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 第17講 南京國民政府的統(tǒng)治和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2025屆大一輪復習講義_第1頁
第七單元 第17講 南京國民政府的統(tǒng)治和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2025屆大一輪復習講義_第2頁
第七單元 第17講 南京國民政府的統(tǒng)治和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2025屆大一輪復習講義_第3頁
第七單元 第17講 南京國民政府的統(tǒng)治和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2025屆大一輪復習講義_第4頁
第七單元 第17講 南京國民政府的統(tǒng)治和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2025屆大一輪復習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第17講南京國民政府的統(tǒng)治和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南京國民政府統(tǒng)治時期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原因、表現;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開辟的原因、歷程;遵義會議的內容、意義;紅軍長征勝利的意義)課程標準命題點考題取樣核心素養(yǎng)解讀了解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認識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的意義;認識紅軍長征的意義。南京國民政府統(tǒng)治時期的經濟2023新課標卷T30;2021全國卷甲T301.了解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結合其統(tǒng)治期間的重大事件對其實質作出歷史解釋。2.理解工農武裝割據的內容、影響,從唯物史觀出發(fā)認識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的意義。3.認識紅軍長征的意義,體會中國共產黨人不畏艱險、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涵養(yǎng)家國情懷。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中共對革命道路的探索2022遼寧T9;2021遼寧T7;2021全國卷乙T29;2021福建T8命題分析預測1.分析:國民革命失敗后中共對農村革命根據地的經濟建設和政權建設是考查重點,多強調中國共產黨對群眾工作的重視。2.預測:要重點關注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中共對革命道路的探索、紅軍長征的歷史價值等。知識點一南京國民政府的統(tǒng)治1.政治統(tǒng)治“寧漢合流”1927年秋,武漢國民政府與南京國民政府合并,史稱“寧漢合流”。它標志著中國國民黨專制統(tǒng)治的確立。[1]東北易幟背景1928年,國民政府繼續(xù)北伐,討伐張作霖。日本帝國主義為阻撓北伐,制造了“濟南慘案”。張作霖因不能滿足日本的侵略要求,在皇姑屯被炸死。標志1928年底,張學良通電全國,宣告東北三省服從國民政府,改旗易幟。影響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統(tǒng)一了全國。2.經濟發(fā)展(1)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原因①國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資產階級興辦實業(yè)的熱情有所提高。②中國人民的[2]反帝愛國運動蓬勃開展,抵制洋貨、提倡國貨的行動,為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機遇。表現除了原有的紡織、面粉等行業(yè)外,民族工業(yè)中的新興部門如化學、橡膠、搪瓷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2)官僚資本崛起:官僚資本憑借[3]國家權力,迅速聚斂起巨額財富,四大銀行成為他們巧取豪奪的重要工具。知識點二工農武裝割據開辟革命新道路1.發(fā)動武裝起義(1)原因:國民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開始認識到掌握武裝力量的重要性;挽救革命。(2)概況①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等領導了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②八七會議時間、地點1927年8月7日、漢口。內容A.總結了國民革命失敗的教訓,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定實行[4]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B.毛澤東提出了“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③秋收起義:1927年9月,毛澤東組織領導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進攻長沙途中受挫后,改向山區(qū)進軍。2.開辟井岡山道路(1)概況①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的部隊到達井岡山,開始創(chuàng)建第一個[5]農村革命根據地。②井岡山會師:1928年,朱德、陳毅率領的革命隊伍到達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2)意義①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點燃了“[6]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②中國革命從此走上了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3.工農武裝割據的實踐武裝斗爭1930年10月至1933年3月,紅軍先后打退了國民黨軍隊的四次“圍剿”。土地革命各農村革命根據地逐步開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他們擁護中國共產黨,積極發(fā)展生產,支持革命。根據地建設①經濟建設:努力發(fā)展生產,粉碎了國民政府的經濟封鎖,鞏固了紅色政權。②政權建設: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7]瑞金召開,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肮まr武裝割據”思想的意義(1)奠定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的理論基礎。(2)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暴力革命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結合的典范。(3)孕育了人民民主專政思想,為新中國政權建設積累了經驗。知識點三紅軍長征1.原因(1)根本原因:共產國際的指導脫離中國革命實際,中共中央犯了[8]“左”傾錯誤。(2)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圍剿”失利。2.經過:1934年10月開始→突破四道封鎖線→挺進貴州→1935年1月,召開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1935年10月,到達陜北吳起鎮(zhèn),與陜北紅軍會師→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9]甘肅會寧會師,紅軍長征勝利結束。3.遵義會議(1)時間:1935年1月。(2)概況主題集中全力解決軍事和[10]組織問題。主要內容①改組中央領導機構,增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②會后不久,政治局常委決定由張聞天負總責,并成立由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組成的三人小組負責全軍的軍事行動。意義①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11]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②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4.意義:實現了紅軍的戰(zhàn)略大轉移,宣傳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種子,鼓舞了廣大人民群眾,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國共十年對峙時期的四個轉移(1)工作重心由城市轉移到農村: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形成“工農武裝割據”理論。(2)最高決策由錯誤到正確:右傾錯誤→“八七會議”的正確決策;“左”傾錯誤→遵義會議的正確決策。(3)革命中心由南方轉移到北方:瑞金→陜北。(4)中國時局由國共兩黨內戰(zhàn)轉向合作抗日:1927—1936年內戰(zhàn)→1937年國共合作抗日。易錯國民革命時期的“北伐”是各革命階級聯(lián)合起來進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戰(zhàn)爭,而南京國民政府的“北伐”是新軍閥與舊軍閥爭奪地盤和統(tǒng)治權的戰(zhàn)爭。概念官僚資本官僚資本是買辦的、封建的國家壟斷資本在中國的通俗名稱。1927年以后,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果夫和陳立夫四大家族,利用金融優(yōu)勢地位建立商業(yè)壟斷和吞并私人資本主義工業(yè)。官僚資本的特點是:與外國資本主義相結合,具有買辦性;與本國封建主義相結合,具有封建性;與國家政權相結合,具有壟斷性。情境1八七會議的意義八七會議使原來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看到了新的出路,燃起新的希望,重新增加了凝聚力,踏上新的征途?!幾越饹_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據材料,概括八七會議的重要意義。答案為中國的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情境2秋收起義秋收起義原計劃要去打長沙……可是長沙打不下來,目前長沙那樣的城市,還不是我們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們要到敵人管不著或難得管的地方去,到鄉(xiāng)下去……發(fā)展我們的武裝力量?!幾浴肚锸掌鹆x》根據材料,分析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后改向井岡山進軍的原因。答案起義軍進攻長沙途中受挫,而井岡山地區(qū)敵人統(tǒng)治力量薄弱。圖解歷史工農武裝割據的內涵及其相互關系情境3遵義會議的意義遵義會議之后……毛澤東牢牢地掌握了領導權,而且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宣布獨立于莫斯科的指揮棒。在以后的二十五年里,世界并沒有意識到這種獨立性,但斯大林卻早已把這種獨立性同毛澤東的名字連在一起了?!猍美]哈里森·索爾茲伯里《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轉折點的原因。答案遵義會議上,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問題,妥善處理了黨內長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表明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探索中走向成熟。情境4長征精神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珴蓶|《七律·長征》這首詩歌體現了怎樣的精神?答案不怕困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不怕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探究1南京國民政府統(tǒng)治時期的經濟材料南京國民政府于1929年12月通過《海關進口稅稅則》,把進口貨物分為7類,其稅率從7.5%到27.5%不等;1931年1月又把進口貨物分為12類,最高稅率提升到50%;1933年5月,再把最高稅率提升到80%。向來占進口商品第一位的棉紡織品,在提高進口稅率后,進口量銳減;印花布在1929年以后的六七年內進口量減少了90%。1933年12月17日,國民政府頒布傾銷貨物稅法施行細則,并由財政部、實業(yè)部一同設立傾銷貨物審查委員會,調查涉嫌傾銷的外國商品,規(guī)定對傾銷最嚴重者實施反傾銷稅?!幾宰谟衩?、林乘東《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初期的保護國貨政策》材料主旨材料介紹了南京國民政府在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期的關稅政策。思考:根據材料,歸納南京國民政府在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期的關稅政策,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影響。試答:政策:對進口貨物分類收稅,并逐漸提高關稅;頒布傾銷貨物稅法施行細則,實施反傾銷稅。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經濟的入侵;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的發(fā)展。歷史解釋——南京國民政府統(tǒng)治時期的經濟政策歷史解釋——南京國民政府統(tǒng)治的特點(1)政治上:打著“革命、統(tǒng)一”的旗號,實行國民黨的一黨專政。地方割據勢力仍然大量存在,國家并未實現真正的統(tǒng)一。(2)經濟上:一方面,南京國民政府實行了一系列順應時代潮流的改革,如改革幣制(法幣)、實行關稅自主等;另一方面,官僚資本迅速膨脹,成為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障礙。(3)外交上:一方面,執(zhí)行“親美反蘇”的外交政策,對日本的侵略實行妥協(xié)退讓政策,導致美國在華勢力迅速膨脹,日本侵華程度不斷加深;另一方面,發(fā)起了“改訂新約”運動,要求實行關稅自主和廢除領事裁判權。(4)文化思想上:打著孫中山三民主義的旗號,以“訓政”為借口,大力推行所謂的“黨國”思想。探究2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材料一1927年8月以后,在中國同時出現了兩條道路的選擇,一條是仿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進行城市武裝暴動,如南昌起義、廣州起義等;另一條是在邊遠的農村進行武裝暴動。革命從以城市為中心轉到以鄉(xiāng)村為中心,這在以往是沒有前例的。法國的巴黎公社和俄國的十月革命,都是首都的暴動。——據石仲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歷程》等整理材料二因為強大的帝國主義及其在中國的反動同盟軍,總是長期地占據著中國的中心城市……那就必須把落后的農村造成先進的鞏固的根據地,造成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的偉大的革命陣地,借以反對利用城市進攻農村區(qū)域的兇惡敵人,借以在長期戰(zhàn)斗中逐步地爭取革命的全部勝利。在這種情形下面,由于中國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不是統(tǒng)一的資本主義經濟),由于中國土地的廣大(革命勢力有回旋的余地),由于中國的反革命營壘內部的不統(tǒng)一和充滿著各種矛盾,由于中國革命主力軍的農民的斗爭是在無產階級政黨共產黨的領導之下,這樣就使得中國革命有在農村區(qū)域首先勝利的可能?!幾悦珴蓶|《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材料主旨材料一介紹了國民革命失敗后在中國出現了兩種革命道路的選擇。材料二敘述了毛澤東對中國革命道路的認識。思考:(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兩條道路的不同特點和在中國實踐的結果。試答:特點:一條道路主張“城市中心論”,另一條道路主張“農村包圍城市”。結果:走“城市中心論”的道路,革命失?。蛔摺稗r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取得了革命的勝利。(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影響中國民主革命道路選擇的具體因素和在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中毛澤東所作的貢獻。試答:具體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城市敵人力量強大;中國各地經濟發(fā)展不平衡;中國土地廣大;反革命營壘內部不統(tǒng)一;農民是無產階級的同盟軍,是中國革命主力軍;以城市為中心開展武裝斗爭一再失敗的教訓。貢獻:發(fā)動秋收起義;創(chuàng)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形成了“工農武裝割據”理論。唯物史觀——中國共產黨開辟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的原因這是由中國國情決定的。(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的中國政治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城市中敵強我弱,而農村中敵人統(tǒng)治力量薄弱。(2)近代中國農村人口占大多數,是革命的主力軍,必須發(fā)動農民參加革命。(3)近代中國內無民主制度,受封建制度壓迫,外無民族獨立,受帝國主義壓迫,中國共產黨沒有進行合法斗爭的條件,要戰(zhàn)勝強大的敵人,只能進行武裝斗爭。(4)農業(yè)經濟在中國社會經濟中占主要地位,農村可以自給自足,不依賴城市而獨立。歷史解釋——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探索中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歷程(1)1921年中共一大明確了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2)從領導工人運動的斗爭中,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必須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團結廣大農民、民族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等,1924年與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開始國民革命運動。(3)1927年國民革命失敗,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必須掌握革命和武裝力量的領導權,獨立領導革命,為此領導了南昌起義等一系列武裝起義,創(chuàng)建了人民軍隊(工農紅軍),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4)1927年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失敗,中國共產黨認識到照搬俄國革命“城市中心論”的局限性,毛澤東把馬列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開創(chuàng)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5)1935年遵義會議糾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傾錯誤,開始形成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在這次會議上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解決了黨內存在的問題,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命題點1南京國民政府統(tǒng)治時期的經濟1.[2021全國卷甲]1931—1934年中國鋼鐵業(yè)情況表單位:噸年份鐵砂產量鐵砂及生鐵輸出量鋼鐵消費量鋼鐵輸入量19311840279831652804000557625193218392127584414040004306551933190346699252169400052567319342135031864107770000617726根據上表可知,當時(D)A.中國民族工業(yè)失去發(fā)展空間B.民族企業(yè)規(guī)模日益萎縮C.國民政府實業(yè)政策無甚成效D.中國工業(yè)基礎薄弱落后解析題中表格信息表明,1931—1934年,中國鐵砂產量、鋼鐵輸入量整體呈增長趨勢,鐵砂及生鐵輸出量有升有降,增長量不大,鋼鐵消費量整體呈下降趨勢。這說明中國鋼鐵業(yè)發(fā)展局限于原料初加工、初級產品的生產,仍需要進口大量鋼鐵,反映出當時中國工業(yè)基礎仍然薄弱落后,D項正確。民族工業(yè)失去發(fā)展空間的說法絕對化,A項錯誤。材料只涉及鋼鐵業(yè),得不出民族企業(yè)規(guī)模日益萎縮的結論,B項錯誤。國民政府統(tǒng)治前期的實業(yè)政策有一定成效,C項錯誤。命題變式2.[2023北京東城區(qū)模擬]以下是1933年全國制造業(yè)區(qū)域分布基本情況表,由此可見(A)地區(qū)縣市數量(個)廠數量(家)產值(億元)長三角制造區(qū)31215411.10膠濟鐵路沿線制造區(qū)92052.45遼東半島制造區(qū)104182.39珠三角制造區(qū)63060.77其他地區(qū)32610363.50A.國家工業(yè)化空間布局失衡B.膠濟鐵路沿線工廠最集中C.重工業(yè)是制造業(yè)發(fā)展主體D.官僚資本聚斂了巨額財富解析據表格數據可知,1933年長三角工廠數量遠超其他地區(qū),產值也遠高于其他地區(qū),反映了當時我國國家工業(yè)化布局失衡,故選A項;據表格信息可知,膠濟鐵路沿線工廠每個縣市平均分布20多家工廠,遠低于長三角地區(qū),并非工廠分布最集中地區(qū),排除B項;材料只反映了工廠數量和產值,不能體現工廠主要工業(yè)品,排除C項;材料不涉及官僚資本,排除D項。命題點2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中共對革命道路的探索3.[2020江蘇]1927年11月1日,在時任中共中央農運委員會書記、江蘇省委負責人王若飛的組織領導下,宜興縣各路農民隊伍舉行暴動,宣告成立宜興縣工農兵蘇維埃政府。隨后江陰、常熟等地共產黨人先后暴動予以響應。這一革命斗爭重在(D)A.推動國民革命運動進程B.開辟武裝奪取政權道路C.嘗試開展中心城市暴動D.探索建立農村革命政權解析根據“1927年11月”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時中國共產黨組織領導了一系列農民運動,成立了“工農兵蘇維埃政府”,說明這一革命斗爭旨在探索建立農村革命政權,故選D項。1927年11月國民革命已經失敗,排除A項;開辟武裝奪取政權道路是在南昌起義時,排除B項;由材料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系列暴動多在農村,因此不是嘗試開展中心城市暴動,排除C項。4.[2021遼寧]1933年8月,毛澤東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央蘇區(qū)各地“忽視經濟建設的重要性”“沒有把經濟建設這個任務宣傳到廣大群眾中去”。他強調必須注意經濟工作,要在蘇區(qū)“普遍建設谷倉,建設備荒倉”“鞏固金融,發(fā)展貿易”。此時強調經濟工作意在 (D)A.進行經濟結構調整B.提高防災抗災能力C.推動工作重心轉移D.為軍事斗爭作準備解析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中央蘇區(qū)強調注意經濟工作、重視經濟建設,意在為軍事斗爭作準備,以確保戰(zhàn)爭的順利進行,D項正確。經濟結構是指經濟系統(tǒng)中各個要素之間的空間關系,包括產業(yè)結構、區(qū)域結構等,這在材料中未涉及,A項錯誤;B項不是主要目的;中國共產黨工作重心轉移發(fā)生在解放戰(zhàn)爭勝利前夕,C項錯誤。命題變式5.[2023江蘇鹽城三模]1930年,安徽岳西縣爆發(fā)清水寨起義,成立了根據地革命委員會。委員會經常組織戰(zhàn)士們在沙村大河灘、金家祠堂等地上演反映當時斗爭的新型黃梅戲,觀戲者達數千人,這種盛況在山高人稀的山區(qū)十分罕見。這表明(A)A.中共注重革命的宣傳發(fā)動B.土地革命贏得群眾普遍支持C.中共開始探索新革命道路D.當地群眾政治覺悟逐步提高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土地革命時期,岳西縣根據地革命委員會經常組織上演反映當時斗爭的新型戲劇,觀戲者非常多,這說明中共注重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宣傳革命,發(fā)動群眾參加革命,故選A項;材料中描述的是中共的宣傳工作,沒有體現群眾普遍支持革命的信息,排除B項;1927年中共已經開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排除C項;材料中沒有體現群眾政治覺悟的信息,排除D項。命題點1南京國民政府統(tǒng)治時期的經濟1.[2023新課標卷]中國民族資本構成比重表(%)1894年1913年1920年1936年(不包括東北)產業(yè)資本2.2811.6414.8421.36商業(yè)資本74.8967.3058.8750.55金融業(yè)資本22.8321.0626.2928.09上表可以反映出(A)A.民族工業(yè)呈現發(fā)展趨勢B.商業(yè)貿易日益萎縮C.近代金融體系臻于完善D.經濟結構逐漸失衡解析產業(yè)資本主要是指民族工業(yè)資本;據表格數據可知,1894—1936年,產業(yè)資本占中國民族資本的比重有所上升,這可以反映出民族工業(yè)呈現發(fā)展趨勢,A項正確;商業(yè)資本所占比重下降并不等于商業(yè)貿易日益萎縮,B項排除;據表格數據可以看出,金融業(yè)資本所占比重有所上升,金融業(yè)有所發(fā)展,但無法得出“近代金融體系臻于完善”的結論,C項排除;材料只給出了1894—1936年中國民族資本構成比重變化情況,未涉及經濟結構,故無法得出“經濟結構逐漸失衡”的結論,D項排除。2.[2022重慶,6分](節(jié)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二自1927年起,國民政府濫發(fā)公債。1932年,政府應付各種內債本息2.1億余元,每月平均償還1700萬元。1月12日,國民黨中央召開緊急會議,鑒于中國正處于內憂外患中,政府每月財政支出僅軍費一項需1800萬元,不敷數目達1600萬元,提出挪用每月內債還本付息基金以應急需。此消息引發(fā)市面恐慌,上海金融工商界紛紛致函反對。全國公債持券人會在宣言中指出:“此種舉措,不啻將全國人民歷年備置之財產,宣告沒收,減絕人民之生計,破壞國家債信,而一方對于截留稅收,冗軍浮費,則坐視不敢處置,以致財政一無辦法,乃不得不攘奪人民生活之源泉,以供政費暫時之挹注,此種舉措徒啟截稅者之野心,為濫費者張目。全國國民,為國家經濟立場,允當群起,誓死反對?!眹裾黄扔?月18日收回停付擬議?!幾詤蔷捌街骶帯渡虾=鹑跇I(yè)與國民政府關系研究(1927—1937)》(2)根據材料二,歸納全國公債持券人會反對國民政府停付內債本息的理由。(6分)解析第(2)問,解題思路如下表所示:材料關鍵信息理由“此種舉措,不啻將全國人民歷年備置之財產,宣告沒收,減絕人民之生計”國家侵奪民間資產,影響國民生計?!捌茐膰覀拧睋p毀國家信譽?!按朔N舉措徒啟截稅者之野心,為濫費者張目”助長濫費。答案(2)理由:國家侵奪民間資產,影響國民生計;損毀國家信譽;助長濫費。(6分)命題點2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中共對革命道路的探索3.[2021福建]20世紀二三十年代,福建各蘇區(qū)涌現出大量的民間歌謠并廣為流傳,如“山歌越唱音越高,二胡來和紫竹簫;蘇區(qū)山歌像團火,唱得處處紅旗飄”。此類歌謠的涌現 (C)A.豐富了民間歌謠的藝術形式B.展現了民間藝術的地域特色C.發(fā)揮了土地革命動員的作用D.反映了蘇區(qū)宣傳的巨大成功解析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在蘇區(qū)進行土地革命,材料中的歌謠激發(fā)了民眾的革命熱情,發(fā)揮了土地革命動員的作用,C項正確。4.[2022遼寧]毛澤東在1931年3月指出:“農村里頭,小市鎮(zhèn)里頭,小城市里頭,都是沒有報紙看的。斗爭的群眾,革命以前和革命以后,在消息不靈通、見聞狹隘這一點上講,是差不得很遠的?!痹撜撌鰪娬{了 (C)A.農村工作的重要性B.群眾斗爭熱情的重要性C.宣傳工作的重要性D.群眾文化水平的重要性解析材料的邏輯關系是,正是因為“沒有報紙看”“消息不靈通、見聞狹隘”,所以宣傳工作就顯得特別重要,故C項正確。材料既講了農村,也講了小市鎮(zhèn)、小城市,并不只是強調農村工作的重要性,故A項排除;調動群眾斗爭熱情不是材料強調的主旨,故B項排除;材料講的是一些地方“沒有報紙看”,而不是群眾看不懂報紙,所以由材料無法得出D項結論,故排除。5.[2022福建]在中央蘇區(qū),俱樂部是以政治動員為目標,進行政治文化學習與文娛體育活動的重要組織。1933年的統(tǒng)計顯示,蘇區(qū)鄉(xiāng)村共有俱樂部1917個,經常參加體育運動者近10萬人,城鎮(zhèn)中俱樂部更加普遍。據此可知,該時期的俱樂部活動(B)A.照搬了蘇聯(lián)的工作經驗B.回應了革命斗爭的需求C.扭轉了蘇區(qū)的發(fā)展態(tài)勢D.弘揚了競技體育的精神解析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需要宣傳革命思想,發(fā)動民眾積極參與,俱樂部的活動回應了革命斗爭的需求,B項正確;材料體現不出該時期的俱樂部活動照搬蘇聯(lián)的工作經驗,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俱樂部施行前后蘇區(qū)發(fā)展情況的對比,排除C項;根據材料無法得知俱樂部活動是否弘揚了競技體育精神,排除D項。6.[2021全國卷乙]1934年,毛澤東提出:“我們是革命戰(zhàn)爭的領導者、組織者,我們又是群眾生活的領導者、組織者……在這里,工作方法的問題,就嚴重地擺在我們的面前。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碑敃r毛澤東強調改進工作方法意在(A)A.發(fā)動群眾參加革命戰(zhàn)爭B.開辟中國革命的新道路C.建立廣泛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D.動員社會各界進行抗戰(zhàn)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毛澤東在蘇區(qū)的講話,面對蘇區(qū)困難的民生狀況,毛澤東提出改進工作方法,力圖使蘇維埃工作與革命戰(zhàn)爭、群眾生活需要配合起來,故選A項。中國革命的新道路在此之前已經開辟,排除B項;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是1924年建立的,與材料時間不符合,排除C項;動員社會各界的說法與材料內容不符合,排除D項。7.[2022.1浙江]下圖為原存于江西贛州某村的標語,圖中有“工農解放萬歲”“紅軍勝利萬歲”等字樣。據此判斷,這一標語最有可能出現于(B)A.國民革命時期B.土地革命時期C.全國抗戰(zhàn)時期D.解放戰(zhàn)爭時期解析根據材料“工農解放萬歲”“紅軍勝利萬歲”及所學知識可知,土地革命時期是1927—1937年,這一時期,中國工農紅軍和中國人民為了反對蔣介石集團的反動統(tǒng)治,建立工農民主政權而斗爭,B項正確。國民革命時期指的是1924—1927年,故排除A項。全國抗戰(zhàn)時期始于1937年7月7日,當時的口號是抗日,不強調“工農解放”,故排除C項。解放戰(zhàn)爭開始于1946年,故排除D項。8.[2020海南]1927年8月至1937年6月,一大批共產黨人和受共產黨影響的知識分子不懼“白色恐怖”的威脅,仍翻譯出版大量的馬克思、恩格斯著作。時人評論道:“在這時,一個教員或一個學生,書架上沒有幾本馬克思的書,總要被人瞧不起的?!边@反映了(B)A.社會各階層認清了資本主義本質B.革命志士堅定的理想信念C.知識分子普遍接受了馬克思主義D.中國民主革命出現新高潮解析材料體現的是“白色恐怖”下馬克思主義在知識分子中仍得到傳播,這反映了當時革命志士堅定的理想信念,故選B項;“社會各階層認清了資本主義本質”的說法絕對,且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普遍”這一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材料體現的是馬克思主義在知識分子中的傳播,無法反映出中國民主革命出現新高潮,排除D項。9.[2021海南]瓊崖土地革命時期,有歌謠“火燒紅白契,百姓喜分田,老爺眼白白,儂仔笑開顏”,可見當時的情景。1933年初,瓊崖革命根據地和黨中央失去聯(lián)系,革命進入了異常艱難時期。1937年7月,瓊崖革命根據地與上級黨委和黨中央重新取得聯(lián)系,開創(chuàng)了革命的新局面。決定這一革命進程的是(A)A.黨領導人民堅持不懈的斗爭B.共產國際的指導幫助C.險要地形利于革命力量保存D.愛國華僑的有力支持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瓊崖革命根據地和黨中央失去聯(lián)系,革命進入了異常艱難時期,隨后又與上級黨委和黨中央重新取得聯(lián)系,開創(chuàng)了革命的新局面,在此過程中,黨領導人民堅持不懈的斗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由此可知,A項符合題意。1.[2023安徽階段測試]南京國民政府通過與列強的交涉,到1934年基本實現了關稅自主。在1927年以前,外國貨物在中國的實際進口關稅率只有4%,1931年則提高到10%,1933年提高到20%,1934年更是達到了25%,1936年,成為民國史上各項經濟指標最好的一年。由此可知,國民政府統(tǒng)治前期(D)A.中國在對外貿易中保持順差B.中國與世界市場的聯(lián)系已日益密切C.列強已放棄了對華經濟侵略D.民族工業(yè)發(fā)展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解析南京國民政府不斷提高關稅,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國內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故選D項;材料沒有涉及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具體數據,無法得知中國在對外貿易中是否保持順差,排除A項;B項非材料主旨,排除;近代列強始終沒有放棄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排除C項。2.[2023山東聯(lián)考]1935年秋,在政府擔任要職的宋子文調集大量資金注入當時著名的僑資銀行——廣東銀行。雖然他只認購了20萬股,非最大股東,但無人敢與其一爭高下。經過改組,大家“一致選舉”宋子安(宋子文胞弟)擔任該行董事長,總經理一職則由宋子文“賞給”了其親信。這段史實反映了(A)A.官僚資本的擴張B.金融機構的近代化C.北洋政府的腐敗D.資產階級的軟弱性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官僚資本家宋子文入股民營的廣東銀行,并取得了控制權,這是當時官僚資本膨脹的典型案例,A項正確。據材料可知,廣東銀行改組前就已是采取股份制的近代銀行,排除B項;1935年是南京國民政府統(tǒng)治時期,而非北洋政府,排除C項;資產階級的軟弱性主要體現在屈從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3.[2023河北模擬]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兩度照會各國,要求廢除領事裁判權,遭拒。當年年底,國民政府發(fā)表宣言表示次年起廢除領事裁判權,但隨即又表示該宣言“實系一種步驟”。后由于列強提出各種附加條件并一再拖延,二戰(zhàn)前南京國民政府僅僅收回了上海租界的臨時法院。這反映了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B)A.積極維護主權的完整B.缺乏堅決反帝的意志C.采取靈活的外交策略D.實行一黨專政的統(tǒng)治解析由題干中“國民政府發(fā)表宣言表示次年起廢除領事裁判權,但隨即又表示該宣言‘實系一種步驟’”等信息可得出,南京國民政府并不具有堅決反帝的意志,故選B項,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國民政府的妥協(xié),而不是外交的靈活,排除C項;材料與一黨專政無關,排除D項。4.[2024海南模擬]1928年11月,毛澤東指出:“邊界紅旗子始終不倒,不但表示了共產黨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統(tǒng)治階級的破產,在全國政治上有重大的意義。所以我們始終認為羅霄山脈中段政權的創(chuàng)造和擴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確的?!边@說明(B)A.國民黨統(tǒng)治即將覆滅B.民主革命道路正在探索C.人民民主政權已建立D.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得以鞏固解析材料“邊界紅旗子始終不倒……有重大的意義”“我們始終認為羅霄山脈中段政權的創(chuàng)造和擴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確的”強調了開辟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重要性,說明當時中共正在探索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B項正確。5.[2023山東煙臺期中]1929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通過《禁止誣蔑太平天國案》,蔣介石稱贊說:“太平天國之歷史,為十九世紀在東方第一光榮之歷史?!钡?,1930年后國民黨政權對太平天國運動則進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這種轉變產生的原因應該是(C)A.“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實施B.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破裂C.農村革命根據地的迅速發(fā)展D.蔣介石階級立場的改變解析據題干可知,南京國民政府對太平天國運動經歷了由稱贊到全面否定和批判的轉變,再結合時間信息可知,自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之后,一系列農村革命根據地相繼建立,革命武裝力量不斷發(fā)展壯大,威脅到了國民黨的統(tǒng)治,這也就影響了國民黨對太平天國的評價,故選C項。6.[2023南京模擬]1931年2月,共青團蘇區(qū)中央局通過《團在蘇區(qū)中的任務決議》,決定開展“共青團員的禮拜六”活動,每星期抽出一天,組織團員、少先隊員無償地幫助紅軍家屬種田,為紅軍運軍糧、挖戰(zhàn)壕、送槍械等,并創(chuàng)作了歌曲《共產青年團禮拜六》。該活動體現了(D)A.國民黨“圍剿”政策的失敗B.根據地生產力大幅提高C.患難與共的長征革命精神D.通過勞動推動人的解放解析1931年,中國共產黨組織了共青團員開展服務于革命軍事建設的義務活動,這為打退國民黨的“圍剿”及爭取革命的勝利作出了貢獻,體現了通過勞動推動人的解放,故D項正確;材料未體現國民黨“圍剿”政策的失敗,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根據地生產力大幅提高,排除B項;紅軍長征開始于1934年,排除C項。7.[2024沈陽質監(jiān)]1933年毛澤東在《長崗鄉(xiāng)調查》中提到長崗鄉(xiāng)人民生活水平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人民群眾有肉吃,有衣穿;贛西南特委劉士奇的報告中也提到,蘇維埃區(qū)域的農民在經濟上擺脫了以前被剝削的局面,蘇維埃政權的建立,帶領人民創(chuàng)造了更好的生活。由此可知,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改革(C)A.適應了民族戰(zhàn)爭的需要B.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D.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解析國共十年對峙時期,各農村革命根據地逐步開展土地革命,發(fā)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他們擁護中國共產黨,積極發(fā)展生產,支持革命,C項正確。1933年處于國共十年對峙時期(1927—1937年),國共對峙不屬于民族戰(zhàn)爭,A項排除;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國大陸基本完成,農民從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縛中徹底解放出來,與材料中“1933年”不符,B項排除;材料涉及的時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制度尚未確立,D項排除。8.[以圖證史/2024河北聯(lián)考]下圖是紅軍長征途中的一幅宣傳標語,從中可以認定的準確歷史信息是 (A)A.紅軍在長征途中播下革命種子B.紅軍主力部隊已經渡過金沙江C.偉大的長征精神逐漸深入人心D.中央紅軍與地方紅軍實現會師解析宣傳標語為“紅軍歡迎貴州白軍弟兄來當紅軍”,宣傳目的是對貴州白軍展開政治攻勢,瓦解白軍,擴大紅軍兵力,這是在播撒革命的種子,故A項正確。該宣傳標語針對的是貴州當地的情況,而渡過金沙江意味著紅軍進入四川地界,排除B項;僅由材料無法看出長征精神,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紅軍會師,排除D項。9.[2024江西聯(lián)考]1934年3月8日《紅色中華》推出“三八”特刊,刊登了婦女參加農業(yè)生產的漫畫《“三八”婦女耕田隊》,形象地再現了婦女耕田隊的勞動英姿,旁邊配有山歌:革命世界不比先,勞動婦女學犁田,犁田耙田都嘗到,增加生產笑連連。這表明當時的蘇區(qū)(D)“三八”婦女耕田隊(蘇區(qū)漫畫)A.婦女成為生產主力B.男女地位完全平等C.找到正確革命道路D.婦女地位有所提升解析材料信息體現了蘇區(qū)發(fā)動經濟建設,動員婦女積極投身農業(yè)生產之中,這既緩解了農村勞動力的不足,也破除了舊觀念,解放了婦女,提升了婦女地位,故選D項;A項是對材料的過度解讀,排除;材料信息無法體現男女地位完全平等,B項排除;材料信息與革命道路關系不大,C項排除。10.[2023河北邢臺六校聯(lián)考]有學者指出,井岡山等建立“工農武裝割據”的農村革命根據地,通過土地革命實現了耕者有其田,使勞動者重新成為生產與生活的主人。通過政權建設,依靠組織和協(xié)作,集中人力、財力、物力、技術等手段,建立了勞動者是主人的秩序。這表明“工農武裝割據”(D)A.開啟了農村革命歷程B.提高了農村居民收益C.完善了政治組織形式D.重構了社會文明秩序解析材料表明,農村革命根據地通過土地革命和政權建設,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村的經濟和政治面貌,使勞動者成為生產和生活的主人,這說明“工農武裝割據”重構了社會文明秩序,D項正確。11.[2024貴陽摸底]毛澤東指出:因為敵人的封鎖,紅色區(qū)域的許多手工業(yè)生產是衰落了,因為廣大群眾的需要,我們自己即有廣泛的市場。應該首先為著自給,有計劃地恢復和發(fā)展手工業(yè)和某些工業(yè),并有計劃地組織對外貿易。該論述(C)A.旨在強調根據地面臨的困難B.動員軍民開展大生產運動C.豐富了新民主主義經濟內涵D.意在爭取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解析一般而言,新民主主義經濟是指以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為領導的、由多種經濟成分組成的過渡性經濟。針對敵人的封鎖,毛澤東提出有計劃地恢復和發(fā)展手工業(yè)和某些工業(yè),并有計劃地組織對外貿易,這是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中共在蘇區(qū)的經濟政策,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新民主主義經濟的內涵,C項正確。毛澤東是為扭轉困難局面提供新思路,而非強調根據地面臨的困難,A項排除;據材料中“紅色區(qū)域”可知,此時正處于國共十年對峙時期,而大生產運動與材料時間不符,B項排除;材料涉及的是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