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夢游天姥吟留別》課件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8.1《夢游天姥吟留別》課件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8.1《夢游天姥吟留別》課件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8.1《夢游天姥吟留別》課件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8.1《夢游天姥吟留別》課件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教學目標1.了解詩人的主要人生經(jīng)歷,積累三首詩中的重要詞語、文化常識等基礎知識,背誦并默寫《夢游天姥吟留別》全文。2.學習《夢游天姥吟留別》,要感受詩人筆下的夢境特征及其內(nèi)涵;3.把握詩歌中的典型意象,賞析詩歌情景交融、虛實結合等藝術手法。4.學習知人論世的詩歌鑒賞方法,感受浪漫主義的詩風差異。夢游天姥吟留別知人論世題目解讀初讀感知精讀品味合作探究知人論世1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為了與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和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李白與杜甫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多是醉時所寫,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fā)白帝城》等。

《夢游天姥吟留別》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天寶三載,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敗。離長安后,曾與杜甫、高適游梁、宋、齊、魯,又在東魯家中居住過一個時期。這時東魯?shù)募乙杨H具規(guī)模,盡可在家中怡情養(yǎng)性,以度時光??墒抢畎讻]有這么做,他有一個不安定的靈魂,他有更高更遠的追求,于是離別東魯家園,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這首詩就是他告別東魯諸公時所作。雖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憤怨仍然郁結于懷,所以在詩的最后發(fā)出那樣激越的呼聲。寫作背景知人論世題目解讀2又題作《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夢游,夢中游歷。天姥,天姥山,在浙江新昌東。傳說登山的人能聽到仙人天姥唱歌的聲音,山因此而得名。天姥山與天臺山相對,峰巒峭峙,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墮仙境,易讓游者浮想聯(lián)翩。吟,本指吟詠,即作詩,后作為一種詩體的名稱,即樂府詩的一種體裁,內(nèi)容多有悲愁慨嘆之意,形式上比較自由活潑,如同散文中的隨筆,不拘一格,也稱“引”。留別,即臨行前留下這首詩向朋友話別的意思。解題初讀感知3基礎字詞jì初讀課文瀛洲yíng:瀛洲、蓬萊、方丈為東海三仙山 剡溪Shàn:水名,浙江峽乘州南面謝公:謝靈運,東晉詩人開山水詩派 屐jī:木屐

淥lù:清千巖萬轉:山巖重疊,山路曲折殷yǐn:震響澹澹dàn:水波動蕩的樣子訇然hōng:形容聲音很大悸動jì:指心跳向天橫héng初讀課文翻譯句子原文: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注釋:①海客:航海者。②瀛(yíng)洲:古代傳說中的東海三座仙山之一,另兩座叫蓬萊、方丈。③煙濤:波濤渺茫,遠看像煙霧籠罩的樣子。④微茫:景象模糊不清。⑤信:確實、實在。⑥難求:難以尋訪。⑦越人:指今浙江一帶的人。⑧云霞明滅:云霞忽明忽暗。⑨向天橫:遮住天空。橫,遮蔽。⑩拔:超出。?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的總稱。?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臺北。?天臺(tāi):山名,在今浙江天臺北。?四萬八千丈:形容天臺山很高,是一種夸張的說法,并非實數(shù)。譯文:航海的人們談起仙山瀛洲,覺得大海波濤渺茫,確實不易尋求。吳越一帶的人談起天姥山,說是云霞忽明忽暗間,(天姥山)有時可以被看到。天姥山直插天空,仿佛與天相連。(它的)山勢高過五岳,遮蔽了赤城山。天臺山雖高四萬八千丈,但對著這天姥山,(卻矮小得)好像要向東南方傾倒一樣。

初讀課文翻譯句子原文: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注釋:①剡(shàn)溪:水名,在今浙江嵊(shèng)州南。②謝公:指南朝宋詩人謝靈運(385一433)。謝靈運喜歡游山訪勝,他游天姥山時,曾在剡溪住宿。③淥(lù):清澈。④清:凄清。⑤著(zhuó):穿著。⑥謝公屐(jī):據(jù)《宋書·謝靈運傳》,謝靈運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備有一種特制的木屐,前后齒可裝卸,上山時去掉前齒,下山時去掉后齒,以保持身體平衡。屐,以木板作底,上面有帶子,形狀像拖鞋。⑦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語出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詩:“惜無同懷客,共登青云梯?!雹喟氡谝姾H?在半山腰看到從海上升起的太陽。譯文:我根據(jù)越人說的話夢游到越地(的天姥山)。夢中,我在一個夜晚飛渡過月光映照下的鏡湖。湖上的月光映照著我的身影,一直伴隨我到了剡溪。詩人謝靈運游天姥山時住宿的地方如今還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蕩漾,山中的猿猴叫聲極為凄清。我腳上穿著謝公當年發(fā)明的木屐,攀登上直入云霄般高峻陡峭的山路。在半山腰,我看見了從海上升起的太陽,半空中傳來天雞報曉的啼鳴。

初讀課文翻譯句子原文: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注釋:⑩暝:昏暗。?熊咆龍吟殷(yǐn)巖泉:熊在咆哮,龍在長吟,聲音震蕩著巖石和泉水。殷,震動。?栗深林兮驚層巔:使深林戰(zhàn)栗,使層巔震驚。栗、驚,均為使動用法。層巔,層層山峰。?青青:黑沉沉的。?雨(yù):下雨。?列缺:閃電。列,同“裂”。洞天:仙人居住的洞府。?石扉:石門。扉,門扇。?訇(hōng)然:形容聲音很大。①青冥:天空。②金銀臺:金銀筑成的樓臺,指神仙居住的地方。③云之君:泛指駕乘云彩的神仙。譯文:

這里有無數(shù)山巖重疊,道路也曲折回旋,沒有一定(的方向)。(由于)迷戀奇花,我倚著山石休憩之際,才發(fā)現(xiàn)天已經(jīng)黑了。巖泉發(fā)出的響聲,像熊在怒吼,龍在長鳴,使幽靜的樹林戰(zhàn)栗,使層層山巖驚顫。云層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蕩漾,升起了陣陣煙霧。電光閃閃,雷聲轟鳴,山峰好像要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門,轟隆一聲從中間打開了。洞中蔚藍的天空廣闊無際,看不到盡頭,日月的光輝照耀著金銀筑成的宮殿。云中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把清風當作馬,一個接一個地下來了。

初讀課文翻譯句子原文: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注釋:①青冥:天空。②金銀臺:金銀筑成的樓臺,指神仙居住的地方。③云之君:泛指駕乘云彩的神仙。④鸞(luán)回車:鸞鳥拉車回轉。鸞,傳說中的神鳥。⑤恍(huǎng):猛然驚醒的樣子。⑥覺(jiào):醒。⑦失向來之煙霞: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云霞消失了。向來,原來。煙霞,指前面所寫的仙境。⑧東流水:(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⑨白鹿:傳說中神仙、隱士多騎白鹿。須:等待。譯文:無際,看不到盡頭,日月的光輝照耀著金銀筑成的宮殿。云中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把清風當作馬,一個接一個地下來了。老虎彈奏著琴瑟,鸞鳥駕著車,仙人們成群結隊密密如麻。猛然間(我)心驚膽顫,神志恍惚,一驚而起,不禁長聲嘆息。醒來時只有枕頭、床席還在,剛才夢中所見的的煙霧、云霞消失了。

初讀課文翻譯句子原文: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注釋:。⑧東流水:(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⑨白鹿:傳說中神仙、隱士多騎白鹿。須:等待。譯文:自古以來,萬事都像滾滾東逝的流水一般一去不復返。告別諸位朋友離開(東魯)啊,什么時候才能再回來?暫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間,要想遠行時就騎上它去探訪名山。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那將使我不再有舒心暢意的笑顏!文章可以劃分為幾個部分?三個部分:①入夢的原由②夢游幻境的見聞和感受③夢醒后的感慨初讀課文精讀品味41.夢游天姥山為什么從“瀛洲”、五岳、天臺山談起?精讀課文

明確:[襯托、對比] 一是以“煙濤微?!钡腻拗y求襯托天姥山的可睹、可尋,使詩歌一開始就帶有神奇色彩。二是把天姥山和五岳、天臺山等進行對比,突出天姥山的高峻、雄奇。第一部分:入夢的原由2.橫”“拔”“掩”三個動詞有什么作用?精讀課文

明確:“橫”“拔”“掩”三個動詞不僅寫出了天姥山的外形,還賦予它磅礴的氣勢和鮮明的動態(tài)感,為后文的“夢游”做鋪墊。第一部分:入夢的原由1.作者的夢境分為幾層?給每層起一個名字。每層夢境的特點是什么?月夜渡湖(清幽雅致)著屐登山(雄奇壯麗)山中奇景(神奇迷離)神仙登場(壯麗非凡)精讀課文第二部分:夢游幻境2.第二部分開頭兩句“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在段落上有什么作用?精讀課文

明確:【過渡句,承上啟下】由現(xiàn)實轉入夢境?!皦簟弊贮c題,這兩句詩既交代了“夢”的緣由,也申述了“夢”之所向?!帮w”可見速度之快,詩人運用了夸張的手法,生動地表現(xiàn)了其夢游路上那種急切、興奮、輕快、神往的心情。一夜之間飛過鏡湖,且有明月相伴相隨,這些都是“非夢”難以實現(xiàn)的。第二部分:夢游幻境3.賞析: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精讀課文

明確:[擬人]“照”“送”二字,將月亮擬人化,月光與人如影隨形,人與自然和諧一體。第二部分:夢游幻境4.“訇然””表現(xiàn)了怎樣的氣勢?精讀課文

明確:在一片迷蒙之中,突然霹靂閃電大作,山巒崩裂,通向神仙洞府的石門打開?!百耆弧北憩F(xiàn)出神仙洞府的石門打開時驚天動地的氣勢。第二部分:夢游幻境5.從煉字角度賞析:“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本x課文

明確:此處情節(jié)再一次發(fā)生變化,掀起了更大的波瀾,一個“忽”字將詩人從絢爛繽紛的仙界拉回到現(xiàn)實。詩人剛才還在與眾仙共舞,突然間回到現(xiàn)實社會,其失落、惆悵通過“忽”“恍”“惟”“失”等字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盎畜@起而長嗟”正是那種從夢境中驚醒后不知所處、悵然若失的情狀的鮮明寫照。第二部分:夢游幻境1.“古來萬事東流水”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緒?精讀課文

明確:詩人從夢中醒來,一時難以接受現(xiàn)實,禁不住發(fā)出快樂短暫、時光無情、世事無常的悲嘆?!肮艁砣f事東流水”中包含著詩人對人生的深沉的感慨,流露出詩人的消極情緒。第三部分:夢醒2.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精讀課文

明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是全詩的主旨句,起畫龍點睛、卒章顯志的作用,表現(xiàn)出了詩人對權貴的鄙夷和不肯趨炎附勢的品格。第三部分:夢醒合作探究51.詩的題目是整篇詩的意旨所在。你認為詩人李白為什么“夢游”?為什么“留別”?合作探究

明確:李白“夢游”是想通過描寫一個離奇變幻、自由雄偉的極樂夢境來表達自己對自由樂土的向往和對理想境界的熱烈追求。神仙世界的五彩繽紛,反襯出人間社會的極端丑惡,李白借此表達了對黑暗現(xiàn)實強烈的不滿和憎惡。李白認為,既然神仙世界虛無縹緲、難以尋覓,那就在世間如神仙一樣縱情山水、恣意游樂吧,決不能因卑躬屈膝、侍奉權貴而讓自己生活得不痛快。這一抉擇,表達了李白蔑視權貴、曠達樂觀的精神。而“留別”一詞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