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專版2020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一部分中國古代史第02課時秦漢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試題_第1頁
呼和浩特專版2020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一部分中國古代史第02課時秦漢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試題_第2頁
呼和浩特專版2020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一部分中國古代史第02課時秦漢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試題_第3頁
呼和浩特專版2020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一部分中國古代史第02課時秦漢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試題_第4頁
呼和浩特專版2020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一部分中國古代史第02課時秦漢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課時秦漢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中考考向預測|命題角度一|張騫通西域 () 2.張騫出使西域的舉動被稱為“鑿空”的原因是 ()①第一次開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②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國有了第一次友好往來③張騫具有勇于探索和開拓的精神④直接開通了歐亞的陸上“絲綢之路”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命題角度二|絲綢之路3.西漢以來,一條橫貫歐亞大陸的通道上,五彩的絲綢、精美的瓷器和名貴的香料絡繹不絕。這條通道為古代東西方之間經(jīng)濟、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它穿越了今天我國境內(nèi)的哪一地區(qū) () 4.考古印證了歷史的印記。近幾十年來,在我國新疆發(fā)現(xiàn)了許多漢代的絲織品,在馬來西亞發(fā)掘出與漢代陶片紋飾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亞出土了漢代的錢幣和陶器。這些考古發(fā)現(xiàn)證實 () 5.漢代,絲綢和香料從其原產(chǎn)地中國和亞洲東南部向西運輸?shù)竭_中亞、伊朗和羅馬帝國。這反映了當時()|命題角度三|對西域的管理6.為保護絲綢之路的安全和商旅往來,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 () 7.新疆地區(qū)是我國領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該地區(qū)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管轄開始于 () 8.東漢時,為西域各國重新與漢朝建立聯(lián)系作出貢獻的是 () |命題角度四|造紙術的發(fā)明9.下列關于紙及造紙術的敘述,錯誤的是 ()A.西漢時,紙成為人們廣泛使用的書寫材料C.世界各國的造紙術,大多是從我國直接或間接傳去的10.在秦皇漢武生活的時代,不可能閱讀到的文字材料是 () |命題角度五|張仲景和華佗 () 12.屠呦呦曾說:“青蒿素的發(fā)現(xiàn)是集體發(fā)掘中藥的成功范例,由此獲獎是中國科學事業(yè)、中醫(y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個榮譽?!毕铝嘘P于中醫(yī)中藥說法正確的是 ()A.三國時名醫(yī)華佗發(fā)明“麻沸散”B.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C.李時珍被尊為“醫(yī)圣”D.《千金方》被譽為“東方醫(yī)藥學巨典”|命題角度六|《史記》13.關于《史記》說法不正確的是 ()14.通史《史記》中可能查閱到的是 ()A.華佗制成“麻沸散” D.陳勝、吳廣起義15.人們把《史記》定位為一部杰出的歷史著作,主要是因為它 ()A.歌頌了陳勝、吳廣的反抗精神D.體例完備,內(nèi)容翔實|命題角度七|道教和佛教16.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17.從“神仙方術”“注重現(xiàn)實人生”“太上老君”,你能聯(lián)想到的宗教是 () 18.佛教傳入我國后,盡管影響很大,但始終未能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主要是因為 () ()C.宣揚今生忍受苦難,虔誠信佛,來世就可以得到幸福D.主張修身養(yǎng)性,煉制丹藥,以求得道成仙課時提分訓練一、選擇題 () 2.“連接亞歐風物,融匯東西文明”?!耙粠б宦贰惫串嬃碎_放包容、和平發(fā)展、互利共贏的新藍圖。在古代,陸上絲綢之路是 ()3.“通過絲綢之路,中國產(chǎn)品遠抵西亞和歐洲,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斷地涌進中國?!边@說明絲綢之路的開辟 ()4.西漢時開辟的橫貫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給世界留下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精神遺產(chǎn)。這條“絲路”從東向西的走向是()A.長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qū)—蔥嶺—安息—大秦B.長安—今新疆地區(qū)—河西走廊—蔥嶺—西亞—歐洲C.長安—蔥嶺—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qū)—安息—大秦D.長安—玉門關、陽關—河西走廊—蔥嶺—西亞—歐洲5.[2019·連云港]“無有張騫通異域,安能佳種自西來?!痹娭忻枋龅默F(xiàn)象開始出現(xiàn)于 () 6.[2019·泰安]1877年,西方學者首次使用了“絲綢之路”一詞,用于描述漢代時期的中國和中亞、西亞以及印度之間的絲綢貿(mào)易交通線。這里介紹的是“絲綢之路”的 () 7.[2019·大慶]下面對我國古代絲綢之路作用的表述正確的是 () ()9.[2019·福建]“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許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是因為“蔡侯” () 10.[2019·北京]“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用樹膚、麻頭及敝布、漁網(wǎng)以為紙。”下列人物中促成這一變化的是 () 11.[2019·通遼]據(jù)《史記·太史公自序》記載,司馬遷為了完成父親的遺業(yè),大量閱讀朝廷史官的記載,還到各處實地探訪考察,搜集遺聞,辨別真?zhèn)?最終寫成了不朽名著《史記》。由此可見司馬遷 () 12.[2019·無錫]這部著作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東漢史學家班固評價這部著作“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边@部著作是 ()A.《春秋》 B.《左傳》 C.《史記》 D.《資治通鑒》13.《后漢書·華佗傳》記載:華佗對他的學生吳普說:“動搖則谷氣得銷,血脈流通,病不得生?!睋?jù)此可知,華佗() () ()16.下列有關中國古代文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傷寒雜病論》提出了治未病理論D.《史記》在文學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二、非選擇題17.閱讀材料,完成問題。材料古代造紙過程大致可歸納為四個步驟:第一是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堿液中脫膠,并分散成纖維狀;第二是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并使纖維帚化,而成為紙漿;第三是抄造,即把紙漿滲水制成漿液,然后用撈紙器(篾席)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濕紙;第四是干燥,即把濕紙曬干或晾干,揭下就成為紙張。(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出現(xiàn)于何時?(2)東漢時期改進的紙被稱為什么紙?有何優(yōu)點?(3)紙的發(fā)明有何意義?

【參考答案】中考考向預測1.D[解析]根據(jù)所學可知,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聯(lián)絡大月氏夾擊匈奴,故選D項。10.D[解析]根據(jù)所學可知,秦皇漢武時代還沒有出現(xiàn)楷書,故選D項。12.B[解析]華佗是東漢時期的醫(yī)學家,被尊為“醫(yī)圣”的是張仲景,他著有《傷寒雜病論》?!侗静菥V目》被譽為“東方醫(yī)藥學巨典”。故選B項。13.B[解析]根據(jù)所學可知,《史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B項說法錯誤,故選B項。14.D[解析]根據(jù)所學可知,陳勝吳廣起義發(fā)生于秦朝末年,《史記》中可以查閱到,故選D項。15.D[解析]人們把《史記》定位為一部杰出的歷史著作,主要是因為它體例完備,內(nèi)容翔實。生活在西漢漢武帝時期的史學家司馬遷所寫的《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實,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A、B、C僅側重說明了《史記》內(nèi)容的一個方面。故選D項。16.D[解析]根據(jù)所學可知,道教宣揚成仙說,D項說法錯誤,故選D項。18.D[解析]西漢末年,佛教傳入我國的中原地區(qū)。佛教主張人死后能夠轉生來世;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難,虔誠地信教,來世就能得到幸福,因而有利于維護統(tǒng)治者的封建統(tǒng)治,很快受到封建統(tǒng)治者的提倡和扶植。但由于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穩(wěn)固,佛教傳入我國后,盡管影響很大,但始終未能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故選D項。課時提分訓練5.D[解析]根據(jù)所學可知,西漢時期,為了聯(lián)絡大月氏共同抗擊匈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外經(jīng)濟文化的往來。故選D項。6.C[解析]本題考查對絲綢之路的認識。“絲綢之路”用于描述漢代時期的中國和中亞、西亞以及印度之間的絲綢貿(mào)易交通線,這屬于絲綢之路的路線走向,故選C項。9.A[解析]由材料“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許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可知,這是對造紙術的描述。東漢時期,蔡倫用樹皮、破布、麻頭和舊漁網(wǎng)做原料,改進了造紙術,促進了文化的傳播,人們把這種紙稱為“蔡侯紙”,所以A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項。10.B[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需要掌握蔡倫改進造紙術的時間。解題的關鍵是對“……用樹膚、麻頭及敝布、漁網(wǎng)以為紙”的分析理解,判斷出本題反映的是東漢的蔡倫改進造紙術。故選B項。12.C[解析]據(jù)題干信息可知,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史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