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情態(tài)動詞總結
I情態(tài)動詞的特征:
1.本身有詞義。
2.不能獨立作謂語。
2.后接動詞原形一起構成謂語。
3.不隨人稱和數的變化。
情態(tài)動詞各自的基本意義及用法:
1.與用法
對比點
1、表“能?I't
力”
2、表“許a.I
可”
't??
3、“懷疑”
?
1.代替,表示語氣更為婉轉。
.I?
4、與
,I
區(qū)別
2.(能夠)(僅表能力時),但表示一番努力后,
才能做得到,且有更多的時態(tài)。
2與用法
對比點
1.表“詢I????(I-?)
I????(I????)
問”(但比用更客氣)
2.表“允
?
許”(與相呼應)
3.表“可rm:.
能”“或?
許”
1.I…?的答語。RzE:,?
2.可表示期望或祝愿否定:,'t不行
注:!(語氣強硬)
3.()用于目的狀語,或,'d.
從句。
3.與用法
對比點
(主觀看法)必須;沒
(客觀需要)不得不,有
1.表“必有過去式,可用于間接
多種時
須”引語中。
態(tài)。's,'t.
I
I-?,.(f)?
2.疑問
,''t?
句
(不必)'t.
4.與用法
對比點
L情態(tài)動
詞原形?
('t).
1)否定I'm?
?
式,?
,'t.
2)疑問I.(固定用法)
式
2.實義V.
1)肯定式Ct).
2)否't().,I?
定式?
3)疑,'t
問式
3.
表示過去't,.(她沒有參加)
沒必要做
5.與用法
對比點
表勸告、建議“有責任有必要”做某事
1、表“應
's.
該”
2、表”估“非常可能”的事,可譯
計”?為“總應該”
9?
1)還可在虛擬語氣中的使用
2)注意:的疑問式及否定式
注:
?,I.,'t.
否定式:'t(不說)反疑問句:'t?
6.與用法
1.詢問對方的意思或向對方
1.征詢對方意見或請求指不,提出要求:
用于第一、三人稱:I()…?()-???'t????
0,?,?...?(替代更客氣)
I()?'t?你不去看電影嗎,I
I.不,我想去。
2.表小說話人的懸愿有叩
2.表示“意志”“意愿”,用于
令,,“警告,,”強制,,“允諾”“決
各種人稱:
心”等,用于第二、三人稱。
I't't.
I().
我不會做任何你不喜歡的事。
我叫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
表示過去時間的“意志意愿”
一定要竭盡全力來拯救這艘
夏洛克先前是不肯要錢的。
船。
7.與用法
1.只表示過去動作的重復,有
1.表示過去的動作、狀態(tài),重
明確的時間狀語。
在與現在情況的對比,不一定
I.
要有時間狀語。
2后只接表動作的動詞,不接
Ia,I.
表認識或狀態(tài)動詞
2.表示過去的習慣有時可互換:
3.表示過去的次數時,不能使用:
(V)
(X)_/.
注:的否定式:'t或't('t也可寫作't)
疑問式[?{,t?
?'t?
情態(tài)動詞表推測:
1.大多數情態(tài)動詞(除表'能力、許可、意志'外),都可以表示推測,
其程度有差異。
按可能性程度的高低排列為:_>>>>
完全肯定完全可能很可
能
可能有可能
2.區(qū)分情態(tài)動詞的否定含義:或許不、可能不可能不't不可能
't不許、禁止't不應該't不必
3.情態(tài)動詞表推測具體運用:情態(tài)動詞可以對現在、進行、過去推測。
S主+情態(tài)動詞++對“性質”“特征”的推測
S主+情態(tài)動詞++n對“職業(yè)”“事物”的推測
S主+情態(tài)動詞+動詞原形對經常性行為的推測
S主+情態(tài)動詞++對進行著的行為的推測
S主+情態(tài)動詞++對過去的行為的推測
情態(tài)動詞表推測時:1、只能用于否定句和疑問句
2、只能用于肯定句(它的否定句和疑問句其實就用來代替了)
3、如句中有情態(tài)動詞+完成時,定是對過去的推測。
4、句中如有表示不肯定的話語
I;I't之類,常選的各種形式。
4.表示反勸的特殊的表推測形式
1).++.
表示本來能做到,但事實
上沒有做到。
2).'t+.,?
表示本來不能做到,但已
經做到了。
3)'t++.'t,
表示本不必做的,但已經
做到了。
4.)+..I;
表示該做而沒有做
5),'t+.'t/'t
表示不該做而做了。
5.注意:
只能用于肯定句(它的否定句和疑問句其實就用來代替了)
1.++.
表示對過去肯定的推測,
“一定是,準是”
2.++.
表示對過去的推測(限于?他可能這樣說嗎?
問句中)
3.'t++.
a.
表示對過去的否定推測
情態(tài)動詞表推測的反意疑問句
1.情態(tài)動詞表推測的反意疑問句,簡單來說,就是以情態(tài)動詞后的時態(tài)為
淮,如句子里有明確的時間狀語,則以其為準。
2.以為例:
.1._,'t?
2._,Jt?
3_a,'t?
4.,'t?
注:如選擇題中(以,二上?為例)既有't又有't則以工?為
最佳答案。
情態(tài)動詞專項練習與解析一
)1.
A.'tB.'tC.'tD.
)2.?I.
A.B.C.D.
)3.II.
A.B.C.D.
)4.「t.I.
A.B.C.D.
)5.,.
A.;B.;
C.;D.;
6.
A.B.C.D.
)7.
A.;B.
C.;D.
()8.*
A.B.c.D.
()9.A?
A.'tB.,tc.D.
()10..I?
A.B.c.D.
()11.,*
A.B.
C.D.
()12.一I?
A.B.c.D.
()13.?
A.B.c.D.
()14.一,?
A.;B.J
C.;D.
)15.t
A.B.C.D.
)16.I,I.
A.B.
C.I).
)17.I't.,.
A.B.C.D.
)18.—I?
,?r.
A.'tB.'tC.'tD.'t
)19.aa,?
A.B.C.D.
()20.Js
A.B.C.D.
()21.一
——a
A.'tB.'tC.'tD.'t
()22.,
A.'t;'tB.'t;C.'t;D.'t;'t
()23.
A.B.C.D.
)24.—I?I
12:00.
A.B.C.I).
()25.—Ia.
-,??
A.B.C.D.
()26.一?
,?
A.I'tB.I'tC.I'tD.
I,t
()27.—'s?
一[,m.I
A.B.C.D.
()28.—
A.IB.IC.ID.I
)29.I,a.
A.'tB.'t
C.'tD.'t
)30.一?
??
A.B.C.I).
專項練習(二)
1.I't??
A.,tB.,t
C.,tD.,t
2.'t.
A.B.
C.D.
3.?
A.B.;
C.D.;
4.?
A.,tB.'t
C.,tD.,t
5.??
A.B.C.D.
6.rm*
A.B.
C.D.
7.?
A.B.C.D.
8.?”a>?
A.,tB.'tC.'tD.'t
9.?
A.B.C.D.
10.?
A.,tB.,t
C.,tD.,t
11.?a.
A.B.c.D.
12.I.
A.B.C.D.
13.I,I.
A.B.C.D.
14.??
A.,tB.'t
C.D.'t
15..I*
A.B.
C.D.
16.*?
A.,tB.'tC.'tD.
17.'s,?
A.,tB.,t
C.D.,t
18.?
A.,tB.,tc.D.
19.
A.,tB.'t
C.,tD.'t
20.—I?—,?
A.,tB.C.'tD.'t
21.,sa.'s;,?
A.'tB.C.'tD.
22.I,t??
A.,tB.'t
C.,tD.'t
23.—,ta.—.ra.
A.,I,tB.,I'tC.,ID.,I
24.?
A.B.c.D.
25.—?—?
A.B.c.D.
26.?
A.B.
C.D.
27.?
rm
A.B.C.D.
28.,s.?
A.B.
C.D.
29.a,?
A.'tB.C.D.'t
30.I,II.
A.'tB.,t
C.'tD.,t
31.,'t.
A.B.C.D.
32.I,I
A.B.C.D.
33.,?
A.'tB.'tC.'tD.AB
34.?
A.B.C.D.
35.'s,?
A.B.'tC.D.
36.,?
A.B.'tC.D.
37.
A.B.C.D.BC
38.?Is9568442.”
A.'tB.'tC.,tI).'t
39.
A.B.C.D.
40.
,
A.B.tC.D.
專項練習(三)
1.?
a
A.B.C.tD.'t
2.I?——
A.B.,tC.,tD.'t
3.?
's
A.'tB.'tC.'tD.'t
4.一I
s
A.,tB.,tC.,tD.'t
5.a?
I
A.;B.;C.;I).;
6。?,,?
A.B.C.D.
7..I
A.B.C.I).
8.一!一,'s,.
A.B.C.D.
9.a.
A.;B.;C.'t;D.'t;
10.—?—,...
A.B.'tC.D.'t
ii.—,ra.—,
A.B.C.D.
12.—,s?
一,I'm.I.
A.'tB.'tC.'tD.'t
13.一?一,.
A.;B.;C.;D.;
14..
A.B.C.D.
15.8o',
A.B.C.'tD.
16.——
A.'tB.'tC.'tD.
17.
A.B.C.D.
18.—?—,I.
A.B.C.D.
19.?
A.IB.IC.ID.I
情態(tài)動詞專項練習與解析一
【練習解析】
1.C從原題中這一信息句可知,“你不必現在還”。
2.D從原題中?這一信息句可告訴考生,“筆丟了”,丟的動作是過去
發(fā)生的。因此用+表示對過去事實的肯定猜測。
3.C原題中的這一信息詞告訴考生,在后的賓語從句中,用過去完成時,
表示與過去事實相反的愿望。
4.B從原題中的I't.這一信息可以判斷出,用表示過去事實的
準確的肯定猜測。
5.A從原題中這一信息詞可知,條件句中用表示與過去事實相反的過
去完成時,主句用+o
6.A+過去分詞,在次是虛擬語氣,表示“本來可以給你更多的幫助”,
而事實則是幫助較少。
7.C從原題中的這一信息詞暗示考生,該句應選用與過去事實相反的過
去完成時,…”要不是因為……二
8.D原題中的相當于一個條件句:,故主句用
9.A可以表示一種客觀上的能力,本句't,表示“不能,不會二
10.B從原題總的“I”“我不知道為何他改變了主意了。”這句話
告訴考生沒有守諾言。因此,用+,表示“過去本應該做某事,而實際
上沒有做二
11.C可參看10題。意思是:”昨晚本應該學習,但是卻去聽音樂會了?!?/p>
12.C原題中的不是過去時,而表示一種委婉、客氣的禮貌用語。因此用
提問時,用回答。同樣用,提問,用和回答。[注意]①一a?-,
I.
②一?一,I.
這兩個對話中的,是慣用法,故不能用來回答。因為在這兩個句型中,
不能去替換。
13.A可參看10、15題。該句意思是:“湯姆本來不該告訴我你的秘密,
但他沒有傷害你的意思。"='t
14.B從答語中的這一信息句可提示考生,條件句應填表示與過
去事實相反的時態(tài)。
15.B從原題中的‘t這一信息句可暗示考生,當晚來的可能性不大。
A是“準來,肯定來”,D是“將要來二
16.C可參看10、11、13題?!氨緫摗倍聦嵣蠜]有……
17.D從原題中I't和后文這兩個信息句可知,條件句中
應填與過去事實相反的過去完成時。可參看6、7、14題。
18.A你不必告訴他。因為I'這一信息句已暗示考生了。
19.C當引導虛擬語氣的句子是,如果主句與從句中的謂語詞所表達的
動作同時發(fā)生時,后接一般過去時。例如:.如果從句中的謂語動
作發(fā)生個在主句謂語動作之前,則用過去完成時。例如:.不論主
句中的謂語是現在時還是過去時。
20.C只要考生抓住一詞和后文(隨時的意思)這兩個信息詞語,就能
很快選出C項,表示邏輯推測,意思是“快七點鐘了,杰克一會兒就該到
了?!?/p>
21.D根據句意,是對過去情況的推測?!爱敃r決不可能是一次舒服的乘
車?!北硎緦^去的推測只能用于肯定句。
22.B't表示“禁止”;表示“有可能”。句子的意思是:“你不可以玩
刀,可能會傷你自己?!?/p>
23.D該題在考考生與之間的區(qū)別。表示在困難的情況下,經過一番
周折而“能……”,并且成功地做了。
24.B該題考查情態(tài)動詞表推測的用法。和都可以表示可能性,用則語氣
更加不肯定。表示“需要”、“必需”??梢员硎就茰y,結合實際,合乎邏輯,
意為“應當”、“該”。根據第一個說話者說的I的語境,可以確定正確
答案為B。
25.A該題在考查“情態(tài)動詞+不定式的完成式”的用法,從會話的語境
看,空白處應填“++過去分詞”表示過去本來能做到的事而事實上沒有
做到。
26.B該題考查表示請求的英語口語,用來向第二人稱提問的疑問結構,
是表達一種意愿和請求,是以疑問的形式來表達較為婉轉的祈使語氣,意
思是“請你……,好嗎?”,對于這種問句的肯定答語可用??!,.I'd
等;否定回答通常是I'm,I't.,I'mI't.I'm,…I'd,…
等。
27.D表示“可能性表
28.C意思是“我會的”。對祈使句的肯定回答。
29.B,t為本來不該做某事,而事實上做了。
30.D用可表示“可能不”。而則表示斷然的否定推測“不可能二A,C
意思不符。
專項練習二答案與解析
1.D.表示推測時不用于否定句;'t.表示"本不應該做某事而實際上
做了“;'t.表示"本來不必做某事而實際上做了"Jt.表示“不
可能做過某事”。根據題意,選D。
2.A.情態(tài)動詞后要接帶的不定式,的否定式是,所以答案是A。
3.A..表示“不要老是做謀事”,含有埋怨、指責、反感等感情色
彩。
4.I).題中的A項和B項都指現在情況;'t表示“不可能去過";'t表
示“本不應該去而實際上去了”。根據題意,選D。
5.D..表示“本來能夠做某事而實際上未能做成”。
6.D.可用于表示驚奇、感嘆、不滿等感情色彩的句子,如指過去的動作,
則要用.和通常不帶感情色彩。
7.C.題中的是情態(tài)動詞,后接不帶的不定式,主要用于疑問句、否定句
和條件句中。
8.B.開頭的疑問句,否定答語用't或't。
9.C.通常也視為情態(tài)動詞(組),后接動詞原形,其否定形式為。
10.I).作為情態(tài)動詞,其否定形式為't;作實義動詞時,其否定形式為'
t(,t)。
11.D.用在肯定句中表推測時,語氣比,等肯定得多。此處“+不定式
進行式”表“想必正在……”之意。
12.A.......,意為“寧愿(做)....而不(做)...”。
13.B.由句意可知,這是對過去發(fā)生的事情不太有把握的推測。
14.I).'t意為“過去不必做而做了某事”。
15.D.表示“過去應該做而沒有做某事”。
16.C.'t(不能),'t(不準),(不可以),均不合題意。
17.D.,t='t
18.D.用在第二人稱的疑問句中,為詢問(或征求)對方的意愿或向對方
提出請求之意。
19.B.表示“過去不應該做而做了某事”,含有“后悔”、“責備”、
“勸告”,“批評”之意。
20.A.開頭的疑問句,否定答語常用't。
21.D.疑問句中用于第一、三人稱,用來征詢對方的意見。
22.D.推測“她不可能在會上發(fā)言”,表示推測時,不能用于否定句中。
23.B.在此處表示“意志(向)”。
24.D.表示“過去不應該做而做了某事”,含有“后悔”、“責備”、
“勸告”,“批評”之意。
25.B.表示對現在的事實進行推測。
26.C.用于對過去發(fā)生的事情進行推測,且較有把握。
27.C.表示推測時,比語氣肯定。
28.A.表推測,只用于否定句和疑問句中。
29.D.表示推測時,其后的反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應急消防演練領導講話稿(6篇)
- 開學典禮活動總結范文15篇
- 愚人節(jié)文案(匯編15篇)
- 收銀培訓資料
-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站行業(yè)政策、市場規(guī)模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智研咨詢發(fā)布)
- 肝升肺降湯治療慢性腎衰竭升降失?;颊叩呐R床療效觀察
- 組合式長周期光纖光柵傳感器及其特性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家政服務與家庭寵物養(yǎng)護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消防管網消火栓安裝施工協(xié)議3篇
- 無人機分群的任務分配與拓撲控制技術研究
- 蛋糕店服務員勞動合同
- 土地買賣合同參考模板
- 2025高考數學二輪復習-專題一-微專題10-同構函數問題-專項訓練【含答案】
- 新能源行業(yè)市場分析報告
- 2024-2030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yè)運營效益及營銷前景預測報告
- 巖土工程勘察.課件
- 60歲以上務工免責協(xié)議書
- 康復醫(yī)院患者隱私保護管理制度
- 2022年7月2日江蘇事業(yè)單位統(tǒng)考《綜合知識和能力素質》(管理崗)
- 沈陽理工大學《數》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初一英語語法練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