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_第1頁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_第2頁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_第3頁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_第4頁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年級五年級教科書版本及章節(jié)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單元(或主題)教學設計

單元(或主題)名

第四單元(家國之殛)

1.單元(或主題)教學設計說明

本單元圍繞“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個主題編排。主要由《古

詩三首》《少年中國說》《圓明園的毀滅》以及《小島》這四篇文章組成。目的一是通過引導學生把

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二是培養(yǎng)學生如何在敘述中,詳略得當?shù)貋肀磉_情

感。

2.單元(或主題)學習目標與重點難點

(1)通過不同形式來表達相同的情感。本單元的4篇文章雖然形式不同,但是都表達了作者的愛國

主義情感。如《古詩三首》中,陸游、林升、龔自珍三位詩人分別通過對愿望的描寫、對現(xiàn)實的描

繪、對統(tǒng)治者的希望等方式來表達自己憂國憂民、想為國家建功立業(yè)的愛國情操;《少年中國說》則

通過介紹中國與少年的關系以及少年前途光明、遠大來點明中國也一定會在少年的建設中變得更強大

的愛國情感;《圓明園的毀滅》則是通過回憶圓明園的盛況來激發(fā)人們的愛國情感;《小島》通過將

軍與守島戰(zhàn)士之間的故事,展現(xiàn)了將軍對戰(zhàn)士的關愛,以及將軍和戰(zhàn)士對祖國的熱愛。(教學重點)

(2)通過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來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

3單元(或mE題)整體教學思路(教學結構圖)

內容教學要點課時教學建議

1.朗讀并背誦這三首詩。在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進行背

122.體會詩人的愛國主義情感,激發(fā)學誦。

古詩三首生愛國意識。2課時通過重點句子的賞析,把握作

者的愛國情感。

13少年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語和句子在朗讀的基礎上把握重點句子的

中國說1.

(節(jié)選)的含義和作用。含義,體會作者的愛國情感。

2.結合查找資料,體會文章謳歌少年2課時

中國的激情,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本文通過回憶圓明園的盛況,介在把握詳細描寫的基礎上感受

14圓明園紹了它被毀滅的經(jīng)過,表達作者的愛祖國文化的魅力,從而激發(fā)振興中

的毀滅國情感,激發(fā)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2課時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和使命感。

體會將軍對戰(zhàn)士的關愛,以及將軍和引導學生品讀重點場景,體會愛

15小島戰(zhàn)士對祖國的熱愛。1課時國情感。

1.圍繞“二十年后的家鄉(xiāng)”寫作。大有詳有略地敘述二十年后家鄉(xiāng)的

膽想象二十年后家鄉(xiāng)的巨大變化,學變化,表達作者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懷

習用人、事、景、物表達對家鄉(xiāng)的熱1課時念的情感。

習作愛和懷念之情。

2.學習編寫習作提綱。

3.敘述中做到詳略得當,突出重點。

1.學習在朗讀中準確把握課文的感情通過多種方式的綜合應用讀出感

基調,通過調整語速、語調和節(jié)奏,情。

語文園地讓朗讀充滿感情。1課時通過理解詞語的含義來把握詞語

2.學習褒義詞和貶義詞兩種詞語的的情感色彩。

不同表達效果。通過多讀、多記的方式擴大積

3.積累成語。累。

第1課時教學設計(其他課時同)

課題12.古詩三首

新授課J章/單元復習課口專題復習課口

課型

習題/試卷講評課口學科實踐活動課口其他口

1.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由宋代陸游的《示兒》、宋代林升的《題臨安邸》和清代龔自珍的《己亥雜詩)首古詩組成,

這些古詩都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妒緝骸肥窃娙岁懹伟耸鍤q臨終前寫給兒子的絕筆詩,表

達了詩人至死不忘收復失地、渴望統(tǒng)一祖國的熱切心情?!额}臨安邸》是詩人林升題寫在臨安一家旅

店墻壁上的詩,全詩諷刺南宋權貴們忘記了自己的國家正處于危難之中,被淫靡之風熏得紙醉金迷,

醉生夢死,茍且偷安。《己亥雜詩》是清代詩人自珍在己亥年(1839)寫的一組詩,表達了詩人期待著

杰出人物的涌現(xiàn)、期待著改革大潮、滌蕩舊勢力的決心和抱負,抒發(fā)了作者強烈的愛國熱情。

課文配有兩幅插圖。第一幅插圖,有連綿的群山,水平如鏡的湖水,湖中小船悠悠,岸上樓閣一座

連一座,達官貴人縱情聲樂,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第二幅插圖,高山聳立,氣勢磅礴,意境深遠。

兩幅插圖都營造了和詩歌相對應的意境,可作為學生理解詩句的參考。

2.學習者分析

由于時代隔闋,學生對詩句的理解一開始會停留在字面上,對詩中表達的愛國情感體會不深。教

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在了解詩歌大意之后,借助注釋、結合相關的背景資料等多種方式深入理解詩

意,體會情感。如,教學《示兒》和《題臨安邸》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北宋滅亡、南宋偏安以及

詩人的生平等相關資料。教學《己亥雜詩》時,可以結合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讓學生了解當時清政府腐

敗無能,對人才不但不重用反而進行摧殘,社會矛盾加深等現(xiàn)狀,從而更好地體會詩人的情感。注意

教師提供的資料不要太繁復,篇幅不宜過多。

如果布置學生課前自己搜集資料,教師可以為學生提示搜集資料的方向,并提醒學生注意資料的

準確性,還要在課堂上給學生留出資料匯報和交流的時間。要注意資料使用的恰當時機,可以是在理

解整首詩之前,出示背景及詩人的相關資料,讓學生結合資料說說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對詩人情懷的

感受。

3.學習目標確定

(1)認識“乃、熏”等5個生字,會寫“祭、乃”等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示兒》o

(3)能借助題目、注釋和相關資料,理解古詩內容,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4.學習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借助注釋理解詩句意思,了解故事敘述的內容和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懷。

5.學習評價設計

(1)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情感。

(2)引導學生根據(jù)詩句展開想象,豐富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對詩人情懷的體會。

(3)指導朗讀,將朗讀貫穿古詩教學始終。

6.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環(huán)節(jié)一:背景導入,感悟主題

教師活動1學生活動1

1、這三首詩的共同點是什么?(愛國)

1、預習交流,了解背景。

2、這節(jié)課先學前兩首,他們的相似之處是2、資料交流,走進背景。

什么?(配樂范讀)

3、小組交流、匯報。

3、教師相機補充南宋背景資料。

活動意圖說明:

了解作者和背景,使學生養(yǎng)成搜集資料的好習慣,為體會古詩深刻的內涵,以及感受詩人的人格打下

基礎。

環(huán)節(jié)二:學習《示兒》

學生活動2

教師活動2

一、理薜詩題,走進詩人。

課題質疑,理解“示兒”。

陸游要告訴他的兒子什么呢?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讓學生交流課前資料,說說對陸游的了解。

二、再讀古詩,了解詩意。

1、默讀古詩,用看注釋、查工具書,聯(lián)系

以前學習古詩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詩句

意思,并在旁作批注。

學生交流、討論。

3、把這些詞的意思放到詩句中,理解整首交流重點字詞:元、萬事空、但、九州、王師、家

詩的意思。(指名學生說)祭、乃翁

三、品讀古詩,感悟詩情。

1、從陸游的遺囑,你讀出怎樣的感情?

(遺憾、憤怒、悲痛)

帶著不同感情讀詩。

2、拓展延伸,體會愛國情懷。

陸游死后24年,元軍滅了金國。陸游死后

69年,南宋滅亡。

活動意圖說明:

引導學生去關注書后注解,借助注解嘗試理解詩意是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從對詩意的理解走向對詩人情懷的感受,通過對比,感受到詩人的憂國憂民。

環(huán)節(jié)三:學習《題臨安邸》

教的活動3學的活動3

一、回顧《示兒》學習方法。

理解詩題,走進詩人;品讀詩句,理解詩

意;體會表達,感悟詩情。學生交流資料。

二、運用方法,自學古詩。

1、理解詩題,走進詩人。

2、品讀詩句,理解詩意。

讀通古詩,讀出節(jié)奏,結合注釋理解。

重點:游人,特指忘了國難,尋歡作樂

的南宋統(tǒng)治者。

3、鏈接資料,體會情感。

(1)讀了這首詩,你眼前出現(xiàn)什么景

象?

(2)杭州是什么地方?汴州呢?

(3)透過“醉”字,你仿佛看到什么畫

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