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崍一路(崍嶺大道至南河段)道路建設工程設計說明_第1頁
天崍一路(崍嶺大道至南河段)道路建設工程設計說明_第2頁
天崍一路(崍嶺大道至南河段)道路建設工程設計說明_第3頁
天崍一路(崍嶺大道至南河段)道路建設工程設計說明_第4頁
天崍一路(崍嶺大道至南河段)道路建設工程設計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天崍一路(崍嶺大道至南河段)道路建設工程ZM-02PAGE第1頁共6頁設計說明設計規(guī)范、依據(jù)及標準建設單位委托設計任務書;道路及相關專業(yè)提供的技術協(xié)作條件;國家有關設計規(guī)范,技術要求,標準圖集,圖冊;《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CJJ45-2015;《低壓配電設計規(guī)范》GB5005-2011;《供配電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GB50052-2009;《電力工程電纜設計標準》GB50217-2018;《20kV及以下變配電所設計規(guī)范》GB50053-2013;《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2010;《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計規(guī)范》GB50055-2011;《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981-2014;《道路照明燈桿技術條件》CJ/T527-2018;《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程》CJJ89-2012;《LED城市道路照明應用技術要求》GBT31832-2015;《道路和隧道照明用LED燈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37478-2019;《成都市公園城市智慧綜合桿設計導則》試行版2020.03;《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標準》GB50168-2018;《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169-2016;《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guī)范》GB50065-2011;《建筑電氣與智能化通用規(guī)范》GB55024-2022《建筑與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規(guī)范》GB55002-2021《電力變壓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20052-2020工程概況1、設計范圍為本段道路范圍內的照明布置及其供配電系統(tǒng)、防雷接地系統(tǒng)等。2、本次設計道路中線長度約1445.483米,設計均為城市主干路,道路照明級別均按Ⅰ級設計。3、起點交叉口不在本次設計范圍內。終點交叉口有部分現(xiàn)狀照明設施,由本次進行補充設計,具體參見平面圖標注。4、橋梁段路燈基礎參照橋梁專業(yè)。專家意見及執(zhí)行情況補充交會區(qū)照度標準?;貜停阂寻匆庖娧a充交匯區(qū)照度標準。補充本項目綜合桿上所有用電負荷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注意不要遺漏5G用電?;貜停好總€5G預留按4KW考慮,現(xiàn)僅預留每個燈桿安裝5G條件,以后不會每個燈桿都安裝5G基站。待下階段5G基站方案確定后方能確定每個燈桿負荷數(shù)據(jù)。根據(jù)成都市綜合桿導則能合則合的原則,建議設置綜合機箱而不是單獨的照明配電箱?;貜停涸谙码A段確定所有箱體后,設置綜合機箱統(tǒng)一設置。已在設計說明中第十二項中的第11條補充說明。箱變出線回路中未預留5G的用電,而5G用電量較大,請根據(jù)用電負荷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復核變壓器容量是否合適。回復:每臺5G基站按4KW考慮,覆蓋范圍約250m,則本條道路約需安裝8臺左右,約32KW。現(xiàn)200KVA除照明用電36.4KW外,其余均為預留。箱變容量滿足用電負荷。電力和通信管道的抗震措施過于簡單,應補充一些抗震措施:如接地線采取防止被地震切斷的措施;采用彈性和延性較好的管材;每隔30米設置伸縮節(jié)等?;貜停阂寻匆庖娫谠O計說明中補充相關說明。電力、通信過橋段分別采用4X4排、3X5排的規(guī)模,請復核橋上是否有足夠空間能容納4X4排電力排管或3X5排通信排管?;貜停阂押藢崢蛳乱杨A留管道空間。下階段根據(jù)橋梁專業(yè)提資進一步落實橋上空間問題,已滿足實施要求。通信管道縱向坡度不得小于0.25%,縱斷面圖中有部分段落坡度小于0.25%?;貜停阂寻匆笮薷恼{整。供配電系統(tǒng)負荷等級及供電電壓設計范圍內主要用電負荷為路燈照明,負荷等級為三級;各照明回路采用AC380/220V供電,單燈電壓AC220V;路燈燈具設備端子處電壓控制在90%~105%范圍內。電源設置在K0+700處設置200KVA箱變及照明配電柜各一臺,電源由新建箱變提供。路燈低壓線路由照明配電柜配出,出線為放射式電纜線路,配電電壓220/380V。為保證負荷平衡,每一回路路燈均采用三相間隔接線,并合理選擇配電電纜,使線路末端電壓損失控制在5%以內。功率因數(shù)補償本工程道路照明用電主要負荷為路燈照明負荷,要求單燈無功功率因數(shù)COS?≥0.9,并在變壓器低壓側設置集中電容自動補償方式為補充,要求補償后功率因素COS?≥0.95。電能計量由新建綜合配電箱統(tǒng)一計量。照明設計標準主要設計標準和參數(shù)根據(jù)《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CJJ45-2015),本道路照明采用DIALuxevo9.0照度計算軟件計算結果如下:道路類型照明等級(Ⅰ級)交匯區(qū)平均照度Eav(Lx)機動車道平均照度(普通段)Eav(Lx)人行道平均照度Eav(Lx)車行道路面照度均勻度UE眩光限制閾值增量TI(%)機動車道功率密度LPD(W/m2)主干路標準值≥50≥30≥10>0.4<10≤1.2設計值5337180.4100.8508道路交會區(qū)限制眩光值:在駕駛員觀看燈具的方位角上,燈具在90°和80°高度角方向上的光強分別不得超過10cd/1000lm和30cd/1000lm;照度均勻度UE不小于0.4。路交會區(qū)限制眩光值采取的措施:交叉口選用截光型燈具。照明布置方式基寬度為32m,照明燈具采用在兩側側分帶上對稱布置,采用景觀路燈,燈桿中心線距車行道側路緣石0.75m,燈桿采用12.5m鋼制燈桿;機動車道側LED路燈光源功率1*160W,人行道側LED路燈光源功率3*75W,頂部含5×16W裝飾燈,燈具仰角12°,縱向燈桿間距為40m。大型平交路口采用16米中桿燈照明,光源為3×200W投光燈(LED光源)。燈具、光源主要參數(shù)要求本設計選用LED光源的要求主要有:光效≥160lm/W、色溫為3000K±100K、壽命≥50000h、并具有調光功能;光源的顯色指數(shù)(Ra)不宜小于70;光源的色品容差不宜大于7SDCM。對LED路燈燈具配光的要求有:燈具縱向配光為中配光;橫向配光為中配光。在標稱工程狀態(tài)下,LED燈具在正常工作3000h的光通維持率不應低于96%,6000h的光通維持率不應低于92%。道路照明采用分體式LED燈具,對可替換的LED部件或模塊光源,應符合現(xiàn)行標準GB/T24823和GB24819規(guī)定;LED燈具應能在-40℃~50℃溫度環(huán)境內正常工作。壽命周期內光源的色品坐標與初始值的偏差不應超過0.012;燈具的電源模組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GB19510.14(LED模塊用只留或交流電子控制裝置的特殊要求);且能現(xiàn)場替換,替換后防護等級不應降低。燈具的防護等級不低于IP65。光源均為截光性燈具。照明控制模式及技術要求:照明控制方式有:手動、時控、光控和無線監(jiān)控集中遙控方式。每種控制方式相互獨立,互不干擾;工程前期照明控制方式采用時鐘控制和手動相結合,并預留遠控接口;遠期必須接入當?shù)爻鞘姓彰骺刂浦行牡募羞h程控制平臺,預留綜合配電柜管理終端SEMS_LCB12安裝位置??刂葡涑商浊绊毰c路燈管理單位聯(lián)系接入事宜。道路照明每個燈具配置單燈控制模塊,要求能實現(xiàn)單燈的開關、調光及故障報警等功能;并能配合當?shù)芈窡艨刂浦行脑O置的無線監(jiān)控集中遙控系統(tǒng)實現(xiàn)路燈定時調光、分組管理、數(shù)據(jù)采集管理(例如光線、溫度、濕度、噪音、用電量)、智能管理、燈具故障檢測報警、地理定位等功能。在正常情況下,道路照明由當?shù)芈窡艨刂浦行脑O置的無線監(jiān)控集中遙控系統(tǒng)按季節(jié)變化合理遙控開關燈的時間;施工時應與當?shù)芈窡艄芾韱挝宦?lián)系,將本工程路燈接入當?shù)芈窡暨h程集中控制系統(tǒng)。道路照明采用無線監(jiān)控集中遙控系統(tǒng)時,遠動終端具有在通信中斷的情況下自動開關路燈的控制功能和手動控制功能。道路照明開關燈時的天然光照度水平設置:次干路/支路為20Lx。照明節(jié)能措施本次設計道路功率密度值LPD=0.8508W/m2。均滿足《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中的節(jié)能要求。在滿足標準規(guī)范對照度、均勻度、眩光、環(huán)境比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合理選擇高度、間距、燈具功率、配光曲線等方式盡量降低單位面積功率密度,以響應國家對節(jié)能的宏觀要求。通過采用智能控制器,加強路燈電壓的控制、路燈開關燈時間的精細管理和分級管理實現(xiàn)節(jié)能。LED路燈采用單燈控制技術(夜間零點以后,降低路燈功率運行);在不降低道路均勻度的前提下,下半夜下調車行道照度,降低運行功率,要求深夜路面平均照度主、次干路≥10Lx,支路≥8Lx。變壓器臨近負荷中心布置以降低線路損耗;適當加大回路電纜規(guī)格,降低線路損耗。路燈專用配電變壓器應選用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三相配電變壓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20052現(xiàn)行規(guī)定的節(jié)能產品。多桿合一設計根據(jù)《成都市公園城市街道一體化設計導則》、《成都市公園城市智慧綜合桿件設計導則》(試行),按照“宜合則合、工建共享、經(jīng)濟適用、服務智能、美觀協(xié)調”的原則,整合道路范圍內路燈、指路牌、路名牌、監(jiān)控設施;對部分交安、智能交通設施無法與路路燈桿合桿設置時需單獨設置交安桿件。Ⅰ-1類綜合桿件:本次設計主要搭載照明設施、機動車信號燈、限速標牌、人行信號燈路名牌(另桿體和懸臂設置卡槽,可搭載公服設施指示牌、小型交通標識、治安監(jiān)控設施、移動通信設施、公共廣播及其它智能設施)。Ⅰ-2類綜合桿件:本次設計主要搭載照明設施、人行信號燈(另桿體和懸臂設置卡槽,可搭載路名牌、公服設施指示牌、小型交通標識、治安監(jiān)控設施、移動通信設施、公共廣播及其它智能設施)。Ⅱ類綜合桿件:本次設計主要搭載照明設施及交通檢測設施(預留懸臂桿;另桿體和懸臂設置卡槽,可搭載LCD顯示屏、公服設施指示牌、小型交通標識、治安監(jiān)控設施、移動通信設施、公共廣播及其它智能設施)。Ⅲ類綜合桿件:本次設計主要搭載照明設施及大型標志牌(另桿體和懸臂設置卡槽,可搭載LCD顯示屏、公服設施指示牌、小型交通標識、治安監(jiān)控設施、移動通信設施、公共廣播及其它智能設施)。Ⅳ類綜合桿件:本次設計主要搭載照明設施及中型標志牌(另桿體和懸臂設置卡槽,可搭載LCD顯示屏、公服設施指示牌、小型交通標識、治安監(jiān)控設施、移動通信設施、公共廣播及其它智能設施)。Ⅴ類綜合桿件:本次設計主要搭載照明設施(另桿體和懸臂設置卡槽,可搭載LCD顯示屏、公服設施指示牌、小型交通標識、治安監(jiān)控設施、移動通信設施、公共廣播及其它智能設施)。桿件布設:路口綜合桿布設點位優(yōu)先滿足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牌、交通檢測設施等對位置有嚴格要求設施的需求,照明設施位置根據(jù)控制點位合理調整間距。出口道靠近人行橫道處設置Ⅰ-1類綜合桿,搭載照明、機動車信號燈、人行信號燈、路名牌、限速禁停等設施。進口道靠近人行橫道處設置Ⅰ-2類綜合桿,用于搭載照明、信號輔燈、人行信號燈及路名牌等設施。進口道停止線上游28~32m處設置Ⅱ綜合桿,用于搭載照明及視頻監(jiān)控等設施(預留)。進口道停止線上游60~80m處設置Ⅲ綜合桿,用于搭載照明及車輛行駛方向標志等設施。進口道停止線上游50~100m處設置Ⅲ綜合桿,用于搭載照明及指路標志等設施。當相鄰交叉口距離較近時,在進口道停止線上游28~32m處、將視頻監(jiān)控設施與車道行駛方向標志合桿。相交道路為支路時,進口道上游30~80m處設置Ⅳ類綜合桿,用于搭載照明及支路指路牌等設施。在無其它功能需求時,路段設置Ⅴ類綜合桿,滿足照明需求。當Ⅰ、Ⅱ、Ⅲ、Ⅳ類綜合桿在路段上布設時,具體點位應以相關主管部門意見為準。綜合桿搭載交安設施應以交安專業(yè)圖紙為準。單個桿件上設施數(shù)量不宜過多,Ⅰ類綜合桿件設施數(shù)量不超過10個;Ⅱ類綜合桿件設施數(shù)量不超過6個;Ⅲ類綜合桿件設施數(shù)量不超過4個;Ⅳ類綜合桿件設施數(shù)量不超過4個;Ⅴ類綜合桿件設施數(shù)量不超過3個。綜合桿采用四面裝鋁型材,燈桿為滑槽設計,便于后期增設桿件;桿體鋼材表面不應有裂紋、折痕、結疤、夾雜和氧化鐵銹。綜合桿件0~8米為塔段一,綜合桿壁厚12mm;8米以上為塔段二,綜合桿壁厚8mm,塔段一與塔段二采用法蘭盤連接,自動或半自動埋弧焊應滿足三級及以上焊縫的要求,錐形桿體焊接可有一條縱向焊縫,不應有橫向焊縫。綜合桿分為4層設計:①高度0.5m~2.5m適用于檢修門及倉內設施;②高度2.5m~5.5m適用于路名牌、小型標志牌、治安監(jiān)控卡口通信設施、人行信號燈、機動車輔燈及其它小型智能設施;③高度5.5m~8m適用于機動車信號燈、治安監(jiān)控卡口通信設施、小型標志牌、中型標志牌、小型標志牌及其它小型智能設施;④高度8m以上適用于照明燈具及移動通信設施。燈桿、懸臂等部件應能承受當?shù)刈畲箫L速,并能抵擋不低于35m/s的風速;燈桿使用壽命應不小于25年。燈桿熱浸鍍鋅層表面應平滑,無滴瘤、粗糙和鋅刺,無起皮、漏鍍和殘留的溶劑渣,在可能影響熱浸鍍鋅工件的使用或耐腐蝕性能的部位不應有鋅瘤和鋅渣;桿體或工件的鋼材厚度大于或等于3mm且小于6mm時,鍍層局部厚度不應小于65um、平均厚度不應小于70μm;鋼材厚度大于或等于6mm時,鍍層局部厚度不應小于70μm、平均厚度不應小于85um;鋅層與燈桿基體應結合牢固,經(jīng)錘擊等試驗鋅層不剝離,不凸起;熱浸鍍鋅完畢后宜進行鈍化處理,要求48h鹽霧試驗合格。燈桿噴塑采用優(yōu)質戶外純聚酯塑粉,能抗強紫外線;涂層外觀應平整光潔,無金屬外露、皺褶、細小顆粒和縮孔等涂裝缺陷;涂層厚度的平均值不應小于60μm,且最薄處不應小于40μm,在沿海或重鹽污染區(qū)域環(huán)境,涂層厚度不應小于80um;涂層的硬度不應低于2H,并應符合GB/T6739的規(guī)定;沖擊強度不應小于50kg/cm2,并符合GB/T1732的規(guī)定;涂層的劃格試驗應達到GB/T9286中檢查結果分級表中1級。綜合桿件桿體內部采用物理分倉設計,強弱電線纜分倉走線;懸臂及桿體應根據(jù)設施布置位置預留出線孔,均勻分布,出線孔采用防水措施。綜合桿件2.5m以下部分進行防粘貼處理,防粘貼層采用無色透明材料。綜合桿具體造型樣式由業(yè)主或景觀專業(yè)選定,建議采用周邊已建成道路的路燈相同樣式。桿件截面尺寸和桿件基礎由廠家最后深化復核提供為準,燈桿選用大廠生產的鋼板制造,多功能桿材質不低于Q355B;鋼材性能應符合GB/T699、GB/T700、GB/T1591、GB/T1220的規(guī)定;并滿足結構安全要求(桿件使用年限25年,安全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烈度7度),壁厚應不低于8mm。檢修門下沿離地距離為800mm。綜合排管規(guī)格及線纜敷設根據(jù)《成都市公園城市智慧綜合桿件設計導則》綜合排管在道路標準段人行道下敷設6孔SC100綜合排管,綜合排管在道路交叉口環(huán)形(橫過街段)下敷設9孔SC100綜合排管;綜合排管不僅為路燈線纜敷設通道,還為智能交通、天網(wǎng)、交安、5G設施線纜預留了敷設通道。綜合排管在人行道下及綠帶下的管頂埋深≥0.7m;在車行道下的管頂埋深≥1.0m,SC100管道內應預留8#細鐵絲;當埋深不滿足要求時,管道考慮保護措施;SC100鍍鋅鋼管壁厚不小于4mm。在每個綜合桿旁均設置500x500手孔井,在過街處兩端分別設置700x700手孔井;手孔井至綜合桿內部管道,采用8根PE50管道連接;在道路交叉口處綜合排管采用2根SC100鍍鋅鋼管與市政配套通信管道聯(lián)通;手孔井做法參見土建《城市照明設計與施工》(16D702-6)第2-18和2-19頁“電纜手孔井通用做法圖”。井蓋采球墨鑄鐵可調式防沉降井蓋,尺寸、承載能力要求應符合《球墨鑄鐵可調式防沉降檢查井蓋》DB510100/T203及《檢查井蓋》GB/T23858-2009的相關要求。照明線纜及敷設路燈照明供電干線采用YJV-0.6/1KV-5×25電力電纜在綜合排管內敷設。在燈桿配電盒內由供電干線分線后改用RVV-300V/500V-3×2.5導線引至燈頭;電纜直埋或在保護管中不得有接頭;為平衡三相負荷,燈具的接線順序為:L1,L2,L3,L1,L2,L3...的三相,本工程各相線、零線按國家相關規(guī)范分別加以區(qū)分。每路照明回路均設短路、過載保護,并在每個燈桿配電盒內自帶熔斷器進行單燈保護(在相線上安裝熔斷器),路燈生產廠家須在路燈接線盒內加裝DPN-C/6A/30mA(極數(shù):2極,動作時間:30ms)漏電斷路器作電氣保護。電纜敷設時,照明供電干線應在電纜井內預留不小于1m備用裕量。與已建道路相交時,路燈配電線路應敷設至相交或相鄰道路的燈桿處備用,不做電氣連接。機電抗震設計本工程所在場區(qū)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g,地震基本烈度為Ⅶ度,抗震設防烈度為Ⅶ度,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三組。燈桿抗震等級達8級以上,其余電氣裝置安裝時應考慮滿足GB50981-2014《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guī)范》中的相關抗震要求。(1)電氣設備的抗震性能應與建筑工程的抗震設防烈度相適應。(2)電力變壓器和6kV~35kV開關柜的抗震能力不應低于下表的規(guī)定。(3)開關柜、配電及控制柜(屏)、直流屏等電氣設備應采取防柜(屏)內電器松動、滑動、傾倒、震脫等抗震措施。(4)電氣設備及裝置安裝采用的金屬螺栓、預埋件和焊接強度應滿足抗震要求。(5)電氣設備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變壓器、UPS等裝置宜拆除滾輪,并采用地腳螺栓等方法固定在基礎上,當采用滾輪及軌道時,其軌道型鋼應設固定卡具;b.油浸式變壓器本體上的油枕、潛油泵、冷卻器及其連接管道等附件應符合抗震要求;c.8度及以上地區(qū),成列開關柜、配電及控制柜(屏)之間,應在重心位置以上采用螺栓連接成整體,或用連接件將柜體與建筑結構可靠連接和錨固;d.柜(屏)間連接的硬母線、接地線等,在通過建筑物防震縫、沉降縫處,應加設軟連接;e.電氣設備的支架應有足夠的剛度和承載力。安全措施防雷及過電壓保護措施與要求道路照明燈具利用金屬燈桿作為接閃器和引下線與基礎鋼筋接地作可靠連接;低壓進線總開關處設置電涌保護器,對間接雷電和直接雷電影響或其他瞬時過壓的電涌進行保護。16m中桿燈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的規(guī)定配置避雷裝置,施工時詳國家標準圖集15D501《建筑物防雷設施與安裝》。接地型式的選擇與要求本工程低壓配電系統(tǒng)采用TN-S接地型式,整個系統(tǒng)的中性線(N)與保護線(PE)分開,在始端PE線與變壓器中性線(N)連接,PE線與每根路燈鋼桿接地螺栓可靠連接。配電箱電源引入處保護接地設置重復接地裝置,配電箱金屬外殼須可靠接地。重復接地極裝置采用5根間隔5米垂直接地極(L50×50×5mm熱鍍鋅角鋼,長2.5m,埋深0.8m)與水平接地體(φ10熱鍍鋅圓鋼)連通,做法詳圖集14D504《接地裝置安裝》P17頁和P122頁。沿路燈供電干線設有一根水平接地體(φ10熱鍍鋅圓鋼)作為路燈專用防雷接地線;并在每盞綜合桿設1處垂直接地極并與水平接地體連接做重復接地并形成聯(lián)網(wǎng),接地極采用L50×50×5mm熱鍍鋅角鋼,長2.5m,埋深0.8m。水平接地體φ10熱鍍鋅圓鋼將燈桿埋地螺栓與接地體可靠焊接。本道路防雷接地線應與相鄰道路的路燈防雷接地線互相連通。接地系統(tǒng)接地電阻不大于4歐姆,若實際接地電阻不能滿足要求,可適當增加接地極;未盡事宜見國家標準圖集14D504《接地裝置安裝》。燈具燈桿及照明配電箱的金屬外露布分均與保護線可靠連接,進出配電箱及燈桿的電纜金屬帶(金屬鎧裝)須可靠接地。箱式變電站、地下式變電站、控制柜(箱、屏)可開啟的門應與接地的金屬框架可靠連接,采用的裸銅軟線界面不應小于4mm2。電氣裝置的下列金屬部分,均應與接地裝置可靠連接。配電裝置的金屬構架及靠近帶電部位的金屬遮攔等與接地裝置可靠連接。電力電纜的金屬鎧裝及接線盒和保護管與接地裝置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