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卷08(解析版)-【贏在高考·黃金8卷】備戰(zhàn)2024年高考生物模擬卷(北京專用)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1E/06/wKhkGWbKe9uACb9cAAHlJQ6Rjk8559.jpg)
![黃金卷08(解析版)-【贏在高考·黃金8卷】備戰(zhàn)2024年高考生物模擬卷(北京專用)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1E/06/wKhkGWbKe9uACb9cAAHlJQ6Rjk85592.jpg)
![黃金卷08(解析版)-【贏在高考·黃金8卷】備戰(zhàn)2024年高考生物模擬卷(北京專用)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1E/06/wKhkGWbKe9uACb9cAAHlJQ6Rjk85593.jpg)
![黃金卷08(解析版)-【贏在高考·黃金8卷】備戰(zhàn)2024年高考生物模擬卷(北京專用)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1E/06/wKhkGWbKe9uACb9cAAHlJQ6Rjk85594.jpg)
![黃金卷08(解析版)-【贏在高考·黃金8卷】備戰(zhàn)2024年高考生物模擬卷(北京專用)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1E/06/wKhkGWbKe9uACb9cAAHlJQ6Rjk8559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贏在高考?黃金8卷】備戰(zhàn)2024年高考生物模擬卷(北京專用)生物黃金卷08(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選題1.為研究三氧化二砷對人肝癌細胞凋亡的影響,科研人員用不同濃度的三氧化二砷培養(yǎng)人肝癌細胞,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三氧化二砷可促進人肝癌細胞凋亡,且濃度越高,促進效果越強B.人體癌細胞凋亡對機體是有利的,其他細胞凋亡對機體是有害的C.人肝癌細胞發(fā)生細胞凋亡的過程中,細胞內發(fā)生了基因的選擇性表達D.由圖可知,可選擇濃度為2.0mg/L的三氧化二砷用于臨床治療肝癌【答案】C【分析】分析曲線圖:圖示為用不同濃度的三氧化二砷體外處理人肝癌細胞的作用結果一定范圍內,隨著三氧化二砷濃度的升高,對癌細胞的抑制作用越明顯?!驹斀狻緼、由圖可知,2.0mg/L的三氧化二砷處理人肝癌細胞,細胞凋亡率高于4.0mg/L三氧化二砷處理,A錯誤;B、細胞凋亡是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有利于多細胞生物個體的發(fā)育,對機體是有利的,B錯誤;C、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因此凋亡過程中,細胞內發(fā)生了基因的選擇性表達,C正確;D、由圖可知,2.0mg/L的三氧化二砷處理,人肝癌細胞的凋亡率最高,但是無法得知2.0mg/L的三氧化二砷對正常細胞是否有影響,因此無法得知是否適用于臨床治療,D錯誤。故選C。2.下列有關食品保存和發(fā)酵食品制作的敘述,正確的是(
)A.巴氏消毒法是將牛奶煮沸以殺死雜菌B.低氧保存果蔬可抑制微生物的細胞呼吸C.制作泡菜時需要先通人空氣然后再密封D.通過細菌的發(fā)酵作用可將豆腐變成腐乳【答案】B【分析】制作泡菜利用了乳酸菌發(fā)酵的原理,乳酸菌是厭氧菌,需要在無氧環(huán)境下生活,泡菜制作的過程中應一直密封?!驹斀狻緼、巴氏消毒法是指在62~65℃消毒30min,或80~90℃處理30s~1min,A錯誤;B、低氧保存果蔬的原理是低氧狀態(tài)下微生物的細胞呼吸被抑制,有機物消耗減少,B正確;C、制作泡菜時依賴乳酸菌,而乳酸菌是厭氧菌,不能通入空氣,C錯誤;D、腐乳發(fā)酵主要是依賴毛霉,不是細菌,D錯誤。故選B。3.正常情況下,擬南芥細胞質中游離的Ca2+濃度較低,為應對環(huán)境脅迫信號,機體能通過Ca2+轉運系統使細胞質中游離Ca2+濃度迅速升高。如圖為擬南芥細胞中Ca2+轉運蛋白的定位示意圖,其中CAX為液泡膜上的轉運蛋白。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Ca2+通過CAX從細胞質進入液泡的方式屬于主動運輸B.CAX可以同時運輸Ca2+和H+,說明CAX不具有專一性C.Ca2+可以進出液泡,這有助于擬南芥細胞維持正常的功能D.H+通過CAX進入細胞質的過程中,CAX的構象發(fā)生了改變【答案】B【分析】轉運蛋白可以分為載體蛋白和通道蛋白兩種類型。載體蛋白只容許與自身結合部位相適應的分子或離子通過,而且每次轉運時都會發(fā)生自身構象的改變;通道蛋白只容許與自身通道的直徑和形狀相適配、大小和電荷相適宜的分子或離子通過,分子或離子通過通道蛋白時,不需要與通道蛋白結合,通道蛋白轉運物質時自身構象不發(fā)生改變。【詳解】A、液泡中H+濃度高于細胞質,H+由液泡進入細胞質屬于高濃度到低濃度;根據題意,細胞質中游離的Ca2+濃度較低,Ca2+進入液泡屬于低濃度到高濃度,故Ca2+通過CAX的跨膜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所需要的能量由H+順濃度梯度產生的勢能提供,A正確;B、一種載體蛋白只能適合與一種或一類離子或分子結合,具有專一性,CAX可以同時運輸Ca2+和H+,CAX具有專一性,B錯誤;C、題干信息“為應對環(huán)境脅迫信號,機體能通過Ca2+轉運系統使細胞質中游離Ca2+濃度迅速升高”可知,Ca2+可以進出液泡,這有助于擬南芥細胞維持正常的功能,C正確;D、載體蛋白轉運物質時會發(fā)生自身構象的改變,結合題干和題圖可知,CAX屬于轉運蛋白中的載體蛋白,故H+通過CAX進入細胞質的過程中,CAX的構象發(fā)生了改變,D正確。故選B。4.2017年,我國科學家培育出轟動世界的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和“華華”,下圖為其培育流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過程①是將成纖維細胞注射到去核的卵母細胞中B.過程②通常需在液體培養(yǎng)基中加入血清等天然成分C.圖中過程需用到體外受精、細胞培養(yǎng)、胚胎移植等技術D.克隆猴用于醫(yī)學研究可最大限度排除基因差異的干擾【答案】C【分析】圖示的是動物細胞核移植技術,①代表利用顯微注射將成纖維細胞注射到去核的卵母細胞中,②代表體外早期胚胎培養(yǎng),③代表胚胎移植?!驹斀狻緼、圖示的是動物細胞核移植技術,①代表利用顯微注射將成纖維細胞注射到去核的卵母細胞中,A正確;B、進行體外動物細胞培養(yǎng)需要在培養(yǎng)基中添加血清等天然成分,B正確;C、圖中過程需用到細胞培養(yǎng)、胚胎移植等技術,沒用到體外受精技術,C錯誤;D、圖示兩只克隆猴的基因完全相同,因此用于醫(yī)學研究可最大限度排除基因差異的干擾,D正確。故選C。5.下圖為二倍體百合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不同時期的圖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減數分裂過程的正確順序是④①②③B.圖①每個細胞中都含有2個染色體組C.基因重組會發(fā)生在圖②④所示時期D.同源染色體分離發(fā)生在圖③所示時期【答案】C【分析】由圖可知,①~④細胞分別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減數第二次分裂末期、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驹斀狻緼、①中兩個子細胞的染色體均位于細胞中央,說明該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②細胞正在同源染色體分離,說明其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③著絲粒分裂后,染色體移向兩極,說明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末期;④由同源染色體聯會顯性,說明其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因此減數分裂過程的正確順序是④②①③,A錯誤;B、由以上分析可知,①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只含有1個染色體組,B錯誤;C、基因重組包括染色體互換和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分別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即②④所示時期,C正確;D、同源染色體分離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圖②所示時期,D錯誤。故選C。6.6-BA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蒲腥藛T以貯藏的青棒豆種子為材料,研究一定濃度的6-BA處理對其呼吸速率的影響,結果如下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青棒豆細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B.對照組與6-BA組的呼吸速率變化趨勢不一致C.6-BA可以應用于青棒豆采摘后的貯藏保鮮D.貯藏時間越久,6-BA抑制呼吸速率效果越強【答案】D【分析】該實驗目的是探究一定濃度的6-BA處理對其呼吸速率的影響,因此自變量是是否進行6-BA處理和貯藏時間,因變量是呼吸速率?!驹斀狻緼、植物細胞有氧呼吸第二、三階段的場所是線粒體,因此青棒豆細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A正確;B、對照組隨著貯藏時間延長,其呼吸速率逐漸升高再略有降低;6-BA組隨著貯藏時間延長,其呼吸速率先降再升后再略有降低,因此二組呼吸速率變化趨勢不一致,B正確;C、與對照組相比,在同一貯藏時間下,6-BA組呼吸速率都低于對照組呼吸速率,因此6-BA可以應用于青棒豆采摘后的貯藏保鮮,C正確;D、與對照組同一時間相比,第5天時,兩組呼吸速率差值最大,說明6-BA抑制呼吸速率效果在第五天時最強,并不是貯藏時間越久,抑制效果越好,D錯誤。故選D。7.ABC轉運蛋白是一類跨膜轉運蛋白,參與細胞吸收多種營養(yǎng)物質,每種ABC轉運蛋白均具有物質運輸的特異性。ABC轉運蛋白的結構及轉運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推測合理的是()A.ABC轉運蛋白可提高CO2的跨膜運輸速率B.ABC轉運蛋白參與的跨膜運輸方式屬于協助擴散C.C1-和葡萄糖依賴同一種ABC轉運蛋白跨膜運輸D.若ATP水解受阻,ABC轉運蛋白不能完成轉運過程【答案】D【分析】主動運輸特點①耗能②逆濃度梯度進行③需要轉運蛋白參與。協助擴散特點:①順濃度梯度進行②需要轉運蛋白參與③不耗能?!驹斀狻緼、由圖可知,ABC轉運蛋白在轉運小分子時,需要消耗能量,因此參與的是主動運輸,而CO2的跨膜運輸是自由擴散,因此ABC轉運蛋白不能提高CO2的跨膜運輸速率,A錯誤;B、由圖可知,ABC轉運蛋白在轉運小分子時,需要消耗能量,因此參與的是主動運輸,B錯誤;C、由題干“每種ABC轉運蛋白均具有物質運輸的特異性”可知,C1-和葡萄糖不是依賴同一種ABC轉運蛋白跨膜運輸,C錯誤;D、ABC轉運蛋白轉運物質,需要ATP水解功能,因此當ATP水解受阻,ABC轉運蛋白不能完成轉運過程,D正確。故選D。8.CD47在多種腫瘤細胞高表達,通過與巨噬細胞表面SIRPα互作使腫瘤細胞逃避吞噬清除。研究者將CD47鼠源單克隆抗體與表達CD47的非腫瘤細胞共孵育后,加入熒光標記的SIRPα,檢測細胞表面的熒光強度,結果如圖。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CD47通過與SIRPα互作提高了機體免疫監(jiān)控能力B.制備鼠源單克隆抗體需將人B細胞與小鼠瘤細胞融合C.CD47鼠源單克隆抗體發(fā)揮阻斷作用存在劑量依賴效應D.非腫瘤細胞替換成腫瘤細胞可檢測腫瘤細胞被清除效果【答案】C【分析】單克隆抗體制備流程:先給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發(fā)生免疫反應,之后從小鼠脾臟中獲取已經免疫的B淋巴細胞;誘導B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利用選擇培養(yǎng)基篩選出雜交瘤細胞;進行抗體檢測,篩選出能產生特定抗體的雜交瘤細胞;進行克隆化培養(yǎng),即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養(yǎng);最后從培養(yǎng)液或小鼠腹水中獲取單克隆抗體?!驹斀狻緼、機體的免疫監(jiān)控能力能夠清除癌變的細胞,分析題意可知,CD47通過與巨噬細胞表面SIRPα互作使腫瘤細胞逃避吞噬清除,故CD47通過與SIRPα互作降低了機體免疫監(jiān)控能力,A錯誤;B、制備鼠源單克隆抗體需將小鼠B細胞與小鼠瘤細胞融合,B錯誤;C、據圖可知,CD47單克隆抗體在較低濃度范圍內,與無關抗體的熒光強度一致,抗體濃度達到一定值后細胞表面的熒光強度顯著下降,說明CD47鼠源單克隆抗體發(fā)揮阻斷作用存在劑量依賴效應,C正確;D、抗原與抗體的結合具有特異性,故非腫瘤細胞替換成腫瘤細胞不能檢測腫瘤細胞被清除效果,D錯誤。故選C。9.光呼吸是植物利用光能,吸收O2并釋放CO2的過程。研究者將四種酶基因(GLO、CAT、GCL、TSR)導入水稻葉綠體,創(chuàng)造了一條新的光呼吸代謝支路(GCGT支路),如圖虛線所示。據圖分析,下列推測錯誤的是(
)A.光呼吸時C5與O2的結合發(fā)生在線粒體內膜上B.光呼吸可以將部分碳重新回收進入卡爾文循環(huán)C.GCGT支路有利于減少H2O2對葉綠體的損害D.GCGT支路可以降低光呼吸從而提高光合效率【答案】A【分析】光呼吸代謝支路(GCGT支路)可以將部分碳重新回收進入卡爾文循環(huán),利用于降低光呼吸消耗?!驹斀狻緼、圖中光呼吸代謝支路發(fā)生在葉綠體中,所以C5和O2的結合發(fā)生葉綠體上,A錯誤;B、GCGT支路中,甘油酸可轉化為PGA,進而將碳重新回收進入卡爾文循環(huán),B正確;C、GCGT支路中,H2O2可被分解為H2O和O2,有利于減少其對葉綠體的損害,C正確;D、光呼吸代謝支路(GCGT支路)可以將部分碳重新回收進入卡爾文循環(huán),利用于降低光呼吸消耗從而提高光合速率,D正確。故選A。10.在正常孕婦的血清中,存在抗配偶淋巴細胞的特異性抗體(APLA),它可與胎兒細胞上源于父親的抗原結合,阻止母體免疫系統對胚胎的識別和攻擊。缺乏APLA的孕婦常會發(fā)生習慣性流產。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APLA由母體漿細胞分泌B.APLA能夠增強母體對胚胎的免疫反應C.可通過抗原抗體雜交檢測APLAD.可給患者接種適量的配偶淋巴細胞進行治療【答案】B【分析】根據題意可知:在正常孕婦的血清中,存在抗配偶淋巴細胞的特異性抗體,該抗體由母體產生,它可與胎兒細胞上源于父親的抗原結合,阻止母體免疫系統對胚胎的識別和攻擊?!驹斀狻緼、在正常孕婦的血清中,存在抗配偶淋巴細胞的特異性抗體APLA,是由母體漿細胞分泌,A正確;B、APLA可與胎兒細胞上源于父親的抗原結合,阻止母體免疫系統對胚胎的識別和攻擊,APLA能夠降低母體對胚胎的免疫反應,B錯誤;C、APLA是抗體,能與抗原特異性結合,可通過抗原抗體雜交檢測APLA,C正確;D、APLA是抗配偶淋巴細胞的特異性抗體,給患者接種適量的配偶淋巴細胞,可產生APLA,達到治療的效果,D正確。故選B。11.現有四個轉Bt基因的抗蟲棉純合品系(基因型為BtBt),為研究Bt基因之間的位置關系,進行了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下列推測錯誤的是(
)雜交組合F1F2(F1自交后代)甲×乙全部為抗蟲植株抗蟲301株,不抗蟲20株乙×丙全部為抗蟲植株抗蟲551株,不抗蟲15株乙×丁全部為抗蟲植株抗蟲407株,不抗蟲0株A.甲與乙的Bt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B.乙與丁的Bt基因可能位于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C.乙、丙和丁的Bt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上D.甲與乙雜交組合的F2中約1/4植株自交后代不發(fā)生性狀分離【答案】D【分析】根據表格分析:甲和乙雜交,F1全部為抗蟲植株,F2中抗蟲:不抗蟲=15:1,該比值是9:3:3:1的變形,可知甲與乙的Bt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驹斀狻緼、根據甲和乙雜交結果分析,F2中抗蟲:不抗蟲=15:1,該比值是9:3:3:1的變形,可知甲與乙的Bt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A正確;B、乙和丁雜交,F1全部為抗蟲植株,F2全部為抗蟲植株,可推測乙與丁的Bt基因可能位于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B正確;C、乙和丙雜交,F1全部為抗蟲植株,F2既有抗蟲植株又有不抗蟲植株,但是抗蟲植株遠多于不抗蟲植株,可推測乙、丙的Bt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結合B選項,乙、丙和丁的Bt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上,C正確;D、不含Bt基因表現為不抗蟲,含Bt基因表現為抗蟲,因此甲與乙雜交組合的F2中約1/2植株自交后代發(fā)生性狀分離,D錯誤。故選D。12.科學家利用細菌視紫紅質和ATP合成酶等構建了一種簡單的人工光合細胞,模式圖如下圖。它可以產生ATP,為細胞代謝提供能量。關于該細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人工光合細胞器膜類似于葉綠體類囊體膜,能夠實現能量轉換B.H+從人工光合細胞器進入細胞質的運輸方式屬于主動運輸C.人工光合細胞合成新的細菌視紫紅質和ATP合成酶消耗ATPD.人工光合細胞器與植物細胞的葉綠體結構和功能不完全相同【答案】B【分析】分析題圖可知:H+從膜外運送到膜內,是從低濃度向高濃度運輸,且在此過程中需要光提供能量,故H+進入人工光合細胞器內部的方式屬于主動運輸,但從人工光合細胞器內部轉移到外部沒有消耗能量,是以通過ATP合成酶以協助擴散的方式完成的?!驹斀狻緼、人工光合細胞器膜類似于葉綠體類囊體膜,能夠將光能轉化為ATP中的化學能,實現能量轉換,A正確;B、H+從人工光合細胞器內部轉移到外部沒有消耗能量,是以通過ATP合成酶以協助擴散的方式完成的,B錯誤;C、人工光合細胞合成新的細菌視紫紅質和ATP合成酶需要能量,消耗ATP,C正確;D、分析題圖可知人工光合細胞器與植物細胞的葉綠體結構和功能不完全相同,D正確。故選B。13.關于高中生物學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觀察細胞質的流動時,可以用葉綠體的運動作為標志B.酵母菌純培養(yǎng)過程中,須用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單菌落C.可用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D.觀察有絲分裂裝片時,在視野中可同時看到染色體和染色質【答案】B【分析】在顯微鏡下觀察質壁分離,最好選擇成熟的植物細胞,且液泡含有顏色,如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驹斀狻緼、葉綠體存在于細胞質,隨著細胞質的流動而運動,觀察細胞質的流動可用葉綠體的運動作為標志,A正確;B、酵母菌純培養(yǎng)過程中,形成的單菌落是肉眼可見的,B錯誤;C、由于紫色洋蔥鱗片葉片外表皮有成熟的液泡,且液泡中有顏色,能與細胞質形成顏色對比,故可用于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C正確;D、分裂間期占整個細胞周期的比例大,因此觀察有絲分裂裝片時,經堿性染料染色后,能觀察到處于間期的染色質,也能觀察到處于分裂期的染色體,D正確。故選B。14.適宜濃度的蓮藕渣多糖(LRP)能促進體外培養(yǎng)的小鼠巨噬細胞分泌白細胞介素等細胞因子。下列有關免疫細胞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巨噬細胞和B細胞等都具有吞噬、攝取、加工處理和呈遞抗原的功能B.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均可分泌白細胞介素、抗體等免疫活性物質C.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在保衛(wèi)機體的第二、三道防線中均可發(fā)揮作用D.經適宜濃度的LRP處理的巨噬細胞識別并裂解腫瘤細胞的能力增強【答案】C【分析】免疫系統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活性物質組成。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脾,淋巴結,扁桃體,是免疫細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場所。免疫活性物質:由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產生的,并發(fā)揮出免疫作用的物質。免疫細胞包括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又分為T細胞和B細胞。T細胞分為輔助性T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人體三道防線:第一道:皮膚、黏膜;第二道:體液中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第三道:特異性免疫?!驹斀狻緼、巨噬細胞和B細胞等都具有攝取、加工處理和呈遞抗原的功能,B細胞沒有吞噬功能,A錯誤;B、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均可分泌白細胞介素等細胞因子,但抗體由漿細胞分泌,B錯誤;C、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在保衛(wèi)機體的第二、三道防線中均可發(fā)揮作用,C正確;D、經適宜濃度的LRP處理的巨噬細胞,吞噬、攝取、加工處理和呈遞抗原的功能增強,但裂解腫瘤細胞是細胞毒性T細胞的功能,D錯誤。故選C。15.Y(黃色)和y(白色)是位于某種蝴蝶常染色體上控制體色的一對等位基因,雄性有黃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下列雜交組合中,可以從其子代表型判斷出性別的是()A.♀Yy×♂Yy B.♀Yy×♂yy C.♀yy×♂YY D.♀yy×♂yy【答案】C【分析】性染色體上的的基因控制性狀遺傳總是和性別相關聯,這種現象叫做伴性遺傳;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在遺傳時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從性遺傳是指相同基因型在不同的性別中表現為不同表現型的現象;它與伴性遺傳的區(qū)別為控制從性遺傳的基因一般位于常染色體,而不是性染色體?!驹斀狻緼、由題干可知,雄性有黃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且黃色對白色為顯性,若雜交組合為♀Yy×♂Yy,則子代是YY(♂黃色、♀白色)、Yy(♂黃色、♀白色)、yy(♂白色、♀白色),白色表型可能雌性也可能是雄性,不能從其子代表型判斷出性別,A錯誤;B、若雜交組合為♀Yy×♂yy,則子代是Yy(♂黃色、♀白色)、yy(♂白色、♀白色),白色表型可能雌性也可能是雄性,不能從其子代表型判斷出性別,B錯誤;C、若雜交組合為♀yy×♂YY,則子代均是Yy(♂黃色、♀白色),白色為雌性,黃色為雄性,C正確;D、若雜交組合為♀yy×♂yy,則子代是yy(♂白色、♀白色),白色表型可能雌性也可能是雄性,不能從其子代表型判斷出性別,D錯誤。故選C。二、非選擇題16.基因驅動是指特定基因有偏向性地遺傳給下一代的自然現象??茖W家借助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研發(fā)出人工基因驅動系統,并在擬南芥和蚊子等生物中實現了外部引入的基因多代遺傳。在作物快速育種、根除瘧疾等方面具有廣闊的前景。(1)為研發(fā)擬南芥藍光受體CRY1基因驅動系統,科學家首先構建了基因驅動元件,導入擬南芥細胞,在細胞中表達Cas9/gRNA復合物,其中gRNA按照原則來識別和結合DNA特定序列,并引導Cas9蛋白酶切斷DNA雙鏈,將基因驅動元件精確插入到一條染色體上的CRY1基因中(如圖1),獲得CRY1突變基因,并利用同源定向修復功能,使另一條同源染色體上也插入基因驅動元件,從而獲得CRYI基因純合突變體。①為確定基因驅動元件是否完整插入CRY1基因,最好選擇兩組引物進行PCR。A.P1、P2和P3、P4B.P1、P3和P2、P4C.P1、P4和P2、P3②用CRY1基因純合突變體作為母本與野生型父本雜交,F1中有多達8%的植株為純合突變體。請解釋純合突變體產生的原因。③分子標記是核DNA中的簡單重復序列,重復次數在不同個體和品種間有較大可變性。從F1中選取5株純合突變體。根據CRY1基因上下游的分子標記CIW5和F17A8(如圖2)設計引物,進行PCR,電泳結果如圖3,可知除CRY1基因外的其他基因均來自雙親,判斷依據是。(2)用基因驅動技術改造傳播瘧疾的按蚊X染色體上的A基因獲得a基因,含a基因的精子不能成活。用改造后的雌蚊突變體與野生型雄蚊交配,子一代雌蚊的基因型是,子一代相互交配,子二代的性別是。若將基因驅動雌蚊釋放到瘧疾疫區(qū),瘧疾發(fā)病率將會,原因是?!敬鸢浮?1)堿基互補配對AF1中來自母本的基因驅動序列通過同源定向修復,使來自父本的同源染色體上也插入CRY1基因驅動元件電泳結果中五株F1均同時具有與父本和母本一致的分子標記條帶(2)XAXa全雄下降破壞按蚊種群的性別比例,導致出生率下降,種群密度下降【分析】基因工程至少需要三種工具:限制性核酸內切酶(限制酶)、DNA連接酶、運載體?;虮磉_載體的組成包括: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和標記基因等。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檢測轉基因生物目的基因是否表達--抗原-抗體雜交技術?!驹斀狻浚?)RNA通過堿基互補配對方式由DNA轉錄而來,所以gRNA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來識別和結合DNA特定序列。①若將基因驅動元件精確插入到一條染色體上的CRY1基因中(如圖1),則就能夠利用P1、P2和P3、P4引物進行PCR獲得一定長度的DNA片段,否則沒有相應的DNA片段。②由于F1中來自母本的基因驅動序列通過同源定向修復,使來自父本的同源染色體上也插入CRY1基因驅動元件,所以用CRY1基因純合突變體作為母本與野生型父本雜交,F1中有多達8%的植株為純合突變體。③若電泳結果中五株F1均同時具有與父本和母本一致的分子標記條帶,可知除CRY1基因外的其他基因均來自雙親。(2)雌蚊突變體為XaXa、野生型雄蚊XAY,雜交后代為XAXa(雌蚊)、XaY(雄蚊),子一代相互交配,由于a基因的精子不能成活,則雄性只產生Y一種類型的配子,所以子二代的性別全是雄性。由于將基因驅動雌蚊釋放到瘧疾疫區(qū),破壞按蚊種群的性別比例,導致出生率下降,種群密度下降,所以瘧疾發(fā)病率將會下降?!军c睛】本題考查基因工程有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7.育種工作者發(fā)現一株雄性不育玉米突變體F,該突變體花粉粒數目減少,部分花粉粒敗育。為研究突變基因的遺傳特點和分子機制,科研人員進行了如下研究。雜交編號雜交組合F1表現型F2表現型雜交I突變體F♂×野生型♀野生型野生型73
突變型24雜交Ⅱ突變體F♀×野生型♂野生型野生型69
突變型22(1)據上表結果判斷,為顯性性狀。突變基因于染色體上,依據是,該突變性狀的遺傳符合定律。(2)SSR是DNA分子中的簡單重復序列,非同源染色體上的SSR重復單位不同,不同品種的同源染色體的SSR重復次數不同,因此常用于染色體特異性標記。研究者利用玉米3號、4號染色體上特異的SSR進行PCR擴增,對野生型和突變體F雜交后代的SSR分析結果如下圖所示。據圖判斷,突變基因位于3號染色體上,依據是;推測F2中突變體的4號染色體SSR擴增結果應有種類及比例?。(3)研究發(fā)現,突變體F的zm16基因起始密碼子對應的ATG上游30bp處有1494bp序列插入,zm16基因啟動子序列中存在低溫響應元件及大量光響應元件(“響應元件”是啟動子內的一段DNA序列,與特異的轉錄因子結合,調控基因的轉錄),這說明其表達可能受溫度和光照等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請推測突變體F花粉數目減少,部分花粉敗育的原因。。【答案】(1)野生型常雜交I、II親本正反交后代(F1)結果相同基因分離(2)F2突變型個體的3號染色體SSR擴增結果與親本突變型3號染色體SSR擴增結果相同,與親本突變型4號染色體SSR擴增結果不同3種,比例為1:2:1或(2:1:1)或(1:1:2)(3)突變體F的zm16基因突變,在花藥發(fā)育的特定階段,在特定低溫和光照影響下,RAN聚合酶與啟動子結合的情況發(fā)生異常,zm16基因表達量異常,導致部分花粉敗育,花粉粒數目減少【分析】基因突變是指基因中堿基對增添、缺失或替換而引起基因結構改變,基因突變后,轉錄形成的RNA上的密碼子發(fā)生改變,可能會使翻譯形成的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改變,進而引起生物性狀改變。根據表格數據,突變體和野生型雜交,正反交結果都是野生型,說明野生型是顯性性狀。(1)從表格中可以看出,不管是正交還是反交,F1都是野生型,且自交結果F2中野生型:突變型=3:1,說明野生型是顯性性狀,且位于常染色體上;該突變性狀的遺傳符合基因分離定律。(2)由題圖可知F2突變型個體的3號染色體SSR擴增結果與親本突變型3號染色體SSR擴增結果相同,與親本突變型4號染色體SSR擴增結果不同,所以突變基因位于3號染色體上;由于F1中個體的4號染色體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自交后,F2中4號染色體的類型有2條都來自父本、一條來自父本另一條來自母本、2條來自母本,比例是1:2:1,因此F2中4號染色體SSR擴增結果有3種,理論上比例為1:2:1。(3)根據題干信息“突變體F的zm16基因起始密碼子對應的ATG上游30bp處有1494bp序列插入”,由于有這段序列的插入,將影響基因的表達;“z1基因啟動子序列中存在低溫響應元件及大量光響應元件”,說明其基因表達受到溫度的影響。所以由于這段序列的插入,突變體F的zm16基因突變,在花藥發(fā)育的特定階段,在特定低溫和光照影響下,RAN聚合酶與啟動子結合的情況發(fā)生異常,zm1基因表達量異常,導致部分花粉敗育,花粉粒數目減少。【點睛】本題主要從分子水平上考查基因突變后對生物性狀的影響,考生要熟悉各種電泳條帶,掌握基因表達的過程。18.植物激素是植物正常生長發(fā)育不可缺少的調節(jié)性物質。對于植物激素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其中以水稻為實驗材料的研究揭示了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影響植物根生長的機制(見下圖)。(1)在已經確定的五大類植物激素中,圖中未提及的還有。(寫出兩類)(2)水稻插秧前用“移栽靈”處理,可提高成活率。“移栽靈”的有效成分應該是。(3)依圖判斷,細胞分裂素與細胞分裂素氧化酶之間的平衡調控機制屬于調節(jié)。(4)研究者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敲除細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獲得了水稻的突變體。相比于野生型,該突變體根的長度會。(5)水稻幼苗移栽過程中,為了促進根系快速生長,是否需要添加細胞分裂素?根據上圖簡述理由。【答案】(1)赤霉素、脫落酸和乙烯(2)生長素類似物(3)(負)反饋(4)變短(5)不需要,因為過多的細胞分裂素會抑制根系生長【分析】1、生長素: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葉和發(fā)育中的種子;②主要生理功能:促進細胞生長,但生長素的作用表現為兩重性,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2、赤霉素: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種子等幼嫩部分;②主要生理功能:促進細胞的伸長;促進種子萌發(fā)和果實發(fā)育。3、細胞分裂素: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②主要生理功能:促進細胞分裂。4、脫落酸:①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葉片等;②主要生功能:抑制植物細胞的分裂和種子的萌發(fā);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5、乙烯:①合成部位:植物體的各個部位;②主要生理功能:促進果實成熟。(1)五大類植物激素包括赤霉素、生長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和乙烯,圖中有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沒有提及的有赤霉素、脫落酸和乙烯。(2)據題干信息,水稻插秧前用“移栽靈”處理,能提高水稻的成活率,說明“移栽靈”有利于水稻幼苗生根,推斷“移栽靈”的有效成分是生長素類似物。(3)從圖中分析,細胞分裂素含量上升能促進合成細胞分裂素氧化酶,而細胞分裂素氧化酶能夠降解細胞分裂素,從而使細胞分裂素含量降低,二者的平衡調控機制屬于負反饋調節(jié)。(4)細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能夠控制合成細胞分裂素氧化酶,從而使細胞分裂素降解,敲除該基因,則細胞分裂素的含量上升,抑制根系生長,因此相比于野生型,該突變體根的長度變短。(5)據圖分析,細胞分裂素含量過多能夠抑制根系生長,若在水稻移栽過程中添加細胞分裂素,則不利于根系快速生長,故水稻幼苗移栽過程中,不需要添加細胞分裂素?!军c睛】本題考查植物激素的相關知識,解決本題的關鍵是能夠抓住題圖信息,正確分析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對根生長的影響機制,再準確答題即可。19.學習以下材料,回答(1)~(5)題。囊泡運輸的分子機制魯斯曼用拆分細胞囊泡組分的方法研究囊泡運輸。首先將酵母菌破碎,隨后分離囊泡,將這些囊泡在試管中孵育,然后借助顯微鏡等技術檢測囊泡的變化,并最終鑒定出與囊泡運輸相關的分子。利用這套試管系統,他們發(fā)現覆蓋在膜上的一個分子外被對囊泡運輸非常重要,囊泡在分子外被的作用下,從起始膜(內質網膜或高爾基體膜)出芽分泌,然后失去它們的外被,和其他的膜融合。他們富集了大量的外被蛋白,并分析了外被蛋白的組成,發(fā)現外被由7種蛋白組成,其中一種為GTP結合蛋白,這種GTP結合蛋白提供了外被形成和出芽的基礎。GTP結合狀態(tài)下,GTP結合蛋白與膜接觸,和其他蛋白組成7種蛋白聚合體,自然聚集成一個彎曲狀結構,最終將囊泡從膜上剪切下來。這個過程中,外被組裝提供了必要的機械力,驅使出芽。綜上,囊泡形成需要[①]的參與。囊泡形成后,GTP轉換成GDP,GTP結合蛋白從膜上脫落,外被也從膜上脫離。魯斯曼應用試管系統純化了一種稱為NSF的物質,NSF對于囊泡和靶膜融合過程起重要作用。進一步的研究,又發(fā)現了可溶性的NSF附著蛋白(SNAP)和SNAP受體(SNARE)。并且證明NSF和SNAP共同促進活的酵母細胞中的囊泡融合。囊泡和靶膜都帶有SNAP受體蛋白,分別稱為囊泡相關SNARE(v-SNARE)和靶膜SNARE(t-SNARE),轉運囊泡帶有v-SNARE,可識別位于轉運目的膜囊上的t-SNARE,從而實現了轉運部位的特異性。這種配對機制解釋了特定的囊泡如何駐留在特定的靶膜上,最終解決了融合過程中的專一性問題。由此可見,囊泡運輸是細胞正確行使生理功能的必要機制。它是指蛋白質被選擇性地包裝成運輸囊泡,囊泡從一個膜上剪切或出芽,而運輸到另一膜處再重新融合,多種類型的囊泡往返運輸這些“貨物”——蛋白質到不同位置,最終實現蛋白質的[
②
]運輸。(1)請將文中①、②的內容補充完整:①、②。(2)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囊泡運輸過程需要消耗提供能量。(3)囊泡運輸機制體現了生物膜的結構特點。(4)結合文中信息,從分子水平簡述細胞內囊泡運輸的基本過程。(5)研究表明,不管是酵母菌還是人類,都具有相似的細胞內囊泡運輸和融合機制,據此說明?!敬鸢浮?1)分子外被(7種外被蛋白)定向(2)磷脂和蛋白質ATP(3)具有一定的流動性(4)①在外被復合體的驅動下,攜帶特定蛋白的囊泡從供體細胞器上出芽(囊泡形成);②GTP轉化為GDP,從而使外被脫落;③通過v-SNARE和t-SNARE特異性結合,囊泡和靶膜粘附、融合,而把“貨物”——蛋白質運送到目的地。(5)生物界具有統一性【分析】囊泡運輸調控機制,是指某些分子與物質不能直接穿過細胞膜,而是依賴圍繞在細胞膜周圍的囊泡進行傳遞運輸。囊泡通過與目標細胞膜融合,在神經細胞指令下可精確控制荷爾蒙、生物酶、神經遞質等分子傳遞的恰當時間與位置。【詳解】(1)外被由7種蛋白組成,其中一種為GTP結合蛋白,這種GTP結合蛋白提供了外被形成和出芽的基礎,因此囊泡形成需要分子外被(7種外被蛋白)的參與;轉運囊泡帶有v-SNARE,可識別位于轉運目的膜囊上的t-SNARE,從而實現了蛋白質的定向運輸。(2)囊泡膜的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質組成的單層膜;囊泡運輸需要能量,ATP水解釋放的能量可以用于各項生命活動。(3)囊泡運輸機制中存在膜泡融合和釋放,體現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4)結合題干可知,細胞內囊泡運輸的基本過程為:①在外被復合體的驅動下,攜帶特定蛋白的囊泡從供體細胞器上出芽(囊泡形成);②GTP轉化為GDP,從而使外被脫落;③通過v-SNARE和t-SNARE特異性結合,囊泡和靶膜粘附、融合,而把“貨物”——蛋白質運送到目的地。(5)囊泡運輸和融合機制在酵母菌和人類細胞中都存在,說明生物界具有統一性。【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囊泡運輸機制,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20.冬性及二年生植物開花必須經歷漫長而寒冷的冬天,這一現象被稱為“春化作用”??蒲腥藛T對春化作用進行了系列研究。(1)實驗一:感知春化作用的部位研究對芹菜(或甜菜)春化作用的研究組別甲乙丙實驗處理高溫溫室種植高溫溫室種植,將莖尖端生長點冷水處理低溫溫室種植,莖尖端生長點處于高溫下實驗結果不能開花結實可開花結實不能開花結實上述實驗中,甲組起作用。分析以上實驗結果,可得出芹菜感受春化作用的部位是。(2)實驗二:冬小麥春化處理研究處理方式未經低溫處理低溫處理先低溫處理后高溫處理檢測結果無某些特殊蛋白質有某些特殊蛋白質出現某些蛋白質,高溫處理后這些蛋白質消失現象未抽穗開花抽穗開花未抽穗開花對以上實驗分析正確的是_________。A.溫度作為一種環(huán)境信號參與調節(jié)了冬小麥春化過程。B.某些特殊蛋白質的出現是冬小麥春化過程中發(fā)生了基因突變。C.春化作用可被高溫解除。D.春化過程中,溫度影響了相關基因的表達。(3)科學工作人員進一步做了植物春化作用過程中的低溫刺激能否傳遞的實驗。將已經春化的天仙子枝條嫁接給沒有春化的同一品種植株,或者嫁接到沒有春化的煙草植株上,未被春化的植株均開花。上述實驗結果說明低溫刺激誘導植物細胞內產生了信號(物理/化學/電),該信號(能/不能)在植物體內傳遞。(4)進一步研究發(fā)現,Flc基因是開花過程中的關鍵基因,該基因編碼一個開花抑制轉錄因子。據此推測,冬小麥在春季生長階段,Flc基因表達量。(5)春化作用由多個基因調控,對植物開花的影響可能有兩個途徑,基因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如下圖所示:在冬小麥春季開花生長階段,基因Vin1和Vin2表達量。低溫春化可通過②抑制途徑促進植物開花,根據圖像,用一段文字表述②抑制途徑促進植物開花的過程原理。【答案】(1)對照莖尖端生長點(2)ACD(3)化學能(4)降低(減?。?5)增多在低溫春化刺激下,Vin3基因表達,抑制了Fri基因的表達,從而使Fri對Flc基因表達的促進作用減弱,Flc表達量降低,進而對Soc1基因表達的抑制作用減弱,Soc1表達量增多,進而促進Ley基因表達,促進開花。【分析】有些花卉需要低溫條件,才能促進花芽形成和花器發(fā)育,這一過程叫做春化階段,這種低溫誘導植物開花的效應叫做春化作用?!驹斀狻浚?)實驗一為感知春化作用的部位研究,甲組高溫溫室種植,起對照作用。未低溫處理的莖尖端生長點的芹菜不能開花結果,說明芹菜感受春化作用的部位是莖尖端生長點。(2)A、根據表格分析,未經低溫處理,冬小麥不能抽穗開花,而經低溫處理,冬小麥抽穗開花,說明溫度作為一種環(huán)境信號參與調節(jié)了冬小麥春化過程,A正確;B、由于春化后每次都能產生同樣的特殊蛋白質,所以不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只是合成特殊蛋白質的基因在低溫下才能表達,B錯誤;C、經低溫處理,冬小麥抽穗開花,而先低溫處理后高溫處理,冬小麥不能抽穗開花,說明高溫可以解除冬小麥的春化作用,C正確;D、春化過程中,有些特殊蛋白質的基因在低溫下才能表達,說明溫度影響了相關基因的表達,D正確。故選ACD。(3)低溫刺激誘導植物細胞內產生了化學信號,化學信號能在植物體內傳遞。(4)由題意可知,Flc基因是抑制開花的基因,而春化是植物必須經過一段時間低溫才能開花的現象,所以冬小麥在春季生長階段,Flc基因表達量降低。(5)在冬小麥春季開花生長階段,Flc基因表達量降低,而基因Vin1和Vin2的表達抑制Flc基因表達,故基因Vin1和Vin2表達量增加。低溫春化可通過②抑制途徑促進植物開花,過程原理:在低溫春化刺激下,Vin3基因表達,抑制了Fri基因的表達,從而使Fri對Flc基因表達的促進作用減弱,Flc表達量降低,進而對Soc1基因表達的抑制作用減弱,Soc1表達量增多,進而促進Ley基因表達,促進開花?!军c睛】本題考查春化作用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讀圖識圖能力、識記和分析理解能力。21.近年來發(fā)現,水楊酸(SA)和脫落酸(ABA)在植物抗冷脅迫的過程中起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研究者以李果實為材料研究了SA和ABA在采后果實抗冷害過程中的作用。(1)李果實在低溫下貯藏時,細胞膜脂由液態(tài)變?yōu)槟z態(tài),細胞膜增大,導致胞內離子等物質滲出,果實代謝失衡,最終出現果皮凹陷、褐變等冷害癥狀。(2)將李果實隨機分組,采用不同溶液浸泡后晾干,置于-80℃貯藏一段時間,統計冷害發(fā)生率,部分數據如下圖所示。①本實驗中對照組應使用浸泡李果實。對照組中由于的作用導致冷害發(fā)生率略低于鎢酸鈉組。②結果表明:,且的作用依賴于。(3)進一步探討ABA抗冷害的調控機制時,發(fā)現SA和ABA能夠顯著提高果實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新科版選擇性必修3化學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浙科版九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外研銜接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
- 2025年氨基比林項目申請報告
- 2025年自動多排鉆項目申請報告
- 2025展銷現場布置合同范本
- 建筑工程的施工階段與工程節(jié)點
- 2025年粵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鉚接設備項目申請報告
- 2025管材供貨買賣合同
- 2024-2025學年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qū)高一(上)期末數學試卷(含答案)
- 五年級上冊寒假作業(yè)答案(人教版)
- 2025年中考語文復習熱搜題速遞之說明文閱讀(2024年7月)
- 和達投資集團(杭州)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2025
- 政企單位春節(jié)元宵猜燈謎活動謎語200個(含謎底)
- 綜治工作培訓課件
- 2024年云網安全應知應會考試題庫
- 2024年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智能節(jié)水系統設計與安裝賽項)考試題庫-下(多選、判斷題)
- 2024年廣東省事業(yè)單位考試真題及答案5
- 禪密功筑基功法
- SHT+3413-2019+石油化工石油氣管道阻火器選用檢驗及驗收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