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傷的康復課件_第1頁
手外傷的康復課件_第2頁
手外傷的康復課件_第3頁
手外傷的康復課件_第4頁
手外傷的康復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手外傷的康復1可編輯ppt皮膚軟組織損傷骨折:腕骨骨折,掌骨骨折及指骨骨折肌腱損傷:屈肌腱損傷、伸肌腱損傷神經損傷:正中神經損傷、尺神經損傷、橈神經損傷。2可編輯ppt手外傷后常見問題腫脹感覺障礙(感覺過敏或感覺遲鈍)瘢痕、攣縮運動功能障礙(關節(jié)活動度受限,肌無力和耐力消失)日常生活能力、社會生活或職業(yè)能力受限3可編輯ppt手外傷康復4可編輯ppt手外傷的臨床檢查與康復評定手外傷的基本康復步驟及方法5可編輯ppt望診觸診動診量診臨床檢查6可編輯ppt手的望診一般情況:營養(yǎng)、色澤、紋理、瘢痕、畸形手的姿勢7可編輯ppt手的休息位休息位:內在肌和外在肌張力處于相對平衡狀態(tài),腕關節(jié)微背伸約10°-15°,并有輕度尺偏。8可編輯ppt手的功能位功能位:腕背伸約20°~25°,拇指處于對掌位,掌指及指間關節(jié)微屈。其他手指略分開,掌指關節(jié)及近側指間關節(jié)半屈曲,遠側指間關節(jié)微屈曲。9可編輯ppt手的觸診溫度彈性和質地血液循環(huán)壓痛10可編輯ppt手的動診關節(jié)活動度主動與被動11可編輯ppt手的量診關節(jié)活動度-量角器、距離肢體周經-雙測對比肢體長度-雙測對比肢體體積-體積測量儀(阿基米德定律)12可編輯ppt手指ROM

掌指關節(jié)(MP):屈曲0°-90°掌指關節(jié):過伸0°-15°--45°掌指關節(jié):外展0°-15°--45°近端指間關節(jié)(PIP):屈曲0°-110°遠端指間關節(jié)(DIP):屈曲0°-90°13可編輯ppt拇指ROM

拇指掌指關節(jié):屈曲0°-50°拇指指間關節(jié):屈曲0°-90°拇指橈側外展:0°-50°拇指掌側外展:0°-50°拇指對指:用尺測量:14可編輯ppt肌力測試徒手肌力測試握力計捏力計15可編輯ppt捏力a、拇指分別與示、中、環(huán)、小指的捏力b、拇指與示、中指同時的捏力c、拇指與示指橈側的側捏力16可編輯ppt感覺檢查淺感覺:痛覺、觸覺、溫度覺深感覺:運動覺、位置覺、振動覺復合感覺:定位覺、兩點辨別覺、圖形覺、實體覺、材質辨別覺、重量覺17可編輯ppt整體功能測試Jebson手功能測試明尼蘇達操作等級測試Purdue釘板測試(基本原理相同,即令受試者將物品從某一位置轉移到另一位置,并記錄完成操作的時間)18可編輯ppt手外傷的臨床康復19可編輯ppt手部軟組織損傷術后的康復

早期康復治療

一般手術后,受傷的部位需制動2~3周后開始運動早期康復目標:控制腫脹預防感染促進損傷組織的正常愈合20可編輯ppt抬高患肢患肢制動冰敷法壓力治療超短波療法主動運動

控制腫脹21可編輯ppt超短波治療

紫外線療法控制傷口感染22可編輯ppt后期康復治療一般術后2周傷口拆線,肌腱和神經修復術后需制動3周左右,骨關節(jié)損傷需固定4~6周時間。后期康復目標:恢復患手的運動、感覺、功能活動減少腫脹,緩解疼痛,松動關節(jié)23可編輯ppt手部骨折的康復24可編輯ppt手部骨結構及特點8塊腕骨(舟月三角豆,大小頭狀鉤)5塊掌骨14塊指骨骨短小,參與構成的關節(jié)多,功能要求高。25可編輯ppt骨折部位腕部:Colle’s骨折舟骨骨折月骨骨折掌骨骨折指骨骨折Colle’s骨折典型移位26可編輯ppt康復治療基本原則進行早期整復

良好的肢體固定位置:功能位,腕關節(jié)20-30°背伸,拇指對指,掌指關節(jié)半屈合適的固定范圍:腕關節(jié)不超過掌橫紋,手指骨折患指固定27可編輯ppt康復治療基本原則選擇合理固定方法重視伴隨損傷的處理積極開展早期運動關節(jié)強直的防治28可編輯ppt康復目標早期(骨折固定期)消腫止痛促進骨折愈合29可編輯ppt消除殘存的腫脹;軟化和松解纖維瘢痕組織;增加關節(jié)的ROM;恢復正常的肌力和耐力;恢復手功能協調和靈活性。后期(骨折愈合期)康復目標30可編輯ppt治療方法

(1)物理治療

(2)按摩

(3)運動鍛煉

(4)支具和矯形器的應用

(5)作業(yè)療法31可編輯ppt手部骨折常見并發(fā)癥肌腱損傷神經損傷關節(jié)強直骨延遲愈合、不愈合或骨壞死32可編輯ppt關節(jié)強直的防治早期處理損傷良好的固定位置早期功能鍛煉33可編輯ppt手部肌腱損傷的康復34可編輯ppt肌腱的滑動結構腱周組織滑膜鞘纖維鞘管35可編輯ppt肌腱愈合途徑外源性愈合-粘連形成內源性愈合-滑液環(huán)境36可編輯ppt肌腱愈合過程分期纖維支架形成期:術后4-5天纖維組織增生期:術后2周肌腱塑型初期:術后3周肌腱塑型期:術后4-12周影響愈合因素:創(chuàng)傷的影響和制動的影響37可編輯ppt手的屈肌腱拇長屈肌:屈曲拇指指間關節(jié)(正中)指淺屈?。呵种附鼈戎搁g關節(jié)(正中)指深屈?。呵种高h側指間關節(jié)(正中、尺)38可編輯ppt指屈肌腱分區(qū)Ⅰ區(qū):遠節(jié)指骨肌腱抵止部至中節(jié)指的中部,只含指深屈肌腱或拇長屈肌腱Ⅱ區(qū):中節(jié)指骨中部至遠側掌橫紋平面,此區(qū)有指淺、深2條屈肌腱Ⅲ區(qū):遠側掌橫紋至屈肌支持帶遠側緣Ⅳ區(qū):腕管區(qū),此區(qū)9條屈肌腱和正中神經擠在一起,易引起神經卡壓Ⅴ區(qū):前臂區(qū),位于屈肌支持帶上方39可編輯ppt手的伸肌腱8條,均由橈神經支配橈側組:拇長伸肌、拇短伸?。怀邆冉M:4條指伸肌腱,示指固有伸肌腱和小指固有伸肌腱。40可編輯ppt肌腱修復術后的康復要點早期(3周)控制腫脹

抬高患肢物理治療(壓力治療、超短波)主動運動控制感染超短波紫外線41可編輯ppt肌腱修復術后的康復要點中晚期促進組織愈合消除腫脹緩解疼痛恢復功能42可編輯ppt屈肌腱修復術后康復第一階段(術后24小時至第3~4周)保護性制動水腫和瘢痕控制保護下活動指導家庭訓練計劃43可編輯ppt夾板夾板應包括前臂遠2/3、腕、掌指關節(jié)和所有指間關節(jié)。制動時將屈肌腱至于松弛位,腕關節(jié)屈曲15~30°,掌指關節(jié)屈曲50~60°,指間關節(jié)維持在0°伸直位。44可編輯ppt水腫控制和瘢痕護理早期控制水腫是關鍵彈力繃帶敷裹各個手指,采用捏指法訓練從手指至肘部內側逆行按摩、抬高患肢、冷壓45可編輯ppt活動肌腱按以下順序進行主動活動前準備活動水腫控制被動屈曲關節(jié)被動腱固定保護位置做可控主動屈曲46可編輯ppt在支具內最大限度被動屈曲近側指間關節(jié),然后在夾板限定范圍內進行主動背伸。47可編輯ppt被動屈曲遠側指間關節(jié),近側指間關節(jié)保持在伸直位而掌指關節(jié)保持在屈曲位,以伸展終末伸肌腱及斜支持帶。48可編輯ppt同時被動屈曲遠、近側指間關節(jié)至最大限度,再于掌指關節(jié)保持在屈曲位時伸直至0°。49可編輯ppt控制下的主動運動50可編輯ppt滑動練習單獨指屈淺肌腱的訓練方法:伸直掌指關節(jié)、遠端指間關節(jié)固定近端指間關節(jié)近端主動屈曲近端指間關節(jié)51可編輯ppt滑動練習單獨指屈深肌腱的訓練方法:伸直:掌指關節(jié)、近端指間關節(jié)固定遠端指間關節(jié)關節(jié)近端主動屈曲遠端指間關節(jié)52可編輯ppt鉤拳練習指屈淺肌腱和深肌腱的最大范圍活動方法:近端指間關節(jié)和遠端指間關節(jié)關節(jié)屈曲掌指關節(jié)伸直53可編輯ppt直角握拳練習指屈淺肌腱做最大范圍滑動方法屈曲掌指關節(jié)和近端指間關節(jié)同時保持遠端指間關節(jié)伸直54可編輯ppt復合握拳練習屈曲掌指關節(jié)、近端指間關節(jié)和遠端指間關節(jié),使指屈淺、深肌腱做最大滑動55可編輯ppt屈肌腱修復術后康復術后第6周,輕度功能性活動,如近端指間關節(jié)關節(jié)屈曲攣縮,可使用手指牽引夾板。術后第7周,抗阻訓練,如使用強度各異的海棉球、塑料治療泥進行訓練,以維持手的抓握能力。術后第8周,強化抗阻訓練,增強肌力、耐力。術后9-12周,主動活動,強化患指抗阻力指屈練習。56可編輯ppt物理療法術后第2天~2周,選用超短波、紫外線術后3~4周,選用超聲波和水療。57可編輯ppt伸肌腱修復術后的康復手背伸肌腱表淺,損傷率高,并且容易與骨發(fā)生粘連。與屈肌腱相比伸肌腱較弱,開始主動活動時,容易過分牽伸。伸肌腱結構扁、薄、闊,更容易斷裂。伸肌腱滑動范圍小于屈肌腱,因而在長度方面的代償能力小。58可編輯ppt傳統上,伸肌腱術后采用固定治療,近年來研究證明,伸肌腱修復術后(Ⅳ~Ⅶ區(qū))早期在控制范圍內進行屈曲活動有助于瘢痕組織重新塑形,使得肌腱有較大活動度,更好的防止粘連。59可編輯ppt伸指動作的完成并非由哪塊肌肉單獨收縮完成,而是一組肌肉的協同作用。指背部肌腱是由這組協同運動的肌肉及肌腱移行構成指伸肌腱裝置。60可編輯ppt

指總伸肌腱跨越掌指關節(jié)后部分纖維附于掌指關節(jié)囊背側,大部分肌腱經掌指關節(jié)時為三束。中間束止于中節(jié)指骨底背側,兩側束止于末節(jié)指骨底背側。61可編輯ppt臨床診斷如果指伸肌腱在止點斷裂或者在遠端指間關節(jié)(DIP)與近端指間關節(jié)(PIP)之間斷裂,則不能主動伸直遠端指間關節(jié),出現錘狀指畸形。62可編輯ppt如果在掌指關節(jié)與近端指間關節(jié)之間因肌腱中央束斷裂,側束向掌側滑移,故近端指間關節(jié)不能伸直,而掌指關節(jié)和遠端指間關節(jié)仍能伸直。臨床診斷63可編輯pptVerdan分法:指伸肌腱分為8個區(qū)拇指分為5個區(qū)其中奇數區(qū)與關節(jié)對應,偶數區(qū)與骨干對應。

肌腱指伸分區(qū)64可編輯ppt康復治療--Ⅰ和Ⅱ區(qū)損傷

術后1~5周:用支具固定遠端指間關節(jié)于伸展位,活動近端指間關節(jié),防止關節(jié)僵硬。術后6~8周:取下支具,開始遠端指間關節(jié)(輕柔無阻力的屈曲練習,練習過后支具固定。術后9~12周:間斷卸去支具,開始輕柔握拳等功能練習,并進行感覺訓練。65可編輯ppt術后1~5周用支具固定近端指間關節(jié)于伸展位,活動遠端指間關節(jié)。術后6~8周取下支具,掌指關節(jié)屈曲位,無阻力屈伸近端指間關節(jié),不練習時支具固定。術后9~10周增加主動屈伸練習,開始使用柔和動力支具以被動屈曲近端指間關節(jié)關節(jié)。術后11~12周用主動和被動運動及支具等方法,恢復關節(jié)活動范圍。康復治療--Ⅲ和Ⅳ區(qū)損傷

66可編輯ppt術后1~2周用支具將手制動于腕背伸30°,掌指關節(jié)0°,指間關節(jié)自由活動的位置。在支具控制范圍內完成主動屈指和被動伸指練習,禁止被動屈指和主動伸指。術后3~5周卸去掌側支具,囑患者完成主動屈指練習??祻椭委?-Ⅴ、Ⅵ和Ⅶ區(qū)損傷

67可編輯ppt術后6周去除支具,進行屈腕屈指練習和主動伸指練習,從事手指繞橡皮圈外展及橡膠泥作業(yè)。術后7周逐漸開始抗阻力練習,為恢復工作做準備。68可編輯ppt手部神經損傷的康復69可編輯ppt臨床表現運動障礙感覺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70可編輯ppt臨床表現主動運動消失、肌肉癱瘓,肌力、肌張力下降或喪失,出現特定的畸形外觀;自主區(qū)麻木、痛、溫、觸、兩點分辨覺等感受消失或減退;皮膚干燥、出汗減少或無汗;失神經支配時間長者肌肉萎縮,皮膚變薄、粗糙。71可編輯ppt臨床檢查感覺神經損傷后的檢查正中神經:手掌橈側半、橈側3

個半手指掌面皮膚及其中節(jié)和遠節(jié)指背皮膚尺神經:手部尺側、環(huán)指尺側和小指掌背側皮膚橈神經:手背橈側及橈側2個半手指背側近節(jié)皮膚72可編輯ppt運動功能檢查-神經肌肉支配正中神經:前臂屈?。艠锛?、尺側腕屈肌、指深屈肌尺側半除外),手部魚際?。ǔ词占。?,第1、2蚓狀肌尺神經:尺側腕屈肌,指深屈肌尺側半、小魚際肌、骨間肌及第3、4蚓狀肌、拇收肌橈神經:各伸肌屬廣泛癱瘓73可編輯ppt正中神經:猿手橈神經:垂腕尺神經:爪形手運動功能檢查:典型畸形74可編輯ppt肌電圖(EMG)神經傳導速度(NCV)注意:肌電圖檢查最好在傷后3周進行神經電生理檢查75可編輯ppt康復評定交感神經功能評定1.出汗功能檢查(1)檢查者手指觸摸(2)碘淀粉試驗

2.溫水浸泡起皺試驗76可編輯ppt感覺神經功能評定

1、單纖維感覺測定器:一種精細的觸覺檢查,測定從輕觸到深壓的感覺。可客觀地將觸覺障礙分為5級,以評定觸覺的障礙程度和在康復過程中的變化。77可編輯ppt正常輕觸覺1.65~2.83輕觸覺減退3.22~3.61保護性感覺減退4.31~4.56保護性感覺喪失4.56~6.65感覺完全喪失>6.65評定標準分級78可編輯ppt該試驗是一種重要的檢查方法,是對周圍神經損傷修復后,感覺功能恢復的一種定量檢查,這是對感覺客觀有效的反映。

2、兩點分辨試驗79可編輯ppt3、移動觸覺4、恒定觸覺5、振動覺6、Tinel’s征Tinel征是指叩擊神經損傷(僅指機械力損傷)或神經損害的部位或其遠側,而出現其支配皮區(qū)的放電樣麻痛感或蟻走感,代表神經再生的水平或神經損害的部位.

80可編輯ppt周圍神經損傷治療目標保護代償促進神經功能恢復81可編輯ppt周圍神經修復術后治療原則1期:0-3周:消炎,消腫,鎮(zhèn)痛,促進損傷愈合,保護修復后神經。理療,支具固定,藥物2期:3-6周預防粘連、攣縮和繼發(fā)畸形,改善感覺3期:6周以后矯正畸形,增加關節(jié)活動范圍,恢復功能。82可編輯ppt常用治療方法物理因子療法運動療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