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武邑中學2025屆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guī)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jiān)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商鞅變法時期推行家庭分異政策,規(guī)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漢代提倡家庭和睦,出現(xiàn)一些父子兄弟同產共居的大家庭。自兩漢以后,更是形成一些累世同居的義門大族,家庭人數(shù)達數(shù)百人。這一變化反映出A.儒學教化功能增強 B.門閥士族力量壯大C.田莊經濟得到發(fā)展 D.小自耕農逐漸衰退2.1970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闡述了新時期美國對外政策綱領,強調“伙伴關系、實力、談判”三原則,以現(xiàn)實主義立場重新界定了美國與盟國的關系,突出了外交在實現(xiàn)國家利益目標中的作用。這表明當時美國A.外交戰(zhàn)略發(fā)生根本變化 B.力圖擺脫內外交困的局面C.放棄與蘇聯(lián)的爭霸斗爭 D.經濟陷入了“滯脹”狀態(tài)3.明成祖時,有人主張對入貢互市的外商征稅,明成祖答復:“今夷人慕義遠來,乃侵其利,所得幾何?而虧辱大體多矣?!睂Υ耍铝姓J識正確的是A.明成祖認為國體綱常重于經濟利益B.明成祖認為向外商征稅會侵害外商的利益C.朝貢貿易的政治意義遠大于經濟利益D.明成祖想借外商引導百姓投身海外貿易4.嚴復曾在《救亡決論》中最早大聲疾呼:擺在中國面前的問題已不是一般的“自強”、“求富”,而是要直截了當?shù)仄饋怼熬韧觥薄4俪蓢缽桶l(fā)出“救亡”呼聲的慘痛事實是()A.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 B.日本在甲午戰(zhàn)爭中打敗中國C.八國聯(lián)軍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 D.巴黎和會拒絕中國正義要求5.近年來,“沒有晚清,何來五四”的觀點漸成學術界共識,這主要是基于晚清A.政治體制的改革 B.文化傳媒的發(fā)展C.民族工業(yè)的進步 D.社會轉型的成果6.戰(zhàn)國后期的《魏戶律》禁止無子嗣之家收養(yǎng)其他家的孩子,禁止無力娶妻者入贅女家。這一規(guī)定的目的是A.維護宗法制度 B.促進小農經濟發(fā)展 C.加強中央集權 D.樹立法家思想權威7.五四運動期間,一理發(fā)店門前貼出布告:“國事如此,無心整容,請諸君不必光顧?!边@說明A.五四運動的先鋒是市民階層B.五四運動群眾基礎比較廣泛C.五四運動的主力是資產階級D.五四運動的主力是無產階級8.有學者研究法國大革命的起源時,提供了這樣一條史料:自1725年到1789年間,共有約4.5萬人進人貴族行列,平均每天兩人.1789年時,至少有四分之一的貴族家庭是自18世紀初獲得貴族身份的.該學者意在說明A.資產階級革命的視角值得反思 B.階級分析法是有效的理論工具C.貴族與資產階級沒有本質區(qū)別 D.法國大革命實為一場宮廷革命9.根據(jù)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內容,可以推斷出的朝代是A.宋朝 B.唐朝 C.漢朝 D.秦朝10.下圖漫畫載于2018年3月9日美國報刊漫畫家協(xié)會網(wǎng)站,題目是《自筑壁壘》。它從深層次說明了A.中美兩國的核心利益矛盾突出B.推動全球化發(fā)展進程任重道遠C.當今世界單極格局仍不可動搖D.貿易保護主義讓美國陷入孤立11.如圖反映了1913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yè)生產占整個世界工業(yè)生產的比重。據(jù)圖可知A.德國經濟躍居歐洲第一 B.日本經濟增長速度緩慢C.美國的殖民地最為廣闊 D.世界工業(yè)格局發(fā)生變動12.二戰(zhàn)后,股份公司的發(fā)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資本家開始大規(guī)模對工人發(fā)售股票,并積極鼓勵職工購買本企業(yè)的股票,對工齡長、貢獻大的職工贈送一些股票。這反映出資本主義A.貧富差別逐漸消失 B.社會矛盾逐漸緩和C.生產關系局部變化 D.福利制度不斷發(fā)展13.英國光榮革命前后國王權力的變化最主要體現(xiàn)在A.權力的種類 B.權力管理的領域 C.權力的來源 D.行政權力的大小14.“光榮革命”后,英國國王的收入主要是繼承下來的王室的歲收,這筆款項每年約有70萬鎊,但為了應付國王宮廷和民政管理的費用,仍不夠寬裕。從1690年起,議會對政府的經費都規(guī)定了專門的用途,不能隨意挪用。同時還設立了一個委員會來審查政府的開支。這表明A.英國國王的收入非常少 B.英王仍然掌握著行政大權C.議會限制國王財政大權 D.英王沒有支配收入的權力15.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的仲裁下,劃定了一條如圖所示的分界線(白色區(qū)域屬葡萄牙,灰色區(qū)域屬西班牙)。這意味著A.大西洋區(qū)域是兩國爭奪的焦點B.開辟新航路主要目的是為了傳播基督教C.兩國當時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認D.其他國家被永久排斥在殖民地爭奪之外16.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得知他派出去尋訪長生不死藥的術士(韓眾、徐巿、侯生、盧生等人)逃跑,命令抓捕這些術士,術士們互相揭發(fā),又牽引出460多人。秦始皇盛怒之下將他們處死,史稱“坑儒”。上述材料旨在說明A.“焚書”直接導致了“坑儒”事件的發(fā)生B.“坑儒”可能與歷史史實之間存在差異C.秦朝中央政府內部斗爭激烈D.秦始皇在全國推行郡縣制17.下表是不同史籍資料對晚清徐繼畬《瀛環(huán)志略》的相關敘述,據(jù)此推斷記述出處繼畬初入覲,宣宗(編者注:道光帝)詢各國風土形勢,奏對甚悉,退遂編次為書,曰《瀛環(huán)志略》?!肚迨犯逍炖^畬傳》……后在閩藩任內,偶著《瀛環(huán)志略》一書。甫經付梓,即騰謗議。先師(編者注:福建巡撫吳文榕)獨加褒贊,囑令再加修飾,鈔繕進呈。徐繼畬私人信件“西土之例,國有兵事,則聚鄉(xiāng)紳于公會,令其籌辦兵餉”……此制歐羅巴諸國皆從同,不獨英吉利也。《瀛環(huán)志略卷七》《瀛環(huán)志略》從無人問津到總理衙門印制,并作為同文館的教科書之一。……康梁認為“西人治國有法度”后,乃復閱。《紐約時報》A.作者著書出自于皇帝授意 B.作者對專制制度有所反思C.該書主要內容介紹西方制度 D.民族危機推動國人學習西方18.北宋畫師劉宗道“作《照盆孩兒》,以水指影,影亦相指,形影自分。每作一扇,必畫數(shù)百本,然后出貨,即日流布,實恐他人傳模之先也。”這可以佐證,北宋時期A.雕版印刷術尚未普及 B.畫家的商業(yè)意識濃厚C.文人畫開始一統(tǒng)天下 D.繪畫普遍受理學影響19.《近代中國工業(yè)史料》(第一輯)中對近代中、日、美三國工業(yè)作了比較如下表。該表足以印證20世紀初()中國日本(本部)美國人口面積工廠或制造戶工人數(shù)出品總值調查年439,425,00057,070,936105,253,3004,278,352方哩148,7562,970,1332,384,33320,966275,79111,095,9711,280,96410,658,8811,237,810,613元1,867,000,000日元24,246,475,000金元191619171916A.美、日兩國加緊對華經濟侵略 B.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得以加深C.中國工業(yè)化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D.日本的近代化總量仍不及中國20.《共產黨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據(jù)歷史的發(fā)展不斷做的修改補充。如1872年序言:“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沒有特別的意義。如果是在今天,這一段在許多方面都會有不同的寫法了?!边@體現(xiàn)出,馬克思和恩格斯A.主張從歷史條件出發(fā)研究問題B.具有自我批判與革新的精神C.始終關注科學社會主義運動D.將理論運用與歷史發(fā)展相結合21.1898年,清政府同意了總理衙門為擴大稅源開設商埠的建議;并規(guī)定自開口岸的管理及司法訴訟權歸中國政府。到民國初年中國政府自開通商口岸50處左右。這體現(xiàn)了A.國家致力于擺脫列強控制 B.政局變動提升了國際地位C.國人對世界認知發(fā)生變化 D.貿易政策與格局得到調整22.962年,宋太祖下詔令,禁止新中進士到主考官那里謝恩;又命令進士及第的人不得稱主考官為“恩師”“師門”,也不能自稱“門生”。自宋太祖后期起,新中舉人必須通過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才算合格,這樣,被錄取的人便成為“天子門生”。此詔令旨在A.削弱相權加強皇權 B.防止選官結黨營私C.打擊貴族特權利益 D.推進科舉公平公正23.元雜劇是在前代戲曲藝術宋雜劇和金院本的基礎上,融合了各種表演藝術形式而成的一種完整的戲劇藝術,它是在唐宋以來話本、詞曲講唱文學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的成熟文學劇本。與傳統(tǒng)詩詞歌賦相比,元雜劇的突出特點是A.流傳范圍廣B.反映社會生活C.更富觀賞性D.體現(xiàn)文化融合24.形成于20世紀40年代“二戰(zhàn)”劫難后的某一文學流派是浪漫主義的死敵,它是現(xiàn)實主義的承繼者和突破者,是一場反叛運動。該流派A.抒發(fā)對理想世界的追求 B.力求真實再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C.帶有很濃烈的神話色彩 D.以喜劇形式表達嚴肅主題25.①屋大維以愷撒養(yǎng)子的身份,繼承了愷撒的政治遺產。②屋大維生前并未公開稱帝,而是自稱為“第一公民”或“元首”。③他還保留了羅馬共和國的機構和官職。④但他仍然被認為是羅馬帝國的第一任皇帝。以上文字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6.魯迅在《且介亭雜文·憶劉半農君》一文中評價新文化時代的人物時曾說道:“其時最惹我注意的是陳獨秀和胡適之?!睂㈥惡⒘⑹且驗樗麄儯篈.反對專制獨裁,謳歌十月革命B.高舉民主科學大旗,掀起白話文運動C.宣傳馬克思主義,領導五四運動D.崇尚美國的政治模式,號召民主革命27.君主專制初期,英法兩國的資本主義經濟都得到較快發(fā)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家推行了A.重商主義政策 B.重農抑商政策C.強化王權政策 D.強化等級政策28.有學者認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編組,每一個封君受封的不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領了不同的人群。它的實行從內部和外部對原族群的血緣關系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變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對其親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圍、分解、隔絕、控制了。這種族群關系的重新組合A.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創(chuàng)造B.徹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緣關系C.不利于原族群的進一步發(fā)展D.完成了華夏民族的形成過程29.柏拉圖從個人需要的多樣性、能力的片面性和不同個人能力的差異性這三個方面來闡述社會分工的必要性,進而以分工為基礎描述了國家的產生。這表明柏拉圖A.主張社會精英治理國家的合理性B.否定了希臘政體的局限性C.奠定了近代國家學說的理論基礎D.是希臘人文思想的初創(chuàng)者30.1915年5月7日,英國客輪“盧西塔尼亞”號遭德國潛艇擊沉,遇難中有128名美國人。英國政府立刻動員各種力量在各個中立國家不斷報道該事件。英國的舉動A.促使美國迅速做出了參戰(zhàn)決定B.有利于英國海軍奪回制海權C.遏止了德國實施無限制潛艇戰(zhàn)D.加劇了美德兩國緊張的關系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抗戰(zhàn)宣傳畫請問:(1)你從該宣傳畫中讀出哪些歷史信息?依據(jù)分別是什么?(2)如要核實你對該畫認識的準確性,可以通過哪些途徑或方法?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朝鮮戰(zhàn)爭的爆發(fā),使美國對朝政策乃至遠東政策驟然發(fā)生轉變。1950年初美國政府曾公開宣布朝鮮半島處于美國遠東戰(zhàn)線的防御圈之外,美國對朝鮮問題的一切.計劃都是以從朝鮮脫身為基點的。戰(zhàn)爭爆發(fā)后,美國在僅僅五天之內,連續(xù)做出一系列決策,而且步步升級,終于全面卷入了朝鮮戰(zhàn)爭。杜魯門曾這樣回憶:必須堅決制止這種對一個自由國家實行武裝侵略的行動,這對保持和平十分重要。我們向大家宣告,我們認為朝鮮的局勢關系很大,因為從這種局勢中可以看出西方的力量和決心。目前,要想制止世界其它地方的新的行動,唯一的辦法是采取堅決的行動。根據(jù)我們的看法,如果我們不能采取行動保護一個在我們的支持下建立起來的,并且由聯(lián)合國采取行動來保障它的自由的國家,那么,不但在亞洲,而且在歐洲、中東和其他地方,靠近蘇聯(lián)的各國人民對我們的信心都會受到極不好的影響。-----摘編自沈志華《美國是怎樣卷入朝鮮戰(zhàn)爭的:過程和依據(jù)》(1)依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朝鮮戰(zhàn)爭前后美國政策的變化及其原因。(2)依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朝鮮戰(zhàn)爭的結果對美國的影響。33.城市:孕育現(xiàn)代文明的溫床湯譜遜說“城市運動,比任何其他中世紀運動更明顯地標志著中世紀時代的消逝和近代的開端”。皮雷納則說:“中世紀的市民階級既是世俗的又是神秘主義的,因而他們?yōu)樵趯淼膬蓚€偉大思想運動中所要起的作用做好了非常充分的準備。問題(1)西歐中世紀的城市與莊園相比,有哪些新的特征?(2)從城市興起后300年間西歐社會新氣象中闡釋城市是“孕育現(xiàn)代文明的溫床”。(3)結合15、16世紀西歐的演變,概括城市運動在社會轉型中的重要地位。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從秦到漢再到兩漢以后,血緣、親情在維系家庭、家族關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儒家思想的道德倫理觀便是以血緣感情為心理基礎,以宗法人倫為主要內容。自漢代儒學獨尊以來,其在社會上的影響力逐漸增強,故答案選A;題中的變化主要反映了儒學教化功能的增強,沒有體現(xiàn)門閥士族力量的壯大,排除B;田莊經濟發(fā)展和小自耕農的衰退均無法體現(xiàn),排除CD。故選A。2、B【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尼克松上臺后美國面臨諸多問題:經濟上美國出現(xiàn)“滯脹危機”,軍事上陷入越戰(zhàn),美蘇爭霸中處于守勢,美國與歐日盟國的關系矛盾重重,中美關系依舊緊張,故在內外交困的局面中提出三原則,即建立伙伴關系,繼續(xù)保持軍事實力,同共產黨國家談判分歧,B項符合題意;美國意圖稱霸全球的外交戰(zhàn)略并未發(fā)生根本變化,排除A項;美國并未放棄與蘇聯(lián)進行爭霸,排除C項;經濟陷入了“滯脹”狀態(tài)僅是美國所面臨問題的一方面,排除D項。故選B。3、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秘籍??v觀整個材料不難發(fā)現(xiàn),“今夷人慕義遠來,乃侵其利,所得幾何?而虧辱大體多矣”說明當時明成祖在乎自己國家的體面而不是得利多少。朝貢貿易是古代中國一種很特殊、很特別的國際貿易形式,它的主要目的是炫耀國威,顯擺自己的富有,絕對不計較是賠錢還是賺錢,所以,材料表明朝貢貿易的政治意義大于經濟意義。A項的表達不如C項。BD項不符合歷史史實??键c:古代中國的經濟·商業(yè)的發(fā)展·朝貢貿易【名師點晴】名言名句體現(xiàn)教材原理的題目是選擇題中常見的考法,做這類題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體現(xiàn)的知識后再去分析題項,看哪個選項所體現(xiàn)的道理與其相符合。解答本題要抓住關鍵詞“虧辱大體多矣”明確表達的是國家的體面損失較多,而不是利益損失較多。4、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民族危機加深,中國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救亡圖存運動,B選項符合題意。ACD選項與材料時間不符合,排除。5、D【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近代中國伴隨了列強的入侵、外來文化的傳播等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與發(fā)展為五四運動的產生奠定了物質和階級基礎,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不斷啟迪人們的思想為五四運動的爆發(fā)準備了思想條件,故D符合題意。這三項都是晚清社會轉型的其中一方面,不全面,故排除ABC。6、A【解析】
《魏戶律》禁止收養(yǎng)其他人家的孩子和入贅女家的規(guī)定,體現(xiàn)了其重視父系家長權力,維護血緣宗法制度的目的,A項正確;不能收養(yǎng)其他人家的孩子和入贅女家的規(guī)定不能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與小農經濟的發(fā)展無關,B項錯誤;這一項規(guī)定與加強中央對地方的垂直管理無益,C項錯誤;材料中的禁令與樹立法家思想的權威,實行以法治國不符,D項錯誤。7、B【解析】五四運動期間,連理發(fā)店門前都貼出布告“國事如此,無心整容,請諸君不必光顧?!闭f明五四運動群眾基礎比較廣泛,故B項符合題意;A項錯誤,五四運動的先鋒是青年學生;C項錯誤,五四運動的主力是無產階級;D項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8、A【解析】
根據(jù)材料“1725年到1789年間”,“至少有四分之一的貴族家庭是自18世紀初獲得貴族身份的”,可推理出史料意在強調資產階級等有產者與貴族的融合性而非對抗性,這位學者是在反思相關法國大革命傳統(tǒng)史學觀點,A項正確;材料得出的觀點與的傳統(tǒng)的階級分析法得出的觀點不同,貴族與資產階級分別是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統(tǒng)治階級,BC兩項錯誤。材料沒有分析大革命與宮廷權力變更的關系,D項錯誤。9、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獲取材料信息、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由題干信息文采華麗的文體、書寫材料得到改進是指漢賦和造紙術的改進,故C項正確;ABD三項與這一信息不符,故排除。考點: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科技成就、文學成就·造紙術、漢賦10、B【解析】
本題考查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從漫畫中可以看出美國為了保護本國經濟,筑起了與他國貿易的圍墻。這指的是美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從漫畫時間2018年可以看出,此時處于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中,美國的做法說明推動全球化發(fā)展進程任重道遠,故本題答案選B項。材料中沒有涉及中美兩盾,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xiàn)單極的世界格局,排除C項;材料沒有反映“美國陷入孤立”,排除D項。11、D【解析】
由圖表信息可知,在1913年,美國、德國工業(yè)生產的比重超過了英法這兩個傳統(tǒng)工業(yè)大國,即工業(yè)格局發(fā)生了變動。D正確;材料僅反映的是工業(yè)生產比重,并非整個國民經濟,A排除;比重不能看出增長速度,B排除;此時,英法等老牌國家所占殖民地最多,C排除。故選D。12、C【解析】
根據(jù)題干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二戰(zhàn)后股份公司的發(fā)展變化,鼓勵職工購買本企業(yè)股票及贈股行為有利于緩和勞資矛盾,激發(fā)工人生產積極性,屬于戰(zhàn)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故C項正確;戰(zhàn)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并未讓貧富差距消失,排除A項;題干信息不能片面的說明整個社會矛盾的緩和,排除B項;鼓勵職工購買本企業(yè)股票及贈股行為與福利制度無關,排除D項。故選C。13、C【解析】試題分析:材料提到,英國光榮革命前后國王權力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權力的來源由神授變?yōu)閼椃ㄗh會制約,故C項正確。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排除??键c: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fā)展·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特點【名師點睛】本題主要考查英國君主立憲制。結合備考應注意。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是議會權力至上,君主統(tǒng)而不治。英國君主立憲制度雖然保留了君主,但由議會掌權,以議會內閣制為核心。在這一政治模式下,真正掌握國家實權的是代議制政府;國王不僅“臨朝不理政”,而且游離于黨派政治紛爭之外,無權廢除任何法律。但是,國王作為國家元首,是國家統(tǒng)一的象征;同時,他也是英聯(lián)邦首腦,起著維系英聯(lián)邦的紐帶作用。14、C【解析】
議會對政府的經費都規(guī)定了專門的用途,不能隨意挪用,同時審查政府開支,由此說明議會限制國王財政大權,C正確;A表述不符合史實,材料反映的是國王支不敷出,而非收入少,排除;B與題無關,排除;根據(jù)“為了應付國王宮廷和民政管理的費用,仍不夠寬裕”可知,英王有支配權,排除D。15、C【解析】
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圖中所示的分界線是“教皇子午線”,這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線,也是對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活動的承認,故C正確;“教皇子午線”是對兩國爭奪仲裁,故A錯誤;材料信息主旨不是傳播基督教,故B錯誤;其他國家后來參與了殖民地爭奪,故D說法錯誤。16、B【解析】
材料中講述的是“坑儒”事件,但歷史上的坑儒事件說的是許多方士(修煉功法煉丹的人)、儒生攻擊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調查,將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可知材料與歷史事實不符,故B正確;材料中沒有提到“焚書”,更不能得出“焚書”是否導致“坑儒”事件的發(fā)生,故A排除;坑儒事件是秦始皇暴政的表現(xiàn),并不是中央政府的內部斗爭,故C排除;材料中并沒有提到郡縣制,故D排除?!军c睛】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反對當時實行的“郡縣制”,要求根據(jù)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駁斥,并主張禁止“儒生”(讀書人)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秦始皇采納李斯的建議,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于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毀;有敢談論《詩》、《書》的處死,稱贊過去的而議論現(xiàn)在政策的滅族;禁止私學,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這種措施引起許多讀書人的不滿。第二年,許多方士(修煉功法煉丹的人)、儒生攻擊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調查,將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歷史上稱這些事情為“焚書坑儒”。17、D【解析】
《瀛環(huán)志略》描述了西方國家的相關情況,體現(xiàn)了民族危機下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傾向,故選D項;根據(jù)“偶著《瀛環(huán)志略》一書”可知該書著作不是出于皇帝授意,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作者對專制制度的反思,排除B項;該書主要介紹了西方國家的風俗和地理,并不著重于制度,排除C項。故選D。18、B【解析】
根據(jù)“每作一扇,必畫數(shù)百本,然后出貨,即日流布,實恐他人傳模之先也”可以看出畫家已經有了商業(yè)的意識,進行批量生產,故B正確;ACD不符合題意。19、C【解析】
由表格數(shù)字以及中國工廠數(shù)量、工人數(shù)、出口總值可知,20世紀初的中國工業(y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工業(yè)化水平有所提高,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xiàn)美日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故A項錯誤;表格雖呈現(xiàn)美國、日本的工業(yè)發(fā)展狀況,與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沒有直接關聯(lián),故B項錯誤;僅從表格數(shù)據(jù)得不出中日兩國近代化總量的高低的,故D項錯誤。20、B【解析】
依據(jù)材料“《共產黨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據(jù)歷史的發(fā)展不斷做的修改補充”、“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可知馬克思和恩格斯對于已經提出的結論還要求結合時代發(fā)展的情況進行深刻的思考,對已經不符合時代背景的觀點進行修改,并提出與時俱進的新觀點,因此其具有自我批評與革新的精神。故B選項正確。材料主要體現(xiàn)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的革新精神,A選項并未完整概括材料信息,錯誤;馬克思主義原理不只包括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還有辯證唯物主義理論等,C選項偷換概念,錯誤;材料主要體現(xiàn)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的革新精神,D選項并未完整概括材料信息,錯誤。故正確選項為B選項。21、C【解析】
根據(jù)材料,晚清末年時期,清政府主動自開商埠,并具有對這些通商口岸的管理權;到民國初年中國政府自開通商口岸達到了50處左右,由閉關鎖國到主動開放商埠,這些措施體現(xiàn)了國人對世界認知發(fā)生變化,主動融入世界,C項正確;晚清政府時期清政府淪為洋人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A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xiàn)中國的國際地位的變化,B項錯誤;材料中未體現(xiàn)貿易政策與格局的調整,D項錯誤。故選C。22、B【解析】
根據(jù)題干可知,宋太祖時期禁止進士“謝恩”并通過親自主持殿試以防止主考官與進士形成裙帶關系,故B項正確;題干未涉及削弱相權,排除A項;題干中沒有體現(xiàn)對貴族特權的打擊,排除C項;科舉制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公平公正,但不符合題干主旨,排除D項。故選B。23、C【解析】從材料“融合了各種表演藝術形式而成的一種完整的戲劇藝術”“在唐宋以來話本、詞曲、講唱文學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了成熟文學劇本”中可以看出,元雜劇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增加了元雜劇的觀賞性,故C項正確,D項排除;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出流傳范圍廣和反映社會生活,故AB項排除。24、D【解析】
根據(jù)材料“某一文學流派是浪漫主義的死敵,它是現(xiàn)實主義的承繼者和突破者”可知是二戰(zhàn)后的荒誕派文學,用輕松的喜劇形式表達嚴肅的悲劇主題。故選D;A是浪漫主義文學的特點,排除;B是現(xiàn)實主義,排除;C屬于神魔文學,排除。25、D【解析】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歷史解釋是對歷史事件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材料中④是以史料為依據(jù),以歷史理解為基礎,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D項正確;①②③是歷史敘述,A、B、C項錯誤。26、B【解析】試題解析:新文化運動時期謳歌俄國十月革命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第一個舉起社會主義大旗的是李大釗,AC兩項均排除。新文化運動是一場文學革命,開始的標志是胡適在《新青年》上發(fā)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隨后陳獨秀發(fā)表《文學革命論》倡導建設新鮮、平易、通俗的新文學。陳獨秀、胡適都屬于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他們不可能號召民主革命,D項排除。故選B。27、A【解析】
君主專制初期,也就是在英國工業(yè)革命之前,英國資本主義發(fā)展推行的是重商主義,故A正確。28、A【解析】
材料反映了分封制的實施對華夏民族形成的影響,原族群受到了分封制的猛烈沖擊,打破了原族群的隔絕狀態(tài),有利于各族群的文化交流,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創(chuàng)造,故A項正確;B項的錯誤在于“徹底”,不符合史實,故排除;材料反映了分封制有利于各族群的交流,有利于原族群的發(fā)展,C項錯誤;D項的錯誤在于“完成”,不符合史實,故排除。29、A【解析】
依據(jù)材料“從個人需要的多樣性、能力的片面性和不同個人能力的差異性這三個方面來闡述社會分工的必要性”來看,柏拉圖提倡根據(jù)智慧拼的來進行社會分工,由有正義感和理性的“賢人”來統(tǒng)治國家。故答案為A項。B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柏拉圖反對希臘的直接民主,認為人們沒有辦法正確認識真理,但其目的不是為了否定希臘政體的局限性,排除;C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孟德斯鳩提出的三權分立學說奠定了資產階級國家學說的理論基礎,排除;D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人文主義萌發(fā)的淵源眾多,源頭復雜,排除?!军c睛】柏拉圖的俄國家學說盡管有很多錯誤,但他鼓勵人們獨立思考,為理性主義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30、D【解析】
依據(jù)材料中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早在一戰(zhàn)爆發(fā)前,美國同德國關系就已經十分緊張,這種宣傳激起了中立國美國對德國的仇恨,從而加劇了美德兩國緊張的關系,因此D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美國參戰(zhàn)是在1917年4月,故“迅速”一詞說法錯誤;B選項錯誤,英國海軍本來就掌握著制海權,并不存在“奪回”的問題;C選項錯誤,1917年2月,德國重新實施“無限制潛艇戰(zhàn)”,并沒有被遏止。故正確答案為D選項。二、材料解析題: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專題22 能源與可持續(xù)發(fā)展-2025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知識清單與解題方法
- 二零二五年度藥品研發(fā)成果許可與銷售分成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勞動合同法企業(yè)勞動爭議調解中心設立合同
- 河道整治砂石運輸合同模板
- 2025年度生物科技行業(yè)勞動合同解除協(xié)議范本
- 2025年度供應鏈金融應收賬款回款合作協(xié)議
- 家具銷售居間合同文件資料
- 2025年度品牌連鎖店鋪授權經營合同
- 2025年度山林資源承包與生態(tài)補償金支付合同書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員工績效對賭合作框架協(xié)議
- 民政局離婚協(xié)議書模板(8篇)
- 氣管鏡科室講課ppt課件(PPT 69頁)
- 對于二氧化碳傳感器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的淺分析
- 麥語言函數(shù)手冊參考模板
- 冷庫噴涂施工工藝(詳細)
- 電機學辜承林(第三版)第1章
- 知情同意書-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 建筑材料碳排放因子查詢表
- 觀音神課三十二卦
- 醫(yī)療機構停業(yè)(歇業(yè))申請書
- 發(fā)票(商業(yè)發(fā)票)格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