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診治筋傷案分析_第1頁
中醫(yī)診治筋傷案分析_第2頁
中醫(yī)診治筋傷案分析_第3頁
中醫(yī)診治筋傷案分析_第4頁
中醫(yī)診治筋傷案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yī)診治筋傷案分析有幸?guī)煆?*主任醫(yī)師多年,多次目睹*師以針刺為主,配合推拿、刺血、中藥等多種治療方法巧妙的融合應用于臨床,多起沉疴,療效極佳,確實值得我輩同仁認真學習、總結?,F(xiàn)匯報幾個典型病案,希望能展現(xiàn)*師學術特點之一二。一、腰痛病案:趙某、男、47歲、因腰痛5年,復發(fā)加重1天就診,患者有5年腰痛病史,以隱痛為主,1天前彎腰抬物時用力過大致腰痛加重,休息不能緩解,夜晚疼痛劇烈,在家人攙扶下緩慢步入病房?;颊吒┭銮燹D側困難,翻身屈髖受限,活動時腰臀部牽扯疼痛明顯,但無下肢放射痛、牽扯痛等癥狀。查體:患者腰部生理曲度變直,略向右側彎,腰3—骶1椎右側肌肉板結且明顯高于左側肌肉,有明孟壓痛感,直腿抬高試驗(-),加強實驗(-)。MRI檢查顯示:腰4-5椎間盤突出,伴椎管狹窄。舌質(zhì)暗紅舌邊有瘀點,脈弦緊。辨證為急性腰扭傷(氣滯血瘀型)。治療:*師用0.30mm*50mm一次性無菌針灸針先從右側取腰3—5椎3個夾脊穴加上右側委中穴,自上而下針刺,得氣后搖大針孔出針,再從左側取腰3—5椎3個夾脊穴及左側委中穴自上而下行相應手法,術畢囑患者立即下床活動,患者在懷疑中先行翻身,感覺靈便后再行下床活動,前俯后仰左右扭轉都靈便自如,自覺疼痛不適之感至少解除大半,患者頓呼“神技”?!景凑Z】本病案雖然MRI檢查提示腰椎間盤突出,伴椎管狹窄。但從體征分析患者腰痛無下肢放射痛、牽扯痛及發(fā)麻、發(fā)涼等陽性體征,直腿抬高試驗及加強實驗均無異常,雖影像提示為腰椎間盤突出伴繼發(fā)性椎管狹窄,但臨床仔細辨證應屬“急性腰扭傷”范疇?;颊哂新匝词?,肌肉早已勞損,局部經(jīng)絡痹阻,不能承受彎腰抬物時所用猛力,致局部血脈破損,離經(jīng)之血變成淤,瘀則氣滯故脹痛明顯,結合舌質(zhì)脈象,故辨證為:急性腰扭傷(氣滯血瘀型)。治療時采用行急刺手法且左右皆刺,急刺時急進急出并搖大針孔加強針感,患者疼痛在右側,先行右側針刺以引邪外出,再行左側針刺以引氣左行致左右平衡,以達調(diào)和之效。選穴上*師重用夾脊穴同時配合遠端取穴,夾脊穴從屬于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jīng),與臟腑密切相關,是體內(nèi)臟腑與背部體表相連通的點,其聯(lián)絡途徑,也是以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jīng)的聯(lián)絡為基礎,借助于氣街徑路與上下、左右、前后經(jīng)脈之氣溝通,從而使夾脊穴成為督脈和足太陽經(jīng)脈氣的轉輸點。本病例定位在足太陽膀胱經(jīng),但范圍較寬,不局限于某一點,若針對陽性點一一針刺,則顯得漫無目的,所以選用夾脊穴可起到提綱挈領之效。同時根據(jù)上病下治原則和“腰背委中求之”經(jīng)驗用穴,在雙側委中急刺,得氣出針以達引氣下行之效。二、腰腿痛病案:曾某,女,60歲,退休職工;因腰痛伴右下肢牽扯痛兩天就診;訴兩天前受寒后突然出現(xiàn)腰部劇烈脹痛伴右下肢牽扯痛,站立、行走受限,平臥稍緩解,起臥翻身困難,腰背部沉重無比,夜間痛甚,納可,眠差,二便調(diào),口服止痛藥2天,疼痛無明顯改善,彎腰拄拐跛行至我院就診。攝腰椎CT片示:L4-5、L5-S1椎間盤向右后突出。查體:患者腰部生理曲度變直,微向右側彎,兩側肌肉緊張板結有壓痛,右秩邊穴壓痛(+++),直腿抬高實驗(++),雙委中穴附近有明顯迂曲的靜脈鼓出,舌紅苔白脈緊;囑患者卷起褲腳,赤腳站立在報紙上,給予雙委中三棱針刺絡放血,出針時瘀血噴濺一尺遠,放血后疼痛明顯減輕,當夜安靜入睡。其后配合針刺腰臀部穴位治療10天后患者痊愈。按:本病案是跟隨**主任專家門診時所遇,并在郭主任指導下治療的典型病案,“腰部劇烈疼痛伴右下肢牽扯痛,腰背部沉重無比?!闭萌纭端貑?刺腰痛篇》所述“引項脊尻背如重狀”,即痛時牽引項脊尻背,背部好象擔負著沉重的東西一樣。書中同時提出治療方案“刺其郄中太陽正經(jīng)出血”,郄中及委中,即在膀胱經(jīng)合穴委中處刺出其惡血。為何選委中穴,《靈樞-經(jīng)脈篇》膀胱足太陽之脈…循肩膊內(nèi),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腘中;其支者,從膊內(nèi)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nèi),過髀樞,循髀外從后廉下合腘中。原來“腘中”是太陽經(jīng)下行入膝關節(jié)的重要交匯點,經(jīng)氣充足,但兩經(jīng)交匯處又極易阻塞,所以本類型腰痛多伴局部靜脈迂曲?!端目傃ǜ琛吩啤把澄星蟆?,但委中如何刺激才能發(fā)揮祛瘀通經(jīng)止痛之效?本處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答復,對于“引項脊尻背如重狀”腰痛治療時,委中點刺放血常常取得顯著療效。而且郭主任建議患者最好取站立位放血,使得下肢血流壓力增大,便于流出,療效更佳。典型病案加上經(jīng)典治療,難怪患者放血后疼痛明顯減輕,當夜即可安靜入睡,真是效如桴鼓,值得推廣。三、網(wǎng)球肘病案:劉某、女、58歲、退休工人。初診(2014年02月16日)患者因“右肘外側疼痛伴活動受限1月余加重3天”前來我院就診?;颊咝误w偏胖,好冬泳,1月前游泳后出現(xiàn)右肘外側疼痛,休息并熱敷后有好轉,未給特殊處理,仍繼續(xù)冬泳,右肘疼痛持續(xù)性加重,休息、熱敷不能緩解,自購芬必得內(nèi)服也無效,右上肢不能旋轉、屈伸、持物不穩(wěn),肘部酸痛麻木,難以入眠。查體:右肘外側微腫不紅,有壓痛,以肱骨外上髁部最為明顯,屈伸、旋轉受限。舌質(zhì)淡,苔白微滑膩,脈浮滑。CR片:右肘部骨質(zhì)未見明顯異常。中醫(yī)診斷:肘痹(寒凝經(jīng)脈,陽氣郁痹);西醫(yī)診斷:右肱骨外上髁炎。治療先針刺大椎、右側阿是穴、雙側外關,得氣后先留針配合TDP照射30分鐘,30分鐘后行針,從大椎開始,再阿是、雙外關,得氣后行大幅度提插捻轉,再搖大針孔出針,患者術畢即感右側肘部疼痛明顯緩解,旋轉、屈伸靈便,手端茶杯已較輕松。再給予當歸四逆湯加減,以溫經(jīng)散寒、通脈止痛。處方:當歸15克、白芍15克、桂枝12克、桑枝20克、細辛3克、通草10克、羌活12克、甘草10克、大棗10克、生姜3片。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劑。并囑患者暫停冬泳,早晚堅持做八段錦之“雙手托天理三焦”功能鍛煉操10—15分鐘。二診(2014年02月21日)患者訴上次治療再配合服藥5劑后,右肘關節(jié)疼痛明顯減輕,屈伸、旋轉自如,受寒后疼痛有所反復,熱敷后可緩解。守上方加丹參15克,再服用5劑,并繼續(xù)暫停冬泳,早晚堅持做八段錦之“雙手托天理三焦”功能鍛煉操10—15分鐘。三診(2014年02月28日)患者訴右肘關節(jié)疼痛基本解除,屈伸、旋轉自如,提拿重物無影響,繼續(xù)服上方5劑鞏固療效。隨訪半年未復發(fā)。按:肱骨外上髁炎是由于肱骨外上髁周圍的肌肉、肌腱、韌帶、滑囊和關節(jié)囊等軟組織由于長期的勞損,導致肌腱和軟組織部分纖維撕裂或損傷,發(fā)生慢性無菌性炎癥,或因摩擦造成骨膜創(chuàng)傷,引起骨膜炎,導致關節(jié)內(nèi)外粘連,阻礙肘關節(jié)活動所致。《內(nèi)經(jīng)》云:“女子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fā)始白。”患者女、58歲,早過了六七之歲,陽氣已經(jīng)衰弱,再加上長期堅持冬泳,導致寒氣趁虛而入,留滯于經(jīng)絡之中,遇邪而誘發(fā),局部經(jīng)絡瘀阻不通,不通則痛,發(fā)而為“肘痹癥”。治療上當以“溫經(jīng)散寒、通絡止痛”為主。根據(jù)此患者的病因、病機,先針刺大椎、阿是、雙側外關穴,得氣留針配合TDP照射30分鐘,一則給予局部溫度、匯集陽氣,以對抗寒邪;二來留針候氣以聚力誅邪。待正氣已足、陽氣已盛,就開始發(fā)起總攻。先取三陽經(jīng)之總匯大椎穴,以振奮衛(wèi)陽、解表散寒;再取阿是穴定點攻擊病邪;最后取雙側外關以引邪外出。全程行針皆用大幅度提插捻轉,再搖大針孔出針,以驅邪外出。術畢,病邪已去大半,故疼痛明顯緩解,活動自如。為防病邪殘留,聚而復發(fā),再用當歸四逆湯加減治療斷后,當歸四逆湯是傷寒厥陰病“血虛肝寒手足冷”之主方。主治素體血虛而又經(jīng)脈受寒,陽氣不能達于四肢末端,營血不能充盈血脈,遂呈手足厥寒、脈細欲絕之癥。臨床證明凡屬素體血虛、寒客經(jīng)脈為患的疾病,用本方隨癥加減,均可收到較佳療效。癥狀減輕后守前方去葛根、姜黃,加丹參以增強其活血通經(jīng)、通絡止痛之力。在治療之外,患者自身的鍛煉非常重要,八段錦之“雙手托天理三焦”之改進版對于陽氣的升發(fā),肢體的伸展,筋骨的拉伸都有非常好的輔助功效,只要持之以恒、循序漸進的鍛煉,就可促使頸、肩、肘各部之關節(jié)氣脈暢通,舒展有力。綜上所述,**老師在臨床中十分注重辨病與辨證的有機結合,辯證是關鍵,在辯證準確的前提下再選擇熟練的運用各種方法治療疾病,達到痊愈。在眾多方法之中因其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