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科學》三年級上冊
《探究技能觀察》教學設(shè)計
一'教材分析
《探究技能觀察》是粵教科技版《科學》三年級上冊“觀察動物”單元的
結(jié)尾篇,是本單元探究技能課型,本課旨在于引導學生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習
得科學觀察的探究技能。本單元前7課的內(nèi)容都是圍繞著觀察活動進行的,從個
體動物如鯽魚與青蛙、蜻蜓與麻雀、壁虎與小貓的觀察到草地、海洋、森林這些
不同區(qū)域不同類別動物的觀察。由簡入繁、循序漸進的對學生熟悉的或不熟悉的
動物展開有序的觀察。觀察是所有科學探究的起點,只有掌握了正確的的觀察方
法,學生才能進行有效的科學探究。也只有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才能培養(yǎng)出學
生敏銳的觀察力。可見,學好本單元本節(jié)課的重要意義。本節(jié)課教材是由3個教
學活動環(huán)節(jié)構(gòu)成。第1個環(huán)節(jié)是情景圖導入。以卡通主題人物想了解“鯽魚有多
少個魚鰭”的科學問題,而引發(fā)學生對如何進行科學觀察進行思考。第2個環(huán)節(jié)
是關(guān)于方法的學習。本活動以鯽魚為主要觀察對象,引導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學習
觀察的一般方法:明確問題、制定計劃、實施觀察、形成結(jié)果等四個步驟。第二
個環(huán)節(jié)技能訓練。本活動旨在于帶領(lǐng)學生到校園進行拓展訓練,引導學生將學習
到的觀察技能遷移到實際的觀察活動中。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經(jīng)過兩年的科學學習,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基礎(chǔ)。如,
他們已經(jīng)掌握了利用多種感官、放大鏡觀察物體。對于本課的學習內(nèi)容,學生已
有了一定的基礎(chǔ)。但由于年齡特點,他們的主動觀察還是更多地停留在盲目的興
趣使然。他們在觀察方面存在突發(fā)性、隨意性,缺少目的性、計劃性,更缺失分
析和總結(jié)。觀察小動物是三年級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活動。本節(jié)課以學生非常感興
趣的常見動物入手,引導學生進行科學觀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
生對觀察活動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觀察,還要指導他們自覺整理觀察發(fā)現(xiàn),
形成觀察結(jié)果。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三'教學目標
(1)初步知道科學觀察包括明確目的、制定計劃、實施觀察和形成結(jié)果四個基
本步驟。
(2)掌握科學觀察的簡單步驟和一般方法,并能運用到對身邊的小動物的觀察
活動中。
(3)在觀察活動中,培養(yǎng)有目的、有計劃、認真細致的觀察習慣。
(4)初步意識到有目的、有計劃的科學觀察能讓觀察活動更加有效。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對觀察方法的學習,掌握科學觀察方法的一般程序是明確問題、
制定計劃、實施觀察、形成結(jié)果等四個基本步驟組成。
教學難點:在實施觀察時能做到按照計劃,有目的、有步驟、有秩序地實
施觀察。
五、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儀器、教學視頻、圖片、課件。
學具準備:每組一套觀察記錄表、放大鏡、壁虎或鯽魚的活體。
六、教學過程
(一)任務(wù)驅(qū)動
媒體:出示本課的情境圖片
簡述:琪琪和波波到公園游玩。他們被水池里的鯽魚吸引住了。琪琪發(fā)現(xiàn)鯽
魚在游動的時候,身上的魚鰭總是在擺動。波波也對魚鰭產(chǎn)生了興趣。
提問:鯽魚身上有多少魚鰭?
交流:學生根據(jù)經(jīng)驗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小結(jié):要知道鯽魚身上有多少魚鰭,我們應(yīng)該對鯽魚進行觀察。觀察是一種
常用的科學技能,是搜集科學事實、了解科學現(xiàn)象的基本途徑,是科學探究的基
礎(chǔ)。
出示:本課課題。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二)活動探究
環(huán)節(jié)1:方法學習
提問:怎樣觀察,才能幫波波更好地找到問題的答案?
交流:學生圍繞著怎樣觀察才能解答波波的問題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小結(jié):要有效地觀察,必須要先明確觀察的問題,然后制定觀察計劃,再實
施計劃,最后還要整理觀察記錄,得出觀察結(jié)果。
媒體:視頻展示波波的觀察方法。
提出任務(wù):今天我們以觀察某種動物的外形特征為例,也來學習觀察的基本
方法。
提問:今天我們可以選擇觀察的動物有鯽魚和壁虎。要想了解它們的身體特
征,我們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交流:學生各組圍繞著動物外形特征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教師組織學
生通過討論梳理觀察問題。
小結(jié):進行科學觀察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確問題”,這些問題就是我們要觀
察的內(nèi)容。
提問:圍繞著這些問題,我們應(yīng)該制定什么觀察計劃才能使我們的觀察更加
順利、有效?
活動:各組圍繞著觀察問題制定觀察計劃,并做記錄。教師巡視指導,引導
學生從觀察的目的、對象、方法、手段、步驟、使用的工具和記錄方式等方面制
定觀察計劃。
交流:各組匯報觀察計劃,教師引導學生互相評價、質(zhì)疑,完善觀察計劃。
提問:接下來我們就要按照研究計劃實施觀察,但是在觀察活動中,我們怎
樣有效實施觀察計劃?在觀察中要注意什么呢?
討論:學生根據(jù)自己觀察計劃提出觀察活動的步驟和注意事項。
小結(jié):按照計劃實施觀察。我們可以參照以下步驟進行觀察:1.讓動物在自
然狀態(tài)下自由活動;2.觀察動物身體的顏色、形狀等特征;3.觀察動物的身體
由哪幾部分組成;4.按照從前往后、自上而下的順序觀察動物身體每個部分的
特征。5.觀察的過程要把觀察到的事實真實和準確地、仔細地記錄下來。
媒體:出示觀察步驟和注意事項。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活動:各組根據(jù)觀察計劃進行觀察,教師巡視指導。教師要提醒學生愛護動
物,讓動物在自然狀態(tài)下活動才進行觀察。
講述:請整理觀察記錄,形成我們的觀察結(jié)果。
媒體:出示波波的觀察結(jié)果。
交流:各組匯報觀察結(jié)果。教師引導學生互相評價、質(zhì)疑。
小結(jié):通過今天的觀察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從觀察方法、觀察發(fā)現(xiàn)等方面進行回答。
總結(jié):今天我們學習了觀察方法,知道了科學觀察包括明確問題、制定計劃、
實施觀察、形成結(jié)果等步驟。在觀察的過程中要愛護小動物,要真實地記錄科學
事實。
環(huán)節(jié)2:技能訓練
提出任務(wù):讓我們運用學到的觀察方法,到校園里觀察更多的小動物。
提出:你打算怎樣觀察校園里的小動物?
交流:各組匯報觀察計劃,教師引導學生互相評價和質(zhì)疑。
總結(jié)與拓展:今天我們學會了觀察的探究技能,讓我們運用觀察技能,課后
根據(jù)觀察計劃到校園里觀察各種動物,相信同學們會有很多收獲。
七、板書設(shè)計
探究技能觀察
明確問題一制定計劃一實施觀察一形成結(jié)果
(設(shè)計者:許廣玲)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第1課《蜻蜓與麻雀》教學設(shè)計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觀察動物”的第1課。本單元包括
7節(jié)課,第1-3課主要引導學生分別通過觀察和比較的方法,歸納魚類和兩棲類、
昆蟲和鳥類、爬行類和哺乳類動物的共同特征,初步學會辨別動物的類別。第
5-6課是引導學生觀察和比較相同生活環(huán)境的動物具有的共同特征,知道動物的
身體和運動方式等特征能適應(yīng)相應(yīng)的環(huán)境。第7課網(wǎng)絡(luò)課堂以及本單元的《探究
技能:觀察》是屬于本單元的探究技能和學習方式的學習課型。本課是本單元的
起始課,但由于本課需要的主要探究技能是“觀察”,因此本課安排在《探究技
能:觀察》一課之后,讓學生在掌握了觀察的探究技能后再開始本課的學習。本
課包括情景導入、“活動1觀察小魚和蝌蚪”、“活動2比較鯽魚和青蛙的特征”、
“活動3把它們分類”等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本課重點在于引導學生應(yīng)用觀察和比
較的探究方法,發(fā)現(xiàn)鯽魚和青蛙的生長發(fā)育、身體和運動等方面的共同特征,并
通過分類活動,初步歸納魚類和兩棲類動物的共同特征。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小動物非常感興趣。在課外,他們不少已經(jīng)觀察甚至養(yǎng)過
蝌蚪和小魚,也看過和聽說過一些關(guān)于蝌蚪會長大變成青蛙的資料。可以說,他
們已經(jīng)積累了不少關(guān)于小魚和蝌蚪的知識。由于蝌蚪和小魚個體很小,外形也相
似,加上學生未必對了兩者進行過認真、細致的對比觀察,所以他們不一定能很
好地、細致地描述兩者之間外形特征的區(qū)別。三年的學生經(jīng)過兩年的科學學習經(jīng)
歷,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科學學習能力,但由于年齡特點,他們在認知上比較依賴具
體的事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標本、圖片和視頻資料,
為學生提供必要的素材作為思考的支架。
三、教學目標
1.能應(yīng)用觀察和比較的探究技能,區(qū)分青蛙和鯽魚的幼體;
2.知道青蛙的幼體長大成體身體會發(fā)生顯著的變化,而鯽魚不會;
3.能分別描述與青蛙或魚相似的動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4.初步感知動物的多樣性,對研究動物的分類感興趣。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和比較的探究技能,初步認識鯽魚和青蛙的一些主要特征。
教學難點:比較和歸納青蛙和大鯨、蛛蛛的共同特征。
五、教學準備
活動手冊,青蛙和鯽魚的活體,動物彩圖資料卡片(青蛙、鯽魚、金魚、
蝶嫄、大鯨、蟾蛛、蹶魚、鞋魚等,卡片印有該動物生長發(fā)育、運動方式和生活
環(huán)境等信息),PPT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展示與講述:春天的時候,三年級的妍妍和波波在公園的小池里發(fā)現(xiàn)了許多
黑色的小動物,妍妍認為那是小魚,可波波認為那是蝌蚪
媒體:本課情境圖片。
提出任務(wù):怎樣區(qū)分蝌蚪和小魚?
(~)活動探究
活動1:觀察小魚和蝌蚪
問題:用什么方法找出蝌蚪和小魚的不同?
活動:觀看播放小魚和蝌蚪的視頻和圖片。
交流:比較小魚和蝌蚪的區(qū)別的觀察發(fā)現(xiàn)。
小結(jié):小魚和蝌蚪的身體有很多不同。小魚的身體較為扁長、有魚鰭;蝌蚪
的身體較短、圓,沒有魚鰭。
活動2:比較鯽魚和青蛙的特征
媒體:播放小魚和小蝌蚪生長發(fā)育為成體的視頻。
問題:蝌蚪和小魚長大成為成體后,它們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交流:蝌蚪長達變成青蛙的身體變化,以及小魚長大成大魚的身體變化。
小結(jié):蝌蚪變成青蚌后,身體形態(tài)發(fā)生了顯著變化,生活環(huán)境、運動方式也
改變了。而小魚變成大魚,它的身體形態(tài)和生活環(huán)境沒什么變化。
問題:青蛙和鯽魚的外形有哪些不同?除了外形,它們還有哪些不同?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活動:觀察和比較青蛙和鯽魚的活體,了解它們在外形、運動方式等方面的
不同,并做記錄。
交流:青蛙和鯽魚在外形、運動方式等方面的不同。
小結(jié):青蛙的身體分為頭、軀干和四肢三個部分,體表光滑,用跳和游泳的
方式運動,可以在岸上生活;
鯽魚的身體包括頭、軀干和尾三部分,只能在水中游泳的方式進行運動,體
表覆蓋著魚鱗,終身生活在水里。
活動2:把它們分類
問題:在自然界,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動物,有些與鯽魚相似,有些與青蛙相
似。你能找到它們嗎?
活動:利用動物資料卡片將各種動物分成與鯽魚相似的動物,或者分成與青
蛙相似的動物,并說出分類的依據(jù)。
交流:分類結(jié)果和分類依據(jù)。
小結(jié):與鯽魚相似的動物有金魚、鞋魚、鰥魚等,它們的身體都是流線型的,
體表有魚鱗,這一類動物我們稱為魚類;與青蛙相似;與青蛙相似的動物有蝶嫄、
蟾蛛、大鯨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身體體表光滑、身體具有頭、軀干、四肢等結(jié)
構(gòu),幼體為蝌蚪形狀,幼體生活在水中,成體可以離開水在陸地生活。這一類動
物我們稱為兩棲動物。
(三)總結(jié)與拓展
提問:今天我們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交流:學生總結(jié)本課學習內(nèi)容和收獲。
拓展:課后,讓我們了解和認識更多魚類和兩棲類的動物。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七、板書設(shè)計
1.鯽魚與青蛙
身體包括頭、軀干和身體包括頭、軀干和四肢
鯽魚圖片尾;等;
流線型青蛙圖片體表光滑
體表有魚鱗幼體生活在水中
終身生活在水里成體可以生活在陸地
魚類兩棲類
(設(shè)計者:許廣玲)
第2課《蜻蜓與麻雀》教學設(shè)計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觀察動物”的第2課。本課包括情
景導入、“活動1比較蜻蜓和麻雀的翅膀”、“實踐活動到戶外去觀察”、“活
動2觀察蜻蜓和麻雀的外形”、“活動3尋找蜻蜓和麻煩的伙伴”等五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本課教學情景導入從“麻雀和蜻蜓都會飛,為什么麻雀是鳥而蜻蜓不是”的問題,
驅(qū)動學生以麻雀和蜻蜓為具體觀察個例,探究鳥類和昆蟲的一般特征。“活動1
比較蜻蜓和麻雀的翅膀”從蜻蜓和麻雀的都會飛的共同特點引導學生觀察和比較
兩者的翅膀有哪些不同,初步獲取蜻蜓和麻雀不是同一類別動物的信息?!被顒?/p>
2觀察蜻蜓和麻雀的外形”在“活動1”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從翅膀的比較觀察延伸
至全身的比較觀察,進一步引導獲取蜻蜓和麻雀的不是同種動物的更多證據(jù),并
初步歸納兩種動物的身體外形特征。“活動3”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拓展探究
的視野,到大自然中尋找與蜻蜓或麻雀相似的動物,歸納與蜻蜓或麻雀相似的動
物具有共同的身體特征,從而初步認識鳥類或昆蟲的一般共同特征,并能以此對
周圍的動物進行辨別?!皩嵺`活動到戶外去觀察”旨在于引導學生走出實驗室到
自然界中進行自然觀察,發(fā)現(xiàn)自然環(huán)境中蜻蜓或麻雀等更多昆蟲或鳥類動物的更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多特征,獲取更多有用的科學信息,豐富他們對動物的認識。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小動物非常感興趣。蜻蜓和麻雀(樹麻雀)是學生身邊常
見的小動物,它們都會飛。不少學生已經(jīng)知道蜻蜓是昆蟲,麻雀是鳥。但為什么
同樣都會飛,蜻蜓和麻雀卻屬于不同類別的動物呢?具有什么特征的動物才是昆
蟲?具有什么特征的動物才是鳥?對這些問題,學生未必深入思考過。本課以麻
雀和蜻蜓為個例引導學生一系列的探究,通過觀察和比較歸納鳥類和昆蟲的一般
特征。三年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比較和歸納的能力,但由于年齡特點,他們在
認知上比較依賴具體的事物,他們的歸納能力還需建立在具體的、形象的直觀素
材的基礎(chǔ)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標本、圖片和視頻等
直觀的資料,為學生的進行思考提供必要的思維支架。
三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對動物的敏感期。他們對自然觀察活動非常感興趣。
但由于年齡特點,他們的觀察比較無序,安全意識也比較弱。因此,在開展戶外
活動時,還需教師和家長進行引導和陪同。
三、教學目標
1.能應(yīng)用觀察和比較的方法探究蜻蜓和麻雀的不同特征;
2.能描述昆蟲或鳥類的一般特征,并根據(jù)該類動物的特征判斷某種動物是
否屬于昆蟲或鳥類;
3.初步感知動物的多樣性,對研究動物的分類感興趣;
4.親近自然,熱愛自然觀察,珍愛身邊的小動物。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和比較的探究技能,初步歸納蜻蜓和麻雀的一些主要特征。
教學難點:對蝙蝠進行分類。
六、教學準備
蜻蜓和麻雀的標本、活動手冊、PPT課件、標有序號的各種鳥類和昆蟲的彩
圖卡片,放大鏡、觀鳥望遠鏡。
七、教學過程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一)情境導入
1.展示與講述:郊外的草地上,蜻蜓飛舞,麻雀在啄食草地上的種子吃。四
個小學生琪琪、妍妍、彬彬、波波剛好到這里玩耍,嚇得麻雀和蜻蜓紛紛飛起。
媒體:本課情境圖片。
2.提出問題:麻雀和蜻蜓都會飛,為什么麻雀是鳥而蜻蜓不是?
(二)活動探究
1.活動1:比較蜻蜓和麻雀的翅膀
媒體:蜻蜓和麻雀的標本
問題:蜻蜓和麻雀都會飛,都有翅膀。它們的翅膀一樣嗎?
活動:觀察蜻蜓和麻雀的標本,比較它們的翅膀有哪些不同。
交流:蜻蜓和麻雀的翅膀有哪些不同。
小結(jié):蜻蜓和麻雀的翅膀有很多不同。蜻蜓的翅膀有2對,膜質(zhì),光滑,透
明,有脈紋,較薄,無骨骼,不可伸展。麻雀的翅膀只有1對,外披羽毛,
較厚實,內(nèi)有肌肉和骨骼,可伸展。
2.活動2:觀察蜻蜓和麻雀的外形
媒體:蜻蜓和麻雀的標本、活動手冊。
問題:除了翅膀外,蜻蜓和麻雀在外形上還有哪些不同?
活動:觀察蜻蜓和麻雀的身體各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有什么不同的特征,
并把觀察發(fā)現(xiàn)記錄在本課活動手冊第1個任務(wù)中。
交流:匯報觀察發(fā)現(xiàn),描述蜻蜓和麻雀的身體外形特征。
小結(jié):蜻蜓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頭部長有觸角、復(fù)眼,胸部長
有2對翅膀,3對足;麻雀的身體分為頭、頸、軀干、四肢(翅膀和足)、尾五
個部分。頭部長有眼、喙等器官。體表覆蓋著羽毛。
3.活動3:尋找蜻蜓和麻雀的伙伴
(1)與蜻蜓和麻雀相似的動物各具有什么特征
問題:在自然界,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動物,有些與蜻蜓相似,有些與麻雀相
似。你能找到它們嗎?
媒體:PPT出示蜜蜂、蝴蝶、啄木鳥和翠鳥等動物的圖片。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活動:觀察比較蜻蜓、麻雀和蜜蜂、蝴蝶、啄木鳥和翠鳥等動物,將它們分
成與蜻蜓相似的、與麻雀相似的兩類動物,并歸納這兩類動物的共同特征。
交流:分類結(jié)果和分類依據(jù)。
總結(jié):與蜻蜓相似的動物身體都分為3個部分,長有2對翅膀、三對足。這
類動物屬于昆蟲。與麻雀相似的動物,體表覆蓋著羽毛,有一對翅膀,屬于鳥類。
(2)判斷哪些動物是昆蟲,哪些動物是鳥類
問題:你能判斷下面哪些動物是昆蟲還是鳥類嗎?你判斷的依據(jù)是什么?
媒體:蒼蠅、瓢蟲、家雞、太陽鳥、蝗蟲、蝙蝠、縫葉鶯、蚱蠕、喜鵲的彩
圖卡片。
活動:根據(jù)鳥類和昆蟲的一般特征給翠鳥、蒼蠅、瓢蟲、家雞、太陽鳥、蝗
蟲、蝙蝠、縫葉鶯、蚱蠕、喜鵲等動物進行分類,并完成活動手冊第2個任務(wù)。
交流:分類結(jié)果和分類依據(jù)。
總結(jié):自然界中有很多動物與蜻蜓相似,它們身體都分為3個部分,長有2
對翅膀、三對足。這類動物屬于昆蟲。與麻雀相似的動物,體表覆蓋著羽毛,有
一對翅膀,屬于鳥類。蝙蝠也會飛,但它既不是昆蟲,也不是鳥類,那么它屬于
什么動物呢?我們課后可以查閱資料進行了解。
4.課后實踐活動:到戶外進行自然觀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動物的外形
特征和生活習性。請在家長的陪同下,到戶外觀察蜻蜓和麻雀等更多昆蟲和鳥類
動物。
八、板書設(shè)計
2.蜻蜓與麻雀
昆蟲鳥類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設(shè)計者:許廣玲)
第3課《壁虎與小貓》教學設(shè)計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觀察動物”的第3課。本課主要以
小貓和壁虎為哥例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比較,初步認識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的一
般特征。本課包括情景導入、”活動1壁虎和貓是怎樣運動的”、“活動2觀察
壁虎和貓的外形”、“活動3給壁虎和小貓找同類”等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本課教學
情景導入從“壁虎能爬墻而小貓不能爬墻”的日常現(xiàn)象,引發(fā)學生觀察和比較壁
虎和小貓的運動方式。從而知道壁虎的運動方式是爬行的,而貓的運動方式主要
以走、跑和跳為主,為后續(xù)的探究活動做鋪墊?!盎顒?”從運動方式的不同引
導學生觀察和比較兩種動物的足及其他身體特征的區(qū)別?!薄盎顒?”在此基礎(chǔ)
上,引導學生拓展探究的視野,到大自然中尋找與壁虎或小貓相似的動物,歸納
與壁虎或小貓相似的動物的共同特征,從而初步歸納關(guān)于爬行動物或哺乳動物的
一般共同特征,并能以此對一些動物進行分類。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小動物非常感興趣。但在認知上還是比較依賴直觀、形象
的具體事物。壁虎和貓是學生熟悉而喜愛的小動物,學生探究爬行動物和哺乳動
物特征的好素材。壁虎無毒,好養(yǎng),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活體的壁
虎供學生觀察。大部分家貓的性格雖然溫順、比較膽小,但也具有一定的攻擊性,
不合適在課堂上提供活體給學生觀察,對于貓的運動觀察素材,教師可以提供圖
片或視頻等材料給學生。
三、教學目標
1.能從運動方式、外形特征等多個方面去探索壁虎和貓的不同特征;
2.能描述爬行動物或哺乳動物的一般特征;
3.能根據(jù)爬行動物或哺乳動物的一般特征判斷某種動物是否屬于爬行動物
或哺乳動物。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4.感受動物的多樣性。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和比較的探究技能,初步認識壁虎和小貓的一些主要特征。
教學難點:對蛇、蝙蝠、海豚的進行分類。
六、教學準備
活動手冊、PPT課件、壁虎、小貓的標本和運動視頻、各種爬行動物和哺乳
動物的彩圖卡片(標有序號)。
八、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1.展示與講述:本課情境圖片。波波和妍妍看到小貓在追壁虎,壁虎爬上了
墻。
2.提出問題:小貓和壁虎都是陸地上的動物,它們運動方式有什么不同?
(二)活動探究
1.活動:觀察小貓和壁虎的運動方式
問題:小貓和壁虎的運動是怎樣運動的,它們的運動方式有什么不同?
媒體:壁虎(活體)、小貓運動視頻。
活動:觀察壁虎和小貓的的運動,并完成活動手冊第1個任務(wù)。
交流:模仿小貓和壁虎的運動,并說說它們的運動有什么不同。
小結(jié):壁虎和貓都是在陸地上用四肢行走,可是它們的運動方式有很大的區(qū)
別。壁虎壁虎的運動方式是爬行的,爬行時,四肢朝外、腹部貼地、匍匐前進。
而貓的運動方式主要以走、跑和跳為主,軀干離地。
2.活動2:觀察壁虎和貓的外形
問題:動物的運動方式不一樣,它們的身體外形往往也具有不同的特征。觀
察壁虎和小貓,比較它們的外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媒體:壁虎(活體)和小貓標本。
方法指導:先整體觀察,看看壁虎和小貓的體表有什么不同?它們的身體有
哪幾部分組成?再局部觀察,這些部分各有什么特征?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交流:壁虎和小貓的身體相同點和不同點。
小結(jié):壁虎和小貓的身體都由頭、頸、軀干、四肢和尾等五個部位。但壁虎
的體表覆蓋著鱗片,而小貓的體表覆蓋著細毛。壁虎的足上具有可以粘附墻壁的
皺褶,而小貓的足有肉墊,而且具有抓住獵物的利爪。
討論:除了運動方式和外形不同,小貓和壁虎還有哪些不同?
媒體:PPT課件展示小貓和壁虎的繁殖方式、冬眠習性。
3.活動3:給壁虎和小貓找同類
問題:在自然界,有的動物與壁虎的特征相似,有的動物與小貓的特征相似。
以下這四種動物,你能找到壁虎和小貓的同類嗎?
媒體:烏龜、鱷魚、長頸鹿、老鼠、蛇、牛、猴等動物資料卡片。
活動:根據(jù)小貓和壁虎的特征給資料卡片的動物進行分類,同時提出有疑問
的動物,并完成活動手冊第2個任務(wù)。
交流:匯報分類結(jié)果和分類依據(jù),并提出有疑問的動物。
小結(jié):烏龜、鱷魚和壁虎等動物的體表都具有鱗片,運動方式都是爬行。小
貓、老鼠和猴等動物體表都有細毛,運動方式都是跑、跳、走。
討論:蛇是不是壁虎的同類?海豚、蝙蝠與小貓是同類嗎?
媒體:PPT補充播放蛇的體表都有鱗片、繁殖方式是卵生等資料;PPT補充
播放蝙蝠、的繁殖方式(胎生、哺乳)及進化等資料
交流:匯報討論結(jié)果。
小結(jié):蛇雖然在外形上沒有四肢,但它與壁虎一樣體表覆蓋著鱗片,都是卵
生動物,它也是爬行動物。蝙蝠、海豚雖然運動方式與小貓不同,但它蝙蝠體表
覆蓋著細毛,繁殖方式與小貓一樣都是胎生,并有哺乳行為。海豚的體表雖然沒
有細毛,但它的繁殖方式與小貓、蝙蝠一樣都是胎生,并有哺乳行為。因此它和
小貓一樣也屬于哺乳動物。
總結(jié):爬行動物的動物一般體表覆蓋鱗片,運動方式是爬行;哺乳動物的體
表一般都長著細毛,運動方式是走、跳跑。有些動物的外表特征與小貓或壁虎的
外表有些差異,不好分類,我們可以從他們的繁殖方式、生活習性等特征來幫助
判斷。
八、板書設(shè)計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3壁虎與小貓
哺乳動
爬行動
物
物
(設(shè)計者:許廣玲)
第4課《草地里的小動物》教學設(shè)計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觀察動物”的第4課。本課包括
情景導入、”活動1藏在草叢里的小動物”、“活動2藏在土壤里的小動物”、
“實踐活動尋找小動物的生活痕跡”等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活動1”主要通過引
導學生觀察草叢里的動物怎樣生活,初步發(fā)現(xiàn)草叢里動物的多樣性,同時通過觀
察和比較,初步意識到生活在草叢中的小動物在外形特征、運動方式等方面具有
一定的共同點?!盎顒?”主要引導學生觀察和比較生活在土壤里的小動物的
身體特征,并歸納它們共同特征,從而初步知道這些小動物具有適應(yīng)土壤生活的
身體特征。“實踐活動尋找小動物的生活痕跡”是該課課堂活動的延伸,旨在
于鼓勵學生主動親近自然,尋找發(fā)現(xiàn)草叢里小動物生活的痕跡,培養(yǎng)他們熱愛自
然觀察的環(huán)保意識。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觀察、比較和歸納的能力,但在認知上還是比
較依賴具體、形象的食物。草地是學生非常熟悉的環(huán)境,“草叢里生活著什么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小動物”是三年級學生非常喜愛的探究問題。在一年級下冊《校園里的生物》單
元的學習中,學生已經(jīng)觀察過草地里的物體,他們已經(jīng)知道草地里生活著不少小
動物,如蚱螭、蝗蟲等,但他們卻還沒仔細觀察和比較過草地里、泥土里的動物
身體外形有什么特征,他們也不曾思考過這些動物的身體特征與它們適應(yīng)生活的
環(huán)境有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將動物的外形特征與環(huán)境特點進行關(guān)聯(lián),這對三年級的學生
來說有一定的挑戰(zhàn)。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進行細致、有效的指導
和具體的素材,為他們的思維發(fā)展搭建必要的支架。如提供生活在土壤里的馬陸、
蚯蚓、蝸牛、鼠婦等動物的活體,方便學生觀察這些動物的身體特征、生活習性,
以及土壤環(huán)境的特點。
三、教學目標
1.知道草地里和泥土里都生活著多種多樣的小動物。
2.嘗試運用觀察和比較的技能探究泥土里小動物適應(yīng)土壤生活的的外形特
征。
3.知道在觀察小動物的過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同時做到保護動物和環(huán)
境。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觀察和比較的探究技能發(fā)現(xiàn)蚯蚓、馬陸、蝸牛、鼠婦等小動物
具有適應(yīng)土壤生活的的外形特征。
教學難點:將蚯蚓、馬陸、蝸牛、鼠婦等小動物的共同特征與其所在的土壤環(huán)
境的特點進行關(guān)聯(lián)。
六、教學準備
尺子、放大鏡、裝著蚯蚓、馬陸、蝸牛、鼠婦的昆蟲盒(里裝適量的土壤)、
活動手冊、PPT課件。
九、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1.展示與講述:波波和彬彬在草地里觀察小動物,波波看到了一只蝗蟲。彬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彬還想知道草叢有沒有生活著其他小動物。
媒體:本課情境圖片。
2.提出問題:草叢里還生活著哪些小動物?
(二)活動探究
1.活動1:藏在草叢里的小動物
問題:怎樣可以知道草叢里生活著哪些小動物?
討論:怎樣才能觀察到草叢里生活著哪些小動物?在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什
么?
小結(jié):我們可以利用工具扒開草叢進行觀察。在活動中,要把觀察到的動物
記錄在活動手冊中,同時還要觀察它們在草叢里做什么、它們的身體有什么特點。
在觀察的過程中還要做到“三不”:不傷害小動物,不破壞綠化,不直接接
觸小動物。
活動:到草叢里觀察小動物。
交流:在草叢里觀察到的小動物以及這些小動物的特征和運動方式等。
討論:生活在草叢里的小動物,它們的身體特有什么共同點?
小結(jié):草叢里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大多都有翅膀,它們都
會爬、跳或飛,運動快速。
2.活動2:藏在土壤里的小動物
(1)觀察和比較蚯蚓、馬陸、蝸牛、鼠婦等小動物的身體特征。
媒體:裝著蚯蚓、馬陸、蝸牛、鼠婦的昆蟲盒(里裝適量的土壤)。
情景過渡:草叢的下面是陰暗潮濕的土壤,土壤里也生活著許多小動物,如
蚯蚓、馬陸、蝸牛、鼠婦。
問題:這些生活在相同環(huán)境中的動物,它們的身體形態(tài)有相同的特征嗎?
活動:觀察和比較蚯蚓、馬陸、蝸牛、鼠婦身體的外形特征,并將發(fā)現(xiàn)記錄
在活動手冊第2個任務(wù)的表格中。
交流:蚯蚓、馬陸、蝸牛、鼠婦在外形的相同特征。
小結(jié):蚯蚓、馬陸、蝸牛、鼠婦的身體都接近棕色,身體外形接近線性,它
們的眼睛不明顯或沒有眼睛,鼠婦和馬陸體表有硬殼,蚯蚓和蝸牛的體表都有粘
液。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2)將蚯蚓、馬陸、蝸牛、鼠婦的身體特征與環(huán)境特點進行關(guān)聯(lián)
問題:土壤的環(huán)境有什么特點?蚯蚓、馬陸、蝸牛、鼠婦的哪些身體特征能
夠適應(yīng)土壤?
活動:從這些動物的顏色、體型、體表等方面與土壤的特點進行聯(lián)想,找出
能適應(yīng)土壤生活的身體特征。
交流:蚯蚓、馬陸、蝸牛、鼠婦的哪些身體特征能土壤生活。
小結(jié):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動物具有適應(yīng)土壤生活的身體特征。
總結(jié):在草叢中、土壤里生活著多種多樣的小動物。它們具有適應(yīng)草叢和土
壤生活的身體特征。
3.課外實踐:尋找小動物的生活痕跡
講話:許多小動物會在環(huán)境中留下一些的生活痕跡。如,蚯蚓會在草地里留
下一些像泥土的糞便,蜘蛛會在草叢里留下一些蜘蛛網(wǎng),有些蝸牛死去之后會留
下外殼,這些都是小動物在環(huán)境中留下的生活痕跡。
布置課外實踐活動:與家長一起到戶外觀察,尋找草叢里小動物的生活痕跡。
八、板書設(shè)計
4.草地里的小動物
草叢里的動物:數(shù)量種類豐富,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
(身體特征、運動方式等)
土壤里的動物:形態(tài)各異,,具有適應(yīng)土壤生活的身體特征。
(設(shè)計者:許廣玲)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第8課《物質(zhì)的溶解》教學設(shè)計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粵教科技版三年級上冊《水與溶解》單元的起始課,主要讓學生初步
感知溶解,在這一課中通過兩個小朋友去海邊游玩的情景驅(qū)動活動,提出問題:
海水為什么是咸的?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驅(qū)動他們產(chǎn)生解決問題的欲望,進而開
展了兩個活動。
活動一“海水為什么是咸的"。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開展實驗觀察溶解的現(xiàn)象,
為了將溶解的現(xiàn)象可視化,又觀察了高鋅酸鉀的溶解過程,進而深化了溶解的認
識?;顒佣芭菀槐琛?,在理解了溶解的三大特征后,將科學概念引入生活,
通過觀察茶葉在熱水中的變化,分析茶葉在水中的溶解現(xiàn)象,認識到有些物質(zhì)既
含有可溶解的物質(zhì),也含有不溶解的物質(zhì)。
二'學情分析
溶解是一種物質(zhì)(溶質(zhì))均勻地分散于另一種物質(zhì)(溶劑)中,形成均勻,
穩(wěn)定溶液的過程。三年級學生對于溶解是有一定認識的,如把少量糖或者鹽放在
水里,就會慢慢化掉,類似這樣的現(xiàn)象,學生都見過,甚至親手做過。一部分學
生也知道“溶解”一詞,甚至已經(jīng)在生活中使用它,但還不能準確地說清楚什么
是溶解,無法提煉出溶解的三大特點,還不能準確判斷物質(zhì)是否發(fā)生溶解。
三、教學策略
i.利用直觀性比較強的高猛酸鉀在水中的溶解過程,培養(yǎng)觀察能力。
2.通過觀察和運用類比遷移的方法理解鹽在水中的溶解過程。
3.通過日常中常見的泡茶的例子,培養(yǎng)學生運用科學概念分析生活現(xiàn)象的能
力。
四、教學目標
1.知道溶解的三大特點:均勻、分散、透明。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2.觀察并描述食鹽、高猛酸鉀、茶葉在水中的溶解過程。
3.知道有些物質(zhì)可以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質(zhì)不能溶解在水中。
4.培養(yǎng)仔細觀察、類比遷移、綜合分析的科學探究精神。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食鹽、高猛酸鉀在水中的溶解過程,知道什么是溶解現(xiàn)
象。
教學難點:知道像茶葉這樣生活中的物品既含有可溶解于水的物質(zhì),也含有
不溶解于水的物質(zhì)。
六、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燒杯、藥匙、茶杯、食鹽、高猛酸鉀、茶葉、玻璃棒、熱水課件、
相關(guān)圖片。
學具準備:每個小組兩個燒杯、1個藥匙、1個茶杯、食鹽、高猛酸鉀、茶
葉、玻璃棒、熱水。
十、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媒體:出示小朋友在海里游玩不小心被海水嗆到情景。
問題:海水為什么是咸的呢?
(-)活動探究
1.活動1:海水為什么是咸的呢?
問題:海水為什么是咸的?
交流: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說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鹽分。
思考:把食鹽加入水中,很快就溶解了,那么食鹽溶解時會有什么現(xiàn)象呢?
實驗(1):將食鹽加入水中,靜置下,觀察食鹽溶解時會有什么現(xiàn)象,攪拌
一下,再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
交流:食鹽從多變少,食鹽消失后水還是清澈透明的……。
問題:食鹽是均勻分散在水中的嗎?
交流:無法清晰地觀察到食鹽的溶解過程和分散情況。
實驗(2):觀察高鋅酸鉀在水中的溶解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演示:高猛酸鉀在水中溶解實驗操作步驟:
①觀察溶解前的高猛酸鉀。
②將燒杯裝上一定量的水。
③將少量高銹酸鉀藥品放入燒杯里靜置一段時間,靜觀高猛酸鉀是
如何分散到水中的。
④用玻璃棒攪拌,攪拌后觀察高猛酸鉀的水溶液。
注意事項:
①注意安全,不要讓高猛酸鉀接觸到皮膚。
②攪拌時玻璃棒不要碰到杯底和杯壁。
③玻璃儀器,要輕拿輕放。
④把觀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在活動手冊上。
1.仔細觀察高鏈酸鉀的溶解過程.描述觀察到的現(xiàn)象。
輕輕地放入高鉉酸機靜置一段時向后抱拌后
交流:高鎬酸鉀在水中溶解現(xiàn)象。
小結(jié):溶解的三大特點:均勻、分散、透明。
遷移討論:食鹽的溶解過程與高猛酸鉀的溶解過程一樣嗎?
交流得出結(jié)論:食鹽的溶解的過程和高猛酸鉀的溶解過程類似。
2.活動2:泡一杯茶
媒體:PPT出示泡茶藝術(shù)的情景
提出問題:茶葉在水中的溶解了嗎?
實驗:用熱水泡茶,注意不要被熱水燙傷。描述你觀察到的現(xiàn)象,判斷茶葉
是否溶解在水中。
注意事項:①不要被熱水燙傷。②把觀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在活動手冊上。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茶葉在熱水中的現(xiàn)象是否溶解在水里了判斷依據(jù)
交流:茶葉在水中的的溶解現(xiàn)象。
小結(jié):茶葉既含有可溶解的物質(zhì),也含有不溶解的物質(zhì)。
思考:還有哪些類似的例子?
匯報交流:出示紅棗、枸杞等日常泡茶的物品。
(三)總結(jié)拓展
總結(jié):溶解有三大特點:均勻、分散、透明。有的物質(zhì)如茶葉、菊花等含
有可溶解的物質(zhì),也含有不溶解的物質(zhì)。
課后拓展:面粉在水中是溶解還是不溶解?
八、板書設(shè)計
第8課物質(zhì)的溶解
溶解:均勻、分散、透明
<可溶解的物質(zhì)
茶葉、枸杞
等物體
I不可解的物質(zhì)
(設(shè)計者:利鋅儀)
第9課《能溶解得更快一些嗎》教學設(shè)計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一、教材分析
這一課主要是探究影響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探究的過程中運用到了對
比實驗的方法。教材研究了三種加快溶解的方法:攪拌、加熱、搗碎。
教材首先呈現(xiàn)攪拌是否能加快方糖溶解的實驗,并描述了這個實驗的具體
方法,給予了學生一定的參考。接著呈現(xiàn)了加熱是否能加快方糖溶解的實驗,但
與上一個實驗不同的是,這里給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學生先進行設(shè)計實
驗再操作。然后提出問題怎樣可以讓冰糖溶解的更快一些?教材中材料由最開始
的方糖變成了冰糖,引導學生開展第三種加快物質(zhì)溶解的方法一一搗碎。最后回
到生活實際,提出問題:我們用什么方法讓物質(zhì)溶解得更快。教材有結(jié)構(gòu)性的活
動,讓學生的思維不斷進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于如何加快物質(zhì)的溶解這個問題并不陌生,生活中常常需要利用一
些方法加快某些物質(zhì)的溶解,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和經(jīng)
驗,例如往豆?jié){或咖啡中加糖,顆粒狀的藥物需要碾磨碎后放入水中等。但學生
還不大懂得利用對比實驗的方法,探究攪拌、加熱、搗碎能否加快物質(zhì)溶解。
三、教學策略
1.運用小組交流、啟發(fā)式交談法,引導學生完成第一組對比實驗,明確哪些
是相同條件,哪些是不同條件,實驗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2.由扶到放,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第一組對比實驗后,要求學生根據(jù)第一組
實驗的經(jīng)驗,設(shè)計第二組對比實驗來證明加熱可以加快溶解,進一步運用控制變
量法來做對比實驗,第三組對比實驗則可以大膽放手讓孩子通過小組的力量自主
探究完成。
3.依托學生原有的生活經(jīng)驗,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教學目標
1.通過對比實驗,使學生理解攪拌、加熱、搗碎的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2.設(shè)計對比實驗,懂得控制變量法以確保實驗的準確、公平,探究加快加
快方糖溶解的方法。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攪拌、加熱、搗碎。
教學難點:設(shè)計對比實驗,明確實驗中相同條件、不同條件的控制。
六'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燒杯、兩根玻璃棒、水槽、冷水、熱水、方糖、冰糖、水果糖,
碾磨器皿、課件。
學具準備:2個燒杯、兩根玻璃棒、1個水槽、冷水、熱水、方糖、冰糖、
水果糖、碾磨器皿、學習活動手冊。
十一、教學過程
(-)任務(wù)驅(qū)動
媒體:餐桌旁,四位小朋友在喝糖水,杯子底部還有一些冰糖沒溶解,這
引起了小朋友們的注意。
問題:一位小朋友說杯子中還有糖,另一位小朋友自然而然地提出:怎樣讓
糖溶解得快一些?
(-)活動探究
1.活動1:加快溶解的方法
問題:有什么方法能夠加快糖在水中的溶解?
交流: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發(fā)表見解。(攪拌、熱水)
討論:要證明攪拌能夠加快方糖的溶解,這個實驗該怎樣做?(對水量、糖
量、水溫、外界干預(yù)、投放時間……作充分分析)
交流:明確水量、水溫、糖量要一樣,一個攪拌一個不攪拌,還要同時放糖。
實驗:按要求做實驗,觀察現(xiàn)象并做好記錄。
1.進行“攪拌能否加快物質(zhì)在水里的溶解”實驗,觀察
現(xiàn)象并分析。
口置:
在兩只燒杯中加
:入同樣多的水.現(xiàn)象「結(jié)論
同時分別放入一▼攪拌:二
塊方糖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小結(jié):攪拌能夠加快方糖的溶解。
問題:利用加熱的方法是否也能加快方糖的溶解呢?
討論:要證明加熱也能加快方糖的溶解,這個實驗該如何設(shè)計呢?
2.設(shè)計實驗,探究加熱能否加快物質(zhì)的溶解:
料
材條件是否相同
—
杯
燒n
y1的溫度口
糖
方n
入水量□
水T1
冷n
.糖用量口
水
熱I
U
棒【糖時間□
玻
—
璃Q
L拌時間□
我的發(fā)現(xiàn):
交流:明確水量、水溫、糖量、放糖時間、攪拌時間都要相同,不同的是一
個用冷水一個用熱水。
活動:做實驗證明加熱也能加快方糖的溶解,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做好記錄。
注意事項:①把之前做實驗杯子里的溶液倒掉,洗干凈。
②使用熱水時注意安全。
③把觀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在活動手冊上。
交流:分享實驗現(xiàn)象。
小結(jié):加熱能夠加快方糖的溶解。
活動2:能讓冰糖溶解得更快嗎?
問題:除了攪拌、加熱還有什么方法可以加快冰糖的溶解?
交流:把冰糖搗碎能加快溶解,以及實驗的方法步驟。
實驗:運用對比實驗證明搗碎能加快方糖的溶解。
小結(jié):搗碎能夠加快方糖的溶解,完善補充溶解的三種方法。
3.能加快物質(zhì)在水中溶解的方法有哪些?
方法一:J方法二:i;方法三: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三)鞏固與遷移
比賽:如何使水果糖最快溶解呢?你有哪些方法?課后試一試哪個方法更好
快。
八、板書設(shè)計
第9課能溶解得更快一些嗎
能加快物質(zhì)在水中溶解的方法有哪些?
(設(shè)計者:利鋅儀)
第10課《能溶解多少物質(zhì)》教學設(shè)計
一'教材分析
《能溶解多少物質(zhì)》是粵教科技版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溶解”的第3課,
是前面兩節(jié)課內(nèi)容的延伸和深化,通過探究在一定量的水中,食鹽和白砂糖溶解
的量是否一樣這個活動,讓孩子經(jīng)歷完整的探究過程,同時學習一種思維和探究
的方法:提出問題一做出假設(shè)一制定計劃一搜集征集一得出結(jié)論。
我們知道食鹽能夠溶解在水里,那不停地往里面放鹽,鹽會不斷地溶解嗎?
在一定量的水中,食鹽和白砂糖溶解的量一樣嗎?引導孩子們試著去猜測,那猜
測究竟對不對?要通過實驗來驗證。那么,這個實驗該怎么設(shè)計?設(shè)計實驗時,
要思考哪些內(nèi)容。當這些活動完成之后,組織孩子們分組進行實驗,實驗完成之
后,分享、交流實驗結(jié)果。每個小組的實驗結(jié)果可能不一樣,這里要注意引導他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們分析為什么實驗結(jié)果會不一樣,如可能是做實驗過程中,不小心把水灑出了一
些,溶解的鹽就會少一些,每一份鹽的含量不同等。最后,引出飽和溶液的概念:
鹽不能再溶解時的溶液,叫飽和溶液,這時的溶液濃度是最高的。
本課不僅僅只針對一杯水中可以溶解多少鹽進行了研究,更是將不同物質(zhì)
糖和鹽在一杯水中的溶解進行了對比,極大的激發(fā)學生求知的興趣。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一定量的水中可以溶解多少鹽的科學概念是模糊不清的,但充滿好奇。
同時對于一杯水溶解不同物質(zhì)糖或鹽的量是否相同更是滿懷疑問,這對于學習本
課的學習都有著很好的鋪墊,更大的激發(fā)學生探究的熱情。學生對實驗課興趣非
常濃厚,但是在思維上,邏輯性、嚴謹性不強,考慮問題不深入、不夠細致周密,
同時規(guī)范地進行實驗操作能力也有待提高。本節(jié)課無論是實驗設(shè)計還是實驗操作,
對學生而言都是很好的鍛煉。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三、教學策略
1.充分發(fā)揮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的功能,在設(shè)計實驗、開展實驗和分析結(jié)果
環(huán)節(jié)都通過小組討論和全班交流來實現(xiàn),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yǎng)細致
周密地考慮問題。
2.為了更好的發(fā)展學生探究思維,經(jīng)歷探究過程,本設(shè)計中將實驗過程稱取
每一份鹽和糖的復(fù)雜過程,由教師課前稱好,告知學生方法即可,給予學生更充
足的探究時間。
四、教學目標
1.知道一杯水里能溶解的物質(zhì)是有限的,初步形成飽和溶液的概念。
2.親歷”提出問題一一作出猜想一一制定計劃一一搜集證據(jù)一一得出結(jié)論”
的科學探究過程。
3.嚴格規(guī)范地進行實驗操作,實事求是地進行觀察記錄。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親歷”提出問題一一作出猜想一一制定計劃一一搜集證據(jù)一一得
出結(jié)論”的科學探究過程。
教學難點:能利用有效的材料設(shè)計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鹽或糖的實驗。
六、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食鹽、白砂糖、水、燒杯、玻璃棒、課件。
學具準備:食鹽、白砂糖、水、燒杯、玻璃棒、學習活動手冊。
教學過程
(-)任務(wù)驅(qū)動
媒體:出示生活情境,兩位小朋友在實驗室里開展食鹽溶解的實驗,他們
正在攪拌杯中的食鹽,發(fā)現(xiàn)一杯水,加入一勺鹽,鹽會溶解,如果繼續(xù)加鹽,鹽
會一直溶解下去嗎?
問題:這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呢?
(-)活動探究
1.提出問題:在一定量的水中,食鹽和白砂糖溶解的量會一樣嗎?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2.作出猜想:在一定量的水中,食鹽和白砂糖溶解的量是一樣的,食鹽比白
砂糖溶解的量大,食鹽比白砂糖溶解的量小,
提出問題:在同樣多的水中,食鹽和白砂地溶解的貴會
?樣嗎?
作出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討論:①確定多少水量合適?
②加入第一份鹽(白砂糖)后可以立刻加入第二、三份鹽(白砂糖)嗎?
③什么現(xiàn)象代表水不能再溶解鹽(白砂糖)了?可以停止加鹽(白砂糖)
To
④還要注意些什么?(例如:每一份鹽都要保障盡可能的相同的量)
實驗步驟:
①在燒杯中加入30毫升水。
②加入一份質(zhì)量為3克的鹽(白砂糖),然后攪拌
③待鹽(白砂糖)完全溶解后才能再加一份,直至不再溶解為止。計
算出投放鹽(白砂糖)的總量。
溫馨提示:
①計算總量時,最后沒有完全溶解的那一份鹽(白砂糖)不算。
②投放鹽(白砂糖)要小心,不要撒在桌面上。
③實驗結(jié)束后把濃鹽水(糖水)放好,留待下一個實驗用。
4.收集證據(jù):
活動:按照方案進行實驗,觀察現(xiàn)象并做好記錄。
進行實驗:
加入物質(zhì)的量/份12345…總量
食鹽
白砂糖
學生進行實驗,教師進行指導。
5.得出結(jié)論: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交流:匯報各組在30毫升水中溶解鹽或白砂糖的總量。誰溶解得多一些?
得出結(jié)論:
比較在-定量的水里,食鹽和白砂糖哪種溶解得多。
我的結(jié)論:
小結(jié):在一定量的水中都能溶解一定量的食鹽或白砂糖,白砂但糖比食鹽溶
解的量大。
分析:為什么每個小組的實驗結(jié)果會不一樣,會是什么原因造成呢?【可能
是做實驗過程中,不小心把水灑出了一些,放入的每份鹽(白砂糖)不同等】但
如果是非常精確的操作的話,相同水量和水溫溶解食鹽(白砂糖)的量是非常接
近的。
(三)拓展延伸
拓展:食鹽(白砂糖)還能從鹽水(糖水)里分離出來嗎?
課后:提醒孩子們把這些溶液收集好,等到溶液靜止后倒進新的燒杯中,注
意不能倒入底部沒有溶解的鹽,并做好液面刻度記錄,以備下一節(jié)課進行觀察,
避免浪費。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shè)計
八、板書設(shè)計
第10課能溶解多少物質(zhì)
組別溶解食鹽的總量(克)溶解白砂糖的總量(克)
平均值
結(jié)論:在一定量的水里,()溶解得多。
(設(shè)計者:李娜)
第11課《食鹽還能分離出來嗎》教學設(shè)計
一、教材分析
“食鹽還能分離出來嗎”是本單元中的最后一課。以上一節(jié)課留下的濃鹽水
在一周后的變化作為驅(qū)動,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食鹽分離出來。
本課教材內(nèi)容分為兩個活動,活動1:濃鹽水的變化,將上次收集的濃鹽水
放于窗臺上,經(jīng)過一周后,觀察杯中鹽水的變化,因為杯中有少量水蒸發(fā),因此
杯底有少量白色的鹽,引出了食鹽從水中分離的現(xiàn)象。活動2:將食鹽分離出來。
有什么方法可以加快食鹽的分離?嘗試用實驗的方法從鹽水中分離食鹽。使學生
了解食鹽溶解與水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工作總結(jié)童年記憶永不磨滅
- 健康會所前臺工作感受
- 水處理行業(yè)助理工作總結(jié)
- 文化娛樂行業(yè)員工績效考核實踐
- 2023-2024學年浙江省杭州四中高三(下)第一次訓練地理試卷
- 2021年江蘇省宿遷市公開招聘警務(wù)輔助人員輔警筆試自考題2卷含答案
- 2021年廣東省韶關(guān)市公開招聘警務(wù)輔助人員輔警筆試自考題2卷含答案
-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公開招聘警務(wù)輔助人員輔警筆試自考題1卷含答案
- 2021年江西省鷹潭市公開招聘警務(wù)輔助人員輔警筆試自考題1卷含答案
- 《心理學與讀心術(shù)》課件
- 重點關(guān)愛學生幫扶活動記錄表
- 2021年10月自考00850廣告設(shè)計基礎(chǔ)試題及答案含解析
- 結(jié)構(gòu)化面試表格
- 地熱能資源的潛力及在能源領(lǐng)域中的應(yīng)用前景
- 2023版:美國眼科學會青光眼治療指南(全文)
- 家長會課件:小學寒假家長會課件
- 變剛度單孔手術(shù)機器人系統(tǒng)設(shè)計方法及主從控制策略
- 兒童室外游戲機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
- 2024年浙江寧波永耀供電服務(wù)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溫州食堂承包策劃方案
- 40篇英語短文搞定高考3500個單詞(全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