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DX-JS 005-2020 城市軌道交通類矩形盾構法隧道設計規(guī)范_第1頁
甬DX-JS 005-2020 城市軌道交通類矩形盾構法隧道設計規(guī)范_第2頁
甬DX-JS 005-2020 城市軌道交通類矩形盾構法隧道設計規(guī)范_第3頁
甬DX-JS 005-2020 城市軌道交通類矩形盾構法隧道設計規(guī)范_第4頁
甬DX-JS 005-2020 城市軌道交通類矩形盾構法隧道設計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寧波市工程建設地方細則Specificationfordesignofquasi-rectang2020-07-23發(fā)布2020-09-0寧波市工程建設地方細則Specificationfordesignofquasi-rectang甬DX/JS005-20201寧波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文件寧波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關于發(fā)布《城市軌道交通類矩形盾構法隧道設計規(guī)范》的通知231 1 2 4 4 4 5 7 13 16 25 262 30 31 33 34 38 40 41 42122.0.1類矩形盾構法隧道quasi-rectang2.0.6建筑限界building2.0.7軌道結構tracks2.0.8軌距gaugeoftrack2.0.9軌道結構高度heightoftrackstructure32.0.12防水混凝土waterproof2.0.13接縫防水jointwaterproof2.0.14活塞通風pistonven43.1一般規(guī)定3.1.3限界不包括施工誤差、測量誤差、結構沉降、3.1.4在根據車輛限界、設備限界的基礎上考慮管線3.2制定限界的基本參數5正線最大坡度:30‰,困難地段可采用35‰;3.3區(qū)間設備管線布置原則3.3.1在建筑限界和設備限界之間的空間,是供各種3.3.4類矩形盾構法隧道采用多段圓弧組成的斷面,兩3.4曲線地段隧道偏心計算方法3.4.1區(qū)間曲線地段類矩形盾構法隧道建筑限界,采6(3.4.1-1)式中:α——軌道超高角度,α=sin-1(h/s);h0——直線段圓心距軌面高度(mm),取1860mm;h——曲線軌道超高值(mm);s——內外軌中心距離(mm),取1500mm。74.1一般規(guī)定4.1.1線路按其運營中的功能定位,分為正線4.2線路平面表4.2.1最小曲線半徑(m)車型線路B2型車(鼓形車)一般情況困難情況區(qū)間正線4003508車站注:①緩和曲線侵入車站站臺計算長度內時,其曲率不宜大于1/1000;極端困難情況下,其曲率不宜大于1/800。②類矩形盾構兩線線間距為定值,宜以右線(上行線)為基準,左線設計為右線的同心圓,同心圓的曲線半徑可為零數;在最小半徑控制地段,應以內側曲線為基準,以滿足圓曲線最小半徑規(guī)定。③線路平面曲線設置應充分考慮無縫線路鋪設要求。表4.2.2緩和曲線長度表(m)VRL454050002020204000252020202035002525202020203000252020202020250025202020202020004540252020202020452520202020204040252020202020452525202020204525202020207004525202020206504540202020206004520202020205504540202020202050045252020202045040252020202040045252020203502020209注:R為曲線半徑(m);V為路段設計速度(km/h);L為緩和曲線長度(m)。超高順坡及軌距加寬過渡段的長度一般情況下不宜小于0.5V【V2道岔宜靠近車站布置,道岔兩端至車站有效站臺端部的距離應滿足信號設備設置要求。當采用9號道岔時,道岔前端岔心至車站有3道岔應設在直線地段。道岔前后至曲線端頭的直線段長4道岔附帶曲線可不設緩和曲線和超高,但其曲線表4.2.4-1道岔型號及線間距項線路類型道岔型號導曲線半徑(m)側向限速(km/h)線間距(m)單渡線交叉渡線正線和配線60kg/m-1/9200≥4.24.6或5.060kg/m-1/12350≥5.0注:①正線道岔:含折返線、出入線在正線接軌的道岔;②單渡線、交叉渡線的線間距不符合上述標準規(guī)定的應予特殊設計。表4.2.4-2道岔的前后至曲線端頭的最小直線長度道岔類型岔枕類型基本軌縫至曲線端頭直線段最小長度(m)岔跟至曲線端頭直線段最小長度(m)9號道岔混凝土長岔枕56.25混凝土短岔枕55混凝土長岔枕58混凝土短岔枕557號道岔木岔枕33混凝土長岔枕34.5表4.2.4-3道岔間插入短鋼軌長度(m)道岔布置相對位置線別插入短鋼軌最小長度L(m)一般困難地段兩組道岔前端對向布置正線及配線6.25車場線4.54.5兩組道岔前后順向布置正線及配線6.256.25車場線6.254.5兩組道岔根端對向布置正線及配線6.254.3線路縱斷面):1正線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30‰,困難地段最大坡度可采用2區(qū)間隧道的線路最小坡度不宜小于3‰,困難情況下可采用2兩相鄰坡段的坡度代數差等于或大于2‰時,應設3車站站臺有效長度和道岔范圍內不得設置豎曲表4.3.3豎曲線半徑(m)線別一般情況困難情況正線50003000站臺端部30002000出入線、車場線20004.3.5區(qū)間縱斷面設計的最低點位置,應與區(qū)4.3.6豎曲線與緩和曲線(或超高順坡段)在有4.3.7兩平行等高的線路共用結構時,兩線高4.4配線2在采用站后折返的盡端站,宜增設站前單渡線,并5.1一般規(guī)定5.1.1軌道結構應具有足夠的強度、穩(wěn)定5.1.2軌道結構設計應根據車輛運行條件5.1.4軌道結構設計應根據工程環(huán)境影響5.1.6軌道結構施工應采用先進、成熟的5.2主要技術要求表5.2.2曲線地段軌距加寬值加寬值(mm)B型車200>R≥1505150>R≥100h=錯誤!未找到引用源。(5.2.3)4類矩形盾構法隧道內同一位置曲線處左右線宜5類矩形盾構法隧道內無砟軌道地段曲線超高,宜采應在直線地段遞減。超高順坡率不宜大于2‰,困難地段不應大于表5.2.4軌道結構高度道床型式軌道結構高度(mm)普通整體道床740浮置板整體道床注:軌道結構高度為建筑限界范圍內的數值,若采用其他道床型式或新型軌道結構可適當調整。5.3軌道結構5.3.1類矩形盾構法隧道普通地段宜采用5.3.2類矩形盾構法隧道減振地段采用浮5.3.3類矩形盾構法隧道區(qū)間采用內置式泵5.3.4軌道設置各類標志和鋼軌涂油器等5.3.5軌道施工測量采用軌道基礎控制網6.1一般規(guī)定6.1.2地下結構的凈空尺寸必須符合地6.1.3地下結構應結合結構斷面形式、6.1.4地下結構的設計應以地質勘察資6.1.5地下結構設計應對擬建場區(qū)的土6.2荷載及組合6.2.1類矩形盾構法隧道結構上作用的準《地鐵設計規(guī)范》(GB50157)和《建筑4施工階段類矩形盾構法隧道可適當考慮由襯砌變形2變形受約束的結構,應考慮溫度變化和混凝土收縮3地面超載一般可按20~30kPa考oS≤R(6.2.5-1)ΣYGiSGik+ΣYGiSGik+YQ1YL1SQ1k+ΣYQjφcjYLjSQjkSQ1k、SQjk——第1個和第j個可變作用標準值的效應;YL1、YLj——第1個和第j個考慮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的荷載調整錯誤!未找到引用源。φcj——第j個可變作用的組合值系數,應到引用源。和荷載效應的準永久組合設計值Sd應分別按下列公式確SGik+SQ1k+SQjk(6.2.5-3)SGik+SQjk(6.2.5-4)式中:錯誤!未找到引用源。φqj——第j個可變作用的準永久值6.2.6隧道應按施工和使用階段,分別6.3工程材料6.3.2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比、最低強1梁、柱縱向受力鋼筋應采用HRB400、H6.3.4管片間的連接緊固件的連接形式6.4結構型式6.4.3襯砌斷面周邊外輪廓宜圓順,可6.4.4根據結構受力要求,可采用鋼筋6.4.5襯砌的厚度應根據隧道使用功能6.4.7防火門洞、渡線段的裝配式襯砌6.4.8一般段區(qū)間隧道宜采用帶中柱的6.5設計計算6.5.1應采用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6.5.2隧道的安全等級和設計使用年限6.5.3地下結構應進行橫斷面方向的受4地震作用下的小曲線半徑的隧道、剛度突變的結構6.5.5隧道結構施工和使用階段應進行表6.5.6最大裂縫寬度限值結構類型限值(mm)鋼筋混凝土管片0.2其它結構水中環(huán)境、土中缺氧環(huán)境0.3洞內干燥環(huán)境或洞內潮濕環(huán)境0.3干濕交替環(huán)境0.2注:①當設計采用的最大裂縫寬度計算式中保護層的實際厚度超過30mm時,可將保護層厚度的計算值取為30mm;②厚度不小于300mm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可不計干濕交替作用;③洞內潮濕環(huán)境相對濕度為45%~80%。6.5.7計算簡圖應符合結構的實際工作6.5.8裝配式襯砌應限制荷載作用下的變6.5.9裝配式襯砌宜采用錯縫拼裝形式當M>0時,M=錯誤!未找到引用源。θ(6.5.10-1)當M<0時,M=錯誤!未找到引用源。θ(6.5.10-2)注:1—環(huán)向接頭回轉彈簧;2—管片本體;3—環(huán)向接頭轉角圖6.5.10-1彈性鉸襯砌環(huán)計算模型2采用錯縫拼裝的襯砌結構宜按考慮襯砌剛度折減系數η及縱向彎矩傳遞系數ζ的修正慣用計算法進行內力分析。η與ζ宜根據管片直Mji=(1-ζ)Mi,Nji=NiMsi=(1+ζ)Mi,Nsi=Ni式中:ζ─彎矩調整系數(ζ=0.2~0.4注:1——襯砌環(huán)A管片本體;2——相鄰襯砌環(huán)B管片本體;3——襯砌環(huán)A豎直軸;4——襯砌環(huán)B豎直軸;5——環(huán)向接頭回轉彈簧;6——環(huán)間徑向剪切彈簧;7——環(huán)間切向剪切彈簧;8——環(huán)向接頭轉角圖6.5.10-2錯縫拼裝襯砌梁-彈簧模型2鋼筋混凝土管片的環(huán)向螺栓應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3鋼筋混凝土管片應驗算縱向螺栓的抗拉及抗剪強度。小曲線半4應對混凝土管片接頭環(huán)向螺栓連接處環(huán)肋、端肋結5承受盾構千斤頂頂力的管片環(huán)面應進行局部受壓承載能力驗6.6構造要求6.6.1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根據6.6.3楔形環(huán)環(huán)面楔形量應由隧道的直表6.6.1一般環(huán)境作用下混凝土結構構件鋼筋凈保護層最小厚度結構類型部位保護層厚度(mm)鋼筋混凝土管片外側256.6.4襯砌環(huán)封頂塊拼裝方式宜采用全6.6.5帶立柱的襯砌環(huán)可根據施工經驗6.6.6管片應根據連接方式、起吊方式6.6.7管片手孔、螺栓孔、預留孔洞、1單塊管片制作的允許偏差:寬度±0.5mm(錯縫拼裝時取±0.4mm弧、弦長±1.0mm;縱、環(huán)向螺栓孔孔徑及孔位±1.0mm;縫相鄰塊間隙為小于1.0mm、對應的環(huán)向螺栓孔不同軸度小于1.0mm、外橫徑、外豎徑偏差omm、內橫徑、內豎徑偏差±2.0mm;7.1建筑2盾構工作井兩端線間距應滿足類矩形盾構及單7.2結構7.2.2盾構法隧道宜利用車站端頭井作為7.2.3盾構工作井壁與隧道襯砌間間隙7.2.4盾構工作井設計應考慮盾構機吊裝7.2.5盾構始發(fā)和接收端頭的土體應進行7.2.6盾構工作井結構計算應按施工工8.1一般規(guī)定8.1.1類矩形盾構法隧道宜采用鋼筋混8.1.2類矩形盾構法隧道防水等級應為8.2混凝土結構自防水表8.2.1類矩形盾構法隧道管片防水混凝土的設計抗?jié)B等級結構埋置深度(m)設計抗?jié)B等級h<30P10h≥30P128.3襯砌接縫防水8.3.2接縫密封墊宜選擇具有合理的構8.3.3管片接縫密封墊應被完全壓入密A=(1~1.15)A0(8.5)式中:A——密封墊溝槽截面積;A0——密封墊截面積。8.3.4管片接縫密封墊應滿足在計算的8.3.5密封墊的閉合壓縮力數值應滿足8.3.6密封墊的外側宜設置擋水條,擋3應根據隧道的使用功能確定嵌縫作業(yè)的范圍、嵌縫材(a)平底型(b)單側型(c)斜底型(d)倒“退拔”型圖8.3.7管片嵌縫槽斷面構造形式3螺孔密封圈應為遇水膨脹橡膠或合成橡膠制8.3.9當襯砌環(huán)、縱縫之間需設置傳力8.4管片防水、防腐涂層8.5井接頭防水8.5.1盾構工作井與隧道結合處的接縫8.5.2在軟弱地層距盾構工作井一定范9.0.2區(qū)間隧道內各類配電箱體開門方向宜9.0.3設在區(qū)間的射流風機等通風設備需結10.1一般規(guī)定10.2區(qū)間給水10.3區(qū)間排水3對于線路實際最低點位于車站范圍內的單向坡度區(qū)間,4對于有中間風井的區(qū)間,排水泵房宜與中間風井中間風井或無條件與中間風井合建的區(qū)間,可結合設備的選型及軌1雨水泵房的集水池有效容積,不應小于最大一臺水泵5min~2其他排水泵房的集水池有效容積,不應小于最大一臺排水泵11.1一般規(guī)定11.2防、排煙與事故通風圖A.1正線直線地段建筑限界圖圖A.2正線曲線地段建筑限界圖(R350m,超高h120mm,右傾)圖A.3正線曲線地段建筑限界圖(R350m,超高h120mm,左傾)圖A.4正線減振直線地段建筑限界圖(泵房處)圖A.5單渡線地段限界圖(道岔導曲線半徑R=150m)圖A.6出入線直線地段建筑限界圖圖A.7正線曲線地段建筑限界圖(R350m,超高h120mm,右傾)圖A.8正線曲線地段建筑限界圖(R350m,超高h120mm,左傾)圖B.1類矩形盾構法區(qū)間隧道內置式泵房集水池斷面布置示意圖圖B.2類矩形盾構法區(qū)間隧道內置式泵房平面布置示意圖2本規(guī)范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規(guī)范執(zhí)行寧波市工程建設地方細則Specificationfordesignofquasi-rectang 45 46 48 49 53 55 58 59 3.1一般規(guī)定3.2制定限界的基本參數4.1一般規(guī)定4.2線路平面4.3線路縱斷面4.3.2最小坡度。隧道的線路最小坡度設定,主4.4配線5.1一般規(guī)定5.1.5類矩形盾構法隧道是新型隧道,其5.1.6類矩形盾構法隧道斷面形狀和尺寸5.2主要技術要求5.3軌道結構5.3.4所有標志和鋼軌涂油器等附屬設備6.1一般規(guī)定6.1.1地下結構斷面形式的選擇,必須6.1.2在確定隧道凈空尺寸時,必須根6.1.3盾構法隧道埋深應根據隧道功能6.3工程材料6.3.1地下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有6.3.4管片間的連接形式多種多樣,目6.4結構型式Y:地表變形/mm30200-10-20-30-40-50地表沉降槽曲線類矩形結構邊線盾構到達前盾構到達時盾構通過時管片脫出盾尾—*-盾構通過后管片脫離盾尾7天長期穩(wěn)定后地表沉降槽曲線類矩形結構邊線盾構到達前盾構到達時盾構通過時管片脫出盾尾—*-盾構通過后管片脫離盾尾7天長期穩(wěn)定后沉降槽主要影響范圍-35-30-25-20-15-10-505101520253035X:距隧道中心線距離/m圖1施工及工后地面沉降槽曲線6.4.3類矩形斷面受力性能較圓形斷面6.4.5寧波軌道交通3號線出入段6.4.7接頭為襯砌環(huán)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通過6.5設計計算6.5.8為了取得較好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