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十二章-第3節(jié)-機械效率輔導(dǎo)教學(xué)案(拔高版)_第1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十二章-第3節(jié)-機械效率輔導(dǎo)教學(xué)案(拔高版)_第2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十二章-第3節(jié)-機械效率輔導(dǎo)教學(xué)案(拔高版)_第3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十二章-第3節(jié)-機械效率輔導(dǎo)教學(xué)案(拔高版)_第4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十二章-第3節(jié)-機械效率輔導(dǎo)教學(xué)案(拔高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十二章第3節(jié)機械效率

輔導(dǎo)科目物理年級八年級教材版本人教版

講義類型拔高版(適用于考試得分率高于80%的學(xué)員)

L掌握有用功、額外功、總功之間的關(guān)系

教學(xué)目的2.分辨機械效率與功率的關(guān)系

3.掌握基礎(chǔ)的機械效率計算

重點:分辨清楚總功里有用功、額外功的成分

重、難點

難點:掌握基礎(chǔ)的機械效率計算

授課時長建議授課時長2小時

教學(xué)內(nèi)容

【課程導(dǎo)入】

縱觀歷年中考,對“機械效率”考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機械效率概念類:考查學(xué)

生對機械效率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這里需要指出的是:一、任何機械,機械效率都不

可能達到100%;二、影響機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是滑輪自重、摩擦阻力、空氣阻力等;(2)

機械效率計算類:利用公式進行機械效率計算是本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掌握機械效率概念和有

關(guān)計算方法尤為重要,希望在復(fù)習中注意這方面的問題。

機械效率在中考中出現(xiàn)的概率很高,主要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和計算題,但出現(xiàn)概率

較高的是選擇題。選擇題以機械效率的簡單計算為主,主要考查學(xué)生對機械效率概念的理解

和認識程度;填空題以考查機械效率概念和功的計算為主;計算題一般情況下和其他計算結(jié)

合作為壓軸題出現(xiàn)較多。

【新知講解】

※知識點一:機械效率

1.有用功:在工作時,對人們有用的功。用符號W有表示

2.額外功:在工作時,對于額外負擔所不得不做的功。用符號W額表示

3.總功:有用功與額外功的和,也叫動力功。用符號W.表示

「定義:對人們有用的功。

Y

(1)有用功: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亞總一W額=1]W總

斜面:W有用=Gh

一定義:并非我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2)額外功:1公式:亞額=亞總一W有產(chǎn)G動h(忽略輪軸摩擦的動滑輪、滑輪組)

斜面:Ws=fL

「定義:有用功加額外功或動力所做的功

(3)總功:|公式:W,yW的+MGLFSnW?ffi/T]

斜面:W,s=fL+Gh=FL

4.完成下面實驗:

(1)如圖甲,用彈簧測力計將鉤碼緩慢地提升一定的高度,計算拉力所做的功Wi。

(2)如圖乙,用彈簧測力計并借助.一個動滑輪將同樣的鉤碼緩慢地提升相同的高度,再次計

算拉所做的功W2。

(3)比較Wi、W2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4)討論:①有沒有一種簡單機械只做有用功,不做額外功?沒有

②使用不同的簡單機械做功,完成相同的有用功時,所做的總功是否相同?這說明什么?

不同,這說明額外功不同

③額外功在總功中占的比例越多越好,還是越少越好?

額外功在總功中占的比例越少越好

④一定的總功中,額外功少意味著什么?有用功多

在使用機械時,我們總是希望額外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盡量少些,這樣可以讓機械處

于一個高效率的狀態(tài),以盡可能少的消耗,取得盡可能多的效益。

5、機械效率:

(1)在使用機械時我們最關(guān)心的是所做的這些總功中,有用功究竟占了多少。為此我們引入

一個新的物理量,叫做機械效率,它表示的是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用符號表示,

讀作“依塔”(yita)。

(2)機械效率的計算公式:n=W有用/W總.

=Gh

「斜面:「及hrh

_Gh_GhG

“FSFh一F

,定滑輪:n一旦GhG

5nFS=苗=.

動滑輪:n=£L=9-=工

BFnhnF

滑輪組

利用滑輪組做功時,不可避免地要做額外功,使有用功總比總功小,而機械效率等于有

用功除以總功,所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總小于一。

(3)機械效率“是個百分數(shù),一定小于100%,沒有單位。

機械效率是描述機械性能優(yōu)劣的物理量,機械效率高的機械性能優(yōu)良。機械效率的高低

與所使用的機械工作時是否省力、及省力多少無關(guān);與機械工作時的快慢程度無關(guān);與機械

工作時所完成的功的數(shù)量多少也無關(guān).

6、測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1)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需要測量四個物理量:鉤碼的重力G、鉤碼提

升的高度h、拉力F、繩端移動的距離s;

(2)計算有用功的方法:W有=61!;

(3)計算總功的方法:W.=Fs。

(4)完成下面實驗:

①如圖安裝滑輪,記下鉤碼所受的重力G及鉤碼和彈簧測力計的位置;

②緩慢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升高h,讀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測出鉤碼上升的高度

h和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s;

③算出有用功、總功、機械效率。

④改變鉤碼的數(shù)量,再做兩次上面的實驗。

?我們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時,沒有考慮摩擦的因素.

7、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特點

(1)提高機械效率的主要辦法是改進結(jié)構(gòu)、使它更合理、更輕巧。

(2)在使用中按照技術(shù)規(guī)程經(jīng)常保養(yǎng),使機械處于良好的狀態(tài),對于保持和提高機械效率

也有重要作用。

(3)實驗探究:對于同一個滑輪組提升不同重物時,它的機械效率是否改變呢?

(4)如何設(shè)計實驗證明?

①用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提升兩個鉤碼,記錄鉤碼的重力、彈簧測力

計的拉力、鉤碼上升的高度、繩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②用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提升四個鉤碼,記錄鉤碼的重力、彈簧測力

計的拉力、鉤碼上升的高度、繩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表格設(shè)計:

鉤碼重提升高有用功自,由端自由端移動總功機械效

度h/mW有用/J拉力F/N距離s/m率T]

力G/NW總/J

兩個

鉤碼

四個

鉤碼

分析表格數(shù)據(jù)在與同學(xué)們交流討論,你能得到什么結(jié)論?

同一機械的效率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不同的工作狀態(tài)和環(huán)境而變化的.例如:一

個組裝好的滑輪組,其提起的物重越大,則其機械效率越高,因為此時的額外功(提起機械

本身所需要的功)相對越?。划斎?,由于機械間的摩擦而造成的額外功并不會減小.當額外

功一定時,在機械能承受的范圍內(nèi)盡可能增加每次提起重物的重力,充分發(fā)揮機械的作用.

8、效率調(diào)節(jié)

(1)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減小機械自重、減小機件間的摩擦。

通常是減少額外功,如搞好潤滑,減輕機械自重;在無法減小額外功的情況下,采用增

大有用功來提高機械效率。例如,在用滑輪組提高重物(不計摩擦)時:

%G〃111

77—-------------------------------------------------------------——---------------

叱總G/z+%]+生J*G輪h]+

GhGhG

為提高機械效率,在機械結(jié)構(gòu)一定的情況下,可以采取增加提升物重的辦法來實現(xiàn)。

(2)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①動滑輪越重,個數(shù)越多則額外功相對就多。

②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對就多。

③摩擦,若各種摩擦越大做的額外功就多。

④繞線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響滑輪機械效率。

9、機械效率和功率的區(qū)別:

功率和機械效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單位時間內(nèi)完成的功;機

械效率表示機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總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例題

【例1】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豎直提升物體,不計一切摩擦和繩重。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該滑輪組繩自由端拉力R的大小一定等于所提物體重力的三分之一;田.

B.用該滑輪組提升不同的物體,物體越重,其機械效率越大;甲

C.用該滑輪組分別提升水面下和水面上的同一物體,其機械效率相等;

D.其他條件不變,僅將滑輪組中的動滑輪重力變大,其機械效率變大

【答案】Bo

【解析】(1)由圖知,n=3,不計一切摩擦和繩重,拉力F=:(G+G輪);(2)不計一

TIT/nr1Z-r

切摩擦和繩重,用該滑輪組提升不同的物體,n=7F,Zr-7=FTr^=id;(3)

用該滑輪組分別提升水面下和水面上的同一物體,好像滑輪組提升的物體重力不同,其機械

效率不相等;(4)若只將滑輪組中的動滑輪重力變大,將同一物體提升相同的高度(其他條

件相同),有用功相同、額外功增大、總功增大,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減小。本題考查了使

用滑輪組時拉力、機械效率的計算,注意利用好條件:不計一切摩擦和繩重。

A、由圖知,n=3,不計一切摩擦和繩重,拉力F=:(G+G輪)>;G,所以拉力F的大

?J?>

小大于所提物體重力的三分之一,故A錯誤;

B、不計一切摩擦和繩重,用該滑輪組提升不同的物體,則『竄%=7r-

=[二等,可見提升的物體越重,其機械效率越大,故B正確;

C、用該滑輪組分別提升水面下和水面上的同一物體,由于物體在水中受到浮力,就好

比用滑輪組提升的物體重力變小,所以其機械效率不相等,故C錯誤;

D、僅將滑輪組中的動滑輪重力變大,將同一物體提升相同的高度(其他條件相同),

有用功相同,由W額=6動卜可知額外功增大,則總功增大,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減小,機械

效率減小,故D錯誤。

【例2】某物理興趣小組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過程如下:

①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沙和袋所受總重力G并填入表格。

②按圖安裝滑輪組,分別記下沙袋和繩端的位置。

③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沙袋升高,讀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測出沙袋上升的高度

h和繩端移動的距離s,將這三個量填入表格。

④算出有用功W有,總功W總,機械效率中

⑤改變沙袋中沙子的重量,重復(fù)上面的實驗。

沙和袋所受繩端移動

提升高度有用功W

次數(shù)的總重力拉力F/N的距離總功W總/J機械效率n

h/m有/J

G/Ns/m

10.60.20.120.30.1866.7%

20.90.20.180.40.60.24

31.20.20.240.50.60.3080%

請根據(jù)實驗過程和實驗記錄,思考并回答:

(1)在第一次實驗中,粗心的小冬同學(xué)忘記在表格中填寫繩端移動的距離S,你認為S

應(yīng)該為m0

(2)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計算得出第二次實驗的機械效率為。

(3)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所用動滑輪的重為N.(繩重和摩擦忽略不計)

(4)分析三次實驗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用同一個滑輪組提升重物,物重越大,滑輪組的

機械效率

0(選填“越大”、“越小”或“不變”)

【解析】(1)已知繩子的有效段數(shù)為3,根據(jù)s=nh求出在第一次實驗中繩端移動的距離;

(2)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由m00%計算得出第二次實驗的機械效率;(3)不計繩重和摩擦,繩子

自由端的力:F,據(jù)此求出G動;(4)縱向分析三次實驗中的數(shù)據(jù)得出結(jié)論。

【解答】(1)繩子的有效段數(shù)為3,根據(jù)s=nh,在第一次實驗中,繩端移動的距離$=

3x0.2m=0.6m;

(2)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計算得出第二次實驗的機械效率為:“100%=75%;

(3)不計繩重和摩擦,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結(jié)合第一次實驗的數(shù)據(jù)可得,所用動滑

輪的重:G動=3F-G=3xO.3N-O.6N=O.3N;

(4)縱向分析三次實驗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用同一個滑輪組提升重物,物重越大,滑輪

組的機械效率越大。

故答案為:(1)0.6;(2)75%;(3)0.3;(4)越大。

□練習

1、如圖所示,工人準備用一根最多能承受400N力的繩子(若超過繩子將斷裂)繞成的滑輪

組先后打撈水中材料相同、體積不同的實心物體A和B.完全露出水面的物體A被此裝置勻

速提起時繩子達到最大拉力。已知動滑輪的質(zhì)量為20kg(繩的質(zhì)量、繩與滑輪的摩擦、滑輪

與軸的摩擦以及水的阻力均不計,連接動滑輪與物體間的鋼繩不會斷裂,g=10N/kg)o求:

(1)物體A完全露出水面后以0.5m/s的速度勻速上升時,物體A的重力和工人拉力的

功率分別是多少。

(2)在物體A浸沒在水中勻速上升的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物體A的密

度是多少。

(3)若用該滑輪組打撈體積為50dm3的物體B時,物體B最多露出多少體積時繩子將

斷裂。iflfl

【解析】(1)G動=m動g=20kgxl0Nkg=200N,

動),

物體有三段繩子承擔,n=3,F=-(GA+G400N=4(GA+200N),GA=1000N;

n3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v=nv,=3x=0.5m/s=L5m/s,P=Fv=400Nxl.5m/s=600Wo

(2)物體A浸沒在水中勻速上升的過程中,滑輪組提起的力:

F=GA-Fs=1000N-p7XgVA

有h

"=嗚=(『+G動)(

33

1000N-10kg/mX10N/kgXVA

7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0N-103kg/m3X10N/kgXV.+200N

23

解得,VA=4xlOm

-2333

GA—PAgVA?1000N=pAx10N/kgx4x10m,pA=2.5xl0kg/m

3333

(3)GB=pBgVB=2.5xl0kg/mxl0N/kgx50xl0m=1250N,

浮動),浮

F=£(GB-F+G400N=2(1250N-F+200N)

0o

F'浮

__________25ON-233

F'浮=250N,V排=2.5xl0m=25dmo

P水g1.0X103kg/in3X10NAg

333

V露=\/3-V排=50dm-25dm=25dmo

答:(1)物體A的重力是lOOON,工人拉力的功率是600Wo(2)物體A的密度是

2.5xl03kg/m3o(3)物體B最多露出25dm3時繩子將斷裂。

2、救援車工作原理如圖所示,當車載電機對鋼繩施加的拉力F大小為2.5X1()3N時,小車A

恰能勻速緩慢地沿斜面上升。已知小車A的質(zhì)量為It,斜面高為2m,斜面長為5m(不計車

長、鋼繩重、動滑輪重、鋼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和滑輪與軸間的摩擦,g=10Nkg)在小車A由

水平路面被拖上救援車的過程中,鋼繩所做的有用功為J,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

為,小車A與斜面間的摩擦力大小為No

F

【解析】(1)小車質(zhì)量m=lt=1000kg,

其重力G=mg=lOOOkgx10N/kg=1x104N,

鋼繩做的有用功:W有用=Gh=lxlO4Nx2m=2xlO4J,

(2)不計車長、拉力端移動距離s=2L=2x5m=10m,

拉力做的總功:M^^=Fs=2.5xl()3Nxl0m=2.5xl04j,

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2X10Jxioo%=80%;

W總2.5乂10打

(3)不計鋼繩重、動滑輪重、鋼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和滑輪與軸間的摩擦,克服小車A

443

與斜面間的摩擦做的功為額外功,WS=W-WWffl=2.5xlOJ-2X10J=5X10J,

由亞額=也可得摩擦力:£=竺_=5X10_]=1XICPN。

L5m

故答案為:2x10、80%;lxl03o

§知識小結(jié)

【課堂檢測】

1.對完成工作任務(wù)無用而又必須做的功叫做,有用功和額外功之和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因為功總小于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于1。提高機械效率的途徑是減小

功。

3.板車上裝有貨物,一人拉著該板車將貨物送到目的地,對貨物所做的功叫功,

對板車所做的功叫功,如果目的是送板車,則對板車所做的功叫功,

對貨物所做的功叫功。

4.一臺起重機將3600N的貨物提高4m,如果額外功是9600N,起重機做的有用功是

,總功是,機械效率是。

5.利用一個動滑輪將重70N的物體勻速提高6m,設(shè)動滑輪重ION,繩重和摩擦不計,則利

用動滑輪所做的額外功是,總功是,這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6.如圖1所示,物重40N,滑輪重10N,用力F勻速向上提起重物時,拉力F的大小為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繩重和摩擦不計)

7.某機械的機械效率為80%,使用它做400J的有用功,需同時做J的額外功。

8.如圖2是測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除了圖中器材外,還需要和

;除鉤碼重外,還要測出的數(shù)據(jù)有、、;彈簧測力

計的拉力方向應(yīng)________,鉤碼應(yīng)_________上升;將圖中鉤碼減少一個,則滑輪組的機械

效率將O

9.如圖3所示,物體A的質(zhì)量是100kg,在力F的作用下物體以0.5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

勻速前進。若A與水平面間的摩擦力為物重的1/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則5s內(nèi)拉力

的有用功是J,拉力F是No(g取10N/kg)

10.用圖4所示的滑輪組甲和乙,提起同樣重的物體時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n甲,乙滑輪組

的機械效率為“乙,則可判定“甲」乙;如果用乙滑輪組第一次提起重G1的重物,機械

效率為第二次提起重為G2的重物(G6G2),機械效率為山,則可判定62。(不

考慮繩重和摩擦的影響,且動滑輪的重力相等)

11.分別用杠桿、斜面和滑輪組將同一物體舉升相同高度,做的有用功()

A.杠桿最多B.斜面最多C.滑輪組最多D.一樣多

12.在下列有關(guān)機械效率說法中正確的是()

A.機械效率較大的,所做功少

B.機械效率較大的,所做的額外功較少

C.機械效率較大的,有用功和額外功的比值較大

D.機械效率較大的,額外功和有用功的比值較大

13.若把一個定滑輪改成動滑輪使用,除了可以省力外,還()

A.可以省功B.提IWJ了機械效率

C.機械效率不變D.降低了機械效率

14.機械效率不可能大于1的原因是()

A.動力總大于有用阻力B.動力功總是大于機械克服全部阻力所做的功

C.阻力功總是大于動力功D.它符合功的原理

15.如圖5所示,用甲、乙兩個滑輪組來提相同重物G,甲圖中兩個動滑輪共重5N,乙圖中

一個動滑輪重3N,不計摩擦和繩重,則兩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A.甲比乙大B.甲比乙小

C.一樣大D.以上三種情況都可能

?^2

3

F

,F(xiàn)1

r

120

圖78

16.如圖6所示,用兩個滑輪組提升貨物,所用的動力之比為Fl:F2=4:3,被提升貨物的

重力之比為Gl:G2=l:2,則兩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之比為()

A.4:3B.3:8C.3:4D.1:3

17.利用一個滑輪組提升物體,不計摩擦阻力,則用這個滑輪組()

A.提升的物體重力越小,機械效率越高B.提升的物體重力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C.把物體提的越高,機械效率越高D.自由端拉力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18.如圖7所示的兩個滑輪組分別把重力相等的兩個物體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F1=F2,

比較兩拉力所做的功Wl.W2及兩滑輪組的機械效率”1.“2,則有()

A.W1>W2,T]1<T|2B.W1<W2,T]1<T|2

C.W1=W2,r|l=T|2D.W1<W2,r|l>r|2

19.用兩個定滑輪和兩個動滑輪組成一個滑輪組,(動滑輪的重力不能忽略)用此滑輪組提起

重力為200N的物體,如果提起物體所需要的力是50N,則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A.60%B.65%C.80%D.85%

20.用相同的定滑輪和動滑輪,組成甲、乙兩個滑輪組,如圖8所示,用它們來提升同一重

物,甲滑輪組將重物舉高1m,乙滑輪組將重物舉高2m,在不計繩重和摩擦的條件下,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A.甲滑輪組拉力大,機械效率低

B.乙滑輪組省力,所以它的機械效率高

C.乙滑輪組將重物舉得高。所以它的機械效率高

D.乙滑輪組做的有用功多,但甲、乙機械效率相等

21.下列關(guān)于機械效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機械效率總小于1

B.機械效率可能大于1或等于1

C.增加機械做功時間可以提高機械效率

D.有用功一定時,減少額外功可以提高機械效率—

22.一個工人用如圖9所示的滑輪組提起重2000N的貨物,所用的拉力是網(wǎng)公

800N,繩子自由端被拉下4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卑

-------X

A.總功是3200J,機械效率是40%團

圖9

B.有用功是2000J,總功是3200J

C.有用功是3200J,機械效率是62.5%

D.總功是3200J,機械效率是62.5%

23.兩個動滑輪和兩個定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提升物體,若已知物重400N,繩子自由端的拉力

為120N,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可為()

A.30%B.67%C.83%D.100%

24.用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把重物勻速提起,繩子的最大承受力為300N,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60%,這樣一次提升的重物最多有多重?()

A.360NB.540NC.600ND.1000N

25.有一人用同一滑輪組分別將重1000N和2000N的物體勻速提升5m,動滑輪重200N,不

計繩重和摩擦,,則上述兩種情況中正確的是()

A.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相等B.人做的額外功相等

C.人做的總功相等D.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相等

26.某建筑工地的工人利用滑輪組把一車磚勻速拉到5m高的樓上,共做有用功1.5xl()4j

(1)這車病重多少牛?

(2)如果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60%,要用200N的力把車拉上去,繩子要拉下多少米?

27.方芳用一杠桿把重1000N的重物從地面勻速提升到二樓陽臺上,她設(shè)計的杠桿動力臂與

阻力臂之比為4:1,假定在提升過程中其力臂比不變,則在理想情況下,用多大的力就可達

到目的?實際上她用300N的力才把重物提起,則此杠桿在提升過程中的機械效率約為多大?

(提示:動力臂與阻力臂之比為4:1,則動力移動距離與阻力移動距離之比就是4:1。)

28、用圖示滑輪組拉著一重為100牛的物體沿水平面做勻速運動,所用拉力F為40牛。

(1)不計輪和繩的重力以及摩擦,求:物體A所受的摩擦力。

(2)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求:物體A所受的摩擦力。

\\\\VXXXVXXXXX\\\\\\\

【答案】

一、填空題

1.額外功總功2.有用總額外3.有用額外有用額外

4.1.44X104J2.4X104J60%5.60J480J87.5%

6.25N80%7.100

8.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物體提升的高度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豎直向上勻速降低

9.1250J312.5N10.=>

11.D12.C13.D14.D15.B16.C17.B18.D19.C20.D

三、多選擇題

21.AD22.BD23.BC24.AB25.ABD

26.3000N,125m

27.250N,83.3%

【課堂總結(jié)】

【家庭作業(yè)】

1.水桶掉進水里,打撈時桶里帶些水,下列所述中屬于有用功的是()

A.把桶中水提高做的功

B.把桶提高做的功

C.提整個桶做的功

D.手對繩子拉力做的功

2.某建筑工地要將同一個箱子從地面搬上二樓,如果分別采用如圖所示的兩種方式搬運,品

和巳做功的情況,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兩種方式機械效率一定相等

B.兩種方式功率一定相等

C.兩種方式所做的總功一定相等

D.兩種方式所做的有用功一定相同

3.如圖所示,A物體受到的重力是100N,在拉力R的作用下,能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

面上向左勻速直線運動。已知拉力R=5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則下列說法不正確

的是()

A.拉力R的功率是1W

B.2s內(nèi)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1.2m

C.5s內(nèi)拉力R所做功的大小是15J

D.物體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12N

4.下列關(guān)于功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A.功率大的機械,機械效率一定高

B.功率大的機械,做功一定多

C.功率大的機械,做功一定快

D.功率大的機械,做功時間一定短

5.小紅用塑料桶從井中打水;小軍把不小心掉進井中的塑料桶打撈上來。在這兩個情形中水

桶中都有水。那么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A.兩個情形中,兩人對水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B.兩個情形中,兩人對水做的功都是總功

C.兩個情形中,兩人對水做的功都是額外功

D.小紅對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小軍對水做的功是額外功

6.用四個完全相同的滑輪和兩根相同的繩子組成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不計繩子與

滑輪的摩擦,則甲、乙兩個滑輪組相比較,說法正確的是()

A.甲滑輪組最省力,機械效率也最高

B.乙滑輪組最省力,機械效率也最高

C.兩個滑輪組省力程度不同,機械效率相同

D.兩個滑輪組省力程度不同,機械效率也不同

7.通過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可得出下列各措施中能提高機械效率的是()

A.增加動滑輪,減小拉力

B.減少提升重物重力,減小拉力

C.減少提升高度,減少做功

D.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增大有用功

8.工人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800N的物體豎直向上勻速提升1m,工人對繩的拉力

為500N,則滑輪組對重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和該滑輪組此時的機械效率〃分別是()

A.W有=500J7=62.5%B.W有=500J〃=80%

C.W有=800J7=62.5%D.W有=800J〃=80%

9.用滑輪組提升重物,下列措施中能提高機械效率的是()

A.增加提升的高度,增大有用功

B.增加動滑輪個數(shù),使滑輪組更省力

C.增加被提升物體的重力,從而增大有用功

D.增大提升的速度,從而減小額外功

10.如圖所示是一種小型千斤頂?shù)氖疽鈭D,當手往下壓動搖臂時,能把重物抬高一段較小

的距離。工人在2s時間里,用100N的力,豎直向下壓動搖臂50cm,把重1000N的

重物勻速抬高4cm,則重物上升的速度是____m/s,所做的有用功是J,千

斤頂?shù)臋C械效率是o

??

ttff

11.工人師傅常利用斜面把重物搬運到汽車上,如圖所示,汽車車廂底板高度〃=L5m,斜面

長度s=3m?,F(xiàn)用力R沿斜面把重力為G=1800N重物勻速推到車上,若不計摩擦,推

力F為No若實際存在的摩擦力戶300N,則工人師傅實際用的推力〃=N,

該斜面的機械效率是。

12.一座高達40nl的大橋,總長為8350m,其中正橋只有850n1,而兩側(cè)引橋卻長達7500

m。一座大橋為什么要有這么長的引橋呢?小明很奇怪,請教老師后,他明白了引橋相

當于一個斜面。

(1)小明用如圖所示的斜面進行模擬實驗。在保持斜面高度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斜面的

長度。發(fā)現(xiàn)斜面越長,拉動小車勻速上升的力R越小。由此他明白了很長的引橋在

汽車上橋是能起到(填“省力”或“省功”)的作用。

(2)一輛總質(zhì)量為2000kg的汽車以10m/s的速度勻速通過一側(cè)引橋(長3750m),

需要的時間為s,所做的有用功為Jo(g取10N/kg)

13.如圖所示,某人通過滑輪組將深井中的物體拉至井口。已知物體在10s內(nèi)被提升了2m,

物體所受重力G=720N,人對繩子水平向右的拉力歹=300N。求:

(1)物體上升的速度;

(2)人勻速拉動繩子的功率;

(3)人拉起物體時的機械效率。

14.已知甲機器的機械效率是65%,乙機器的機械效率是80%,那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機器一定比乙機器省力

B.甲機器一定比乙機器省距離

C.甲機器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機器多

D.以上說法都不對

15.如圖所示,在大小為1000N的拉力R作用下,滑輪組將1800N的重物勻速提升了0.5m,

設(shè)滑輪組摩擦不計。則在此過程中

A.做的有用功是500J

B.做的總功是1500J

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90%

D.若減緩重物的提升速度,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會相應(yīng)的減小

16.用相同的滑輪和繩子分別組成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繩子受的拉力分別為6、

保持甲、乙兩繩自由端的速度相同,把相同的物體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計繩

重及軸處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n

效率相

的機械

滑輪組

等,

不相

2大小

和尸

A.B

相同

的功率

和6

等,6

小不相

和巳大

B.外

間相同

動的時

物體運

等,

離不相

的距

移動

由端

子自

C.繩

相同

的功

和&做

,B

相等

距離

動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