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6詩詞曲鑒賞閱讀(學(xué)生版+解析)-2024年小升初語文真題知識匯編(全國版)32題_第1頁
專題16詩詞曲鑒賞閱讀(學(xué)生版+解析)-2024年小升初語文真題知識匯編(全國版)32題_第2頁
專題16詩詞曲鑒賞閱讀(學(xué)生版+解析)-2024年小升初語文真題知識匯編(全國版)32題_第3頁
專題16詩詞曲鑒賞閱讀(學(xué)生版+解析)-2024年小升初語文真題知識匯編(全國版)32題_第4頁
專題16詩詞曲鑒賞閱讀(學(xué)生版+解析)-2024年小升初語文真題知識匯編(全國版)32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16詩詞曲鑒賞閱讀(學(xué)生版)學(xué)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古詩詞鑒賞是每年小升初語文考試中不得不重視的題型之一,它在小考語文中出鏡率很高,同時失分率也很高。古詩詞鑒賞題主要分為五類:①品味煉字類;②名句賞析類;③主旨情感類;④想象描述類;⑤表達技巧類,如果你想提高古詩詞鑒賞的分數(shù),大家先把這五類的答題技巧掌握好,這樣你才能真正的提高成績。解答古詩詞鑒賞這類題目,首先要認真審讀,整體感知先要仔細閱讀作品。從標題、作者、詩文到注釋,都要反復(fù)咀嚼,力求從整體上把握詩歌的內(nèi)容、主旨、情感傾向和表達技巧。其次在平時學(xué)習(xí)中要加強這方面的積累與訓(xùn)練,做題時還要認真審題,弄清要求,把握題型特點,準確答題。1.(2023·四川巴中·小升初真題)品讀古詩,回答問題。馬詩大漠沙如雪,燕山①月似鉤②。何當(dāng)③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咀⑨尅竣傺嗌剑褐秆嗳簧?。這里借指邊塞。②鉤:古代的一種兵器,形似月牙。③何當(dāng):什么時候。④金絡(luò)腦:用黃金裝飾的馬籠頭。1.《馬詩》是唐朝詩人寫的,他與、稱為唐代三李,有“”之稱。2.從詩中哪些事物景象可以看出這是一首邊塞詩?3.借助注釋,說說“何當(dāng)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笔鞘裁匆馑??4.這首詩運用了的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2.(2023·廣東惠州·小升初真題)閱讀課內(nèi)文段,完成練習(xí)。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向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1.《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的作者是代詞人。其中“卜算子”是。2.解釋帶點字的意思:之浙東:才始送春歸:3.文中劃“”的兩句詞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水比作,把山比作詞人運用這樣的比喻意在凸顯()。A.山水的柔美多姿。

B.山水像人一樣有情有意。C.作者內(nèi)心的明朗歡喜。

D.作者內(nèi)心的郁悶愁苦。4.這是一首送別友人的詞,請你寫出課內(nèi)外積累的兩句送別詩。3.(2023·河北保定·小升初真題)古詩閱讀。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背誦古詩,在橫線上補充詩句。2.詩句“咬定青山不放松”中,一個“”字把竹子擬人化,一個“”字寫出竹子目標之明確,“”寫出竹子的意志堅定,挺立青山的翠竹形象一下子展現(xiàn)出來。3.在下面寫出最后兩行詩的意思。4.品讀古詩,判斷下面說法是否正確。(對的畫“√”,錯的畫“×”)(1)《竹石》是唐代著名書畫家、文學(xué)家、詩人鄭燮所作。()(2)這首詩寫的是長在竹子中的石頭。()(3)這是一首題畫詩。()(4)“咬定”“不放松”可以適當(dāng)讀出力度,表現(xiàn)出竹子的品性。()(5)在這首詩中,作者借竹子的傲氣,表達了自己的剛正不阿。()(6)這首詩的前兩句寫竹子的品格,后兩句寫竹子的特點。()(7)這首詩托物言志,詩中的竹是詩人高尚人格的寫照。()4.(2023·河南鄭州·小升初真題)閱讀古詩,完成練習(xí)。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1.《從軍行》是一首(邊塞詩田園詩山水詩)(在正確答案后畫“√”),作者是唐代詩人_______________。2.這首詩前兩句描寫青海、長云、雪山、、等邊疆的景物,表現(xiàn)了邊塞的。3.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終不還”是寫將士對回歸家鄉(xiāng)沒有時日的感傷。()(2)“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一句極寫戰(zhàn)事之頻繁,戰(zhàn)斗之艱苦。()5.(2023·河南平頂山·小升初真題)閱讀古詩,完成習(xí)題。馬詩【唐】李賀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釣。,快走踏清秋。蟬【唐】虞世南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1.將兩首古詩補充完整。2.下列對這兩首詩的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沙如雪”既從視覺上寫出了沙漠在月下的顏色,又從觸覺上寫出了夜間寒冷的感覺,讓人似乎看到了空曠荒涼的大漠在明亮皎潔的月光下,閃著如雪的寒光。B.《蟬》這首詩前兩句寫了蟬的外形、食性以及蟬聲的傳播,暗喻人的品格高尚。C.在閱讀《馬詩》時,前兩句語速可以適當(dāng)放緩,以讀出大漠月夜的荒涼、冷寂之感;后兩句語速可相對加快一些,表現(xiàn)詩人的急切和向往之情。D.這兩首詩,一個寫馬,一個寫蟬,風(fēng)馬牛不相及也,但是它們的后兩句都采用了議論的表達方式,表達了詩人的志向。3.根據(jù)上面兩首詩,填寫下面的表格。古詩表達的志向或品格表達方法上的共同點《馬詩》①③《蟬》②4.上面這兩首詩都運用了共同的寫作手法,運用了這種手法的詩句還有哪些?請你先寫事物,再寫詩句。;。6.(2023·湖北孝感·小升初真題)古詩文閱讀?!静牧弦弧繉幙墒尝贌o肉,不可居②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yī)。(北宋·蘇軾《於潛僧綠筠軒》節(jié)選)注釋:①食:吃飯。②居:住所【材料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圍繞這一植物來寫,古人認為它是的象征。2.材料二是代詩人寫的,其中最能體現(xiàn)這種植物品質(zhì)的兩句詩是“,”。3.根據(jù)注釋寫出句子“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意思。4.詩人常常通過對事物的描寫和敘述,表達自己的品格與志向。請你寫出類似的詩句,并寫寫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品格和志向。7.(2023·江西九江·小升初真題)閱讀理解。清平樂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fēng)飛過薔薇。1.詞,又稱長短句,極盛于(朝代),“清平樂”是名。2.根據(jù)這首詞的內(nèi)容,作者寫的應(yīng)是(初春/春末夏初)時節(jié)。整首詞以“”這一句為總起,寫出了作者對春天的尋覓。詞中所寫的“”一句能讓我們體會到作者尋春不見的內(nèi)心感受。(后兩空用原文回答)3.這首詞寫春,運用的最明顯的修辭手法是什么?試分析這種手法使用的妙處。4.詩中“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與《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中的“,?!庇挟惽ぶ?。8.(2023·湖北咸寧·小升初真題)古詩詞閱讀。[甲]江上漁者宋·范仲淹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fēng)波里。[乙]過華清宮唐·杜牧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1.兩首詩都寫了美食,甲詩中的美食是,愛好這種美食的不是漁者,而是乙詩中的美食是。2.兩首詩都運用對比手法來抒發(fā)感情。乙詩通過妃子看見荔枝的嫣然一笑,與專使快馬加鞭運送荔枝揚起的一團煙塵進行對比,表達了對皇宮驕奢生活的不滿。甲詩通過,與進行對比,表達了。9.(2023·河北邢臺·小升初真題)古詩閱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宋]王觀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1.本詞上、下片各寫了什么?請作簡要概括。2.“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把喻為,把喻為,極言浙東山水的美麗可愛。3.說明詞人心中滿懷著傷春之愁的句子是(

)A.眉眼盈盈處 B.才始送春歸 C.千萬和春住4.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10.(2023·四川成都·小升初真題)憶古詩《竹石》,完成要求。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__。千磨萬擊還堅勁,_________________。1.給詩中下列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在下面的括號里用“?”標示。青(qīn

qīng)

松(sōng

shōng)

磨(mó

mò)

勁(jìnjìng)2.填寫詩中所缺詩句,再說說“最后兩個詩句”的意思。3.詩人鄭燮的人生經(jīng)歷有什么特點?讀此詩可感受到作者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11.(2023·河南駐馬店·小升初真題)古詩閱讀。觀書(明)于謙①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钏戳麟S處滿,東風(fēng)花柳逐時新。金鞍玉勒②尋芳客,未信我廬③別有春?!咀ⅰ浚孩儆谥t,明代詩人,生性剛直,博學(xué)多聞。②金鞍玉勒:飾金的馬鞍,飾玉的馬籠頭,此處泛指馬鞍和籠頭的貴美。③廬:書房。1.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p>

)A.首聯(lián)將書卷比喻成多年的老友,每日從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伴、愁苦與共,形象地表明了詩人讀書不倦、樂在其中。B.頸聯(lián)“活水”一句化用了朱熹《觀書有感》中的詩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說明堅持讀書的好處。C.尾聯(lián)運用襯托的手法,用詩人沉醉于山水的精神享受,來反襯尋常游客追求精神享受的膚淺。D.本詩寫詩人親身體驗,盛贊書之好處。極寫讀書之趣。抒發(fā)其喜愛讀書之情,語言生動,說理形象,有較強感染力。2.你認為詩人讀書有哪些樂趣?(

)(多選)A.讀書可使人如與故友朝夕相隨,憂樂與共,得到慰藉陪伴。B.讀書可使蕩滌心胸,感覺清明純凈。C.讀書可使人增長新知,充實滿足。D.讀書可使人的品德美好與高雅,自得其樂。3.材料二中的“活水源流隨處滿”是詩人于謙巧妙化用了朱熹《觀書有感》中最富有哲理性的詩句(

)。A.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B.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12.(2023·湖南湘西·小升初真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小題。我的思念是圓的艾青我的思念是圓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圓的無論山多高,海多寬天涯海角都能看見它在這樣的夜晚會想起什么?我的思念是圓的西瓜,蘋果都是圓的團聚的人家是歡樂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思念親人的人望著空中的明月誰能把月餅咽下?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①知識鏈接:《我的思念是圓的》為詩人艾青的一首現(xiàn)代詩,寫于1989年,是詩人艾青的晚期作品。由于經(jīng)歷太多的飄零磨難,“文革”結(jié)束后,原本在艾青心中比較淡漠的親情變得濃郁起來,他想到了心靈相通的摯友,骨肉親人多年不在身邊,有的已經(jīng)離世,而自己還活著,心頭產(chǎn)生更深重的孤獨和凄涼之情,在這樣的情勢之下寫了這首詩。②“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痹姾瓦h方一樣,在人們的心中,那是美好的向往和體驗.今天借用所選的詩,我們一起抵達美好的“遠方”——那些身邊的美好,可能都被生活的庸常忽視了,疏遠了我們的心靈,變成了“遠方”;而詩,會讓她們重新被發(fā)現(xiàn),被感知,被再次創(chuàng)造,獲得新的生命。1.請比較上面所選的現(xiàn)代詩和古詩,說說從表達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不少于2點)2.說說《我的思念是圓的》詩人描寫的情景、畫面,體會詩人字里行間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3.看到詩句“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圓的”你聯(lián)想到的相關(guān)情景畫面或者生活體驗是什么?4.以“我的思念是的”為主題,選擇恰當(dāng)?shù)囊庀?,仿寫一首小詩?.《十五夜望月》前兩句寫景,不帶一個月字,我們卻可以從“”一詞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潔,這兩句詩描寫出景物的特點。6.《十五夜望月》這首詩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回答。7.這兩首詩歌都與“月亮”有關(guān),請問這兩首詩歌中哪一句驚艷到你?為什么?13.(2023·湖南永州·小升初真題)課內(nèi)閱讀。竹

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1.《竹石》是清代畫家為自己的畫作《竹石圖》所題的詩。2.“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的“咬”運用了修辭手法,說明了。下面對本句詩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A.夸張

竹子生長的位置非常險惡B.?dāng)M人

青山上的巖石非常堅硬C.夸張

竹子很有勁,能穿破石頭D.?dāng)M人

竹子緊緊扎根石縫中,頑強生長3.下列詩句中,沒有運用托物言志寫作手法的一項是(

)A.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 B.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C.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D.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4.這首詩在贊頌竹子的品格的同時,表達了詩人的人生態(tài)度。5.“歲寒三友”是:、竹、。14.(2023·山東泰安·小升初真題)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1.下列對詩歌內(nèi)容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的作者是清代政治家、軍事家——于謙?!耙鳌笔且黜灥囊馑肌.這首詩借景抒情,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了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及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C.“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边@兩句一語雙關(guān),表達出作者永留高尚品格在人間的精神追求。D.這首詩將物質(zhì)與精神融為一體,構(gòu)思十分巧妙。前三句都是著力描寫煉石灰的過程,最后一句點出石灰的特性。2.下列詩句中與“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運用的寫法最不一致的一項是()A.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墨梅》)B.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鄭燮《竹石》)C.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賀知章《詠柳》)D.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陳毅《青松》)15.(2023·湖北黃岡·小升初真題)古詩比讀。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①。感時②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③萬金。白頭搔更短,渾④欲不勝⑤簪⑥。[注釋]①草木深:這里特指人煙稀少。②感時:為國家的時局而感傷。③抵:值,相當(dāng)。④渾:簡直。⑤勝:能夠承受、禁得起。⑥簪zān:束發(fā)的首飾。1.這兩首詩的作者是杜甫,被尊稱為“”,他與李白合稱“”。2.對下列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國破山河在(陷落) B.花重錦官城(沉重)C.曉看紅濕處(明白,了解) D.白頭搔更短(用手指輕輕地抓)3.請把下面詩句所呈現(xiàn)出的畫面描述出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4.“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現(xiàn)在多用這兩句詩來贊美的人,像這樣的詩句我還知道:“,。”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寫這兩首詩時的心情完全不同,《春夜喜雨》為“喜”,《春望》為“悲”。B.《春夜喜雨》這首詩中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來描繪景色。C.《春望》這首詩將家與國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在內(nèi)涵上較《春夜喜雨》更廣闊。D.《春夜喜雨》中,詩人借助對春雨的描寫,表達了自己對春景的喜愛之情;《春望》中,詩人則通過對國都蕭瑟春景的描寫,抒發(fā)對家鄉(xiāng)春景的懷念和向往之情。16.(2023·湖南湘潭·小升初真題)古詩文閱讀。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1.本詩描寫的是春雨,題目中“”字是全詩的詩眼。2.我們要稱贊老師潛移默化地教育學(xué)生時,可以選用詩中“,”。3.下面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中的“知”字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出春雨具有靈性、來得及時的特點。B.頷聯(lián)說明春雨很細很小,悄無聲息地滋潤著大地萬物。C.頸聯(lián)寫天空烏云密布,暗示這雨可能下到第二天天亮。D.尾聯(lián)寫詩人看到雨后的清晨,紅花帶著晶瑩的雨珠,鮮潤濃艷,垂?jié)M枝頭。4.有人說尾聯(lián)明著寫花,實則寫雨,對此你是怎么看的?談?wù)勀愕南敕ā?7.(2023·廣東汕頭·小升初真題)閱讀古詩,按要求答題。月夜憶舍弟①(唐)杜甫戍鼓②斷人行③,邊秋④一雁⑤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生死⑥。寄書長⑦不達,況乃⑧未休兵⑨?!咀⑨尅竣偕岬埽杭业?。②戍鼓:戍樓上用以報時或告警的鼓聲。③斷人行:指鼓聲響起后,就開始宵禁。④邊秋:邊塞的秋天。⑤一雁:孤雁,比喻兄弟分散。⑥無家問死生:家園無存。指互相見都無從得知死生的消息。⑦長:一直。⑧況乃:何況是。⑨休兵:停止戰(zhàn)爭。1.本詩作者是偉大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他被稱為【詩仙

詩圣】,從題材看,這是一首【思親懷鄉(xiāng)

山水田園】詩。2.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包含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的(

)A.露水 B.白露 C.霜降3.從“寄書長不達”和“”的詩句,可以看出本詩寫于戰(zhàn)亂時期。4.下面名句中,表達的情感與“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同樣的一項是(

)A.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dāng)家。B.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C.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18.(2023·山西呂梁·小升初真題)賞析下圖中的書法作品,回答問題。(1)這是一幅(填字體)作品。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他被我們尊稱為“”。(2)詩中“發(fā)生”一詞的意思是,“錦官城”是的別稱。(3)六年小學(xué)生活,老師無私奉獻,為我們傳道授業(yè)解惑。請你將這幅作品中最適合送給老師的一句詩工整、美觀地抄寫在下面的田字格中。19.(2023·浙江寧波·小升初真題)閱讀與鑒賞。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1.于謙借“”表達的志向;鄭燮借“竹子”表達的志向。兩首詩表達上的共同點是。2.兩位詩人都用到了“千……萬……”,結(jié)合詩意談?wù)勊鼈兊谋磉_效果。20.(2022·河北邢臺·小升初真題)課內(nèi)閱讀。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1)此詩的作者是,這是一首(A.送別詩

B.田園詩

C.詠物詩)。(2)此詩使用的寫法,借石灰自喻,“要留清白在人間”說明作者具有的高尚情操。(3)“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中的“渾不怕”所體現(xiàn)的石灰形象可以讓我們想到描寫英雄人物的四字詞語、,還可以讓我們想到文天祥的詩句“?”。21.(2022·河北邯鄲·小升初真題)閱讀下面詩詞,完成練習(xí)。清平樂?村居①____,溪上青青草。②____,白發(fā)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1.詞又叫,本詞中是詞題,是詞牌名,這首詞的作者是宋朝的。2.上面橫線上應(yīng)填的詞句是:①②3.解釋詞中的加點詞的意思。翁媼:亡賴:4.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2.(2022·廣東深圳·小升初真題)詩海徜佯?!静牧弦弧恐袷痆清]鄭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材料二】題畫竹[清]戴熙雨后龍孫長,風(fēng)前鳳尾搖。心虛根柢固,指日定干霄?!静牧先靠h署叢竹[宋]梅堯臣裊裊幽亭竹,團團自結(jié)叢。寒生綠樽上,影入翠屏中。陶柳應(yīng)慚弱,潘花只競紅。方持雪霜操,不敢倚春風(fēng)。1.在材料一橫線上填入正確的詩句。2.三首詩歌都寫竹,但贊美了竹的不同品格。請分別說說三首詩各表現(xiàn)了竹的什么品格。3.古人常把梅、蘭、竹、菊稱為“四君子”。請從這三首詩的描寫中,談?wù)劄槭裁匆獙⒅穹Q為“君子”?你還知道有關(guān)梅、蘭、菊的詩句嗎?請寫一句。4.材料三與跟材料一、材料二比,在表現(xiàn)手法上有什么異同,簡單談?wù)勀愕睦斫狻?3.(2022·廣東東莞·小升初真題)閱讀古詩,完成練習(xí)。送魏二唐?王昌齡醉別江樓橘柚吞,江風(fēng)引雨入舟涼。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1)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2)“江風(fēng)引雨入舟涼”中的“涼”包含了哪些含義?寒食節(jié):《寒食》寒食節(jié)白天的景色: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3)這兩句詩中描寫的景物有、東風(fēng)、,從中可以看出,這首詩描寫的是時節(jié)的景色。(4)這兩句詩的意思是A.春天的長安城到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shù),寒食節(jié)皇城里的柳樹在春風(fēng)中飄拂。B.春天的長安城處處都是鮮花盛開,東風(fēng)把柳枝吹得歪歪斜斜。(5)對這兩句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無處不”以雙重否定構(gòu)成肯定,形成強調(diào)的語氣,表達效果更強烈。B.處處“飛花”,不但寫出春天的萬紫千紅,而且確切地表現(xiàn)出寒食的早春景象。C.因唐朝時有寒食日折柳插門的風(fēng)俗,所以特別寫到柳樹。D.一個“飛”字,明寫柳絮而暗寫風(fēng),動感強烈。24.(2022·新疆烏魯木齊·小升初真題)古詩閱讀。送別(唐)王雄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fù)問,白云無盡時。注釋:飲君酒:勸君喝酒。

何所之:去哪里。

歸臥:隱居。

南山陲:終南山邊。1.解釋詞意:君()

不得意()2.第一、二句詩的意思是:。3.詩中“”這一句交代了友人歸隱的原因?!啊边@一句交代了友人歸隱的地點。4.全詩沒有表現(xiàn)依依不舍之情,更多的反而是對友人的安慰和自己對隱居生活的熱愛,從“,?!边@兩句可以看出。25.(2022·新疆烏魯木齊·小升初真題)古詩閱讀。山房春事(唐)岑參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fā)舊時花。注釋:梁園:漢景帝梁孝王的官苑,這里指富貴之家。極目:放眼遠望。1.梁園中景色荒涼,你是從一二句中的“鴉”“”“家”讀出來的。這兩句大意是。2.只有庭院中的還,詩人用滿樹的花梁園的蕭條。3.這是一首懷古詩,你還知道其他懷古詩嗎?請寫兩句。26.(2022·河北邯鄲·小升初真題)閱讀兩首詩歌,完成練習(xí)。梅花(宋)王安石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卜算子·詠梅毛澤東風(fēng)雪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1.這兩首詩歌贊美的對象都是,它最大的特點是(用一個四字詞語概括),這可以從“”(《梅花》)和(《卜算子·詠梅》)兩句中看出。2.我們喜歡予花以人的品性,蘭花具有下面哪種品性(

)A.出淤泥而不染B.空谷幽放,香雅怡情 C.迎風(fēng)斗霜,清幽隱逸3.下面事件中的人物,具有梅花一樣品質(zhì)的是(

)A.負荊請罪的廉頗 B.英勇就義的李大釗 C.為人民服務(wù)的張思德27.(2022·新疆烏魯木齊·小升初真題)古詩閱讀。池州翠微亭(宋)岳飛經(jīng)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1.詩的首句從自己的經(jīng)歷說自己度過了緊張的歲月,“”說明時間長;第二句寫游山,“”點明時令;“”表明此行的目的。2.與末句呼應(yīng)的詩句是“”表達對山水的依戀。3.形象地寫出征戰(zhàn)之苦的詩句是“”。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詩中最能表現(xiàn)這種情感的詩句是“,”。28.(2022·新疆烏魯木齊·小升初真題)古詩閱讀。旅次朔方(唐)劉皂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xiāng)。注釋:旅次:旅行途中臨時在某地住宿。朔方:泛指北方。并州:城市名,太原舊稱。咸陽:地名,位于陜西省。1.“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中“憶”的意思是,詩句的意思是:。2.詩人的故鄉(xiāng)在,他離開故鄉(xiāng)已有(時間),你是從“,。”這兩句詩中體會到的。3.全詩表達了詩人的思想感情,你還積累過類似的詩句嗎?請寫一寫:。29.(2022·河北邢臺·小升初真題)閱讀古詩,回答問題。竹石【清】鄭燮,。,。(1)默寫《竹石》。(2)這首詩前兩句寫了竹子的,后兩句寫了竹子的。(3)后兩句的意思是:。(4)詩人借堅韌的傲氣,表達自己的。30.(2022·廣東惠州·小升初真題)閱讀文段,然后完成練習(xí)。浣溪沙[宋]蘇軾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1.解釋文中帶點的詞。蕭蕭:休:2.“誰道人生無再少?”這是個句,意思是:。31.(2022·山東棗莊·小升初真題)詩詞欣賞。馬詩[唐]李賀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dāng)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石灰吟[明]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1)這兩首詩都是詩,借詠嘆馬、石灰,表達自己的人生志向?!妒乙鳌芬允易鞅?,表達了詩人的高尚品質(zhì)。(2)朗讀《馬詩》時,前兩句語速,讀出月夜的荒涼、冷寂之感;朗讀《石灰吟》中“若等閑”可讀得平穩(wěn)、舒緩,讀出其中之意。32.(2022·河北保定·小升初真題)詩歌閱讀。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1.請你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調(diào)動視覺、聽覺、嗅覺,描繪詩中“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句子的畫面。2.這首詩體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專題16詩詞曲鑒賞閱讀(教師版)學(xué)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古詩詞鑒賞是每年小升初語文考試中不得不重視的題型之一,它在小考語文中出鏡率很高,同時失分率也很高。古詩詞鑒賞題主要分為五類:①品味煉字類;②名句賞析類;③主旨情感類;④想象描述類;⑤表達技巧類,如果你想提高古詩詞鑒賞的分數(shù),大家先把這五類的答題技巧掌握好,這樣你才能真正的提高成績。解答古詩詞鑒賞這類題目,首先要認真審讀,整體感知先要仔細閱讀作品。從標題、作者、詩文到注釋,都要反復(fù)咀嚼,力求從整體上把握詩歌的內(nèi)容、主旨、情感傾向和表達技巧。其次在平時學(xué)習(xí)中要加強這方面的積累與訓(xùn)練,做題時還要認真審題,弄清要求,把握題型特點,準確答題。1.(2023·四川巴中·小升初真題)品讀古詩,回答問題。馬詩大漠沙如雪,燕山①月似鉤②。何當(dāng)③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注釋】①燕山:指燕然山。這里借指邊塞。②鉤:古代的一種兵器,形似月牙。③何當(dāng):什么時候。④金絡(luò)腦:用黃金裝飾的馬籠頭。1.《馬詩》是唐朝詩人寫的,他與、稱為唐代三李,有“”之稱。2.從詩中哪些事物景象可以看出這是一首邊塞詩?3.借助注釋,說說“何當(dāng)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是什么意思?4.這首詩運用了的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答案】1.李賀李白李商隱詩鬼2.從“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這些景物可以看出這是一首邊塞詩。3.何時才能受到皇帝賞識,給我這匹駿馬佩戴上黃金打造的轡頭,讓我在秋天的戰(zhàn)場上馳騁,立下功勞呢?4.托物言志表達了詩人熱望建功立業(yè)而又不被賞識的憤懣之情?!窘馕觥?.本題考查文學(xué)常識?!恶R詩》是唐朝詩人李賀的作品。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jīng)常應(yīng)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2.本題考查意象意境?!按竽薄吧橙缪薄把嗌健薄霸滤沏^”這些景物寫出燕然山一帶環(huán)境的酷寒荒,因此,這首詩是一首邊塞詩。3.本題考查翻譯句子?!昂萎?dāng)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钡囊馑迹汉螘r才能受到皇帝賞識,給我這匹駿馬佩戴上黃金打造的轡頭,讓我在秋天的戰(zhàn)場上馳騁,立下功勞呢?4.本題考查表現(xiàn)手法和思想感情。這首詩運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全詩借馬喻人,借詠馬及其命運來抒寫志士的遠大抱負和懷才不遇的感慨、憤懣。2.(2023·廣東惠州·小升初真題)閱讀課內(nèi)文段,完成練習(xí)。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向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1.《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的作者是代詞人。其中“卜算子”是。2.解釋帶點字的意思:之浙東:才始送春歸:3.文中劃“”的兩句詞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水比作,把山比作詞人運用這樣的比喻意在凸顯()。A.山水的柔美多姿。

B.山水像人一樣有情有意。C.作者內(nèi)心的明朗歡喜。

D.作者內(nèi)心的郁悶愁苦。4.這是一首送別友人的詞,請你寫出課內(nèi)外積累的兩句送別詩。【答案】1.宋王觀詞牌名2.往,去。方才3.美人流動的眼波美人蹙起的眉毛B4.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哌m《別董大》【解析】1.本題考查古詩的識記?!恫匪阕印に王U浩然之浙東》是北宋詞人王觀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卜算子”是詞牌名,“送鮑浩然之浙東”是題目,這是一首送別詞,寫的是春末時節(jié)送別友人鮑浩然,表達了詞人送別友人鮑浩然時的心緒。2.本題考查字詞的理解。“送鮑浩然之浙東”意思是送朋友鮑浩然到浙東去。之:往,赴?!安攀妓痛簹w”意思是剛剛把春天送走。才始:方才。3.本題考查古詩的理解。“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意思是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詞人把水比作美人流動的眼波,把山喻為美人蹙起的眉毛,暗含送別之情,以美人的眼睛來比擬山水,把山水寫得有情有義。作者借景抒情,化無情為有情,啟人遐想,而且運用反語,推陳出新、發(fā)想奇絕,將山水塑造成也會為離情別緒而動容的有情之物。故選B。4.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古詩詞的積累。結(jié)合自己的積累,寫出符合送別的詩句即可。示例:唐代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唐代詩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3.(2023·河北保定·小升初真題)古詩閱讀。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背誦古詩,在橫線上補充詩句。2.詩句“咬定青山不放松”中,一個“”字把竹子擬人化,一個“”字寫出竹子目標之明確,“”寫出竹子的意志堅定,挺立青山的翠竹形象一下子展現(xiàn)出來。3.在下面寫出最后兩行詩的意思。4.品讀古詩,判斷下面說法是否正確。(對的畫“√”,錯的畫“×”)(1)《竹石》是唐代著名書畫家、文學(xué)家、詩人鄭燮所作。()(2)這首詩寫的是長在竹子中的石頭。()(3)這是一首題畫詩。()(4)“咬定”“不放松”可以適當(dāng)讀出力度,表現(xiàn)出竹子的品性。()(5)在這首詩中,作者借竹子的傲氣,表達了自己的剛正不阿。()(6)這首詩的前兩句寫竹子的品格,后兩句寫竹子的特點。()(7)這首詩托物言志,詩中的竹是詩人高尚人格的寫照。()【答案】1.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2.咬定不放松3.經(jīng)歷千萬次磨練仍然堅韌不拔,任憑東西南北風(fēng)的呼嘯也不動搖。4.××√√√×√【解析】1.本題考查名篇名句理解與默寫。書寫時注意“磨”“任”的正確寫法。2.本題考查詩句內(nèi)容理解?!耙А笔侨怂赜械膭幼?,首句開頭一個“咬”字把竹子擬人化,一個“定”字寫出竹子目標之明確,“不放松”將挺立青山的翠竹形象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不放松”表現(xiàn)的是竹子意志之堅定。3.本題考查翻譯句子。“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意思是經(jīng)歷無數(shù)磨煉和打擊,竹子依然堅強有力地生長著,任憑你刮酷暑的東南風(fēng),還是嚴冬的西北風(fēng)。4.本題考查詩句內(nèi)容理解。(1)《竹石》是清代著名畫家、書法家鄭燮的七言絕句。說法錯誤。(2)這首詩寫的是長在石頭中的竹子,說法錯誤。(3)《竹石》是清代書畫家鄭燮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題畫詩。說法正確。(4)咬定:比喻根扎得結(jié)實,像咬著青山不松口一樣,結(jié)合詩句,“咬定”“不放松”可以適當(dāng)讀出力度,表現(xiàn)出竹子的品性。說法正確。(5)詩人借竹子堅韌的傲氣,表達自己的剛正不阿、錚錚鐵骨。說法正確。(6)這首詩前兩句寫竹子的生長環(huán)境,后兩句寫竹子的品質(zhì),一種頑強不息的生命力,一種堅韌不拔的意志力。說法錯誤。(7)這首詩表面上寫竹,其實是寫人,寫作者自己那種正直倔強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傲風(fēng)骨。說法正確。4.(2023·河南鄭州·小升初真題)閱讀古詩,完成練習(xí)。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1.《從軍行》是一首(邊塞詩田園詩山水詩)(在正確答案后畫“√”),作者是唐代詩人_______________。2.這首詩前兩句描寫青海、長云、雪山、、等邊疆的景物,表現(xiàn)了邊塞的。3.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終不還”是寫將士對回歸家鄉(xiāng)沒有時日的感傷。()(2)“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一句極寫戰(zhàn)事之頻繁,戰(zhàn)斗之艱苦。()【答案】1.邊塞詩王昌齡2.孤城玉門關(guān)孤寂、荒涼3.×√【解析】1.本題考查了詩歌體裁及作者。出自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其四》。這首詩表現(xiàn)戰(zhàn)士們?yōu)楸Pl(wèi)祖國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稄能娦小肥翘拼娙送醪g的組詩作品,共七首。這組詩以內(nèi)容相關(guān)的七首詩形成連章,反映了復(fù)雜豐富的邊塞生活。全詩意境蒼涼,慷慨激昂,充分顯示出盛唐氣象。2.本題考查了詩歌內(nèi)容。前兩句意思是青海湖上烏云密布,遮得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guān),遠隔千里,遙遙相望。描寫青海、長云、雪山、孤城、玉門關(guān)等邊疆的景物,描繪了一幅壯闊蒼涼的邊塞風(fēng)景,概括了西北邊陲的狀貌,將領(lǐng)戍邊生活艱苦的孤寂心情都融進了這蒼涼的景象中。3.本題考查了內(nèi)容理解。(1)“終不還”表現(xiàn)的是邊塞將士不打敗進犯敵人,誓不回家的壯志。故錯誤。(2)“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是概括力極強的詩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zhàn)事之頻繁,戰(zhàn)斗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于此七字中概括無遺?!鞍賾?zhàn)”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戰(zhàn)場的特征,“百戰(zhàn)”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zhàn)斗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但是,金甲盡管磨穿,將士的報國壯志卻并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fēng)沙的磨煉中變得更加堅定。故正確。5.(2023·河南平頂山·小升初真題)閱讀古詩,完成習(xí)題。馬詩【唐】李賀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釣。,快走踏清秋。蟬【唐】虞世南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1.將兩首古詩補充完整。2.下列對這兩首詩的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沙如雪”既從視覺上寫出了沙漠在月下的顏色,又從觸覺上寫出了夜間寒冷的感覺,讓人似乎看到了空曠荒涼的大漠在明亮皎潔的月光下,閃著如雪的寒光。B.《蟬》這首詩前兩句寫了蟬的外形、食性以及蟬聲的傳播,暗喻人的品格高尚。C.在閱讀《馬詩》時,前兩句語速可以適當(dāng)放緩,以讀出大漠月夜的荒涼、冷寂之感;后兩句語速可相對加快一些,表現(xiàn)詩人的急切和向往之情。D.這兩首詩,一個寫馬,一個寫蟬,風(fēng)馬牛不相及也,但是它們的后兩句都采用了議論的表達方式,表達了詩人的志向。3.根據(jù)上面兩首詩,填寫下面的表格。古詩表達的志向或品格表達方法上的共同點《馬詩》①③《蟬》②4.上面這兩首詩都運用了共同的寫作手法,運用了這種手法的詩句還有哪些?請你先寫事物,再寫詩句。;。【答案】1.何當(dāng)金絡(luò)腦

非是藉秋風(fēng)2.D3.表達詩人的遠大抱負和不遇于時的感慨或渴望建功立業(yè)、報效祖國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詩人高潔清遠的志趣。托物言志4.竹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解析】1.本題考查古詩。“何當(dāng)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背鲎蕴拼钯R的《馬詩二十三首》,原詩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dāng)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出自唐代虞世南《蟬》,原詩為: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fēng)。2.本題考查詩句內(nèi)容理解。D.有誤,這兩首詩,一個寫馬,一個寫蟬,但是它們的后兩句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達方式,表達了詩人的志向。故選D。3.本題考查詩句理解?!恶R詩》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不被統(tǒng)治者賞識,但又熱切期望自己的抱負得以施展,可以為國建功立業(yè)的志向。《蟬》是一首詠物詩,表達了詩人孤芳自賞,淡泊名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郁郁不得志的思想感情。這首詩看起來是寫蟬,事實上是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過對蟬的姿態(tài)、習(xí)性、居所、鳴聲的描寫,贊頌了蟬的清高風(fēng)雅和不同凡響的品德,暗喻自己立身品格高潔,不需要憑借某種外在力量自能聲名遠揚。這兩首詩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達方法。4.本題考查課外積累。結(jié)合自己的積累,寫出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的詩句,如:石灰: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墨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6.(2023·湖北孝感·小升初真題)古詩文閱讀?!静牧弦弧繉幙墒尝贌o肉,不可居②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yī)。(北宋·蘇軾《於潛僧綠筠軒》節(jié)選)注釋:①食:吃飯。②居:住所【材料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圍繞這一植物來寫,古人認為它是的象征。2.材料二是代詩人寫的,其中最能體現(xiàn)這種植物品質(zhì)的兩句詩是“,”。3.根據(jù)注釋寫出句子“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意思。4.詩人常常通過對事物的描寫和敘述,表達自己的品格與志向。請你寫出類似的詩句,并寫寫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品格和志向?!敬鸢浮?.竹子有氣節(jié)2.清鄭燮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3.寧可沒有肉吃,也不能讓居處沒有竹子4.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詩人借物喻人,托物寄懷,表現(xiàn)了詩人高潔的理想?!窘馕觥?.考查了對詩歌內(nèi)容主旨的理解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圍繞著竹子這一植物來寫,古人認為它是有氣節(jié)的象征,兩則材料都飽含著作者堅韌不拔的感情。2.考查了文學(xué)常識及對詩句的理解能力。材料二是清代詩人鄭燮寫的,“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币馑际牵航?jīng)歷無數(shù)磨難和打擊身骨仍堅勁,任憑你刮酷暑的東南風(fēng),還是嚴冬的西北風(fēng)。表現(xiàn)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zhí)著的品質(zhì)。3.本題考查詩句翻譯。結(jié)合注釋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dāng)?shù)恼{(diào)整,表達通順。結(jié)合注釋“食:吃飯。居:住所”可以翻譯為:寧可沒有肉吃,也不能讓居處沒有竹子。4.本題考查了對詩句的積累及理解。結(jié)合自己積累寫出詩人通過對物品的描寫和敘述,表達自己的品格和志向的詩句,并寫出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品格和志向即可。示例: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即使所處環(huán)境惡劣,也依舊堅持自己主張的態(tài)度。7.(2023·江西九江·小升初真題)閱讀理解。清平樂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fēng)飛過薔薇。1.詞,又稱長短句,極盛于(朝代),“清平樂”是名。2.根據(jù)這首詞的內(nèi)容,作者寫的應(yīng)是(初春/春末夏初)時節(jié)。整首詞以“”這一句為總起,寫出了作者對春天的尋覓。詞中所寫的“”一句能讓我們體會到作者尋春不見的內(nèi)心感受。(后兩空用原文回答)3.這首詞寫春,運用的最明顯的修辭手法是什么?試分析這種手法使用的妙處。4.詩中“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與《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中的“,?!庇挟惽ぶ?。【答案】1.宋代詞牌2.春末夏初春歸何處?百囀無人能解3.?dāng)M人。將春天“人格化”,將自然季節(jié)描寫得生動活潑,寄托了詞人對春天的喜愛和對“無法與春住”的無奈,妙趣橫生。4.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解析】1.考查文學(xué)常識。詞,又稱“詩余”、“長短句”、“倚聲”、“填詞”,是詩歌的一種形式,調(diào)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以兩宋成就最高。詞的標題和詞牌有著嚴格區(qū)別,詞的標題是詞的內(nèi)容的集中體現(xiàn),它概括了詞的主要內(nèi)容。詞牌是一首詞詞調(diào)的名稱。“清平樂”是詞牌名。2.考查古詩內(nèi)容的理解?!肚迤綐贰ご簹w何處》是宋代文學(xué)家黃庭堅的詞作。這是一首感嘆時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詞,作者以凄婉的筆法,抒寫了對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體現(xiàn)了詞人對美好時光的熱愛、眷戀、癡情和追求。上片寫春天的歸去。作者將春擬人化,“春歸何處”以疑問句,對春的歸去提出責(zé)疑,春天回到哪里去了,為什么連個蹤影也沒有。既點明尋春、惜春旨意,又透出愛春、傷春情緒。接著又以對春天的體貼關(guān)懷,寫春去無痕?!叭粲小眱删溆美寺墓P法表達自己的愿望,寫出了對春天的依戀深情。下片寫夏季的到來。作者先以嘆問點明春天已無蹤跡,進一步表現(xiàn)惜春的沉痛,接著,想到黃鸝定會知道?!鞍賴薀o人能解”然而,人、鳥語言不通,所以又添一層煩惱和沉痛。結(jié)尾以黃鸝“飛過薔薇”寫出尋春最后的一線希望也破滅了,薔薇暗示了夏天已經(jīng)到來。與一般惜春之詞不同,這首作品不以景物描寫為主,而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專寫其尋春,表達對春天的愛戀,所以全詞空靈蘊藉,深沉含蓄,情趣盎然。3.考查修辭手法。擬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古詩中“歸”“無行路”“喚取”“同住”等詞語可以看出把春擬人化,表現(xiàn)了詞人對美好春光的珍惜與熱愛,對美好事物的執(zhí)著和追求。同時也寫出了對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4.考查對古詩的理解?!叭粲腥酥喝ヌ帲瑔救w來同住?!币馑际侨绻腥酥来禾斓南?,喊它回來同我們住在一起?!叭舻浇馅s上春,千萬和春住”意思是假如你到江南,還能趕上春天的話,千萬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二者都表達了對春天的珍惜和熱愛。8.(2023·湖北咸寧·小升初真題)古詩詞閱讀。[甲]江上漁者宋·范仲淹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fēng)波里。[乙]過華清宮唐·杜牧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1.兩首詩都寫了美食,甲詩中的美食是,愛好這種美食的不是漁者,而是乙詩中的美食是。2.兩首詩都運用對比手法來抒發(fā)感情。乙詩通過妃子看見荔枝的嫣然一笑,與專使快馬加鞭運送荔枝揚起的一團煙塵進行對比,表達了對皇宮驕奢生活的不滿。甲詩通過,與進行對比,表達了。【答案】1.鱸魚江上往來人荔枝2.喜愛鱸魚的人們出沒風(fēng)波捕魚的漁民辛苦勞動的勞動人民的同情【解析】1.本題考查詩句內(nèi)容理解。結(jié)合詩句“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笨芍自娭械拿朗呈趋|魚,愛好這種美食的不是漁者,而是江上往來人;結(jié)合詩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可知乙詩中的美食是荔枝。2.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督蠞O者》這首詩描寫了命運截然不同的兩類人:一類是為了生活常年處在風(fēng)口浪尖打魚的漁民;另一類是到江邊來享受鱸魚美味的達官貴人。通過江上往來人對鱸魚的喜愛和漁人出沒風(fēng)波的艱辛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漁人疾苦的同情。9.(2023·河北邢臺·小升初真題)古詩閱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宋]王觀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1.本詞上、下片各寫了什么?請作簡要概括。2.“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把喻為,把喻為,極言浙東山水的美麗可愛。3.說明詞人心中滿懷著傷春之愁的句子是(

)A.眉眼盈盈處 B.才始送春歸 C.千萬和春住4.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案】1.上片寫浙東山水的美好,下片抒發(fā)作者送別的情誼。2.明澈的水流美人的眼波青黛的山巒美人的眉峰3.B4.表達了詞人心中對鮑浩然的不舍與留戀之情,以及對友人的深切祝愿?!窘馕觥?.本題考查概括段意。上片抓住比喻和雙關(guān),從對山水的描寫中讀出人的情感;下片抓住“千萬和春住”的奉勸,讀出送別的情意。2.本題考查修辭手法?!八茄鄄M,山是眉峰聚”意思是說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峰。這里將水比喻成流動的眼波,將山比喻成蹙起的眉峰,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辭手法,更確切地說是比喻修辭手法中的暗喻這一類別。比如上面的詞句“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中使用的喻詞為“是”,所以是暗喻的修辭手法。3.本題考查理解詩句意思。結(jié)合詩句內(nèi)容可知,“才始送春歸”的意思是剛剛把春天送走,從詩句中可以體會到作者對春天離去的傷感與不舍。故選B。4.本題考查文章主旨。《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表達了詞人送別友人鮑浩然時無限眷戀,不忍分別的思想感情和對春天的喜愛和眷戀。10.(2023·四川成都·小升初真題)憶古詩《竹石》,完成要求。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__。千磨萬擊還堅勁,_________________。1.給詩中下列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在下面的括號里用“?”標示。青(qīn

qīng)

松(sōng

shōng)

磨(mó

mò)

勁(jìnjìng)2.填寫詩中所缺詩句,再說說“最后兩個詩句”的意思。3.詩人鄭燮的人生經(jīng)歷有什么特點?讀此詩可感受到作者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答案】1.qīng

sōng

jìng2.立根原在破巖中

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的意思:經(jīng)歷無數(shù)磨難和打擊身骨仍堅勁,任憑你刮酷暑的東南風(fēng),還是嚴冬的西北風(fēng)。3.鄭板橋的一生,經(jīng)歷了坎坷,飽嘗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態(tài)炎涼。讀此詩可感受到作者正直、剛正不阿、堅強不屈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風(fēng)傲骨,以及絕不隨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窘馕觥?.本題考查字音及多音字。青(qīng)山:長滿綠植的山。放松(sōng):紓解、放開、解開。千磨(mó)萬擊:形容經(jīng)受極多的折磨和苦難。[jìn]1.力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