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錦州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上冊高分試卷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1頁
遼寧省錦州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上冊高分試卷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2頁
遼寧省錦州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上冊高分試卷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3頁
遼寧省錦州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上冊高分試卷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4頁
遼寧省錦州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上冊高分試卷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密封線 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上冊試卷題號一二三四五六閱卷人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全卷采用機器閱卷,請考生注意書寫規(guī)范;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在作答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涂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guī)定位置。

3.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與題目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規(guī)范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A卷(第I卷)(滿分:100分時間:120分鐘)一、選擇題

1、“這里是中國境內古人類遺址中,材料最豐富、最系統(tǒng)的,從其中的遺物中可大致看到直立人生活的面貌?!薄斑@里”是(

)A.北京人遺址B.河姆渡遺址C.半坡遺址D.二里頭遺址

2、我國古代流傳著很多關于早期社會的傳說,其中被后人尊崇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的兩位傳說人物是(

)A.炎帝、蚩尤B.炎帝、黃帝C.黃帝、蚩尤D.堯、舜

3、《史記》記載:禹年老時,推薦伯益作為繼承人.禹的兒子啟卻舉兵殺死伯益,繼承了父親的位置,開始了“家天下”的歷史.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

)A.禪讓制B.世襲制C.君主專制D.郡縣制

4、文物是歷史的“活化石”。下列文物按所屬朝代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秦半兩錢

②殷墟甲骨

③云岡石窟

④《史記》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

5、依據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水平劃分,下列各項中與其他三項不屬于同一時代的是(

)A.使用打制石器B.原始群居C.建房定居D.采集和狩獵為生

6、有思想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有思想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下列名言屬于老子思想的是(

)A.兼愛非攻,互愛互利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C.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D.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7、秦漢時期雖強調“書同文,行同倫”,但關中地區(qū)“好稼穡”,燕趙之地“好氣,任俠”,西楚“其俗剽輕,易發(fā)怒”。各地仍保留著原有風俗、禮儀和文化。這表明秦漢時期(

)A.多元化的統(tǒng)一特征顯著B.統(tǒng)一措施成效不顯著C.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加強D.社會秩序仍動蕩不安

8、根據下面的棋盤,請你判斷一下這種游戲的產生與下列哪一重大歷史事件有關(

A.牧野大戰(zhàn)B.巨鹿之戰(zhàn)C.赤壁之戰(zhàn)D.楚漢之爭

9、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fā)展,人民生活安定,歷史上稱這一統(tǒng)治局面為(

)A.大一統(tǒng)B.文景之治C.光武中興D.中央集權統(tǒng)治

10、漢武帝為籌措對匈奴作戰(zhàn)的經費,向地方富商借貸,但有些富商唯利是圖,不關心國事,擔心朝廷不能獲勝而不肯借貸。對此,漢武帝(

)A.實施鹽鐵官營專賣B.命張騫通西域C.實施“推恩令”D.辦學以德化民

11、“公元26年,即漢光武帝稱帝的第二年,下詔書,令民間釋放奴婢?!辈牧现械摹皾h光武帝”建立的朝代是(

)A.西漢B.東漢C.蜀漢D.成漢

12、“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是中國底層民眾的第一次吶喊,這個吶喊體現了(

)A.平等思想B.法治思想C.特權思想D.均富思想

13、“……由是操之勢力,不能復至南方,而三國之勢遂定。”奠定這一局面的戰(zhàn)役是(

)A.赤壁之戰(zhàn)B.官渡之戰(zhàn)C.巨鹿之戰(zhàn)D.牧野之戰(zhàn)

14、對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時代特征最準確的描述是(

)A.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B.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D.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15、“中國”一詞在傳統(tǒng)中有三種主要涵義:第一是地理意義的中國,中國即“中原”……二是政治意義的中國……第三是文化意義的中國,中國是文明世界……在古代,能稱為“中國”的政權,就必需占據中原和踐行華夏文化,才能真正地成為“中國之主”。下面哪個史實說明這一結論(

)A.管仲改革B.商鞅變法C.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D.北魏孝文帝改革

16、歷史圖片包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能夠反映不同時期的歷史現象。觀察下面三幅圖片,下列表述與圖片反映的相關信息不相符的是

①《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

②《洛神賦圖》是東漢著名畫家顧愷之的代表作

③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是孝文帝遷都后開鑿的

④上述圖片是我國古代北方各少數民族社會習俗等方面相互融合的反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賈誼在《治安策》中建議:“割地定制,令齊、趙、楚各為若干國,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孫,畢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盡而止?!毕铝写胧w現這一“建議”的是(

)A.實行分封制B.實施“推恩令”C.實行郡縣制D.建立刺史制度

18、春秋后期,促進農業(yè)上的深耕細作,并為開發(fā)山林、擴大耕地創(chuàng)造了條件的是(

)A.石器的使用B.青銅器的使用C.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D.機器的發(fā)明和應用

19、下列已發(fā)現的早期原始人類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山頂洞人②北京人③元謀人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③②①

20、對下面的示意圖解讀正確的選項是(

①圖中的“漢末”指的是西漢末年

②三國鼎立使分裂的中國走向局部統(tǒng)一

③西晉結束分裂,完成了全國統(tǒng)一

④東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又趨向統(tǒng)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綜合題

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在七個大國中,秦國相對落后。東方各國都看不起秦國,認為它是邊遠地方的一個野蠻國家,占領秦國大片土地,秦國無力還擊。公元前356年,商鞅開始在秦國變法。材料二

北魏統(tǒng)一北方后,各族人民交往增多,民族交融的趨勢明顯增強。但北魏貴族用落后的方式統(tǒng)治各族人民,導致北魏政權面臨著危機。為改變這種狀況,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時

(1)據材料一,分析秦孝公支持改革試圖達到哪些目的。不得抄寫原文,至少概括兩點。結合所學知識

(2)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動了一座城市發(fā)展,成為北方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寫出這座城市的名字。結合材料二,分析孝文帝改革得以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通過以上問題,請你談談一場改革或變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備哪些條件。

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戰(zhàn)爭是諸侯之間為了人口和土地而進行的兼并戰(zhàn)爭,“邦無定交,國無定土”,給當時的人們帶來深重的災難,生產力遭到破壞,可是有弊必有利,與此同時,戰(zhàn)爭對各類人才的需要增大,各種各樣的人才層出不窮,這些人給中華文明的成熟奠定了基礎;同時不斷的戰(zhàn)爭讓人們心中充滿了對中國統(tǒng)一的渴望,可以說,止戈為武,戰(zhàn)爭加速了中國的統(tǒng)一,讓中國以更強大的姿態(tài)傲立在世界的東方。從短期看,春秋戰(zhàn)國的戰(zhàn)爭破壞生產力,給人們帶來深重災難,從長期看,他加速了中國的統(tǒng)一。材料二:對比一下春秋、戰(zhàn)國、秦朝地圖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戰(zhàn)亂的利與弊。

(2)對比春秋戰(zhàn)國地圖,寫出2個顯著變化。

(3)請列出秦朝的疆域。

(4)從三幅圖中你可以看出中國發(fā)展的趨勢是什么?

23、根據所學知識,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科學技術的創(chuàng)新】人物主要成就①______主持修建都江堰②______著《傷寒雜病論》一書③______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七位數字賈思勰著《④______》,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

(1)從上圖中可以看出當時農業(yè)工具和耕作方式是什么?它對當時經濟的發(fā)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2)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上表中的內容。

【政治制度的改革】材料一

政治方面: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改革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嚴明法度,禁止私斗。--《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材料二

他進一步推行漢化措施,規(guī)定官員在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以漢服代替鮮卑服;改鮮卑姓為漢姓;鼓勵鮮卑貴族與漢人貴族聯姻等。

(3)上面兩則材料分別反映的是哪場改革?它們在歷史上產生了什么積極影響。

(4)綜上所述,談談你對改革創(chuàng)新的認識。

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春秋末年,孔子開創(chuàng)儒家學派,以“仁”為核心,主張“為政以德”,設計出一套治國方案。孟子繼承并發(fā)展了其學說,主張實行“仁政”和以民為本。儒家思想雖在動蕩的形勢下顯得舉步維艱,但到新形勢下又被統(tǒng)治者所尊崇?!幾詮堘纺辍吨袊幕耪摗?/p>

(1)根據材料,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儒家思想雖在動蕩的形勢下顯得舉步維艱,但到新形勢下又被統(tǒng)治者所尊崇”的觀點?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

25、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曾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十年間,秦王贏政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的兼并戰(zhàn)爭,滅掉了六國,完成統(tǒng)一。漢武帝當政時期,西漢王朝空前繁榮。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材料二“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商鞅變法”開始于哪一年?商鞅主持變法得到了誰的支持?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有什么品質?

(2)材料二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