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環(huán)江縣2022-2023學年上學期期末檢測試題卷七年級歷史一、單項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各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1.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人類是()A.元謀人 B.北京人 C.山頂洞人 D.藍田人【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是約170萬年前的云南元謀縣元謀人,A項正確;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70—20萬年北京周口店龍骨山,排除B項;山頂洞人生活在距今約3萬年左右的北京周口店龍骨山,排除C項;藍田人距今約70萬年到115萬年,排除D項。故選A項。2.有關黃帝、炎帝的傳說,不正確的是()A.炎帝教民開墾耕種,種植五谷和蔬菜B.炎黃結成聯(lián)盟后,共同戰(zhàn)勝了蚩尤部落C.黃帝發(fā)明弓箭和指南車D.炎黃聯(lián)盟在長江流域生活、繁衍,并逐漸形成為華夏族【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炎黃聯(lián)盟在黃河流域生活、繁衍,并逐漸形成華夏族,故D符合題意;ABC均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D。3.商朝國君中,生性殘暴并最終導致商朝滅亡的是()A.夏桀 B.商紂王 C.周厲王 D.周幽王【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商紂王是商朝最后一個國王,他對外征伐,耗費國力,同時修筑豪華宮殿,對百姓征收繁重的賦稅,還施用酷刑,殘害百姓。最終導致商朝的滅亡,B項正確;夏桀是夏朝最后一個國王,排除A項;周厲王屬于西周,公元前841年,周厲王與民爭利,引起“國人暴動”,排除C項;周幽王屬于西周,排除D項。故選B項。4.“工匠精神”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極致.追求品質的精神,造就了如圖兩件絕世青銅精品。它們鑄造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青銅文化是中國先進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xiàn),商周時代,青銅鑄造進入繁榮時期。商朝的青銅器制造規(guī)模大,技藝精湛,品種多,圖中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大的青銅器,四羊方尊造型奇特,是商朝燦爛輝煌的青銅文明的代表,是青銅器中的精品。B符合題意。由此可知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5.春秋時期最顯著的政治特點是()A.周王室中興,王權加強 B.諸侯國日益減少,七雄紛爭C.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 D.周王號令天下,諸侯臣服【答案】C【解析】【詳解】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我國進入春秋時期,周王室的統(tǒng)治勢力大減,直接管轄的地區(qū)僅在洛邑一帶。周王雖然名義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無力控制諸侯,諸侯國勢力崛起,不再聽從王命,諸侯競相稱霸。故選C;A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B是戰(zhàn)國時期的情況,排除;D是西周時期,排除。6.“東流不盡秦時水,潤澤天府兩千年”,這幅對聯(lián)贊美的是我國古代哪一項著名工程()A.都江堰 B.長城 C.大運河 D.趙州橋【答案】A【解析】【詳解】都江堰是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兩千多年來一直發(fā)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A項正確;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事,不是灌溉工程,排除B項;大運河是隋朝開通的溝通南北的大動脈,排除C項;隋朝的趙州橋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橋,排除D項。故選A項。7.閱讀小明同學繪制的中國歷史朝代(時期)更替示意圖(局部),其中空白處應該是()A.夏朝 B.商朝 C.戰(zhàn)國 D.東漢【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依據所學知識,我國奴隸社會先有夏朝,后有商朝。西周滅商,后又被東周取代。東周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先春秋后戰(zhàn)國。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8.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中寫道∶“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毕铝嘘P于“秦皇漢武“共同點的敘述正確的是①推動了大一統(tǒng)的局面的形成與發(fā)展②開創(chuàng)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③在幣制方面有重要舉措④推崇儒家學說⑤反擊匈奴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秦始皇與漢武帝都促進了大一統(tǒng)國家的發(fā)展,故①項正確;在發(fā)行貨幣上,秦始皇發(fā)行了秦半兩,漢武帝發(fā)行五銖錢,故③項正確;在建國之后,秦始皇修建長城抵御匈奴,派遣30萬大軍駐扎塞北。漢武帝在位期間,組織多次大規(guī)模戰(zhàn)爭,進攻匈奴,把匈奴的有生力量消耗了大部分,逼迫匈奴遷徙,故⑤項正確;故C符合題意;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開創(chuàng)是秦始皇,故②項錯誤;秦始皇是焚書坑儒,只推崇法家學說,故④項錯誤;故ABD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9.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短命的封建王朝。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A.秦的暴政 B.楚漢之爭 C.巨鹿之戰(zhàn) D.大澤鄉(xiāng)起義【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沉重的賦稅,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刑罰殘酷(嚴苛的法律),秦二世的統(tǒng)治更加殘暴。A項正確;楚漢之爭是西楚霸王項羽、漢王劉邦兩大集團為爭奪政權而進行的一場大規(guī)模戰(zhàn)爭,排除B項;巨鹿之戰(zhàn)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后期各諸侯義軍也參戰(zhàn))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巨鹿(現(xiàn)屬邢臺市平鄉(xiāng)縣地區(qū))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zhàn)性戰(zhàn)役,排除C項;大澤鄉(xiāng)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平民起義,排除D項。故選A項。10.東漢中期以后,中央政權的典型特征是()A.地方豪強獨霸一方 B.朝中大將篡奪皇位C.外戚宦官交替專權 D.農民起義風起云涌【答案】C【解析】【詳解】東漢中期以后,政治統(tǒng)治突出特點外戚宦官交替專權。東漢前期,亦即光武帝、明帝、章帝時期,皇帝本人能夠控制國家的政治權力。但進入東漢中期以后,從和帝開始,東漢政權內部,出現(xiàn)了外戚、宦官輪流把持國家最高權力的局面。這種情況,貫穿于整個東漢中后期的歷史,成為東漢政治史的一個重要特點,C項正確;地方豪強獨霸一方,不屬于中央政權的典型特征,排除A項;東漢中期以后,出現(xiàn)了外戚、宦官專權的局面,并非朝中大將篡奪皇位,排除B項;農民起義,不屬于中央政權的典型特征,排除D項。故選C項。11.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歡迎宴會上說:“2000多年前,我們先輩們就是懷著友好交往的樸素愿望,開辟了古絲綢之路,開啟了人類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時代……”“古絲綢之路”開通于()A.秦朝時期 B.西漢時期 C.東漢時期 D.三國時期【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以長安、洛陽為起點,經甘肅、新疆、中亞、西亞,并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陸路絲綢之路”,故選B。【點睛】12.下列圖示中能正確反映我國歷史上“三國鼎立”局面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20年,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廢掉漢獻帝,自立為帝,國號魏,定都洛陽。221年,劉備也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222年,孫權稱王,國號吳,定都建業(yè)。三國鼎立的局面完全形成。其中曹魏在北方,蜀漢和孫吳分別在西南、東南。所以D符合題意;故ABC位置排列不對,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13.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曾經統(tǒng)一過北方的少數民族是()A.匈奴、羯 B.氐、鮮卑 C.匈奴、羌 D.鮮卑、羌【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聯(lián)系已學知識可知376年,前秦滅前涼統(tǒng)一北方。到苻堅淝水之戰(zhàn)失敗以后,384年慕容垂建立燕以及姚萇建立后秦北方再度分裂。苻秦為氐族建立的政權。436年,北魏滅北燕再次統(tǒng)一北方。直到523年六鎮(zhèn)起義之后,524年孝武帝奔長安依宇文泰,高歡入洛陽另立孝靜帝遷都鄴,從此北方分裂為東西魏。北魏為鮮卑拓跋部建立的國家。所以B項正確;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匈奴、羌建立的政權沒有統(tǒng)一過北方,排除ACD項。故選B項。【點睛】14.魏晉南北朝時期,(福建)晉江流域得以開發(fā)最主要原因是()A統(tǒng)治者實行仁政 B.社會比較穩(wěn)定C.北方人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 D.自然條件優(yōu)越【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課本所學,北方地區(qū)的戰(zhàn)亂,導致北方人口的大量南遷,西晉末年以后,上百萬北方人口的南遷,充實了江南地區(qū)的勞動力,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補充了勞動力,是促進了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的主要原因。C項符合題意;南方政權的一些統(tǒng)治者推行勸課農桑、獎勵耕織、安撫流民、興修水利等有利于農業(yè)發(fā)展的政策;南方的戰(zhàn)爭多為統(tǒng)治階級內部,為經濟發(fā)展保持了一個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南方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huán)境,提供了發(fā)展農耕經濟的巨大條件。但都不是主要原因,AB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C。15.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A.《三國志》 B.《漢書》 C.《春秋》 D.《史記》【答案】D【解析】【詳解】試題分析:根據題干中的“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結合所學可知,司馬遷撰寫的《史記》。它體例完備,史料翔實,敘事簡潔,文筆生動,成為后世編寫史書的典范,他寫史的風格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后被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其他三項與題干不符,故選D項。點睛:本題主要考查秦漢時期的文化。掌握住司馬遷《史記》的歷史地位和魯迅對《史記》的評價即可,難度不大。二、非選擇題(本大題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16.閱讀下面圖片,回答問題。(1)請分別說出圖1和圖2的房屋名稱。圖1是:;圖2是:。(2)居住在圖1房屋中的居民種植的糧食作物是什么?使用什么石器?稱為什么時代?(3)居住在圖2房屋中的居民叫什么居民?種植的糧食作物是什么?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4)中國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樣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1)半地穴式房屋干欄式房屋(2)粟磨制石器新石器時代(3)河姆渡原始居民水稻長江流域(4)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不同【解析】【詳解】(1)根據圖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半坡原始居民住的半地穴式圓形房屋,半地穴式圓形房屋,房子主體一半埋在地下,房頂用秸稈草搭起,防風防寒,屋內有灶炕,供炊煮和取暖用。因此,圖一是半地穴式圓形房屋。根據圖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干欄式房屋以木樁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分為兩層,上面住人,下面養(yǎng)牲畜,通風防潮。因此,圖二是干欄式房屋。(2)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在陜西西安東部半坡村一帶,考古學者發(fā)現(xiàn)了一處大型的原始聚落遺址。這處遺址距今約六千年,定名為半坡遺址。半坡人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會種粟。使用磨制石器的時代稱為新石器時代。(3)根據圖二“干欄式房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一帶,考古學者發(fā)現(xiàn)了一處大型的原始聚落遺址。這處遺址距今約七千年,定名為河姆渡遺址。河姆渡原始居民會種植水稻;他們生活在長江流域。(4)根據圖一、圖二及上述分析結合所學知識,七八千年前的長江流域,氣候溫暖濕潤,雨水充沛,因此,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干欄式房子分為兩層,上面住人,下面養(yǎng)牲畜,通風防潮;五六千年前的黃河流域。氣候寒冷干燥,特別是冬天,北風更加寒冷,因此,半坡原始居民住的半地穴式的房子,屋內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用。由此可知,中國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樣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人們生活區(qū)域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不同。17.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思想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思想的解放能推動社會進步。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思想的自由競放】材料一:春秋戰(zhàn)國間學派繁茁,……其實卓然自樹壁壘者,儒墨道法四家而已?!簡⒊断惹卣嗡枷胧贰贰舅枷氲囊恢Κ毿恪坎牧隙撼家詾橹T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摘自《漢書·董仲舒?zhèn)鳌贰舅枷氲呐欣^承】材料三:要認真汲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闡發(fā)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為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1)結合所學,材料一中戰(zhàn)國時期“學派繁茁”的局面是什么?分別列舉梁啟超中所說“儒墨道法”四個學派的代表人物各一人。(2)材料二中的“臣”是誰?他提了什么建議,用準確的詞句概括這個建議。(3)材料三說明習主席號召學習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目的是什么?如今我國的治國理念是“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這兩個治國理念分別來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國哪兩位思想家?【答案】(1)局面:“百家爭鳴”。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道家:老子、莊子。法家:韓非子。(各答出一個即可)(2)“臣”:是“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3)目的: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為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思想家:韓非(韓非子)和孔子?!窘馕觥俊拘?詳解】局面: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一中戰(zhàn)國時期“學派繁茁”這一局面,歷史上稱為“百家爭鳴”;代表: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道家:老子、莊子。法家:韓非子。【小問2詳解】人物:由材料“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可知,“臣”是“董仲舒”;建議:他提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小問3詳解】目的:由材料“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為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可知,習主席號召學習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目的是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為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思想家:韓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強調依法治國;孔子主張為政以德。“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這兩個治國理念分別來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韓非(韓非子)和孔子。18.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曾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材料二:“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辈牧先骸霸副菹铝钪T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實為其國,必稍自弱矣?!辈牧纤模海?)材料一中“商鞅變法”開始于哪一年?商鞅主持變法得到了誰的支持?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有什么品質?(2)材料二中國家最高統(tǒng)治者稱為什么?秦朝創(chuàng)立的一項政治制度,并為后代所沿用實行,開創(chuàng)了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這是什么制度?(3)材料三是誰給漢武帝的建議?為此,漢武帝實行了什么措施?(4)材料四是漢初的幾位有作為的皇帝。他們?yōu)榱朔€(wěn)固政權和穩(wěn)定社會形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到漢文帝和漢景帝時出現(xiàn)了什么局面?(5)有人說“秦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說他是暴君,你眼中的他是個什么樣的人,說出理由。【答案】(1)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公平無私,不畏權貴,不徇私情等。(符合題意即可)(2)皇帝??たh制。(3)主父偃。推恩令。(4)文景之治。(5)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理由:①他重用人才,統(tǒng)一六國,結束戰(zhàn)亂,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順應了歷史的潮流,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②他開創(chuàng)中央集權制度,推行郡縣制,③統(tǒng)一文字貨幣度量衡,④北擊匈奴,④修建靈渠,維護了封建國家的統(tǒng)一,有利于封建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發(fā)展,對后世有深遠的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份餐飲廢棄物處理承包協(xié)議3篇
- 2025版挖掘機械銷售代理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哺乳期離婚雙方子女保險權益轉移協(xié)議2篇
- 2024證券公司與其合作方之間國際證券交易合同
- 二零二五版領養(yǎng)未成年人監(jiān)護責任協(xié)議參考4篇
- 二零二五版園林景觀木工施工合作協(xié)議4篇
- 二零二五版合伙房產買賣合同及配套裝修設計服務6篇
- 2025年度特種運輸服務買賣合同安全與時效承諾
- 2025版彩禮退還與婚姻解除條件及財產分割協(xié)議書范本3篇
- 基于2025年度規(guī)劃的文化園區(qū)停車場建設與運營合同3篇
- 柴油墊資合同模板
- 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聯(lián)考數學試題
- 城市作戰(zhàn)案例研究報告
- 【正版授權】 ISO 12803:1997 EN Representative sampling of plutonium nitrate solutions for determination of plutonium concentration
- 道德經全文及注釋
- 2024中考考前地理沖刺卷及答案(含答題卡)
- 多子女贍養(yǎng)老人協(xié)議書范文
- 安踏運動品牌營銷策略研究
- 彩票市場銷售計劃書
- 骨科抗菌藥物應用分析報告
- 支付行業(yè)反洗錢與反恐怖融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