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測試卷(典型題)_第1頁
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測試卷(典型題)_第2頁
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測試卷(典型題)_第3頁
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測試卷(典型題)_第4頁
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測試卷(典型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測試卷及答案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我縣素有“螢石之鄉(xiāng)”美譽,螢石蘊藏量為全國各縣之最,是全國最早開采和利用螢石的地區(q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武義螢石那么多我們可以私自開采B.螢石石礦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C.巖石和礦物開采之后不可能再生,因此要合理保護和利用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土壤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B.土壤里只有沙礫、沙、黏土C.土壤對我們?nèi)祟惙浅V匾?,因此要保護和合理利用3.東東通過查閱資料知道風仙花的生長習性是喜陽光,怕濕,耐熱不耐塞,喜向陽的地勢和疏松肥沃的土壤。由此他推測,鳳仙花適宜種植在(

)中。A.肥沃的沙質(zhì)土B.肥沃的黏質(zhì)土C.貧瘠的壤土4.巖石的(

)可以告訴我們其形成的年代。A.顏色B.硬度C.化學成分5.在觀察巖石和礦物的方法中,錯誤的是(

)。A.刻畫礦物區(qū)別礦物的硬度B.用眼睛觀察邊緣推測透明度C.用嘴嘗巖石的味道二.填空題(共5題,共26分)1.土壤中顆粒最大的是(

),其次是沙,最小的土壤顆粒是(

)。2.所有的巖石都是由一種或幾種(

)組成的,我知道的巖石名稱有(

)、(

)、(

)等。3.根據(jù)土壤的滲水性可以把土壤分為(

)、(

)和壤土。4.土壤可以按照顆粒大小分成(

)、(

)和(

)三類。5.土壤剖面由(

)、下層土、基巖碎屑和(

)組成。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巖石都是由三種礦物組成的。(

)2.頁巖內(nèi)常有化石。(

)3.玻璃反光比金屬弱。(

)4.最小的土壤微粒是粉沙。(

)5.巖石的薄片可以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從而幫助人們更準確地判斷巖石種類。(

)四.連線題(共2題,共10分)1.請將觀察方法與礦物的特征用線連起來。在瓷板上畫

用手電筒照

用手觸摸

用小刀等刻光澤度

光滑度

硬度

顏色2.將觀察土壤時運用的各種材料與相應用途連起來。牙簽

放置干土壤便于觀察放大鏡

把已經(jīng)捻碎的土壤顆粒分開透明杯

用它仔細觀察顆粒的大小與微小細節(jié)小棒

攪拌水中的土壤白紙

土壤和水混合的容器塑料袋

盛放采集回來的土壤五.簡答題(共5題,共25分)1.我們?yōu)槭裁匆Wo巖石、礦物、土壤等自然資源?2.沙質(zhì)土、黏質(zhì)土和壤土分別有什么特點?3.日常生活中,人們的哪些行為會破壞土壤?(至少寫三點)4.根據(jù)觀察和實驗,你認為土壤是由什么組成的?

5.如果搜集到一塊不知道種類的巖石,我們通過哪些方式來觀察它的特征?這些觀察可以知道它的哪些特征?六.綜合題(共2題,共26分)1.科學課上,我們準備了一些土壤,開展了研究實驗。(1)把土壤放在手上捻一捻,感覺到土壤濕濕的,說明土壤中有________。(2)把水倒入裝有土壤的燒杯里,發(fā)現(xiàn)有氣泡冒出來,說明土壤中________。(3)攪拌水中的土壤發(fā)現(xiàn),水面漂浮著一些枯枝爛葉和小動物的殘骸,將來它們會變成土壤中的________。(4)靜置一段時間以后,我們發(fā)現(xiàn)土壤出現(xiàn)了________現(xiàn)象。最下層的巖石顆粒是________,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以下土壤中的成分,用肉眼直接觀察,有可能看不見的是(

)。A.動植物殘骸

B.沙礫

C.黏土(6)土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實驗結(jié)束后,我們應將燒杯中的土壤(

)。A.倒在花壇里

B.倒在垃圾桶里

C.倒在水槽里2.礦物研究。李麗在野外撿到一塊不知明礦物,拿到科學課上與同學研究。(1)我們可以從礦物表面的顏色、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研究。(2)用指甲刻畫,發(fā)現(xiàn)可以刻畫出痕跡,說明它的硬度是_____。(3)這塊礦物外部是淺黃色的,有同學開玩笑說是不是金礦呢?為了進一步研究,李麗把礦物放在白色無釉瓷板上摩擦,這是為了觀察它的______。無釉瓷板上留下的痕跡呈黃白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C2.C3.A4.C5.C二.填空題1.沙礫(小石子);黏土2.礦物;花崗巖;大理巖;砂巖3.沙質(zhì)土;黏質(zhì)土4.沙質(zhì)土;黏質(zhì)土;壤土5.表層土;基巖三.判斷題1.×2.√3.√4.×5.×四.連線題1.2.五.簡答題1.巖石和礦物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也是人們生產(chǎn)生活的寶貴資源。這些資源被開采后,就不能再生了,因此我們要好好保護、合理利用巖石和礦物。土壤為我們提供了食物,還為人和許多生物提供生存家園,就不能再生了,因此我們要好好保護、合理利用巖石和礦物。2.①沙質(zhì)土:顆粒大,空隙大,土粒粗糙。②黏質(zhì)土:顆粒小,空隙小。③壤土:顆粒大小適中。3.噴灑農(nóng)藥;拋撒垃圾;開山毀林;亂丟廢舊電池等等。4.土壤是沙礫,沙、黏土、腐殖質(zhì)、水和空氣等物質(zhì)的混合物。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