀,不僅決定于個人的時代遭遇,群體的學識修養(yǎng),民族的性格氣質(zhì),還有歷史聯(lián)系的綿延性,文化傳統(tǒng)的繼承性,社會環(huán)境的復雜性;因而,書法作品往往不但被看作是作者精神品質(zhì)的投射,也被看作是一個時代文化發(fā)展的體現(xiàn)。4.文中加點詞的音、形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精髓suǐ鐫刻juān沉毅周詳B.精髓suí鐫刻juān沉毅虞誠C.精髓suǐ鐫刻jùn飄溢虞誠D.精髓suí鐫刻jùn飄溢周詳5.下面句子應放在原文中的位置是()即使是從某個漢字的書寫中,我們也可以體味到書法文化的內(nèi)涵。A.① B.② C.③ D.④6.請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關論述,并結合你對蘇軾的了解,談談蘇軾的書法是如何體現(xiàn)“字如其人”的。二、本大題共8小題,共30分。(一)(24分)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節(jié)選)“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薄俺?!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愿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饼R桓晉文之事(節(jié)選)曰:“鄒人與楚人戰(zhàn),則王以為孰勝?”曰:“楚人勝。”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nèi)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蓋亦反其本矣?今王發(fā)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訴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王曰:“吾惛,不能進于是矣。愿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痹唬骸盁o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7.對加點詞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①宗廟之事,如會同如:或者②明君制民之產(chǎn)制:限制③俯不足以畜妻子畜:牲畜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樹:樹木⑤求也為之語氣詞,表示判斷⑥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訴于王代詞,他們的⑦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連詞,就⑧焉有仁人在位代詞,哪里A.①⑥ B.②⑤ C.③⑦ D.④⑧8.對文段內(nèi)容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求與赤都積極當擔、謙遜禮讓。在治國上,求的目標是“富民”,赤的目標是“知禮”。B.孟子以鄒人與楚人作戰(zhàn)為例,指出只有放棄稱霸企圖,反本而行王道,才能一統(tǒng)天下。C.孟子運用排比手法,描繪了“發(fā)政施仁”后,天下皆有求于王的盛況,打動了齊宣王。D.在齊宣王虛心求教、愿意試行的基礎上,孟子具體地闡述了“保民而王”的施政措施。9.翻譯句子。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季氏將伐顓臾①《論語》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將有事于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②,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笨鬃釉唬骸扒?!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③,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④之內(nèi)也!”【注】①季氏將伐顓臾(Zhuānyú):季氏,季孫氏,這里指季康子;他是魯國大夫,魯哀公的權臣。顓臾,附庸于魯國的小國。②東蒙主:蒙山,在魯東,故名東蒙。魯使顓臾主其祭。③費:季氏私邑,與顓臾相距70里。④蕭墻:這里指魯國內(nèi)部。10.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疾:痛恨B.夫如是,故遠人不服服:制服C.既來之,則安之安:使……安定D.相夫子相:輔助11.下列語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何以伐為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B.且在邦域之中矣若屬皆且為所虜C.則將焉用彼相矣則修文德以來之D.危而不持固而近于費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破中有立,既批駁了季氏企圖吞并顓臾的野心,也闡明了孔子的政治主張。B.第①段的劃線句,從不同角度指出季氏不具備攻打顓臾的理由,可謂鞭辟入里。C.本文多用比喻說理,如用失虎兕、毀龜玉是誰之過比喻求與由對伐顓臾負有責任。D.冉有受孔子責備,推卸自身責任,又為季氏巧言開脫,他對季氏的忠心值得肯定。13.請結合上述三則選文,概括儒家先賢在構建理想社會上有哪些一致的主張。(二)14.閱讀下面《論語》中的文字,回答問題。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保ā墩撜Z·述而》)子曰:“衣敝缊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論語·子罕》)(1)以上章句中包含多個成語,請寫出兩個,并加以解釋。(2)請結合上述章句中孔子對顏淵和子路的評價,概括孔子欣賞的品質(zhì)有哪些。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1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水調(diào)歌頭·過岳陽樓作①張孝祥湖海倦游客,江漢有歸舟。西風千里,送我今夜岳陽樓。日落君山云氣,春到沅湘草木,遠思渺難收。徙倚欄干久,缺月掛簾鉤。雄三楚,吞七澤,隘九州。人間好處,何處更似此樓頭?欲吊沉累②無所,但有漁兒樵子,哀此寫離憂。回首叫虞舜,杜若滿芳洲。【注】①1169年,張孝祥在荊州安撫使任上辭官,本詩作于其歸隱途中。②沉累:指屈原投江。15.下列對本詞的賞析,不正確的是()A.詞人以“倦游客”自稱,飽含其仕宦不順而退歸的疲倦之情。B.“日落”到“缺月”時空轉(zhuǎn)換,表現(xiàn)詞人憑欄久立的意緒。C.“吞”字突出岳陽樓視野開闊,“隘”字點明岳陽樓位居險要。D.“杜若滿芳洲”美景寫樂情,襯托出詞人對未來的美好暢想。16.下列對本詞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是()A.詞上闋描繪詞人登樓所見:日落君山,云氣蒸騰,沅、湘兩岸的草木郁郁蔥蔥,一彎殘月如簾鉤般高掛于天。B.“西風千里”兩句,運用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詞人經(jīng)過漫長旅途,終于到達岳陽樓的感慨之情。C.詞下闋抒發(fā)吊古傷今的情懷,聯(lián)想屈原的政治遭遇和不同流合污的品質(zhì),表達了自己同樣不被重用的幽憤之情。D.“人間好處”兩句,意為人世間的一切好處,都比不上此處景色的美好。詞人直抒胸臆,疑問中不掩贊譽之情。17.這首詞和張孝祥的《念奴嬌·過洞庭》都描寫了“月”的意象。請從描寫手法、營造意境、承載情感等角度,任選兩點,分析兩首詞中“月”這一意象的不同之處。18.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1)子路自信地認為,在“千乘之國,___________,加之以師旅,__________”的情況下,他可以用三年時間完成強軍強國、百姓知禮的目標。(2)《桂枝香·金陵懷古》中,“六朝舊事隨流水,_____________”兩句,感嘆人們未曾吸取六朝歷史留下的教訓。(3)《登岳陽樓》中,詩人因國事艱危而感傷涕零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萬象為賓客”三句,詩人用奇崛的想象寫出愉悅的心境和豪邁的氣度。四、本大題共4小題,共16分。大地的理想傅菲①那年距小雪還有五天,我去橫峰訪友。友人慰留我說,去鄉(xiāng)間走走,有很多好地方。就這樣,我先去了新篁,又不可自抑地去了司鋪、蓮荷、鋪前、港邊、龍門畈。冬雨綿綿,大地始終垂降暮色。我卻義無反顧地扎入?yún)擦帧⒋◣n、田疇之中。②起伏的山巒在靈山腳下形成凹陷的皺褶。葛溪河和岑港河,像大地上兩條被風吹散的飄帶,在叢林間和田疇深處飄忽。村舍里,隱隱傳來犬吠和雞鳴。更遠一些,是綿綿的山巒。開闊的田野沿著葛溪河傾瀉,網(wǎng)狀的田埂勾勒出田野的筋脈。我想起俄羅斯油畫家希施金筆下的《黃昏·雨后》:微紅的夕光溢出大地,條狀的黑云把夕光分割出斑斕的色彩,低洼里的積雨有了銀色,讓人感覺到大地輕輕的晃動,裸露的樹根和腐朽的樹干,一切都是那么古老,稀稀疏疏的樹葉透出幾分祥和又哀哀的冷色,灰藍的天空像一塊布片蓋在樹林之上,一只小鳥站在高高的樹梢,守著孤獨的曠野。③在去港邊的路上,因為車子出了故障,停在一個村子里換胎。我一下車,便被村子迷住了。池塘里,不時有魚兒撲出水花。青翠的竹林在村舍間,洶涌。雨絲從竹葉滴下來,油亮。村外,是疏朗的菜地和淺青色冬田。鵝毛絨一樣的青草,在冬田里,多了一份人煙氣息。矮山岡的菜地,把山地分出層梯級,矮山岡看上去像一座偃臥的雕刻品。我到了村口,瞬間恍惚:路邊兩排柳樹,柳枝垂下來,可以想見的是,春風一日暖一日,迎春花還沒完全炸開花苞。柳枝芽細細地發(fā)青,枯黃的枝條水腫似的發(fā)脹,轉(zhuǎn)青,樹根的苔蘚往上爬,淌出水漬。山櫻花在山間飄蕩著白雪般的花瓣,柳條葳蕤,暖風和面,進村的人不自覺地唱起了歡快的歌謠。村前是幾千畝的田畈,在一個平面上攤開,細雨中,素凈、灰白的稻茬像是另一種古老的時間。④在司鋪,探訪過山中村莊搬遷后的生活遺址,車上了王家塢水庫壩堤,便沿山邊草徑步行。許是暖秋吧,杜鵑又有了一次花期,零星地點綴在萁蕨等地衣植物之上。雛菊在山崖下,金黃耀眼。雛菊迎霜,霜凍越寒,花也越綻。水面有白鷗幾只,翩翩翔舞。明末清初散文大家王猷定在《螺川早發(fā)》詠道:“月落秋山曉,城頭鼓角停。長江流遠夢,短棹撥殘星。露濕鷗衣白,天光雁字青。蒼?;厥淄T酪还峦??!柄t至雁離,是旅人孤獨、人生無常的隱喻。白鷗是遷徙的鳥,但鮮有來中國南方越冬。早年,我還是孩童時代,在饒北河,倒常見,棲息在河灘的楓楊樹上,覓食魚蝦蝸牛螺螄。時隔三十多年,此次回到家鄉(xiāng),才又見到白鷗。它是遠去的舊時光,再次帶給我。它像一團白雪,熾燃山野。⑤步行約三華里,到了廢棄的村子。村子餡子一樣包在山坳里,竹林和油桐樹在屋后發(fā)出嗚嗚嗚嗚的風聲。小路鋪滿了落葉和腐爛的植物枝干。幾棵柚子樹掛著澀黃的柚子。山澗在荒草遮掩的溝渠里,叮叮咚咚。有幾間瓦屋已然倒塌,成了頹圮。外村借地種菜的農(nóng)人,把山田墾出來,種上了時鮮菜蔬,大部分的山田還剛剛下了秧苗。山田沿山壟,梯級延伸??上В覜]看到打秧苗的農(nóng)人。我估摸這個農(nóng)人在年輕時,可能是做木匠活的,菜種在一條線上,像一個棋盤,每塊菜地從山田里墾出來,像豆腐箱里壓出來的豆腐塊。他不是木匠也該是鄉(xiāng)村畫師。用美學眼光去審視從事平凡之物的人,他們是最精細的人,也是陶醉于生活的人,從俗至雅,乃生活大師。⑥多褶的群山,向北堆疊。橫峰北高南低,群山漸漸低緩,消失,有了丘陵地帶和蓮荷小平原??v橫的河汊掌紋般密布,村舍被河流串起來,如一條藤蔓上的牽牛花。眾河穿境而過,注入信江,匯入浩渺的鄱陽湖。發(fā)源地同屬靈山山脈。靈山像一列巨型火車,由東向西呼嘯奔馳。⑦水是大地的精魄,畜養(yǎng)精魄的是黃源水庫。在姜家畈村后山,一座水壩攔截了一條逼仄的山塢。冬雨后的水霧在山際洇散,水綠得烏亮,山影被風吹出細密多皺的波紋。山巒如眉,青黛的天空呈圓拱形。水和植物混合的氣息,從水面涌過來,一下子把人裹起來。我甚至如是想:在春天,在水庫邊站立一天,人會和豆芽一樣,破殼發(fā)芽,抽枝發(fā)葉。黃源水庫往左右兩條山壟伸進去,像兩條岔開的腳。翻過山,便是葛文化發(fā)祥地葛源了。葛源的千畝高山梯田,又是另一番景象。梯田沿山修筑,田埂是不規(guī)則的弧形,水映藍天,像翻卷的大海。野花蔥郁。初冬的楓樹、山毛櫸、梓樹、欒樹、青桐、漆樹,和竹林迎接了大地的白霜,野刺梨長出了甜蜜蜜的漿果,山間紅遍,到了春天,千畝梯田會是層層疊疊的花海。⑧鄉(xiāng)友告訴我,在梧桐畈將種植千畝荷花,在司鋪無人耕種的丘陵地帶將建一個大型野生動物園。鄉(xiāng)人都充滿了期待和興奮。這是一個貼近大地的構想,一個有呼吸的構想。有此構想的人,是一個有大地情懷赤子之心的人。我們該把大地應有的東西還原給大地,各俊其美,各顏其色,各悅其聲,各奪其目,各味其果。⑨友人的一次慰留,我自己也沒料到,兩個星期內(nèi)竟然四次去橫峰。去了橫峰,我深深自責自己是一個淺薄的人,對身邊的大地是那么的無知。我們需要一次次去投奔大地,像雨一樣,去熟悉大地的細胞、臟器、骨骼、血液、筋脈。大地是我們的父母,是我們的胞衣,也是我們的搖籃和眠床。任何時候,我們站在大地面前,都是初洗的嬰孩。1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在叢林間和田疇深處飄忽飄忽:時隱時現(xiàn)B.開闊的田野沿著葛溪河傾瀉傾瀉:順勢鋪開C.青翠竹林在村舍間,洶涌洶涌:搖曳而充滿生機D.我到了村口,瞬間恍惚恍惚:失去方向的迷茫20.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②段中作者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表現(xiàn)出畫作的優(yōu)美和對它的喜愛之情。B.第③段多用富有表現(xiàn)力的動詞、形容詞,展現(xiàn)出景物的盎然生機和詩情畫意。C.第⑤段寫了山田的美感,與第⑧段構想山村的發(fā)展相照應,引出下文的慨嘆。D.第⑦段中的句式長短錯落有致,整段文字節(jié)奏明快,語言清新,富有美感。21.請簡要分析第④段中引用古詩詞的作用。22.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概括。五、本大題共3小題,共65分23.
(1)填在橫線上的語句順序最合理的一項是()仲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石油批發(fā)企業(yè)財務風險防范考核試卷
-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習作《游-》精美課件
- 2025全面合同租賃手冊
- 水彩花草樹木教學課件
- 2025職員借用合同協(xié)議書
- 2025屆廣東省深圳市高三二模歷史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合同法疑難點睛:常見合同法律問題解析
- 2025年的上海合同范本
- 2025中介服務合同書
- 2025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課標考試模擬試卷附參考答案 (兩套)
- 仁愛版初中英語單詞表(默寫版)
- 企業(yè)防滲漏標準做法案例庫圖文豐富
- Unit 2 Listening and talking -高中英語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 醫(yī)院分娩記錄單
- GB/T 17872-1999江海直達貨船船型系列
- GB/T 12027-2004塑料薄膜和薄片加熱尺寸變化率試驗方法
- 中醫(yī)手診培訓資料課件
- 消防主機運行記錄表(標準范本)
- 應急處置措施交底
- Q∕GDW 12154-2021 電力安全工器具試驗檢測中心建設規(guī)范
- 第四章 金融監(jiān)管(商業(yè)銀行管理-復旦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