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師特學校2024屆高考仿真卷化學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北京北師特學校2024屆高考仿真卷化學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北京北師特學校2024屆高考仿真卷化學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北京北師特學校2024屆高考仿真卷化學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北京北師特學校2024屆高考仿真卷化學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北師特學校2024屆高考仿真卷化學試題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nèi)。

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

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

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

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

一、選擇題(共包括22個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

1、以下化學試劑的保存方法不當?shù)氖?/p>

酒精NaOH溶液濃硫酸濃硝酸

A昌X

廣口瓶細口瓶細口瓶棕色細口瓶

ABCD

A.AB.BC.CD.D

2、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A.丙烯的結(jié)構(gòu)簡式:C3H6B.鎂離子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1?28

,,18

C.C(h的電子式::0:C:0:D.中子數(shù)為18的氯原子符號]7cl

3、下列氣體能使?jié)駶櫟乃{色石蕊試紙最終變紅的是()

A.NH3B.S02C.Cl2D.CO

4、工業(yè)上用CO和H2生產(chǎn)燃料甲醇。一定條件下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測得數(shù)據(jù)曲線如下圖所示(反應混合物均呈

氣態(tài))。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2H2CH30H

B.反應進行至3分鐘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

C.反應至10分鐘,U(CO)=0.075mol/L-min

D.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K不變

5、能證明KOH是離子化合物的事實是

A.常溫下是固體B.易溶于水C.水溶液能導電D.熔融態(tài)能導電

6、化學與生活、科技、醫(yī)藥、工業(yè)生產(chǎn)均密切相關,下列有關化學敘述正確的是()

A.濃硫酸具有強腐蝕性,可用濃硫酸刻蝕石英制藝術(shù)品

B.我國預計2020年發(fā)射首顆火星探測器太陽能電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C.《本草經(jīng)集注》中關于鑒別硝石(KNO3)和樸硝(Na2s04)的記載:“以火燒之,紫青煙起,乃真硝石也”,該方法應用

了焰色反應

D.誤食重金屬鹽引起的人體中毒,可喝大量的食鹽水解毒

7、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下列實驗:將①中溶液逐滴滴入②中,預測的現(xiàn)象與實際相符的是

選項①中物質(zhì)②中物質(zhì)預測②中的現(xiàn)象

A.稀鹽酸濃碳酸鈉溶液立即產(chǎn)生氣泡

B.濃硝酸用砂紙打磨過的鋁條產(chǎn)生大量紅棕色氣體r

C.氯化亞鐵溶液過氧化鈉固體產(chǎn)生氣體和紅褐色沉淀

D.氫氧化鈉溶液氧化鋁粉末產(chǎn)生白色沉淀

A.AB.BC.CD.D

8、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含2.88硅的$102晶體中存在的共價鍵總數(shù)為21

-1

B.1L0.5mol-L的Na3P0,溶液中含有陽離子的總數(shù)為1.5NS

C.標準狀況下,2.OgDzO中含有的質(zhì)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均為NA

D.室溫時,pH=12的Ba(OH)z溶液中,氫氧根離子數(shù)目為1.0X10一飩

9、東漢晚期的青銅奔馬(馬踏飛燕)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光輝燦爛的古代科技,已成為我國的旅游標志。下列說法錯誤的

A.青銅是我國使用最早的合金、含銅、錫、鉛等元素

B.青銅的機械性能優(yōu)良,硬度和熔點均高于純銅

C.銅器皿表面的銅綠可用明磯溶液清洗

D.“曾青(CuSOQ得鐵則化為銅”的過程發(fā)生了置換反應

10、下列物質(zhì)性質(zhì)與應用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晶體硅熔點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導體材料

B.氫氧化鋁具有弱堿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劑

C.漂白粉在空氣中不穩(wěn)定,可用于漂白紙張

D.氧化鐵能與酸反應,可用于制作紅色涂料

11、人體血液存在H2cO3/HCO3-、HPO42-/H2Po1等緩沖對。常溫下,水溶液中各緩沖對的微粒濃度之比的對數(shù)值1g

x[x表示c(H2co3)/c(HCO3)或c(HPO4*)/c(H2Po力]與pH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碳酸pKai=6.4、磷酸pKa2=7.2(pKa=

-lgKa)?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曲線I表示1gc(HPO4*)/c(H2PO4-)與pH的變化關系

B.a-b的過程中,水的電離程度逐漸減小

2

C.當c(H2co3)=C(HCO3-)時,C(HPO4)=C(H2PO4)

D.當pH增大時,c(HCO3)c(H2Po4?c(HPO42-)逐漸減小

212+

12、已知常溫下,Ksp(NiS)?1.0X10-,Ksp(ZnS)~LOX10-25,pM=-lgc(M)1,向20mL0.1mol?LrNiCL溶液中滴加

O.lmol-L-Na2s溶液,溶液中pM與Na2s溶液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若NiCL(aq)變?yōu)?.2mol?I/'則b點向a點遷移

C.若用同濃度ZnCk溶液替代NiCL溶液,則d點向f點遷移

D.Na2s溶液中存在C(OH)=C(H+)+C(HS)+C(H2S)

13、北宋《本草圖經(jīng)》中載有:“綠磯形似樸消(Na2sOrlOHzO)而綠色,取此一物置于鐵板上,聚炭,封之囊袋,

吹令火熾,其機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毕铝袑Υ硕卧挼睦斫庹_的是

A.樸消是黑火藥的成分之一B.上述過程發(fā)生的是置換反應

C.此記載描述的是鑒別綠磯的方法D.“色赤”物質(zhì)可能是單質(zhì)銅

14、下列轉(zhuǎn)化,在給定條件下能實現(xiàn)的是

①NaCl(aq),Cb.(g)-^-FeCl(s)

△3

②FezC^HCl(ag)TFeC13(aq)口,無水FeCh

③N2高溫高/催化劑,NH3史L?_NH4Cl(aq)

⑷SiChHCl(aq)SiCL—U一>Si

高溫

A.①③B.⑨④C.①②④D.①②⑧④

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淀粉、纖維素、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石油分儲和煤的干儲過程,都屬于物理變化

C.甲烷、汽油、柴油、酒精都是碳氫化合物,都可作燃料

D.聚乙烯是無毒高分子材料,可用于制作食品包裝袋

16、下列裝置應用于實驗室制氯氣并回收氯化鎰的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T

A.用裝置甲制取氯氣

B.用裝置乙除去氯氣中的少量氯化氫

C.用裝置丙分離二氧化鎰和氯化鎰溶液

D.用裝置丁蒸干氯化鎰溶液制MnClr4H2O

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37h和232Th是針的兩種同素異形體

B.H2與T2互為同位素

C.甲醇與乙二醇互為同系物

D.乙酸乙酯與丁酸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

18、已知:CO(g)+2H2(g)CH3OH(g)A&?l-116*kJ?一]。在l.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模擬合成實驗,將

l*mol*CO和Z-mol.H2通入容器中,分別在300°。和500℃反應,每隔一段時間測得容器中的甲醇的濃度如下:

c(CHjOH)(mol?間min

102030405060

3000.400.600.750.840.900.90

5000.600.750.780.800.800.80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300℃時,開始10.min內(nèi)H2的平均反應速率至2)=0.04*mol?T-1

B.反應達到平衡時,兩溫度下CO和H2的轉(zhuǎn)化率之比均為1:1

C.300°。反應達到平衡時,放出的熱量為H6.kJ

D.500°。時,若容器的容積壓縮到原來的;,則v正增大,v逆減小

19、C1O2和NaCKh均具有漂白性,工業(yè)上用ClCh氣體制NaCICh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MNAOHFM

,______________..J.---------------------------------步.3------------------1

[CIS笈生?IH?kl?)—*力空。發(fā),?即結(jié)品-------

空氣JRX*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步驟a的操作包括過濾、洗滌和干燥

+

B.吸收器中生成NaClO2的離子方程式為2C1O2+H2O2=2C1O2+2H+O21

C.工業(yè)上將C1O2氣體制成NaCIO2固體,其主要目的是便于貯存和運輸

D.通入的空氣的目的是驅(qū)趕出C1O2,使其被吸收其充分吸收

22+2+2-

20、已知:S03-+I2+H20===S04-+2H+2r,某溶液中可能含有1一、NHj、Cu,S03,向該無色溶液中加入少量漠

水,溶液仍呈無色,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肯定不含1-B.肯定不含NHZC.可能含有S0/一D.可能含有廣

21、下列實驗中,所使用的裝置(夾持裝置略)、試劑和操作方法都正確的是()

A.觀察Fe(OH)2的生成「

一NaOII溶液

!j-例物油

l;eS()4沼液

B.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NaCCh溶液

D.實驗室模擬制備NaHCCh

22、設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25℃>lOIKPaT.NA個分子的質(zhì)量為48g

B.標準狀況下,22.4LHF中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IONA

C.Imol白磷(P4)分子中所含化學鍵的數(shù)目為4NA

D.1L0.1mol/L的NaClO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為0.1NA

二、非選擇題(共84分)

23、(14分)紅色固體X由兩種元素組成,為探究其組成和性質(zhì),設計了如下實驗:

「無色氣體Y(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吉.](0.16g)

X局溫

(4.80g)隔絕①適量NaOH

空ZL黑色粉末Z稀鹽酸一黃色溶液一紅褐色

(4-64g)②氯水‘溶液W"沉淀

①②

過濾灼燒

X

(4.80g)

請回答:

⑴氣體Y的一種同素異形體的分子式是,紅褐色沉淀的化學式o

(2)X在隔絕空氣條件下受高溫分解為Y和Z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

(3)取黃色溶液W滴加在淀粉-KI試紙上,試紙變藍色,用離子方程式表示試紙變藍的原因

24、(12分)有機物數(shù)量眾多,分布極廣,與人類關系非常密切。

(1)石油裂解得到某煌A,其球棍模型為,它是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

①A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A的名稱是

②A與溟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H,0酸性KMnO溶液

A-C---------------4--------D

催化劑L---------------------------1

^H2SO4IA,

E

③A-C的反應類型是一,C+D-E的化學方程式為,鑒別C和D的方法是o

④A的同系物B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比A大14,B的結(jié)構(gòu)有種。

(2)生蘋果肉遇碘酒變藍,熟蘋果汁能與銀氨溶液反應,蘋果由生到成熟時發(fā)生的相關反應方程式為o

25、(12分)甲同學向做過銀鏡反應的試管滴加O.lmol/L的Fe(NO3)3溶液(pH=2),發(fā)現(xiàn)銀鏡部分溶解,和大家一起

分析原因:

甲同學認為:Fe3+具有氧化性,能夠溶解單質(zhì)Ag。

乙同學認為:Fe(NO3)3溶液顯酸性,該條件下NO3-也能氧化單質(zhì)Ag。

丙同學認為:Fe3+和Nth-均能把Ag氧化而溶解。

(1)生成銀鏡反應過程中銀氨溶液發(fā)生_____________(氧化、還原)反應。

(2)為得出正確結(jié)論,只需設計兩個實驗驗證即可。

實驗I:向溶解了銀鏡的Fe(NO3)3的溶液中加入(填序號,①KSCN溶液、②K31Fe(CN)6]溶液、③稀

HC1),現(xiàn)象為,證明甲的結(jié)論正確。

實驗n:向附有銀鏡的試管中加入溶液,觀察銀鏡是否溶解。

兩個實驗結(jié)果證明了丙同學的結(jié)論。

(3)丙同學又把5mLFeSO4溶液分成兩份:第一份滴加2滴KSCN溶液無變化;第二份加入ImLO.lmol/LAgNCh溶液,

出現(xiàn)白色沉淀,隨后有黑色固體產(chǎn)生(經(jīng)驗證黑色固體為Ag顆粒),再取上層溶液滴加KSCN溶液變紅。根據(jù)上述的

實驗情況,用離子方程式表示Fe3+、Fe2\Ag\Ag之間的反應關系。

(4)丁同學改用如圖實驗裝置做進一步探究:

O.lmol/LO.lmol/L

F,Cli溶液A9NO3溶液

①K剛閉合時,指針向左偏轉(zhuǎn),此時石墨作,(填“正極”或“負極。此過程氧化性:Fe3+Ag+(填>或〈)。

②當指針歸零后,向右燒杯中滴加幾滴飽和AgNCh溶液,指針向右偏轉(zhuǎn)。此過程氧化性:Fe3+Ag+(填〉或〈)。

③由上述①②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o

26、(10分)某學習小組研究溶液中Fe。+的穩(wěn)定性,進行如下實驗,觀察,記錄結(jié)果。

2滿0.01mol-L1

浮一KSCN溶液一^

2mL0.80mol-L_12mL0.80mol-L-1

FeSO4溶液(pH7.5)(NHOiFeBO)溶液(pH7.O)

實驗I

物質(zhì)0minIminlh5h

FeS04淡黃色桔紅色紅色深紅色

(NH4)2Fe(S04)2幾乎無色淡黃色黃色桔紅色

(1)上述(NHjFe(S04)2溶液pH小于FeSO,的原因是(用化學用語表示)。溶液的穩(wěn)定性:

FeS04(NH4)2Fe(S04)2(填“>”或“V”)。

(2)甲同學提出實驗I中兩溶液的穩(wěn)定性差異可能是(NH4)2Fe(S03溶液中的NHJ保護了Fe,因為NHj具有還原性。

進行實驗II,否定了該觀點,補全該實驗。

操作現(xiàn)象

取____—,力口一___,觀察。與實驗I中(NHjFeCODz溶液現(xiàn)象相同。

(3)乙同學提出實驗I中兩溶液的穩(wěn)定性差異是溶液酸性不同導致,進行實驗山:分別配制0.80molpH為1、

2、3、4的FeSO,溶液,觀察,發(fā)現(xiàn)pH=l的FeSO,溶液長時間無明顯變化,pH越大,F(xiàn)eSO,溶液變黃的時間越短。

2++

資料顯示:亞鐵鹽溶液中存在反應4Fe+02+10H204Fe(0H)3+8H

由實驗in,乙同學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原因是o

(4)進一步研究在水溶液中Fe"的氧化機理。測定同濃度FeSO,溶液在不同pH條件下,F(xiàn)e"的氧化速率與時間的關系

如圖(實驗過程中溶液溫度幾乎無變化)。反應初期,氧化速率都逐漸增大的原因可能是o

(5)綜合以上實驗,增強Fe"穩(wěn)定性的措施有。

27、(12分)為了測定工業(yè)純堿中Na2c03的質(zhì)量分數(shù)(含少量NaCl),甲、乙、丙三位學生分別設計了一套實驗方案。

學生甲的實驗流程如圖所示:

學生乙設計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稱取樣品,為L150g;②溶解后配成250mL溶液;③取20mL上述溶液,加入甲基橙2?3滴;④用0.1140moi/L

的標準鹽酸進行滴定;⑤數(shù)據(jù)處理。

回答下列問題:

(1)甲學生設計的定量測定方法的名稱是__法。

(2)試劑A可以選用——(填編號)

a.CaChb.BaChc.AgNCh

(3)操作n后還應對濾渣依次進行①一_、②——兩個實驗操作步驟。其中,證明前面一步的操作已經(jīng)完成的方法是

(4)學生乙某次實驗開始滴定時,鹽酸溶液的刻度在0.00mL處,當?shù)沃猎噭〣由__色至一時,鹽酸溶液的刻度在

14.90mL處,乙同學以該次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此樣品中Na2c03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_(保留兩位小數(shù))。乙同學的這次實驗結(jié)

果與老師給出的理論值非常接近,但老師最終認定他的實驗方案設計不合格,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5)學生丙稱取一定質(zhì)量的樣品后,只加入足量未知濃度鹽酸,經(jīng)過一定步驟的實驗后也測出了結(jié)果。他的實驗需要

直接測定的數(shù)據(jù)是

28、(14分)[化學一選修3;物質(zhì)結(jié)構(gòu)與性質(zhì)]

明朝《天工開物》中有世界上最早的關于煉鋅技術(shù)的記載,鋅也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卮鹣铝袉栴}:

⑴基態(tài)Zn原子核外的最高能層符號是,基態(tài)Zi?+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

⑵硫酸鋅溶于氨水形成[Zn(NH3)4]SO4溶液。

①組成[Zn(NH3)4]SO4的元素中,除Zn外其余元素的電負性由大到小排序為。

②向[Zn(NH3)4]SO4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未出現(xiàn)渾濁,其原因是。

③已知[Zn(NH3)4p+的空間構(gòu)型與SO:相同,則在[Zn(NH3)4產(chǎn)中Zi?+的雜化類型為,NH3易液化的原因是

④在[Zn(NH3)4]SO4晶體中存在的作用力有

A.離子鍵B.極性共價鍵C.氫鍵

D.配位鍵E.范德華力F.金屬鍵

(3)ZnO與ZnS結(jié)構(gòu)相似,ZnO的熔點為1975℃,ZnS的熔點約為1700℃。ZnO熔點比ZnS高的原因是

(4)常溫下金屬鋅晶體的晶胞為六方最密堆積(如圖所示),若鋅原子的半徑為rnm,六棱柱的高為Jgx2"皿,則金屬鋅

晶體的空間利用率是(用含兀的代數(shù)式表示)。

29、(10分)C、N、S的氧化物常會造成一些環(huán)境問題,科研工作者正在研究用各種化學方法來消除這些物質(zhì)對環(huán)境

的影響。

(1)CO2的重整用CO2和H2為原料可得到CH4燃料。

已知:①CEU(g)+CO2(g)=2CO(g)+2H2(g)AHi=+247kJ/moI

②CH4(g)+H2O(g)=CO(g)+3H2(g)AH2=+205kJ/mol

寫出co2重整的熱化學方程式:o

(2)“亞碳酸鹽法”吸收煙中的SO2

①將煙氣通入LOmol/L的Na2sCh溶液,若此過程中溶液體積不變,則溶液的pH不斷(填“減小”“不變”或“增

大)。當溶液pH約為6時,吸收SO2的能力顯著下降,應更換吸收劑,此時溶液中c(SO32-)=0.2mol/L,則溶液中

C(HSO3)=o

②室溫條件下,將煙氣通入(NH4)2SO3溶液中,測得溶液pH與各組分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的變化關系如圖:b點時溶液

+

pH=7,貝!Jn(NH4):n(HSO3-)=。

(3)催化氧化法去除NO?一定條件下,用NH3消除NO污染,其反應原理4NH3+6NO^^5N2+6H2O。不同溫度

條件下,n(NH3):n(NO)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分別為4:1、3:1、1:3時,得到NO脫除率曲線如圖所示:

XORo.8O

除o.7O

?o.6O

o.5O

o.4O

o.3O

oa.2O

IO

MX>10001200Pt

①曲線a中,NO的起始濃度為6x10-4mg.m色從A點到B點經(jīng)過0.8s,該時間段內(nèi)NO的脫除速率為

_____mg-m^s4o

②曲線b對應NH3與NO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0

(4)間接電化學法除NOo其原理如圖所示:寫出陰極的電極反應式(陰極室溶液呈酸性)o吸收池中除去NO的原

理(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包括22個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

1、A

【解題分析】

A.酒精是液體,應該放在細口瓶中,故A錯誤;

B.氫氧化鈉溶液應該用細口試劑瓶,且瓶塞用橡皮塞,因為氫氧化鈉要腐蝕磨口玻璃塞,故B正確;

C.濃硫酸裝在細口試劑瓶中,故C正確;

D.濃硝酸見光分解,因此濃硝酸裝在細口棕色試劑瓶,故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A。

【題目點撥】

見光要分解的物質(zhì)都要保存在棕色瓶中,比如濃硝酸、氯水、硝酸銀等。

2、B

【解題分析】

A.丙烯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CH2=CH-CH3,故A錯誤;

B.鎂離子核外有10個電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領以,故B正確;

C.CO2是共價化合物,其結(jié)構(gòu)式為O=C=O,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間有2對電子,其電子式為:K::C::6:,故C錯誤;

D.從符號金X的意義可知A表示質(zhì)量數(shù),由質(zhì)子數(shù)(Z)+中子數(shù)(N)=質(zhì)量數(shù)(A)得:A=17+18=35,原子符號:;;Cl,故

D錯誤;

故答案為B?

【題目點撥】

解化學用語類題型需要重點關注的有:①書寫電子式時應特別注意如下幾個方面:陰離子及多核陽離子均要加“[]”

并注明電荷,書寫共價化合物電子式時,不得使用“[]”,沒有成鍵的價電子也要寫出來。②書寫結(jié)構(gòu)式、結(jié)構(gòu)簡式時

首先要明確原子間結(jié)合順序(如HCIO應是H—O—CL而不是H—Cl—O),其次是書寫結(jié)構(gòu)簡式時,碳碳雙鍵、碳碳

三鍵應該寫出來。③比例模型、球棍模型要能體現(xiàn)原子的相對大小及分子的空間結(jié)構(gòu)。

3、B

【解題分析】

A.NH3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在水中電離出OH-,水溶液呈堿性,NH3使?jié)駶櫟乃{色石蕊試紙變藍,A不符

合題意;

B.SO2溶于水生成亞硫酸,亞硫酸在水中電離出H+,溶液顯酸性,SO2使?jié)駶櫟乃{色石蕊試紙變紅,B符合題意;

C.Cb溶于水生成鹽酸、次氯酸,鹽酸具有酸性,HC1O具有強氧化性,CL能使?jié)駶櫟乃{色石蕊試紙先變紅后褪色,C

不符合題意;

D.CO不溶于水,CO不能使?jié)駶櫟乃{色石蕊試紙發(fā)生顏色變化,D錯誤;

答案為B。

【題目點撥】

C12溶于水生成鹽酸、次氯酸,鹽酸使藍色石蕊變紅,次氯酸氧化后紅色褪去。

4、B

【解題分析】

由圖可知,CO的濃度減小,甲醇濃度增大,且平衡時c(CO)=0.25mol/L,c(CH3OH)=0.75mol/L,轉(zhuǎn)化的

c(CO)=0.75mol/L,結(jié)合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為CO+2H2#CH3OH,3min時濃度仍在變化,濃度不變時為平衡狀態(tài),

且增大壓強平衡向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以此來解答。

【題目詳解】

A.用CO和H2生產(chǎn)燃料甲醇,反應為CO+2H2UCH3OH,故A正確;

B.反應進行至3分鐘時濃度仍在變化,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則正、逆反應速率不相等,故B錯誤;

C.反應至10分鐘,o(CO)=---------------=0.075moV(L?min),故C正確;

lOmin

D.該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且K與溫度有關,則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K不變,故D正確;

故答案為B?

5、D

【解題分析】

離子化合物在熔融狀態(tài)下能電離生成陰陽離子而導電,共價化合物在熔融狀態(tài)下以分子存在,據(jù)此分析解答。

【題目詳解】

離子化合物在熔融狀態(tài)下能電離生成陰陽離子而導電,共價化合物在熔融狀態(tài)下以分子存在,所以在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

電的化合物是離子化合物,KOH在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電,所以是離子化合物,與其狀態(tài)、溶解性強弱、其水溶液是否導

電都無關,

答案選D。

6、C

【解題分析】氫氟酸刻蝕石英制藝術(shù)品,故A錯誤;太陽能電池帆板的材料是晶體硅,故B錯誤;鉀元素的焰色是紫

色,所以“以火燒之,紫青煙起,乃真硝石也”,故C正確;誤食重金屬鹽引起的人體中毒,可喝大量的牛奶解毒,故

D錯誤。

7、C

【解題分析】

A.稀鹽酸和碳酸鈉反應先生成碳酸氫鈉和氯化鈉,生成的碳酸氫鈉再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不會立即產(chǎn)

生氣體,故A錯誤;

B.濃硝酸和A1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進一步被氧化,該現(xiàn)象為鈍化現(xiàn)象,所以不會產(chǎn)

生大量紅棕色氣體,故B錯誤;

C.過氧化鈉和水反應生成氧氣,氧氣能氧化氫氧化亞鐵,所以產(chǎn)生氣體和紅褐色沉淀,故C正確;

D.氫氧化鈉和氧化鋁反應生成可溶性的偏鋁酸鈉,溶液為澄清,故D錯誤;

故選:Co

8、C

【解題分析】

A.2.8g硅為O.lmoL所對應的SiO2為O.lmol,SiO2晶體中每個硅原子形成4個硅原子鍵,全部屬于自己,所以O.lmolSiCh

中含有共價鍵數(shù)為0.4NA,A項錯誤;

B.Na3P04溶液中陽離子還有H+,所以其陽離子總數(shù)大于1.5NA,B項錯誤;

CZ.OgDzO的物質(zhì)的量為O.lmol,每個DzO分子中含有10個質(zhì)子和10個中子,所以O.lmolDzO中含有的質(zhì)子數(shù)和中

子數(shù)均為NA,C項正確;

D.沒有溶液的體積數(shù)據(jù),無法計算該溶液中的離子數(shù)目,D項錯誤;

所以答案選擇C項。

9,B

【解題分析】

A.我國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銅,該合金中含銅、錫、鉛等元素,故A正確;

B.合金的熔點比組份金屬的熔點低,則青銅熔點低于純銅,故B錯誤;

C.銅器皿表面的銅綠為CU2(OH)2cCh,能溶于酸性溶液,而明磯溶液因AF+的水解顯酸性,則可用明磯溶液清洗銅

器皿表面的銅綠,故C正確;

D.“曾青(CuSC)4)得鐵則化為銅”的過程發(fā)生的反應為Fe+CuSO4=FeSO4+Cu,此反應為置換反應,故D正確;

故答案為Bo

10、B

【解題分析】

A、晶體硅能導電,可用于制作半導體材料,與熔點高硬度大無關系,A不正確;

B、氫氧化鋁具有弱堿性,能與酸反應生成鋁鹽和水,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劑,B正確;

C、漂白粉具有強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紙張,與其穩(wěn)定性無關系,C不正確;

D、氧化鐵是紅棕色粉末,可用于制作紅色涂料,與是否能與酸反應無關系,D不正確,答案選B。

11、D

【解題分析】

+-

H2co3^^HCO3+H+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ai=c(H)c(HCO3)/c(H2CO3),所以lgc(H2CO3)/c(HCO3-)=pKai-pH=6.4-pH,

+22

H2Po「^=iHPO42-+H+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a2=c(H)c(HPO4)/c(H2PO4),所以lgc(HPO4)/c(H2PO4

-)=pH-pKa2=pH-7.2,

A.當lgx=O時,pH分別為6.4、7.2;

B.酸對水的電離有抑制作用,酸性越強即pH越小,抑制作用越大,水的電離程度越小;

2

C.當c(H2CO3)=C(HCO3)時,即lgc(H2co3)/C(HCO3-)=0,溶液中pH=6.4,則lgc(HPO4)/c(H2PO4

")=pH-7.2=6.4-7.2=-0.8;

2+

D.c(HCO3)c(H2PO4)/c(HPO4)=c(HCO3)c(H)/Ka2=Kaixc(H2CO3)/Ka2,pH增大則H2cO3=IHC()3-+H+正向進

行,使c(H2CO3)減小。

【題目詳解】

A.當lgx=O時,pH分別為6.4、7.2,所以曲線I表示Igc(H2cO3)/c(HCO3-)=pKa-pH=6.4-pH,曲線II表示Ig^HPCV

)/c(H2PO4)=pH-pKa2=pH-7.2,故A錯誤;

B.酸對水的電離有抑制作用,酸性越強即pH越小,抑制作用越大,水的電離程度越小,a-b的過程中pH增大,溶

液酸性減弱,水的電離程度增大,故B錯誤;

2

C.當c(H2c03)=c(HCO3)時,即lgc(H2cO3)/c(HCO3一)=0,溶液中pH=6.4,則Igc(HPO4)/c(H2PO4

~)=pH-7.2=6.4-7.2=-0.8<0,即c(HPO?)<c(H2Po廠),故C錯誤;

2"+

D、c(HCO3)c(H2PO4)/c(HPO4)=c(HCO3)c(H)/Ka2=KaiXc(H2CO3)/Ka2,pH增大則H2co3^^HCO3-+H+正向進

行,使c(H2CO3)減小,Kai,Ka2不變,所以pH增大時,c(HCO3)c(H2PO4-)/c(HPO42)逐漸減小,故D正確;

故選D。

【題目點撥】

本題考查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平衡及其溶液中離子濃度的變化關系,把握電離平衡常數(shù)意義及應用、分析圖象信息是解題

關鍵,注意比例式的恒等轉(zhuǎn)化以判斷其增減性的方法。

12、C

【解題分析】

2+

向20mLO.lmoFL-iNiCL溶液中滴加O.lmoEL-iNa2s溶液,反應的方程式為:NiC12+Na2S=NiS;+2NaCl;pM=-lgc(M),

則c(M2+)越大,pM越小,結(jié)合溶度積常數(shù)分析判斷。

【題目詳解】

A.根據(jù)圖像,Vo點表示達到滴定終點,向20mL0.1mol?L“NiC12溶液中滴加O.lmoH/iNa2s溶液,滴加20mLNa2s

溶液時恰好完全反應,根據(jù)反應關系可知,Vo=2OmL,故A錯誤;

B.根據(jù)圖像,Vo點表示達到滴定終點,溶液中存在NiS的溶解平衡,溫度不變,溶度積常數(shù)不變,c(M2+)不變,則

pM=-lgc(M2+)不變,因此b點不移動,故B錯誤;

21252+2+

C.Ksp(NiS)~1.0xl0-,Ksp(ZnS)~1.0xl0-,ZnS溶解度更小,滴定終點時,c(Zn)^^c(Ni),則pZn2+=-lgc(Zn2+)

>pNi2+,因此若用同濃度ZnCb溶液替代NiCb溶液,則d點向f點遷移,故C正確;

D.Na2s溶液中存在質(zhì)子守恒,C(OH)=C(H+)+C(HS-)+2C(H2S),故D錯誤;

故選C。

【題目點撥】

本題的易錯點為B,要注意在NiS的飽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平衡時,c(Ni2+)不受NiCh起始濃度的影響,只有改變

溶解平衡時的體積,c(Ni2+)才可能變化。

13、C

【解題分析】

由信息可知,綠磯為結(jié)晶水合物,加熱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氧化鐵,F(xiàn)e元素的化合價升高,S元素的化合價降低,

以此分析。

【題目詳解】

A.樸消是Na2sOrlOHzO,而黑火藥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它的組成是“一硫(硫粉)二硝石(即KN(h固體)三碳(木

炭粉),故A錯誤;

B.綠機為結(jié)晶水合物,加熱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氧化鐵,F(xiàn)e元素的化合價升高,S元素的化合價降低,不是置換

反應,故B錯誤;

C.FeS07H20分解生成氧化鐵、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硫與水結(jié)合生成硫酸,則流出的液體中含有硫酸,現(xiàn)

象明顯,是鑒別綠磯的方法,故C正確;

D.Fe的氧化物只有氧化鐵為紅色,則“色赤”物質(zhì)可能是FezOs,故D錯誤;

故選C。

【題目點撥】

本題考查金屬及化合物的性質(zhì),把握習題中的信息及發(fā)生的反應為解答的關鍵,側(cè)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

素化合物知識的應用,易錯點A,黑火藥的成分和芒硝不同。

14、A

【解題分析】

①NaCl溶液電解的得到氯氣,氯氣和鐵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鐵,故正確;②Fe2O3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

氯化鐵溶液加熱蒸發(fā),得到氫氧化鐵,不是氯化鐵,故錯誤;③N2和氫氣在高溫高壓和催化劑條件下反應生成氨氣,

氨氣和氯化氫直接反應生成氯化核,故正確;④SiO2和鹽酸不反應,故錯誤。

故選Ao

15、D

【解題分析】

A.油酯中相對分子質(zhì)量比較大,但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A錯誤;

B.煤的干儲是將煤隔絕空氣加強熱使它發(fā)生分解反應,屬于化學變化,B錯誤;

C.酒精分子結(jié)構(gòu)簡式為CH3cH2OH,含有C、H、O三種元素,是炫的衍生物,不是碳氫化合物,C錯誤;

D.聚乙烯是乙烯CH2=CH2發(fā)生加聚反應產(chǎn)生的無毒高分子材料,因此可用于制作食品包裝袋,D正確;

故合理選項是Do

16、C

【解題分析】

A、二氧化鎰與濃鹽酸需要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制取氯氣,A不正確;

B、用裝置乙除去氯氣中的少量氯化氫應該用飽和氯化鈉溶液,且氣體是長口進短口出,B不正確;

C、二氧化鎰不溶于水,因此分離二氧化鎰和氯化鎰溶液需要過濾,裝置丙是過濾裝置,C正確;

D、鎰離子水解,水解吸熱,因此不能直接加熱蒸發(fā)氯化鎰溶液制備MnCLdEO,應該在氯化氫的氣氛中進行,D不

正確。

答案選C。

17、D

【解題分析】

A.230Th和232Th的質(zhì)子數(shù)相同,中子數(shù)相差2,都是由社元素組成的兩種不同核素,互為同位素,故A錯誤;

B.H2與T2都是由氫元素組成的氫單質(zhì),是同種物質(zhì),故B錯誤;

C.甲醇的分子式為CH4O,乙二醇的分子式為C2H6。2,分子組成上相差CH2O,因此甲醇與乙二醇不互為同系物,

故C錯誤;

D.乙酸乙酯與丁酸的分子式為C4H8。2,乙酸乙酯含有酯基,丁酸含有竣基,二者結(jié)構(gòu)不同,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故D

正確;

故答案為Do

【題目點撥】

考查同位素、同系物、同素異形體、同分異構(gòu)體的辨析,準確掌握同位素、同系物、同素異形體、同分異構(gòu)體的定義

是解題的關鍵,若化學式為元素,可能是同位素;若化學式為單質(zhì),則可能是同素異形體;若化學式為分子式相同、

結(jié)構(gòu)不同的有機化合物,則為同分異構(gòu)體;若是分子式不同結(jié)構(gòu)相似的有機化合物,則可能為同系物。

18、B

【解題分析】

A.300C時,開始lOmin內(nèi)甲醇的平均速率V(CH30H)=0.04mol-LLminT,依據(jù)速率與方程式的計量數(shù)的關系可

得,Hi的平均速率v(H2)=0.08mol,L1,min1,故A錯誤;

B.兩溫度下,起始時CO和H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方程式的系數(shù)比,反應時也是按照方程式的系數(shù)比轉(zhuǎn)化的,所以反

應達到平衡時,CO和H2的轉(zhuǎn)化率之比為1:1,故B正確;

C.300℃反應達到平衡時,放出的熱量為n6KJ/molxO.9moi=104.4kJ,故C錯誤;

D.500C時,若容器的容積壓縮到原來的g,依據(jù)壓強與反應速率的關系,則v(正)增大,v(逆)增大,故D錯誤。

故選B。

19、B

【解題分析】

A.結(jié)晶后分離出固體的操作是過濾、洗滌和干燥,故A正確;

B.在堿性條件下,產(chǎn)物中不能有酸,生成NaClOz的離子方程式為2c102+H202+20H-=2C10J+2H2。+023故B錯誤;

C.CIO?是氣體,氣體不便于貯存和運輸,制成NaCIOz固體,便于貯存和運輸,故C正確;

D.通入的空氣可以將CIO2驅(qū)趕到吸收器中,使其被吸收其充分吸收,故D正確。選B。

20、D

【解題分析】

據(jù)題給方程式確定還原性:S032->I-?其溶液呈無色,則Cu2+一定不存在,由于SO32-還原性強,首先被Br2氧化成

SOi,若B*過量會繼續(xù)氧化廠生成I2,致使溶液呈黃色,則根據(jù)溶液顏色未變,確定S03?一一定存在,廠可能存在,

根據(jù)電荷守恒,溶液中的陽離子只能為NH-則NH;一定存在。故D正確。

21、A

【解題分析】

A.氫氧化亞鐵不穩(wěn)定,易被空氣中氧氣氧化生成氫氧化鐵,所以制備氫氧化鐵要隔絕空氣;

B.容量瓶只能配制溶液,不能作稀釋或溶解藥品的儀器;

C.洗氣瓶洗氣,注意氣體的進出方向;

D.氨氣極易溶于水,不能將導管直接插入食鹽水中。

【題目詳解】

A.氫氧化亞鐵不穩(wěn)定,易被空氣中氧氣氧化生成氫氧化鐵,所以制備氫氧化亞鐵要隔絕空氣,植物油和水不互溶,且

密度小于水,所以用植物油能隔絕空氣,能實現(xiàn)實驗目的,故A正確;

B.容量瓶只能配制溶液,不能作稀釋或溶解藥品的儀器,應該用燒杯溶解硝酸鈉,然后等溶液冷卻到室溫,再將硝酸

鈉溶液轉(zhuǎn)移到容量瓶中,故B錯誤;

C.洗氣瓶洗氣時,瓶內(nèi)裝有吸收雜質(zhì)的液體,混合氣從長管進、短管出(即長進短出或深入淺出),故C錯誤

D.通氨氣的導管插入液面太深,易發(fā)生倒吸;通二氧化碳的導管沒有插入溶液中,二氧化碳不易被溶液吸收,影響碳

酸氫鈉的制備,故D錯誤;

【題目點撥】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評價,為高頻考點,涉及物質(zhì)制備、物質(zhì)檢驗、氣體除雜、溶液配制等知識點。沒有正確掌握

常見制備儀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收集方法致錯。

22、A

【解題分析】

A、NA個分子,其物質(zhì)的量為ImoL其質(zhì)量為lx48g=48g,故正確;

B、標準狀況下,HF不是氣體,故錯誤;

C、白磷是正四面體結(jié)構(gòu),4個P處于頂點,Imol白磷分子中含有化學鍵物質(zhì)的量為6mol,故錯誤;

D、NaClO溶液中有水,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即氧原子的物質(zhì)的量大于O.lmol,故錯誤;

故答案選A。

二、非選擇題(共84分)

3+2+

23、O3Fe(OH)36Fe2O3=4Fe3O4+O2t2r+2Fe=2Fe+l2

【解題分析】

無色氣體Y為02,同素異形體的分子式是03,且X中含有鐵元素,結(jié)合“紅褐色”沉淀灼燒后能得到X,可以推斷得

到X為氧化鐵,再根據(jù)X分解得到Y(jié)與Z的量的關系可知,Z為Fe3O4,W為FeCb,紅褐色沉淀為Fe(OH)3。由于

FeCb具有較強的氧化性,所以將FeCb溶液滴加在淀粉-KI試紙上時會有L生成,而使試紙變藍色,據(jù)此分析解答。

【題目詳解】

無色氣體Y為02,同素異形體的分子式是03,且X中含有鐵元素,結(jié)合“紅褐色”沉淀灼燒后能得到X,可以推斷得

到X為氧化鐵,再根據(jù)X分解得到Y(jié)與Z的量的關系可知,Z為Fe3O4,W為FeCb,紅褐色沉淀為Fe(OH)3;由于

FeCb具有較強的氧化性,所以將FeCb溶液滴加在淀粉-KI試紙上時會有L生成,而使試紙變藍色,

(1)無色氣體Y為02,其同素異形體的分子式是03;紅褐色沉淀為Fe(OH)3;

故答案為:。3;Fe(OH)3;

(2)X為Fe2O3,Y為O2,Z為Fe3()4,Fe2()3在隔絕空氣條件下受熱高溫分解為FesCh和O2,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高溫

6Fe2()3:4Fe3()4+€)2T;

故答案為:6Fe2()3^==4Fe3C)4+O2T;

(3)W為FeCb,FeCb具有較強的氧化性,能將KI氧化為L,試紙變藍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r+2Fe3+=2Fe?

++l2;

3+2+

故答案為:2r+2Fe=2Fe+l2o

【題目點撥】

本題中學生們由于不按要求作答造成失分,有兩點:

①第(1)問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學生將化學式寫成名稱;②第(3)問錯將離子方程式寫成化學方程式;學生們做題時一定要

認真審題,按要求作答,可以用筆進行重點圈畫,作答前一定要看清是讓填化學式還是名稱,讓寫化學方程式還是離

子方程式。學生們一定要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習慣,不要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24、CH3CH=CH2丙烯CH3cH=CH2+Br2―CH3cHBrClhBr力口成反應

CH3cH2cHOH+CH3cH2co3cH2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