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大第二附中2025屆高三適應性調研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北京師大第二附中2025屆高三適應性調研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北京師大第二附中2025屆高三適應性調研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北京師大第二附中2025屆高三適應性調研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北京師大第二附中2025屆高三適應性調研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師大第二附中2025屆高三適應性調研考試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guī)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jiān)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圖(石斧)反映的歷史信息較為準確的是:A.原始農業(yè) B.聚族而居 C.貧富分化 D.文明起源2.唐初中書省依據(jù)君主意見出令,門下省審查而封駁之,但門下官員大多阿旨順情。君主不滿門下官員的作為,遂將門下封駁權分散于中書與尚書二省,最終廢止。這反映出A.三省分權提高了行政的科學性 B.相權不斷削弱直至被取消C.專制體制制約了封駁權的行使 D.君主高度信任中書尚書省3.2011年,德國和法國共同編撰的“講述歐洲歷史的教科書”歷時五年終于完成。創(chuàng)造了編撰共同歷史教科書的德法模式,即“雙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爭議問題達成共識,再開始共同撰寫教科書”。這種模式的出現(xiàn)A.重新建構了歐洲的歷史 B.有效推動了歐盟的建立C.有助于實現(xiàn)世界的和平 D.歐洲一體化程度逐步加深4.1929年蘇聯(lián)進口機械設備在當年進口中所占比重為30.1%,1937年機器進口的比重僅占蘇聯(lián)需求量的0.9%。這一變化的出現(xiàn)主要在A.新經(jīng)濟政策的實施 B.工業(yè)化方針的實施C.經(jīng)濟大危機的影響 D.貿易保護主義盛行5.1958年《人民日報》發(fā)表題為《大規(guī)模地收集民歌》的社論,由此,一個聲勢浩大的“采風運動”在全國迅速掀起來。下列民歌不屬于這一時期的是A.玉米稻子密又濃,鋪天蓋地不透風,就是衛(wèi)星掉下來,也要彈回半空中B.揮舞鋼釬當紅筆,豪情更比鋼水急,滿天鋼花滿天詩,獻給領袖毛主席C.吃飯不要錢,想了幾千年,如今實現(xiàn)了,快活似神仙D.(鳳陽人民)吃不愁,穿不愁,腰里揣著十塊頭,又娶媳婦又蓋樓6.馬歇爾在提出的“歐洲復興計劃”時宣稱:我們政策的目的是恢復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經(jīng)濟制度,從而使自由制度賴以存在的政治和社會條件能夠出現(xiàn)?!彼^“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經(jīng)濟制度”是指A.高度集中的計劃經(jīng)濟體制 B.私有制基礎上的市場經(jīng)濟體制C.國家強力推行的社會福利制度 D.世界市場的自由貿易制度7.“星期日”源于猶太教的安息日,是休息和禮拜的日子。11世紀時,英國法律禁止人們在星期日進行聚會、狩獵等世俗活動;到18世紀以后,娛樂、購物、郊游等成為星期日的重要生活內容。這一變化反映出英國A.貴族政治走向沒落 B.宗教淡出社會生活C.工廠制度已經(jīng)形成 D.休閑活動商業(yè)化趨勢8.1932年1月,美國成立復興金融公司,取代國家金融公司,該公司有權在取得足夠擔保的條件下,向銀行、保險公司、鐵路公司等工商企業(yè)放款。第二年,國會允許貸款給各州救濟失業(yè)機構和自負盈虧的公共工程。美國的這些做法旨在A.緩解日趨尖銳的社會矛盾B.強化國家對經(jīng)濟的干預C.為全面推行新政創(chuàng)造條件D.刺激經(jīng)濟的復蘇和發(fā)展9.歷史上某一時代農民的處境為:“必須負擔力役和實物租稅,不能任意遷徙或從事其他行業(yè)。耕種時由地主提供農具、種子、牲畜,農民無法自行決定作物種類,也不得任意在地主的池塘中捕魚,森林中打獵?!边@里的農民是生活在A.二世紀初的雅典 B.十一世紀的法國C.十六世紀的中國 D.十八世紀的英國10.以下兩幅圖片用于研究性學習,與之最契合的主題是A.清代建筑風格的全盤西化 B.八國聯(lián)軍的侵華罪行C.西歐歷史上的“中國熱” D.清代的中外文化交流11.根據(jù)英國1882年制定的《普通規(guī)》,議會開會的大部分時間要有政府參加。據(jù)統(tǒng)計,從1887年到1897年,英國政府參加議會會議的時間平均達到會議全部時間的84.5%,因此議員個人很少有提出議案的機會。這一現(xiàn)象反映出英國A.內閣行政權力的膨脹 B.議會主權地位確立C.三權分立體制被打破 D.政黨政治日益完善12.“經(jīng)過政治教育,紅軍士兵都有了階級覺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權和武裝工農等項常識,都知道是為了自己和工農階級而作戰(zhàn)。因此,他們能在艱苦的斗爭中不出怨言?!泵珴蓶|的這段話最有可能出自于A.《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B.《井岡山的斗爭》C.《論人民民主專政》D.《新民主主義論》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國是較早注意人口問題的古代國家,公元前八世紀初,周宣王曾“料民于太原”。秦國商鞅變法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推行全國人口登記和招徠鄰國農民的方式來快速增加人口,從漢至唐,絕大多數(shù)思想家也呼吁人口增殖,如漢代的貢禹,國時的曹操,唐代的劉晏等。時至宋代,地廣人稀的現(xiàn)象早己不復存在,人口壓力漸大,一些敏感的知識分子開始提出適度人口或者減少人口的思想。但是,人口增殖的主流思想仍使得中國人口不斷增加,如明初在全國推行“黃冊”制度,以加強戶口管理,還把最低婚齡降至男16歲,女14歲。到了清初,統(tǒng)治者更是廢除了單獨的人口稅,實行“攤丁入畝”稅制,即把原來征收的丁銀全部攤入土地稅內,這使得農民人身束縛逐漸削弱,增人不增稅,刺激了人口的增長。到清末人口突破4億,控制人口增長的理論才開始受到重視.——摘編自王孝俊著《中國歷史人口政策變遷》等材料二:在新中國建立初期,無計劃生育促成第一次人口生育高潮的到來,面對生育高潮,政府逐步轉向節(jié)制生育。但后來對馬寅初控制人口理論的錯誤批判使得全國人口迅速增長,出現(xiàn)了新的生育高峰,導致國家正式把計劃生育作為國策提出并全面闡述。1964年,國務院成立了計劃生育委員會。l980年9月,中共中央在《致全體共產(chǎn)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中公開提出了“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的號召,由此在全國掀起了計劃生育工作的高潮,計劃生育由地方城市全面鋪開到城鄉(xiāng)全體。1982年,黨的十二大把計劃生育確定為中國長期實行的一項基本國策,同年11月寫入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01年12月,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以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有了國家基本法律的保障。——摘編自《中國計劃生育活動史》等(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我國古代人口問題的特點。(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指出新中國成立后人口政策的主要變化及啟示。14.(2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850年,普魯士政府頒布《調整地主和農民關系法》,允許農奴以高額贖金贖免勞役和其他封建義務。這時期新發(fā)明的農業(yè)機械日益使小規(guī)模的經(jīng)營變成一種過時的、不再有生命力的經(jīng)營方式。到了19世紀的最后20年,美洲和印度的廉價糧食充斥整個歐洲市場,全歐洲的農業(yè)經(jīng)營方式在競爭下失敗了?!詮埿鹿狻掇r業(yè)資本主義演進的“普魯士式道路”歷史終結及其啟示》依據(jù)材料,結合所學,歸納影響德國農業(yè)變化的因素有哪些?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石斧是石器時代的農具,反映的是原始農業(yè),故A正確;BCD材料無法體現(xiàn),排除?!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石斧”,聯(lián)系所學古代農業(yè)發(fā)展的史實分析解答。2、C【解析】

“門下官員大多阿旨順情”導致封駁權被分散,“最終廢止”,反映出專制體制制約了封駁權的行使,C項正確;三省分權提高了行政的科學性與材料內容不符,A項錯誤;相權不斷削弱直至被取消是在明代,而非唐朝,B項錯誤;“君主高度信任中書尚書省”的說法錯誤,D項錯誤。3、D【解析】

“雙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爭議問題達成共識,再開始共同撰寫教科書”,這種模式反映了歐洲一體化的程度逐步加深,選項D正確;編纂歷史教科書不屬于重構歷史,排除A;歐盟建立時間是1993年,排除B;德法教科書內容是歐洲,而非世界,排除C。4、B【解析】

材料表明蘇聯(lián)機器進口的比重由30.1%變?yōu)?.9%,說明蘇聯(lián)經(jīng)濟建設所需的機器設備由部分進口到已基本自給,這是蘇聯(lián)社會主義工業(yè)化下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的結果,B項正確;斯大林上臺之后新經(jīng)濟政策逐漸被取消,排除A;蘇聯(lián)是計劃經(jīng)濟體制,因此不會受到經(jīng)濟危機影響,排除C;進口比重占需求量的比重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自產(chǎn)能力的提升,而非貿易保護主義,排除D。5、D【解析】

1958年的采風運動與當時大躍進的社會氛圍有關,選項D反映了鳳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這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事情,符合題意;選項A、B、C是大躍進時期社會氛圍的反映,不符合題意,排除。6、B【解析】

馬歇爾計劃是想通過援助西歐以遏制蘇聯(lián),因此是要建立西方的資本主義制度,而資本主義制度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故B項正確。7、D【解析】

星期日從休息和禮拜到禁止世俗活動,這說明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對中世紀宗教和封建統(tǒng)治形成了沖擊,故禁止世俗活動;到18世紀后變?yōu)閵蕵焚徫锏?,這也是商品經(jīng)濟進一步發(fā)展的結果,故選D;A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排除;B項與史實不符,排除;1765年工業(yè)革命開始,C選項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到18世紀以后,娛樂、購物、郊游等成為星期日的重要生活內容”,緊扣關鍵信息并聯(lián)系英國資本主義發(fā)展的背景分析解答。8、D【解析】

據(jù)材料可知,此時美國處于經(jīng)濟大危機時期,政府采取了貸款的方式給工商企業(yè)、救濟失業(yè)機構和公共工程,目的是刺激經(jīng)濟的復蘇和發(fā)展,D正確;材料不僅有對救濟機構的貸款,而且還有對企業(yè)的貸款救助,故A片面;據(jù)材料時間可知此時是胡佛政府時期,而強化國家對經(jīng)濟干預是羅斯福新政,B錯誤;C與材料無關。9、B【解析】

十一世紀的法國處于封建制莊園制下,農民比奴隸自由,但是依然受到一些政治經(jīng)濟限制。故B正確;二世紀初的雅典處于奴隸制時代,收獲的勞動果實完全歸主人所有,不存在須負擔力役和實物租稅,排除A;十六世紀的中國農民享有比這多的自由,農具、種子、牲畜一般是自己的,農民能自行決定作物種類,排除C;十八世紀的英國已經(jīng)進入資本主義社會,農民具有自由,排除D。故選B。10、D【解析】

從材料中的建筑樣式可以看出,這些建筑是融入了西方的建筑元素,因此能夠反映出清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故D正確。11、A【解析】

根據(jù)材料可知1882年英國議會開會要有政府參加,到1897年英國政府參加議會的時間達到會議全部的84.5%,從而使議員連提出議案的機會都沒有,說明政府權力在擴大,而政府職能是由內閣行使的,說明內閣權力的膨脹,故選A;BCD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排除。12、B【解析】“紅軍士兵都有了階級覺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權和武裝工農”屬于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井岡山的斗爭》屬于該時期著作,B正確;A屬于國民大革命時期;C屬于解放戰(zhàn)爭時期;D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特點:較早注意人口問題(或公元前八世紀初,周宣王曾“料民于太原”);通過加強戶口管理和推行早婚等方式增加國家人口(或秦國商鞍變法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推行全國人口登記和以招徠鄰國農民的方式來快速增加人口;或初在全國推行“黃冊”制度,以加強戶口管理,還把最低婚齡降至男16歲,女14歲);人口增殖的思想是主流即是對傳統(tǒng)人口政策的繼承(或從漢至唐,絕大多數(shù)思想家也呼吁人口增殖);控制人口的思想開始出現(xiàn)并逐漸受到重視,(或一些敏感的知識分子開始提出適度人口或者減少人口的思想;或控制人口增長的理論才開始受到重視);人口不斷增長(或到清末人口突破4億)。(2)變化:人口壓力使人口增殖思想轉變,政府轉向控制人口(或面對生育高潮,政府逐步轉向節(jié)制生育);人口管理機構逐步建立,試圖建立有效的人口管理制度(或國務院成立計劃生育委員會領導全國計劃生育工作);人口控制由局部到整體,由松散到嚴格(或計劃生育由地方城市全面鋪開到城鄉(xiāng)全體);控制人口成為一項基本國策(或黨的十二大把計劃生育確定為中國長期實行的一項基本國策);對人口問題重要性的認識逐步深入;強調法律法規(guī)在人口控制問題上的重要性(或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有了國家基本法律的保障);將人口控制與經(jīng)濟發(fā)展相結合(或人口增長指標正式列入國民經(jīng)濟計劃)。啟示:加強人口問題意識;促使人口與經(jīng)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窘馕觥康冢?)問,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實力及知識運用的能力,解答時需要緊扣“我國是較早注意人口問題的古代國家,公元前八世紀初,周宣王曾‘料民于太原’”“秦國商鞅變法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推行全國人口登記和以招徠鄰國農民的方式來快速增加人口”“明初在全國推行‘黃冊’制度,以加強戶口管理,還把最低婚齡降至男16歲、女14歲”“從漢至唐,絕大多數(shù)思想家也呼吁人口增殖”“人口增殖的主流思想仍使得中國人口不斷增加”“一些敏感的知識分子開始提出適度人口或者減少人口的思想”“控制人口增長的理論才開始受到重視”“刺激了人口的增長”“到清末人口突破4億”等信息分析歸納即可。第(2)問,主要考查學生閱讀史料,分析歸納的能力,第一小問的解答據(jù)材料二“面對生育高潮,政府逐步轉向節(jié)制生育”“導致國家正式把計劃生育作為國策提出并全面闡述”“國務院成立了計劃生育委員會”“計劃生育由地方城市全面鋪開到城鄉(xiāng)全體”“黨的十二大把計劃生育確定為中國長期實行的一項基本國策”“同年11月寫入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有了國家基本法律的保障”等信息歸納出變化即可;第二小問的解答需要通過題干所給材料及上述試題的解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