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考前熱身歷史試卷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中國疆域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下列地區(qū)最早納入中國版圖的是A.西域 B. C.西藏 D.東北2.1846年,英國人愛德華在上海觸犯大清法律被拘捕,按照有關條款,處理他的只能是A.驅逐出境 B.依據大清法律進行判決C.無條件釋放 D.交由英國駐華領事處理3.有學者認為,反全球化的國家主要是債務纏身的第三世界國家以及根本就參加不了全球化的最不發(fā)達國家。得出這種結論的依據是()A.發(fā)達國家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B.反全球化運動主要是反經濟全球發(fā)展C.全球化阻礙了世界經濟的發(fā)展 D.全球化威脅著不發(fā)達國家的經濟主權4.1846年,美國傳教士約翰遜在福州臺江吉祥山創(chuàng)辦福音精舍,以學習《圣經》為主,兼修國文和自然科學(“格致”課)。這是福建開辦最早的新式普通中學教育。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洋務運動推動了福建教育近代化 B.我國的思想文化近代化航程已萌發(fā)C.近代教育是西方文明傳播的產物 D.新式學校教育與傳統國學教育并存5.“對雅典城邦傳統諸神的信仰,此時正逐漸受到損害,而一種更具批判性的、更為世俗的精神正在強有力地上升……這一演變于公元前5世紀后半葉達到最為深刻的階段”。下列對這一演變時期產生的思想理解正確的是A.宣揚相對主義和懷疑論B.主張?zhí)岢杏職膺\用你自己的理智C.反對雅典的民主政治D.肯定人的價值,反對教會神學的束縛6.羅馬法規(guī)定四條腳動物致人損害的,該動物的所有人應對受害人給予賠償。有人從非洲帶回來一只二條腳的鴕鳥,致他人受到了損害,被害人便將鴕鳥的所有人告上法庭,獲得賠償。這一案例A.違背了罪刑法定原則 B.反映了羅馬法的缺陷C.推動了萬民法的形成 D.體現了類推適用原則7.1959年,某部門根據歷年中國工業(yè)生產統計數據制訂了下表。從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實的結論是中國年代195319541955195619571958增長率(%)30.216.25.628.211.466A.工業(yè)化起步較晚但進展順利 B.工業(yè)生產基礎較差發(fā)展較慢C.已從落后的農業(yè)國變成先進的工業(yè)國 D.工業(yè)生產的年增長率高低相差十余倍8.清初,中央設禮部和理藩院,負責接待藩邦、屬國或外國貢使,處理一切“夷務”;1861年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專門辦理對西方各國的交涉及各項洋務;《辛丑條約》簽訂后,清政府將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這反映了A.天朝上國觀念受到沖擊 B.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C.學習西方逐漸成為共識 D.清政府缺乏國家主權意識9.鴉片戰(zhàn)爭之后,英國認識到隨著傳統中國對外關系體制被打破,其他國家也必定會向中國要求條約特權。為維護英國在列強對華關系中的領導地位,英國遂從中國攫取了A.領事裁判權 B.片面最惠國待遇 C.居住及租地權 D.協定關稅的特權10.下表為近代棉布生產中紗的供給情況時間手工紗(萬擔)機制紗(萬擔)1840748.233.031860756.274.28該表可說明當時A.小農經濟的頑固性與封閉性 B.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產生C.列強對華入侵以商品輸出為主 D.中國已完全卷入資本主義市場11.在《左傳》《國語》等文獻記載中,楚人引用《詩經》的例子并不少見。其中,楚莊王引用《詩經》數量之多,尤為引人注目。這主要反映了A.國家統一的趨勢在發(fā)展B.當時楚國文化的包容C.周代制度在楚國嚴格執(zhí)行D.儒家思想在楚國受到重視12.中國的宗法血緣制歷史悠久,其精神長久地保存在中華文化中。下列成語可作為這一歷史現象的佐證的是A.空前絕后 B.跋前疐后 C.光前裕后 D.瞻前顧后13.中國近代史上某政府發(fā)表宣言:“中國八十余年間,備受不平等條約之束縛?!斀裰袊y一告成之時,應進一步遵正當之手續(xù),實行重訂新約,以完成平等及相互尊重主權之宗旨。”據材料信息判斷,該政府當是A.清政府 B.南京臨時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國民政府14.閱讀下列詩句,推測“晁監(jiān)”的身份當是A.御史大夫 B.樞密使 C.外國公使 D.遣唐使15.宋代一部分士大夫提倡日用之學、治生之術,積極參與以往被士大夫譏為“墮落”行為的諸如土地兼并、商業(yè)貿易、錢財房貸等與民爭利的行為。這一變化反映了A.市民價值觀念的轉變 B.商品經濟的迅速發(fā)展C.傳統倫理道德的缺失 D.經世致用思想的盛行16.《十二銅表法》規(guī)定:“債權人可將無力償還的債務人交付法庭判決,直到將其戴上足枷、手銬,甚至殺死或賣之為奴?!边@一規(guī)定旨在()A.保護私有財產 B.保障平民利益C.促進社會公平 D.維護法律尊嚴17.1964年,周恩來與美國記者斯諾交談時說:“過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們是做對了,但也做了一些錯事……只有敢于承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我們才能改正它們?!敝芏鱽硭f的“錯事”是指A.為反對美國拒絕參加聯合國 B.土地改革運動消滅了私有制C.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急于求成 D.派志愿軍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18.《十二銅表法》中規(guī)定:“出賣的物品縱經交付,非在買受人付清價款或提供擔保以滿足出賣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權并不移轉。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離,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從地中拔出后,則原所有人有權取回?!鄙鲜鲆?guī)定體現了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C.買賣雙方關系緊張D.平民與貴族的斗爭激烈19.據宋初《太平寰字記》所載戶數,大致秦淮以南戶數已占到全國59.1%,以北僅有40.9%.以十萬戶以上州府論,北方二南方三;以五萬至十萬戶州府論,北方五南方十七。這說明宋初A.南北方經濟均得到迅速發(fā)展B.南方百姓的賦稅負擔相對沉重C.南北方的經濟差距不斷縮小D.南多北寡的人口格局已經形成20.1928年6月,斯大林在會見瞿秋白、蘇兆征、李立三、向忠發(fā)、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時指出:中國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不是"不斷革命",也不是社會主義革命:現在的形勢不是高潮,而是兩個革命高潮之間的低潮。斯大林的這一看法A.希望中國借鑒蘇維埃革命的經驗 B.肯定了工農武裝割據的理論創(chuàng)新勢C.正確認識了中國革命性質和形勢 D.表達了對中國革命的關注和支持21.西周前期,“王臣”主要為周王所有,平時在國都附近活動。西周晚期,“王臣”變得前所未有的擴大,整個周王朝除周王以外的人都應當屬于“王臣”的范疇。王臣內涵的擴大表明A.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增強 B.天下共主理念日益凸顯C.貴族世襲特權地位受沖擊 D.周天子的權力得到強化22.2019年12月12日,是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的周年紀念日。澳門回歸已歷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23.洋務派是域外文明的感知者,同時扮演著清王朝掘墓人的角色。故有論者譏諷洋務派實質上是“種豆得瓜”。下列對洋務派所得的“瓜”的最準確理解是A.培養(yǎng)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B.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fā)展C.使中國走上了富強的道路D.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24.據某回憶錄記載:“整個學校就像唱空城計一樣,一打聽,才知道同學們是上西山大煉鋼鐵去了?!倓仗幇押枚硕说幕馉t砸碎,放入高爐煉鋼。我當時曾以焦急的心情等待著母校也能放個衛(wèi)星‘向黨報喜’,沒想到煉出來一堆廢渣。”這反映了當時A.“文革”對教育事業(yè)的沖擊B.人們對國防科技的關注C.人民公社“共產風”的盛行D.“大躍進”運動迅速開展25.1902年梁啟超發(fā)表了政治小說《新中國未來記》,其中創(chuàng)設了以下情景:在中國維新50周年的祝典日上,英、日、俄等各國元首及夫人來南京參加“萬國太平會議”,在上海開設的大博覽會上“處處有演說壇,日日開講論會”。梁啟超主要目的是A.提倡平等的外交方式 B.肯定改良的重要作用C.旨在激發(fā)民眾愛國精神 D.致力于挽救民族的危亡26.如圖中,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恭敬地在俾斯麥的畫像前行禮,俾斯麥畫像的位置在日本一般用于擺放祖先牌位。下列改革措施,最符合此畫寓意的是A.宣布廢藩置縣,中央派官員直接管理B.實行四民平等,平民享有更多的自由C.允許土地買賣,廢除領主土地所有制D.頒布明治憲法,賦予天皇絕對的權力27.下面圖片反映了近代上海福州路拓寬后日益繁榮的景象。馬路兩邊店鋪林立,電車、自行車、人力車混雜通行。該圖片可以說明A.上海社會風貌已成完全西化之勢B.傳統衣食住行風格依然沒有變化C.近代通信工具電話、電報普遍使用D.電力技術推動了近代交通工具變革28.據資料統計: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間,世界白銀產量的一半流入中國,擁有一流城市和最為密集、完善的市場網絡的中國,成為當時世界經濟和貿易的中心區(qū)域。然而當時它卻沒有形成強大的掃蕩舊經濟基礎的革命性變化。對材料中“沒有形成強大的掃蕩舊經濟基礎的革命性變化”的準確理解是A.因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而喪失世界貿易的中心地位B.中國傳統的農耕經濟不利于工商業(yè)的發(fā)展C.西方的工業(yè)革命沒有對中國產生較大影響D.沒有轉化為資本主義發(fā)展所需要的資本和市場29.中國明朝和西歐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技術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些成就的共同之處是A.反映了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B.側重于理論探索C.局限于生產、生活層面的探索D.提倡實驗科學30.歌德說羅馬法“如同一只潛入水下的鴨子,雖然一次次將自己隱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卻從來沒有消失,而且總是一次次抖擻精神更飽滿地重新出現”。羅馬帝國滅亡后,對羅馬法的研究一度在兩個時期掀起熱潮,這兩個時期是A.中世紀和宗教改革時期 B.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時期C.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 D.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時期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材料蘇聯從1977年開始在歐洲部署核導彈。1979年,聯邦德國認為蘇聯這一部署打破了歐洲軍事力量的均勢,主張以北約的威懾戰(zhàn)略實現同蘇聯的平衡。1981年,里根提出“零點方案”,主張雙方在歐洲的中程導彈數量均為零。蘇聯予以拒絕。之后蘇聯提出了“分階段裁減方案”“同等裁減建議”。美國加以反對。1987年2月,戈爾巴喬夫表示可以把中程導彈從美蘇“一攬子談判”中脫離出來、單獨簽訂一個條約。4月,他提出“雙零點方案”,即蘇聯消除歐洲的中程導彈,美國不得在此部署。此建議得到美國的響應。12月8日,美蘇首腦在華盛頓簽署《美蘇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規(guī)定:清除所有雙方達成協議的中程導彈和發(fā)射裝置,以及一切有關的輔助設施和設備;每一方都擁有就地檢查的權利等。這在蘇美裁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幾苑竭B慶、劉金質等主編《戰(zhàn)后國際關系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美蘇達成《中導條約》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美蘇《中導條約》簽訂的影響。32.材料慕尼黑會議把英、法的綏靖政策推到了頂峰,它不是像張伯倫所吹噓的那樣,帶來“我們時代的和平”,而是加速了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慕尼黑協定》不僅大大增強了德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而且提高了希特勒在國內的威望,鞏固了他的統治地位。英法只圖茍安一時,以為借犧牲捷克斯洛伐克,便可緩和它們自己與德國的矛盾,英國甚至妄想在德奧合并、蘇臺德區(qū)割讓和但澤問題解決后,即可實現英德之間的“總諒解”,保住大英帝國的既得利益。但是,英法越是退讓,希特勒越是看不起它們,輕蔑地把他的對手叫做“一批可憐蟲”,越是敢于放手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慕尼黑會議后不到半年,德國便滅亡了捷克斯洛伐克?!幾詤怯阝?、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現代史編上卷)(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慕尼黑協定》簽訂的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慕尼黑協定》簽訂的影響。3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西方史學界在20世紀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歐中心論”的世界歷史編纂潮流,使世界歷史的編纂學在總體上進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觀”的基本特征是:將人類社會的歷史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各個相互影響的活動范圍在這個發(fā)展進程中愈來愈擴大,各民族的原始閉關自守狀態(tài)則由于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發(fā)地發(fā)展起來的各民族之間的分工而消滅得愈來愈徹底,歷史也就在愈來愈大的程度上成為全世界的歷史?!辈牧隙?0世紀80年以來,我國有些學者提出“現代化史觀”。主張“從宏觀歷史學的角度,把現代化作為一個全球性大轉變的過程,從傳統農業(yè)社會向現代化工業(yè)社會轉變的大過程,進行整體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保?)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評價新航路開辟。(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研究,敘述從李鴻章、康有為到孫中山為代表的近代中國政治家們救過歷年的變化趨勢以及社會原因。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西漢朝廷在公元前60年建立西域都護府,標志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答案為A;元朝在澎湖島設置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今),這是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地區(qū)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晚于對西域管轄,B錯誤;元朝對西藏地區(qū)行使行政管理權,晚于對西域管轄,C錯誤;明朝設立奴兒干都司管轄東北,晚于對西域管轄,D錯誤。2、D【解析】
由1843年《南京條約》的附件,英國取得“領事裁判權”,這樣因英國人在華違法犯罪只能交由英國駐華領事處理,故排除ABC,D符合題意。故選D。3、A【解析】
據材料“反全球化的國家主要是債務纏身的第三世界國家以及根本就參加不了全球化的最不發(fā)達國家”并結合所學可知,經濟全球化是以發(fā)達國家為主導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A正確;反全球化運動是反全球化過程中的不利因素,而不是反經濟全球發(fā)展,B說法錯誤;從長遠看全球化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fā)展,C錯誤;據材料可知,因為最不發(fā)達國家根本就參加不了全球化,因此也就談不到威脅著國家的經濟主權問題,D錯誤?!军c睛】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以發(fā)達國家為主導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4、C【解析】
福州是《南京條約》開放五口通商口岸?!靶率狡胀ㄖ袑W教育”中學習《圣經》為主,兼修國文和自然科學,說明近代教育是受到西方文明影響,故C正確;洋務運動創(chuàng)辦于19世紀60年代,排除A;思想文化近代化不符合材料中教育近代化,排除B;材料中的學校主要學習西方文明,并不是與傳統國學教育并存,排除D。故選C。5、A【解析】“對雅典城邦傳統諸神的信仰,此時正逐漸受到損害,而一種更具批判性的、更為世俗的精神正在強有力地上升”“公元前5世紀后半葉”可知是智者學派,智者學派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對神的懷疑和否定,把個人的感覺作為真理的標準,是相對主義和懷疑論的典型表現,故A正確;B是啟蒙運動時期康德的思想,排除;C與材料無關;D是文藝復興的思想,排除。6、D【解析】
法律規(guī)定四腳動物傷人,動物主人需要賠償受害人。題干中鴕鳥不屬于四腳動物,但是判決結果依然要求所有人賠償受害人,說明羅馬法堅持了類推適用原則,即法律沒有明確規(guī)定的一定行為,但其足以造成一定的社會危害時,將具有相似性質的行為法律擴充適用或者援用同它有類似性質事項的法律進行定罪量刑,D正確;罪刑法定原則指的是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處罰,題干中的案例屬于動物傷害,有相關規(guī)定,判決結果是維護了公平正義,排除A;題干體現了羅馬法能根據實際調整,不屬于缺陷,B排除;C與題無關,排除。7、D【解析】
從表格數據可以看出,1955年的增長率是5.6,而1958年的增長率是66,相差十余倍,D正確;增長率在1958年很高主要是由于大躍進運動,并不是順利開展的體現,排除A項;從數據來看,發(fā)展較慢的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此時中國并沒有成為工業(yè)國,排除C項。8、A【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清政府設置專門的涉外機構處理和洋人的事務,說明清政府被納入近代外交體系之中,天朝上國的觀念遭到沖擊,A正確;B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共識的說法過于絕對,C排除;《辛丑條約》屬于戰(zhàn)敗簽訂的條款,與國家主權意識無關,D排除。故選A。9、B【解析】
最惠國待遇指的是締約國雙方在通商、航海、關稅、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給予的不低于現時或將來給予任何第三國的優(yōu)惠、特權或豁免待遇。但清朝與外國簽訂的條約,往往只片面規(guī)定該締約外國得享受最惠國待遇,而中國則無對等權利,是片面的。因此據材料“英國認識到隨著傳統中國對外關系體制被打破,其他國家也必定會向中國要求條約特權”可以判斷出是片面最惠國待遇,B正確;領事裁判權是指資本主義國家僑民不受居留國法律管轄的特權,A排除;居住及租地權與材料無關,C排除;協定關稅便利了英國對中國的商品輸出,破壞的是中國的關稅自主權,與材料無關,D排除。故選B。10、A【解析】
由表格數據可知,從1840到1860,中國近代棉布生產中手工紗一直占絕對優(yōu)勢。因此,該表可說明當時小農經濟依然占據主導,這體現了小農經濟的頑固性與封閉性,故A正確;材料中沒有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產生的信息,故B錯誤;材料主旨不是強調商品輸出,故C錯誤;D項中的“已完全卷入”表述不準確。11、A【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楚地本為南方楚文化,楚人引用《詩經》說明中原文化得到楚人的認同,也說明文化的同一性增強,表明國家統一的趨勢在發(fā)展,A選項符合題意。楚國文化的包容的說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強調的是中原文化的影響力擴大,B選項排除?!对娊洝凡粚儆谥艽闹贫?,C選項排除。儒家思想在楚國受到重視在材料中無從體現,D選項排除?!军c睛】本題側重對材料分析和知識遷移能力的考查,解題關鍵在于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背景的準確把握。楚人引用《詩經》說明中原文化得到楚人的認同,也說明文化的同一性增強,表明國家統一的趨勢在發(fā)展。12、C【解析】
“光前裕后”是指為祖先爭光,為后代造福,可知此成語與“宗法血緣制”有關,C正確;“空前絕后”是指從前沒有過,以后也不會有,A與材料不符;“跋前疐后”意思是進退兩難,故B與材料不符;“瞻前顧后”指做事之前考慮周密細致,D與材料無關。13、D【解析】
材料中強調“中國八十余年間,備受不平等條約之束縛”,可知是1927年成立的南京國民政府,D正確;清政府結束于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北洋政府都成立于1912年,A、B、C與材料不符。14、D【解析】
根據材料“王維《送秘書晁監(jiān)還日本國》”聯系所學可知是日本遣唐使晁衡在唐朝做秘書監(jiān),要回日本探親,王維寫詩送行,故答案為D;御史大夫是秦朝的副丞相,樞密使是宋朝負責軍事的官員,分割宰相的軍權,外國公使是近代國家交往中才出現的,均與王維所處的唐朝不符合,排除ABC。15、B【解析】
根據材料“土地兼并、商業(yè)貿易、錢財房貸等與民爭利的行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代商品經濟進一步發(fā)展,隨著人與人之間經濟交流的增多,商業(yè)貿易、錢財房貸等與民爭利的行為受部分士大夫的關注,客觀上反映了當時商品經濟迅速發(fā)展,故B選項正確;根據材料“宋代一部分士大夫提倡日用之學、治生之術”等信息可知,材料內容強調的是日用之學、治生之術受部分士大夫的提倡,沒有體現市民價值觀念的變化,故A選項錯誤;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是三綱五常等思想,材料內容沒有體現傳統倫理道德缺失的現象,故C選項錯誤;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經世致用思想在明清時期逐漸提倡,并且材料內容沒有涉及經世致用的思想盛行的現象,故D選項錯誤。16、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信息的理解。依據材料信息可知羅馬法保護債權人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故選A。B項說法錯誤,《十二銅表法》,是維護貴族利益的,但是由于有了成文法就可以按律量刑,在客觀上也維護了平民的利益;C項正確,但是說法太籠統;D項材料未體現??键c:古代希臘羅馬政治制度·羅馬法·原則17、C【解析】
依據“1964年”、“過去15年中”,結合所學可知,周恩來所說的“錯事”是指黨和政府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中的失誤,主要有“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由于黨和人民對于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發(fā)展階段認識不足,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缺乏經驗,又急于求成,忽視了經濟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在1958年總路線的指引下,黨中央錯誤發(fā)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使得“左”的錯誤在全國各地嚴重泛濫開來,故選C;AB不符合史實,排除;D不屬于社會主義建設的失誤,排除。18、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說明羅馬法強調物權所有者對物品在不同情形下的所有權,這體現了羅馬法的核心是保護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ACD三項材料中無法體現。所以答案選B??键c: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羅馬法·《十二銅表法》【名師點睛】羅馬法的發(fā)展經歷了復雜的過程,在內容和發(fā)展的過程中表現出了如下幾項特點:①以維護私有財產為核心;②體系宏大,內容細致;③發(fā)展過程復雜但能與時俱進;④影響深遠。但究其實質羅馬法是維護階級統治的工具,這一階級本質不會改變。19、D【解析】
依據材料“大致秦淮以南戶數已占到全國59.1%,以北僅有40.9%.以十萬戶以上州府論,北方二南方三;以五萬至十萬戶州府論,北方五南方十七”等信息來看,南多北寡的人口格局在宋初已經形成。故答案為D項。A項材料未體現南北方經濟均迅速發(fā)展,排除;B項南方人口較多說明南方賦稅負擔相對較小,排除;C項材料未體現南北方經濟差距縮小,排除。【點睛】本題側重于考查宋代的人口格局,答題關鍵在于對材料的分析和相關知識點的把握。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南方人口逐漸多于北方人口數量。20、C【解析】
1928年6月是國民大革命失敗以后,“中國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兩個革命高潮之間的低潮”都是斯大林對當時中國革命的正確認識,故C符合題意;材料主要反映了斯大林對中國革命的認識,沒有體現他希望中國借鑒蘇維埃革命的經驗,排除A;題意沒有涉及工農武裝割據的內容,排除B;D項沒有體現題意主旨,排除。故選C。21、B【解析】
“王臣”范圍的擴大體現了對周王認同度的增強,說明天下共主理念日益凸顯,故選B;材料僅提及“王臣”范圍擴大,沒有涉及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增強和貴族世襲特權地位受到沖擊,排除AC;西周晚期周王的權力應該是被弱化,排除D。故選B。22、D【解析】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故2019年是澳門回歸20年,故排除ABC,D符合題意。故選D。23、B【解析】
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用西方的先進技術來維護封建的專制統治,但客觀上卻刺激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從經濟上瓦解了封建統治的基礎.因此“種豆得瓜”的“瓜”是指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fā)展,故B項正確;培養(yǎng)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是洋務運動的主旨思想下產物,故A項錯誤;洋務運動并沒有促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故C項錯誤;“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屬于洋務運動的客觀影響,不是得的“瓜”,故D項錯誤?!军c睛】洋務運動的積極作用:①洋務派引進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學技術,培養(yǎng)了一批技術工人,客觀上剌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②中國第一批近代企業(yè)在洋務派倡導下出現了,這對外國的經濟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對本國封建經濟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③洋務運動成為中國近代化的開端.24、D【解析】
由材料中“放入高爐煉鋼”“放個衛(wèi)星”“一堆廢渣”可知,回憶錄反映的是以大煉鋼鐵為核心的“大躍進”運動,故答案為D項。材料雖然描述了對學校教育的沖擊,但當時并不是在“文革”時期,排除A項;材料中的“放衛(wèi)星”不是指國防科技,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大躍進”運動,不是人民公社化運動,排除C項。25、B【解析】
材料信息主要表達中國維新50周年的成就。由此可知,梁啟超此作品的主要目的是肯定改良的重要作用,故B正確;提倡平等的外交方式不是主要目的,故A錯誤;激發(fā)民眾愛國精神、挽救民族的危亡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CD錯誤。26、D【解析】
俾斯麥是德意志帝國的宰相,伊藤博文對俾斯麥的推崇說明其認可德國二元君主立憲制,D正確;AB是明治維新政治上的措施,排除;C是明治維新在經濟上的措施,排除。故選D。27、D【解析】材料只是反映出上海社會生活的一方面,不能說明上海風貌已經呈現出完全西化,排除A;材料,看不出傳統的衣食住行風格,排除B;材料只能看出電車的存在,看不出電話和電報,且“普遍”說法錯誤,排除C;電車,反映出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電力技術,推動了近代交通工具的發(fā)展,D正確。28、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重農抑商政策?!俺蔀楫敃r世界經濟和貿易的中心區(qū)域”的信息表明中國并沒有因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而喪失世界貿易的中心地位,排除A。中國傳統的農耕經濟的發(fā)展為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有利于貿易發(fā)展的一面,排除B。C項不是題目要表明的中心意思?!皼]有形成強大的掃蕩舊經濟基礎的革命性變化”指示大量流入的白銀沒有轉換為資本。未能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故選D??键c:重農抑商政策點評:由于重農抑商的政策,對商人和商業(yè)征收重稅,商人經商致富后并沒有把財富轉化為資本,而是買田置地,這樣沒有轉化為資本主義發(fā)展所需要的資本和市場,阻礙了中國社會的轉型。29、A【解析】試題分析:依據所學知識,文藝復興時期有天文學領域的革命、數學和物理學方面的成就;明朝時期有數學方面的珠算法和求圓周率公式的推導、證明,農業(yè)及手工業(yè)生產的綜合著作——《天工開物》。故二者的共同點是體現了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考點:古代中國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古代科技·明朝科技30、C【解析】
依據中世紀的歐洲和文藝復興的背景可知,在中世紀天主教占統治地位,人的思想被神學嚴重束縛,人的個性被壓抑;在文藝復興時期,針對教會以神為中心的說教,人們提出了以人為中心的思想。為了突出人的個性,從歷史上找出理論依據,這兩個時期掀起了研究羅馬法的高潮。C正確;宗教改革是在民族主義國家興起,資本主義得到發(fā)展興起的對基督教的改革,未掀起學習羅馬法的研究熱潮,A錯誤;啟蒙運動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驅散愚昧的黑暗,未掀起學習羅馬法研究的熱潮,BD錯誤。故選C。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①二戰(zhàn)后,世界和平成為主流:②裁減有利于減輕雙方軍費開支的壓力;③戈爾巴喬夫上臺后,美蘇都調整對外政策:④緩解核對抗符合美蘇兩國的根本利益。(2)①推動美蘇裁軍進程:②有利于加強美蘇軍事互信,緩和緊張關系:③減輕歐洲軍事壓力,促進東西歐的交流:④有利于世界和平發(fā)展?!窘馕觥?/p>
(1)根據材料“蘇聯從1977年開始在歐洲部署核導彈。1979年,聯邦德國認為蘇聯這一部署打破了歐洲軍事力量的均勢,主張以北約的威懾戰(zhàn)略實現同蘇聯的平衡”可知簽訂條約有利于減少軍費開支;根據材料“戈爾巴喬夫表示可以把中程導彈從美蘇‘一攬子談判’中脫離出來、單獨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民辦教育機構教師福利保障合同4篇
- 2025年度跑步俱樂部會員等級晉升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影視作品演員聘用合同示范文本4篇
- 2025年度鋼構建筑幕墻分包施工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城市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承包合同3篇
- 2025年度門體定制設計及施工安裝服務合同3篇
- 2025年度個人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合同2篇
- 2025版美食城員工培訓及招聘服務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木材加工剩余物回收利用合同3篇
- 2025年度電子數據交換系統建設與維護服務合同3篇
- 定額〔2025〕1號文-關于發(fā)布2018版電力建設工程概預算定額2024年度價格水平調整的通知
- 2024年城市軌道交通設備維保及安全檢查合同3篇
- 【教案】+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教學設計)(人教版2024)八年級物理下冊
- 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數學試卷(含解析)
- 單位往個人轉賬的合同(2篇)
- 電梯操作證及電梯維修人員資格(特種作業(yè))考試題及答案
- 科研倫理審查與違規(guī)處理考核試卷
- GB/T 44101-2024中國式摔跤課程學生運動能力測評規(guī)范
- 高危妊娠的評估和護理
- 2024年山東鐵投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兒童10歲生日-百日宴-滿月酒生日會成長相冊展示(共二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