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三上《5、鋪滿金色巴掌的水道》教案(附導學案同步練習)_第1頁
部編三上《5、鋪滿金色巴掌的水道》教案(附導學案同步練習)_第2頁
部編三上《5、鋪滿金色巴掌的水道》教案(附導學案同步練習)_第3頁
部編三上《5、鋪滿金色巴掌的水道》教案(附導學案同步練習)_第4頁
部編三上《5、鋪滿金色巴掌的水道》教案(附導學案同步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5、鋪滿金色巴掌的水道課型:新授課任課教師教材分析本課通過描寫作者在上學的路上,看到雨后天晴的水泥道上,鋪滿了金色巴掌一樣的梧桐樹葉,而深感大自然的美好,抒發(fā)了對秋天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學情分析本階段的孩子,他們已具備了潛藏的品悟語言文字的基礎,在探究課文內容的過程中,能夠根據具體的語境大致了解詞句篇的內容。但是對于能夠聯系上下文或者生活體驗理解詞語,進而實現對句子的理解,教師仍需要給予點撥與指導。教學重點難點重點:體會秋天的梧桐葉的可愛與美好。難點:能夠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提升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教具學具及多媒體應用多媒體課件;鋼琴曲《秋日私語》;梧桐葉以及梧桐葉形狀的生字卡片課時2課時教學目標第一課時1.認識本課“洼、印、凌”等6個生字,學會“鋪、泥、晶”等13個生字,理解相關詞語的意思。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感知課文內容,初步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梧桐葉的。第一課時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激趣導入,引出課題1.教師出示課前準備的精美的梧桐樹葉,引導學生說說這是什么樹葉以及它的樣子如何。學生交流(像小手掌......),教師適時引導他們從葉片的顏色,形狀等方面來具體描述。師生互動第一課時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2.談話引入:這樣一小片梧桐樹葉,在大家的眼里就已經很有趣可愛了,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滿地都鋪滿了像巴掌一樣的梧桐葉,那又會是一種什么樣的美好情形呢?孩子們,接下來就讓我們去欣賞鋪滿了梧桐葉的水泥道吧。板書課題,引導學生一起書空,強調“鋪、泥”兩個生字的寫法及讀音(“鋪”讀第一聲,“泥”的聲母是鼻音“n”)。3.課件播放畫面,引導學生觀圖并簡要說說自己的感受(很美像鋪了一層地毯......)。二、自主朗讀,感知文意1.過渡:課文又是如何來描述的呢?孩子們,聽老師朗讀課文,看看哪些字詞自己讀得不太好,記得做上記號喲。2.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進行圈畫。3.學生自主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不準或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4.檢查自主學習字詞的情況:(1)抽取梧桐葉形狀的生字卡片,指名朗讀,小組開火車朗讀,教師適時進行范讀指導,重點指導讀準生字“凌、增、晶”三個字的后鼻音,同時,注意“印”字是前鼻音,另外,還要注意“靴”字的讀音,不要讀成了“化”的音。(2)認真觀察課文中的生字,看看自己都有哪些識記生字的方法。生:我用順口溜的方式記住了“晶”字----三個日頭亮晶晶。師:既抓住了字形,又記住了字音,很好!生:我也用順口溜“歹徒真可怕,帶刀走天下”記住了“列”字。師:非常形象生動的識字方法。生:我用熟字添加偏旁的方式記住了“鋪、泥、院、遲”等生字。師:這是我們記住生字的主要方式。孩子們,我們再齊讀梧桐葉上的這些生字。(3)出示課文中的生字詞,指名學生朗讀詞語,教師根據學生的朗讀情況,結合詞語再次進行范讀強調指導。5.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教師適時進行部分句段的朗讀指導。學生一起書空師生互動學生邊聽邊進行圈畫學生自主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學生認真觀察課文中的生字師生互動學生朗讀詞語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第一課時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6.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想一想“金色巴掌”在文中指什么(梧桐葉)。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深入到課文中,找出文中描寫梧桐葉的部分(第5-9自然段),同時再讀并思考:作者分別都寫了梧桐葉哪些方面的特點呢?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板書(顏色樣子狀態(tài))。三、指導書寫1.課件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13個生字,引導學生觀察學形及占格情況,想一想哪些生字在書寫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教師適時進行部分生字的范寫指導,重點強調:“鋪”左窄右寬,右邊的“甫”橫畫較多,注意橫畫之間等距,且里面的兩筆短橫不能連接到了外框;“晶”上面的“日”略比下面的兩個寬,且正好落在它們中間位置的上方;“印”左邊的筆順是撇豎提,橫,右邊單包耳的第一筆是橫折鉤;“排”右邊“非”的兩邊的三筆橫畫要注意對應,且略向右上斜,注意橫畫之間等距。2.學生自主描寫生字,教師巡視檢查指導,及時予以重點字的書寫強調指導。四、課堂小結這些鋪滿了水泥道的梧桐葉究竟是什么樣子的?文章作者為什么要寫它們呢?下節(jié)課我們再深入到課文中去探究了解。接下來讓我們再來寫一寫本課中的生字。學生再讀課文師生互動學生自主描寫生字師生互動板書設計鋪滿金色巴掌的水道金色梧桐葉手掌顏色樣子狀態(tài)教學目標第二課時1.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理解課文,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體會秋天梧桐葉的可愛樣子,讀懂作者對于美好的秋色的喜愛之情,激發(fā)熱愛秋天的美好情感。第二課時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復習回顧,引入學習1.聽寫詞語,課件補充出示詞語,引導學生對照修改,同時將寫錯的詞語挑出來進行鞏固練習,教師結合書寫情況予以朗讀,書寫強調。2.指名用其中的幾個詞語試著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同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3.引入:孩子們,這么美的景致,不去親自領略欣賞真是太可惜了。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出發(fā),去那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走走吧!二、精讀課文,體悟文情1.質疑交流:一場秋雨過后,世界給我們呈現出了怎樣的一種美好景象呢?認真讀一讀課文第1-4自然段,看看作者都看到了怎樣的風景。(1)學生自讀體會,同時與同學,老師交流自己的感受(天空很明朗,地上還很潮濕......),教師適時出示雨后天空的畫面,引導學生說說對“明朗”一詞的理解,教師補充(光線充足,看上去很明亮),同時引導學生說說看到這樣明朗的藍天,自己的心情如何(非常輕松??鞓?,天終于放晴了......)。(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1-4自然段,注意讀出快樂,歡欣的感覺。2.激趣引入:走著走著,咦,什么東西落到了頭上?(梧桐葉)孩子們,認真讀一讀課文第5-9自然段,看看梧桐葉的顏色,樣子以及它們落到地上后的狀態(tài)都是怎樣的。試著用文中的詞語來描述它們的不同特點。(1)學生自讀圈畫,并與同學,老師交流,教師適時歸納板書:金黃金黃,閃閃發(fā)光,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平展、凌亂,同時引導他們學生朗讀課文師生互動學生自讀體會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1-4自然段,注意讀出快樂,歡欣的感覺學生試著用文中的詞語來描述它們的不同特點學生自讀圈畫,并與同學,老師交流第二課時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聯系上下文理解“凌亂”(雜亂而無條理)的意思。(2)再讀第5-9自然段,邊讀邊看看課文中哪些詞句寫得特別好,好在哪里。將自己的理解簡單地寫在相關的詞語或句子旁邊,同時與同桌交流自己的讀書感受。(3)師生共同交流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生:我非常喜歡“金黃金黃”這個詞語,因為它寫出了梧桐葉顏色既黃又閃著金子一樣光芒的樣子,看上去很漂亮。師:這是一個疊詞,確實增強了語言的表達效果。生:我覺得“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這是一塊印著落葉圖案的,閃閃發(fā)光的地毯,從腳下一直鋪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一直到路的盡頭......”這句話寫得特別好,因為它寫出了梧桐葉顏色各不相同,而且滿地都是的樣子。師:這句話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這樣寫又有什么好處呢?生: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梧桐葉多而且顏色很豐富的特點寫出來了。師:你們也能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說一說自己眼中的事物特點嗎?生:秋天的小草,就像營養(yǎng)不良的麥穗一樣,枯黃面且沒有精神。師:一下子就寫出了秋天小草枯黃的特點,很好。課文中還有這樣的句子,誰還發(fā)現了?找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生:“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這一句也是,把梧桐葉比作“金色的小巴掌”,讓我們一下子就想到了梧桐葉的顏色和樣子,課件出示巴掌與梧桐葉,引導學生再次進行比較,體會比喻的奇妙,準確。生:我覺得還有這兩句一“我穿著一雙棕紅色的小雨靴。你瞧,這多像兩只棕紅色的小鳥,在秋天金黃的葉叢間,偷快地蹦跳著,歌唱著......?!弊髡甙炎约捍┑男∮暄ケ茸鞒闪藘芍蛔丶t色的小鳥,讀起來很有趣。(4)課件重點出示句子“我穿著一雙棕紅色的與同桌交流自己的讀書感受師生互動師生互動師生互動第二課時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小雨靴。你瞧,這多像兩只棕紅色的小鳥,在秋天金黃的葉叢間,愉快地蹦跳著,歌唱著......”,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作者會把自己的小雨靴比作小鳥呢?學生交流,教師適時引導他們抓住“蹦跳著、歌唱著”體會作者心中如同小鳥一樣地歡快和開心,同時展開想象補充后面省略號的內容(揮舞雙臂,大聲歡呼......)。教師再次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心中對于眼前美景的喜愛之情。(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5-9自然段,注意讀出作者對梧桐葉的喜愛之情。3.想象體驗:孩子們,如果你就是文章的作者,你此時最想說的是什么話?(這景色真是美極了......。)教師歸納并板書:真美。同時課件出示最后一自然段,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注意強調“真美啊”幾個字,突出“!”的贊嘆語氣。4.質疑探究:文章作者僅僅只是喜歡這些梧桐葉嗎?(不是,他還喜歡秋天......)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借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表達對秋天的喜愛之情。三、課堂小結,延伸拓展1.播放鋼琴曲《秋日私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出課文的語言美。2.教師小結:很多人都會因為秋天的到來而生發(fā)悲秋之情,但其實,秋天遠比我們想象中的美好,甚至一點兒也不比春天遜色。課件出示劉禹錫的詩歌《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指導學生齊讀詩歌。3.實踐活動:搜集關于秋天風景的圖片或者文字資料,小組合作完成一份以“秋色”為主題的手抄報,下周進行班級展示交流。師生互動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出課文的語言美學生齊讀詩歌板書設計5、鋪滿金色巴掌的水道顏色:金黃金黃、閃閃發(fā)光梧桐葉樣子: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真美)狀態(tài):平展、凌亂教學反思這篇課文最大的特點就是文章的語言非常優(yōu)美生動。為此,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教師將著重點放在了如何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語言美這一目標上。一方面,教師給予學生充足的品讀感悟時間,讓他們在與文本語言進行反復對話的過程中,既感受到文章對梧桐葉描寫的生動形象,同時,又在品讀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不斷習得精巧的表達方式。另一方面,教師還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引導學生進行說話練習,這樣,學生能夠做到學以致用,輕松內化了認知,更好地提升了感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另外教師還特別注意借助范讀指導的方式讓學生建立良好的語感,同樣也為他們更好地感悟課文的語言美提供了有益的幫助。5.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課題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課型新授課設計說明課文用一個小孩的眼睛去發(fā)現梧桐葉落在濕漉漉的水泥道上的美景,體現了孩子的天真爛漫。教學時,我注重引導學生去發(fā)現小作者觀察到的每一個景點,體會比喻句的妙用,感受到小作者的觀察細致,想象豐富。學前準備1.觀察每天行走的水泥路。(學生)2.自學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學生)3.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詞語,正確讀寫詞語。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學習重點認識生字、詞語。學前準備1.觀察每天行走的水泥路。(學生)2.制作生字卡片。(學生)教學環(huán)節(jié)導案學案達標檢測一、問題導入(用時:5分鐘)1.同學們,想一想,你們每天上學、放學走過的水泥路是什么樣的?用一句話概括。2.今天,我們要欣賞到一條“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你想知道是什么樣的嗎?(板書課題)1.學生交流走過的水泥路的樣子。2.齊讀課題。1.用一句話概括你走過的水泥路的樣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初讀識字(用時:15分鐘)1.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自由讀課文。2.指導學生學習生字、新詞。重點指導“凌、增、棕、靴”的讀音和“鋪、印、圖、遲”的筆順。1.學生熟讀課文,畫出文中生字、新詞。2.同桌用自制的生字卡片識字:加一加識字:案、規(guī)、圖熟字加偏旁識字:甫(鋪)尼(泥)完(院)非(排)貝(則)尺(遲)謎語識字:三天(晶)2.給加點字注音。水洼()凌亂()增添()棕色()3.比一比組詞。洼()綜()娃()棕()列()愉()烈()偷()三、熟讀感知(用時:15分鐘)1.再讀課文,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2.讀自己喜歡的句子。1.交流課文的主要內容。2.讀自己喜歡的句子。4.同桌互講課文主要內容。四、課堂小結(用時:5分鐘)1.教師引導學生按結構歸類復習生字。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歸納字的結構。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5.讀拼音寫詞語。shuǐnítúàn()()páilièɡuīzé()()教學反思本課要求會認、會寫的生字較多,學生隨文識字,還采用多種方法識字,最后又按結構歸類鞏固識字,效果較好。第二課時學習目標1.感受文中的優(yōu)美句子。2.練習寫話。學習重點理解相關句子,感受作者的語言美。學前準備教學課件。(教師)教學環(huán)節(jié)導案學案達標檢測一、精讀感悟(用時:10分鐘)1.自讀課文,了解作者觀察到的每個景點。2.理解詞語:明朗、亮晶晶、濕漉漉、熨帖、凌亂。3.欣賞文中的比喻句。4.根據課文內容釋題。1.作者觀察了明朗的天空、濕漉漉的水泥道上、亮晶晶的水洼、金黃的葉子。2.聯系課文內容和利用工具書理解詞語。3.畫出文中的比喻句,并指出把什么比作什么。4.“金色巴掌”指梧桐樹的葉子,課題是用比喻的修辭手法。6.仿寫詞語。亮晶晶________________7.仿寫比喻句。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個金色的小巴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賞析美句(用時:20分鐘)1.默讀課文,用“”畫出寫美景的句子,用“”畫出作者高興的句子。(學生讀后,課件相應出示)2.欣賞、體會這些句子中的美。1.美景:(1)這一片片閃著雨珠的葉子,一掉下來,被緊緊地粘在濕漉漉的水泥道上了。(2)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3)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2.高興:(1)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著,一片一片仔細地數著。(2)我穿著一雙棕紅色的小雨靴。你瞧,這多像兩只棕紅色的小鳥,在秋天金黃的葉叢間,愉快地蹦跳著、歌唱著……8.填上合適的詞語。()的水洼()的地毯()的巴掌()的天空()地走著()地歌唱三、總結仿寫(用時:10分鐘)1.多美的水泥道啊,你們喜歡嗎?2.你在上學或放學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色?用幾句話寫下來吧。小練筆:用幾句話寫下你上學或放學看到的景色。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本文的小作者觀察細致,想象豐富,語言也很優(yōu)美。教學中,我注重對重點句子的理解、感悟,先讓學生感受到了文字的優(yōu)美,再去想象欣賞美麗的圖案,讓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眼前,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學片段◆抓住重點語句,感受水泥道的美麗(教學重點)師:一條普通的水泥道,作者卻認為它很美麗,你能感受到這種美嗎?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說出自己的感受。(學生自讀課文,小組交流)(每組推薦一名學生代表交流)生1:我認為水泥道很美,水泥道的小水洼都映出小小的藍天了,藍天都鋪在水泥道上,不美嗎?生2:水泥道的美在于梧桐樹葉的裝飾,金色的樹葉落滿地面,這種圖案很美。生3:我從文中的兩個比喻句中感受到了水泥道的美。一句是把梧桐樹葉比作我們的手掌,同學們伸出自己的手掌看看,美嗎?一句是把鋪滿落葉的水泥道比作一塊彩色的地毯,真美??!師:同學們分析得很準確,你們讀書很認真,還有嗎?生:梧桐樹葉落在水泥道上,是自由落下,隨意地貼在地面上,雖然不規(guī)則,但這也是一種不對稱的美。師:是啊,看來同學們也喜歡上了這條水泥道,和作者一樣,你們能找出寫作者喜歡水泥道的句子嗎?(生齊讀倒數三、四自然段)(板書:小心地走著、仔細地數著、愉快地蹦跳著、歌唱著)師:由于作者的細心觀察,把水泥道描繪得像一幅圖,你能畫下這幅畫嗎?(學生畫出這條美麗的水泥道)賞析:這一教學片段重點在于指導學生品讀文中重點句子,以讀促悟,學生通過讀,品味了語言的美感,想象出了一條美麗的水泥道。5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學目標】1.會認“洼、印”等6個生字,會寫“鋪、泥”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排列、規(guī)則”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體會并描述“我”在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3.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進大自然的愿望?!窘虒W重點】通過對內容的理解,學生能夠增強對大自然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窘虒W難點】1.學習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體會細致觀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細心地觀察,才能發(fā)現事物的本質,才能發(fā)現生活中的美。2.學習作者善于觀察事物,養(yǎng)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窘虒W課時】2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會認“洼、印”等6個生字,會寫“鋪、泥”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排列、規(guī)則”等詞語。2.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窘叹邷蕚洹慷嗝襟w課件【教學過程】一、出示圖片,導入新課。1.出示圖片:法國梧桐樹(課件出示2)同學們,見過這種植物嗎?對,它就是法國梧桐樹。2.交流收集到的資料。(課件出示3)法國梧桐樹,大喬木,高可達20-30m,樹冠闊鐘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狀剝落。幼枝、幼葉密生褐色星狀毛。葉掌狀,花黃綠色。多數堅果聚全葉球形,3-6球成一串,呈刺毛狀,果柄長而下垂?;ㄆ?-5月;果9-10月成熟。它適應性強,又耐修剪整形,對多種有毒氣體抗性較強,并能吸收有害氣體,廣泛應用于城市綠化,是世界著名的優(yōu)良庭蔭樹和行道樹。3.談話導題。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與法國梧桐樹有著密切的聯系,板書課題: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1)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疏疑:巴掌為什么是金色的?水泥道上怎么會鋪滿金色巴掌?(2)聯系對梧桐樹的介紹,請你把梧桐樹和巴掌連起來,說一句話。預設:秋天到了,巴掌似的樹葉從梧桐樹上紛紛落下。二、學習生字、認讀新詞。1.讀準生字字音,在課文中圈劃出生字,再讀讀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詞義。2.檢查字詞(1)出示生字(課件出示4:生字)pūníjīnɡjǐnyuànyìnpáilièɡuīzéluànzōngchí鋪泥晶緊院印排列規(guī)則亂棕遲指名領讀,正音?!皠t”是平舌音,“遲”是翹舌音。“緊、院、亂”是前鼻音,“晶”是后鼻音。(2)出示新詞(課件出示5:詞語)wāyìnlínɡzēnɡzōnɡxuē水洼印著凌亂增添棕紅色雨靴自由讀,指名讀,相機正音:“增、棕”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凌”是后鼻音。3.自由練讀。開火車讀。4.去掉拼音誰能讀好它們,試試看。指名讀。齊讀。5.(課件出示6)下面加點的詞語,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交流一下。(1)?。《嗝疵骼实奶炜?。(2)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3)它們排列得并不規(guī)則,甚至有些凌亂。預設:我用聯系上文的方法理解“明朗”就是“晴朗”的意思,因為上一個自然段有句話“天開始放晴了”。預設:“熨帖”就是緊貼的意思。我是通過查字典查到的。預設:“凌亂”就是“雜亂無條理”的意思,我是通過上文的“它們排列得并不整齊”。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1.自由讀課文,標畫自然段,思考每一個自然段講了什么內容。2.給課文分段,理清層次。(課件出示7)全文共十一個自然段,可分三部分。第一段(第1自然段):一夜秋風,一夜秋雨。第二段(第2至9自然段):“我”在上學路上看到的情景——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三段(第10至11自然段):門前的水泥道真美啊。3.熟讀課文。四.識記生字,寫字指導1.(課件出示8)出示生字田字格課件:鋪泥晶緊院印排列規(guī)則亂棕遲2.仔細觀察,分析字形,說說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1)形聲字構字規(guī)律識字:鋪、泥、院、列、棕、遲。如“鋪”,“钅”是形旁表義,表示這個字和金屬有關,“甫”是聲旁,表音。(2)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排:扌+非規(guī):見+夫則:貝+刂(3)組詞鞏固:如“鋪滿水泥泥塘水晶院墻規(guī)則排列凌亂棕紅色遲到”3.怎樣才能把這個字寫好?(1)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田字格課件,弄清生字每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交流:“鋪、泥、院、排”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印列規(guī)則”左右結構,左窄右寬?!斑t”半包圍結構,“尺”的最后一捺變成點。師重點指導“規(guī)、印、泥”?!耙?guī)”左右結構,左邊的“夫”的捺變成了點,右邊是“見”,不是“貝”。注意筆畫的穿插和避讓?!坝 弊笥医Y構,第二筆是豎提,右邊是單耳旁,不是雙耳?!澳唷弊笥医Y構,第七筆是撇,最后一筆是豎彎鉤。4.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教師巡視指導。五.反饋檢查,比賽認讀。1.師生合作,老師抽讀生字卡片,學生比賽讀,看誰讀的又對又快。2.小組合作,給生字找朋友,看哪個組找的多。3.同位合作,一人讀課文,另一人聽,指出讀的好的地方或是不太好的地方?!驹O計意圖:從形象直觀的圖畫入手,符合兒童的認識規(guī)律。通過圖片介紹,通過課題質疑,提高同學們的閱讀期待,預熱課堂?!俊驹O計意圖:從整體入手,把握文章脈絡,避免了機械的分析,學生通過整體感悟文章內容,邊讀邊想,實現學生與文本的對話?!俊驹O計意圖:本課在教學生字時,相信學生能夠獨立識字,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最習慣的方法認識漢字,并提供平臺讓孩子當小老師,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俊菊n堂作業(yè)新設計】1.讀拼音,寫字詞。nítǔshuǐjīngjǐnzhāngjiǎoyìn()()()()chídàopáilièɡuīzé()()()2.照樣子寫詞語。亮晶晶金黃金黃閃閃發(fā)光3.連線,組成恰當的短語。明朗的水洼亮晶晶的天空小小的葉子金黃金黃的藍天濕漉漉的地毯彩色的小巴掌金色的水泥道仔細地歌唱愉快地數著參考答案1.泥土水晶緊張腳印遲到排列規(guī)則2.紅彤彤急匆匆黑乎乎白茫茫懶洋洋綠油油慢吞吞金燦燦考慮考慮活動活動比劃比劃打掃打掃商量商量研究研究步步為營彬彬有禮楚楚動人綽綽有余咄咄逼人喋喋不休3.明朗的天空亮晶晶的水洼小小的藍天金黃金黃的葉子濕漉漉的水泥道彩色的地毯金色的小巴掌仔細地數著愉快地歌唱第二課時【課時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體會并描述“我”在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2.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進大自然的愿望?!窘叹邷蕚洹空n件【教學過程】一、出示圖片,導入新課。1.(課件出示10圖片)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樹,掉下了一片片金黃金黃的葉子。這一片片閃著雨珠的葉子,一掉下來,便緊緊地粘在濕漉漉的水泥道上了。2.看完畫面,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很美)3.(板書: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腦海里,與同學們讀課題。二、細讀課文,體會情感。(一)學習第一自然段。1.指名讀,評讀。2.(課件出示11)秋風秋雨圖,讓學生談感受。(板書:一夜秋風一夜秋雨)預設一:當我看見這些無比巨大的森林,被秋風吹落在地,心里頭有一種甜滋滋的感覺,因為它美,瞬間會讓我感到,這里才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秋天的葉子會跟著秋風伴舞,它隨風,輕輕的落下。落下。只到地上鋪成一個金黃的“地毯”,在秋風之下,我也會跟著它奔跑。預設二: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金黃色是給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紅色是給果樹的,橘子、柿子你擠我碰,爭著要人們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顏色就更多了,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美麗的菊花在秋雨里頻頻點頭。指導帶有美好的感情讀第一自然段。(二)學習第二至九自然段。談話過渡:一夜秋風,一夜秋雨之后,大自然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我”有了什么新發(fā)現呢?(1)自由讀第第二至九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發(fā)現?(2)總結:(課件出示12)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樹,掉下了一片片金黃金黃的葉子。這一片片閃著雨珠的葉子,一掉下來,便緊緊地粘在濕漉漉的水泥道上了。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這是一塊印著落葉圖案的、閃閃發(fā)光的地毯,從腳下一直鋪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一直到路的盡頭……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們排列得并不規(guī)則,甚至有些凌亂,然而,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板書:彩色的地毯金色的小巴掌)(3)這個發(fā)現令“我”非常高興,大家再來讀讀這部分課文。(4)有了新發(fā)現后,“我”是怎么做的?(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著,我一張一張仔細地數著。)讀讀第二至九自然段,讀出“我”的喜悅之情。2.學習最后兩個自然段。此時此刻,作者又有什么感受?(第一回覺得,門前的水泥道真美?。。ò鍟核嗟勒婷溃в匈潎@地語氣讀讀這兩個自然段。三、拓展讀文,閱讀鏈接。1.(課件出示13)從我家到小學要經過一條大街,一條曲曲彎彎的巷子。我放學回家喜歡東看看、西看看,看看那些店鋪、手工作坊、布店、醬園、雜貨店、爆仗店、燒餅店、賣石灰麻刀的鋪子、染坊……我到銀匠店去看銀匠在一個模子上鏨出一個小羅漢,到竹器廠看師傅怎樣把一根竹竿做成筢子,到車匠店看車匠用硬木車旋出各種形狀的器物,看燈籠鋪糊燈籠……百看不厭。2.學生自由閱讀,指名讀,教師范讀。3.互相交流,說說“我”的上學路是怎樣的?(要經過一條大街,一條曲曲彎彎的巷子)“我”在上學路上都看到了什么?(看看那些店鋪、手工作坊、布店、醬園、雜貨店、爆仗店、燒餅店、賣石灰麻刀的鋪子、染坊……我到銀匠店去看銀匠在一個模子上鏨出一個小羅漢,到竹器廠看師傅怎樣把一根竹竿做成筢子,到車匠店看車匠用硬木車旋出各種形狀的器物,看燈籠鋪糊燈籠……)“我”有什么感受?(百看不厭)【設計意圖:圖文結合,導入課文,詮釋課題,感受水泥道的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設計意圖:結合圖文,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到了水泥道的美,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鑒別美的能力?!俊驹O計意圖:拓展資料的閱讀,了解作者生活的時代背景,更全面的理解文本,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俊菊n堂作業(yè)新設計】1.形近字組詞。鋪()泥()院()葡()尼()完()列()則()排()例()測()非()2.按原文填空。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樹,掉下了一片片()的葉子。這一片片閃著雨珠的葉子,一掉下來,便()地粘在()的水泥道上了。3.加上合適的標點。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著一片一片仔細地數著我穿著一雙棕紅色的小雨靴你瞧這多像兩只棕紅色的小鳥在秋天金黃的葉叢間愉快地蹦跳著歌唱著4.仿寫句子。(1)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2)你瞧,這多像兩只棕紅色的小鳥,在秋天金黃的葉叢間,愉快地蹦跳著、歌唱著……參考答案1.床鋪水泥院子排列規(guī)則排列葡萄尼姑完成例子測量是非2.金黃金黃緊緊濕漉漉3.,。。,,,、……4.(1)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2)秋天到了,樹上金紅的果子露出了笑臉,她在向著我們點頭微笑?!景鍟O計】5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夜秋風一夜秋雨彩色的地毯金色是小巴掌水泥道真美【課后反思】成功之處:教師在教學中設計了不同形式的讀,讓讀貫穿在課堂的全過程。讓學生在每次讀的過程中都有收獲,如: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品悟課文中所蘊含的感情,并且在具體情境中,讓學生讀得入情入境,和主人公一同走在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去感受在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的那份快樂和歡愉,以及對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由衷的喜愛之情。學會認真細致的觀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是每一個學生學會學習必備的能力。通過本文作者仔細觀察而使自己有了新發(fā)現,作者抓住水泥道的變化,描寫了雨后水泥道的變化,特別是對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描寫更是形象,文章寫得很美,使學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時,又使學生真正懂得細致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前提,這樣就非常自然地激發(fā)學生善于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變化的興趣,去發(fā)現生活中的美。不足之處:在整堂課的教學過程中,要盡力做到用微笑來面對學生。不放過每一個可以鍛煉學生的機會,把學習的權利還給了學生,這樣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備課素材【教材分析】《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講述了一夜秋風,一夜秋雨后,“我”無意中發(fā)現上學路上法國梧桐和水泥道的變化,然后開始觀察,發(fā)現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現了“我”對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愛之情。本文語言優(yōu)美,通俗易懂,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進大自然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懷抱里體會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幸福童年,養(yǎng)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是激發(fā)學生善于留心觀察身邊事物變化的興趣,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的好教材。【作者介紹】張秋生,詩人、兒童文學作家。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靜海縣人,長期從事少兒報刊編輯工作,曾任少年報社總編輯,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作家協會理事、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從少年時代開始,喜歡閱讀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于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發(fā)表兒童文學作品,所寫詩篇及歌詞《喂得豬兒肥油油》《火車向著韶山跑》《我和星星打電話》等曾在少年兒童中廠為流傳。80年代開始創(chuàng)作童話作品,所寫“小巴掌童話”將詩、散文、童話揉為一體,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兒童情趣和內涵,頗受小讀者喜愛。曾出版詩集、童話集、散文集《校園里的薔薇花》《小巴掌童話百篇》《新編小巴掌童話百篇》《張秋生童話精選》《森林里的紅鬼和藍鬼》《傻瓜魔法師》《騎在掃帚上聽歌的巫婆》《閣樓上的童話》等70多種。作品曾獲新時期兒童文學獎、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冰心圖書新作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張?zhí)煲硗捲⒀元?,及臺灣楊喚兒童文學獎等多種獎項?!九c文章相關的資料介紹】法國梧桐樹,大喬木,高20-30m,樹冠闊鐘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狀剝落。幼枝、幼葉密生褐色星狀毛。葉掌狀5-7裂,深裂達中部,裂片長大于寬,葉基闊楔形或截形,葉緣有齒牙,掌狀脈;托葉圓領狀?;ㄐ蝾^狀,黃綠色。多數堅果聚全葉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長,呈刺毛狀,果柄長而下垂。花期4-5月;果9-10月成熟。它是世界著名的優(yōu)良庭蔭樹和行道樹。適應性強,又耐修剪整形,是優(yōu)良的行道樹種,廣泛應用于城市綠化,在園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曠地,列植于甬道兩旁,尤為雄偉壯觀,又因其對多種有毒氣體抗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